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山西证券 | 叶中正,魏赟,冯瑞 | 维持 | 增持 | 股份支付使净利润承压,产品升级及品牌建设持续夯实竞争优势 | 2024-08-31 |
澳华内镜(688212)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22.29%;实现归母净利润566.16万元,同比减少85.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4.58万元,同比减少104.55%;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4元,同比减少86.21%。
事件点评
2024H1公司营收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品牌影响力和产品渗透率提升。2024年以来,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市场营销体系以及品牌影响力的建设,同时对产品进行不断打磨与改进,持续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确保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产品管线上:一方面公司基于丰富的临床使用反馈
持续推进AQ-300产品的打磨和升级,产品各项参数以及操作表现得到了临床的认可;另一方面,公司持续补齐产品品类并推动产品迭代升级,于3月发布了电子经皮胆道镜以及电子膀胱镜,于5月发布了电子输尿管肾盂镜,于8月发布高光谱智能影像平台、AQ-1504K超高清内镜系统、面向县域医疗升级的AQ-120内镜系统等新产品;除此以外,公司在欧盟地区、巴西、韩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准入也取得了多项进展,一系列有竞争力的机型获批上市。
2024H1公司归母净利润延续承压态势,主要受股份支付费用增加和研发投入加大影响。2024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66.16万元,同比减少85.13%;若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则实现归母净利润4774.02万元,同比增长7.19%。2024H1公司研发投入8733.68万元,同比增长25.48%,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4.70%;截至2024H1,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68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7.03%,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21.46%。
在市场活动方面,除继续加大面向三级医院的投入外,2024H1公司也
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及“一带一路”方向。一方面,公司围绕国产内镜的临床功能的升级、早癌筛查、行业前沿讨论等主题,与多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了全方位深度合作,举办了创新产品的开发、案例分享、医师培训、规范化诊疗讲座等一系列专题活动;另一方面,公司也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大战略,在多个基层地区参与推动诊疗技术普及与提升的培训活动,并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国家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培训交流。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营收9.46、13.68、18.76亿元,同比增长39.6%、44.6%、37.1%;分别实现净利润0.20、1.33、2.50亿元,同
比变动-66.3%、582.8%、87.9%(注:根据公司股权激励方案披露的摊销进度,2024-2026年摊销总额预计分别为9906.05、4715.20、1964.10万元,若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则2024-2026年净利润预计分别实现1.19、1.80、2.7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4、0.99、1.86元,以8月30日收盘价39.85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274.9X、40.3X、21.4X。考虑到公司股份支付会对净利润及EPS产生较大影响,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占有率、产品丰富度等与国际知名企业存在较大差距的风险;产能相对不足风险;行业政策变化及产品认证风险;技术创新和研发失败的风险;奥林巴斯在中国开展本土化研发及生产的风险。 |
22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 | 看好24H2外部环境改善,静待装机放量 | 2024-08-29 |
澳华内镜(68821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H1公司实现营收3.54亿元(+22.3%),归母净利润0.06亿元(-85.13%),如果剔除股权支付金额,则利润为4774万元(+7.2%)。其中,单2024Q2公司实现收入1.84亿元(+12.6%),归母净利润0.03亿元(-86.5%)。24H1业绩符合业绩快报预期,H2业绩压力较大。看好24H2外部环境改善,静待装机放量。
看好24H2外部环境改善,静待装机放量。分季度收入看,24Q1/Q2单季度收入分别为1.7/1.8亿元(+34.9%/+12.6%),公司加大产品推广,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更新升级公司产品,不断拓宽对各等级医院的覆盖度。从盈利能力看,23年毛利率71.5%,略有下降,系新的会计准则之下原并入销售费用的部分后面并入了成本费用计算中,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其他均无明显改变。从费用端看,销售费用率34.7%,管理费用率16.6%(提升较为明显,系股权支付费用影响),研发费用率24.7%(亦有提升,系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巩固持续创新能力),财务费用率-0.1%。整体来看,医疗反腐对临床端的冲击在H1有所体现,另外利好招投标相关的政策落地节奏也较慢,H2重点观测外部环境的改善以及医疗设备以旧换新的利好,静待AQ300装机放量,以及研发成果的转换
持续研发投入,巩固持续创新能力。公司拥有一支具有长期内镜研发经验的工程师团队。研发人才队伍的壮大,为公司技术领先优势的持续,确立了雄厚的基础。2024年3月公司相继推出电子经皮胆道镜以及电子膀胱镜,从消化科、呼吸科领域迈入了肝胆外科以及泌尿领域。极细镜体为临床的检查和探索提供了更优解决方案。2024年5月公司发布了电子输尿管肾盂镜,超细外径的镜体可以进入狭窄的输尿管,助力泌尿结石的治疗。此外,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市场准入方面也取得了多项进展。在欧盟地区、巴西、韩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或地区,一系列有竞争力的机型获批上市。
国产软镜设备龙头有望受益于进口替代,AQ-300放量在即。软镜在临床诊疗场景中广泛使用,国内胃镜、肠镜诊疗开展率和内镜医师数量均有提升空间,2023年软镜行业国产化率(消化科17%,呼吸科28%)逐步提升,随着旗舰产品AQ-300的上市推广,公司后续有望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公司目前已大力布局国内经销商团队进行后续对AQ300的全面推广,预计2024年及2025年AQ300将持续放量。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6亿元(-54.7%)、1.3亿元(+391.4%)、2.1亿元(+63.3%),EPS分别为0.19元、0.96元、1.56元,对应PE为200、41、25倍。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AQ300销售不及预期、疫情反复、竞争加剧等风险。 |
23 | 国投证券 | 马帅,李奔 | 维持 | 买入 | 24H1行业承压下公司收入较快增长,下半年订单有望改善 | 2024-08-29 |
澳华内镜(688212)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收入端实现较快增长。
根据公司公告,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22.29%;归母净利润566万元,同比下降85.13%;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万元,同比下降104.55%;若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归母净利润为4774万,同比增长7.19%。24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12.61%;归母净利润290万元,同比下降86.52%;扣非归母净利润-110万元,同比下降106.32%。上半年,公司加大产品推广,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更新升级公司产品,不断拓宽对各等级医院的覆盖度,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从而在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仍然实现了收入端较快增长。随着Q3、Q4设备招采旺季的到来和设备更新项目陆续开标,公司订单有望在后续季度实现提升。
公司以研发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新产品及海外业务。
作为技术创新驱动型企业,公司对研发和创新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对内镜主业的技术研发。2024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8733.68万元,同比增长25.48%,占营业收入比例24.70%。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68人,占公司总人数21.46%;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40项;产品管线取得多项进展,上半年相继推出电子经皮胆道镜、电子膀胱镜、电子输尿管肾盂镜,拓展了产品适应症和临床场景。与此同时,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市场准入方面也取得了多项进展。在欧盟地区、巴西、韩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或地区,一系列有竞争力的机型获批上市。
海内外内镜行业保持增长态势,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
根据Evaluate MedTech测算,预计2021年全球内窥镜市场规模260亿美元左右,2017年-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9%。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1年中国内窥镜市场规模为250亿元左右,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600亿元。根据众成医械统计,2024H1澳华在国内的内窥镜(软镜+硬镜合计口径)市场份额为4.12%,对比2020年约1%的市占率提升十分显著。
投资建议:
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59.63元。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47.3%、40.8%、40.0%,净利润的增速分别为-25.4%、228.7%、74.7%,成长性突出;维持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59.63元,相当于2024年8倍PS。
风险提示:医疗行业政策端不确定性;公司订单的不确定性;公司新产品拓展的不确定性。
|
24 | 国信证券 | 张佳博 | 维持 | 增持 | 收入端稳健增长,持续加大销售和研发投入 | 2024-08-28 |
澳华内镜(688212)
核心观点
2024H1收入端稳健,利润端受股份支付和研发投入影响较大。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54亿元(+22.29%),归母净利润566万元(-85.13%),剔除股份支付的归母净利润4774万元(+7.19%)。其中24Q2单季营收1.84亿元(+12.61%),归母净利润290万元(-86.52%),剔除股份支付的归母净利润2318万元(-6.36%)。2024上半年公司收入端稳健,利润端受股份支付和研发投入影响较大,二季度业绩增速放缓,主要系行业整顿影响下招投标需求较平淡所致。
分业务,2024上半年公司内窥镜设备收入3.42亿元(+23%),内窥镜诊疗耗材0.07亿元(-9%),内窥镜维修服务0.04亿元(-3%)。分地区,国内收入2.86亿元(+22%),海外收入0.68亿元(+22%)。
毛利率保持稳定,费用率有所提升。2024上半年毛利率71.46%,表观毛利率下降4.82pp,主要系会计准则变更,保证类质保费用从销售费用调整至营业成本所致,调整后2023H1毛利率对应为71.37%,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销售费用率34.69%(+5.42pp),管理费用率16.60%(+2.68pp),研发费用率24.70%(+0.63pp),财务费用率-0.11%(+0.61pp),四费率75.88%(+9.34pp),公司持续加大产品推广力度、完善营销体系,注重对人员的投入和激励,费用率提升明显。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公司持续加大自主创新科技投入,积极推动内窥镜系统及其相关耗材、软性内镜机器人等相关联产业的研发,24H1研发投入8733万元(+25.48%)。新产品管线取得进展,2024年3月相继推出电子经皮胆道镜以及电子膀胱镜,从消化科、呼吸科领域迈入了肝胆外科以及泌尿领域。
投资建议:公司2024上半年收入稳健增长,销售、研发投入持续加大,考虑行业整顿对招投标影响,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营收9.0/14.4/20.2亿元(原为9.9/14.4/20.2亿元),同比增速33%/60%/40%,归母净利润0.2/1.4/3.0亿元(原为0.3/1.4/3.0亿元),同比增速-68%/679%/107%,当前股价对应PS=6/4/3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25 | 信达证券 | 唐爱金,曹佳琳 | | | 毛利率稳定,招标恢复后收入增速有望回升 | 2024-08-27 |
澳华内镜(688212)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4亿元(yoy+22.29%),实现归母净利润566万元(yoy-85.13%),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万元(yoy-104.04%),其中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yoy+12.61%),归母净利润290万元(yoy-86.52%),扣非归母净利润-110万元(yoy-106.32%)。
点评:
政策扰动销售节奏,收入增速略有放缓,招标恢复后有望回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4亿元(yoy+22.29%),其中Q1和Q2分别为1.69亿元(yoy+34.91%)、1.84亿元(yoy+12.61%),收入增速略有放缓,我们认为主要是医疗反腐及设备更新迭代政策短期影响医疗设备销售节奏所致,长期来看,内镜诊疗设备需求由诊疗量驱动,当前消化内镜诊疗仍旧供不应求,市场增长潜力较大,随着医疗政策边际影响减弱,招投标逐步恢复,叠加公司新品不断上市、市场拓展力度持续加大,收入增速有望回升。分区域来看,公司不断加深产品的市场覆盖深度及广度,在国内外设立多个营销支持中心,为国内、德国、英国、韩国等地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2024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实现收入2.86亿元(yoy+22.27%),国外实现收入0.68亿元(yoy+22.40%),均保持较好的增长趋势。
销售毛利率稳定,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增长7%。从盈利能力来看,由于会计准则变化,保证类质保费用从销售费用改计入营业成本,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71.46%,按新准则要求对2023年上半年营业成本进行调整后,2023H1的销售毛利率为71.37%,销售毛利率基本维持稳定。受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人力的持续投入增加,2024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66万元(yoy-85.13%),若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归母净利润为4774.02万元(yoy+7.19%)。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市场逐步复苏、欧洲地区推广力度加大、公司收入有望不断增长,规模效益有望凸显,盈利能力有望逐步增强。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96、14.28、20.5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6.9%、43.3%、43.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50、1.35、2.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168.7%、93.5%,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04、39、20倍。
风险因素:产品研发及注册失败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
26 | 国联证券 | 郑薇,许津华 | 维持 | 增持 | 内镜设备保持增长,股份支付影响表观利润 | 2024-08-27 |
澳华内镜(688212)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收3.54亿,同比增长22.29%;归母净利润566万元,同比下降85.13%,剔除股份支付后归母净利润为4774万元。单Q2实现营收1.84亿元,同比增长12.61%,归母净利润290万元,同比下降86.52%
核心产品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分产品看,2024H1公司内窥镜设备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23.37%,我们预计AQ-300等高端产品随着市场推广进持续放量;内窥镜诊疗耗材收入690万元,同比下降8.88%,我们推测主要与行业外部因素影响有关;内窥镜维修收入420万元,目前收入体量较小,我们认为随着装机量的提升维修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持续高研发投入,新产品稳步推进
2024H1公司研发投入0.87亿元,同比增长25.48%,研发费用率24.70%。公司一直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用于产品的迭代和创新,上半年产品管线取得多项进展,相继推出电子经皮胆道镜、电子膀胱镜、电子输尿管肾盂镜,从消化科、呼吸科领域迈入了肝胆外科以及泌尿领域。国际市场的准入方面也取得了多项进展,在欧盟地区、巴西、韩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或地区均有产品获批。
费用投入稳步提升,股权激励费用影响表观利润
2024H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71.46%,同比下降4.82pp,主要因会计政策变更将保证类质保费用计入营业成本,调整后2023H1毛利率为71.37%,因此毛利率保持稳定。2024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4.69%/16.60%/24.70%,分别同比+0.51/+2.68/+0.63pp。公司持续加大产品推广及研发投入,为未来市场拓展打下基础。剔除股份支付后,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774万元,净利率为13.5%。
维持“增持”评级
考虑行业外部因素扰动影响医疗设备院内招标节奏及采购意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32/14.59/20.2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52.26%/41.30%/38.7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5/1.33/2.5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5.35%/60.96%/73.90%;EPS分别为0.56/0.99/1.86元。考虑公司是国内软镜设备领域龙头,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好、成长空间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失败风险;新产品推广和入院装机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
|
27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李婵 | 维持 | 买入 | 2024H1业绩符合预期,静待下半年招标恢复 | 2024-08-26 |
澳华内镜(688212)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54亿元(yoy+22.29%),归母净利润0.06亿元(yoy-85.13%),销售毛利率71.46%(yoy-4.82pp)。
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84亿元(yoy+12.61%);归母净利润0.03亿元,环比增速5.17%,销售毛利率66.91%(yoy-9.45pp)。
事件点评
国内外均稳健增长,预计下半年国内市场有望招标提速
2024年上半年,公司国内收入约2.86亿元(yoy+22.26%),国外收入6781万元(yoy+22.40%)。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国内收入增速较公司以往季度30-50%左右的高增长而言,增速有所放缓,我们认为主是是受到行业整顿及设备更新政策尚未落地导致的招标放缓所致,预计随下半年招标逐步改善,收入增速有望提升。公司近几年也重点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市场准入方面也取得了多项进展,在欧盟地区、巴西、韩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或地区,一系列有竞争力的机型获批上市。
公司对研发高度重视,新产品不断推出。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约8,733.68万元,同比增长25.48%,占营业收入比例24.70%。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68人,占公司总人数21.46%。2024年3月公司相继推出电子经皮胆道镜以及电子膀胱镜,从消化科、呼吸科领域迈入了肝胆外科以及泌尿领域,可以确保镜体进入更细的自然腔道,为临床检查和探索发现提供了更多的选择。2024年5月公司发布了电子输尿管肾盂镜,超细外径的镜体可以进入狭窄的输尿管,助力泌尿结石的治疗。
费用率提升较多,短期影响公司利润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1.23亿元(yoy+44.93%),销售费用率34.69%(yoy+0.52pp),主要系职工薪酬、差旅费等增长较多,且公司市场样机投入较多折旧摊销增长,相关修理费跟着上涨所致;公司管理费用约0.59亿元(yoy+45.89%),管理费用率16.6%
(yoy+2.69pp),主要系职工薪酬、股份支付及差旅增长所致;公司研发费用约0.87亿元(yoy+25.48%),研发费用率24.7%(yoy+0.62pp),主要系职工薪酬及差旅费等费用增长所致。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9.97亿元、14.01亿元、20.04亿元(前值为10.48亿元、14.53亿元、20.0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7.0%、40.5%和43.1%,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0.45亿元、1.67亿元、2.79亿元(前值为1.07亿元、1.76亿元、2.8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2.4%、272.6%和66.5%。2024-2026年对应的EPS分别约0.33元、1.24元和2.07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117倍、31倍和19倍,考虑到公司是国产软镜设备的头部公司,品牌价值已经凸显,AQ-300等高端设备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