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民生证券 | 方竞,李少青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旗舰芯领航成长,全面拥抱AIoT 2.0浪潮 | 2025-08-24 |
瑞芯微(603893)
事件:8月18日,瑞芯微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5H1实现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63.85%;实现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90.6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16亿元,同比增长191.36%.
其中,公司2Q25实现收入11.61亿元,同比增长64.54%,环比增长31.19%;实现归母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179.41%,环比增长54.07%。
AI赋能业务腾飞,半年度营收创历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公司依托在AIoT产品长期战略布局优势,顺应AI在端侧应用发展需求,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受产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及公司战略布局的共同驱动,公司25H1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高增,销售毛利率达到42.29%,同比提升6.38pct。此外,公司旗舰产品RK3588、次新产品RK3576等带领各产品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在汽车电子、工业应用、机器视觉及各类机器人等重点领域的出货量持续扩张。
展望后续,公司将继续深耕AIoT各应用领域,作为国内领先的AIoT SoC芯片企业,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致力于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普及与创新应用。
持续完善AIoT平台布局,战略新品驱动未来成长。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5H1投入研发费用总计2.79亿元,同比增加0.19亿元。公司以AIoT SoC与端侧算力协处理器作为并行研发的双轨制平台,致力于打造“高端-中高端-中端-入门级”的全系列产品布局。
此外,公司在25H1内积极推进一系列战略新品,为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新一代AI视觉处理器RV1126B已于2025年5月正式发布并开始批量供货,其内置的3TOPs算力NPU可支持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模型。同时,公司正重点研发下一代旗舰芯片RK3688与次旗舰芯片RK3668,旨在为AIoT2.0时代的端侧AIoT场景提供核心支持。
深耕AIoT应用市场,构筑多维度核心竞争优势。凭借在AIoT领域长期的持续深耕,公司逐步从单一产品供应商转型为具备多平台、多场景解决方案的综合型AIoT芯片领导者:
1)核心IP与技术优势:公司坚持“IP芯片化”发展战略,持续迭代自研的NPU、ISP等核心IP,支持各类端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为AIoT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
2)产品通用性与市场广度:公司产品具备通用性强、兼容性好的特点,其芯片适配多领域应用,广泛应用于汽车智能座舱、边缘计算、各类机器人等众多领域;
3)生态协同与人才驱动:公司通过与客户及生态伙伴共建行业生态,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同时,公司拥有高学历、专业化的研发团队,25H1研发人员占比高达77%。为公司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旗舰芯引领各产品线高速增长,端侧智能化需求提升,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98/15.53/19.97亿元,对应PE为69/53/41倍,考虑公司在机器视觉、汽车电子等市场产品持续放量,后续业绩增长具备持续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推广不及预期;技术人员变动的风险;竞争格局变化的风险。 |
2 | 中邮证券 | 万玮,吴文吉 | | 增持 | 拥抱AIoT 2.0全新机遇,单季度业绩历史新高 | 2025-08-22 |
瑞芯微(603893)
事件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63.85%;实现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90.61%。
投资要点
产品线保持高速增长,业绩历史新高。得益于AIoT产品长期战略布局优势,公司旗舰产品RK3588、次新产品RK3576等带领AIoT各产品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特别在汽车电子、工业应用、机器视觉及各类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持续扩张。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63.85%;实现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90.61%;单季度来看,Q2实现营业收入11.61亿元,同比增长64.54%,环比增长31.18%;归母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179.41%,环比增长53.56%。
推进下一代端侧算力协处理器RK1860研发,支持更大参数级别的端侧模型。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推出首颗端侧算力协处理器RK182X,具备自研高神经网络算力、高带宽特性,通过PCle2.0、USB3.0、Ethernet等标准化通用接口与主处理器互联使用,能够高效支持3B、7B等端侧主流参数的文本型LLM和多模态VLM模型部署,面向汽车座舱、智能家居、教育、办公与会议、机器人、机器视觉、
边缘网关、工业智能制造等多场景应用。同时,公司着手规划后续一系列高性能、低功耗端侧算力协处理器,目前正快速推进下一代端侧算力协处理器RK1860研发工作,进一步布局可支持更大参数级别的端侧模型的芯片产品,为下游客户提供更灵活丰富的方案选型。
完善AIoT SoC芯片平台布局,推进多颗新产品研发。报告期内,公司推出新一代AI视觉处理器RV1126B并开始批量供货,进一步完善视觉芯片产品矩阵,与RK3588、RK3576、RV1103/1106、RV1103B等形成多层次产品方案,协同发展;推出新款音频处理器RK2116,完善音频产品序列,通过与RK2118形成高低配产品组合,满足客户不同产品的差异化需求;推进RK3572、RV1103C、RK3538等多款新产品设计工作,进一步充实公司产品布局;研发下一代旗舰芯片RK3688与次旗舰芯片RK3668,适配不同产品方向以及相同产品的不同定位,提高公司综合设计效率并降低客户在不同芯片平台的投入成本;持续布局多品类周边芯片,研发并顺利推出新款低功耗无线连接芯片RK962,同时积极推进新一代系列接口转换芯片的立项研发。
汽车电子六大方向,全面布局汽车智能化赛道。公司RK-M系列车规级SoC,已覆盖百KDMIPS内各档位,除中控、娱乐域控、智能座舱、舱+L2、舱泊一体外;端侧协处理器为存量车型增加处理LLM和VLM的大模型能力,也作为新车型座舱的补充,解决带宽不足、热耗降性能、成本等瓶颈;车载音频方案提供全国产化的DSP+Codec+PA,配套RK Studio_Tool,无代码图形化开发并内置第一方算法,为车企提供从硬件到算法的完整音频系统支持;RK3358M作为高性能、高安全、高性价比的数字仪表SoC,搭载针对仪表定制的FuSa-Linux SDK,已经量产于数家头部车企;RV系列芯片异构架构配合深度定制的Car-DVR Linux SDK,可实现:百ms快速抓拍、1s开机、哨兵模式,在AICar-DVR、MDVR、AEBS、CMS、一体机、双预警、DSSAD等场景,已落地各类前装乘商用车,并服务于运营、监管、跟踪、追溯、OTA等车联网业务;接口芯片基于自有RKLINK-I协议,长距离传输方案支持最高5Gbps的传输速率,通过COAX和STP/UTP实现长距离传输,支持:BIST自检、链路状态诊断、丢包重传、I2S音频传输、低速接口透传等功能。随着新产品陆续发布、车载Roadmap的进一步完善,公司将逐步扩展Tier1和IDH的深度服务范围。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6/55.7/69.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14.6/18.9亿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
3 | 东吴证券 | 陈海进,李雅文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25H1营收利润高增,AIoT矩阵和生态共振 | 2025-08-18 |
瑞芯微(603893)
投资要点
25H1营收高增,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据公司25年中报,25H1实现营收20.46亿元,yoy+63.85%,与此前业绩预告20.45亿元基本一致;毛利率42.29%,同比上升6.38pcts;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90.61%,与业绩预告中值5.3亿元基本一致。25Q2单季营收11.61亿元,yoy+64.54%,qoq+31.18%;毛利率43.32%,同比增长6.46pcts,环比增长2.37pcts;销售净利率27.71%,同比增长11.39pcts,环比增长4.04pcts。
旗舰产品稳健增长,新发NPU积极拓展端侧AI场景。2025年上半年,AIoT市场保持稳健增长,旗舰RK3588与次新RK3576继续发挥龙头作用。公司同时发布首颗端侧算力协处理器RK182X,支持3B至7B规模LLM及VLM部署,覆盖汽车座舱、家居、教育、办公与工业智能制造等场景,拓展端侧AI应用边界。
产品推陈出新,全场景AIoT芯片布局加速。公司25H1推出的新一代视觉处理器RV1126B具备四核CPU、3TOPs自研NPU及独立AI-ISP,已面向IPC、车载、工业相机等量产应用。音频产品方面,RK2116发布,凭借高性能DSP和丰富音频接口,形成与RK2118的高低配组合,完善车载与智能音频方案。公司推进RK3572、RV1103C、RK3538等中端产品研发,覆盖多层次算力需求,并着手打造旗舰RK3688和次旗舰RK3668,以先进制程和差异化定位树立行业标杆。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SoC行业领军企业所具备的竞争优势,旗舰芯片RK3588领衔的多条AIoT产品线在下游市场占有率正稳步攀升,我们看好公司凭借高算力芯片的卓越性能,在汽车电子、机器人、机器视觉等新兴智能应用领域抢占市场先机、开拓崭新增长点的战略布局,我们略微调整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43.71/55.58/69.62亿元(前值43.80/55.14/68.71亿元),略微上调归母净利润预期为10.6/14.5/18.7亿元(前值10.6/14.3/18.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供应链稳定性风险,下游需求持续性风险等。 |
4 | 中邮证券 | 万玮,吴文吉 | 维持 | 买入 | 首发端侧协处理器,助力AIOT 2.0时代 | 2025-07-29 |
瑞芯微(603893)
事件
公司重磅首发端侧 AI 大模型协处理器 RK1820/RK1828, 专为端侧大模型设计, 具备高算力和高带宽特性。
投资要点
首款端侧协处理器重磅发布, 适用于多个端侧 AI 场景。 受益于大模型的横空出世及大量智力资源的介入, AIoT 行业正由 1.0 时代向 2.0 时 代 迈 进 。 公 司 发 布 首 个 端 侧 AI 大 模 型 协 处 理 器RK1820/RK1828, 该协处理器集成超高带宽片内置 DRAM 和针对 3B/7BLLM/VLM 的多核 NPU, 支持主流模型框架并提供通用 API 易于开发。RK1820 搭配 RK3588 等主控芯片构建强大的 AI 算力平台, 通过其多模态 AI 任务能力, 支持语音识别、 视频分析、 长上下文对话等场景应用, 适用于安防、 机器人、 车载、 消费电子、 办公、 教育、 家居、工业等端侧场景。
汽车电子六大方向, 全面布局汽车智能化赛道。 公司 RK-M 系列车规级 SoC, 已覆盖百 KDMIPS 内各档位, 除中控、 娱乐域控、 智能座舱、 舱+L2、 舱泊一体外; 端侧协处理器为存量车型增加处理LLM和VLM的大模型能力, 也作为新车型座舱的补充, 解决带宽不足、 热耗降性能、 成本等瓶颈; 车载音频方案提供全国产化的 DSP+Codec+PA, 配套 RK Studio_Tool, 无代码图形化开发并内置第一方算法, 为车企提供从硬件到算法的完整音频系统支持; RK3358M作为高性能、 高安全、高性价比的数字仪表 SoC, 搭载针对仪表定制的 FuSa-Linux SDK, 已经量产于数家头部车企; RV 系列芯片异构架构配合深度定制的 CarDVR Linux SDK, 可实现: 百 ms 快速抓拍、 1s 开机、 哨兵模式, 在 AICar-DVR、 MDVR、 AEBS、 CMS、 一体机、 双预警、 DSSAD 等场景, 已落地各类前装乘商用车, 并服务于运营、 监管、 跟踪、 追溯、 OTA 等车联网业务; 接口芯片基于自有 RKLINK-I 协议, 长距离传输方案支持最高 5Gbps 的传输速率, 通过 COAX 和 STP/UTP 实现长距离传输, 支持: BIST 自检、 链路状态诊断、 丢包重传、 I2S 音频传输、 低速接口透传等功能。 随着新产品陆续发布、 车载 Roadmap 的进一步完善, 公司将逐步扩展 Tier1 和 IDH 的深度服务范围。
投资建议: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5/2026/2027 年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43.5/55.4/68.9 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8/14.1/17.9 亿元,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
5 | 东吴证券 | 陈海进,李雅文 | 首次 | 买入 | AIoT SoC芯片领军者,拥抱端侧AI新机遇 | 2025-07-25 |
瑞芯微(603893)
投资要点
瑞芯微是国内 AIoT SoC 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 公司依托二十余年集成电路设计经验,围绕大音频、大视频、大感知、大软件持续创新,构建了覆盖高端旗舰、机器视觉、音频专用等全场景处理器矩阵,深度赋能智能座舱、机器视觉、工业控制等近百条产品线,并协同比亚迪、科沃斯等头部客户推动各行业智能化升级。受益于 AIoT 需求强劲复苏, 2024年营收创新高,净利润达 5.95 亿元,智能应用处理器芯片是核心增长引擎。
公司业务从复读机芯片起步, 2014 年后战略转型布局智能物联市场。公司通过"榕树战略"持续迭代自研 IP,其 NPU 支持 3B 参数级端侧模型部署,视频处理 IP 实现多维度突破。同步深化"阴阳互辅"生态,主 SoC芯片(阳片)与电源管理、无线连接等周边芯片(阴片)协同,形成覆盖工业、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百行百业的完整解决方案。
汽车电子领域公司聚焦智能座舱、车载音频、仪表中控及车载视觉四大产品线协同布局。 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高速扩张,技术向先进制程和 AI化演进,瑞芯微 RK3588M 芯片已量产多款车型,服务广汽、上汽等主流车企。车载音频市场智能化加速,国产化潜力较大,公司 RK2118M等方案获超 20 个定点项目。车载视觉市场达千亿规模,单车摄像头量达 4.4 颗, RV 系列芯片提供高性能 AI 视觉方案。瑞芯微通过多产品线推进国产智能化方案落地,深化与车企合作。
中国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公司布局极具前瞻性。 公司构建了覆盖主控、视觉、音频三大方向的完整芯片方案。旗舰主控芯片 RK3588 和 RK3576提供高算力低功耗,分别支持工业服务机器人实时决策和割草机器人视觉识别。视觉芯片 RV1126K 具备宽温特性与 AI 感知,用于电力巡检等场景, RV1109 则专为扫地机避障导航优化。音频芯片 RK2118 和 RK3308提升语音交互体验。公司与科沃斯等企业深度合作,其芯片方案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消费服务及特种机器人,支撑多场景智能化升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 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80/55.14/68.71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0.6/14.3/18.5 亿元,对应当前 P/E倍数为 63/47/36 倍,当前股价及市值对应可比公司平均 P/E 为 67/49/38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 SoC 行业领军企业所具备的竞争优势,旗舰芯片 RK3588 领衔的多条 AIoT 产品线在下游市场占有率正稳步攀升,我们看好公司凭借高算力芯片的卓越性能,在汽车电子、机器人、机器视觉等新兴智能应用领域抢占市场先机、开拓崭新增长点的战略布局。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风险,核心人才流失风险,供应链稳定性风险,下游需求持续性风险。 |
6 | 华金证券 | 熊军,王臣复 | 维持 | 买入 | 半年报持续超预期,首发端侧AI协处理器 | 2025-07-24 |
瑞芯微(603893)
投资要点: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04,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79,640万元,同比增长约64%;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2,000万元到54,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33,723万元到35,723万元,同比增长185%到195%。
行业需求与公司产品布局共振,业绩持续超预期:根据公司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AIoT市场延续2024年增长态势,随着AI技术不断渗透、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当前国内AIoT百行百业正在蓬勃发展,增长周期潜力广阔。依托公司在AIoT产品长期战略布局优势,因应AI在端侧应用发展的需求,公司旗舰产品与次新品带领AIoT各产品线保持高速增长,特别在汽车、工业控制、机器视觉及各类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持续扩张,为后续的渗透与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0.45亿元,同比增长64%左右;实现净利润5.2亿元~5.4亿元,同比增长185%~195%。公司2025年Q1实现营收约8.85亿元,预计2025年Q2实现营收约11.6亿元,单季度营收同比增长约64%,预计2025年Q2实现归母净利润中位数约3.21亿元,对应的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79%,2025年Q2单季度净利率超过25%。我们认为,在旗舰芯片RK3588带领下,以RK3588,RK356X,RV11系列为代表的各AIoT算力平台快速增长,同时叠加下游需求高景气度,因此带动了公司营收的快速增长和销售毛利率的回升,2025年Q1公司单季度销售毛利率40.95%,相对比2023年Q1产业链去库存背景下的33.44%有了约7.5个百分点的提升;另外,公司营收快速增长但三费相对平稳下所带来的财务杠杆效应也在快速释放,公司销售净利率水平快速提升,2023年Q1公司销售净利率为-5.58%,2025年Q1公司销售净利率为23.67%,根据2025年Q2实现归母净利润中位数约3.21亿元测算,2025年Q2公司销售净利率预计超过25%。
SoC与协处理器并行研发迭代,构建双轨制平台:2025年7月17-18日,公司主办了第九届开发者大会,大会期间,公司重磅首发端侧AI大模型协处理器RK1820/RK1828,RK182X是瑞芯微首次推出的算力协处理器,具备大算力、高带宽特性,专为端侧大模型而生,可根据终端算力需求叠加一个或多个RK182X协处理器。瑞芯微高级副总裁李诗勤先生发表了主题为《瑞芯微未来芯片的发展路径》的演讲,介绍了瑞芯微的研发路径,坚持“系统、IP、芯片”三者的联动,IP芯片化、芯片系统化、系统IP化,方案共享和聚合突破,打造有竞争力的芯片。重磅介绍了新一代旗舰芯片RK3688及姐妹片RK3668,下一代协处理器RK1860,以SoC与协处理器并行研发、快速迭代的双轨制平台为发展路径。我们认为,公司旗舰芯片RK3588的成功再次证明了公司的战略眼光、研发、市场落地等多维度能力,使得公司在国产端侧SOC厂商中的头部地位做实,公司SoC和AI协处理器双轨制发展是公司因应AI大时代下的快速战略迭代升级,瞄准AI大时代端侧算力的巨大需求,伴随着产品的快速迭代升级落地,公司具备更大的市场空间。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财务杠杆持续释放、新品持续推出快速迭代升级叠加AI大时代对端侧算力需求的持续提升,我们将公司2025年、2026年营收预测由前次的40.14亿元、51.98亿元分别上调至43.22亿元、56.13亿元,预计2027年公司实现营收70.12亿元,将公司2025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前次的7.82亿元、11.48亿元分别上调至10.41亿元、14.06亿元,预计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7.64亿元,2025年~2027年对应PE分别为63.8倍、47.3倍、37.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市场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晶圆产能紧张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风险、新品导入不及预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