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 | 维持 | 增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1.2万吨/年催化剂项目预计2025年中达产,2025Q1归母净利润+25% | 2025-05-27 |
瑞华技术(920099)
2024营收+40.74%、2025Q1归母净利润+24.85%,维持“增持”评级2024全年瑞华技术实现营收5.55亿元+40.74%,归母净利润11,595.37万元+1.78%。2025Q1实现营收1.02亿元+1.97%,归母净利润1,642.93万元+24.85%。考虑到募投项目持续推进预计2025年6月30日达可使用状态,我们维持2025-2026、并增加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瑞华技术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9/1.85/2.39亿元,对应EPS为1.91/2.35/3.04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7.7/14.4/11.1X,维持“增持”评级。
设备营收4.14亿元+171.19%,1.2万吨/年催化剂项目预计2025/6/30达产2024全年瑞华技术在工艺包方面实现营收7169.91万元,对应毛利率95.40%。设备方面营收达到4.14亿元同比增长171.19%,对应毛利率达到28.82%。同时2024年内瑞华技术还实现技术许可2100万元,催化剂营收4758.19万元。现阶段两大募投项目:1.2万吨/年催化剂项目投资总额达到2.4亿元,截至2024年末累计投入进度达到75.05%,预计2025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0万吨/年可降解塑料项目投资总额6400万元,截至2024年末投入进度达到25.47%。
PO/SM自主掌握成套工艺技术实现国产替代,持续推进研发创新
国内外主要采取间接氧化法工艺制取环氧丙烷,根据联产物种类的不同,间接氧化法工艺主要分为异丁烷间接氧化法(PO/TBA)和乙苯间接氧化法(PO/SM)。此前,间接氧化法生产环氧丙烷工艺技术专利由利安德巴赛尔、荷兰壳牌、雷普索尔、美国亨斯曼公司等国外公司掌握,国内环氧丙烷工业生产多采用国外工艺技术引进的方式。瑞华技术经过多年开发,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氧丙烷/苯乙烯联产(PO/SM)成套工艺技术,实现了对荷兰壳牌等国际巨头的国产替代。截至2024年12月31日,瑞华技术及其全资子公司拥有已获授权专利共计68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2024年内,新增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含美国专利1项);新增发明专利申请5项。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经营业绩波动的风险、技术创新风险。 |
2 | 东吴证券 | 朱洁羽,易申申,余慧勇,薛路熹,武阿兰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设备收入占比增加,催化剂收入受交付期影响有所下滑 | 2025-05-02 |
瑞华技术(920099)
投资要点
设备收入显著增长,2024全年业绩同比增长1.78%。公司发布2024年报与2025一季报,2024与25Q1分别实现营收5.55/1.02亿元,同比+40.74%/+1.96%;归母净利润1.16/0.16亿元,同比+1.78%/+24.85%;扣非归母净利润1.04/0.14亿元,同比-5.25%/+9.96%。公司营收同比上升主要系公司注重产业链整合,加强与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客户深度合作以及设备收入显著增长等所致,2024年利润端增速低于营收端增速主要系公司高毛利率技术许可和服务收入下降,低毛利率的制造设备收入增长。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同比减少15.44pct至39.05%,销售净利率同比减少7.99pct至20.89%,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74%/5.62%/0.06%/3.56%,同比+0.48/-1.76/-0.02/-1.89pct。
设备收入占比超七成,为公司主要营收来源,催化剂收入受客户交付期影响有所下滑。1)设备:营收同比+171.19%至4.14亿元,在总营收占比为74.50%,毛利率同比+0.81pct至28.82%,公司设备收入显著增长主要系市场拓展顺利,签署了24个相关销售合同。2)催化剂:由于大部分客户项目建设还未建成投产,催化剂相关产品还未交付,该业务营收同比-45.4%至0.48亿元,在总营收占比-13.52pct至8.57%,毛利率同比-9.21pct至16.24%。3)工艺包及其他技术服务:营收同比-53.66%至0.72亿元,在总营收占比同比-26.31pct至12.91%,毛利率同比-1.58pct至95.40%。4)技术许可:实现营收0.21亿元,在总营收占比为3.78%,毛利率为100%。
石油化工技术领先,募投项目完善产品矩阵。1)工艺包技术领先:公司工艺包产品附加值高,近三年毛利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乙苯/苯乙烯成套技术能耗及物耗行业领先,2021年20万吨/年以上项目市占率61.5%;环氧丙烷/苯乙烯联产成套技术实现对壳牌、利安德巴赛尔、雷普索尔等国际巨头的国产替代,2021年市占率46.2%;正丁烷制顺酐成套技术采用自研工艺,能耗与物耗低,产气量大,成功实现多个工业化装置运行。2)催化剂自产:募投自建1.2万吨催化剂生产基地,补足催化剂生产能力短板,现有已签署及意向订单需求量可观。3)布局可降解塑料:国内外限塑禁塑令的陆续颁布意味着传统塑料行业必将逐渐走向衰退,而作为其首选替代品的可降解塑料行业已步入高速发展阶段,未来前景广阔。公司募投10万吨/年可降解塑料项目,将主营业务向下游终端产品、新材料领域延伸,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为石油化工工艺包“小巨人”,工艺包技术国内领先,业绩增长可期,调整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46/1.85亿元(前值为1.26/2.02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36亿元,对应最新PE为17.49/13.80/10.80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技术迭代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波动;3)市场竞争加剧。 |
3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 | 维持 | 增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募投子公司完成增资、在手订单充裕,2024预计归母净利润达1.16亿元 | 2025-03-15 |
瑞华技术(920099)
业绩快报2024全年预计营收+40.74%归母净利润+1.80%,维持“增持”评级瑞华技术公布2024全年业绩快报。2024全年预计实现营收5.56亿元同比增长40.74%;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1.80%。2024年收入同比增加16,070.25万元,其中工艺包及其他技术服务收入减少6,201.43万元,专利设备收入增加26,198.48万元,催化剂收入减少3,956.72万元。考虑到瑞华技术自身具有较强稀缺性,募投项目扩展,同时扩展海外市场,我们维持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6/1.49/1.85亿元,对应EPS为1.47/1.90/2.3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3.7/18.3/14.8X,维持“增持”评级。
募投建设关键催化剂及可降解塑料产能,在手订单充足
募投项目包含“12000吨/年催化剂项目”以及“10万吨/年可降解塑料项目”。12000吨/年催化剂项目包含5,000吨/年铜基催化剂、2,000吨/年三氧化二铝催化剂和5,000吨/年分子筛催化剂的生产装置,预计投产后首年可达30%产能利用率,利润28,029.18万元。10万吨/年可降解塑料项目包括年产5万吨PBS、2.5万吨PBAT和2.5万吨PBT产能,主要由子公司山东瑞纶为建设主体,2024年12月完成增资注册资本由1.50亿元增加至2.50亿元。瑞华技术整体在手订单充裕,截至2024年9月30日,合同负债金额为36,748.14万元,较2024年初增加93.45%。
国内稀缺自主掌握技术并对外转让企业,海外积极推进已在欧洲和中东布局国内瑞华技术率先掌握PO/SM工艺技术并形成技术转让。2021年瑞华技术乙苯/苯乙烯成套技术服务和正丁烷制顺酐成套技术服务市占率分别为61.5%和46.2%国内市场首位。截至2023年3月国内丙乙烯产能的37.28%、环氧丙烷的17.57%、顺酐的52.49%使用瑞华技术的工艺技术。截至2023年9月5日,瑞华技术已在欧洲和中东地区布局多个苯乙烯类项目,累计在手订单金额为4,666.15万元,客户后续预计合同总额在3亿元左右。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经营业绩波动的风险、技术创新风险。 |
4 | 海通国际 | Wei Liu,Xiaohan Sun | 首次 | 增持 | 首次覆盖:国内领先的石油化工技术提供商,布局催化剂新增长点 | 2025-01-05 |
瑞华技术(920099)
投资要点: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石油化工技术提供商,形成了化工专业技术服务(工艺包)、化工设备以及催化剂三大业务板块。公司的专业技术服务板块主要包括乙苯/苯乙烯成套技术服务、环氧丙烷/苯乙烯(PO/SM)联产成套技术服务等,化工设备板块主要包括芳烃脱氢、芳烃烷基化等关键设备,催化剂板块包括加氢催化剂、脱水催化剂等催化剂,主要用于PO/SM装置苯乙酮加氢制苯乙醇、苯乙醇脱水制苯乙烯等工艺技术。公司催化剂产品具有较高活性,能在不同反应条件下保持产物高选择性,副产物生成量少,具有使用寿命长、清洁环保的特点,可以保证工艺完整性、实施效果和生产效率。公司在低能耗、低物耗及装置运行稳定性方面都位居国内领先地位,有着持续迭代并保持领先的技术优势。项目建成开车后核心性能指标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实现先进化工技术国产化。
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2021-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2、3.26、3.94、2.79亿元,同比增长-46.84%、129.29%、21.01%、34.4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7、0.79、1.14、0.78亿元,同比增长-41.54%、114.95%、44.92%、0.39%。公司技术及产品成功服务于中石油、中信国安等国有及民营石油化工企业,并与霍尼韦尔UOP、科莱恩、瑞士Sulzer等上下游国内外知名专利商、设计院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公司布局催化剂新增长点,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山东瑞纶自建催化剂生产基地,投资建设“12000吨/年催化剂项目”,项目建设周期总时间规划为18个月,拟建设5000吨/年铜基催化剂、2000吨/年三氧化二铝催化剂和5000吨/年分子筛催化剂的生产装置及相应配套公用工程、辅助生产设施等,补齐催化剂生产短板,根据初步估算,项目投产后首年可达30%产能利用率,税后利润2.8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EPS分别为1.51、1.80、3.64元。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估值,我们认为合理估值为2025年22倍PE,对应目标价39.60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扩产项目投产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