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41 | 国信证券 | 熊莉 | 维持 | 增持 | 净利润高增长,充电桩业务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 2024-07-07 |
道通科技(688208)
核心观点
收入稳步增长,利润显著提升。公司发布2024上半年业绩预告,道通科技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8.3至18.5亿元,同比增长26.41%至27.79%;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8至4.0亿元,同比增长101.03%至111.62%;归母扣非净利润预计为2.6至2.8亿元,同比增长37.17%至47.72%。公司在收入和利润方面均表现出色,主要得益于核心业务的稳定增长和新兴业务的快速扩展。
分业务表现亮眼,创新驱动增长。从各业务板块来看,公司的传统数字维修业务和新能源充电桩业务均表现亮眼。传统业务继续稳步恢复,市场需求持续回暖,传统诊断业务收入预计为14.6至14.7亿元,同比增长超15%;而新能源充电桩业务则迎来了爆发式增长,预计收入3.7至3.8亿元,同比增长超80%,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布局卓有成效,尤其是海外市场的拓展,使得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化。
传统业务稳步恢复,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在传统业务领域,诊断产品有广泛的车型覆盖与优异的性价比。为了响应汽车行业对传感器等智能电子零部件持续增长的需求,推出了一系列自主研发的诊断检测产品,确保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与高效维护。其中,TPMS与ADAS产品与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较为契合,增速相较于综合诊断更为显著。随着海外平均车龄的持续上升,北美后汽车市场的需求稳健扩张,传统业务基本盘稳固,并在国外市场展现了强劲的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增强市场占有率。
新能源充电桩业务高速发展,未来可期。公司在北美市场签约多家全球前50大型企业;在欧洲市场签约多家区域性大客户公司;在亚太地区与亚洲顶尖车企和东南亚公共事业单位等大客户签约,并取得新加坡LNO/TR25认证。DC Fast和AC Ultra产品获Eichrecht认证,为中国少数获此认证的企业。打造四大充电场景:户用、目的地、在途、车队,覆盖7KW至640KW功率段的交直流充电桩,为新能源充电桩业务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预计未来,公司将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充电桩业务有望持续快速发展。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和经营风险;充电桩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考虑到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较快,我们上调盈利。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5.22/6.62/8.31亿元(原预测24-26年分别为4.93/6.19/7.46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21/16/13倍。考虑到公司充电桩业务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42 | 太平洋 | 曹佩,王景宜 | 维持 | 买入 | 海外充电桩进展迅速,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 2024-07-07 |
道通科技(688208)
报告摘要
全球汽车故障诊断龙头,进军新能源充电桩广阔市场。公司成立于2005年,起初聚焦于汽车胎压诊断、综合诊断产品,随后逐步拓展至TPMSsensor、ADAS系列产品,2020年在汽车新能源变革趋势更加明显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布局新能源充电桩等产品。当下汽车综合诊断业务仍为公司收入主要来源,23年占比约76%。2021年年底公司充电桩产品开始销售,23年实现放量突破,实现收入5.67亿元,同比近5倍增长,23年占营收比重约17%。
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快速放量期,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2023年,欧洲电动车销量约330万辆,同比增长22%,渗透率约21%。据IEA预测,2025、2030和2035年欧洲电动汽车渗透率将上升到31%、60%和87%,销量将达到480/920/1362万辆。美国23年电动车销量约139万辆,同比增长40%,渗透率约9.5%。据IEA预测,2025、2030和2035年美国电动汽车渗透率将上升至20%/55%/71%,销量将达到306/880/1120万辆。
汽车电动化浪潮带来充电桩巨大缺口,欧美市场有望快速放量。欧美充电桩建设尚处起步阶段,建设速度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严重滞后。根据IEA披露数据测算,2023年美国与欧洲车桩比分别达到19.66/34.41的高位,而2023年中国新能源公共车桩比为9.73,欧美与中国相比充电桩建设进度大幅落后,需求缺口明显。随着各国补贴政策持续推进,欧美充电桩市场有望迎来快速放量。
道通将充分受益全球充电桩的广阔市场。道通业务当前主要聚焦于海外尤其是欧美。目前公司已经覆盖7KW-640KW交直流产品,已通过欧美所有认证标准,成功签约欧美多家头部客户。公司长期深耕海外市场,有丰富的全球化布局经验,销售网络已覆盖北美、欧洲、中国、亚太、南美、IMEA(印度、中东、非洲)等全球70多个国家或地区,初步形成了一体化全球营销网络。此外,公司在美国、越南建立了本土化产能,能够有效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同时降低关税成本。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性的汽车诊断厂商,在汽车新能源趋势日益确定的背景下战略布局充电桩业务。各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不断,全球汽车新能源化变革如火如荼推进,催生充电桩广阔市场空间。公司借助诊断产品长期以来的强大技术积淀,以及多年全球化布局积累的经验与品牌优势,充分享受海外充电桩市场发展红利。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56/48.56/57.8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2/6.99/8.2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新能源汽车增长放缓,传统汽车诊断市场需求放缓,欧美充电桩建设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汇率波动风险 |
43 | 东吴证券 | 张良卫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H1业绩预告点评:新老业务增长超预期,充电桩快速放量 | 2024-07-04 |
道通科技(688208)
投资要点
事件:道通科技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1)24H1公司预计实现收入18.3-18.5亿元,同比增长26-28%,归母净利润3.8-4.0亿元,同比增长101-112%;2)24Q2公司预计实现收入9.7-9.9亿元,环比增长12-14%,同比增长31-33%,扣非归母净利润1.4-1.6亿元,环比增长8-24%,同比增长16-33%。公司业绩超预期。
新老业务齐发力,费用管控见成效
1)24H1公司传统诊断业务收入14.6-14.7亿元,同比+15%以上;新能源充电桩业务预计收入3.7-3.8亿元,同比+80%以上;
2)基于公司24Q1及24H1产品营收拆分口径粗略计算,24Q2充电桩业务收入2.1-2.2亿元,环比+31-38%,传统诊断业务收入7.72-7.82亿元,环比+12-14%;
3)新能源业务占比提升的同时,费用精细管控提升盈利能力。基于公司24Q1及24H1产品营收拆分口径粗略计算,24Q2公司新能源充电桩业务营收中值占比21.9%,环比提升3pct,同时公司进一步精细化管控费用,中值估算出24Q2扣非归母净利率达14.9%,仍环比提升0.4pct。
公司在北美充电桩市场深度布局,有望充分受益于补贴法案落地
公司在美国工厂及仓库已建成投用,可满足客户寻求政府补贴的需求,并有效降低关税、运输成本等因素影响;美国政府发布NEVI法案以75亿美元补贴充电设施建设,充电桩开支有望领先于电车消费渗透,按规划时间,充电桩运营商、车队等客户在年中收到补贴款后将于下半年开始提货,公司充电桩产品放量有望进一步加速。
美国充电桩保有量尚低,公共直流桩潜在弹性大
美国无论是充电桩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落后于中欧,根据IEA,2023年美国公共交流桩存量约为10万台(中欧分别为104、64万台),公共直流桩存量约为4万台(中欧分别为120、11万台),公共交流桩车桩比分别约为中欧的2.3及2.0倍,公共直流桩分别为中欧的6.6及1.3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传统汽车后市场业务表现稳健,充电桩业务有望在海外市场逐渐兑现,成为公司第二曲线。我们将公司2024/2025/2026年预期归母净利润由5.2/6.6/8.4亿元调整至6.5/7.1/9.0亿元,截至2024年7月3日收盘2024-2026年对应PE分别为17.0/15.3/1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美国电动车渗透不及预期;美国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政策支持不及预期;公司产品扩张不及预期。 |
44 | 平安证券 | 闫磊,黄韦涵,王佳一 | 维持 | 增持 | 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新能源充电桩业务表现亮眼 | 2024-07-03 |
道通科技(688208)
事项:
公司公告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8.30亿元至18.50亿元,同比增长26.41%至27.79%,实现归母净利润3.8亿元至4.0亿元,同比增长101.03%至111.62%。
平安观点: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大幅增长。根据公司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8.30亿元至18.50亿元,同比增长26.41%至27.79%,公司营收实现快速增长。其中,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传统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至14.7亿元,同比增长超15%,相比一季度11.61%的同比增速,公司二季度传统诊断业务营业收入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8亿元至4.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1.03%至111.62%。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完成对子公司塞防科技5%的股权转让,对其持股比例降至46%,塞防科技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
伙伴关系,公司DC Fast系列和AC Ultra系列产品先后获得了Eichrecht计量认证,为少数获得认证的中国企业之一。此外,公司获取了包括亚洲顶尖车企和东南亚公共事业单位在内的多个战略大客户,并拿到了东南亚市场认证门槛最高的新加坡LNO/TR25认证。当前,公司已打造了新能源充电桩的户用充电场景、目的地充电场景、在途充电场景、车队充电场景等四大应用场景,涵盖公司从7KW到640KW的各种功率段的交直流充电桩的应用,为公司新能源充电桩业务的发展打造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我们看好公司新能源充电桩业务的未来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我们调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7亿元(前值为5.17亿元)、7.06亿元(前值为6.58亿元)、8.85亿元(前值为8.30亿元),EPS分别为1.41元、1.56元和1.96元,对应7月2日收盘价的PE分别约为16.8倍、15.1倍、12.1倍。公司专注于新能源充电桩、汽车综合诊断、检测分析系统及汽车电子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产品主销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积极把握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加速集团战略转型,聚焦新能源核心业务,积极推动新能源业务出海。当前公司新能源智能充电业务发展迅猛,新能源充电桩产品在欧美市场的拓展已见成效。新能源业务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新引擎,我们继续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迭代不及预期。产品迭代能力强是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保持产品竞争优势的关键。如果未来公司产品迭代不及预期,则将产生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的风险,公司未来发展将受到影响。(2)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目前,公司销售网络已覆盖北美、欧洲、中国、亚太、南美、IMEA(印度、中东、非洲)等全球70多个国家或地区,初步形成了一体化全球营销网络。但如果公司新开拓地区的市场发展不及预期,则将影响公司全球化营销体系的拓展。(3)新能源充电桩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当前,公司新能源充电桩产品在欧美市场的拓展已见成效。如果公司新能源充电桩产品未来的市场接受度低于预期,则公司新能源充电桩业务将存在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
45 | 太平洋 | 曹佩,王景宜 | 维持 | 买入 | 业绩重回高增长,充电桩业务势如破竹 | 2024-05-31 |
道通科技(688208)
2023&2024Q1业绩: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实现营业收入32.51亿元,同比+43.5%,实现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75.7%,实现扣非后净利润3.7亿元,同比+262.5%;2024Q1,公司实现营收8.63亿元,同比+22.2%;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73.3%,扣非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70.7%。
2023年充电桩业务布局迎来收获期,24Q1延续高增长。2023年,公司新能源充电桩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67亿元,同比增长493.21%。24Q1延续高增长,充电桩业务实现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103.33%。24Q1,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回升至56.72%,主要是由于充电桩业务毛利率稳步提升。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充电桩业务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有:1)海外工厂产能布局优化,较上年同期降低了关税成本。2)公司加强了对物流的精细化管控,降低物流成本。3)毛利率较高的直流桩收入占比提升。
汽车电动化浪潮带来充电桩巨大缺口,欧美市场有望加速放量。欧美充电桩建设尚处起步阶段,建设速度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严重滞后。根据IEA披露数据测算,2023年美国与欧洲车桩比分别达到19.66/34.41的高位,而2023年中国新能源公共车桩比为9.73,欧美与中国相比充电桩建设进度大幅落后,需求缺口明显。随着各国补贴政策持续推进,欧美充电桩市场有望迎来快速放量。
公司直流超充产品达到行业顶尖,突破全球头部客户。公司2023年发布了高功率超充桩、小直流桩、商用交流桩、三款重要产品,覆盖功率范围20-640KW。24年1月,公司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会上推出旗舰产品直流超充桩MaxiCharger DCHiPower,凭借最高640kw充电功率的顶尖水平成为行业领跑,单枪输出功率达480kw,标志着公司在超充领域的重大突破。产品配合顶尖液冷技术结合道通专利AI矩阵算法能效优化显著降低成本,提升站点性能。此外,公司还推出了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充电桩运维管理平台、充电桩App应用三大产品,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充电管理。公司2023年成功签约多家全球排名前50的大型企业客户,战略客户储备量呈现指数级增长。
海外生产和销售布局完善。公司长期深耕海外市场,有丰富的全球化布局经验,销售网络已覆盖北美、欧洲、中国、亚太、南美、IMEA(印度、中东、非洲)等全球70多个国家或地区,初步形成了一体化全球营销网络。此外,公司在美国、越南建立了本土化产能,能够有效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同时降低关税成本。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56/48.56/57.8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2/6.99/8.2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新能源汽车增长放缓,传统汽车诊断市场需求放缓,欧美充电桩建设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汇率波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