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东海证券 | 周啸宇 | 维持 | 买入 | 公司简评报告:充电网业务扭亏为盈,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彰显公司信心 | 2024-05-13 |
特锐德(300001)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02亿元,同比增长25.56%,实现归母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80.44%,实现扣非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169.43%。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9亿元,同比增长29.93%,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203.18%实现扣非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748.12%。
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扭亏为盈,微电网业务快速发展。2023年公司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0.41亿元,同比+32.21%,毛利润13.30亿元,同比+52.57%,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元,扭亏为盈。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2023年底公司公共充电桩52.3万台其中直流桩31.3万台,市占率约26%,排名全国第一;2023年公司充电量达93亿度,同比+59%,排名全国第一。公司基于自身能源管理系统,积极拓展微电网业务,2023年公司新增微电网项目约400个,覆盖城市超100个,随着电动车充放电、分布式光伏并网等资源互通,微电网业务有望开拓新盈利增长点。
“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业务稳步提升,股权激励彰显公司信心。2023年公司“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业务实现收入85.61亿元,同比+21.25%,毛利润20.81亿元,同比+22.25%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26.44%。2023年公司新能源发电中标额与合同额同比增长均超50%,公司预制舱产品和新能源小箱变产品已连续多年中标华能集团项目。2023年公司自主研发的储能PCS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场景,全年储能箱变共计出货约400台。此外,公司针对传统板块业绩考核发布新一轮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业绩要求:以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为基数(剔除特来电),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32%/58%/90%或者净利润增长不低于35%/60%/100%,彰显公司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信心。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作为全国充电运营商龙头,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并且已率先做到扭亏为盈,同时针对传统业务的新一轮股权激励彰显公司发展信心。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7.96/11.73亿元(原预测:7.54/11.47亿元),新增2026年归母净利润13.80亿元,EPS分别为0.75/1.11/1.31元/股,对应当前P/E为28x/19x/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车网互联推广不及预期、充电桩利用率不及预期 |
22 | 开源证券 | 殷晟路,王嘉懿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Q1净利大幅增长,有望延续发展势头 | 2024-04-28 |
特锐德(300001)
2024Q1公司整体归母净利大幅增长
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4Q1实现营业收入25.69亿元,同比+29.93%;实现归母净利0.62亿元,同比+203.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0.47亿元,同比+748.12%。2024Q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8.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2%/6.9%/3.4%/1.8%,同比分别+0.1/+0.2/持平/-0.5pct,环比分别-0.8/+1.3/+0.6/+0.7pct。2024Q1公司整体净利率2.4%,同比+1.37pct。公司为充电运营龙头,充电网业务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有望继续贡献利润弹性,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3、10.30、14.33亿元,EPS为0.68、0.98、1.36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9.4、20.6、14.8倍,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充电网业务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有望延续发展势头
公司充电网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23年底,公司运营公共充电终端52.3万个,维持行业第一。2023年公司充电量约93亿度,同比+59%。此外,公司大力发展新能源微电网业务,2023年拓展新能源微电网项目约400个,截至2023年底,公司通过投建、销售等模式累计布局的新能源微电网项目接近500个,覆盖城市超过100个。在虚拟电厂方面,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实现与24个网、省、地级电力调控中心、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或负荷管理中心的在线信息交互,具备虚拟电厂条件的可调度资源容量超过400万kW。在充电网生态合作方面,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全国范围已成立独资或合资公司超过260家,其中,合资方为政府投资平台、公交集团等国有企业的超过150家。并且,公司积极与保时捷、奥迪中国、奔驰、宝马、捷豹、路虎、沃尔沃、通用、路特斯、吉利、奇瑞、广汽埃安、小鹏、理想等70多家车企达成共建品牌站、充电网数据支持等一项或多项合作形式。
风险提示:充电桩运营盈利能力不及预期,充电桩行业竞争加剧。 |
23 | 开源证券 | 殷晟路,王嘉懿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充电网业务扭亏为盈,有望持续向好 | 2024-04-25 |
特锐德(300001)
2023年公司充电网业务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发布2023年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6.02亿元,同比+25.56%;实现归母净利润4.91亿元,同比+80.4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4.03亿元,同比+169.43%。其中,2023Q4实现营业收入51.99亿元,同比+9.55%,环比+36.98%;实现归母净利2.69亿元,同比+61.06%,环比+110.68%。
充电网业务:2023年,公司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快速发展,实现营业收入60.41亿元,同比+32.21%;实现毛利润13.30亿元,同比+52.57%;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电力设备业务:2023年公司电力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5.61亿元,同比+21%;实现归母净利3.7亿元。
公司为充电运营龙头,充电网业务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有望继续贡献利润弹性,我们调整2024-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3、10.30亿元(原预计分别为7.15、10.78亿元),新增预计公司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4.33亿元,EPS为0.68、0.98、1.36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9.2、20.5、14.7倍,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箱变产品中标额及市占率领先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户外箱式电力设备集成服务商,2023年公司新能源发电领域产品营收同比增长59%,电网领域产品毛利率提升至27.7%(同比+5.6pct)。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公司高压预制舱式变电站产品和新能源箱变产品的中标份额位居行业前列。
充电运营龙头,2023年充电量约93亿度
截至2023年底,公司运营公共充电终端52.3万个,维持行业第一。2023年公司充电量约93亿度,同比+59%。此外,公司在新能源微电网、虚拟电厂等领域持续进行业务布局,并持续扩大与政府投资平台、公交集团、车企等的生态合作。
风险提示:充电桩运营盈利能力不及预期,充电桩行业竞争加剧。 |
24 | 国信证券 | 王蔚祺 | 首次 | 增持 | 箱变业务稳健增长,充电运营龙头地位稳固 | 2024-04-07 |
特锐德(300001)
事项:
公司公告20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08-5.17亿元,同比增长50%-90%。公司2023年“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网两大板块盈利能力均实现较好提升,其中电动汽车充电网板块的经营主体特来电已实现扭亏为盈。
国信电新观点:
1)公司是国内充电运营行业领军者,多年深耕箱变等电力设备业务。公司成立于2004年,成立初期专注于户外箱式电力设备业务;2014年公司开始布局电动汽车充电业务。目前,公司在国内公共充电桩运营市场份额第一,并且在中高端箱变等产品的细分领域处于行业前列。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07亿元,同比+25%;其中智能制造与系统集成业务实现营收32.41亿元,同比+11%,占总营收的57.8%;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实现营收23.67亿元,同比+50%,占总营收的42.2%。
2)公司依托场地、资金与技术优势,稳居充电运营行业领先地位。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为949.5万辆,同比+38%;截至2023年末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为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1%。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有望带动充电需求稳步增长。2023年国内公共充电桩新增量为93万台,同比+42%,我们预计2026年国内新增公共充电桩为159万台,2024-2026年均复合增速为18%。特锐德是充电运营行业布局最早的民营企业之一,依托丰富的优势场地资源、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优质的整桩产品和运营平台,公司已经成为国内第一大公共充电桩运营企业,2023年市场份额超19%、充电量超93亿度。
3)受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持续推进,公司电力设备与充电设备业务有望稳步增长。2024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改委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接入能力。政策推动下配电网建设有望持续加速,公司深耕箱变与户内开关柜领域多年,在铁路中高端箱变等细分市场排名行业前列,有望受益行业增长实现稳健发展。同时,公司具有充电模块与充电桩一体化生产能力,充电设备销售业务有望伴随充电网建设实现持续增长。
4)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收150.7/190.3/237.4亿元,同比+30%/+26%/+25%;毛利率分别为21.0%/20.9%/20.7%。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61/6.88/9.35亿元,同比+70%/+49%/+36%;EPS分别为0.44/0.65/0.89元;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45/30/22倍。综合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股票合理价值在21.5-23.0元之间,相对于公司目前股价有9%-16%溢价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