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群益证券 | 朱吉翔 | | 增持 | 股权激励行权要求高,核心设备企业受益行业整合 | 2025-03-06 |
拓荆科技(688072)
结论与建议:
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将70%的员授予127万股(占总股本0.45%)股票用于激励,同时行权目标较高,体现公司对于未来发展的信心。
同时,我们预计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并购有望在2025较大规模展开,目前芯源微已经发布停牌公告,而公司作为国内薄膜沉积设备龙头企业,在PECVD设备领域领先其他竞争对手,极具并购价值。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25、26年PE45倍和37倍,考虑到本土半导体设备企业并购浪潮即将来临,给予买进评级。
股权激励行权目标高: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将向包括董事长、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在内的1072位核心员工(占全体员工70%)授予127万股(占总股本0.45%)股票用于激励,股票来源为此前回购股份。行权价格为90元/股,较目前股价折让49%。行权条件为2025年营收目标49.9亿元,同比增长21.7%,营收触发值是46亿元,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触发值为9.9亿元;2026年营收目标60亿元较2024年增长46%,营收触发值是54亿元触发,净利润12.6亿元,较2024年增长83%,净利润触发值11.9亿元触发,整体增速预期较快,体现管理层对于公司快速发展的信心。
4Q24业绩高速成长,营收创新高: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1亿元,同比增52%,实现净利润6.9亿元,同比增4%,扣非后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14%。相应的,4Q24实现营收18.3亿元,同比增82%,环比增81%,创历史新高;实现净利润4.2亿元,同比增7%,环比增193%;扣非后净利润2.9亿元,同比增113%,环比增539%;得益于订单的持续增长,公司2024年累计出货超过1000个设备反应腔,创历史新高。
行业有望实现大规模并购,本土设备企业强强联合:得益于国产替代的推进,本土半导体设备企业近年来快速成长,涌现如北方华创这样的平台型企业。预计未来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有望加大并购力度,复刻海外龙头跨域式增长的发展路径。涂胶显影的大厂沈阳芯源微已经公告将停牌筹划股权变更,预计更大范围的强强联合也将不断展开,公司作为国内薄膜沉积设备龙头企业,在PECVD设备领域领先其他竞争对手,极具并购价值。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年净利润10.8亿元和13.3亿元,同比增长57%和23%,EPS分别为3.87元和4.76元,目前股价对应2025、26年PE45倍和37倍,给予买进评级。
风险提示:中国半导体制造投资需求急速下降。 |
2 | 华源证券 | 葛星甫 | 首次 | 买入 | 业绩高增长,新机台/新工艺持续突破,大陆需求旺盛奠定发展基础 | 2025-02-17 |
拓荆科技(688072)
投资要点:
拓荆科技是国内集成电路薄膜沉积设备国产替代的龙头,深耕于薄膜沉积设备和混合键合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公司产品线形成PECVD、ALD、SACVD、HDPCVD、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等薄膜产品系列以及混合键合系列产品的全面布局。
业务持续扩张,收入高速增长。公司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储备和研发、丰富的客户资源以及高效售后服务的优势不断拓宽在薄膜沉积设备和混合键合设备的量产和业务规模,持续获得客户订单并建立与下游客户的稳定合作关系,公司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实现业务规模和营收的高速增长。公司营收自2018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从0.71亿元增长至2023年27.05亿元营收,CAGR约为107.1%。2024年前三季度达到22.78亿元营收,同时根据公司业绩预告,全年公司营收预计实现40-42亿元,由此推算公司2024年Q4预计营收为17-19亿元,同比实现70%-90%增长,增长动能强劲。公司设备出货量实现逐年大幅增长,2024年出货超过1000个设备反应腔,突破历史新高。
产品研发场景持续迭代,产业化应用不断深化。公司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发展,保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持续推进产品产业化和各产品系列迭代,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增至4.81亿元实现同比增长36%。2024年公司取得Flowable CVD设备、PECVDBianca工艺设备、PE-ALDSiN工艺设备、HDPCVDFSG、HDPCVDSTI工艺设备、键合套准精度量测设备等一系列新产品及新工艺的客户端导入验证,完成产业化应用,新型设备平台PF-300M、PF-300T Plus及新型反应腔Supra-DACHM、ONOStack等工艺设备收获客户重复订单和大批量出货,公司不断扩大以PECVD、ALD、SACVD、HDPCVD为主的薄膜工艺覆盖面,产品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加。
全球半导体产业持续扩张,大陆需求显著增长,利好公司需求端拓展。根据SEMI预测,未来半导体受惠于AI先进算力需求和成熟制程AIOT需求,2025年产能预计年增长率达6.6%,至每月3360万片晶圆。2025-2027年全球300mm晶圆厂设备投资预计达4000亿美元,其中Logic与Micro投资额展望1730亿美元,存储行业投资额达到1200亿美元以上。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总销售额预计达1130亿美元,2025年和2026年预计可增长至1210亿美元和1390亿美元。中国大陆设备出货金额持续高增长,2018年预估131.1亿美元,约占全球645亿美元出货额的20.3%。到2023年,中国大陆设备出货额已经增至366亿美元,全球占比提升至34.4%。按照SEMI预计,2024中国大陆占全球出货额比重将拔高至43.4%,至490亿美元。2018~2024年,预计大陆出货金额CAGR达到24.6%,显著高于全球设备出货金额增长速度(9.8%)。受益于下游晶圆制造厂对半导体设备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内半导体设备的国产替代需求,国内的半导体设备厂商有较大空间推动业务规模扩大和营收增长。拓荆科技作为国内薄膜沉积设备以及混合键合设备的领军者,有望持续提升产品性能,紧跟客户研发节奏,完善公司产品在薄膜沉积设备的覆盖面和混合键合设备布局。公司持续推动PECVD、ALD、沟槽填充薄膜和混合键合系列产品及工艺的产业化应用,进一步提高产品先进性,服务客户需求优化升级,促进自身业务的持续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6/10.29/14.8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02%/84.99%/44.47%,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79.06/42.74/29.58倍。我们选取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盛美上海/华海清科/中科飞测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估值为121.9倍,鉴于公司在集成电路制造薄膜沉积领域的龙头地位,卓越的产品开发能力和收入的持续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客户扩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品研制及客户推广不及预期;地缘因素不确定性; |
3 | 华金证券 | 孙远峰,王海维 | 维持 | 增持 | 24Q3营收创历史新高,新产品/新工艺机台取得突破进展 | 2024-11-05 |
拓荆科技(688072)
投资要点
2024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24Q3营收创历史新高,新产品/新工艺机台取得突破进展
受益于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公司新产品及新工艺机台在客户端验证取得突破性进展,PECVD、ALD、SACVD、HDPCVD、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等系列产品量产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多款基于新型设备平台(PF-300M和PF-300TPlus)及新型反应腔(Supra-D)开发的工艺设备实现收入确认。
24Q3公司实现营收10.11亿元,同比增长44.67%,环比增长27.14%,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减少2.91%,环比增长19.87%;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减少58.79%,环比减少29.05%,其中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长较大,主要系公司持有珂玛科技的股票价格上涨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72亿元。毛利率39.27%,同比减少12.40个百分点,环比减少7.62个百分点。毛利率阶段性下降主要由于新产品及新工艺的收入占比大幅度增加,新产品及新工艺在客户验证过程成本相对较高。
全系列PECVD介质薄膜材料的覆盖,多款新品量产规模持续扩大
公司PECVD、ALD、SACVD、HDPCVD、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等薄膜设备产品系列及混合键合设备产品系列均已在客户端实现产业化应用,量产规模逐步扩大,其设备性能和产能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PECVD:公司PECVD设备已实现全系列PECVD介质薄膜材料的覆盖,通用介质薄膜材料和先进介质薄膜材料均已实现产业化应用。两款新型设备平台(PF-300TPlus和PF-300M)和两款新型反应腔(pX和Supra-D)持续获得客户订单并出货至多个客户端。两款新型设备平台机械产能可提高约20%至60%,新型反应腔进一步提升了薄膜沉积的性能指标,包括薄膜均匀性、颗粒度等指标,可满足客户在技术节点更新迭代的过程中对高产能及更严格的薄膜性能指标的需求。
ALD:公司PE-ALD高温、低温SiO2、SiN等薄膜均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并持续获得客户订单、出货至客户端验证。Thermal-ALD设备持续获得订单并出货至客户端验证,已通过验证的Thermal-ALD(TS-300Altair)设备再次获得重复订单。此外,公司持续拓展Thermal-ALD其他薄膜工艺,持续扩大薄膜材料覆盖面,并积极推进客户端的验证,整体进展顺利。
SACVD:公司可实现SATEOS、BPSG、SAF薄膜工艺沉积的SACVD设备在国内集成电路制造产线的应用规模进一步提升。
HDPCVD:公司HDPCVDUSG、FSG、STI薄膜工艺设备均已实现产业化;截至2024年8月,HDPCVD反应腔累计出货量达70个,并持续扩大量产规模。
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首台产品通过客户验证,实现产业化应用,并获得客户重复订单及不同客户订单。截至2024年8月,与该设备相关的反应腔累计出货超15个。
混合键合:晶圆对晶圆键合产品Dione300及芯片对晶圆混合键合前表面预处理产品Propus均实现产业化,性能表现优异。两款产品均获得客户量产重复订单。键合套准精度量测产品Crux300也已获得客户订单。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新产品/新工艺机台所需验证时间较长,且验证过程成本相对较高,我们调整此前对公司的业绩预测。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8.70/52.50/66.15亿元(24/25年原先预测值为39.24/53.07亿元),增速分别为43.1%/35.6%/26.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0/9.30/12.87亿元(24/25年原先预测值为8.28/10.90亿元),增速分别为-13.9%/63.0%/38.4%;PE分别为81.9/50.3/36.3。公司现已实现全系列PECVD介质薄膜材料的覆盖,ALD、SACVD等多款新品量产规模持续扩大,混合键合设备显著受益先进封装技术快速发展。持续推荐,维持“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无法如期产业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晶圆厂产能扩充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系统性风险等。 |
4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张大为 | 维持 | 增持 | 新产品与工艺加速验证,毛利率阶段性承压 | 2024-11-04 |
拓荆科技(688072)
核心观点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3.7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1%。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2.78亿元(YoY+33.79%),归母净利润2.71亿元(YoY+0.10%)。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0.11亿元(YoY+44.67%,QoQ+27.14%),归母净利润1.42亿元(YoY-2.74%,QoQ+19.87%)。第三季度公司多款基于新型设备平台(PF-300M和PF-300T Plus)及新型反应腔(Supra-D)开发的工艺设备实现收入确认,推动公司第三季度收入环比高增。
新产品与新工艺加速验证,毛利率阶段性下滑。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3.59%(YoY-6.75pp),净利率为11.41%(YoY-4.42pp)。其中,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达到39.27%(QoQ-7.62pp),净利率为13.61%(QoQ-0.8pp)。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降幅较大,主要因新产品与新工艺的收入占比大幅增加,而新产品与新工艺的客户端验证需要投入较高成本,因此导致前三季度毛利率阶段性下滑。非经常性损益方面,前三季度政府补助收益为1.25亿元(YoY+23.22%),第三季度受益于公司持有的珂玛科技股票价格上涨,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72亿元。截止9月末,公司合同负债余额约25.12亿元(QoQ+23.26%),存货约70.77亿元,主要系发出商品增加,前三季度公司出货金额同比增长超160%。
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新工艺机台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在1-9月投入研发费用4.81亿元(YoY+35.75%),新产品及新工艺机台,如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设备、PECVDBianca工艺设备、键合套准精度量测设备等,在客户端验证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在ALD领域,公司集中研发氧化硅、氮化硅、氧化铝、氮化铝、氧化钛、氮化钛等六类薄膜设备。此外,公司原有PECVD、ALD、SACVD、HDPCVD、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等设备,伴随客户持续下单,量产规模持续增长。
投资建议:国产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龙头,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龙头之一,新产品与新工艺机台有望逐步量产出货,而新机台的加速验证将增加成本与费用,导致短期盈利能力承压,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38.09/51.70/66.35亿元(前值41.97/54.57/68.76亿元),归母净利润5.52/9.16/12.30亿元(前值8.63/11.94/15.7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8.2/47.1/35.1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晶圆制造产能扩充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风险,国际关系波动和地缘政治风险等。 |
5 | 平安证券 | 付强,徐勇,陈福栋 | 维持 | 增持 | 收入稳定增长,利润阶段性承压 | 2024-10-30 |
拓荆科技(688072)
事项: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3,公司实现收入10.11亿元,同比增长44.67%,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下降2.91%。
平安观点:
2024Q3收入稳定增长,盈利因新机台验证及高研发投入短期承压。2024Q3,公司实现收入10.11亿元,同比增长44.67%,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下降2.9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553万元,同比下降58.79%。公司收入稳定增长,主要原因为公司多款基于新型设备平台(PF-300M和PF-300T Plus)及新型反应腔(Supra-D)开发的工艺设备量产规模不断扩大所致;公司盈利能力短期承压,主要原因为:1)新产品及新工艺收入占比大幅增加,客户端验证成本较高,公司2024Q3单季毛利率仅为39.27%,同比下滑12.40pct,但属于阶段性下降;2)公司持续进行高强度研发投入,2024Q3单季研发投入达到1.66亿元,同比增长15.47%。
公司合同负债、存货稳定增长,一定程度上反应公司订单情况良好。
2024Q3末,公司合同负债25.12亿元,较2023年末大幅增长81.80%,较2024H1末增长23.26%,存货70.77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55.33%,主要为发出商品增加,2024年1-9月公司出货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60%。公司合同负债、存货维持稳定增长趋势,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公司新签订单情况良好,未来业绩增长有所保障。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薄膜沉积设备领先企业,产品布局全面,竞争力强,卡位优势明显,成长潜力可观。根据公司2024Q3报及对行业的判断,我们调整了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6.82亿元(前值为8.67亿元)、9.68亿元(前值为11.89亿元)、12.89亿元(前值为15.74亿元),对应2024年10月29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62.4X、43.9X、33.0X,当前,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势头不减,国产替
iF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代逐渐常态化,公司新产品陆续放量,远期增长空间可观,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维持对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技术创新及新产品开发风险。半导体技术日新月异,新的市场需求层出不穷,若公司产品迭代速度无法满足技术进步带来的设备新需求,可能对公司的业绩成长性带来不利影响。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半导体产业,若国内晶圆厂的扩产节奏放缓,将直接影响公司业绩。3、市场竞争风险。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存在互相进入彼此业务领域并开发同类产品的可能,公司可能面临国际巨头及潜在国内新进入者的双重竞争,如果公司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竞争环境,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
6 | 开源证券 | 罗通,刘天文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多款新品确收助力营收增长,工艺覆盖度加速提升 | 2024-10-30 |
拓荆科技(688072)
公司2024Q3营收同环比高增,毛利率阶段性下滑,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4三季报,公司2024Q1-3实现营收22.78亿元,YoY+33.79%;实现归母净利润2.71亿元,YoY+0.1%;扣非净利润0.65亿元,YoY-62.72%;毛利率43.59%,同比-6.75pcts;净利率11.41%,同比-4.42pcts。其中,2024Q3实现营收10.11亿元,YoY+44.67%,QoQ+27.14%;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YoY-2.91%,QoQ+19.87%;扣非净利润0.46亿元,YoY-58.79%,QoQ-29.05%。公司持续高研发投入及新工艺验证高成本影响短期毛利率,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6.75/10.64/13.44亿元(前值8.22/11.26/14.16亿元),预计2024-2026年EPS为2.42/3.82/4.83元(前值2.95/4.05/5.0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2.5/39.6/31.4倍,公司作为国产PECVD龙头,多款新品加速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多款新品确收助力营收增长,工艺验证成本影响短期毛利率
2024Q1-3收入稳步提升,主要受益于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公司新产品及新工艺机台在客户端验证取得突破性进展,PECVD、ALD、SACVD、HDPCVD、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等系列产品量产规模不断扩大。其中,2024Q3营收同比高增,主要系公司多款基于新型设备平台(PF-300M和PF-300TPlus)及新型反应腔(Supra-D)开发工艺设备实现收入确认。2024Q1-3业绩同比基本持平,主要原因为:(1)主要由于新产品及新工艺的收入占比大幅增加,新产品及新工艺在客户验证成本相对较高,毛利率阶段性下降。(2)2024Q1-3公司研发投入4.81亿元,同比+35.73%,公司持续进行高强度研发投入,不断拓展新产品及新工艺,并持续进行设备平台及反应腔的优化升级。此外,公司2024Q1-3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加较多,主要为:(1)公司持有珂玛材料的股票价格上涨,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72亿元;(2)计入非经常性损益政府补助收益1.25亿元,同比+23.22%。未来下游晶圆厂扩产需求持续落地,公司有望引领国产设备加速渗透。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下降风险;晶圆厂资本开支下滑风险;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
7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马天翼,李文意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Q3营收持续高增,新产品确收导致盈利能力同比下滑 | 2024-10-29 |
拓荆科技(688072)
投资要点
Q3营收持续高增,低毛利首台套设备影响盈利能力: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2.78亿元,同比+33.8%;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0.1%;扣非净利润0.65亿元,同比-62.7%。公司营收受益于公司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公司PECVD、ALD、SACVD、HDPCVD、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等系列产品量产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公司多款基于新型设备平台(PF-300M和PF-300T Plus)及新型反应腔(Supra-D)开发的工艺设备收入占比大幅提升,新产品及新工艺在客户端验证成本相对较高,导致盈利能力同比下滑。公司Q3营业收入10.11亿元,同比+44.7%,环比+27.1%;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2.9%,环比+19.9%;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58.8%,环比-29.1%,主要系公司持有珂玛科技股票,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72亿元。
新产品导致盈利能力略有下降,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3.59%,同比-6.8pct,主要系首台套验证成本相对较高;销售净利率为11.41%,同比-4.42pct;期间费用率为40.13%,同比+1.7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1.75%,同比+1.03pct,管理费用率为5.42%,同比-2.22pct,研发费用率21.10%,同比+0.30pct,财务费用率为1.87%,同比+2.66pct。公司2024年1-9月研发投入4.81亿元,同比+35.7%;用于拓展新产品及新工艺,并持续进行设备平台及反应腔的优化升级,包括新型设备平台(PF-300T Plus和PF-300M)和新型反应腔(pX和Supra-D)等。Q3单季度毛利率为39.27%,同比-12.4pct,环比-7.62pct;销售净利率13.61%,同比-7.00pct,环比-0.80pct。
存货&合同负债持续高增,负现金流同比收窄:截至2024Q3末,公司合同负债为25.12亿元,同比+67.8%;存货为70.77亿元,同比+66.8%,在手订单充沛。2024Q1-Q3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9.99亿元,同比收窄。
PECVD领域持续扩张,平台化延展打开成长空间:(1)PECVD:已实现全系列PECVD介质薄膜材料的覆盖,通用介质薄膜材料和先进介质薄膜材料均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公司自主研发并推出了PECVD Bianca工艺设备,超过25个相关工艺设备反应腔获得订单,且部分已出货;UV Cure已实现产业化应用,订单量持续攀升(2)ALD:首台PE-ALD SiN工艺设通过客户验证,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公司Thermal-ALD设备持续获得订单并实现交付;(3)SACVD:公司推出的等离子体增强SAF薄膜工艺应用设备在客户端验证进展顺利,基于PF-300T Plus开发的SAF薄膜工艺应用设备获得客户订单交付;(4)HDPCVD:公司HDPCVD USG、FSG、STI薄膜工艺设备均已实现产业化,HDPCVD反应腔累计出货量达到70个;(5)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首台设备通过客户验证,并实现了产业化应用,相关反应腔累计出货超过15个;(6)混合键合:公司晶圆对晶圆键合产品Dione300及芯片对晶圆混合键合前表面预处理产品Propus均实现产业化;公司自主研发了键合套准精度量测产品,其中Crux300已获得客户订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设备交付节奏,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0(原值8.3)/10.6(原值11.8)/13.5(原值14.1)亿元,对应PE为49/32/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厂资本开支下滑、国产化率提升不及预期等。 |
8 | 华福证券 | 陈海进,徐巡 | 首次 | 买入 | 薄膜沉积设备领军者,技术创新步伐加快 | 2024-09-30 |
拓荆科技(688072)
投资要点:
国内薄膜沉积设备领军者,业绩持续稳定增长
拓荆科技成立于2010年,公司凭借多年的自主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现已拥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以PECVD、ALD、SACVD及HDPCVD为主的薄膜设备系列产品,在集成电路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23年公司业绩持续稳定增长,营业收入达27.05亿元,同比增长58.60%,归母净利润达6.6亿,销售毛利率达51.01%,同时公司在手订单充足,23年在手订单量超过64亿元。
半导体设备行业景气度有望回升,未来前景广阔
全球半导体设备规模随5G、AI等新兴技术的崛起不断扩大,2023年受下游芯片周期疲软和终端库存过高的影响市场规模有所下降,预计2024年需求回暖,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不断扩大,在终端市场的拉动下,伴随着我国对半导体产业政策扶持,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迅速,在半导体技术迭代创新、产业生态等方面均形成良好效果。
公司大力投入研发,持续丰富产品线
公司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目前PECVD产品可以实现全系列PECVD薄膜材料覆盖,包括通用介质薄膜(SiO2、SiN、TEOS、SiON、SiOC、FSG、BPSG、PSG等)及先进介质薄膜(LoKI、LoKII、ACHM、ADCI、HTN、a-Si、ONO等);公司研制的PE-ALD设备已经实现量产,可以沉积SiO?、SiN等介质薄膜材料;Thermal-ALD设备已经出货至不同客户端进行验证,可以沉积AL?O?等金属及金属化合物薄膜。公司持续扩大PECVD、ALD等产品的工艺覆盖面,并根据客户需求持续创新、提升性能指标,公司薄膜设备产品已获得客户的大量订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选取A股半导体设备板块同行业公司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盛美上海、华海清科作为可比公司,当前可比公司PS估值为10/7/6倍,其PE估值为41/31/24倍。我们预计公司将在24-26年实现营业收入38/49/62亿元,对应当前PS估值11/8/6倍,实现归母净利润7.6/10.2/13.2亿元,对应当前PE估值53/39/30倍。我们看好公司受益于薄膜沉积设备的国产化,同时有望受益于混合键合等新设备的发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验收周期较长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技术创新风险,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
9 | 中泰证券 | 王芳,杨旭,游凡 | 维持 | 买入 | 拓荆科技:Q2营收创单季度新高,在手订单充足有望带动业绩爆发 | 2024-09-11 |
拓荆科技(688072)
投资要点
【24H1】
公司实现营收12.67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增26.22%;归母净利1.29亿元,同增3.64%;非经常性损益为1.09亿元,同增83.78%,主要系政府补贴为1.07亿元,同增0.4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0.20亿元,同降69.38%;毛利率47.05%,同降2.38pcts;净利率10.18%,同降2.27pcts。
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与扣非净利下滑,主要系24H1期间费用率增加至44.83%,同增4.09pcts,其中:1)24H1研发费用达3.14亿元,同增49.52%,研发费用率达24.78%,同增3.87pcts;2)为支持业务规模增长及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销售人员薪酬等费用有所增加,销售费用达1.60亿元,同增39.13%,销售费用率达12.63%,同增1.17pcts。
【24Q2】
公司实现营收7.95亿元,创历史单二季度新高,同增32.22%,环增68.53%;归母净利1.19亿元,同增67.43%,环比大幅增长,24Q1为0.1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0.64亿元,同增40.90%,环比扭亏,24Q1为-0.44亿元。毛利率46.89%,同降2.30pcts,环降0.42pcts;净利率14.97%,同增3.15%,环增12.85%。
24Q2实现营收环比高增,主要系出货机台陆续实现收入转化带动,期间费用率摊薄至39.12%,同比-1.81pcts,环比-15.12pcts,进而带动利润环比高增。
新工艺持续拓宽+国产设备需求带动,公司成长动能充沛
受益于国内下游晶圆制造厂对国产半导体设备需求增加,同时,公司持续推进各系列产品的迭代升级与产业化应用,公司成长动能充沛,24H1公司出货金额32.49亿元,同增146.50%。截至24H1末,公司发出商品余额31.62亿元,较23年末增长63.50%。公司Q2新签订单环比大幅增加。截止24H1末,公司在手订单充足,预收货款对应的合同负债达20.38亿元,较23年末增长47.49%,为后续收入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从出货量来看,24H1,公司出货超过430个反应腔。截至24H1末,公司累计出货超过1940个反应腔(包括超过130个新型反应腔pX和Supra-D),进入超过70条生产线。预计公司24年全年出货超过1000个反应腔(23年出货460+反应腔),将创历史新高。
深耕薄膜沉积领域,持续迭代拓展工艺覆盖度
在薄膜沉积领域,公司进一步扩大以PECVD、ALD、SACVD、HDPCVD为主的薄膜工艺覆盖面。
1)PECVD:公司首台PECVD Bianca工艺设备通过客户验证,实现了产业化应用,该设备为晶圆背面薄膜沉积设备,主要用于制造过程中对晶圆翘曲的纠正以及晶圆背面保护。截至24H1末,该设备获得超过25个反应腔订单,部分已出货至客户端;两款新型设备平台(PF-300T Plus和PF-300M)和两款新型反应腔(pX和Supra-D)持续获得客户订单并出货至多个客户端,验证进展顺利,两款新型设备平台机械产能可提高约20%至60%,新型反应腔可以满足高产能及更严格性能指标的需求。截止24H1末,公司累计超过180个新型反应腔(pX和Supra-D)获得客户订单,超过130个反应腔出货至客户端验证。
2)ALD:首台PE-ALD SiN工艺设备(PF-300T Astra)通过客户验证,实现产业化应用,该设备进一步拓展了PE-ALD薄膜种类及工艺应用。
3)SACVD:公司推出的等离子体增强SAF薄膜工艺应用设备在客户端验证进展顺利,同时,公司基于新型平台PF-300T Plus开发的SAF薄膜工艺应用设备获得客户订单并发货至客户端验证。
4)HDPCVD:多台HDPCVD FSG、STI工艺设备通过客户验证,实现了产业化应用,HDPCVD USG工艺设备持续扩大量产规模,公司HDPCVD设备持续获得客户重复订单。截至24H1末,公司HDPCVD反应腔累计出货量达到70个,并持续扩大量产规模,在公司产品收入占比同比大幅提高。
5)其他:公司自主研发并推出的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产品首台通过客户验证,实现产业化应用,并获得客户重复订单及不同客户订单,陆续出货至客户端验证。截止24H1末,相关的反应腔累计出货超过15个。
拓展先进封装领域,完善混合键合产品布局
随着AI芯片等对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先进封装需求爆发,其中芯片键合环节的微凸块连接间距逐步缩小,当缩小至10微米间距以下时需要依靠混合键合。公司积极布局,目前晶圆对晶圆键合产品Dione300及芯片对晶圆混合键合前表面预处理产品Propus均实现产业化,获得客户量产重复订单。同时,公司自主研发键合套准精度量测产品Crux300。该设备产品可以实现晶圆对晶圆混合键合和芯片对晶圆混合键合后的键合精度量测,解决客户未来混合键合技术迭代时量测精度不够、产能不足、兼容性不够等需求。目前,该产品已获得客户订单。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持续高研发投入,为支持业务快速发展,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有所增加等因素,我们调整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的预测为8/11/15亿元(此前预测为2024-26年净利为8/12/16亿元),对应PE为42/30/2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大型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
|
10 | 华鑫证券 | 毛正,张璐 | 首次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上半年营收稳健增长,强研发拓品打造新增长极 | 2024-09-06 |
拓荆科技(688072)
事件
拓荆科技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7亿元,同比增长26.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3.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20亿元,同比减少69.38%。
投资要点
营收稳健增长,全年在手订单充足
受益于国内下游晶圆制造厂对国内半导体设备的需求增加,2024年H1公司新签销售订单及出货金额均同比大幅增加,出货金额32.49亿元,同比增长146.50%,上半年持续获得下游客户的新签订单,包括新型工艺机台的复购订单,在手订单充足,且保持增长态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4%,低于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速,主要原因为:1)公司持续进行高强度研发投入,不断拓展新产品及新工艺,包括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设备、PECVD Bianca工艺设备及键合套准精度量测产品,并持续进行设备平台及反应腔的优化升级,包括新型设备平台(PF-300T Plus和PF-300M)和新型反应腔(pX和Supra-D)等,同时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及工艺覆盖面,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9.61%;2)为支持业务规模的高速增长及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销售人员薪酬等费用有所增加,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9.24%。
不断拓展PECVD产品矩阵,客户验证持续推进
公司持续深耕薄膜设备产品及工艺的研发与产业化。在PECVD设备方面,公司不断拓展通用介质薄膜材料工艺及先进介质薄膜材料工艺的应用。公司自主研发并推出了PECVDBianca工艺设备,上半年公司首台PECVD Bianca工艺设备通过客户验证,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两款新型设备平台(PF-300T Plus和PF-300M)和两款新型反应腔(pX和Supra-D)均持续获得客户订单并出货至多个客户端;公司用于新型功率器件领域SiC器件制造中的SiO2、SiN、TEOS、SiON等薄膜工艺PECVD设备以及NF-300H型号的PECVD设备已实现产业化应用,目前已持续出货至客户端,逐渐扩大量产规模。
推进混合键合产业化应用,获得客户重复订单
公司积极进军高端半导体设备的前沿技术领域,研制应用于晶圆级三维集成工艺的键合设备产品。2024年H1公司晶圆对晶圆键合产品Dione300及芯片对晶圆混合键合前表面预处理产品Propus均实现产业化,两款产品均获得客户量产重复订单。此外,公司自主研发了键合套准精度量测产品Crux300。该产品可同时兼容晶圆对晶圆和芯片对晶圆混合键合量测场景,已获得客户订单。公司近几年陆续推出先进产品到客户端验证,目前处于逐步放量阶段。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39.73、53.07、67.30亿元,EPS分别为2.81、3.84、5.0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4.4、32.4、24.6倍。公司持续深耕薄膜设备产品及工艺的研发与产业化,同时积极进军高端半导体设备的前沿技术领域,收入以及利润增速有望持续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
11 | 国海证券 | 姚健,杜先康 | 首次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2024Q2业绩高增长,产品种类持续丰富 | 2024-09-01 |
拓荆科技(688072)
事件:
拓荆科技8月27日发布2024年中报:2024H1公司实现收入12.67亿元,同比增长26.22%;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3.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减少69.38%。
投资要点:
2024Q2业绩高增长。2024Q2公司实现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32.22%,环比增长68.53%;实现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67.43%,环比增长1032.7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40.90%,环比扭亏为盈。
毛利率有所承压,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2024H1毛利率为47.05%,同比下降2.38pct,净利率为9.66%,同比下降2.84pct。2024Q2公司毛利率为46.89%,同比下降2.30pct,环比下降0.42pct,净利率为14.41%,同比增长2.23pct,环比增长12.76pct。公司2024H1期间费用率为44.83%,同比增加4.13pct,其中销售费用为1.60亿元,同比增长39.24%;管理费用为0.67亿元,同比下降29.60%;研发费用为3.14亿元,同比增长49.61%;财务费用为0.27亿元。
产品种类持续丰富,打开长期成长空间。1)PECVD产品,公司首台PECVD Bianca工艺设备通过客户验证,两款新型设备平台
(PF-300TPlus和PF-300M)和两款新型反应腔(pX和Supra-D)持续获得客户订单并出货至多个客户端,验证进展顺利。2)ALD产品,公司首台PE-ALD SiN工艺设备(PF-300TAstra)通过客户验证,Thermal-ALD设备持续获得订单并出货至客户端验证,已通过验证的Thermal-ALD(TS-300Altair)设备再次获得重复订单。3)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系列产品,公司自主研发并推出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产品首台通过客户验证,获得客户重复订单及不同客户订单,陆续出货至客户端验证。4)混合键合系列产品,公司晶圆对晶圆键合产品、芯片对晶圆混合键合前表面预处理产品均获得客户量产重复订单,此外,公司键合套准精度量测产品已获得客户订单。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收入39.69、53.97、69.0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07、11.38、15.03亿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44、31、24倍,公司是国内薄膜沉积设备领跑者,产品种类持续丰富,未来成长可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不及预期;新品研制及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发布局与下游发展趋势不匹配;存货减值及应收账款等风险。
|
12 | 德邦证券 | 陈蓉芳,陈瑜熙 | 维持 | 买入 | 出货大幅增长,产品覆盖度持续提升 | 2024-08-30 |
拓荆科技(688072)
投资要点
事件:8月28日,拓荆科技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2.67亿元,同比增长26.22%;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3.64%;扣非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下滑69.38%。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95亿元,同比增长32.22%;归母净利润为1.19亿元,同比增长67.4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64亿元,同比增长40.90%。
研发/销售费用增长较快,公司业绩短期承压。1)研发费用方面,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3.14亿元,同比增长49.61%,主要原因为公司持续进行高强度研发投入,不断拓展新产品及新工艺;2)销售费用方面,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达1.60亿元,同比增长39.24%,主要原因为支持业务规模的高速增长及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上半年销售人员薪酬等费用有所增加。
订单充沛,发出商品及出货量大幅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出货金额为32.49亿元,同比增长146.50%。截至6月30日,公司发出商品余额31.62亿元,较2023年末发出商品余额19.34亿元增长63.50%,为后续的收入增长奠定良好基础。从出货量来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出货超过430个反应腔,并预计公司2024年全年出货超过1,000个反应腔,相较2023年出货460个左右增长明显,反映出公司订单非常充沛。
新品进展顺利,产品覆盖度持续提升。根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1)PECVD领域,公司两款新型设备平台(PF-300T Plus和PF-300M)和两款新型反应腔(pX和Supra-D)持续获得客户订单并出货至多个客户端,验证进展顺利;公司自主研发的PECVD Bianca设备获得超过25个反应腔订单。2)ALD领域,公司PE-ALD设备持续获得客户订单,Thermal-ALD进展顺利。3)其他设备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设备相关的反应腔累计出货超过15个;晶圆对晶圆键合产品及芯片对晶圆混合键合前表面预处理产品均获客户重复订单;键合套准精度量测产品已获客户订单。
投资建议。随着下游晶圆厂持续扩产以及公司产品覆盖度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实现收入39.5/53.4/69.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7.8/11.4/15.5亿元,以8月29日市值对应PE分别为44/30/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新业务开拓不及预期风险等 |
13 | 民生证券 | 方竞,张文雨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中报点评:24Q2业绩增势强劲,新品拓展加速 | 2024-08-29 |
拓荆科技(688072)
事件:8月27日,拓荆科技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4H1实现营收12.67亿元,YOY+26.22%;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元,YOY+3.64%;实现扣非净利润0.20亿元,YOY-69.38%。
24Q2业绩强劲回升,订单出货均有高增。24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95亿元,YOY+32.22%,QOQ+68.53%;实现归母净利润1.19亿元,YOY+67.43%,QOQ+1032.79%;实现扣非净利润0.64亿元,YOY+40.90%。2024年以来公司新工艺机型出货增加,产品验收周期拉长,24Q1业绩短期承压,但Q2实现了强劲的环比回升。
资产负债端,24Q2末公司合同负债达20.38亿元,较24Q1末增长6.52亿元,表明在手订单的大幅增长;24Q2末存货达64.55亿元,较Q1末增长8.42亿元,其中发出商品达31.62亿元,表明产品出货量的大幅增加。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出货超过430个反应腔,2024年全年公司预计出货超过1000个反应腔,为后续收入持续高增奠定基础。
CVD产品线日渐完备,工艺覆盖持续提升。公司当前在薄膜设备领域有PECVD、ALD、SACVD、HDPCVD、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多个品类,形成完备的产品线。
PECVD方面,公司覆盖硬掩膜ACHM、LoKⅠ、LoKⅡ等多种先进介质膜材料,并推出了为晶圆背面薄膜沉积、SiC器件薄膜沉积、3D IC超厚TEOS沉积等新工艺;
ALD方面,公司首台PE-ALD SiN设备通过验证,Thermal-ALD通过验证并取得重复订单;
HDPCVD方面,公司持续获得重复订单,截至中报披露日累计出货超过70个反应腔;
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方面,作为公司24H1推出的新产品,已经通过客户验证,取得重复订单,并出货超过15个反应腔;
混合键合设备方面,公司晶圆对晶圆键合、晶圆混合键合前表面预处理设备均取得客户重复订单,新产品键合套准精度量测设备亦取得客户订单。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薄膜设备龙头,展现了较强的国产替代能力和收入增速,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40.56/56.89/73.20亿元;归母净利润7.45/12.13/17.15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46/28/20倍。我们看好公司在半导体薄膜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验证不及预期;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市场竞争加剧。 |
14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Q2业绩高增,平台化延展打开成长空间 | 2024-08-29 |
拓荆科技(688072)
投资要点
Q2业绩高增,出货机台持续验收:2024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2.67亿元,同比+26.2%;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3.6%;扣非净利润0.2亿元,同比-69.4%;Q2营业收入7.95亿元,同比+32%,环比+68.4%;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67%,环比+1090%;扣非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41%,环比+245%,随着公司产品布局逐渐完善、客户认可度提升,出货机台陆续实现收入转化。
新产品影响盈利能力略有下降,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4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47%,同比-2.38pct,主要受确收的新产品改造较多影响,销售净利率为9.7%,同比-2.85pct;期间费用率为44.83%,同比+4.1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2.6%,同比+1.18pct,管理费用率为5.3%,同比-4.17pct,研发费用率24.8%,同比+3.88pct,财务费用率为2.1%,同比+3.24pct。Q2单季度毛利率为46.9%,同比-2.3pct,环比-0.42pct;销售净利率14.4%,同比+2.23pct,环比+12.67pct。
存货&合同负债高增,现金流略有下降:截至2024Q2末,公司合同负债为20.38亿元,同比+35%;存货为64.55亿元,同比+96%,在手订单充沛。2024H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9亿元,同比-21.1%,主要系出货金额及发出商品余额均大幅度增长带来的材料付款增加。
PECVD领域持续扩张,平台化延展打开成长空间:(1)PECVD:已实现全系列PECVD介质薄膜材料的覆盖,通用介质薄膜材料和先进介质薄膜材料均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公司自主研发并推出了PECVD Bianca工艺设备,超过25个相关工艺设备反应腔获得订单,且部分已出货;UV Cure已实现产业化应用,订单量持续攀升(2)ALD:首台PE-ALD SiN工艺设通过客户验证,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公司Thermal-ALD设备持续获得订单并实现交付;(3)SACVD:公司推出的等离子体增强SAF薄膜工艺应用设备在客户端验证进展顺利,基于PF-300T Plus开发的SAF薄膜工艺应用设备获得客户订单交付;(4)HDPCVD:公司HDPCVD USG、FSG、STI薄膜工艺设备均已实现产业化,HDPCVD反应腔累计出货量达到70个;(5)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首台设备通过客户验证,并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截至半年报披露日,相关反应腔累计出货超过15个;(6)混合键合:公司晶圆对晶圆键合产品Dione300及芯片对晶圆混合键合前表面预处理产品Propus均实现产业化;公司自主研发了键合套准精度量测产品,其中Crux300已获得客户订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设备交付节奏,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8.3/11.8/14.1亿元,对应PE为41/29/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厂资本开支下滑、国产化率提升不及预期等。 |
15 | 国投证券 | 马良,郭旺 | 维持 | 买入 | 24Q2营收环比大幅提高,在手订单充足 | 2024-08-29 |
拓荆科技(688072)
事件:
1.公司发布2024半年度报告,2024H1实现营收12.67亿元,同比增加26.22%;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加3.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减少69.38%。
2.从Q2单季度业绩来看,实现营收7.95亿元,同比增加32.22%,环比增加68.53%;实现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加67.43%,环比增加1032.7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加40.90%,环比大幅扭亏。
24Q2营收环比大幅提高: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7元,同比增长26.22%;实现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3.64%;公司收入保持稳健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速低于收入同比增速,主要因为:1)持续进行高强度研发投入,并持续进行设备平台及反应腔的优化升级,研发费用达3.14亿元,同比增长49.61%;2)为支持业务规模的高速增长及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销售人员薪酬等费用有所增加,销售费用达1.6亿元,同比增长39.24%。从24Q2单季度来看,公司业绩改善显著,24Q2营收7.95亿元,同比增加32.22%,环比增加68.53%;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加67.43%,环比增加1032.79%。
合同负债环比大幅提高,在手订单充足:
从公司合同负债来看,24Q2合同负债20.38亿元,环比提高47%,合同负债环比大幅提高显示公司订单充足。受益于国内下游晶圆制造厂对国内半导体设备的需求增加,公司新签销售订单同比亦大幅增加,且第二季度新签订单环比第一季度亦有大幅增长,截至2024年中,公司在手销售订单充足,且保持增长态势。基于公司产品在客户端的验证和应用表现,以及下游客户的需求情况,对2024年全年新签订单的趋势保持乐观的态度。
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倾斜,产业化应用贡献新增长:
24H1,公司研发投入3.14亿元,占营收比例达24.81%。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不断拓展新产品及新工艺,包括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设备、PECVD Bianca工艺设备及键合套准精度量测设备,并持续进行设备平台及反应腔的优化升级,包括新型设备平台(PF-300T Plus和PF-300M)和新型反应腔(pX和Supra-D)等,进一步扩大以PECVD、ALD、SACVD、HDPCVD为主的薄膜工艺覆盖面,推出的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PE-ALD SiN工艺设备、HDPCVD FSG、HDPCVDSTI工艺设备等新产品及新工艺均通过客户验证,实现了产业化应用。2024H1,公司出货超过430个反应腔,截止年中,累计出货超过1,940个反应腔(包括超过130个新型反应腔pX和Supra-D),进入超过70条生产线。预计公司2024年全年出货超过1,000个反应腔,将创历史新高。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收入分别为40.58亿元、52.75亿元、65.9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7亿元、10.08亿元、13.96亿元。考虑公司业务规模逐步扩大和先进产品陆续推出,设备出货量逐年大幅增加。给予公司2024年PE53.00X的估值,对应目标价157.41元。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无法如期产业化风险,行业与市场波动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产品生产成本上升风险。
|
16 | 国联证券 | 熊军,王海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Q2业绩高增长,新品进展顺利 | 2024-08-29 |
拓荆科技(688072)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公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7亿元,同比增长26.22%;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3.64%;基本每股收益0.46元/股。
Q2业绩表现亮眼,新签订单大幅增长
受益于国内下游晶圆厂对国内半导体设备的需求增加,公司上半年新签订单及出货金额均同比大幅增长,且Q2新签订单环比亦有大幅增加,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盈利能力来看,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7.05%、9.66%,同比分别-2.38pct、-2.85cpt。单季度来看,公司Q2实现营业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32.22%,环比增长68.53%;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67.43%,环比增长1032.79%;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6.89%、14.41%,同比分别-2.30pct、+2.23pct。环比分别-0.42pct、+12.76pct。
新品逐步打开成长空间,未来可期
通过前期布局,公司在ALD设备、键合设备领域逐步突破,有望给公司带来来新的增长点。ALD设备领域,公司PE-ALD高温、低温SiO2、SiN等薄膜均已实现产业化应用,量产规模不断扩大;Thermal-ALD(TS-300Altair)获得重复订单,持续扩大薄膜材料覆盖面,整体进展顺利。公司W2W键合产品Dione300及D2W混合键合前表面预处理产品Propus均实现产业化,上半年两款产品均获得客户量产重复订单;此外公司键合套准精度量测产品Crux300已获得客户订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67/53.56/69.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65%/35.01%/29.8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1/11.33/14.2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30%/47.01%/25.95%,3年CAGR为29.13%;EPS分别为2.77/4.07/5.13元,对应PE分别为44x/30x/24x。鉴于公司是国内PECVD设备龙头且新业务有望延续高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下游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
|
17 | 开源证券 | 罗通,刘天文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单季度业绩表现亮眼,新品类设备研发成果显现 | 2024-08-29 |
拓荆科技(688072)
公司2024Q2营收同环比高增,单季度盈利能力表现亮眼,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2024半年报,公司2024H1实现营收12.67亿元,YoY+26.22%;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元,YoY+3.64%;扣非净利润0.20亿元,YoY-69.38%。其中,2024Q2实现营收7.95亿元,YoY+32.22%,QoQ+68.53%;实现归母净利润1.19亿元,YoY+67.43%,QoQ+1032.79%;扣非净利润0.64亿元,YoY+40.9%,QoQ+1.08亿元。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8.22/11.26/14.16亿元,预计2024-2026年EPS为2.95/4.05/5.0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2.2/30.8/24.5倍,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出货机台收入转化带动营收高增
2024H1营收同比增长主要系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取得重要成果,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设备、PE-ALD SiN工艺设备等产品经下游用户验证导入所致。此外,2024H1公司出货金额达32.49亿元,同比+146.50%,发出商品余额31.62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63.50%。随着公司产品布局逐渐完善,客户认可度持续攀升,出货机台陆续实现收入转化,2024Q2营收保持增长。2024H1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主要系(1)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2024H1研发费用同比+49.61%。(2)为支持业务规模高速增长及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公司销售人员薪酬等费用有所增加,2024H1销售费用同比+39.24%。
新品类设备提升核心竞争力,2024年出货量将创历史新高
2024H1公司自主研发并推出了包括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设备、PECVDBianca工艺设备、键合套准精度量测设备等新产品及新工艺,并持续进行设备平台及反应腔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截至2024H1,公司薄膜沉积设备和混合键合设备反应腔出货数量超过430个,累计出货超过1940个,进入超过70条生产线,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出货超1000个反应腔,将创历史新高。我们预计公司将持续受益于下游客户扩产需求,加速突破设备国产替代进程。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下降风险;晶圆厂资本开支下滑风险;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
18 | 平安证券 | 付强,徐勇,陈福栋 | 维持 | 增持 | 公司收入体量稳健成长,出货金额高增 | 2024-08-28 |
拓荆科技(688072)
事项: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2.67亿元,同比增长26.22%,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3.64%。
平安观点:
2024H1公司收入稳健增长,Q2环比改善趋势明显。2024H1,公司实现收入12.67亿元,同比增长26.22%,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3.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96万元,同比下降69.38%。公司收入体量维持稳定增长趋势,但利润表现不及收入,主要原因为:1)公司研发投入高企,研发费用达3.14亿元,同比增长49.61%;2)销售人员薪酬等费用有所增加,销售费用达1.60亿元,同比增长39.24%。分季度看,公司业绩环比改善明显:2024Q2,公司实现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32.22%,环比增长68.53%,实现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67.43%,环比增长1032.7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417万元,同比增长40.90%,环比大幅扭亏。此外,2024H1,公司出货金额32.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6.50%,新签销售订单同比亦大幅增加,且Q2环比Q1大幅增长,截止2024年中,公司在手销售单订单充足,为后续的收入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公司持续进行研发资源倾斜,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高。2024H1,公司研发投入3.14亿元,占营收的比例达24.81%。公司保持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不断拓展新产品及新工艺,包括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设备、PECVD Bianca工艺设备及键合套准精度量测设备,并持续进行设备平台及反应腔的优化升级,包括新型设备平台(PF-300T Plus和PF-300M)和新型反应腔(pX和SupraD)等,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及工艺覆盖面,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2024H1,公司出货超过430个反应腔,截至2024年中,公司累计出货超过1940个反应腔(包括超过130个新型反应腔pX和Supra-D),进入超过70条生产线,预计公司2024年全年出货超过1000个反应腔,将创历史新高。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薄膜沉积设备领先企业,产品竞争力强,卡位优势明显,上半年出货数据及新签订单情况优异,公司长期增长趋势未发生变化。根据公司2024年中报及对行业的判断,我们调整了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8.67亿元(前值为9.70亿元)、11.89亿元(前值为13.42亿元)、15.74亿元(前值为17.5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11元、4.27元、5.66元,对应2024年8月27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39.5X、28.8X、21.7X,公司产品竞争力强大,外部市场环境友好,成长潜力可观,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维持对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技术创新及新产品开发风险。半导体技术日新月异,新的市场需求层出不穷,若公司产品迭代速度无法满足技术进步带来的设备新需求,可能对公司的业绩成长性带来不利影响。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半导体产业,若国内晶圆厂的扩产节奏放缓,将直接影响公司业绩。3、市场竞争风险。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存在互相进入彼此业务领域并开发同类产品的可能,公司可能面临国际巨头及潜在国内新进入者的双重竞争,如果公司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竞争环境,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
19 | 中泰证券 | 王芳,杨旭,游凡 | 首次 | 买入 | 拓荆科技:国产薄膜设备龙头,高端产品加速突破 | 2024-06-20 |
拓荆科技(688072)
投资要点
拓荆科技为国内薄膜沉积设备龙头。拓荆科技成立于2010年,业务聚焦于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2011年公司首台12英寸PECVD出厂到客户端验证,后续逐渐拓展到ALD、SACVD、HDPCVD等产品领域。公司凭借优秀的产品性能,打破了国际厂商对国内市场的垄断,目前已获得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国内主流圆晶厂产线的认可,成长为薄膜沉积设备的国产领军企业。公司2019年公司营收为2.51亿元,至2023年营收达27.05亿元,2019-2023年CAGR高达81.14%。24Q1公司营收为4.72亿元,YoY+17.25%,归母净利润为0.10亿元,YoY-80.51%,收入增速放缓主要系24Q1验收机台主要为新产品,新产品验收周期长于成熟产品,季度性收入确认延后所致,利润下滑主要系24Q1公司保持较高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达1.53亿元,同比增长78.09%,使净利承压所致。2023年末公司在手订单64.23亿元(不含Demo)、YoY+39.57%,在手订单高增预示着公司充沛的成长动能。
薄膜沉积国产空间广阔,公司绑定本土客户有望受益扩产趋势。2023年中国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9亿美元,薄膜沉积设备市场主要由美国的应用材料(AMAT)、泛林半导体(LAM)、日本的东京电子(TEL)等海外企业所垄断。2023年,拓荆科技薄膜沉积设备收入25.70亿元,预计占国内需求4.1%。薄膜沉积设备整体国产化率依然较低,拥有广阔的替代空间。目前,随着海外限制收紧,高端薄膜沉积设备的国产化日益迫切。拓荆科技凭借优秀产品力,进入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等优质客户,展望未来,中国大陆有望引领全球半导体设备未来数年的支出,2024-27年维持在300亿美元以上的高位。公司绑定下游本土大客户,有望受益其产能扩建。
布局混合键合,打开业绩成长空间。先进封装朝着增加单位面积I/O数量的方向发展。混合键合性能优越:1)I/O密度更高;2)层间距离更短;3)省去底部填充成本。据Yole数据,2020年全球混合键合机市场达2.67亿美元,其中C2W键合机为0.06亿美元,W2W键合机为2.61亿美元,至2027年二者市场空间分别有望增至2.32、5.07亿美元,2020-27年CAGR分别为68.56%和9.95%。公司首台W2W键合产品Dione300顺利通过客户验证,并获得复购订单,复购的设备再次通过验证,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公司推出的C2W混合键合前表面预处理产品Propus发货至客户端验证,通过客户端验证,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成为国产首台应用于量产的同类型产品。混合键合设备的持续布局有望给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6年实现营收39/53/67亿元,同增46%/35%/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2/16亿元,同比增长20%/47%/35%,对应PE为48/33/24倍——2024年可比公司平均PE为56倍。考虑到公司在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领域的优势,以及下游产线扩产与升级的确定性,首次覆盖,结合公司估值情况,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大型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 |
20 | 山西证券 | 高宇洋,徐怡然 | 维持 | 增持 | 在手订单充裕收入高增,新品设备产业化进展顺利 | 2024-05-13 |
拓荆科技(688072)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05亿元,同比+58.60%;实现归母净利润6.63亿元,同比+79.8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75.29%。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2亿元,同比+17.25%;实现归母净利润0.10亿元,同比-80.5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325.07%。
事件点评
在手订单充裕,收入持续高增。受益于公司薄膜沉积设备在新工艺应用及新产品方面的持续开发,公司营收高速增长,2018-2023CAGR达107.31%。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PECVD设备实现全系列薄膜材料覆盖,取得销售收入23.21亿元,同比+48.60%;ALD/SACVD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增长;Thermal-ALD/HDPCVD设备实现首台产业化应用。报告期末公司在手销售订单(不含Demo订单)金额64.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21亿元,同比+39.57%,对后续业绩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新品验收周期影响短期业绩。24Q1收入同比提升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系以下因素影响:1)24Q1验收机台中近半数为验证周期较长的新产品,收入确认有所延后;2)公司维持高研发投入以持续拓展新产品和新工艺,24Q1研发费用1.53亿元,同比+78%;3)24Q1出货额同比增长超过130%,相关装机维护/人员费用等大幅增长。
业务领域拓展,新品验证顺利。公司近年积极布局晶圆级三维集成领域,推出混合键合设备产品系列,首台晶圆对晶圆键合产品与复购设备顺利通过客户端验证,性能和产能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芯片对晶圆混合键合前表面
预处理产品通过客户端验证,实现产业化应用。
投资建议
考虑公司在手订单金额及新品进展,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4.63/6.14/7.91元,对应公司5月10日收盘价175.39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37.9/28.6/22.2倍,维持“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恢复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业务拓展与研发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