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41 | 国联证券 | 黄楷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符合预期,加速开拓国际化等四大战略增长点 | 2024-04-11 |
中控技术(688777)
事件:
中控技术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86.20亿元,同比增长30.13%;归母净利润11.02亿元,同比增长38.08%;扣非归母净利润9.47亿元,同比增长38.72%;毛利率为33.19%,同比下降2.49pct。单季度来看,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9.41亿元,同比增长22.68%;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26.22%;扣非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增长19.29%;毛利率为34.03%,同比下降0.83pct。
多款产品市占率稳居首位,扩大领先优势
根据睿工业统计,2023年度公司DCS系统国内市占率达到37.8%,连续十三年蝉联第一。根据中国工控网统计,公司SIS系统国内市占率33.7%,连续两年蝉联第一;APC软件国内市占率28.2%,连续五年蝉联第一;MES系统国内流程工业市占率20.7%,连续两年蝉联第一;OTS系统国内市占率14%,首次位居第一。
国内行业纵深拓展,海外业务持续突破
2023年,国内收入同比上升29.54%,冶金/能源/石化/化工行业收入增长62.87%/34.70%/29.27%/23.70%,保持较快增长趋势;部分新赛道已进入到高速成长阶段,新能源电池营收6.34亿,同比增长463.06%。公司新签海外合同近10亿元,中标沙特国际海事工业数字化标杆项目,取得科威特石油公司、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控制系统及仪器仪表项目等高端项目突破。
仪器仪表高增,重点耕耘AI+数据
分产品来看,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工业软件/S2B营收分别为49.56/7.03/18.97亿元,同比增长13.51%/11.15%/117.07%;仪器仪表营收6.21亿元,同比增长80.27%,并购荷兰Hobré公司带动较明显。公司依托扎实的工业数据基础,在工业AI领域进行全方位探索,利用最新AI技术对公司产品技术进行重构,深度赋能客户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下游资本开支承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6.61/130.77/158.3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68%/22.66%/21.1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2/15.45/19.7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64%/23.39%/27.68%,EPS分别为1.59/1.96/2.50元/股,3年CAGR为21.43%。鉴于公司是国内流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有望受益于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加速开拓国际业务、5S店+S2B平台、行业纵深、新赛道等战略增长点,参照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35倍PE,目标价55.4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资本开支波动风险,产品拓展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汇率风险等。
|
42 | 中泰证券 | 冯胜,齐向阳 | 维持 | 增持 | 业绩略超预期,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 2024-04-10 |
中控技术(688777)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04月09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
2023年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41亿元,同比增长22.68%;实现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26.2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增长19.29%。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20亿元,同比增长30.13%;实现归母净利润11.02亿元,同比增长38.08%;实现归母净利润9.47亿元,同比增长38.72%。
业绩维持高增速,毛利率环比持续回升:
从公司营收季节性来看,第四季度通常是营收高点;2023年Q4公司营收额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2.68%,维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
2023年全年,公司业绩维持高增速,其中营收同比增长30.1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08%。2023年,公司业绩的高增速得益于下游重点行业维持较快增长,冶金行业收入增长62.87%,能源行业收入增长34.70%,石化行业收入增长28.95%,化工行业收入增长23.70%,为公司业绩稳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13.03%,同比提升0.84pct,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其中,2023Q4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4.03%,环比增长0.79pct,实现连续两个季度增长。
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司核心产品稳中有增。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实现营收49.56亿元,同比增长13.51%;工业软件实现营收7.03亿元,同比增长11.23%;自动化仪表实现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80.00%。此外,公司S2B业务快速放量,由8.74亿元提升至18.97亿元,同比增长117.05%,未来公司S2B业务毛利率有望进一步优化,有助于公司业绩持续成长。
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财务费用对业绩有所提振:
2023年,公司费控能力持续提升,销售管理费用率实现14.37%,同比下降0.72pct。公司重视AI、大数据等新技术方向,构建“AI+数据”核心竞争力;积极搭建研发人才体系,2023年底公司研发人员为2219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4.28%,同比增加6.07%。此外,公司继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费用实现9.08亿元,同比增长31.13%。
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为-2.05亿元(2022年为0.04亿元),主要由汇兑收益、利息收入增加所致,其中2023年公司利息收入为1.21亿元,汇兑损益为1.21亿元。
核心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其中OTS产品首次跃升至国内第一:
2023年公司提出流程工业智能工厂新模式,实施应用了4000多套“1+2+N”解决方案。核心产品方面,2023年公司DCS国内市占率达37.8%,连续13年蝉联国内市场第一;SIS国内市占率达33.7%,连续2年蝉联国内市场第一;APC国内市占率达28.3%,连续5年蝉联国内市场第一;流程MES国内市占率达20.7%,连续2年蝉联国内市场第一;OTS国内市占率达14%,首次位居国内市场第一。
全球化战略加速推进,海外收入或成2024业绩新亮点:
2023年公司续加速开拓国际化业务,以中控国际运营公司为海外运营总部,着力部署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欧洲、中亚、日本、美洲等海外地区。2023年公司新签海外合同近10亿元,2024年公司有望持续突破海外高端客户,维持海外业务告诉增长,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亮点。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是国内流程工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龙头,2024年业绩有望维持较高增长;海外市场打开增长空间,“数字经济+工业”塑造长期发展逻辑。考虑到宏观环境因素,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0亿元(前值为14.36亿元)、16.77亿元(前值为19.27亿元)、21.5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6.84、21.13、16.4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高端产品发展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产品毛利率下滑的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时风险等。 |
43 | 信达证券 | 庞倩倩 | 维持 | 买入 | 收购Hobre实现业务拓展,业务出海有望打造新增长极 | 2024-04-10 |
中控技术(688777)
事件:中控技术发布2023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收86.20亿元,同比增长30.13%;实现归母净利润11.02亿元,同比增长38.08%;实现扣非净利润9.47亿元,同比增长38.72%;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91亿元,同比下降46.86%,经营性现金流下滑主要因公司应对全球供应链风险,增加库存储备所致。单2023Q4来看,公司实现营收29.41亿元,同比增长22.68%;实现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26.22%;实现扣非净利润3.78亿元。
收购Hobre实现业务横向拓展,海外业务订单高增。2023年,公司收入利润两端均实现高增,分产品看,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实现收入49.56亿元,同比增长13.51%;工业软件实现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11.15%;仪器仪表实现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80.27%,仪器仪表收入高增主要因收购荷兰Hobre公司并表所致;运维服务实现收入2.80亿元,同比下降3.73%;S2B业务实现收入18.97亿元,同比增长117.07%。分地区看,国内销售实现收入82.21亿元,同比增长29.54%;海外销售实现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37.42%。在海外业务拓展方面,2023年公司在海外业务实现破局,新签海外合同近10亿元,实现翻倍增长。此外,公司在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设立子公司,海外本地化运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公司通过收并购实现业务横向拓展,并积极推动业务出海,未来公司有望继续实现业绩高增。
行业拓展顺利,多项核心产品市占率第一。2023年,分行业看,化工/石化/能源三大重点收入分别为31.79/16.76/6.9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3.70%/29.27%/34.70%。电池/冶金/油气行业收入分别为6.45/4.21/5.9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63.06%/62.87%/41.67%,其中智慧煤矿业务实现0到1的突破,公司联手山西金能段王煤业和鹏飞集团打造行业突破性标杆应用。在行业市占率方面,公司在APC(28.2%)、OTS(14.0%)、DCS(37.8%)、SIS(33.7%)等多个核心产品市占率位列全国第一。
重点产品毛利率逐渐修复,加大研发人员储备。毛利率方面,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3.17%,同比下降2.50个百分点,主要系大项目数量及S2B业务量增加导致收入结构变化所致。其他核心产品线毛利率已在逐渐修复,其中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毛利率为41.06%,较上年同期上升1.42个百分点;工业软件综合毛利率41.30%,较上年同期上升0.91个百分点。三费方面,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7.89/4.50/9.0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6.67%/19.30%/31.13%,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15%/5.22%/10.53%,同比分别-0.25/-0.47/+0.08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增速较快主要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扩张研发人员团队所致,截至2023年底,公司研发人员总数2219人,占公司总人数34.28%,同比增长6.07%。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1.57/2.00/2.43元,对应PE为28.05/22.04/18.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周期波动的风险、海外市场经营风险、技术升级迭代不及预期。 |
44 | 中邮证券 | 孙业亮,刘卓,常雨婷 | 维持 | 买入 | 业绩快速增长,布局AI+机器人 | 2024-04-10 |
中控技术(688777)
业绩高速增长,运营管理效率不断提升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6.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13%;实现归母净利润11.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0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72%。分行业看,公司冶金、能源、石化、化工行业收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冶金行业收入增长62.87%,能源行业收入增长34.70%,石化行业收入增长28.95%,化工行业收入增长23.70%,为公司业绩稳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公司专注流程工业,紧跟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推出“1+2+N”智能工厂新架构,核心竞争力增强。同时,公司积极拓展非传统和新兴业务,海外和机器人等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公司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深化,管理效率不断提升,管理费用率为5.22%,同比下降0.48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9.15%,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数字化转型成功转化合同金额近亿元,降本数千万元,净增了300多个数字化人,实现人效大幅提升。
流程工业龙头,海外市场实现重大突破
公司深耕流程工业,牢牢把握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布局人工智能(AI)技术、大数据技术、机器人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构建“AI+数据”核心技术;全面升级“5S店+S2B平台”一站式工业服务新模式,从全国走向全球,截至2024年一季度,公司累计签约客户3万家,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194家5S店覆盖了中国大陆643家化工园区以及多个海外国家。2023年,公司在海外市场实现了重大突破,新签海外合同近10亿元。
根据睿工业统计,2023年度公司核心产品集散控制系统(DCS)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7.8%,连续十三年蝉联国内DC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根据中国工控网统计,公司核心产品安全仪表系统(SIS)国内市场占有率33.7%,连续两年蝉联国内SI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公司先进控制和过程优化软件(APC)国内市场占有率28.2%,连续五年蝉联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制造执行系统(MES)国内流程工业市场占有率20.7%,连续两年蝉联国内流程工业市场占有率第一名;操作员培训仿真系统(OTS)国内市场占有率14%,首次位居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探索AI领域
2023年,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费用90,780.70万元,同比增长31.13%,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53%,同比增加0.08个百分点。公司高度重视研发体系的建设,通过深化集成产品开发体系(IPD),聚焦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加快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缩短新产品的上市周期,推动技术研发和应用迭代。公司依托扎实的工业数据基础,在工业AI领域进行全方位探索,利用最新AI技术对公司产品技术进行重构,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公司突破了流程工业基于强化学习与自然语言大模型的多项技术,深度赋能客户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人形机器人发布,“AI+机器人”布局取得进展
近期,中控技术投资的浙江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人形机器人“领航者1号”。该机器人完全为国内自主研发,身高1.5米、体重50千克,具有15个手指关节,6个主动自由度,指尖力10N,单手重量600g,关节速度150度/秒。领航者1号创新性地融合了机理控制、模仿学习与强化学习方法,实现了硬件端和算法端的多方面技术突破,并在头部企业中落地应用。中控技术与创新中心的合作,实现人工智能“大脑”和应用场景的突破,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建设。目前,中控技术正在加速从DCS公司、自动化公司向工业AI公司转型,致力于构建“AI+数据”为核心的专属竞争优势,培育全行业场景下人形机器人方向的新业务、新技术。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作为国内流程工业自动化领军企业,公司紧抓行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打造流程工业“1+2+N”智能工厂新架构。预测公司2024-2026年的EPS分别为1.85、2.43、3.24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是23.80、18.16、13.61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行业周期波动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
45 | 国金证券 | 陈矣骄,孟灿 | 维持 | 买入 | 行业拓展顺利,海外有望成为新增量 | 2024-04-09 |
中控技术(688777)
2024年4月8日,公司发布2023年度报告。2023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6.2亿元,yoy+30.1%;实现归母净利润11.0亿元,yoy+38.1%。
业绩符合预期,核心产品市占率第一。高产品能力背书,核心产品国内市占率稳居第一:DCS(37.8%)、SIS(33.7%)、APC(28.2%)、流程赛道MES(20.7%)、OTS(14%)。深厚客户积累,大范围销售布局:累计签约客户30,000家,新增客户3,000+;累计建设完成179家5S店。
主业收入稳健,行业拓展顺利。分产品看:核心主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13.51%)和工业软件(11.15%)保持稳健增长,仪器仪表增速亮眼(80.27%,有荷兰公司并表正向影响);S2B平台业务呈快速增长态势(117.07%),我们预计随着体量增加毛利有望持续提升。分行业看:化工、石化占据较高比重(约57%),毛利率下降主要受S2B业务占比提升影响;公司行业横向扩展顺利,其中制药、能源、油气均已实现约6亿收入;电池实现突破,同比增长463.%,达到6.34亿元。分地域看:国内收入占比96%;海外收入实现3.43亿,占比4.01%,同比增长37.42%,主要来自于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公司23年新签海外合同近10亿元,我们认为海外地区有望随“一带一路”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极。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管销费用逐步降低,库存周转率提升。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13%,占营收10.53%。公司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深化,管理费用率5.22%,下降0.48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9.15%,下降0.25个百分点,存货周转率1.50,同比大幅提升。
目前公司估值对应24年利润30X PE,处于历史估值低位。我们认为随着PMI回到枯荣线以上,公司【AI+构建生成式大模型】【海外版图持续拓张】【产品体系不断丰富,行业横向扩展】,公司长期成长空间持续向上。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3.6/129.8/16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15.4/19.5亿元,EPS分别为1.58/1.95/2.47元。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为27.1/22.0/17.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行业拓展节奏不及预期;海外客户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
46 | 开源证券 | 陈宝健,李海强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利润快速增长,设备更新+出海开启新成长 | 2024-04-09 |
中控技术(688777)
流程工业智能制造龙头,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到公司加码研发投入,我们小幅下调原有盈利预测并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2.67、15.46、18.75(2024-2025年原值为13.68、17.88)亿元,EPS为1.61、1.97、2.39(2024-2025年原值为1.74、2.2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25.4、20.8、17.2倍,公司为流程工业智能制造领域龙头,有望受益,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86.20亿元,同比增长30.13%;实现归母净利润11.02亿元,同比38.0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47亿元,同比增长38.72%,业绩快速增长彰显发展韧性。
石化化工基本盘稳健,新产品、新行业、海外市场加速开拓
公司收入快速增长,主要系(1)公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传统优势领域不断扩大市场份额,2023年DCS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7.8%,其中化工领域DCS市占率提升1.5个百分点达56.3%,石化领域DCS市场占有率提升4.5个百分点达49.3%;(2)公司不断加大非传统优势业务及新兴业务开拓,海外业务、油气业务、PLC业务、电池业务、机器人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公司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深化,管理效率不断提升,管理费用率为5.22%,同比下降0.48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9.15%,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存货周转率为1.50,同比大幅提升。
海外市场前景光明,设备更新政策打开国内市场成长空间,2024更值期待2023年公司加码布局海外市场,在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设立子公司,新签海外合同近10亿元,海外市场实现重大突破。伴随公司海外本地化运营能力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未来海外蓝海市场扩张空间可期。3月1日,国务院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4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5000亿元额度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政策催化有望提振下游景气,公司业绩复苏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智能制造不及预期;海外拓展不及预期;公司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
47 | 太平洋 | 曹佩 | 维持 | 买入 | 流程工业智能制造龙头,机器人业务开启新增长曲线 | 2024-03-13 |
中控技术(688777)
报告摘要
国内流程工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引领者。公司是国内领先、全球化布局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深耕流程工业软件行业二十余载,形成了以自动化控制系统为核心,涵盖现场仪表、工业软件等在内的智能制造系列产品,逐渐由自动化产品供应商发展成为流程工业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过往业绩保持稳定高速增长,2018-2022年营收CAGR达32.74%,扣非净利润CAGR达30.25%。根据业绩快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86.19亿元,同比增长30.12%;实现扣非净利润9.45亿元,同比增长38.43%。
多项单品市占率居前,智造龙头强者恒强。根据睿工业、工控网统计数据,公司集散控制系统(DCS)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6.7%,连续十二年蝉联国内DC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其中化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4.8%,石化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4.8%;安全仪表系统(SIS)国内市场占有率29.0%,首次位居国内流程工业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工业软件产品先进过程控制软件(APC)国内市场占有率33.2%,排名第一;制造执行系统(MES)国内流程工业市场占有率19.5%,首次位居国内流程工业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拓行业+拓地区,不断打开收入增长新空间。行业拓展:公司近年来积极拓展下游应用行业,目前已在锂电、制药、冶金等非传统优势行业取得突破,2023H1公司电池行业收入增长484.27%,冶金行业收入增长154.71%。多行业拓展有效平滑了下游景气度的波动性,不断给收入成长带来新动力。海外布局:公司布局海外高端市场,获得沙特阿美、壳牌、埃克森美孚及巴斯夫等国际顶级客户的广泛认可,目前已斩获多个重点项目,23H1新签海外合同3.04亿元,同比增加109.6%。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流程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我国制造业升级转型背景下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同时积极进行全球化布局也将打开广阔市场空间。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19/109.71/138.0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0/13.54/17.01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下游行业拓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48 | 华鑫证券 | 宝幼琛,任春阳 | 首次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流程工业智能制造行业龙头,业绩稳步增长 | 2024-03-04 |
中控技术(688777)
事件
2月26日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86.19亿元,同比增长30.12%,实现归母净利润10.996亿元,同比上涨37.8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45亿元,同比增长38.43%。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86.19亿元,同比增长30.12%,实现归母净利润达到10.996亿元,同比上涨37.81%,处于此前业绩预告区间内,符合市场预期。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有以下原因:(1)深入拓展已有市场:公司积极在已处于优势地位的化工、石化等传统行业保持领先地位并不断深入扩大市场份额;(2)新市场开辟效果良好:在冶金、电池、海外、PLC等业务的市场拓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3)利用数字化提升治理经营效率:公司进一步提升内部数字化治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持续增强,整体费用率同比下降,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12.76%,同比提高0.71pct,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流程工业智能制造行业龙头,业绩稳步增长
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营业务是以自动化控制系统为基础,涵盖工业软件、自动化仪表及运维服务等,深耕流程工业二十多年,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先、全球化布局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根据睿工业、工控网统计数据,公司集散控制系统(DCS)连续12年位于国内市占率第一,其中化工领域/石化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4.8%/44.8%;安全仪表系统(SIS)以29%的国内市占率首次位居流程工业第一。先进过程控制软件(APC)国内市场占有率33.2%,排名第一;制造执行系统(MES)2022年位居国内流程工业市占率第一。受益于国内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公司营收从2018年的21.33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66.24亿元,CAGR为32.74%,归母净利润也从2.85亿元增长到7.98亿元,CAGR为29.38%,业绩稳步增长。
中东东南亚等市场持续突破,出海业务进展顺利
公司于2023年3月收购荷兰Hobré International BV;6月成功中标沙特国际海事工业(IMI)千万人民币大单,以及中国铁建-阿美学院建设项目4S方案;8月公司DCS成功中标金光纸业印尼IKPP工厂RCLK8项目;10月海外首家5S店在沙特落成开业;11月22日成功斩获印尼金光纸业新建PD4工厂碱回收DCS+APC+OTS控制系统解决方案项目;以上诸多项目成功帮助公司拓展了国际高端市场、强化了全球化布局,彰显了在产品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全球化服务的强大能力。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新签海外合同3.04亿元,同比大增109.6%,海外业务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工业AI大模型即将推出,带动流程工业大幅提效
公司即将推出首个面向流程工业运行优化与设计的AI大模型,该模型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生成式AI算法架构(AIGC),并利用大量的生产运行、工艺、设备及质量数据进行融合训练,是高泛化、高可靠的大模型,为客户提供AI+安全、AI+质量、AI+效益、AI+低碳在内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我们认为,该模型是中控技术在工业智能化领域的创新突破,有望带来流程工业效率方面的革命,提升产业竞争力。
盈利预测
我们看好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行业地位以及未来的增长潜力。预计公司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10.99、13.18、15.85亿元,EPS分别为1.39、1.67、2.0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5、29、24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足的风险、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的风险、国际业绩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
49 | 华金证券 | 方闻千 | 维持 | 买入 | 收入利润高速增长,海外市场持续拓展 | 2024-02-28 |
中控技术(688777)
投资要点
事件:2月27日,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其中,2023全年公司实现收入86.19亿元,同比增长30.12%;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00亿元,同比增长37.8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45亿元,同比增长38.43%。23Q4公司实现收入29.40亿元,同比增长22.65%;23Q4实现归母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增长25.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46亿元,同比增长3.56%。
国内与海外市场共同发力,23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一方面,公司在化工、石化两大传统优势行业继续保持领先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公司在冶金、电池、油气等新兴行业的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同时机器人、智慧实验室等新业务也加速孵化落地。在国内市场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23年公司在海外市场也实现了“本地化”突破,新签海外订单同比快速增长,推动公司收入大幅增长。同时,随着公司进一步提升内部数字化治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持续增强,整体费用率同比下降,带动公司净利率提升,2023年公司净利率约为12.8%,较上年同期提升了0.6个百分点。
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市场,中东和东南亚市场取得明显突破。在中东市场,2023年10月16日,公司首家海外5S店——沙特AlKhobar5S店正式落成开业,开启5S店全球化布局,同时,公司还新中标了中博化工埃及350吨硫酸厂项目。而在东南亚市场,继2023年公司与全球造纸巨头金光纸业达成三笔合作后,今年2月公司与印尼最大的天然气公司——印尼国家天然气公司(PGN)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进一步巩固了在印尼市场的影响力。根据合作协议,公司与PGN将在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双方将共同研发和应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前沿科技,以缩短天然气基础储运设施开发周期,同时,公司还将全面优化PGN业务流程,支撑其高效拓展城市燃气市场。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流程工业制造领军者,凭借自身产品竞争优势未来将快速开拓海外市场。同时考虑到公司化工和石化行业的营收占比较大,未来可能会受到化工、石化等行业的周期影响,我们小幅下调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收入分别为86.19/108.12/137.48亿元(前值88.88/118.65/157.4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00/13.06/16.07亿元(前值10.29/13.82/17.7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新行业拓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50 | 国投证券 | 赵阳,杨楠,马诗文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业绩稳健增长,首个生成式工业AI大模型将问世 | 2024-02-28 |
中控技术(688777)
事件概述:
2月27日,中控技术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公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6.19亿元,同比增长30.12%;归母净利润为11.00亿元,同比增长37.8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45亿元,同比增长38.43%。收入和净利润均在此前业绩预告披露的范围内,符合预期。
业绩稳健增长,新兴业务市场开拓卓有成效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6.19亿元(同比+30.12%),实现归母净利润11.00亿元(同比+37.8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45亿元(同比+38.43%)。单Q4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4亿元(同比+22.65%);归母净利润为4.07亿元(同比+25.6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76亿元(同比+18.61%)。营收及利润取得较高增长的原因主要系1)公司在化工、石化传统优势行业继续保持领先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2)公司在冶金、电池、海外、PLC等业务的市场拓展取得显著成效;3)公司进一步提升内部数字化治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持续增强,整体费用率同比下降。
出海持续推进,首个生成式工业AI大模型将问世
公司海外业务实现快速增长,逐步获得全球头部客户的认可。根据公众号披露,近日,中控技术与印尼国家天然气公司(简称“PGN”)正式签订天然气管网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拓研发和应用前沿科技,以加速天然气市场拓展和经济可行性研究,缩短天然气基础储运设施开发周期,并全面优化PGN业务流程。此外,继连续中标沙特阿美IMI数字化项目和阿美学院智能安全和现场监控方案项目之后,中控技术再次斩获沙特阿美全面环境健康监测系统项目和沙特阿美未来社区数字化客户体验项目,实现了公司产品首次在沙特阿美核心管理系统中的突破性应用,凸显了中控技术在全球流程工业数智化领域的产品技术优势。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讯,公司将推出首个面向流程工业运行优化与设计的AI大模型,运用海量的生产运行、工艺、设备及质量数据,自主研发生成式AI算法架构(AIGC),基于工业多源数据进行融合训练,建立流程工业高泛化、高可靠的大模型,为客户提供AI+安全、AI+质量、AI+效益、AI+低碳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或有望在流程工业的效率上实现革命性的突破。
投资建议:
中控技术是流程工业产品和解决方案国内龙头,兼具智能制造、工业软件和国产替代属性,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我们认为,公司去年在各行业的全面布局预计在业绩层面得到回馈和延续,叠加近期在国内外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资产布局,有望共同为今年的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快报披露的相关信息,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20/111.31/137.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0/13.02/14.39亿元,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给予6个月目标价57.68元,相当于2024年35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
核心技术研发不及预期;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
51 | 国金证券 | 陈矣骄,孟灿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符合预期,将发布首个工业AI生成式大模型 | 2024-02-27 |
中控技术(688777)
业绩简评
2024年2月26日,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2023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6.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5亿元。
收入&利润端-整体符合预期,抗住下游压力α能力显著。收入-2023Q4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9.4亿元,yoy+22.7%;2023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6.2亿元,yoy+30.1%。净利-2023Q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1亿元,yoy+25.6%;2023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0亿元,yoy+37.8%。扣非归母净利-2023Q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亿元,yoy+18.6%;2023全年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5亿元,yoy+38.4%。
业务端-首个流程工业AI大模型或将问世。公司即将推出首个流程工业AI大型模型,该模型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生成式AI算法架构。AI大模型将为客户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包括AI+安全、AI+质量、AI+效益、AI+低碳等,并有望在流程工业效率方面取得革命性的突破。我们认为,该举措有望加速AI大模型在B端工业端的落地,帮助公司进一步降本增效。
下游需求端-化工和石化下游Capex去年逐季改善。化工行业下游Capex-23Q1yoy+19.2%;23Q2yoy+11.4%;23Q3yoy+12.9%;23Q4yoy+13.2%;23全年yoy+13.4%。石化行业下游Capex-23Q1yoy-27.5%;23Q2yoy-25.7%;23Q3yoy-17.0%;23Q4yoy-6.3%;23全年yoy-18.9%。
目前处于历史估值低位,看好公司长期稳健发展。目前公司估值对应23年利润31X PE,处于历史估值最低位。长期来看,公司依然保持【纵向产品品类拓展】【横向行业拓展】【出海战略】三方向打开成长空间,有望长期稳健发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2/112.3/14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13.9/17.8亿元,EPS分别为1.40/1.76/2.27元。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为30.7/24.4/19.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行业拓展节奏不及预期;海外标杆客户开拓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 |
52 | 信达证券 | 庞倩倩 | 维持 | 买入 | 公司深度报告:国内智能制造驱动长期发展,海外市场拓展开启新篇章 | 2024-02-05 |
中控技术(688777)
中控技术深耕流程行业二十余载,提供以自动化控制系统为基础,涵盖工业软件、自动化仪表及运维服务的技术和产品,形成具有行业特点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是国内领先的流程工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中短期增长点:国产替代为公司高速增长提供确定性保障。公司作为流程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龙头企业,DCS、SIS和APC等多款核心产品位居国内市占率第一名。在工业软件面临卡脖子问题的形势下,公司有望以国产龙头身份抓住国产替代机会,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维持高速增长。
长期增长点:智能制造长坡厚雪,公司先发优势明显。智能制造精准解决流程工业痛点,在国家战略、技术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多重推动下,流程工业进入智能制造发展黄金期。公司凭借其在技术、产品、客户、影响力等全方位的竞争优势,有望抓住国内智能制造发展机遇,引领国内流程工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135战略控制点”紧跟客户需求,扩宽长期护城河。面对流程工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和安全需要,公司形成以“1种商业模式+3大产品平台+5T技术”为核心构成的“135战略控制点”,以服务、平台和技术夯实企业护城河。
海外拓展成果丰硕,国际业务值得期待。公司布局海外高端市场,获得沙特阿美、壳牌、埃克森美孚及巴斯夫等国际顶级客户的广泛认可,入选APP集团A级供应商,成功开启沙特阿美合作大门,斩获多个重点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公司凭借一流的产品和技术、良好的国际关系以及地理和成本上的优势,有望在以中东、东南亚为主的海外市场高歌猛进。
紧跟海外巨头步伐,以投资并购增强自身实力。公司吸收国际巨头发展经验,展开投资并购工作,先后参股石化盈科、战投达美盛、全资收购Hobré等,从而增强核心技术、补充产品体系、丰富营销渠道,形成价值链协同效应,推进公司国际化、数字化进程。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总营收分别为88.54亿元、115.45亿元及149.9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1亿元、12.35亿元及15.89亿元。公司为流程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龙头供应商,我们给予中控技术2024年35倍PE估值。根据我们盈利预测数据,中控技术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2.35亿元,对应2024年总市值432.25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迭代的风险;发出商品期末账面价值较高的风险;海外市场经营风险;下游行业周期波动的风险;宏观环境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