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41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周靖翔,叶子 | 维持 | 买入 |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0%,平台型龙头受益扩产加速 | 2024-05-07 |
北方华创(002371)
核心观点
1Q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0%,半导体设备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公司1Q23实现营业收58.59亿元(YoY+51.4%,QoQ-21.8%),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YoY+90.4%,QoQ+11.0%),扣非归母净利润10.72亿元(YoY+100.9%,QoQ+13.9%)。营收同比增长主因公司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刻蚀、薄膜沉积、清洗和炉管等工艺装备市场份额稳步攀升,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提升主因司营收规模的持续扩大,同时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成本费用率稳定下降。
2023年营收增长5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6%。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20.79亿元(YoY+50.3%),其中电子工艺装备实现收入196.11亿元(YoY+62.3%),毛利率38.0%(YoY+0.34pct),电子元器件实现收入24.33亿元(YoY-5.5%),毛利率65.7%(YoY-6.9pct),公司综合毛利率41.1%(YoY-2.7pct);归母净利润为38.99亿元(YoY+65.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5.81亿元(YoY+70.1%)。公司2023年新签订单超过300亿元,合同、订单数量同比大幅增加的同时,降本增效工作取得显著成果,成本费用率同比降低,推动公司净利润的增长。
刻蚀设备收入近60亿元,累计出货超3300腔。2023年公司实现刻蚀设备收入近60亿元,多晶硅及金属刻蚀系列ICP设备实现规模化应用,完成了浅沟槽隔离刻蚀、栅极掩膜刻蚀等多道核心工艺开发和验证,至2023年底,累计出货超3200腔;公司先后突破后突破了CCP领域等离子体产生与控制、腔室设计与仿真模拟、低温静电卡盘、高功率等离子馈入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逻辑、存储、功率半导体等领域多个关键制程的覆盖,至2023年底,累计出货超100腔。公司TSV刻蚀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国内主流Fab厂和先进封装厂,是国内TSV量产线的主力机台,市占率领先。
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60亿元,PVD、CVD、EPI全覆盖。2023年公司实现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60亿元,其中铜互连、铝垫层、金属硬掩膜、金属栅、硅化物PVD设备成为多家客户的基线设备,并广泛应用在逻辑、存储等主流产线,至2023年底累计出货超3500腔;实现金属硅化物、金属栅极、钨塞沉积、高介电常数原子层沉积等CVD工艺设备的全方位覆盖,至2023年底累计出货超1000腔;至2023年底集成电路、功率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等领域应用外延设备累计出货超1000腔,并实现12寸常压硅外延设备自主研发和量产,实现了对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功率器件及特色工艺的全覆盖。立式炉及清洗设备收入超30亿元,覆盖逻辑和存储工艺。2023年公司实现立式炉和清洗设备收入合计超30亿元,公司立式炉主要包括立式氧化/退火炉、多片立式低压化学气相沉积设备(LPCVD)和多片立式原子层沉积设备(ALD),实现在逻辑和存储工艺制程应用的全面覆盖,至2023年底累计出货超200台;公司清洗设备主要包括单片清洗设备和槽式清洗设备,至2023年底,公司清洗设备累计出货超1200台。
未来四年国内12寸晶圆厂设备投资总额超1200亿美元,公司有望更加受益。
SEMI发布《12英寸晶圆厂2027年展望报告》称,在政府激励措施和芯片国产化政策的推动下,中国(不含中国台湾)未来四年将保持每年300亿美元以上的投资规模,累计投资将达1200亿美元,继续引领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公司凭借平台优势有望更加受益于本轮晶圆制造扩产及国产替代加速。
投资建议: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迎本土扩产东风,维持“买入”评级。我们根据公司截至2023年新签订单超300亿元,以及上文所述国内晶圆厂扩产维持高强度投入预期,上调公司2024年营收至306.65亿元(前值266.1亿元),归母净利润至55.32亿元(前值48.00亿元),预计公司2025-2026年营收为408.43/505.66亿元,归母净利润78.11/100.7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30.6/21.7/16.8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晶圆制造产能扩充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的风险,国际关系持续恶化等。 |
42 | 开源证券 | 罗通,刘书珣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平台化龙头市占率显著提升,降本增效助力业绩高增 | 2024-05-06 |
北方华创(002371)
公司2024Q1营收同比高增,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0.79亿元,同比+50.32%,创公司业绩历史新高;归母净利38.99亿元,同比+65.73%;扣非净利35.81亿元,同比+70.05%;毛利率41.1%,同比-2.73pcts。此外,2024Q1营业收入58.59亿元,同比+51.36%,环比-21.78%;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90.4%,环比+11.01%;扣非净利润10.72亿元,同比+100.91%,环比+13.94%;毛利率43.4%,同比+2.21pcts。公司作为国产平台型半导体设备龙头,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5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58.13/79.10/99.55亿元(前值为57.05/76.85亿元),预计2024-2026年EPS为10.95/14.90/18.75元(前值为10.76/14.4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9.1/21.4/17.0倍,维持“买入”评级。
IC设备市占率显著提升,降本增效助力业绩增长
分业务看,2023年电子工艺装备营业收入196.11亿元,同比+62.29%;毛利率38.04%,同比+0.34%。电子元器件营业收入24.33亿元,同比-5.51%;毛利率65.65%,同比-6.88%。公司应用于高端集成电路领域的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清洗设备和炉管设备等多种核心工艺装备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工艺覆盖度及市场占有率显著增长。2023年公司新签订单超过300亿元,IC设备订单占比超70%。合同、订单数量同比大幅增加的同时,降本增效工作取得显著成果,2023年期间费用率23.98%,同比-3.16pcts,综合导致公司业绩增长。
合同负债稳定增长,高研发投入巩固龙头地位
2024Q1公司合同负债92.51亿元,相较于2023年末增长11.23%,反映出公司订单持续呈现增长的趋势。2024Q1公司研发费用率12.31%,同比+2.83%,随着公司产品线持续完善,设备工艺覆盖度稳步提升以及国内晶圆厂持续扩产招标,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公司有望保持订单高增长,集成电路平台化布局加速推进。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复苏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加剧。 |
43 | 华金证券 | 孙远峰,王海维 | 维持 | 买入 | 平台型公司规模效应凸显,长期增长动力强劲 | 2024-05-05 |
北方华创(002371)
投资要点
公司各工艺装备市场份额逐步攀升,营收规模持续扩大规模效应逐步显现。2023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质量稳步提高,营业收入达220.79亿元,创公司业绩历史新高。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38.99亿元,同比增长65.73%,主要原因为:公司持续增强产品竞争力,收入规模大幅增加,公司2023年新签订单超过300亿元。合同、订单数量同比大幅增加的同时,降本增效工作取得显著成果,成本费用率同比降低,综合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长。公司2024Q1实现营收58.59亿元,同比增加51.36%,其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聚焦主营业务,精研客户需求,深化技术研发,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刻蚀、薄膜沉积、清洗和炉管等工艺装备市场份额稳步攀升。2024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90.40%,主要原因是公司营收规模持续扩大,同时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成本费用率稳定下降。2024Q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0亿元同比增长139.31%,其主要原因是公司订单及营业收入大幅增加,销售回款增长。
2023年刻蚀设备收入近60亿元,ICP刻蚀设备累计出货超3,200腔。刻蚀工艺主要用于去除特定区域的材料来形成微小的结构和图案。随着集成电路线宽持续减小和3D集成电路的发展,刻蚀设备在集成电路装备市场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已跃居集成电路采购额最大的设备类型。2023年公司刻蚀设备收入近60亿元。(1)ICP:公司多晶硅及金属刻蚀系列ICP设备实现规模化应用,完成了浅沟槽隔离刻蚀、栅极掩膜刻蚀等多道核心工艺开发和验证,助力国内主流客户技术通线,已实现多个客户端大批量量产并成为基线设备。截至2023年底,北方华创ICP刻蚀设备已累计出货超3,200腔。(2)CCP:北方华创集成电路领域CCP介质刻蚀设备实现逻辑、存储、功率半导体等领域多个关键制程覆盖,为国内主流客户提供稳定、高效的生产保障,赢得客户信赖和认可。截至2023年底,北方华创CCP刻蚀设备已累计出货超100腔。(3)TSV:北方华创推出的12英寸TSV刻蚀设备,通过快速气体和射频切换控制系统,结合优良工艺配方架构,在高深宽比硅通孔刻蚀中可精确控制侧壁形貌,实现侧壁无损伤和线宽无损失。通过优异的实时控制性能,大幅提升刻蚀速率,达到国际主流水平。目前北方华创TSV刻蚀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国内主流Fab厂和先进封装厂,是国内TSV量产线的主力机台,市占率领先。(4)等离子去胶:北方华创凭借深厚的等离子源开发及应用经验,自主设计开发了低损伤等离子源,克服了O2、H2、NH3等去胶的各种技术难点,在高剂量离子注入后的去胶、新型材料去胶、高深宽比聚合物去除等方面取得技术领先优势。
2023年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60亿元,PVD累计出货量超3,500腔。薄膜沉积设备主要用于在基底材料上生长、沉积或涂布极薄的膜层,这些膜层在芯片中扮演重要的角色,2023年公司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60亿元。(1)PVD:北方华创先后突破磁控溅射源设计、等离子体产生及控制、腔室设计与仿真模拟、颗粒控制、软件控制等多项核心技术,实现了对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金属化制程全覆盖。截至2023年底,集成电路领域铜互连、铝垫层、金属硬掩膜、金属栅、硅化物等工艺设备在客户端实现稳定量产,成为多家客户基线设备,并广泛应用在逻辑、存储等主流产线,同时也成功实现功率半导体、三维集成和先进封装、新型显示、化合物半导体等多个领域的量产应用。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推出40余款PVD设备,累计出货超3,500腔。(2)CVD:北方华创基于十余年沉积工艺技术的丰富经验,布局拓展了DCVD和MCVD两大系列产品。针对介质和金属化学气相沉积关键技术需求,攻克了进气系统均匀性控制、压力精确平衡、双频驱动的容性等离子体控制、多站位射频功率均分控制等多项技术难题,实现金属硅化物、金属栅极、钨塞沉积、高介电常数原子层沉积等工艺设备全方位覆盖,关键技术指标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赢得客户高度评价。截至2023年底,北方华创已实现30余款CVD产品量产应用,为超过50家客户提供技术支持,累计出货超1,000腔。(3)EPI:北方华创已形成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品类齐全、应用广泛的外延系列化产品,具备单晶硅、多晶硅、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多种材料外延生长技术能力,覆盖集成电路、功率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等领域应用需求。截至2023年底,北方华创已发布20余款量产型外延设备,累计出货超1,000腔。公司自主研发的12英寸常压硅外延设备,实现对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功率器件及特色工艺全覆盖,且已全部成功量产,成为客户基线产品。
投资建议:鉴于当前半导体下游复苏进程,我们调整对公司原有业绩预期。预计2024年至2026年营业收入为291.78(前值为305.86)/380.18(前值为398.48)/427.40(新增)亿元,增速分别为32.2%/30.3%/12.4%;归母净利润为56.21(前值为55.46)/73.93(前值为74.21)/90.91(新增)亿元,增速分别为44.2%/31.5%/23.0%;对应PE分别为30.1/22.9/18.6倍。公司致力于打造平台型半导体设备企业,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在手订单充足,长期增长动力足。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无法如期产业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晶圆厂产能扩充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系统性风险等。 |
44 | 中原证券 | 邹臣 | 维持 | 买入 | 23年报及24Q1季报点评:半导体设备平台化布局优势突出,推动业绩持续高速成长 | 2024-05-03 |
北方华创(002371)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20.79亿元,同比+50.32%;归母净利润38.99亿元,同比+65.73%;扣非归母净利润35.81亿元,同比+70.05%;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8.59亿元,同比+51.36%,环比-21.79%;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90.40%,环比+11.01%;扣非归母净利润10.72亿元,同比增长+100.91%,环比+13.94%。
投资要点:
业绩持续高速成长,新签订单充足。受益于公司深化技术研发,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刻蚀、薄膜沉积、清洗和炉管等工艺装备市场份额稳步攀升,推动公司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营收及归母净利率持续高速成长。公司2023年实现毛利率为41.10%,同比下降2.73%,24Q1毛利率为43.40%,同比提升2.22%,环比下降0.17%;由于公司营收规模持续扩大,同时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成本费用率稳定下降,使得公司净利率稳步提升,公司2023年实现净利率为18.26%,同比提升0.96%,24Q1净利率为19.09%,同比提升3.20%,环比提升4.96%。2023年公司新签订单超过3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占比超70%,为公司2024年营收继续高增长做好了保障。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期,中国大陆晶圆厂未来几年或将继续保持高额设备支出。根据SEMI的数据,2023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063亿美元,同比下降1.3%;2023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投资同比增长29%,达到366亿美元,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人工智能、高性能运算需求正在爆发式增长,同时智能手机、PC、服务器、汽车等市场需求回暖,在渠道库存去化效果明显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期;根据SEMI的数据,全球300mm晶圆厂设备投资预计将在2025年成长20%至1165亿美元,2026年将成长12%至1305亿美元,并将在2027年创下历史新高。在半导体制造国产化迫切需求的推动下,SEMI预计中国大陆晶圆厂未来四年将保持每年300亿美元以上的半导体设备投资规模,继续引领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
半导体设备平台化布局优势突出,有望充分受益于国产化浪潮。公司半导体设备平台化布局,已覆盖刻蚀、薄膜沉积、炉管、清洗、晶体生长等核心工艺设备,多种品类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在刻蚀设备方面,公司已实现12英寸硅、金属、介质刻蚀机全覆盖,形成了更加完整的刻蚀解决方案,实现了CCP介质刻蚀设备领域关键突破,应用高深宽比刻蚀工艺的深硅刻蚀机单机型销量破百,累计刻蚀产品系列出货超3500腔。在薄膜沉积设备方面,公司采用差异化路线攻克多项金属薄膜与介质薄膜关键技术难题,系列产品获得关键客户认可,实现批量销售,累计薄膜沉积产品出货超5500腔。在清洗设备方面,槽式清洗机实现工艺全覆盖,单片清洗机实现前段高端工艺新突破。在热处理技术方面,快速热退火设备、立式炉原子层沉积设备等新产品层出不穷,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能力持续提升。公司为国内平台型半导体设备领先企业,不断突破关键技术,并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及工艺覆盖度,有望充分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浪潮。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期,中国大陆晶圆厂未来几年或将继续保持高额设备支出,在外部环境日益趋严的背景下,公司是国内平台型半导体设备领先企业,多种品类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有望畅享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浪潮,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营收为302.39/401.65/506.81亿元,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56.38/76.43/99.07亿元,对应的EPS为10.63/14.41/18.68元,对应PE为30.38/22.41/17.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周期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国产替代不及预期风险,国际贸易冲突加剧风险。 |
45 | 平安证券 | 徐勇,付强,徐碧云,陈福栋,郭冠君 | 维持 | 增持 | 业绩持续高增,在手订单充足 | 2024-04-30 |
北方华创(002371)
事项:
公司公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20.79亿元(50.32%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8.99亿元(65.73%YoY)。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80元(含税)。
平安观点:
业绩持续高增,在手订单充足: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20.79亿元(50.32%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8.99亿元(65.73%YoY),扣非后归母净利35.81亿元(70.05%YoY)。2023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41.10%(-2.73pctYoY)和18.26%(0.96pctYoY)。2024Q1公司实现营收58.59亿元(51.36%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27亿元(90.40%YoY),受益于半导设备设备国产化,公司业绩持续高增,业绩符合预期。费用端: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91%(-0.55pctYoY)、7.94%(-1.74pctYoY)和-0.08%(0.49pctYoY),公司费用率整体比较稳定。根据SEMI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装备的销售额达到342亿美元,同比增长8%,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0.3%。公司持续增强产品竞争力,公司2023年新签订单超过300亿元,在手订单充足。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24.75亿元,营收占比达11.21%,公司不断加大集成电路先进制程装备研发力度,扩展现有核心装备工艺覆盖率,探索新技术领域的产品开发。北方华创在全国建立了19个客户服务中心、4个备件调拨中心和10个备件库,形成了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在技术支持、现场服务、备品备件供应等方面与客户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打造了“强支撑、优服务、高质量”的客户服务核心竞争力。
国内半导体设备平台企业,充分受益IC国产化:1)刻蚀装备方面,面向12寸逻辑、存储、功率、先进封装等客户,已完成数百道工艺的量产验证,截至2023年底,北方华创ICP刻蚀设备已累计出货超3200腔;采用
高密度、低损伤设计的12寸等离子去胶机已在多家客户完成工艺验证并量产;金属刻蚀设备凭借稳定的量产性能成为国内主流客户的优选机台;迭代升级的高深宽比TSV刻蚀设备,以其优异的性能通过客户端工艺验证,支撑Chiplet工艺应用;应用于提升芯片良率的12寸CCP晶边刻蚀机已进入多家生产线验证;精准针对客户需求,发布了双频耦合CCP介质刻蚀机,实现了在硅刻蚀、金属刻蚀、介质刻蚀工艺的全覆盖。截至2023年底,北方华创CCP刻蚀设备已累计出货超100腔;2)薄膜装备方面,铜互联薄膜沉积、铝薄膜沉积、钨薄膜沉积、硬掩膜沉积、介质膜沉积、TSV薄膜沉积、背面金属沉积等二十余款产品成为国内主流芯片厂的优选机台。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推出40余款PVD设备,累计出货超3500腔;3)立式炉装备方面,中温氧化/退火炉、高温氧化/退火炉、低温合金炉,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炉、批式原子层沉积炉均已成为国内主流客户的量产设备,并持续获得重复订单,截至2023年底,公司立式炉累计出货超700台;4)清洗装备方面,拥有单片清洗、槽式清洗两大技术平台,主要应用于12吋集成电路领域。单片清洗机覆盖Al/Cu制程全部工艺,是国内主流厂商后道制程的优选机台;槽式清洗机已覆盖RCA、Gate、PRstrip、磷酸、Recycle等工艺制程,并在多家客户端实现量产,屡获重复订单。2023年公司立式炉和清洗设备收入合计超30亿元;5)卧式炉管设备方面,主要为光伏客户提供氧化扩散、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低压化学气相沉积三大技术平台基础上的硼扩、磷扩、氧化退火、正/背膜氮化硅沉积、多晶硅沉积、多晶硅掺杂、隧穿氧化层沉积、异质结非晶硅薄膜沉积等20余款工艺设备,适用于PERC、TOPCon、HJT等多种技术路线工艺应用,实现主流客户全覆盖。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在手订单及下游需求情况,我们调升24/25年公司盈利预测,新增公司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09亿元、73.85亿元、94.39亿元(原值为48.94亿元、62.91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31倍、23倍和18倍。公司是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长期受益于国产替代。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客户扩产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若下游晶圆厂和LED芯片制造商的后续投资不及预期,对相关设备的采购需求减弱,这将影响公司的订单量,进而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2)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若公司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长远发展。(3)国际贸易摩擦风险。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如果中美贸易摩擦继续恶化,公司的生产运营将受到一定影响。 |
46 | 群益证券 | 朱吉翔 | | 增持 | 1Q24净利润增长加快,研发强度持续提升。 | 2024-04-30 |
北方华创(002371)
结论与建议:
1Q24 公司研发费用同比接近翻番,研发费用率提升近 3 个百分点,在研发强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依然增长 1 倍,显示半导体设备国产需求的旺盛。
展望未来,公司作为国内设备平台企业,在刻蚀、沉积、热处理、清洗设备等半导体设备领域均有大量积累,在承载国产化重任的同时自身市场空间也进一步打开。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6 年净利润 58 亿元、 75 亿元和 90 亿元, YOY 增长 49%、 29%和增长 21%, EPS10.96 元、 14.12 元和 17.07 元,目前股价对应 2024-26 年 PE 分别为 29 倍、 23 倍和 19 倍, 给予买进的评级。
2023 业绩高增: 2023 年公司实现营收 221 亿元, YOY 增长 50%,实现净利润 39 亿元, YOY 增长 66%,扣非后净利润 35.8 亿元, YOY 增长 70%。
1Q24 净利润增速加快, 研发强度提升: 1Q24 公司实现营收 58.6 亿元,YOY 增长 51.4%;实现净利润 11.3 亿元,YOY 增长 90.4%,实现扣非后净利润 10.7 亿元, YOY 增长 101%, EPS2.12 元。 公司业绩处于与业绩预告中枢。 得益于本土半导体设备国产进程不断加快,同时 1Q24 公司综合毛利率 43.4%,较上年同期上升 2.2 个百分点,带动净利润实现历史新高。 从研发费用来看, 1Q24 公司研发费用 7.2 亿, YOY 增长 97%,研发费用率较上年提升近 3 个百分点至 12.3%,研发强度不断提升。
盈利预测: 长远来看,预计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端产能持续扩张,公司作为国内设备领域的龙头,在多个细分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将持续收益于国内晶圆厂扩产需求的增长。 预计公司 2024-26 年净利润 58亿元、 75 亿元和 90 亿元, YOY 增长 49%、 29%和增长 21%, EPS10.96 元、14.12 元和 17.07 元,目前股价对应 2024-26 年 PE 分别为 29 倍、 23 倍和 19 倍, 给予买进的评级。
风险提示:科技摩擦加剧致使晶圆厂需求下降 |
47 | 民生证券 | 方竞,张文雨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年报&2024年一季报点评:营收持续高增,平台型设备龙头全面发展 | 2024-04-30 |
北方华创(002371)
事件概述:4月29日,北方华创发布了2023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220.79亿元,同比增长50.32%;实现归母净利润38.99亿元,同比增长65.73%;实现扣非净利润35.81亿元,同比增长70.05%。2024年Q1公司实现营收58.59亿元,同比增长51.36%;实现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90.40%;实现扣非净利润10.72亿元,同比增长100.91%。
收入利润持续高增。作为国内高端电子工艺装备龙头企业,公司深耕于半导体装备、真空及锂电装备、精密电子元器件等业务板块。得益于产品订单数量的大幅增加,营业收入持续高速增长。2023年全年公司营收220.79亿元,其中,电子工艺装备营收196.11亿元,同比增长62.29%,占全部营收比重88.82%,电子元器件营收24.33亿元,同比减少5.51%。利润端,2023年综合毛利率达41.09%,其中电子工艺装备毛利率38.04%,同比增加0.34pct,电子元器件毛利率65.65%,同比减少6.88pct。
2024年Q1公司实现营收58.59亿元,同比增长51.36%,延续高增趋势。综合毛利率43.40%,利润率稳健上行。
新设备进展顺利,平台型龙头全面发展。
刻蚀设备方面,2023年公司刻蚀设备营收近60亿元。ICP刻蚀设备实现了12英寸各技术节点的突破,多个客户端大批量量产并成为基线设备,累计出货超3200腔;CCP刻蚀设备实现了逻辑、存储、功率半导体等领域多个关键制程的覆盖,已累计出货超100腔;TSV刻蚀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国内主流Fab厂和先进封装厂,成为国内TSV量产线的主力机台。
薄膜沉积设备方面,2023年营收超60亿元。公司作为PVD工艺设备技术的先行者,已推出40余款PVD设备,累计出货超3500腔;CVD设备实现30余款产品量产量用,为超过50家客户提供技术支持,累计出货超1000腔;EPI量产型设备已发布20余款,累计出货超1000腔。
立式炉及清洗设备方面,2023年营收合计超30亿元。
此外,公司光伏设备2023年累计出货超4000台,营收近20亿元。整体来看集成电路设备业务占比日益提升,成为公司主要成长动力。
投资建议:北方华创作为国产半导体设备平台型龙头,持续展现强劲的业绩增速。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为302.91/393.02/478.8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4.05/72.59/90.63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31/23/19倍。我们看好公司在业内的领先优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厂商扩产不及预期;技术迭代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48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报&2024年一季报点评:Q1业绩超预期,平台化布局进入收获期 | 2024-04-30 |
北方华创(002371)
投资要点
业绩持续高增,设备多品类放量。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20.8亿元,同比+50%,其中刻蚀设备收入近60亿元,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60亿元,立式炉和清洗设备收入合计超30亿元,新能源光伏设备领域收入近20亿元,电子元器件收入约24.3亿元,归母净利润39.0亿元,同比+6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5.8亿元,同比+70%。2024Q1收入58.6亿元,同比+51%,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9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100%。
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41.1%,同比-2.7pct,其中电子工艺装备毛利率为38.0%,同比+0.3pct,电子元器件毛利率为65.6%,同比-6.9pct,净利率为18.3%,同比+1.0pct,期间费用率为24%,同比-3.2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4.9%,同比-0.6pct,管理费用率(含研发)为19.2%,同比-3.1pct,财务费用率为-0.1%,同比+0.5pct。2024Q1毛利率为43.4%,同比+2.2pct,净利率为19.1%,同比+3.2pct,期间费用率为24.1%,同比+1.9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4.6%,同比-0.1pct,管理费用率(含研发)为17.4%,同比+2.2pct,财务费用率为-0.1%,同比-0.3pct。
存货&合同负债稳定增长,订单充沛保障业绩。截至2024Q1末,公司合同负债为92.5亿元,同比+18%,存货为179.0亿元,同比+19%。公司应用于高端集成电路领域的刻蚀、薄膜、清洗和炉管等数十种工艺装备实现技术突破和量产应用,工艺覆盖度及市场占有率均得到大幅提升,2023年公司新签订单超过3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占比超70%。
本土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将长期受益国产替代浪潮。1)刻蚀设备:面向12寸逻辑、存储、功率、先进封装等客户,实现硅、金属、介质刻蚀工艺全覆盖。2)薄膜沉积装备:突破PVD、CVD和ALD等多项核心技术,铜互联薄膜沉积、铝薄膜沉积等二十余款产品成为国内主流芯片厂的优选机台。3)立式炉装备:中温氧化/退火炉、高温氧化/退火炉、低温合金炉,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炉、批式原子层沉积炉均已成为国内主流客户的量产设备,并持续获得重复订单。4)外延装备:覆盖SiC外延炉、硅基GaN外延炉、6/8寸多片硅外延炉等20余款量产设备。5)清洗装备:单片清洗机覆盖Al/Cu制程全部工艺,是国内主流厂商后道制程的优选机台;槽式清洗机在多家客户端实现量产,屡获重复订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订单情况,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56(原值51)/73(原值66)亿元,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9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E分别为31/23/19倍。基于公司较高的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厂资本开支不及预期、新品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等。 |
49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 | 维持 | 买入 | 以“芯”为舵,向“新”而行 | 2024-04-30 |
北方华创(002371)
事件
4 月 29 日,公司披露 2023 年年度报告及 2024 年一季度报告。23 年公司实现营收 220.79 亿元,同比+50.32%; 归母净利润38.99 亿元,同比+65.73%; 扣非归母净利润 35.81 亿元,同比+70.05%。
24Q1 公司实现营收 58.59 亿元,同比+51.36%; 归母净利润11.27 亿元,同比+90.40%; 扣非归母净利润 10.72 亿元,同比+100.91%。
投资要点
IC 设备市占稳步攀升驱动业绩稳增长。 公司营业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21 年至 23 年复合增长率 51.00%, 23 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23 年公司实现营收 220.79 亿元,同比+50.32%; 分产品看, 23 年公司电子工艺装备/电子元件实现营收 196.11/24.33 亿元,同比+62.29%/-5.51%。电子工艺装备中,23 年公司刻蚀设备收入近 60 亿元, 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 60 亿元,立式炉和清洗设备收入合计超 30 亿元, 新能源光伏领域设备收入近 20 亿元。 23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38.99 亿元,同比+65.73%,主要系: 1) 公司持续增强产品竞争力,收入规模大幅增加,公司23 年新签订单超过 300 亿元; 2) 合同、订单数量同比大幅增加的同时,降本增效工作取得显著成果,成本费用率同比降低。 23 年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5.81 亿元,同比+70.05%, 主要系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 15.46 亿元,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加 7,104.09 万元,经常性损益的绝对值同比大幅增加。 24Q1 公司实现营收 58.59亿元,同比+51.36%, 主要系公司持续聚焦主营业务,精研客户需求,深化技术研发,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刻蚀、薄膜沉积、清洗和炉管等工艺装备市场份额稳步攀升。 24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1.27 亿元,同比+90.40%; 扣非归母净利润10.72 亿元,同比+100.91%, 主要系公司营收规模的持续扩大,同时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成本费用率稳定下降。
平台型领军企业持续受益于扩产浪潮。 23 年公司新签订单超过 300 亿元,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占比超 70%,主要得益于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创新, 23 年主营业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应用于高端集成电路领域的刻蚀、薄膜、清洗和炉管等数十种工艺装备实现技术突破和量产应用,工艺覆盖度及市场占有率均大幅提升。 美国加州时间 3 月 19 日, SEMI发布的《300mm 晶圆厂 2027 年展望报告》显示,在政府激励措施和芯片国产化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未来四年将保持每年 300 亿美元以上的投资规模,继续引领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 23 年公司持续在产品端发力: 1) 在刻蚀技术方面, 实现 12 寸硅、金属、介质刻蚀机全覆盖,形成了更加完整的刻蚀解决方案,实现了介质刻蚀设备领域关键突破,发布了满足客户不同工艺需求的全系列等离子去胶产品,应用高深宽比刻蚀工艺的深硅刻蚀机单机型销量破百,累计刻蚀产品系列出货超 3500 腔。 2) 在薄膜技术方面, 精准定位市场需求,采用差异化路线攻克多项金属薄膜与介质薄膜关键技术难题,系列产品获得关键客户认可,实现批量销售;外延设备实现在集成电路、功率半导体、硅材料、化合物半导体等领域工艺全覆盖,累计薄膜沉积产品出货超 5500 腔。 3) 在清洗技术方面, 槽式清洗机实现工艺全覆盖,单片清洗机实现前段高端工艺新突破,为清洗业务板块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4) 在热处理技术方面, 快速热退火设备、立式炉原子层沉积设备等新产品层出不穷,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能力持续提升。 作为平台型领军企业, 凭借刻蚀+薄膜+清洗+炉管设备等核心工艺装备持续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的优势, 公司有望在新一轮扩产中继续获取较高的新签订单,叠加规模效应带来的盈利能力的提升, 公司未来业绩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5/2026 年分别实现收入 302/403/539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80/11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 年 PE 分别为 29 倍、 21 倍、 15 倍,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风险;技术迭代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下游扩产不及预期风险。 |
50 | 中泰证券 | 王芳,杨旭,游凡 | 首次 | 买入 | 北方华创:本土半导体设备龙头,深度受益国产化 | 2024-04-24 |
北方华创(002371)
投资要点
本土半导体设备龙头,一季度业绩预告亮眼。北方华创由七星电子和北方微电子战略重组而成,逐步成长为以半导体设备为核心,布局真空装备和精密元器件领域的本土设备厂商龙头。4月12日,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4Q1实现营业收入54.2-62.4亿元,YoY+40.0%-61.2%;归母净利润10.4-12.0亿元,YoY+75.8%-102.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9-11.4亿元,YoY+85.5%-113.6%。业绩亮眼主要系公司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刻蚀、薄膜沉积、清洗和炉管等工艺装备市场份额稳步攀升,且随着公司营收规模的持续扩大,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成本费用率稳定下降,公司盈利能力稳步增强。
大陆晶圆厂掀起扩产潮,打开国产设备广阔空间。2023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略降,但中国大陆实现逆势高增达366亿美元,展望未来,中国大陆有望引领全球半导体设备未来数年的支出,2024-27年维持在300亿美元以上的高位,开支规模居全球主要地区首位。本土大型晶圆厂积极扩产,将奠定国产设备订单增长坚实基础。
北方华创高端IC设备持续突破,有望充分受益晶圆厂扩产。1)北方华创为国内少有的平台型设备公司,产品品类齐全,国产化受益面广。公司在IC设备里覆盖刻蚀、薄膜、热处理、湿法清洗等多个环节,且在每一环节单项设备上均居国产第一梯队,公司整体覆盖设备占整体设备价值量比重有望过半。2)核心产品技术优势突出。北方华创在ICP刻蚀、PVD等拳头产品上,其技术优势稳居国内领先地位。3)高度重视研发,高端产品不断突破。2023-24年,公司陆续实现外延、去胶、PVD工艺全覆盖,在刻蚀领域推出双大马士革CCP刻蚀机、在CVD领域推出多款ALD设备,显现了公司长期高强度研发后的厚积薄发。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300/396亿元,同比增长50%/36%/32%;实现归母净利润39/54/72亿元,同比增长66%/40%/32%;对应PE分别为41/29/22倍。2024年可比公司平均PE估值为37倍,且考虑到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平台化优势,以及大陆晶圆制造升级的确定性,首次覆盖,结合公司估值情况,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大型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 |
51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 | 维持 | 买入 | 24Q1业绩超预期 | 2024-04-17 |
北方华创(002371)
事件
4月13日,公司披露2023年度业绩快报以及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
预计23年实现营收220.79亿元,同比+50.32%,归母净利润38.99亿元,同比+65.73%,扣非归母净利润35.81亿元,同比+70.05%。
预计24Q1实现营收54.20-64.20亿元,同比增长40.01%-61.19%,归母净利润10.40-12.00亿元,同比增长75.77%-102.81%扣非归母净利润9.90-11.40亿元,同比增长85.46%-113.56%。
投资要点
市场份额稳步攀升驱动营收稳健增长。公司预计23年实现营收220.79亿元,同比+50.32%,归母净利润38.99亿元,同比+65.73%,扣非归母净利润35.81亿元,同比+70.05%。预计24Q1实现营收54.20-64.20亿元,同比增长40.01%-61.19%,归母净利润10.40-12.00亿元,同比增长75.77%-102.81%,扣非归母净利润9.90-11.40亿元,同比增长85.46%-113.56%。主要系1)公司持续聚焦主营业务,精研客户需求,深化技术研发,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刻蚀、薄膜沉积、清洗和炉管等工艺装备市场份额稳步攀升,收入同比稳健增长。2)随着公司营收规模的持续扩大,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成本费用率稳定下降使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保持同比增长。
平台型领军企业持续受益于扩产浪潮。23年公司新签订单超过3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占比超70%,主要得益于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创新,23年主营业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应用于高端集成电路领域的刻蚀、薄膜、清洗和炉管等数十种工艺装备实现技术突破和量产应用,工艺覆盖度及市场占有率均大幅提升。美国加州时间3月19日,SEMI发布的《300mm晶圆厂2027年展望报告》显示,在政府激励措施和芯片国产化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未来四年将保持每年300亿美元以上的投资规模,继续引领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作为平台型领军企业,凭借刻蚀+薄膜+清洗+炉管设备等核心工艺装备持续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的优势,公司有望在新一轮扩产中继续获取较高的新签订单,叠加规模效应带来的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未来业绩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分别实现收入221/302/40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57/7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43倍、29倍、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风险;技术迭代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下游扩产不及预期风险。 |
52 | 开源证券 | 罗通,刘书珣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Q1业绩预告同比高增,平台化打造持续成长性 | 2024-04-16 |
北方华创(002371)
公司2024Q1业绩预计同环比高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3业绩快报及2024Q1业绩预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0.79亿元,同比+50.32%;归母净利38.99亿元,同比+65.73%;扣非净利35.81亿元,同比+70.05%。此外,2024Q1营业收入54.2-62.4亿元,同比+40.01~+61.19%,环比-27.65%~-16.7%;归母净利润10.4-12亿元,同比+75.77%~+102.81%,环比+2.49%~+18.24%;扣非净利润9.9-11.4亿元,同比+85.46%~+113.56%,环比+5.17%~+21.16%。根据公司2023年业绩快报及2024Q1业绩预告指引,我们上调公司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8.99/57.05/76.85亿元(前值为38.26/51.96/73.16亿元),预计2023-2025年EPS为7.35/10.76/14.49元(前值为7.22/9.8/13.8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2.6/29.1/21.6倍。公司作为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平台化加速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新签订单充沛,多款半导体设备市占率稳步攀升
公司2023年新签订单超3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占比超70%。公司持续聚焦主营业务,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刻蚀、薄膜沉积、清洗和炉管等工艺装备市场份额稳步攀升,2024Q1公司收入同比稳健增长。随着公司营收规模的持续扩大,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成本费用率稳定下降,使得公司归母净利润保持同环比高增长。
预计中国大陆晶圆厂设备支出引领全球,公司有望充分受益设备国产化据SEMI预计,2024年300MM晶圆厂设备支出同比+1%,2025年同比+20%至1165亿美元,2026年同比+12%至1305亿美元,并于2027年创下历史新高1370亿元,同比+5%,2024-2027年CAGR9%。而中国大陆市场2024-2027年每年300亿美元以上投资规模,继续引领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未来随着国内存储、逻辑晶圆厂产能持续加码,结合公司设备工艺覆盖度稳步提升,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设备国产化加速及市占率显著增长。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复苏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加剧。 |
53 | 群益证券 | 朱吉翔 | | 增持 | 1Q24净利润增长超预期 | 2024-04-15 |
北方华创(002371)
结论与建议:
公司2023年营收增长5成,净利润增长66%,反应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的持续推进。同时1Q24营收中值增长5成,净利润中值增长近9成,业绩增速超预期。
展望未来,公司作为国内设备平台企业,在刻蚀、沉积、热处理、清洗设备等半导体设备领域均有大量积累,在承载国产化重任的同时自身市场空间也进一步打开。我们预计公司2024-26年净利润58亿元、75亿元和90亿元,YOY增长49%、29%和增长21%,EPS10.96元、14.12元和17.07元,目前股价对应2024-26年PE分别为26倍、21倍和17倍,给予买进的评级。
2023业绩高增: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及1Q24预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21亿元,YOY增长50%,实现净利润39亿元,YOY增长66%,扣非后净利润35.8亿元,YOY增长70%。公司业绩位于预告的中值范围,符合预期。
1Q24业绩超预期:公司预计1Q24实现54.2亿元-62.4亿元,YOY增长40%-61%,实现净利润10.4亿元-12亿元,YOY增长76%-103%,扣非后净利润9.9亿元-11.4亿元,YOY增长85%-114%,公司业绩好于预估。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好于预期的原因在于,本土半导体设备国产进程不断超预期,同时公司规模效应持续提升,带动净利润创历史同期新高。
新签订单300亿元,业绩增长确定性高:2023年公司新签订单超过3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占比超70%。为2023营收的1.4倍,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盈利预测:长远来看,预计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端产能持续扩张,公司作为国内设备领域的龙头,在多个细分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将持续收益于国内晶圆厂扩产需求的增长。预计公司2024-26年净利润58亿元、75亿元和90亿元,YOY增长49%、29%和增长21%,EPS10.96元、14.12元和17.07元,目前股价对应2024-26年PE分别为26倍、21倍和17倍,给予买进的评级。
风险提示:科技摩擦加剧致使晶圆厂需求下降 |
54 | 东莞证券 | 刘梦麟,陈伟光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业绩快报&24Q1业绩预告点评:24Q1营收、归母净利润创同期新高,设备龙头受益国产替代大趋势 | 2024-04-15 |
北方华创(00237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和202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220.79亿元,同比增长50.32%,实现归母净利润38.99亿元,同比增长65.73%。公司预计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54.2亿元-62.40亿元,同比增长40.01%—61.19%,预计24Q1实现归母净利润10.40亿元-12.00亿元,同比增长75.77%—12.81%。
点评:
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发展向好,新增订单数大幅增加。公司2023年实
现营收220.79亿元,同比增长50.32%,实现归母净利润38.99亿元,同比增长65.73%,位于此前业绩预告区间内,全年业绩再创新高。单季度来看,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74.82亿元,同比增长60.01%,环比增长64.26%,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15亿元,同比增长52.17%,环比下降6.45%。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良好,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刻蚀、薄膜沉积、清洗和炉管等数十种核心工艺装备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工艺覆盖度及市场占有率显著增长,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度增加。新增订单方面,公司2023年新签订单超过3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占比超70%。
公司Q1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创历史同期新高。按公司业绩预告区间下限计算,公司2024年Q1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20亿元、10.40亿元,均创历史同期新高。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主营业务,精研客户需求,深化技术研发,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刻蚀、薄膜沉积、清洗和炉管等工艺装备市场份额稳步攀升,收入同比稳健增长。随着公司营收规模的持续扩大,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成本费用率稳定下降,使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保持同比增长。
投资建议:作为国内泛半导体设备领域龙头企业,公司在半导体设备品类布局全面,业务涵盖集成电路、面板、光伏、锂电等多个领域,有望受益半导体行业景气反转和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大趋势。预计公司2024-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3元和14.3元,对应估值分别为28倍和20倍。
风险提示:下游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不及预期的风险。 |
55 | 国投证券 | 马良,郭旺 | 维持 | 买入 | 营收持续高增,盈利能力进一步抬升 | 2024-04-14 |
北方华创(002371)
事件:
1.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20.79亿元,同比增长50.3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8.99亿元,同比增长65.7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5.81亿元,同比增长70.05%。
2.公司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营收为54.2亿元~6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01%~61.19%;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0.4亿元~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77%~102.81%;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9.9亿元~1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46%~113.56%。
主营业务持续发力,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公司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50.32%,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良好,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快速推进,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刻蚀、薄膜沉积、清洗和炉管等数十种核心工艺装备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工艺覆盖度及市场占有率显著增长,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度增加。从盈利能力来看,23年公司净利率17.7%,盈利能力持续提高,规模效应逐步凸显。从订单来看,2023年公司新签订单超过3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占比超70%,新签订单延续高增长趋势。
24Q1营收预计同比延续高增,净利率同比进一步提高: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营收以及归母净利润同比均大幅提高,按照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中值58.3亿以及11.2亿测算,净利率19.2%,同比提高3.2pct,盈利能力持续提高。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复苏叠加国产替代,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近日,根据SEMI的数据指出,由于内存市场复苏以及对高效能运算和汽车应用的强劲需求,全球用于前端设施的300mm晶圆厂设备支出预估在2025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到2027年将达到137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从国内来看,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2023年预计市场规模可达366亿美元,同比增长29%。目前,国内半导体设备大部分依然需要依赖海外,北方华创是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未来有望持续受益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复苏以及国产替代推进。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2025年收入分别为220.79亿元、298.77亿元、397.0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99亿元、57.17亿元、76.59亿元。考虑公司规模效应逐步显现,产能大幅提升,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给予公司2024年PE33.00X的估值,对应目标价355.74元。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衰减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
56 | 国联证券 | 熊军 | 维持 | 买入 | 24Q1业绩预增,半导设备持续景气 | 2024-04-14 |
北方华创(002371)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及2024年第一季度预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0.79亿元,yoy+50.32%;归母净利润38.99亿元,yoy+65.73%;扣非净利润35.81亿元,yoy+70.05%;基本每股收益7.36元,yoy+65.03%。2024Q1,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4.2-62.4亿元,同比增长40.01%-61.19%;归母净利润10.4-12亿元,同比增长75.77%-102.81%;扣非净利润9.9-11.4亿元,同比增长85.46%-113.56%;基本每股收益1.96-2.26元/股。
市占率显著增长,23年新增订单大幅增加
2023年主营业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应用于高端集成电路领域的刻蚀、薄膜、清洗和炉管等数十种工艺装备实现技术突破和量产应用,工艺覆盖度及市场占有率均得到大幅提升;2023年公司新签订单超过3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占比超70%。单季度来看,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82亿元,yoy+60.01%,QoQ+64.26%;归母净利润10.15亿元,yoy+52.17%,QoQ-6.45%。
24Q1营收、利润双增,市场竞争力凸显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聚焦半导体设备业务,核心竞争力提升,收入同比稳健增长。随着公司营收规模的持续扩大,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成本费用率稳定下降,归母净利润保持同比增长。按预计中值来看,公司预计24Q1实现营业收入58.3亿元,yoy+50.61%;归母净利润11.2亿元,yoy+89.19%;扣非净利润10.65亿元,yoy+99.44%。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0.79/302.58/387.6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0.32%/37.05%/28.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99/59.23/79.2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5.73%/51.92%/33.75%,EPS分别为7.35/11.17/14.94元/股,3年CAGR为49.89%。鉴于公司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且行业持续景气,参照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35倍PE,目标价390.9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设备研发、验证进度不及预期,产能供给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