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首创证券 | 岳清慧 | 首次 | 买入 | 中报点评:规模效应提升利润释放,购买引望10%股权深化合作 | 2024-08-29 |
赛力斯(601127)
核心观点
公司公告: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出色,实现营业总收入650.44亿元,同比增长489.58%。归母净利润达到16.25亿元,相比上年同期扭亏为盈。2024Q2单季度营收为384.84亿元,同环比分别+547.7%/+44.9%,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4.05亿元,Q2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23亿元。
点评:
2024Q2规模效应显现,逐步释放盈利能力。新能源汽车销售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今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售20.09万辆,同比增长348.55%,显示了市场对公司的高度认可。上半年公司毛利率提升至25.04%,其中,2Q24毛利率达27.47%,同/环比+23.3pct/+5.96pct;期间费用率整体保持平稳,2Q24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率为15.4%/1.9%/4.9%。公司成本控制与产品价值的优化取得了显著成果。
问界品牌的持续发力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最大亮点,产品迭代与新车型推动公司持续放量。旗舰车型AITO问界M9的大规模交付,以及问界新M5和问界新M7Ultra的推出,不仅丰富了产品线,也满足了市场对多样化、高端化产品的需求。公告中显示,问界M9累计大定突破12万辆,彰显了公司在豪华车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
现金购买引望10%股权,增厚利润且强化战略合作伙伴地位。本次公司参股以现金入股,公司备考利润18.0亿元,相对于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增厚11.1%。入股后,公司可提名1个董事会席位,提名1个审计会员席位,进一步强化公司与华为的战略合作地位。引望与塞力斯的合作也标志着双方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业务与股权关系全面深入,共同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业务。
盈利预测与估值:
鉴于问界品牌在智能化领域的竞争力及公司产品迭代的持续性,我们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471亿元、1668.7亿元和190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7亿元、78亿元和98.3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汽车销售市场竞争超预期,公司产品推出情况低于预期,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情况低于预期。
|
22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孟璐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毛利率表现超预期,购买引望股权正式落地 | 2024-08-27 |
赛力斯(601127)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2024Q2单季度营收为384.84亿元,同环比分别+547.7%/+44.9%;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4.05亿元(2023Q2为-7.2亿元,2024Q1为2.2亿元),处于预告值上限;Q2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23亿元(2023Q2为-9.6亿元,2024Q1为1.1亿元)。
二季度为规模盈利起点,毛利率表现超预期。1)营收:量增/产品结构改善共振下营收环比改善明显。24Q2赛力斯公告口径销量12.17万辆,同环比+142.2%/+6.6%,其中问界品牌交付(乘联会口径)9.87万辆,同环比+748.3%/+18.4%。ASP由于M9交付占比由Q113%提升至Q249%随之提升至39万元(仅包含aito车型),环比+22%。2)毛利率:毛利率27.5%,同环比分别+23.3/+6.0pct,表现超预期,主要来自规模效应+M9贡献。3)费用率:期间费用率环增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环比+2.6pct达15.4%,公司加大渠道建设/营销力度,且Q2上市两款新车(新M5/M7Ultra),研发费用率环增1.3pct,研发资本化率下降。3)净利润:合并报表口径单车盈利1.1万元(扣非后),盈利能力环比大幅改善。
公告购买引望10%股权,入股车BU超预期落地。赛力斯汽车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引望10%股权,交易对价115亿元,分三期支付。2024H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3.60亿元,本次交易为上市公司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不涉及发行股份,不会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化,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无影响。1)车BU作为稀缺投资资产,2024H1营收104.4亿元,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已证明其具备很强的自我造血能力。赛力斯入股优质资产对后续报表端投资收益项有积极影响(计为长投,无商誉影响)。2)赛力斯&华为将战略合作升级为“业务合作+股权合作”。作为意向名单中第二家正式公告落地的车企,赛力斯将共同支持引望成为世界一流的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及部件产业领导者,股权合作下双方合作将持续紧密,缩短产品研发时间,保证赛力斯供应链安全及时响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公司在售车型订单&交付表现较佳,同时入股引望有望增厚公司投资收益,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49.0/76.4/114.5亿元(原为45.4/68.4/87.4亿元),对应PE为25/16/11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芯片/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供应链不稳定;新平台车型推进不及预期;公司与华为合作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等 |
23 | 信达证券 | 陆嘉敏,徐国铨 | | | 24H1扭亏开启长期盈利期,入股引望正式落地 | 2024-08-27 |
赛力斯(601127)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50.4亿元,同比+489.6%;实现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22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176.3%。
点评:
24H1大幅扭亏进入长期盈利期,M9交付放量助力毛利率快速提升。24H1公司实现营收650.4亿元,同比+489.6%;实现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22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176.3%。其中24Q2公司实现营收384.8亿元,同比+547.7%;实现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295.4%。销量方面,公司24H1实现新能源汽车销售20.1万辆,同比+348.5%;问界品牌交付18.2万辆。24Q2问界交付9.9万辆,其中问界M5/M7/M9分别交付1.4万辆/3.7万辆/4.8万辆,问界M9交付的快速放量带动公司毛利率快速提升,24Q2公司实现毛利率27.5%,同比+23.3pct,环比+6.0pct。
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深圳引望10%股权,与华为合作再升级。2024年8月23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引望10%股权,交易金额为人民币115亿元。引望将承接华为原有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核心业务,根据引望模拟审计报告,引望2022/2023/2024H1分别实现营收21.0亿元/47.0亿元/104.4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5.9亿元/-56.0亿元/22.3亿元,24H1已实现大幅度扭亏为盈。随着双方合作升级,我们认为引望在智能化核心零部件供应的安全性、高效性有望进一步提升,并助力公司在设计、研发、质量、运营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企业水平。
M7Pro新车上市有望贡献新的销量弹性。8月26日,问界新M7Pro正式上市,售价24.98万元起,新车基本延续了在售车型的整体设计。智驾层面搭载华为ADS基础版,支持NCA智驾领航辅助(覆盖全国高速和城快路段)、AEB主动安全与智能泊车辅助。相比问界M7Ultra高阶智驾版,问界M7Pro各款配置售价均低4万元,有望成为新的走量车型。赛力斯汽车总裁何利扬表示新车发布即交付,上市即上量,上市第一周和首月的交付目标为3000、10000+台。
盈利预测:M9交付放量带动毛利率快速改善,新车M7Pro上市有望贡献新的销量弹性;与华为合作落地有望为投资收益带来积极影响,长期智能化赋能持续深入。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1505/1727/205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1/80/115亿元。
风险因素:新车型推出不及预期风险、价格战风险、新能源高端中大型车竞争加剧风险。 |
24 | 华鑫证券 | 林子健 | 维持 | 买入 |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2024年半年报点评:M9带动毛利率提升,入股引望深化合作 | 2024-08-27 |
赛力斯(601127)
投资要点
2024年Q2业绩符合预期,M9带动毛利率提升
业绩符合预期:8月25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Q2公司实现总营收384.84亿元,同环比分别+547.7%/+44.9%;2024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4.05亿元,对比2023Q2为-7.19亿元,2024Q1为2.20亿元;2024Q2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23亿元,对比2023Q2为-9.61亿元,2024Q1为1.14亿元。
M9带动毛利率提升:受益于问界M9的交付,24Q2毛利率为27.5%,较24Q1提升6pct。截至2024半年报公告日,问界M9累计大定突破12万辆,蝉联50万以上车型销量第一。
期间费用率提升:2024Q2期间费用率为22.1%,较24Q1增加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环比+2.6pct至15.4%,研发费用率环比+1.3pct至4.9%,管理费用率环比+0.2pct至1.9%,财务费用率环比-0.1pct至-0.1%。
购买引望10%股权,深化与华为的合作
购买引望10%股权:8月25日公司发布重大资产购买公告,赛力斯的全资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华为技术持有的标的公司(深圳引望,即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10.00%股权,对价115亿元。
深化与华为的合作:深圳引望包含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载光、乾崑车控及乾崑车云在内的五大业务,提供硬件及软件服务业务,2024H1实现营业收入104.35亿元。入股深圳引望的落地,标志着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进一步加深,有助于赛力斯进一步提升其智电化技术先进性和智能汽车产品先进性,助力构建智能汽车生态,持续提升智能化核心部件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问界覆盖25-57万元SUV市场,产品SKU继续扩展
问界聚焦SUV,覆盖25-57万元市场: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鸿蒙智行推出M5、M7及M93个系列,覆盖25-57万元SUV市场。
产品SKU继续拓展,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8月26日发布的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基础版的新问界M7Pro,将M7系列产品价格下探。五座版问界M9已进行申报,拓宽M9适用人群。此外,问界将推出新系列产品,预计年底上市。随着产品系列及SKU的增加,问界有望吸引更多潜在消费人群。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402、1,665、1,959亿元,EPS分别为2.95、3.22、3.85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0.8、0.7、0.6倍,考虑公司与华为合作的问界品牌在中国高端新势力地位逐步稳固,未来增长潜力较大,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新车型推广不及预期;(2)汽车消费需求不及预期;(3)与华为合作进度不及预期。 |
25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孟璐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盈公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盈利改善明显 | 2024-07-10 |
赛力斯(601127)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盈公告。1)公司预计2024H1实现营业收入639.0亿元到660.0亿元,同比上升479%到498%;2024H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亿元到17.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公司预计2024H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9亿元到15.0亿元。2)2024Q2单季度营收预计为373-394亿元,同环比分别+538.4%~+563.8%/+40.6%-48.5%;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1.7-14.8亿元(2023Q2为-7.2亿元,2024Q1为2.2亿元);Q2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8-13.9亿元(2023Q2为-9.6亿元,2024Q1为1.1亿元)。
Q2业绩符合预期,盈利改善明显。1)营收层面:量增/产品结构改善共振下营收环比改善明显。2024Q2赛力斯公告口径销量12.17万辆,同环比+142.2%/+6.6%,其中问界品牌交付(乘联会口径)10.0万辆,同环比+762.8%/+20.5%。M9交付占比由Q113%提升至Q249%,ASP随之提升至37.2~39.3万元,同环比+223.4%/+64.4%。2)盈利层面:2024Q2合并报表口径单车盈利1.3万元(预告中值),2024Q1为0.1万元,盈利能力环比大幅改善。24Q2公司净利率为3.55%(预告中值),公司非问界品牌的其他业务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若将此部分亏损还原问界品牌盈利能力仍强劲。
在手订单充沛,订单+交付持续验证。赛力斯为华为智选模式下首家合作车企,渠道/研发等方面合作紧密。1)公司三款车型下半年销量确定性较强。M5&M7均于Q2完成改款/新款发布(4/23问界新M5发布,5/31问界新M7Ultra版发布),下半年有望持续放量,其中M7Ultra版上市20天新增大定3万辆,表现出色;M9订单表现稳定,截至6/26大定数10万辆,截至6月底交付约6万辆,在手订单仍较充沛。2)新车方面,M95座版H2有望发布,全新车型也有望于年底发布(或明年年初),进一步补全产品体系。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公司在售车型订单&交付表现较佳,在手订单充沛,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45.4/68.4/87.4亿元,对应PE为30/20/15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芯片/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供应链不稳定;新平台车型推进不及预期;公司与华为合作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等 |
26 | 华鑫证券 | 林子健,谢孟津 | 维持 | 买入 |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2023&2024Q1业绩超预期,持续看好问界品牌盈利能力 | 2024-06-27 |
赛力斯(601127)
投资要点
2024年Q1实现归母净利润扭亏转盈
4月29日,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度报。2023年公司实现总营收358.42亿元,同比+5.09%,归母净利润-24.50亿元,同比减亏13.8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8.17亿元,同比多亏5.21亿元。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265.61亿元,同比+421.8%,环比+38.6%,归母净利润2.20亿元,相较2023年Q1的-6.25亿元增加8.4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相较2023年Q4的-1.56亿元增加3.7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14亿元,相较2023年Q1的-9.24亿元增加10.38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相较2023年Q4的-18.02亿元增加19.16亿元。
2024Q1毛利率大幅改善,期间费用控制良好
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0.39%,同比-0.93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5.25%、4.61%、4.73%,同比+1.12pct、-0.60pct、+0.88pct。
2024年一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1.51%,同比+12.63pct,环比+7.97pct,销售毛利率大幅改善,主要受益于新M7销量的增长,加速规模效应显现。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82%、1.70%、3.59%,环比-1.76pct、-1.49pct、+0.43pct。
问界系列搭载行业领先技术,成功切入中国豪华车市场
公司于2023年陆续推出搭载行业领先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慧底盘、智慧增程等科技属性的AITO问界M5智驾版、新M7及M9,并迅速占领市场,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营业收入均创历史新高。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5.09万辆,同比增长11.75%。随着新M7销量的增长,加速规模效应显现,公司销售毛利率大幅提升至2024Q1的21.51%。
问界M9成功切入中国豪华车市场:截至6月26日,问界M9上市6个月,累计大定突破10万辆。稳居50万以上豪华车销量冠军,创造中国市场豪华品牌车型销量新纪录。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402、1,665、1,959亿元,EPS分别为2.95、3.22、3.85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0.9、0.8、0.7倍,考虑公司与华为合作的问界品牌在中国高端新势力地位逐步稳固,未来增长潜力较大,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新车型推广不及预期;(2)汽车消费需求不及预期;(3)与华为合作进度不及预期。 |
27 | 华鑫证券 | 林子健,谢孟津 | 维持 | 买入 |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5月销量同比大幅上升,问界品牌在中国高端新势力的地位进一步稳固 | 2024-06-25 |
赛力斯(601127)
投资要点
5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大幅上升
6月2日,赛力斯发布5月产、销快报:公司5月总销量3.86万辆,同比上升130.8%,1-5月公司总销量18.66辆,同比上升154.2%。
赛力斯同比大幅上升:5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售3.41辆,同比上升298.6%,其中赛力斯汽车销售3.22万辆,同比上升489.1%,其他车型销售0.45万辆,同比下滑45.0%。1-5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售15.68万辆,同比上升342.4%,其中赛力斯汽车销售14.11万辆,同比上升602.5%,其他车型销售2.98万辆,同比下滑21.5%。
问界品牌在中国高端新势力的地位进一步稳固
问界M9连续2个月跃居中国50万元以上豪华车榜首:问界是赛力斯联合华为共同设计的新能源车,旗下有M5、M7、M9三个系列。问界M9售价46.98-56.98万元,近3个月交付量分别为6,243、13,391、15,875辆,连续2个月跃居中国万元以上豪华车榜首。
问界新M7Ultra上市18天交付突破1万台,创造中国新势力车型交付纪录:问界新M7Ultra于5月31日晚发布,提供四款配置,官方指导价28.98-32.98万元,上市首日大定突破12,000台,20天大定突破3万台。上市第一周交付量突破4,349台,上市18天交付突破1万台,创造中国新势力车型交付纪录,问界新M7Ultra目标6付2万台。新M7Ultra的畅销,进一步稳固问界品牌在中国高端新势力的地位。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402、1,665、1,959元,EPS分别为2.95、3.22、3.85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别为1.0、0.9、0.7倍,考虑公司与华为合作的问界品牌在中国高端新势力地位逐步稳固,未来增长潜力较大,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新车型推广不及预期;(2)汽车消费需求不及预期;(3)与华为合作进度不及预期。 |
28 | 信达证券 | 陆嘉敏,徐国铨 | | | M9交付超预期,有望带动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向好 | 2024-06-24 |
赛力斯(601127)事件:根据Marklines,AITO问界品牌各车型5月交付出炉,其中M5EV交付1190台,M5增程版交付4542台;M7交付10182台;M9EV交付1738台,M9增程版交付14725台。
点评:
新M5、M7订单稳步爬坡。根据Marklines数据,AITO问界品牌各车型5月交付如下,M5EV交付1190台,M5增程版交付4542台;M7交付10182台;M9EV交付1738台,M9增程版交付14725台。其中问界新M5于4月23日上市,5月15日开始规模交付,截止5月31日累计大定已超2万台。5月31日问界新M7Ultra正式上市,24小时大定突破1.2万台,端午节期间(6月8日、6月9日)大定超2500台。
M9交付超预期,有望带动公司盈利快速改善。问界M9于2月26日开始全国规模交付,2-5月交付持续爬坡,交付量分别为5251、5446、15173、16463台,从4月开始已成为问界品牌交付最多的车系。我们认为随着M5、M7新款上市订单快速积累,以及高售价、高毛利车型M9交付进一步放量,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随规模效应提升而提升。
看好ADS3.0后续迭代,智能化进一步赋能。4月华为发布了以智能驾驶为核心的全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乾崑”,带来了全新升级的“乾崑ADS”、“乾崑车控”、“乾崑车云”等解决方案,并发布了ADS3.0、4D毫米波雷达、iDVP2.0、XMOTION2.0、云鹊大模型等新产品。ADS3.0实现了端到端大模型的升级,架构从BEV升级到了GOD(通用障碍物识别)大网,实现深度理解驾驶场景;升级PDP(预测决策规控)网络实现预决策和规划一张网,做到类人化的决策和规划,实现车位到车位智驾领航NCA功能,不再局限于普通道路。8月份上市的享界S9将首发华为ADS3.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看好后续问界品牌车型通过OTA升级进一步提升智驾能力。
盈利预测:新M5、M7订单快速积累,高售价、高毛利车型M9交付进一步放量,展望Q2公司净利润有望持续高增,继续看好华为产业链放量机遇。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1437/1940/218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67/109/141亿元。
风险因素:新车型推出不及预期风险、价格战风险、新能源高端中大型车竞争加剧风险。 |
29 | 华安证券 | 姜肖伟,贾济恺 | 首次 | 买入 | 重塑豪车标杆,迈向商业成功 | 2024-06-03 |
赛力斯(601127)
主要观点:
公司完成华丽转型,24年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要业务的综合型制造企业。历经八年新能源研发与三年跨界合作,公司于2023年Q4迎来业务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Q1实现扭亏为盈。公司核心产品已经聚焦在AITO问界系列上,围绕25-60万元豪车价格带,重点发力B/C/D级别SUV车型。
核心业务聚焦25-60万豪华SUV市场
20万元以下产品多为传统产品线,正在战略收缩,新产品为蓝电系列。20-40万元市场规模大,公司主要布局B/C级车型,目前代表产品为M5、M7。40-60万元市场,公司推出旗舰车型M9,树立豪车的新标杆。
公司自身研发与治理能力强,叠加华为软/硬实力全面赋能
公司在电驱、电控上具备较强自主研发能力,并推出新一代魔方平台。公司现代化管理效率高,机制灵活提升公司积极性。华为与公司全面合作,科技实力赋能公司;科技赋能之外,华为在合作中具备销售网络、营销策略、IPD咨询、供应链管理及资源池、产品经理五大职能。
坚持商业成功,四大驱动力推动量利齐升
深耕问界系列,改/新款持续焕发生命力;自有品牌和海外业务尚在蓄力阶段,后续有望开启新增长。规模效应与产品结构优化,提升公司利润率;核心产品平台化设计、生产,提升效率和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4/25/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28.96/1677.70/1935.8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82/112.44/142.44亿元,对应PE分别为21.72/11.94/9.4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车销量不及预期、乘用车行业风险、费用管控不及预期等。 |
30 | 中国银河 | 石金漫,秦智坤 | 首次 | 买入 | 出口+智能化,双品牌成就一流新能源汽车头部厂商 | 2024-05-10 |
赛力斯(601127)
核心观点:
深耕整车制造二十余年,赛力斯双轮驱动成长为国内新能源主机厂龙头。公司自2003年开始涉足汽车业务,时至今日已积累了二十余年的整车制造经验,并于2017年获得全国第八张新能源生产资质,较早开启新能源转型。目前公司形成赛力斯(含问界)+东风小康(含蓝电、风光)的乘用车产品矩阵,其中问界定位全球豪华新能源品牌,借力华为智选模式合作,智能化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赛力斯、蓝电、风光定位经济型的出海品牌,不断开拓全球市场,自2005年以来,公司整车远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海超过50万辆,2023年赛力斯品牌出口量大增至0.77万辆,带动出口均价增长,助力公司国外营收同比增长23.5%至39.13亿元。公司通过双品牌战略构建完备产品布局,成长为一流的新能源主机厂龙头。
问界改款焕新销量领跑细分市场,跃居豪华车市场头部新势力。问界首款产品M5最早于2022年发布上市,后又发布问界M7,但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及首代产品的技术成熟度问题,销量曾陷入短期低谷,2023年9月问界M7焕新,依托行业领先的智能化水平快速成为现象级爆款,上市7个月订单突破17万辆,12月公司发布旗舰豪华新品M9,再次取得成功,上市86天大定突破6万辆,今年4月,公司再次推出新款M5,沿用公司领先的智能化技术,首日大定突破4000台。在销量低谷期公司始终明确问界的豪华品牌定位,依靠技术与市场积累于新款产品取得成功,跃居豪华车市场头部新势力,助力公司扭转业绩困境。受益于豪华产品高价值量与销量快速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2024年Q1公司实现营收265.61亿元,同比+421.72%,毛利率环比2023年Q4上升7.97pct至21.51%,实现归母净利润2.20亿元,成功实现扭亏。当前问界系列产品取得显著市场竞争优势地位,产品性能全面超越外资豪华品牌,一季度M7销量在中大型SUV市场仅次于Model Y,明显领先其他混动产品,M9连续两周位列40万以上豪华SUV销量冠军,品牌声誉快速扩大,有望推动公司业绩景气度的继续提升。
华为赋能问界走向智电未来。公司与华为采用合作最为紧密的智选模式,产品应用华为智能化技术范围最广,华为技术赋能为问界品牌带来了卓越的产品竞争力。智能驾驶方面,华为城市ADS目前已率先普及全国所有城市,技术经过多次迭代逐步完善,4月24日,华为发布全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华为乾崑,带来基于端到端架构的ADS3.0,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再进化;智能座舱方面,华为基于智能终端的完备布局打造以手机为核心的“1+8+N”的智能生态体系,车机成为智能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环,另外,乾崑品牌带动智能座舱向全场景设备协同进化;动力系统方面,问界系列的混动产品的动力系统集成了华为的电驱系统和公司的动力增程系统,技术实力行业领先。另外,问界M9还率先采用了玄武车身、一体化压铸、途灵底盘等华为最新技术,全方位巩固了产品的技术实力,助力问界系列以技术引领市场,销量节节攀升。华为技术赋能带来的产品差异化竞争力将持续驱动问界系列销量保持高增态势,预计2024年问界系列产品有望实现销量40万辆。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92.14亿元、1605.66亿元、2143.10亿元,同比分别为+260.51%、+24.26%、+33.4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7亿元、57.00亿元、97.15亿,对应EPS分别为1.70元、3.78元、6.43元。综合考虑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法,给予公司目标价区间111.25-120.96元,对应市值区间1679.64-1826.24亿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智能化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
31 | 信达证券 | 陆嘉敏 | | | 跨越盈亏平衡,智选车开启新成长 | 2024-05-08 |
赛力斯(601127)
事件: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358.4亿元,同比+5.1%;实现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8.2亿元。公司24Q1实现营收265.6亿元,同比+421.8%;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加8.5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加10.4亿元。
点评:
23Q4&24Q1交付放量,规模效应初显。23Q4公司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8.4万台,同比+90.4%;实现营收191.6亿元,同比+74.5%;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减亏10.0亿元。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358.4亿元,同比+5.1%;实现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减亏13.8亿元。24Q1公司销量进一步提升,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9.5万台,同比+374.8%;实现营收265.6亿元,同比+421.7%;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加8.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我们认为公司24Q1扭亏为盈主要因交付放量带来的规模效应提升,24Q1公司毛利率21.5%,同比+12.6pct,环比+8.0pct。
M92月底正式开始交付+M5新款上市,看好Q2交付持续提升。根据鸿蒙智行公众号消息,公司与华为合作的智选车问界新M7上市至4月30日累计交付13.4万台,上市近半年累计大定18万辆;问界M94月交付新车13391辆,累计大定超7万辆;问界新M5上市24小时累计大定4031台。问界M9于2月26日开始全国规模交付,Q2作为M9首个完整交付季度,我们认为持续提升的交付量有望进一步增厚业绩。“五一”假期期间,鸿蒙智行旗下问界M5、问界M7、问界M9、智界S7合计大定突破1.1万台。我们认为随着高端车型M9进一步放量以及M5新款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随规模效应提升而提升。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龙盛新能源100%股权,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资产规模。公司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重庆产业母基金、两江开投、两江产发持有的龙盛新能源100%股权。龙盛新能源主要资产为超级工厂,用于生产问界M9等汽车产品,盈利模式为向公司提供生产性租赁服务,公司2022、2023年所有者权益分别为11.5亿元、29.8亿元。我们认为公司本次收购完成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资产规模,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并且提升和优化超级工厂的管理效率,提升公司新质生产力。
盈利预测:新M7销量增长加速规模效应显现,M9于2月底开始交付,展望Q2公司净利润有望持续高增,继续看好华为产业链放量机遇。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1445/1744/203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1/62/88亿元。
风险因素:新车型推出不及预期风险、价格战风险、新能源高端中大型车竞争加剧风险。 |
32 | 国信证券 | 唐旭霞 | 维持 | 增持 | 一季度净利润扭亏为盈,有望迎来经营上行周期 | 2024-05-06 |
赛力斯(601127)
核心观点
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扭亏为盈。2023年赛力斯实现营收358.4亿元,同比+5.1%,归母净利润-24.5亿元(2022年为-38.3亿元),扣非净利润-48.2亿元(2022年为-43.0亿元),23年业绩的压力主要来M9、M7等研发投入较高,同时公司加大销售渠道建设和市场营销投入,另外销量承压抑制规模效应释放;24Q1实现营收265.6亿元,同比+421.8%,环比+38.6%,归母净利润实现2.2亿元(23Q1为-6.3亿元,23Q4为-1.6亿元),扣非净利润1.1亿元(23Q1为-9.2亿元,23Q4为-18.0亿元)。公司近几年持续研发投入与专注打造产品,历经近四年亏损承压,24Q1业绩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毛利率同环比提升,费用管控效果明显。23Q4公司毛利率为13.5%,同比-1.0pct,环比+6.0pct,同比下滑主要系新款M7相较于老款降价,环比提升主要系交付量提升带来的规模效应释放。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63.98亿元(22年为-11.69亿元),现金流表现优秀;24Q1赛力斯毛利率为21.5%,同比+12.6pct,环比+8.0pct,主要系1)销量提升加速成本摊销,拉动规模效应释放(24Q1问界销量8.3万辆,23Q4销量为6.4万辆,23全年为10.4万辆);2)高价位车型M9占比提升(M9车型24Q1销量1.1万辆),提升整体ASP。费用端来看,24Q1赛力斯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8%/1.7%/3.6%,同比分别-2.3/-5.8/-3.2pct,环比分别-1.8/-1.5/+0.4pct,公司费用管控效果明显,拉动盈利能力同环比提升。
产品打造能力持续提升,有望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公司作为华为智选模式下首家合作车企,双方合作紧密、互相赋能聚焦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公司坚持软件定义汽车,自主掌握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核心技术,以安全为底座,以智慧重塑豪华,探索“传统豪华+科技豪华”的“新豪华”概念,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品牌向上。2023年陆续推出AITO问界M5智驾版、新M7及M9并迅速占领市场。随双方合作的逐步深化,产品定义与打造能力持续提升,同时渠道端布局日益完善,公司销量有望继续提升,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看好公司车型放量拉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上调盈利预测, 预计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 32.4/60.4/83.0 亿元(原预测 24/25 年 2.8/30.6 亿元) ,EPS 为 2.14/4.00/5.50 元(原预测 24/25 年 0.19/2.04 元) , 看好华为深度合作下公司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维持“增持” 评级。 |
33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孟璐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报&2024年一季报点评:Q1业绩超预期,M9放量下看好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向好 | 2024-05-02 |
赛力斯(601127)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公司公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1)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58.4亿元,同比+5.09%;实现归母净利润-24.5亿元,2022年同期为-38.32亿元;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8.2亿元,2022年同期为-43.0亿元。2)2023Q4单季度营收191.62亿元,同比+74.5%,环比+239.3%;Q4归母净利润为-1.56亿元(2022Q4为-11.6亿元,2023Q3为-9.5亿元);Q4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8.0亿元(2022Q4为-14.3亿元,2023Q3为-11.3亿元)。3)2024Q1单季度营收为265.61亿元,同环比分别+421.8%/+38.6%;Q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2亿元(2023Q1为-6.3亿元,2023Q4为-1.6亿元);Q1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4亿元(2023Q1为-9.2亿元,2023Q4为-18.0亿元)。
2023Q4业绩符合预期。1)营收层面:新M7贡献核心增量。Q4总销量为11.64万辆,同环比分别+66.3%/+160.8%,其中AITO品牌销量6.61万辆,同环比分别+117.4%/+303.6%。公司Q4单车收入为16.46万元/辆,同环比分别+4.9%/+30.1%。2)盈利层面:规模效应下公司单车减亏。公司Q4单车净利(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总销量计算,下同)为-1.55万元/辆(2022Q4为-2.1万元/辆,2023Q3为-2.5万元/辆)。3)其他:2023Q4公司投资净收益为15.4亿元,主要变动来自子公司瑞驰电动引入投资者公司确认投资收益。4)最终公司2023Q4实现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8亿元,处于公司业绩预告中值,符合预期。
2024Q1业绩超预期。1)公司2024Q1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M9于2月正式开始交付,同时M7交付稳定向上,Q1公司共实现总销量11.41万辆,同环比分别+172.2%/-1.9%,其中AITO品牌销量8.33万辆,同环比分别+617.3%/+26.0%。公司Q1单车收入为23.3万元/辆,同环比分别+91.7%/+41.4%。2)规模效应下公司毛利率表现超预期。24Q1公司毛利率为21.5%,同环比分别+12.6/+8.0pct,同环比大幅改善主要原因为①赛力斯单一车型M7占比高,规模效应加速显现;②子公司瑞驰Q1出表,对毛利率拖累影响消退。3)费用率同环比均改善。24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8.1%,同环比分别-11.42/-3.02pct。4)最终公司实现单季度盈利,单车盈利为0.1万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公司在售车型订单&交付表现较佳,同时单车ASP较高的M9于Q2开始进入大规模上量期,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45.4/68.4亿元(原为-8.5/12.1亿元),我们预测公司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87.4亿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芯片/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供应链不稳定;新平台车型推进不及预期;公司与华为合作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