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21 | 德邦证券 | 熊鹏,韦香怡 | 维持 | 买入 | 业绩高增延续,产品矩阵多元发展 | 2024-04-16 |
东鹏饮料(60549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63亿元,同比+32.42%;归母净利润20.40亿元,同比+41.6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70亿元,同比+38.29%。其中,23Q4单季度实现营收26.22亿元,同比+40.88%;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39.69%;扣非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27.72%。
广东市场全渠道精耕,全国市场重点投放。(1)分产品看,23A/23Q4东鹏特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3.4/23.4亿元,同比+26.5%/31.6%,保持稳健增长,按销售金额排名来看,东鹏特饮500ml瓶装饮料成为中国市场饮料单品SKU第三位;其他饮料23A/23Q4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1/2.7亿元,同比+186.65%/252.6%,新品快速发力上量,公司逐渐从单一品类向多品类饮料集团发展。(2)分区域看,23A广东/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线上/直营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7.6/15.2/14.0/9.8/11.2/10.1/2.1/12.6亿元,同比+12.1%/+48.4%/+32.8%/+9.8%/+64.7%/+64.8%/+44.5%/+71.4%,广东大本营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全国化发展战略实施成果渐显。公司23年底经销商数量达到2981家,地级城市覆盖率达到100%,同时销售终端网点数量从22年的超300万家增长至340多万家,全国营销本部收入占比同比+6.1pct。
成本压力边际改善,费率影响下盈利能力仍有提升。23A/23Q4公司毛利率分别同比+0.7pct/+0.5pct至43.1%/44.9%,主要系聚酯切片等原材料采购价格同比下降较多,虽然白砂糖采购价同比增长,但整体毛利率仍有提升。从费用端来看,23A销售/管理费用率均同比+0.3pct,23Q4单季度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0.9/1.2pct至20.4%/4.2%,主要系公司为推进全国化战略所需,如增加销售人员、加大冰柜投入等,同时管理人员薪酬、差旅费等均有增加;另外,得益于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增加,23A财务费用率同比-0.46pct,综合影响下公司23A归母净利率同比+1.2pct至18.1%,23Q4归母净利率同比-0.1pct,整体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多元产品矩阵不断完善。目前公司已初步构成以能量饮料为第一发展曲线,以电解质饮料、茶饮料、预调制酒、即饮咖啡等新领域为第二发展曲线的战略框架,二者均取得较好表现。尼尔森IQ报告显示,2023年东鹏特饮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中销售量/销售额占比分别由2022年末的36.70%/26.62%提升至43.02%/30.94%,排名维持第一/第二。另外,2023年其他饮料销量同比+141%、吨价同比+19%,主营收入占比同比+4.4pct至8.13%,第二增长曲线业绩贡献显著提升。公司积极捕捉无糖、低糖、复合茶类、丰富果味创新等市场趋势,以“能量+”为主的多元化产品矩阵落地推进有序,从单一品类向多品类综合饮料集团稳步发展,东鹏补水啦、鹏友上茶等新产品有望在公司多方位支持下延续高增趋势。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我国能量饮料龙头企业,在夯实能量饮料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元化产品矩阵,持续推进全国化发展战略,2023年在宏观环境略有挑战的情况下业绩靓眼,2024年基本经营目标计划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不低于20%的增长,彰显公司发展信心。我们根据公司年报业绩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营收143.4/175.9/211.2亿元,同比+27.3%/+22.7%/+20.1%;实现归母净利润26.6/33.5/41.1亿元,同比+30.3%/+26.1%/+22.7%,对应PE分别为29x/23x/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新品表现不及预期等。 |
122 | 太平洋 | 肖依琳,郭梦婕 | 维持 | 买入 | 东鹏饮料:全年业绩高增收官,平台化发展可期 | 2024-04-16 |
东鹏饮料(605499)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收入112.63亿元,同比+32.42%,归母净利润20.40亿元,同比+41.60%,实现扣非净利18.70亿元,同比+38.29%。其中2023Q4实现收入26.22亿元,同比+40.88%,实现归母净利3.84亿元,同比+39.69%,扣非净利3.68亿元,同比+27.72%。
全国化扩张稳步推进,新品增长势头强劲。2023年公司顺利迈过百亿收入体量,业绩增长亮眼。分产品看:1)东鹏特饮全年实现收入103.36亿元,同比+26.48%,其中Q4实现收入23.42亿元,同比+31.55%。全年吨价/销量同比-1.4%/+28.2%,吨价略有下降与不同包装规格产品占比变化有关。2023年公司一方面加速终端网点的开拓,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冰柜投放力度,持续打造终端高势能陈列,以及提升消费需求数字化分析能力的方式提升单点卖力,公司通过数智化系统活动已累计获得不重复扫码的消费者ID超1.9亿用户数,全年收入超目标达成。据尼尔森数据,全年东鹏特饮销售量市占率同比提升6.32pct至43.02%,排名市场第一,销售额市占率同比提升4.32pct,单500ml瓶装饮料销售额已成为中国市场饮料单品SKU第三位。2)其他饮料全年实现收入9.15亿元,同比+186.65%,其中Q4收入同比增长252.6%。全年吨价/销量同比+19.0%/+141.0%。全年补水啦+大咖合计实现收入5.76亿元,合计占比5.11%,2023年公司新推“补水啦”电解质水、“乌龙上茶”无糖茶等新品,预计其中补水啦收入超4亿元,大咖全年表现较平稳,预计收入超1亿元,无糖茶等新品在旺季末8月推出,体量较小。
分地区看,全年广东地区实现收入37.61亿元,同比增长12.1%,占比下降0.62pct至33.4%,广东地区在精耕策略下延续双位数增长。省外地区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分别实现收入15.2/14.0/9.8/11.2/10.1亿元,同比增长48.4%/32.8%/9.8%/64.7%/64.8%,省外网点开拓加速,其中华东、西南、华北地区均在去年增速高基数下延续高质、快速增长,全年公司净增经销商202家至2981家,单个经销商体量同比增长23.5%至377.4万元。截止2023年底。公司终端网点数量增长13.4%至340余万家。
原材料价格下行贡献成本弹性,盈利水平稳步提升。2023年公司毛利率同比+0.74pct至43.07%,Q4整体毛利率同比+0.52pct至44.90%,全年东鹏特饮/其他饮料毛利率分别提升2.1/0.1pct,全年虽白糖价格上涨,但PET、纸箱原材料价格下降较多贡献毛利率上升。费用方面,全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36%/3.27%/0.02%,分别同比+0.32/+0.27/-0.46pct,其中Q4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86/+1.16/+0.66pct,全年整体费用率控制稳定,销售及管理费用率略有提升主因广告赞助、冰柜投放及员工奖金增加所致。全年净利率稳步提升,同比提升1.17pct至18.11%,其中Q4同比-0.13pct至14.65%。
2024年有望延续高增,向多元化平台公司迈进。展望2024年,预计Q1延续动销高增趋势,库存保持低位水平,网点开拓加速。全年公司制定收入、利润均不低于20%的目标指引,预计通过省外网点扩张以及单点精耕方式延续快增,今年预计网点量净增40万家。同时新品发力继续贡献增量,今年补水啦将新增多种规格及口味产品,并通过运动流汗场景专案进行推广,无糖茶今年将推出2款新口味,在行业风口驱动下有望实现快速放量增长,今年大咖预计增长稳健,其他新品包括VIVI鸡尾酒、椰汁等作为新品储备也有望实现放量增长,产品矩阵日益完善,新品规划思路逐步清晰。预计在大单品全国化发展以及新品快速放量的推动下,全年延续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4-2026年实现收入144/178/217亿元,同比增长28%/26%/24%,实现利润27/34/43亿元,同比+31%/28%/26%,对应PE28/22/17X。我们按照2024年业绩给32倍PE,一年目标价21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上涨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网点开拓不及预期。 |
123 | 天风证券 | 吴立,何宇航 | 维持 | 买入 | 全年顺利收官,新品放量增长 | 2024-04-16 |
东鹏饮料(605499)
事件:2023年公司总营收/归母净利润为112.63/20.40亿元(同增32.42%/41.60%);23Q4总营收/归母净利润为26.22/3.84亿元(同增40.88%/39.69%)。
东鹏饮料稳定增长,其他饮料快速增长。东鹏特饮/其他饮料营收103.36/9.14亿元(同增26.48%/186.65%),销量分别为238.46/47.26万吨(同增28.24%/140.96%),吨价分别为4335/1935元/吨(同比-1.38%/+18.96%);其中东鹏特饮/其他饮料Q4分别营收同增31.55%/252.57%。东鹏特饮稳定增长,23年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中销量占比排名第一(43.02%),销售额排名第二(30.94%),其中500ml瓶装饮料销售金额排名成为中国市场饮料单品SKU第三位。其他饮料快速增长,23年1月推出补水啦;公司还推出首款无糖茶饮料。
广东持续深耕,全国其他区域放量增长。23年广东/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线上/直营收入37.61/15.16/14.00/9.83/11.15/10.10/2.05/12.60亿元,同增12.14%/48.41%/32.84%/9.82%/64.71%/64.83%/44.48%/71.39%,其中23Q4同增20.52%/65.33%/16.51%/9.50%/66.56%/8.23%/76.21%/170.16%。广东/广西成熟区域占比持续下降,西南/华北成为新快速放量增长区域。公司全年新增经销商202家至2981家,覆盖全国100%地级城市,活跃终端网点增至340多万家。经销商质量稳定增长,2023年平均经销商营收为420万元/家(同增26.40%)。
成本端有所改善,盈利能力提升显著。23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同增0.75/1.17pct至43.07%/18.11%,23Q4分别同增0.52/-0.12pct至44.90%/14.65%;23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同比+0.32/+0.27/-0.46pct至17.36%/3.27%/0.02%,23Q4分别同增0.85/1.16/0.66pct至20.40%/4.21%/1.00%。毛利率变动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下降,其中白砂糖采购价提升,但聚酯切片/纸箱等价格下降较多。销售费用率提升主要系职工薪酬和宣传广告费用增多。
投资建议:全年来看,能量饮料有望保持稳健增长,以能量饮料为核心,持续深耕饮料市场,开拓全国化渠道,夯实发展基础。第二曲线:随着公司渠道网点完善,新品有望复制成功模式(补水啦)实现快速起量,打造多元化产品矩阵,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逐渐从单一品类向多品类发展。24年收入/利润均20%增长目标有望顺利实现。由于公司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新品有望快速放量形成业绩新增点,我们略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4-26年营收为143.61/177.80/217.19亿元(24-25年前值为142.87/176.42亿元),增速分别为28%/24%/22%,归母净利润为26.66/33.09/40.74亿元,增速分别为31%/24%/23%,对应PE分别为29/23/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品推广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区域扩张不及预期等。 |
124 | 华福证券 | 刘畅,张东雪,林若尧 | 维持 | 持有 | 23年高增长收官,展望仍积极 | 2024-04-16 |
东鹏饮料(605499)
事件:东鹏饮料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23年实现营收112.63亿元,同比增长32.4%,实现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4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38.29%。根据年报,公司23Q4单季度实现营收26.22亿元,同比增长40.88%,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39.69%,扣非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27.72%,主要系公司Q4其他收益增加了0.44亿元(政府补助增加)所致。
功能饮料和新品同步赋能基本面强势增长,强渠道为全国化保驾护航产品方面:
1)东鹏特饮系列23年收入达103.36亿元,同比增长26.48%,拆分量价来看,量增贡献28.24%,平均单价同比略微下滑1.38%,公司持续围绕“8群20类”重点人群的客户战略,结合高德、滴滴、货拉拉等平台,深入触达功能饮料重度消费者,同时积极拥抱小红书、知乎、抖音等社交平台进行产品种草;围绕重点人群展开各类推广专案。
2)其他饮料23年收入达9.14亿元,同比增长186.65%,拆分量价来看,量增贡献140.96%,价增同比增长18.96%,占整体收入比重由去年的3.76%提升4.37pct至8.13%,其中补水啦和东鹏大咖合计占比达5.11%。公司23年推出了补水啦、鹏友上茶、海盗椰、VIVI鸡尾酒等多元化子品牌,多品类发展预计将持续为公司探索新的增长点。
渠道方面:公司23年积极推进渠道建设,经销商数量由22年的2779家增长至2981家,已实现全国地级市的100%覆盖,活跃终端网点数由22年超300万家的基础上进一步增长至340多万家,全国化高速推进,公司23年广东/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线上/直营同比增速分别达12.14%/48.41%/32.84%/9.82%/64.71%/64.83%/44.48%/71.39%。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4年业绩展望仍积极
受益于聚酯切片、纸箱等原材料成本的改善,公司23年毛利率对比同期增长0.75pct至43.07%。费率方面,公司23年销售费用率对比同期增长0.32pct至17.36%,主要系公司增加销售人员数量和加大冰柜投入所致,其余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对比同期分别变动+0.27/-0.03/-0.46pct至3.27%/0.48%/0.02%,净利率对比同期提升1.17pct至18.11%。展望24年,公司计划营收利润均不低于20%的增长,仍传导了积极预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由于公司其他饮料收入超预期,我们上调了公司24-25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27.28/34.97/42.1亿元(原24-25年为26.38/32.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7/21/18倍,考虑到公司业绩成长性和确定性兼具,我们维持公司相对可比公司35%的估值溢价,对应24年31倍PE,目标价209.06元/股,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
大单品动销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食品安全问题等。 |
125 | 中国银河 | 刘光意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报点评:百亿目标圆满完成,多品类饮料集团启航 | 2024-04-15 |
东鹏饮料(605499)
核心观点:
事件:4月14日,公司发布公告,2023年收入112.6亿元,同比+32.4%,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41.6%;23Q4收入26.2亿元,同比+40.9%,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39.7%。
特饮大单品23全年收入破百亿,多重因素助推23Q4提速增长。23全年营收接近业绩预告上限,其中23Q4收入同比+41%,持续提速,主要得益于:1)提前开启24财年导致发货节奏前置;2)23Q4气温偏暖推动终端需求维持较好态势,年底流感对电解质水动销亦有催化;3)22Q4低基数背景下户外消费场景复苏;4)渠道下沉红利持续释放。品类扩张,东鹏特饮23年跻身百亿大单品(103.3亿元,+26.5%),23Q4收入23.4亿元(+31.5%);其他饮料23全年收入9亿元(+186.7%),23Q4收入2.8亿元(+252.6%),主要由电解质水贡献。渠道下沉,23年末经销商2981家,同比+7.3%,实现地级市100%覆盖;全国活跃终端网点340万家,同比+13.4%。区域扩张,23全年核心市场广东收入同比+12.1%,在高基数背景下仍实现较快增长;全国化有序推进,华东/西南同比+48.4%/64.7%,华中/华北(含北方)/广西同比+32.8%/64.8%/9.8%。
原材料成本结构性红利+规模效应推动23全年盈利能力改善。2023全年/23Q4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8.1%/14.7%,同比+1.2/-0.1pcts。具体拆分来看,毛利率:23全年/23Q4分别为43.1%/44.9%,同比+0.7/0.5pcts,尽管白糖价格上涨,但其他原材料价格回落幅度较大,叠加公司低位锁价PET及大单品规模效应提升共同推动毛利率小幅提升。费用率:23全年/23Q4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7.4%/20.4%,同比+0.3/0.9pcts,主要系全国化战略推进下销售人员数量增加与冰柜投入力度加大带来职工薪酬与宣传推广费用大幅增长;23全年/23Q4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3%/4.2%,同比+0.3/1.2pcts,主因22年基数较低。
短期关注旺季新品动销催化,多品类饮料集团扬帆启航。短期看,考虑到发货节奏前置以及春节出行旺盛+气温偏高,预计24Q1收入端延续高景气。3月公司召开春季产品宣导会,目前网点开发节奏较快(“补水啦”全年铺货网点目标200万家),旺季将重点打造电解质水与鸡尾酒,考虑到24Q2出行旺盛+气温偏高+网点开发较快,预计收入端实现高增。长期看,“大金瓶”:西南、北方市场产品需求验证成功,市场下沉空间仍充足,前期渠道组织架构逐渐搭建完毕,23年底天津工厂开建,未来有望复制21年华东的成功经验;新品:继23年推出补水啦与无糖茶后,公司24年加码椰汁、鸡尾酒等,持续扩大产品矩阵,以能量饮料为基,打造电解质饮料、茶饮、预调酒、即饮咖啡等新领域为第二发展曲线,多品类矩阵雏形已现。
投资建议:引入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5/34.7/43.4亿元,同比+34.6%/26.4%/25.1%,EPS为6.9/8.7/10.9元,对应PE为27/21/17X,长期看公司业绩的确定性与成长性较稀缺,短期建议重点关注旺季新品铺货节奏与动销对股价的催化,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新品表现不及预期的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
126 | 国金证券 | 刘宸倩 | 维持 | 买入 | 全国化扩张顺利,第二曲线蓄势待发 | 2024-04-15 |
东鹏饮料(605499)
4月14日公司发布23年年报,23年实现营收112.63亿元,同比增长+32.4%;实现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41.6%;扣非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38.3%。其中,23Q4实现营收26.22亿元,同比增长+40.9%;实现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39.7%;扣非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27.7%。
经营分析
全国化布局+延申第二曲线,Q4收入延续高增。1)产品端,东鹏特饮基本盘稳健,第二曲线逐步清晰。能量饮料23年/23Q4实现收入103.36/23.42亿元,同比增长+26.5%/+31.5%;其他饮料中电解质水、乌龙茶等新品加大铺市力度,其他饮料23年/23Q4实现收入9.14/2.75亿元,同比增长+185.1%/+252.6%,Q4淡季表现亮眼。2)渠道端,公司持续推进全国化战略,23年终端网点数量340万家,净增40万家。23年广东/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1%/+48.4%/32.8%/9.8%/64.7%/64.8%,全国化扩张加速,广东省外占比提升至53.5%(去年同期为50.1%)。3)高性价比策略下,供应链呈现产销两旺良性态势。23年末合同负债为26.07亿元,同比增长+60.23%,资金蓄水池充足。
成本管控能力优秀,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3年/23Q4净利率分别为18.1%/14.7%,同比+1.2pct/-0.1pct。1)23Q4净利率偏低,系“补水啦”等新品处于推广阶段,且亚运会广告、冰柜等费用计提增加。2)23年PET、纸箱等价格降幅明显,原材料成本逐步改善。23年/23Q4毛利率分别为43.1%/44.9%,同比增长+0.7/+0.5pct。3)23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率分别同比+0.3/+0.3/-0.3pct,销售费率增加系宣传推广费支出+35.7%。4)23年投资收益为1.42亿元,同比增长+102%,主要系理财收益增加。看好公司全国化扩张步伐及第二曲线成长动能。东鹏特饮基本盘稳健,伴随着省外网点拓展将维持稳健增长。电解质水、乌龙茶等新品有望凭借高性价比、渠道网点优势延续高增长。随着公司对原料成本、供应链精细化管控,看好净利率边际改善。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公司新品起量超预期,我们上调24-25年盈利预测5%/11%。预计公司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4/35.8/45.3亿元,分别增长34%/31%/27%,对应PE分别为27x/21x/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食品安全风险;新品放量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127 | 平安证券 | 张晋溢,王萌,王星云 | 维持 | 增持 | 第二曲线增长亮眼,正在向多品类的综合性饮料集团发展 | 2024-04-15 |
东鹏饮料(605499)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2.63亿元,同比增长32.42%;归母净利润20.40亿元,同比增长41.60%。其中23Q4实现营业收入26.22亿元,同比增长40.88%;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39.69%。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25元(含税)。
平安观点:
打造多品类矩阵,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分产品看,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东鹏特饮。23全年东鹏特饮/其他饮料分别实现营收103.36/9.14亿元,占比91.87%/8.13%,同比增长26.48%/186.65%。其他饮料中,东鹏补水啦及东鹏大咖合计收入占比为5.11%。公司已初步构建起以能量饮料为第一发展曲线,以电解质饮料、茶饮料、预调制酒、即饮咖啡等新领域为第二发展曲线的战略框架,专心致力于打造多品类矩阵,逐步从单一品类向多品类的综合性饮料集团稳步发展。
部分原材料价格下降,利润弹性持续释放。公司23全年实现毛利率43.07%,同比上升0.74pct。主要得益于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其中白砂糖采购价较去年同期增长,但由于聚酯切片、纸箱等其他原材料采购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较多,降低了产品成本,使得整体毛利率略有上升。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36%/3.27%/0.02%,较同期上升0.32/上升0.27/下降0.46pct。销售费用率上升主要系公司为推进全国化战略实施,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销售人员人数增加以及加大冰柜投入所致;管理费用率上升主要原因是公司管理人员薪酬、会议及办公费、差旅费等支出增加;财务费用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大幅增加所致。23全年实现归母净利率18.11%,同比上升1.17pct。
广东大本营发展稳健,全国化战略持续推进。分区域来看,营收占比前三的地区分别为广东/华东/华中,营收分别为37.61/15.16/14.00亿元,同比增长12.14%/48.41%/32.84%。而增速最快的为华北/西南区域,分别
实现营收10.10/11.15亿元,同比增长64.83%/64.71%,远超全国平均增速。公司持续推进全国化发展战略,强化终端网点的开拓,始终坚持将冰柜及终端高势能陈列做到极致,配合公司多品类产品重大战略提升,因时因地差异化的开展消费者活动,加强渠道体系的建设。公司合作的经销商数量从2779家增加至2981家,合作的经销商覆盖全国100%地级城市;23全年公司在全国活跃的终端网点由300余万家增长至340万家,同比增加约13.4%。
财务预测与估值:公司所处的功能饮料赛道景气度高,产品全国化势不可挡,第二增长曲线逐步培育,期待公司凭借优势大单品和全渠道精耕推动市占率不断提升。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我们略上调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06亿元(前值为25.31亿元)、32.95亿元(前值为30.37亿元)、40.24亿元(新增),EPS分别为6.51/8.24/10.06元,对应4月12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28.4、22.4、18.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需求不及预期:能量饮料行业尚处成长期,在软饮料各品类中需求景气占优,若未来能量饮料行业需求景气不及预期,则东鹏饮料成长将受挤压;2)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竞争格局恶化会一定程度影响行业的价体系,对行业造成不良影响;3)原材料波动影响:行业虽能通过提价一定程度上缓解原材料上涨的影响,但原材料上涨过大将影响行业毛利率情况;4)公司全国化扩张不及预期:公司核心市场如广东已趋于饱和,若全国化扩张不及预期,则成长空间受限。 |
128 | 华鑫证券 | 孙山山,肖燕南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业绩增长亮眼,新品维持高增 | 2024-04-15 |
东鹏饮料(605499)
事件
2024年4月14日,东鹏饮料发布2023年年报。
投资要点
业绩表现优异,成本持续利好
收入利润双高增,继续坚实龙头地位。2023年总营业收入112.63亿元(同增32.42%),归母净利润20.40亿元(同增41.60%);2023Q4总营业收入26.22亿元(同增40.88%),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增39.69%)。根据尼尔森,东鹏特饮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由2022年末的36.07%提升至43.02%,排名保持第一。盈利能力平稳提升,市场投入持续加大。2023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3.07%/18.11%,分别同比+0.75/1.17pcts,盈利能力平稳向上,毛利率提升主要系聚酯切片、纸箱等原材料采购价格同比下降。其中2023Q4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同比+0.52/-0.12pcts,单Q4净利率同比下降主要系费用率同比提升较多,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0.85/1.16/0.05pcts,主要系增加销售人员数量、冰柜投放及管理人员支出。现金流高增,整体现金质量较优。2023年经营净现金流32.81亿元(同增61.95%),销售回款139.00亿元(同增37.07%)。
基本盘势能延续,新品矩阵强势推进
基本盘维持快速增长,大单品势能延续。2023年东鹏特饮/其他饮料营收分别为103.36/9.14亿元,分别同增26.48%/186.65%,其中基本盘东鹏特饮维持两位数增长,销量同增28.24%,主要系产品顺应高性价比消费趋势叠加公司加大人员布局高效率执行专案。据尼尔森,2023年500ml东鹏特饮按销售金额排名已成为我国市场饮料单品SKU第三位。2023年东鹏特饮毛利率同比+2.09pcts至45.35%,主要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带来的成本改善。另外,公司通过赞助杭州亚运会、植入热播剧、加大体育营销等宣传方式加深消费者认知,加固品牌形象。新品逐步起势,印证产品运营能力。2023其他饮料销量/均价分别同增140.96%/18.96%,2023Q4其他饮料营收同增252.57%,新品放量明显,实现量价齐升。2023年公司推出电解质饮料“补水啦”、无糖茶饮料“乌龙上茶”、咖啡新品“东鹏大咖生椰拿铁”、椰汁产品,今年推出预调鸡尾酒产品,着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目前电解质水饮料“补水啦”动销表现较好,555ml与1L产品均具备较高性价比,同时公司推出多元口味以满足需求,期待第二单品放量。
直营渠道增长亮眼,全国化布局顺利进行
经销渠道快速增长,直营渠道表现亮眼。2023年经销/直营/线上渠道营收分别为97.58/12.60/2.05亿元,分别同增28.72%/71.39%/44.48%,毛利率同增0.89%/0.39%/2.08%。公司在社区团购平台、餐饮渠道等新兴渠道上积极拓展,开发多元通路。截至2023年年底,经销商供2981家,净增长202家;网点数340万家,同增13.4%,实现100%地级市覆盖。基地市场双位数增长,新兴市场实现高增。2023年广东/华东/华中区域营收分别为37.61/15.16/14.00亿元,同增12.14%/48.41%/32.84%,基地市场广东区域持续做好渠道深度,同时在华东、华中区域加大覆盖力度并取得较好成效;西南/华北区域营收分别同增64.71%/64.83%,为新兴高增区域,占比分别同增1.94%/1.76pcts。产能相继投产,满足全国化布局。华东浙江/华中长沙基地市场分别于2023年11月、2024年3月投产,目前年设计产能达到335万吨,天津基地亦与2024年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底投入使用。
盈利预测
我们看好公司在能量饮料主赛道上继续提升市场份额,同时电解质水等新品实现较快增长,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为6.48/8.02/9.6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9/23/19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东鹏特饮销售不及预期、旺季销售不及预期、新品推广不及预期、成本上涨风险等。 |
129 | 华安证券 | 邓欣,罗越文 | 维持 | 买入 | 东鹏饮料23年报点评:预告上限,新品放量元年可期 | 2024-04-15 |
东鹏饮料(605499)
主要观点: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
Q4:营收26.2亿(+41%),归母3.8亿(+40%),扣非3.7亿(+28%)。
Q1-4:营收112.6亿(+32%),归母20.4亿(+42%),扣非18.7亿(+38%)。
同时公司拟每10股派息25.0元,对应分红率49%(上年56%)。
Q4收入利润接近预告上限,略超预期。
产品端:东鹏特饮破百亿,新品放量元年
东鹏特饮:23A收入103亿,占比92%,同比+26%(量+28%/价-1%);其中23Q4同比+32%,500ml金瓶贡献高。
市场份额持续攀升:23A销量/销额市占率分别达43%/31%,较上年分别提升6.3/4.3pct(尼尔森数据),量/额分别排行业第1(红牛约30%)/第2(红牛约50%)。
新品补水啦放量超4亿:23A其他饮料收入9亿,同比+187%,占8%,其中补水啦与大咖合计占比5%达5.75亿。23Q4其他品类收入同比+253%好于全年,占比10.5%。
全国化:渠道产能开拓助力全国化加速
分区域看:23A广东/全国/直营/线上收入同比各+12%/+41%/+71%/+44%,占比各33%/54%/11%/2%,其中华北/西南/华东收入+65%/+65%/+48%快于整体。
Q4广东/全国/直营/线上同比+21%/32%/170%/76%,Q4广东本埠占比降至31%、全国化加速。
渠道扩张:23A活跃终端340万家,同比+13.4%;经销商2981家,同比+7%,均收同比+24%,其中增速最快的华北经销商开拓最多,同比+21%。
产能缓解:23A产能335万吨,同比+20%,产能利用率87%(上年74%)。23.11浙江基地、24.3长沙基地、26E天津基地投产,24年产能缓解助力全国化及新品开拓。
盈利端:成本管控、盈利提升
23A/Q4毛利率同比+0.7/0.5pct,虽糖价上涨但PET纸箱降价;23A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同比各+0.3/+0.3/-0.0/-0.5pct,利息收入及投资收益增长带动全年净利率同比+1.2pct至18.1%。
投资建议:全国化加速新品放量,维持“买入”
我们的观点:
我们认为公司全国化正处加速期,长期主业天花板望远超红牛当前200亿;新品1+6战略,第二曲线补水啦收入预计24年翻倍,长期无糖茶/大咖/VIVI/椰汁/多喝多润等为额外增量。
短期我们预计24Q1收入/利润有望同比+30%(公司公布24年目标收入利润皆同比+20%以上,相对完成难度不大),Q2旺季东鹏特饮及补水啦放量有望形成股价催化。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5/180.7/222.6亿元,同比+28.3%/+25.0%/+23.2%;实现归母净利润26.5/34.0/42.5亿元,同比+30.1%/+28.2%/+24.8%;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22/17倍,当前股价未反映第二曲线拓展及公司数字化等核心能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涨。 |
130 | 国联证券 | 刘景瑜 | 维持 | 买入 | 业绩增长超预期,第二曲线成长可期 | 2024-04-15 |
东鹏饮料(605499)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营收112.63亿元,同增32.42%;归母净利润20.40亿元,同增41.60%;扣非净利润18.70亿元,同增38.29%。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26.22亿元,同增40.88%;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增39.69%;扣非净利润3.68亿元,同增27.72%。
核心产品稳健增长,第二曲线表现亮眼
分产品看,主营业务中东鹏特饮2023年营收103.36亿,同增26.48%,其他饮料营收9.14亿,同增186.65%,东鹏特饮收入占比为91.87%,其他饮料收入占比由2022年的3.76%提升至2023年的8.13%,公司已初步构建起以能量饮料为第一发展曲线,以电解质饮料、茶饮料、预调制酒、即饮咖啡等新领域为第二发展曲线的战略框架,推进泛饮料品类平台建设。
全国均衡发展,终端持续突破
分地区看,公司在精耕广东区域的同时加速开拓全国终端网点,2023年公司在广东/华东/华中/西南/华北/广西/线上/直营收入分别为37.61/15.16/14.00/11.15/10.10/9.83/2.05/12.60亿元,同比增长12.14%/48.41%/32.84%/64.71%/64.83%/9.82%/44.48/71.39%,除直营、线上和其他业务外,非广东区域收入占比由2022年的50.09%提升至2023年的53.49%,全国化稳步推进。2023年公司经销商数量从2022年的2779家增加至2981家,活跃终端网点数由300余万家增长至340余万家。
毛利率稳中有升,归母净利率达五年新高
2023年公司实现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归母净利率43.07%/17.36%/3.27%/0.48%/0.02%/18.11%,分别同比+0.74/+0.32/+0.27/-0.03/-0.46/+1.17pct。毛利率提升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而财务费用率下降主要由于公司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大幅增加。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0.55/170.46/200.7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79%/21.28%/17.7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54/31.84/39.0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22%/24.66%/22.77%,EPS分别为6.39/7.96/9.77元/股,3年CAGR为24.21%。鉴于公司第二曲线表现亮眼,推进公司从能量饮料龙头向泛饮料平台转变,参照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35倍PE,目标价223.4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新品推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131 | 中邮证券 | 蔡雪昱,华夏霖 | 维持 | 买入 | 2023高增收官,战略再升级,冲刺200亿 | 2024-04-15 |
东鹏饮料(605499)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112.63/20.4/18.7亿元,同比+32.42%/+41.6%/+38.29%,整体表现符合此前预告,且均接近此前预告上限。
核心要点
特饮大单品受益全国化扩张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其他饮料表现亮眼,其中电解质饮料补水啦带动下,第二成长曲线延续高增长。分产品看,2023年公司能量饮料/其他饮料分别实现营收103.36/9.14亿元,同比+26.48%/+186.65%。公司Q4淡季仍取得高增长,我们认为主要由于公司特饮大单品增长势头不减,同时补水啦淡季不淡,带动公司营收持续高增。公司单Q4实现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26.22/3.84/3.68亿元,同比+40.88%/+39.69%/+27.72%。其中单Q4,能量饮料/其他饮料分别实现营收23.42/2.75亿元,同比+31.55%/252.57%。
公司省外市场中华东、华中、西南、华北在渠道拓张带动下延续高增长,同时两广基本盘在渠道深耕叠加新品铺货共同驱动下保持稳健增长。分地区看,广东/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线上/直营分别营收37.61/15.16/14/9.83/11.15/10.1/2.05/12.6亿元,同比+12.14%/+48.41%/+32.84%/+9.82%/+64.71%/+64.83%/+44.48%/+71.39%。分渠道看,经销/直销/线上/其他实现营收97.58/12.6/2.05/0.27亿元,同比+28.72%/+71.39%/+44.48%/-18.4%。
渠道端,公司已覆盖全国100%地级城市,且终端网点数在2022年度超300万家基础上增至340多万家。23年末公司合作经销商2981家,同比+202家,其中广东/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直营渠道经销商分别为288/299/409/132/458/899/496家,同比+23/-14/-45/-22/-5/+155/+110家,华北地区客户开拓加速,同时其他高增长地区公司进行经销商优化,持续提升单点效能。
2023年,公司成本端PET提前锁价,有效对冲白糖涨价压力,同时规模效应下特饮大单品毛利率改善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全年公司毛利率/归母净利率为43.07%/18.11%,分别同比+0.75/+1.17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36%/3.27%/0.48%/0.02%,分别同比+0.32/+0.27/-0.03/-0.46pct。23Q4,公司毛利率/归母净利率为44.9%/14.65%,分别同比+0.52/-0.12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0.4%/4.21%/0.43%/1%,同比+0.85/+1.16/+0.05/+0.66pct。公司销售费率用受到销售人员增加和冰柜投放加大影响略有提升,同时公司管理人员薪酬、办公差旅费等支出增加也小幅带动管理费用率提升。
2023年公司持续打造品牌资产,品牌营销端再升级:在持续巩固东鹏特饮成为“累困”时刻的第一心智占领者以外,加大补水啦、大咖、鹏友上茶等新品的品牌宣传,构建从0到1的品牌化工程。在现有的体育/电竞/街舞等赛事赞助/热剧植入/传统媒体硬广投放外,增加梯媒/核心地铁站投放,签约女篮运动员助推品牌,借势杭州亚运会等国际赛事,在央媒首次提出“为国争光、东鹏能量”的民族品牌定位主张,在新媒体创新型的投放,品宣更活跃自信。多品类战略初步构建完成,各单品梯次跟上、各有看点:旗下第一大单品功能性饮料东鹏特饮市占率(销量占比第一、销售额占比第二)持续提升,满足快生活节奏以及更加理性的消费诉求,往普通日常消费场景渗透。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消费场景与核心人群快速突破,由年初病后恢复场景扩大到运动流汗等众多需要维持人体体液平衡的场景。顺应健康诉求的消费趋势推出了无糖茶饮料“鹏友上茶”,即饮咖啡“东鹏大咖”系列再推新口味“生椰拿铁”、切入趋势性的椰子口味,上新鸡尾酒“VIVI鸡尾酒”等。渠道端持续深化全国开拓,加强冰柜投放:截至2023年末,全国活跃终端网点数340万家、增长约13.4%,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强,同时探索海外及国内新兴渠道。端到端的数字化升级:助力提升终端进销存掌控力、供应链管理效率、营销投放效益,积累消费者数据(累计不重复扫码消费者超1.9亿)、提升消费者需求分析能力,利用综上多维度数据分析,继续提升市场决策的精准度。产能布局不断完善,精益生产体系逐步完善:当前具备9大生产基地、335万吨设计产能,长沙投产助力华中,天津基地开工、将支持北方市场,全国化产能布局即将完成,在运输成本、订单达成的时效性上继续提升。
后百亿时代继续拼搏,战略再升级:看未来,公司全面实施“1+6”品类战略,以“饮料专家”的专一态度,以高质价比的优势,专注于为大众消费者提供饮品,打造中国领先的多品类综合性饮料集团,冲刺200亿、进入中国饮料前5强。2024年能量饮料资源投放更专注,聚焦瓶装特饮,全国市场加速放量;东鹏补水啦春季上线新口味以及新增小瓶装规格、继续扩大铺设网点,同时多维度加大投入品牌营销,今年继续呈现快速放量之势;VIVI鸡尾酒春季上线,三种口味两个酒精度双规格,定价更具性价比,提出“把鸡尾酒当饮料卖”的市场操盘思路。鹏友上茶补充2种新口味,稳步推进。公司2024年基本经营目标:收入利润均不低于20%的增长,代表公司发展强劲信心。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6年有望冲刺200亿营收目标,预计2024-2026年实现营收142.64/172.96/200.23亿元(2024-25年前值为140.55/172.83亿元),同比增长26.65%/21.25%/15.77%;实现归母净利润25.45/32.14/36.96亿元(2024-25年前值为26.15/32.10亿元),同比增长24.78%/26.27%/15.01%,对应EPS为6.36/8.03/9.24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9/23/20倍。我们看好公司当前积累的竞争优势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料成本扰动,行业竞争加剧,天气扰动室外消费场景需求,食品安全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