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国投证券 | 赵阳,杨楠,马诗文 | 维持 | 买入 | 优势和新兴行业齐头并进,海外收入同比高增 | 2024-08-21 |
中控技术(688777)
事件概述:
8月20日,中控技术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52亿元,同比增长16.7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17亿元,同比增长1.1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72亿元,同比增长11.41%;剔除GDR汇兑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5.19亿元,同比增长49.80%;剔除GDR汇兑损益后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75亿元,同比增长82.76%。
主营业务韧性强劲,细分行业优势明显
分业务来看,①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收入24.73亿元(YoY+26.22%)。其中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及控制系统+仪表)共实现收入17.25亿元(YoY+17.65%),工业软件(工业软件及控制系统+软件+其他)共实现收入11.10亿元(YoY+3.23%)。②仪器仪表收入3.53亿元(YoY+72.18%);③工业软件收入3.63亿元(YoY-41.08%);④运维服务收入1.52亿元(YoY+44.83%);⑤S2B业务收入8.76亿元(YoY+23.65%)。
从行业来看,石化、化工行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油气、医药、食品饮料行业景气度较好,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趋势,石化/化工/油气/制药食品行业收入分别为9.42/16.45/3.63/3.5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95%/26.03%/117.32%/29.23%;主要因优势行业石化、化工的需求依然保持增长,公司深挖了油气、智慧煤矿、白酒等重点新兴行业结构性需求增长机会,为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上半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11%/4.48%/10.45%,分别同比-1.2/-1.12/-0.71pct。综合毛利率为33.23%(YoY+0.75pct)。公司经营能力持续优化,毛利率改善、费用率优化、运营效率提升。
工业AI新品全球首发,海外收入同比高增
2024年6月在新加坡全球发布会强势推出两款产品:①全球首发的通用控制系统UCS(UniversalControlSystem),彻底颠覆延续近50年的传统集散控制系统的技术架构,打破了传统物理控制器、I/O模块与机柜群的限制,引领控制系统的革命性创新。②公司同时重磅发布了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Time-SeriesPre-trainedTransformer),是公司在工业AI领域的突破性创新和具有里程碑价值的典型成果。目前TPT已在氯碱、热电、石化等装置上取得了突破性应用,相较于传统控制,TPT能实现系统自控率达到95%以上,氮氧化合物含量下降5%,吨蒸汽煤耗能耗下降3.1%以上。
公司国际化战略不断推进和深化,2024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3.43亿元(YoY+188.22%),占公司主营业收入约8.11%。①全球化运营能力不断增强:公司国际营销体系着力部署东南亚、中东、中亚、欧洲、美洲、日本等地区,公司海外团队近300人,在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设立子公司6家,海外本地化运营能力得到大幅提升。②海外市场突破:报告期内,公司新签海外合同5亿元(YoY+63.82%)。公司与沙特阿美Aramco、德国巴斯夫BASF、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泰国Indorama、马来西亚石油公司Petronas等国际高端客户的合作日益深化,取得了Pertamina集团CSMS最高级别等级认证并中标其液化天然气(LNG)罐区储罐项目;成功获得沙特阿美CentralWarehouse的AMR智能机器人项目。
投资建议:
中控技术是流程工业产品和解决方案国内龙头,兼具智能制造、工业软件和国产替代属性。我们认为,公司在各行业的全面布局预计在业绩层面得到回馈和延续,叠加近期在国内外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资产布局,有望共同为今年的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7.06/134.00/170.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2/14.76/17.19亿元,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给予6个月目标价46.75元,相当于2024年30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核心技术研发不及预期;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
22 | 中泰证券 | 冯胜,蔡星荷 | 维持 | 增持 | 收入端稳健增长,剔除汇兑损益后利润增速超预期 | 2024-08-21 |
中控技术(688777)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11.4%。单二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14.4%;实现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0.8%。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别除GDR汇兑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5.2亿元(23H1GDR汇兑收益约1.6亿元;24H1GDR汇兑损失约284.2万元),同比增长+49.80%。公司收入维持较高增速,别除GDR汇兑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增速超预期
基本盘业务稳健增长,仪器仪表收入增速突出:
国家积极推进控制系统设备更新,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相关产品景气度较好。收入端分产品来看,上半年公司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及控制系统+仪表)共实现收入17.25亿元,同比增长17.65%:工业软件(工业软件及控制系统+软件+其他)共实现收入11.10亿元,同比增长3.23%;仪器仪表实现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72.18%。
优势行业稳定增长,积极培育新兴商业机会:
收入端分行业来看,上半年公司传统优势下游中,石化行业收入增长26.95%,化工行业收入增长26.03%:油气、医药、食品饮料行业等新兴行业保持较快增长超势,油气行业收入增长117.32%,制药食品行业收入增长29.23%。
此外,公司积极开拓了机器人、风光制、智慧实验室、智慧煤矿、智慧园区等新业务领域。公司机器人业务高起点发展,成功获得中海油、华谊集团、沙特阿美等全球高端用户的订单,同时加大了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战略投入,以第一大股东入股折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费控能力提升,高质量发展有望延续
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3.23%,同比提升0.75pct;管理费用率为4.48%,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8.11%,同比下降1.20个百分点。受益于公司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深化,管理效率不断提升,别除GDR汇兑损益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80%,显著高于收入端增速。
货控能力提升,高质量发展有望延续:
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3.23%,同比提升0.75pct;管理费用率为4.48%,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8.11%,同比下降1.20个百分点。受益于公司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深化,管理效率不断提升,别除GDR汇兑损益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80%,显著高于收入端增速。
国际业务快速突破,海外收入或成2024业绩新亮点
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188.22%:新签海外合同5亿元,同比增长63.82%。公司与沙特阿美Aramco、德国巴斯夫BASF、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泰国Indorama、马来西亚石油公司Petronas等国际高端客户的合作日益深化。展望全年,公司有望持续突破海外高端客户,维持海外业务高速增长。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是国内流程工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龙头,2024年业绩有望维持较高增长;海外市场打开增长空间,“数字经济+工业”塑造长期发展逻辑。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0/16.77/21.5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6.84/21.13/16.4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高端产品发展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产品毛利率下滑的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时风险等。
|
23 | 国金证券 | 陈矣骄,孟灿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稳健增长符合预期,业务订阅化/智能化/架构化 | 2024-08-20 |
中控技术(688777)
2024年8月19日,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
收入符合预期,剔除GDR汇兑影响后利润增速可观略超预期。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yoy+16.8%;24Q2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yoy+14.5%。24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5.2亿元,yoy+1.2%;24Q2实现归母净利3.7亿元,yoy-11.3%。24H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7亿元,yoy+11.4%;24Q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5亿元,yoy-0.8%。24H1公司实现剔除GDR汇兑损益后归母净利为5.2亿元,yoy+49.80%(23H1GDR汇兑收益约1.6亿元;24H1GDR汇兑损失约284.2万元)。24H1公司实现利息收入8,617.7万元,yoy+399.9%;24Q2实现利息收入5,103.4万元,yoy+238.2%。24H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3.23%,yoy+0.76pcts;24H1归母净利率为12.15%,yoy-1.88pcts。
基本盘业务稳定增长,仪器仪表业务起量。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实现收入24.73亿元,yoy+26.22%,占比58.15%,毛利率40.94%,yoy-0.33pct。S2B平台实现收入8.76亿元,yoy+29.61%,占比20.61%,毛利率12.60%,yoy+3.06pcts。工业软件实现收入3.63亿元,yoy-41.08%,占比8.53%,毛利率31.67%,yoy+0.15pct。仪器仪表实现收入3.53亿元,yoy+72.18%,占比8.30%,毛利率32.08%,yoy+2.12pcts。运维服务实现收入1.52亿元,yoy+44.83%,占比3.57%,毛利率31.28%,yoy-6.46pcts。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3.6/126.5/15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13.8/16.1亿元,EPS分别为1.49/1.75/2.04元。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为28.8/24.6/2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行业拓展节奏不及预期;海外标杆客户开拓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特定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支出增速回落的风险。 |
24 | 开源证券 | 陈宝健,李海强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剔除汇兑损益利润高增长,工业AI+出海前景光明 | 2024-08-20 |
中控技术(688777)
流程工业智能制造龙头,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为流程工业智能制造领域龙头,有望受益设备更新政策和出海机遇,工业AI打开长期增长空间,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2.67、15.46、18.75亿元,EPS为1.60、1.96、2.3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22.8、18.7、15.4倍,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52亿元,同比增长16.78%;剔除GDR汇兑损益归母净利润为5.19亿元,同比增长49.80%。
剔除GDR汇兑损益归母净利润高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公司利润高增长,主要系(1)优势行业石化、化工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其中石化行业收入增长26.95%,化工行业收入增长26.03%,同时公司深挖油气、智慧煤矿、白酒等重点新兴行业结构性需求增长机会,油气行业收入增长117.32%,制药食品行业收入增长29.23%;(2)公司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深化,毛利率为33.23%,同比提升0.7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4.48%,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8.11%,同比下降1.20个百分点。
海外市场持续突破,工业AI前景光明
2024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188.22%,占公司主营业收入约8.11%;新签海外合同5亿元,同比增长63.82%,与沙特阿美等国际高端客户合作日益深化。公司加大前沿技术研发投入,未来成长更值期待。2024年6月推出通用控制系统UCS和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目前TPT已在氯碱、热电、石化等装置取得突破性应用。8月19日,公司发布针对UCS、TPT两个团队的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业绩考核目标为,定比2023年,2024-2026年剔除汇兑损益、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不低于20%/40%/60%。公司作为国内流程工业智能制造龙头,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前瞻布局工业AI等领域,有望持续拓展成长边界。
风险提示:智能制造不及预期;海外拓展不及预期;公司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
25 | 西南证券 | 邰桂龙,周鑫雨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中报点评:剔除GDR汇兑损益后净利润高增,发布UCS、TPT重磅新品 | 2024-08-20 |
中控技术(688777)
投资要点
事件:1)公司公布2024年中报,2024H1公司实现营收42.52亿元,同比增长16.78%;实现归母净利润5.17亿元,同比增长1.16%,剔除GDR汇兑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5.19亿元,同比增长49.80%。2024Q2公司实现营收25.14亿元,同比增长14.49%,环比增长44.59%;实现归母净利润3.71亿元,同比下降11.26%,环比增长155.25%。2)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
公司24H1控制系统业务保持稳健,仪器仪表高增。分业务看,2024H1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及控制系统+仪表)营收17.25亿元,同比增长17.65%;工业软件(工业软件及控制系统+软件+其他)营收11.10亿元,同比增长3.23%;仪器仪表营收3.53亿元,同比增长72.18%。从行业来看,石化、化工行业营收持续稳定增长,油气、医药、食品饮料行业营收持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石化行业增长26.95%,化工行业增长26.03%,油气行业增长117.32%,制药食品行业增长29.23%。
公司毛利率环比改善,净利率有所下滑。1)2024H1毛利率33.23%,同比增加0.76pp;净利率12.32%,同比下降1.96pp。2024Q2毛利率34.76%,同比增加2.84pp;净利润率15.10%,同比下降4.20pp。2)2024H1期间费用率21.43%,同比增加0.96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1.20/-1.12/-0.72/+3.99pp,财务费用率提升主要是因为汇兑收益同比减少所致。
公司在自动化控制及工业AI领域取得重大突破。2024年6月公司发布两款产品:1)通用控制系统UCS。构建了软件定义、全数字化、云原生的控制系统,彻底颠覆了应用近50年的传统DCS技术架构,打破了传统物理控制器、I/O模块与机柜群的桎梏。基于通用控制系统新架构,公司推出首款通用控制系统UCS产品—Nyx。2)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目前TPT已在氯碱、热电、石化等装置上取得了突破性应用,相较于传统控制,TPT能实现系统自控率达到95%以上,氮氧化合物含量下降5%,吨蒸汽煤耗能耗下降3.1%以上。
针对UCS、TPT两个团队,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司拟授予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294.50万股,约占股本总额的0.37%,激励计划针对UCS、TPT两个团队,涉及的激励对象共计63人,包括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其他人员。以2023年为业绩考核目标值,2024、2025、2026年的净利润(剔除汇兑损益、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40%、6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0、17.47、22.2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2、2.21、2.8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1、17、13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26%的复合增长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市场需求波动风险、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迭代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