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华福证券 | 盛丽华 | 首次 | 买入 | GLP-1产业链率先获益,数吨级产能助力腾飞 | 2024-07-15 |
诺泰生物(688076)
投资要点:
定制类业务增长稳健, 欧洲大客户订单助力加速。
公司定制类业务主要由小分子 CDMO 业务贡献收入, 公司主要服务于海外创新药高级中间体, 具备较强壁垒, 疫情期间收入下滑明显, 2023 年开始实现恢复性增长, 叠加 23 年 5 月公告与欧洲客户签订大订单, 合同金额累计为 1 亿美元(含税) , 合同标的为 cGMP 高级医药中间体, 按照采购指引量,订单分 6 年执行完毕, 定制类业务稳健增长确定性强。
GLP-1 产业链率先获益, 公司积极扩产, 拥抱趋势。
GLP-1 产业链率先获益: 随着司美&替尔泊肽等 GLP-1 明星产品海外销售火爆, 点燃全球研发热情, 研发阶段便催生出原料药采购需求, 产业链业绩将率先体现; 公司积极扩产, 25 年底将落地数吨级产能: 公司现有产能为吨级,公司变更募投项目资金用于建设多肽原料药 601/602 车间, 合计 5.5 吨产能,将在 25 年底落地; 需求旺盛, 订单不断: 2023 年公司与国内知名生物医药公司签署 GLP-1 原料药 CDMO 合作, 并在欧洲及拉丁美洲区域分别签署司美格鲁肽注射剂及口服订单, 后续随着项目推进叠加新签订单, 公司将显著受益于GLP-1 产业趋势, 未来可期。
制剂产能落地, 奥司他韦颗粒剂获批, 有望加速
公司现有制剂品种主力为奥司他韦胶囊, 随着公司中华药港制剂产能落地、 新剂型奥司他韦颗粒剂获批, 以及后续管线稳步推进, 公司制剂业务有望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诺泰生物作为国内多肽原料药领军企业, 在 GLP-1 大的产业趋势下, 积极扩产, 拥抱机遇, 25 年底预计实现数吨级别产能, 有望承接 GLP-1 相关订单, 成长性凸显。 我们预计 2024-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6/5.2/7.4亿, 同比增长 120%/44%/44%, 对应 PE 分别为 42.2/29.3/20.4 倍, 24 年可比公司调整后 PE 均值为 40.9 倍, 考虑到公司明确受益于 GLP-1 产业趋势,且后续产能充沛, 成长性强, 可以享受一定估值溢价,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多肽原料药订单不及预期, 多肽原料药降价风险 |
22 | 中泰证券 | 祝嘉琦,崔少煜 | 维持 | 买入 | 业绩超预期,多肽领域优势不断兑现,高增态势延续 | 2024-06-24 |
诺泰生物(68807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0-2.50亿元,同比增长330.08-497.34%;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1.80-2.50亿元,同比增长318.59-481.38%。
业绩超预期,多肽领域优势持续兑现,有望持续维持高增态势。2024H1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中值2.15亿元(+413.71%);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2.15亿元(+400.00%),分季度看,2024Q2预计实现净利润中值1.49亿元(+613.40%);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1.50亿元(+662.54%),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均持续表现强劲。我们预计主要源于:①自主选择产品业务中部分多肽重磅商业化品种迎来收获期,呈持续放量趋势;②全球多肽产业链需求持续提升,公司部分多肽原料药验证批及商业化高速放量;③公司小分子CDMO技术优势显著,定制类服务呈逐步恢复态势所致。
多肽、特色原料药为主的自主选择产品持续高速增长,小分子CDMO呈逐步恢复态势。1)自主产品:在研管线持续推进,新品获批有望带来增长新动能。公司公布成功签约国内重磅GLP-1原料药CDMO、欧洲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口服司美格鲁肽原料药战略合作协议等,中长期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有望延续。此外,公司2023年10月及12月分别收到FDA签发的利拉鲁肽与司美格鲁肽原料药First Adequate Letter。106车间第三代多肽生产车间顺利投产,预计有望达吨级产能,连云港生产基地规划新建多肽生产车间,有望达数吨级多肽产能。我们预计伴随新产能的持续爬坡,公司自主产品业务有望持续维持高增态势。2)C(D)MO:大订单签约,2024年有望逐步恢复。凭借两大技术平台优势,公司同吉利德、英赛特、硕腾、Mirati等知名药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于2023年5月同欧洲大型药企客户签订了累计合同金额约1.02亿美元的cGMP医药高级中间体7年供货合同,在手订单充裕夯实逐步恢复确定性。
盈利预测及估值:考虑公司自主选择产品需求旺盛,我们调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67亿元、22.53亿元、32.11亿元(调整前14.17亿元、20.03亿元、28.61亿元),增速分别为51.62%、43.77%、42.53%;考虑2024年公司可转债、股权激励等费用摊销较大,费用率有望逐步回升,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2亿元、4.63亿元、6.05亿元(调整前2.21亿元、3.12亿元、4.51亿元),增速分别为116.07%、31.39%、30.85%。公司自主选择产品管线丰富,C(D)MO技术平台优势显著,未来有望通过自主产品+C(D)MO双轮驱动带来长期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产能提升不及预期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原材料供应及其价格上涨的风险,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23 | 民生证券 | 王班,乔波耀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利润增长情况大超预期,多肽原料药龙头快速放量 | 2024-06-21 |
诺泰生物(688076)
事件:2024年6月20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000-25000万元,同比增长330.08%-497.34%;扣非归母净利润18000-25000万元,同比增长318.59%-481.38%。单季度看,预计Q2归母净利润11367-18367万元,同比增长445.47%-781.37%;扣非归母净利润11460-18460万元,同比增长484.14%-840.94%。
自主选择产品持续放量,全球多肽原料药需求旺盛。2023年原料药业务实现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141%,以司美格鲁肽为首的GLP-1系列原料药快速拓展全球客户;2024年上半年业绩大幅超预期,也得益于自主选择产品的持续放量及收入占比提升。公司在多肽原料药领域已经建立了多重优势:1)质量优势:公司取得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等原料药的FDAFirstAdequateLetter,可满足下游制剂客户在FDA的申报需求。2)产能优势:106车间多肽原料药产品技改项目顺利投产,配备工业机器人、全自动合成系统、全自动裂解系统、进口液相制备生产线等设备,多肽原料药产能现已达吨级规模。3)成本优势:司美格鲁肽等多个长链修饰多肽原料药的单批次产量已达10公斤以上,远超行业平均的批次生产规模,规模效应持续显现。4)销售优势:从Random模式向mapping模式升级,通过矩阵式商务拓展团队扩大销售面,提升市场占有率,全面覆盖中国、欧美及亚太地区市场。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获得中国上市许可,持续丰富制剂品种和品规。6月3日诺泰生物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药品注册证书》,是公司第8个获批的制剂产品。磷酸奥司他韦为一种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目前唯一兼具流感预防适应症的口服抗流感药物,先后被纳入国内外权威指南。2023年公司制剂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抗病毒类产品收入达1.80亿元,同比增长648%,毛利率提升至55%,主要系磷酸奥司他韦销售的快速放量。目前公司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正在CDE的审评审批中,2024年底诺泰生物有望成为国内前三家拥有奥司他韦全剂型产品的持有人企业,全面覆盖胶囊、颗粒和干混悬剂共三种剂型。
投资建议:诺泰生物是中国多肽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具有国际标准的质量体系和规模化多肽大生产能力,未来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6.02/23.03/31.41亿元,同比增长55.0%/43.8%/36.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1/5.90/8.28亿元,对应PE为40/26/1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下降风险、技术创新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生产风险、汇率风险等。 |
24 | 信达证券 | 唐爱金,史慧颖 | 首次 | 买入 | 公司深度报告:行业迎来风口,多肽原料药龙头发力成长 | 2024-06-05 |
诺泰生物(688076)
多肽大单品频出,产业链迎来风口。多肽药品相对小分子药物更加高效、安全、具有耐受性和高选择性,相对大分子药物在质量、纯度、成本方面更具优势,多肽药物的治疗领域以慢病为主,近年来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GLP-1靶点药物将适应症拓展至减重领域,销售额快速增长,带来行业、社会的较大关注,推动多肽产业链进入快速发展期,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国内多肽原料药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1年的76.2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237.5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32.9%,多肽CDMO规模将于2021年的13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56.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4.5%。
布局早、技术强、产能多,公司发展势头良好。○1多年布局、产品丰富:公司在原料药领域布局多年,团队深耕多肽20载,截止至2024年5月20日,公司已取得18个原料药品种的国内登记,15个原料药品种的FDADMF/VMF编号,7个制剂获批上市。○2技术先进、创新布局:经过多年研发,公司搭建了多个技术平台,利用基于固液融合的多肽规模化生产技术平台生产的司美格鲁肽单批次产量超过10公斤,达到行业先进水平;除仿制药外,公司积极布局创新药业务,一类新药SPN0103-009注射液已取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3加建产能、增厚壁垒:由于多肽行业在短期内获得大量关注和布局,产能紧缺,因此拥有优质产能的公司竞争力更强,公司连云港工多肽原料药产能现已达吨级规模,公司预计多肽在建产能将于2025年投放,2025年底多肽原料药产能将达数吨级,产能投放有望带来销售放量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85/18.62/25.27亿元,增速分别为34.0%、34.5%、35.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3.02/4.23亿元,增速分别为29.9%、42.5%、40.3%,当前股价对应2024E-2026E年PE分别为58.4x、41.0x、29.2x。公司作为多肽原料药龙头公司,受益于GLP-1靶点药物带来的行业发展热潮,多肽产能释放有望推动自主选择产品放量,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环境风险、财务风险、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研发失败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等。 |
25 | 国信证券 | 张佳博,陈益凌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216%,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 2024-05-06 |
诺泰生物(688076)
核心观点
2024年一季度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利润端增速快于收入端。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56亿元(+71.02%),归母净利润0.66亿元(+215.65%),扣非归母净利润0.65亿元(+179.69%)。公司2024年一季度业绩实现较快增长,主要系公司持续推进矩阵式商务拓展模式,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利润端增速快于收入端,主要系规模效应及2023年一季度利润端低基数所致。
盈利能力提升,研发费用率提升。2024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67.26%(+11.33pp),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及多肽原料药需求旺盛,归母净利率18.64%(+8.54pp),盈利能力提升明显。费用方面,2024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3.23%(-5.54pp)、管理费用率19.83%(-1.49pp)、财务费用率0.91%(-1.04pp)、研发费用率18.62%(+8.99pp),四费率42.59%(+0.90pp),得益于规模效应,销售、管理费用率均有下降,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有所提升。
106车间技改项目完成,多肽原料药产能持续提升。公司IPO募投项目“106车间多肽原料药产品技改项目”已顺利投产,作为第三代多肽生产车间,配备了行业领先的工业机器人、DCS自动控制系统、全密闭生产系统、全自动合成系统、全自动裂解系统以及进口液相制备生产线,实现了生产数字化、智能化、规模化。目前,公司的多肽原料药产能已达到吨级规模。此外,公司还计划新建多肽生产车间,预计到2025年底,多肽原料药产能将达到数吨级。
投资建议:在GLP-1药物大单品带动下,多肽产业链有望维持高景气度,随着公司加大矩阵式销售模式拓展力度,有望在订单和业绩端持续取得突破。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14.1/18.7/23.8亿元,同比增速36%/33%/27%,归母净利润2.2/3.1/4.1亿元,同比增速35%/40%/33%,当前股价对应PE=54/39/29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药物研发失败风险;监管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26 | 中泰证券 | 祝嘉琦,崔少煜 | 维持 | 买入 | Q1高于预告中值,多肽领域优持续兑现,有望持续维持高增态势 | 2024-04-23 |
诺泰生物(68807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71.02%;归母净利润6633万元,同比增长215.65%;实现扣非净利润6540万元,同比增长179.69%。
业绩高于预告中值,多肽领域优势持续兑现,有望持续维持高增态势。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71.02%);归母净利润6633万元(+215.65%);实现扣非净利润6540万元(+179.69%),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均高于预告中值,持续表现强劲。我们预计主要源于:①自主选择产品业务中部分多肽重磅商业化品种迎来收获期,呈持续放量趋势;②全球多肽产业链需求持续提升,公司部分多肽原料药验证批高速放量;③春季流感高发,公司奥司他韦系列产品需求旺盛;④公司小分子CDMO技术优势显著,定制类服务呈逐步恢复态势所致。盈利能力上,2024Q1公司整体毛利率67.26%(+11.33pp),净利率18.15%(+9.07pp)。销售费用1149万元(-37.07%),费用率3.23%(-5.54pp)。管理费用7057万元(+59.03%),费用率19.83%(-1.50pp)。财务费用325万元(-20.22%),费用率0.91%(-1.05pp),研发费用6625万元(+230.56%),费用率18.62%(+8.99pp)。
多肽、特色原料药为主的自主选择产品持续高速增长,小分子CDMO呈逐步恢复态势。1)自主产品:在研管线持续推进,新品获批有望带来增长新动能。2023年板块收入约6.29亿元(+145.48%)。公司公布成功签约国内重磅GLP-1原料药CDMO、欧洲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口服司美格鲁肽原料药战略合作协议等,中长期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有望延续。此外,公司2023年10月及12月分别收到FDA签发的利拉鲁肽与司美格鲁肽原料药First Adequate Letter。106车间第三代多肽生产车间顺利投产,预计有望达吨级产能,连云港生产基地规划新建多肽生产车间,有望达数吨级多肽产能。我们预计伴随新产能的持续爬坡,公司自主产品业务有望持续维持高增态势。2)C(D)MO:大订单签约,2024年有望逐步恢复。凭借两大技术平台优势,公司同吉利德、英赛特、硕腾、Mirati等知名药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于2023年5月同欧洲大型药企客户签订了累计合同金额约1.02亿美元的cGMP医药高级中间体7年供货合同,在手订单充裕夯实逐步恢复确定性。
盈利预测及估值:考虑公司自主选择产品需求旺盛,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17亿元、20.03亿元、28.61亿元,增速分别为37.10%、41.35%、42.85%;但考虑2024年公司可转债、股权激励等费用摊销较大,费用率有望逐步回升,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亿元、3.12亿元、4.51亿元,增速分别为35.49%、41.26%、44.55%。公司自主选择产品管线丰富,C(D)MO技术平台优势显著,未来有望通过自主产品+C(D)MO双轮驱动带来长期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产能提升不及预期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原材料供应及其价格上涨的风险,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27 | 民生证券 | 王班,乔波耀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一季报点评:Q1业绩增长超预期,第三代多肽车间投产加速订单释放 | 2024-04-23 |
诺泰生物(688076)
事件:2024年4月22日,诺泰生物发布2024年一季报。公司Q1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71.02%,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215.65%,扣非净利润0.65亿元,同比增长179.69%,业绩增长超预期。
自主选择业务支持业绩高速增长,矩阵式BD团队加速拓展全球订单。2023
年自主选择业务实现6.29亿元收入,同比增长145%,毛利率为64.43%,其中1)原料药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141%,主要系司美格鲁肽等多肽原料药快速放量,公司提交美国的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已通过与制剂的关联技术审评,并且提交司美格鲁肽在韩国、沙特的注册资料和利拉鲁肽在巴西、澳大利亚、沙特、南非等国的注册资料,加速GLP-1原料药产品全球化布局。2)制剂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抗病毒类产品收入达1.80亿元,同比增长648%,毛利率提升至55%,主要系流感高发下市场对磷酸奥司他韦胶囊需求旺盛。3)寡核苷酸新兴业务方面,诺泰诺和GMP中试产线顺利投产,满足从研发向中试放大转移,并在2023年实现盈亏平衡。2023年CDMO/CMO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9%,随着24年建德二期车间七22万升新产能陆续投产,未来公司将从高级中间体更多向原料药延伸,可提供吨级定制生产服务。
第三代多肽生产车间建成投产,为开拓更多国际顶级客户做准备。2023年12月26日,诺泰生物连云港工厂第三代多肽生产车间正式联线投产,大幅度提升公司多肽GMP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和规模化。106车间三四层实现工业机器人生产操作,全过程物料密闭化、过程化及无纸化,合成区及洁净区分别满足OEB4和OEB5防护等级,可以满足各类多肽的生产需求,为公司开拓更多全球TOP客户做好产能准备。目前公司多肽原料药产能已达到吨级以上,司美格鲁肽等多个长链修饰多肽药物的单批次产量已超过十几公斤;公司在连云港分别投资2.10亿元和2.30亿元建设601和602车间,预计2025年底将达到大吨级的多肽原料药产能。公司已成功签约国内重磅GLP-1原料药CDMO战略合作、GLP-1卡式瓶欧洲制剂战略CDMO业务、口服司美格鲁肽原料药战略合作协议等重磅订单,长期增长确定性较强。
投资建议:诺泰生物是中国多肽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具有国际标准的质量体系和规模化多肽大生产能力,未来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4.47/20.12/28.37亿元,同比增长40.0%/39.0%/4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1/3.30/4.70亿元,对应PE为50/35/2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下降风险、技术创新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生产风险、汇率风险等。 |
28 | 开源证券 | 余汝意,汪晋 | 首次 | 买入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多肽赛道龙头企业,下游需求强劲成长空间广阔 | 2024-04-15 |
诺泰生物(688076)
全产业链布局的多肽赛道龙头企业,自选产品业务快速放量打开成长空间诺泰生物是国内多肽赛道龙头企业,已布局多肽上下游全产业链,并通过收购澳赛诺拓展定制研发生产业务。随着公司自选产品业务快速放量,2023年业绩表现亮眼。短期看,以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多肽药物催化下游需求释放,原料药业务有望加速成长;CDMO业务大订单即将执行,在研管线向后期推进释放成长潜力。中长期看,公司持续推进多肽产能建设,并前瞻性布局景气度较高的寡核苷酸业务,有望打开成长空间。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预计2024-2026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2.47/3.27/4.35亿元,EPS为1.16/1.53/2.04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4.6/33.7/25.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GLP-1重磅单品频出,催化多肽产业链蓬勃发展
近年来GLP-1药物发展方兴未艾,以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为代表的重磅单品频出,重点布局2型糖尿病、肥胖等患者基数较大的慢性病领域,全球年销售额快速攀升,也吸引更多企业布局GLP-1药物管线。目前已上市及在研阶段的GLP-1产品大部分为多肽类药物,随着下游市场的快速放量以及管线向后期推进,药企对上游多肽产能的需求大幅提升,国内多肽产业链相关的头部企业有望凭借自身较强的开发能力以及高性能产品获得更多订单,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多肽原料药产能已达吨级规模,下游需求持续提升增长势头强劲
公司持续推进多肽产能建设,目前多肽原料药产能已达吨级规模,601多肽原料药车间预计于2025年底投产,届时产能将达数吨级规模。公司定制研发生产业务已服务多款重磅创新药产品,2024年1.02亿美元的CDMO长期供货合同将开始执行;随着在研管线不断向后端推进,预计CDMO业务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同时,公司前瞻性布局具有较大放量潜力的原料药品种,已突破了长链多肽药物规模化大生产的技术瓶颈;2023年先后与欧洲客户、拉丁美洲客户签署司美格鲁肽原料药战略合作协议,原料药与中间体业务已实现跨越式成长。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自选产品放量不及预期、产能落地不及预期。 |
29 | 中泰证券 | 祝嘉琦,崔少煜 | 维持 | 买入 | 业绩超预期,多肽领域优势不断兑现,高增趋势有望延续 | 2024-04-09 |
诺泰生物(68807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500-7000万元,同比增长161.74%-233.13%;实现扣非净利润5500-7000万元,同比增长135.22%-199.37%。
业绩超预期,多肽领域优势不断兑现,高增趋势有望延续。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中值约6250万元(+197.44%),扣非净利润中值约6250万元(+167.29%),持续表现强劲。我们预计2024Q1归母、扣非高速增长主要源于:①自主选择产品业务中部分多肽重磅商业化品种迎来收获期,呈持续放量趋势;②全球多肽产业链需求持续提升,公司部分多肽原料药验证批不断放量;③春季流感高发,公司奥司他韦系列产品需求旺盛;④公司小分子CDMO技术优势显著,定制类服务呈逐步恢复态势所致。
多肽、特色原料药为主的自主选择产品持续高速增长,小分子CDMO呈逐步恢复态势。1)自主产品:在研管线持续推进,新品获批有望带来增长新动能。2023年板块收入约6.29亿元(+145.48%)。公司公众号公布成功签约国内重磅GLP-1原料药CDMO、欧洲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口服司美格鲁肽原料药战略合作协议等,中长期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有望延续。此外,公司2023年10月及12月分别收到FDA签发的利拉鲁肽与司美格鲁肽原料药First Adequate Letter。106车间第三代多肽生产车间顺利投产,预计有望达吨级产能,连云港生产基地规划新建多肽生产车间,有望达数吨级多肽产能。我们预计伴随新产能的持续爬坡,公司自主产品业务有望持续维持高增态势。2)C(D)MO:大订单签约,2024年有望逐步恢复。凭借两大技术平台优势,公司同吉利德、英赛特、硕腾、Mirati等知名药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于2023年5月同欧洲大型药企客户签订了累计合同金额约1.02亿美元的cGMP医药高级中间体7年供货合同,在手订单充裕夯实逐步恢复确定性。
盈利预测及估值:考虑公司自主选择产品需求旺盛,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17亿元、20.03亿元、28.61亿元,增速分别为37.10%、41.35%、42.85%;但考虑2024年公司可转债、股权激励等费用摊销较大,费用率有望逐步回升,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亿元、3.12亿元、4.51亿元,增速分别为35.49%、41.26%、44.55%。公司自主选择产品管线丰富,C(D)MO技术平台优势显著,未来有望通过自主产品+C(D)MO双轮驱动带来长期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原材料供应及其价格上涨的风险,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30 | 国信证券 | 张佳博,陈益凌 | 首次 | 增持 | 2023年营收增长58.69%,自主选择产品表现亮眼 | 2024-04-08 |
诺泰生物(688076)
核心观点
2023年业绩实现较快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0.34亿元(+58.69%),归母净利润1.63亿元(+26.20%),扣非归母净利润1.68亿元(+102.31%)。其中23Q4单季营收3.24亿元(+20.45%),归母净利润0.71亿元(-6.18%),扣非归母净利润0.80亿元(+12.20%)。公司2023年业绩实现较快增长,主要由自主选择产品驱动,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快于归母净利润,主要系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较高所致。
自主选择产品表现亮眼,定制类业务稳定增长。分业务来看,2023年自主选择产品实现营收6.29亿元,同比增长145.5%,其中制剂营收2.13亿(+154.3%),主要受益于奥司他韦等抗病毒制剂收入的大幅增长(+647.5%),原料药及中间体营收4.16亿(+141.2%),主要受益于多肽原料药的需求增长。定制类产品及技术服务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实现营收4.04亿元(+3.1%)。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费用率较稳定。2023年公司毛利率60.97%(+3.4pp),其中定制类产品及技术服务业务毛利率55.58%(+0.2pp),与2022年基本维持稳定,自主选择产品毛利率64.43%,较2022年提升3.3pp。归母净利率15.58%(-4.24pp),下滑较多主要系2022年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损益较高所致,扣非归母净利率16.26%(+3.5pp)。费用方面,2023年销售费用率5.58%(+0.2pp)、管理费用率21.54%(-2.7pp)、研发费用率12.08%(+1.4pp)、财务费用率1.12%(+1.1pp),四费率合计40.32%(+0.05pp),费用率较稳定。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14.1/18.7/23.8亿元,同比增速36%/33%/27%,归母净利润2.2/3.1/4.1亿元,同比增速35%/40%/33%。在GLP-1药物大单品带动下,多肽产业链有望维持高景气度。诺泰生物作为国产多肽原料药领先企业,在人员、产能、技术方面均处于行业前列,随着公司加大矩阵式销售模式拓展力度,有望在订单和业绩端持续取得突破。给予公司2024年PE57-60x,合理价格区间为58.98-62.08元,对应市值区间为126-132亿元,较当前股价有10-16%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药物研发失败风险;监管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