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太平洋 | 王亮,王海涛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短期承压,现场制气业务快速增长 | 2025-03-31 |
金宏气体(688106)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24年年报,期内实现营收25.25亿元,同比增长4.03%;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下滑36.12%;本次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
特种气体毛利下滑致业绩承压,现场制气业务快速增长。公司主要产品包括:(1)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电子级正硅酸乙酯、高纯二氧化碳、高纯氢等特种气体;(2)氧气、氮气、氩气、二氧化碳、乙炔等大宗气体;(3)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燃气。据年报,2024年大宗气体/特种气体/现场制气及租金/清洁煤气的营收分别为9.73/9.63/2.78/2.13亿元,毛利分别为3.04/2.67/1.73/0.39亿元。其中,现场制气业务营收及毛利均大幅增长,主要是受益于部分项目逐步投产;大宗气体和燃气的营收及毛利基本持平;特种气体营收、毛利均出现明显下滑,产品实现均价由2023年的5.71元/公斤下滑至3.68元/公斤,毛利率由2023年的40.36%下滑至27.69%。
电子大宗气及现场制气业务在手订单充足,在建项目陆续投产。据2024年报,目前公司已经与北方集成电路、广东芯粤能签订电子大宗气销售合同,与营口建发、山东睿霖高分子、云南呈钢集团签订现场制气的重大销售合同,合同总金额合计88亿元,待履行金额85.8亿元,相关项目的推进将为公司带来持续的营收增量。此外,公司规划的在建项目陆续投产,也将为公司带来成长性。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0/3.70/4.19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2/24/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等。 |
2 | 平安证券 | 陈潇榕,马书蕾 | 维持 | 增持 | 特气和大宗气产销高增,现场制气成为新增长极 | 2025-03-26 |
金宏气体(688106)
事项: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25.25亿元,yoy+4.03%;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yoy-36.12%;归母扣非净利润1.56亿元,yoy-45.70%;24Q4实现营收6.68亿元,yoy+3.11%;归母净利润-0.09亿元,yoy-116.49%。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
平安观点:
高纯氨因光伏链竞争加剧而降价,整体特气和大宗气产销维持高增。2024年,公司特种气体业务营收为9.63亿元,yoy-11.68%,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8.1%,产销量分别为19.52万吨和26.19万吨,同比增加76.6%和37.2%,单吨特气售价约3675.6元/吨、同比下降2034.2元/吨,特气业务毛利率为27.69%、同比减少12.67pct,主要是由于光伏产业链竞争加大、上下游产品存在打价格战现象,导致公司核心产品高纯氨和高纯氢气等价格受到一定压制。2024年,公司大宗气体产品营收为9.73亿元,同比增加14.23%,占总营收的38.53%,产销量分别为51.48万吨和95.60万吨,同比增加81.81%和54.33%,该业务毛利率为31.26%、同比减少2.94pct;2024年公司燃气业务营收为2.13亿元,同比增加1.29%,毛利率为18.08%。
高毛利的现场制气项目有序推进,成为公司新增长极。现场制气及租金为2024年新增单独核算的业务,2024年该业务营收达2.78亿元、同比高增39.06%,占总营收的11.0%,该业务毛利率高达62.16%、同比提升2.32pct。2024年,云南呈钢集团3套空分供气项目(合同金额23.4亿元),营口建发单套7万等级空分供气项目(合同金额24亿元),山东睿霖高分子3万等级空分供气项目(合同金额18.6亿元)均正常履约,稷山铭福钢铁3套空分合作项目于2024年6月正式投运。2024年12月,公司新获得泰国现场制气项目;2025年2月,成立金宏气体(湛江)有限公司,为中集绿能提供现场制气服务。此外,公司利用自建空分项目和现场制气富余液体积极开拓零售市场,在上海区域和江苏中部地区并购多家公司,两大区域整合公司分别实现营收同增15.64%和9.11%,净利润同增21.28%和34.46%。
投资建议:公司核心产品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二氧化碳等具有技术和规模优势,且多款高端产品电子级TEOS、六氟丁二烯等持续导入半导体客户,2025-2026年超纯氨、氢气、空分气、二氧化碳、多款特气产品规划的大规模产能陆续投产,公司特气和大宗气销售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同时随着多项现场制气合同和电子大宗载气订单的兑现,公司整体业绩有望逐年稳步提升,但由于产业竞争激烈、市场格局变化,公司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有所下降,特别是用于光伏电池制造的超纯氨、高纯氢气等特气产品,因此结合2024年年报下调2025-2026年业绩预期,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10(原值4.02亿元)、4.29(原值5.12亿元)、4.70亿元(新增),对应2025年3月25日收盘价PE分别为28.9、20.8、19.0倍,下游光伏和半导体基本面逐渐改善,气体价格下行空间有限,后续新产品批量供货和现场制气项目陆续投运有望贡献增量收益,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终端需求增速不及预期。若半导体和显示面板产业上行周期延后开启,光伏电池产业需求下行,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则公司电子特气业务需求难释放,业绩增速可能受限。2)海外企业大幅扩产。若海外巨头企业大幅提高特气产能规模,以规模和技术优势挤占中国特气市场,则可能造成部分特气产品竞争激增,产能过剩的局面。3)技术突破受阻的风险。若海外严格限制相关技术出口,国内企业在高壁垒高纯特气产品上的研发和工业化量产短期难以突破,则可能造成国产替代进程受阻延后的情况。4)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若原料空分气和能源价格受极端气候、海外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供需格局出现较大变动,则价格可能大幅波动,从而造成公司生产成本的抬升。 |
3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翟一梦 | 首次 | 买入 | 稳健发展 | 2024-12-06 |
金宏气体(688106)
投资要点
综合气体服务商稳健发展。公司成立于1999年,于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是专业从事气体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环保集约型综合性气体服务商。公司坚持纵横发展战略:纵向开发,横向布局,以科技为主导,定位于综合气体服务商,为客户提供创新和可持续的气体解决方案,成为气体行业的领跑者。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0亿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69.2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91%。公司下游客户数量众多,结构层次稳定。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优异的产品质量等优势,公司获得众多新兴行业知名客户的广泛认可,在集成电路行业中有中芯国际、海力士、积塔、联芯集成、华润微电子、矽品科技、华天科技等;在液晶面板行业中有京东方、天马微电子、TCL华星等;在LED行业中有三安光电、聚灿光电、乾照光电、华灿光电等;在光纤通信行业中有亨通集团、住友电工等;在光伏行业中有通威股份、天合光能、隆基股份等。除上述行业内知名企业外,公司还与电子半导体、节能环保、医疗健康、新能源、机械制造、化工、食品等行业的众多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下游客户中泛半导体行业营收占比为31%,其中集成电路行业营收占13%,较去年同期增长30%;机械制造行业营收占比为15%;新材料行业营收占比为13%;高端装备制造行业营收占比为10%。
特种气体业务推进结构化矩阵。公司不断提升对半导体行业用户的综合服务能力,提供电子特种气体、电子大宗载气以及TGCM(Total Gas and Chemical Management,全面气体及化学品运维管理服务)综合服务。24H1集成电路客户营收同比增长32.15%。电子特种气体作为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材料,公司致力于电子半导体领域的特种气体国产化,已逐步实现了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电子级正硅酸乙酯、高纯二氧化碳等一系列产品的进口替代,24H1报告期内,新增导入12家半导体客户。公司优势产品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等产品已正式供应了中芯国际、海力士、长鑫存储、联芯集成、积塔、华润微电子、华力集成等一批知名半导体客户。投产新品电子级正硅酸乙酯、高纯二氧化碳正在积极导入集成电路客户,已实现长鑫存储、联芯集成、苏州和舰等部分客户批量供应。在建新品全氟丁二烯、一氟甲烷、八氟环丁烷、二氯二氢硅、六氯乙硅烷、乙硅烷、三甲基硅胺等7款产品正在产业化过程中。电子大宗载气是为集成电路客户提供9N以上纯度的超高纯气体制气服务,产品主要包含高纯氮气、氧气、氩气、氦气、氢气、二氧化碳和压缩空气等。24H1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强电子大宗载气业务的服务能力,取得主要进展包括:1)新订单:截止报告出具之日,公司在2024年取得武汉长飞、湖畔光芯、北方集成电路二期等三个电子大宗载气项目。2)在建项目新投运:2024年1月,厦门天马光电子电子大宗载气项目量产供气。2024年4月,无锡华润上华项目量产供气,实现成熟量产晶圆产线电子大宗载气存量业务的突破。3)在建项目新交付:24H1报告期内,苏州龙驰项目系统陆续交付。4)氦气资源充分保障集成电路客户需求:公司氦气资源除充分保障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等泛半导体客户需求外,还渗透医疗及工业客户。TGCM是公司为客户提供综合气体服务的重要通道,为客户提供系统运营、质量管理、日常作业、现场管理等方面的气体管理服务。
大宗气体业务推进一体化战略。原材料布局方面,公司为了对零售客户有更好的资源保障,积极自建空分项目及规划现场制气富余液体。零售市场整合方面,公司坚定推进横向布局战略,核心区域不断增加零售网点,新区域持续导入产品,以提高零售业务的服务能力,丰富服务手段。24H1报告期内,太仓金宏充装站项目已进入试生产。新区域上,公司持续优化湖南等新增地区的管理效率,通过获得更有竞争优势的气体资源、导入协同产品、增加深冷快线等新的业务模式,不断提升客户认可程度。现场制气业务方面,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特点、工程能力及配套运维服务质量,在持续发展中小型现场制气的同时,突破适合公司的中大型现场制气项目,并借此强化协同效益,进一步提升现场供气的服务水平。2024年3月,获得营口建发单套7万等级空分供气项目,实现有色冶炼行业突破。2024年5月,获得山东睿霖高分子3万等级空分供气项目,实现炼化/石化行业突破。2024年6月,稷山铭福钢铁3套空分合作项目正式投产运营。2024年7月,获得云南呈钢集团3套空分供气项目,以收购转供气(de-cap)方式实现钢铁行业再突破。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25/32/3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4.0/5.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31倍、22倍、1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环境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公司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和内控风险,产品质量风险,安全生产的风险,核心竞争力风险,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存货跌价风险,商誉减值风险,客户关系类无形资产减值的风险,税收政策变动风险。 |
4 | 中泰证券 | 孙颖,王芳,聂磊,杨旭,张昆 | 维持 | 买入 | 金宏气体2024年三季报点评:特气短期承压,大工业&电子大宗稳步推进 | 2024-11-04 |
金宏气体(688106)
报告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4三季报,2024年Q1-Q3公司实现营收18.6亿元,同比+4.4%;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18.7%;扣非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25.9%。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收6.3亿元,同比-3.1%,环比-2.6%;归母净利润5039万元,同比-48.1%,环比-39.7%;扣非归母净利润4635万元,同比-44.5%,环比-35.9%。
部分特气降价明显影响盈利水平。据公司公告,本期市场竞争加剧,产品综合毛利率有所下滑。24Q3单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0.7%,同比-6.4pct,环比-3.7pct。据钢联数据,部分特气市场受需求羸弱及供给增加的影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降价,24Q3单季度超纯氨市场均价为1.2万元/吨,同比下降33.9%,相较于24H1均价下降22.3%;24Q3单季度氧化亚氮市场均价为1.2万元/吨,同比下降13.4%,相较于24H1均价下降13.9%;24Q3单季度管束氦气内蒙古/上海的市场均价分别为90.5/104.5元/m3,分别同比下降47.0%/44.5%。我们认为,随着例如光伏等行业市场出现边际预期改善,以及部分品种价格跌近至成本线附近,公司盈利能力逐步探明底部。
以量补价,综合性布局持续弥补特气降价影响。据公司公告,公司会通过提升销量来对冲特种气体产品价格下降所带来的影响,在受光伏行业景气下行及其产品库存积压影响,超纯氨等产品的需求及价格双降的背景下,公司依托对品类及应用领域的综合性布局,大宗气体及特种气体产品整体仍然实现销量的增长。前三季度,大宗气体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6%,特种气体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2%;此外,公司持续扩张对集成电路等应用的领域布局,前三季度集成电路行业营收占13%,较去年同期增长30%,随着后续特气新品的持续导入以及电子大宗业务的持续投产,我们认为集成电路行业占营业收入的占比也会持续提升。
大工业&电子大宗项目持续推进,未来将持续贡献稳定营收。据公司公告,截至10月底,北方集成电路一期、广东芯粤能、西安卫光科技、厦门天马光电子、无锡华润上华、稷山铭福及云南呈钢项目均已实现稳定供应;武汉长飞及北方集成电路二期项目预计24Q4陆续投产;营口建发及山东睿霖项目目前仍处于建设过程中。这些项目陆续竣工投产之后,将会稳定提升公司未来的营业收入。
公司是对标林德的综合型气体供应商。以海外龙头气体公司为鉴,无论从下游应用结构,还是供气模式上来看占比都较为均衡,具备较强的抗风险属性。金宏同样在业务模式以及下游应用占比上具备类似的综合性,本质上是降低对单一下游行业景气的依赖度,以及在原材料/生产/运输/客户/管理等方面形成协同,相辅相成。我们认为,多元的下游结构以及综合型的业务矩阵将助力公司更好的拥抱工业气体万亿蓝海市场。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工业气体民营领军者,坚持贯彻纵横发展战略,在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的双轮驱动下,兼具成长弹性及持续性。考虑到部分特气市场降价显著且短期难有起色,光伏等下游需求的预期变化以及公司大工业、电子大宗载气等现场制气项目的投产节奏,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分别为2.8/3.3/4.3(24/25年前值为4.0/5.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19%/31%,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1.6x/26.5x/20.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成本涨幅超预期、重大项目建设以及收并购整合不及预期、新业务行业新增供给超预期、安全生产的风险。
|
5 | 国金证券 | 陈屹,张君昊 | 维持 | 买入 | 价格因素使得短期业绩承压 | 2024-11-01 |
金宏气体(688106)
10月29日晚间公司披露24年三季报,1~3Q24公司实现营收29.0亿元,同比+19.6%;实现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21.7%。其中,单Q3实现营收6.3亿元,同比-3.1%;实现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48.1%。
经营分析
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涉足大宗气体与电子气体业务,坚持横纵向共同发力。目前,公司在电子特种气体、电子大宗载气、TGCM多维度更全面地为半导体客户提供综合性气体解决方案。通过积极开拓市场,1~3Q24实现气体销量同比+18.1%,特种气体/大宗气体/现场制气/燃气营收分别占比41.6%/38.5%/11.3%/8.5%。
市场竞争加剧,产品综合毛利率下滑。受新增产能投放、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公司部分产品存在价格下跌,使得3Q24综合毛利率降至30.7%(同比-6.5pct)。关注公司新研发产品技术溢价提升、产品多元化后对毛利率的修复作用。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2/4.0/5.3亿元,EPS分别为0.66/0.83/1.09元,对应PE分别为29倍、24倍和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电子特气部分下游需求降速、电子特气部分品类竞争加剧、大宗气体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新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
6 | 民生证券 | 方竞,李萌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集成电路业务进展积极 | 2024-10-31 |
金宏气体(688106)
事件:10月29日,金宏气体发布2024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8.58亿元,同比增长4.37%,实现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减少18.72%。
销量同比增长,毛利率下滑拖累利润。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当中,特种气体营收占比41.63%,大宗气体营收占比38.54%,现场制气及租金营收占比11.32%,燃气营收占比8.51%。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6.26亿元,同比减少3.14%,实现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减少48.06%,销售毛利率为30.74%,同比下滑6.43pcts。公司前三季度销量增长18.08%,但毛利率下滑,原因是: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价格竞争加剧,氧化亚氮因上半年工厂检修,且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增量比较明显,产能供不应求,部分通过外采的方式弥补缺口,而外采氧化亚氮的毛利率相对较低,从而拉低了整体氧化亚氮产品的毛利率;氦气的价格受国际地缘政治环境及国内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影响有所下行;氢气受光伏行业影响,平均毛利率有所下降。
集成电路占比稳步提升,电子特气持续导入新客户。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光伏行业的营收占比约为13%,在泛半导体行业的营收占主营业务的33%,其中集成电路行业占比已超过12%。公司致力于电子半导体领域的特种气体国产化,已逐步实现了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电子级正硅酸乙酯、高纯二氧化碳等一系列产品的进口替代。24年上半年,新增导入12家半导体客户。公司优势产品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等产品已正式供应了中芯国际、海力士、长鑫存储、联芯集成、积塔、华润微电子、华力集成等一批知名半导体客户。投产新品电子级正硅酸乙酯、高纯二氧化碳正在积极导入集成电路客户,已实现长鑫存储、苏州和舰等部分客户批量供应。在建新品全氟丁二烯、一氟甲烷、八氟环丁烷、二氯二氢硅、六氯乙硅烷、乙硅烷、三甲基硅胺等7款产品正在产业化过程中。
电子大宗载气进展积极,现场制气业务稳步推进。公司进一步加强电子大宗载气业务的服务能力,取得主要进展包括:公司在2024年取得武汉长飞、湖畔光芯、北方集成电路二期等三个电子大宗载气项目。2024年1月,厦门天马光电子电子大宗载气项目量产供气。2024年4月,无锡华润上华项目量产供气,实现成熟量产晶圆产线电子大宗载气存量业务的突破。24年上半年,苏州龙驰项目系统陆续交付。公司氦气资源除充分保障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等泛半导体客户需求外,还渗透医疗及工业客户。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的集成电路业务将受到下游需求拉动并持续增长,预计24/25/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80/3.73/5.00亿元,对应当前的股价PE分别为32/24/1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 |
7 | 平安证券 | 陈潇榕,马书蕾 | 维持 | 增持 | 气体产品量增价减,现场制气贡献增量 | 2024-10-30 |
金宏气体(688106)
事项: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4Q3实现营收6.26亿元,yoy-3.14%;实现归母净利润0.50亿元,yoy-48.06%;归母扣非净利润0.46亿元,yoy-44.52%;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58亿元,yoy+4.37%;实现归母净利润2.10亿元,yoy-18.72%;归母扣非净利润1.69亿元,yoy-25.92%;销售毛利率为33.09%,同比下降5.34个百分点。
平安观点:
特气和大宗气整体销量同比增加,部分核心产品降价导致盈利能力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营收为18.58亿元,同比增加4.37%,产品总销量同比增长18.08%,但因核心产品超纯氨、氢气、氮气等市场格局变化,综合毛利率有所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特种气体业务营收为7.73亿元,yoy-13.96%,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1.63%,光伏产业链供应端竞争加大、上下游产品存在打价格战现象,导致公司高纯氨和高纯氢气等也面临较大降价压力,此外,氦气价格受国际地缘政治环境变化影响而有所下降。此外,24Q1-Q3公司大宗气体产品营收为7.1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占总营收的38.54%;燃气业务营收为1.58亿元,同比减少4.19%,占比8.51%。
现场制气项目投运,成为公司业绩主要增量来源。现场制气及租金为今年新增单独核算的业务,2024Q1-Q3该业务营收达2.10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11.32%。2024年以来,公司新签署4项小型现场制气项目,投运2项,其中,稷山铭福钢铁3套空分合作项目于今年二季度正式投产运营;云南呈钢集团3套空分供气项目采用收购转供气(De-cap)方式,目前已经开始供气,后期会进行技术改造;营口建发单套7万等级空分供气项目及山东睿霖高分子3万等级空分供气项目目前都在有序推进过程中。
整体期间费用率较为稳定。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总期间费用率为21.52%,较2023年同期的21.27%相近,整体持稳。24Q1-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99%、8.44%、3.74%、1.35%,相较2023年同期的8.40%、8.41%、3.73%、0.74%,销售费用率下降,财务费用率提高。
投资建议:公司核心产品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二氧化碳等具有技术和规模优势,且多款高端产品电子级TEOS、六氟丁二烯等陆续导入半导体客户,有望逐步实现批量销售,同时随着多项现场制气合同和电子大宗载气订单陆续兑现,公司整体业绩有望逐年稳步增长,但由于产业竞争激烈、市场格局变化,叠加今年市场整体化工气体产品价格下行,公司大宗气和特气产品价格和毛利率均有所下降,因此下调业绩预期,预计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07、4.02、5.12亿元(较原预期3.64、4.65、5.87亿元有所下调),对应2024年10月29日收盘价PE分别为30.7、23.5、18.4倍,下游光伏和半导体基本面改善,气体价格下行空间有限,后续新产品批量供货和现场制气项目陆续投运有望贡献增量收益,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终端需求增速不及预期。若半导体和显示面板产业上行周期延后开启,光伏电池产业需求下行,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则公司电子特气业务需求难释放,业绩增速可能受限。2)海外企业大幅扩产。若海外巨头企业大幅提高特气产能规模,以规模和技术优势挤占中国特气市场,则可能造成部分特气产品竞争激增,产能过剩的局面。3)技术突破受阻的风险。若海外严格限制相关技术出口,国内企业在高壁垒高纯特气产品上的研发和工业化量产短期难以突破,则可能造成国产替代进程受阻延后的情况。4)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若原料空分气和能源价格受极端气候、海外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供需格局出现较大变动,则价格可能大幅波动,从而造成公司生产成本的抬升。 |
8 | 开源证券 | 罗通,金益腾,刘天文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Q3业绩短期承压,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 2024-10-30 |
金宏气体(688106)
18.78 2024Q3业绩有所承压,综合性气体平台长期趋势不变,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58亿元,同比+4.37%;90.51归母净利润2.10亿元,同比-18.72%;扣非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25.92%;90.51销售毛利率33.09%,同比-5.34pcts;销售净利率11.96%,同比-3.39pcts。2024Q34.82公司实现营收6.26亿元,同比-3.14%,环比-2.63%;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4.82比-48.06%,环比-39.71%;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44.52%,环比-35.88%;53.34销售毛利率30.74%,同比-6.43pcts,环比-3.71pcts;销售净利率8.79%,同比-7.00pcts,环比-5.10pcts。2024年第三季度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为: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产品价格及毛利率有一定程度下降,且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减少。考虑到新产能的爬坡周期,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99/3.96/5.01亿元(前值为3.89/4.97/6.1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0.3/22.9/18.1倍。我们看好公司电子大宗+特气的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电子气体板块持续推进结构化矩阵,电子特气、电子大宗业务增长强劲电子特种气体:公司优势产品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等产品已正式供应中芯国际、海力士、长鑫存储等知名半导体客户;投产新品电子级正硅酸乙酯、高纯二氧化碳正在积极导入集成电路客户,已实现长鑫存储、联芯集成、苏州和舰等部分客户批量供应;在建新品全氟丁二烯、一氟甲烷等7款产品正在产业化过程中。电子大宗载气:公司在2024年新取得武汉长飞、湖畔光芯、北方集成电路二期等三个电子大宗载气项目;厦门天马光电子电子大宗载气项目于2024M1量产供气、无锡华润上华项目于2024M4量产供气,实现成熟量产晶圆产线电子大宗载气存量业务的突破。两大子业务客户及项目量节节攀升,未来可期。
公司积极开拓市场,产品销量稳步增长
公司积极开拓市场,产能持续释放,2024Q1-Q3销量增长18.08%。收入占比层面,2024Q1-Q3,特种气体营收占比41.63%,大宗气体营收占比38.54%,现场制气及租金营收占比11.32%,燃气营收占比8.51%。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客户导入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