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华福证券 | 杨钟,赵心怡 | 首次 | 买入 | 全球领先的平台型ODM,品类扩张与卓越品质助力成长 | 2024-03-21 |
华勤技术(603296)
投资要点:
手机IDH起家,逐步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平台型ODM企业。
华勤技术成立于2005年,由功能手机IDH业务转型进入ODM领域,产品由功能机逐步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AIOT等品类延伸,目前已成为全球头部的平台型ODM企业,根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1年华勤技术在全球“智能硬件三大件”(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平板电脑)出货量超2亿台,在智能硬件ODM/IDH行业位居全球第一。此外,公司在2017年起前瞻布局数据中心与汽车电子业务,不断拓展业务版图,致力于打造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为基石的“2+N+3”硬件平台,不断为公司成长增添新鲜血液。
AI有望成为终端迭代的重要驱动力,消费电子或迎复苏成长共振,数据中心、汽车电子蓬勃发展。
2023年谷歌、高通、联发科等全球各大SoC厂商积极推出具备更高AI性能的芯片,AI有望为智能手机更新迭代增添动能。PC领域,据IDC数据显示,2023Q3全球PC出货量环比增长11%,PC行业已出现复苏向好迹象,搭载AI技术的PC上市有望大幅提升用户体验,或将引发新一轮换机潮。根据Canalys的预测,到2027年,全球兼容AI个人电脑的出货量预计将超过1.75亿台,占总个人电脑出货量的60%以上。AI大模型的兴起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迅速推升了模型计算的数据量,AI服务器市场规模不断提升。据IDC预计,全球人工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95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347亿美元,五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7.3%。得益于中国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驱动汽车电子行业蓬勃发展。
ODM行业向头部聚焦,公司凭借优质产品、强研发实力及高效运营占领一席之地。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产业链分工进一步细化,品牌商采用ODM模式逐渐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的制造趋势之一,ODM行业规模效应显著,头部厂商有望持续受益于ODM制造渗透率的提升。公司深耕智能硬件ODM行业十余年,在智能手机领域已成为三星、OPPO、VIVO、小米等国内外知名终端厂商的供应商,在PC领域突破台系厂商垄断,成功切入联想、宏碁、华硕等终端厂商供应链,凭借卓越的品质在客户群体中积累了优秀的口碑,为进军汽车电子、服务器等新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研发实力强劲,上海、东莞、西安、南昌、无锡五大研发中心驱动产品品类多元拓展,全球化生产布局、先进制造能力及高效运营助力公司盈利能力上行。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1.31/979.15/1120.90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77/30.09/34.1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6/18.4/16.2倍。我们选取消费电子制造企业作为可比公司,参考可比公司2024年调整后平均PE,根据相对估值法并给予一定估值溢价,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22倍PE,对应目标价91.21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周期风险、ODM市场规模下滑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及短缺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募投项目实施风险。 |
22 | 南京证券 | 高宏 | | 买入 | 内筑智能手机、电脑业务基底,外拓服务器、汽车电子“枝干” | 2024-03-14 |
华勤技术(603296)
公司发展轨迹及战略
华勤技术成立于 2005 年, 经过 18 年的探索和发展, 华勤技术从成立之初的以研发设计为主的 IDH 业务模式逐步发展到目前集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为一体的 ODM 业务模式, 并由手机单一产品逐步发展为以智能手机为主,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智能穿戴、 AIoT 产品及服务器共生发展的多品类智能硬件平台公司;
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 2022年度全球智能手机ODM/IDH厂商出货量份额中, 公司以28%的份额占比位列行业头部; 2021年全球平板电脑ODM厂商出货量份额中, 公司位列全球ODM行业第一; 根据Digitimes的数据显示, 公司在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ODM厂商出货量中进入前四位。
从收入结构看, 2018年-2023H1公司“ 智能手机、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三大传统智能硬件 ODM 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一方面因为 ODM 行业整体需求提升, 同时公司持续拓展客户, 市场份额有所提升。 分产品看, 智能手机、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三大智能终端ODM 业务贡献了主要收入, 2018年-2022年合计收入占比维持在90%及以上;
随着服务器业务营收的快速提升, 传统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营收占比有所降低。 2023年三季报数据显示, 单季度营收251.87亿元,三项营收占比降低至74.9%。 服务器业务营收占比迅速提升至16.5%( 41.53亿) 。 未来公司将以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为核心深度赋能各品类智能硬件产品, 加大开拓智能穿戴、 AIoT 产品等新兴市场, 不断挖掘服务器和汽车电子两个重要增量市场。
目前, 公司已经形成了智能手机为主,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智能穿戴、 AIoT产品及服务器全面发展的多品类产品结构, 发展为国际领先的多品类智能硬件 ODM 厂商。 未来公司将以智能手机为核心深度赋能各品类智能硬件产品, 充分利用和发挥公司在智能手机等业务领域中积累的强大的研发能力、 制造能力、 供应链能力、 质量管控能公司力和成本优势、 规模优势等, 致力于打造 2+N+3( “ 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 +“ 消费类电子产品” +“ 企业级数据中心产品+汽车电子产品+软件” ) 的产品结构;
公司 2023 年第三季度产品线营收结构中, 智能手机业务占比29.33%, 笔记本电脑业务占比28.34%, 平板电脑业务占比17.21%, 服务器业务占比16.49%, AIOT产品占比2.93%, 智能穿戴产品占比2.69%, 其他业务占比3.02%;
公司核心客户: 三星、 联想、 中邮通信、 小米、 OPPO、 华硕、 华为、 宏碁; 2020-2022年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67.2%、 61.7%、 67.7%。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 股东主要由公司早期创始成员、 员工持股平台、 外部战略投资者三部分构成。 1) 公司实控人为董事长兼总经理邱文生, 直接持股 4.79%, 并通过上海奥勤、 上海海贤间接持股 19.01%, 合计持股 23.80%。 2) 勤沅、 勤贝、 勤旬、 勤广、 勤铎是公司于 2017 年设立的员工持股平台, 合计占公司 26.91%的股份, 主要用于公司高管、 核心技术人员及各部门重要负责人的股权激励, 有助于提升核心成员的稳定性。 3)公司于 2020 年引入英特尔、 高通、 中移基金等外部战略投资者, 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 有助于提升公司获取关键物料的稳定性。
公司估值与评价
基本假设:
1) 根据Counterpoint、 Digitimes等数据机构预测, 假设全球智能手机2023-2025年出货量涨跌幅分别为-4.4%、 4.0%、 2.0%;
2) 根据Counterpoint预测数据, 假设全球智能手机ODM/IDH模式2023-2025年渗透率分别为39.0%、 39.5%、 40.0%;
3) 假设2023-2025年公司智能手机总出货份额占比分别为25.0%、 25.5%、 26.0%;
4) 假设2023-2025年公司智能手机ODM单价ASP分别为245元、 250元、 255元;
5) 假设外部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 如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稳定。
预测结果: 2023-2025年公司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分别为280.2亿、 307.2亿、 330.0亿, 同比增长-25.5%、 9.6%、 7.4%。
基本假设:
1) 根据Counterpoint、 Digitimes、 Canalys等数据机构预测, 假设全球平板电脑2023-2025年出货量涨跌幅分别为-10.3%、 3.5%、 1.0%;
2) 根据Counterpoint预测数据, 假设全球平板电脑ODM/IDH模式2023-2025年渗透率分别为93.9%、 94.2%、 95.1%;
3) 假设2023-2025年公司平板电脑总出货份额占比分别为25.0%、 26.0%、 26.0%;
4) 假设2023-2025年公司平板电脑ODM单价ASP分别为440元、 450元、 450元;
5) 假设外部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 如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稳定。
预测结果: 2023-2025年公司平板电脑业务营收分别为155.7亿、 172.0亿、 175.3亿, 同比增长-29.3%、 10.4%、 1.9%。
基本假设:
1) 根据Counterpoint、 Digitimes等数据机构预测, 假设全球笔记本电脑2023-2025年出货量涨跌幅分别为-8.0%、 4.1%、 7.3%;
2) 根据Counterpoint预测数据, 假设全球笔记本电脑ODM/IDH模式2023-2025年渗透率分别为87.2%、 88.1%、 87.9%;
3) 假设2023-2025年公司笔记本电脑总出货份额占比分别为7.0%、 7.3%、 7.5%;
4) 假设2023-2025年公司笔记本电脑ODM单价ASP分别为2500元、 2450元、 2425元;
5) 假设外部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 如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稳定。
预测结果: 2023-2025年公司笔记本电脑业务营收分别为262.4亿、 281.9亿、 306.9亿, 同比增长12.0%、 7.4%、 8.9%。
纵向对比, 华勤技术当前处于历史较低估值水平; 横向对比, 公司当前估值水平较同类可比公司具备优势。 综合考虑,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智能手机销量不及预期
笔记本电脑销量不及预期
平板电脑销量不及预期
人民币大幅升值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
23 | 中泰证券 | 王芳,张琼 | 首次 | 买入 | 全球ODM龙头,“2+N+3”布局打造多极增长 | 2024-02-28 |
华勤技术(603296)
全球智能硬件ODM龙头,打造“2+N+3”产品结构。华勤技术成立于2005年,2010年由功能机IDH转向智能机ODM,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和客户群体。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2+N+3”("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消费类电子产品”+"企业级数据中心产品+汽车电子产品+软件"))的产品结构,主要客户包括三星、联想、小米、OPPO、华硕、华为、宏碁等海内外领先品牌客户,稳居全球智能硬件三大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整体ODM/IDH出货量第一名。通过不断切入知名品牌客户供应链+份额占比提升,手机和笔电ODM业务收入持续攀升,加之在平板、可穿戴、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多元化布局,根据公司业绩预告,预计2018-2023年营收CAGR达22.5%,归母净利CAGR达71.2%。
手机ODM:享受行业渗透率提升+自身份额提升双重增量。ODM/IDH模式在保持高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快速、大批量、低成本地将最新技术创新付诸生产,兼具规模、成本和效率优势。在智能机创新周期拉长的背景下,品牌厂商开始更多采用ODM/IDH模式。据Couterpoint数据,2015-2022年全球智能机ODM/IDH渗透率由24.0%提升至39.6%,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达到42%,参考产业链更加成熟的笔电和平板90%以上的ODM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全球智能机ODM/IDH市场,2021年华勤市占率为31%,2022年市占率为28%,稳居全球第一。对品牌客户而言,ODM厂商的技术研发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制造管控能力和规模化优势是保证产品低成本、快速、高质量交付的关键,华勤在以上方面均具备领先优势,未来有望在ODM行业整体渗透率提升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自身份额。
笔电ODM:客户开拓带来增量空间,AI PC有望加速换机和硬件升级。笔电产业链已较为成熟,且分工明确、完整,ODM渗透率已经很高,2021年全球约91%的笔电由ODM/EMS厂商生产。但对于华勤来说,笔电仍具备较大增量空间。一方面,笔电ODM/EMS行业主要被广达、仁宝、和硕、纬创、英业达等老牌厂商主导,华勤年出货量约为1000万台,份额占比仅有5%,随着轻薄化等手机升级特征复用至笔电产品,智能机ODM厂商在产品方案设计和物料采购方面具备优势,以华勤为代表的智能机ODM领先厂商在笔电ODM领域的份额有望逐渐提升;另一方面,目前华勤主要与联想、宏碁、华硕、华为、三星、小米等合作,北美的惠普、戴尔正在逐渐突破,后续切入新客户有望带来不错弹性。此外,AI PC带来创新性的交互方式和视觉体验,有望加速笔电换机和硬件升级,ODM厂商也会受益。
战略布局服务器和汽车电子,打造远期双增量业务。华勤2017年布局服务器ODM,2020年布局汽车电子ODM,当前AIGC催生新一轮算力需求释放,汽车电动智能化带来长期增量,公司战略布局打造远期双增量业务。服务器方面,2023年6月华勤国内首发英伟达H800AI服务器,9月发布太行系列(智能计算产品)、祁连系列(通用计算产品)和“青海湖”服务平台V1.0,23Q3中标头部互联网400G主流交换机产品。中国大陆目前服务器ODM模式还不成熟,品牌商同时承担了ODM的角色,在英伟达高性能AI芯片禁运的影响下,华为、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国内算力芯片厂商出货量攀升,有望带动华勤的服务器ODM业务快速增长。汽车电子方面,华勤在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四大产品领域均有布局,目前出货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产品,智能车控、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产品逐渐取得突破,与本土品牌、新势力造车头部客户等达成20余项合作。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1.4/1015.6/1239.8亿元,同比-8.1%/+19.3%/+22.1%;实现归母净利润26.8/29.8/35.2亿元,同比+4.6%/+11.1%/+18.2%;对应PE分别为18.0/16.2/13.7倍。2024年可比公司平均PE估值为12.9倍,虽然公司估值高于行业平均估值,但考虑公司在全球ODM领域的龙头地位,在中国大陆服务器ODM领域的先发优势和优质客户基础,以及汽车电子蓝海市场的增量空间,公司中长期具备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成长性,因此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智能硬件终端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AIGC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及短缺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市场需求/规模测算不及预期风险 |
24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万玮 | 维持 | 买入 | 盈利能力提升彰显竞争优势,AI技术带来新增长 | 2024-01-25 |
华勤技术(603296)
事件
公司发布产销经营快报,2023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51亿元左右,同比下降8.10%左右;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69%左右。
投资要点
聚焦多品类智能硬件ODM,盈利能力提升彰显竞争优势。2023年上半年除高性能计算和汽车等领域仍保持的较强需求,手机、PC、视频会议等消费电子需求依然疲软,下半年市场开始有所恢复。公司继续聚焦多品类智能硬件ODM领域,深入贯彻智能硬件平台发展战略,预计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51亿元左右,同比下降8.10%左右;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69%左右。
紧跟市场需求,AI技术带来新增长。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智能终端、高性能计算产品、汽车及工业产品、AIOT等领域加速发展,整体行业预计将步入温和复苏周期。公司从2017年开始战略布局服务器ODM市场,目前给国内顶尖云计算、互联网客户提供通用、AI、网络、存储等领域全栈式产品组合,蓄力企业级数据中心蓝海市场;2018年布局汽车电子领域,目前已具备全栈式服务能力,在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网联、智能驾驶四大产品领域均已实现突破,与主机厂、新势力达成20余项合作。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归母净利润26.8/29.2/33.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ODM市场规模下滑与市场竞争风险;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
25 | 国海证券 | 刘熹 | 首次 | 买入 | 深度报告:全球智能硬件领先者,AI赋能打开成长空间 | 2024-01-21 |
华勤技术(603296)
核心提要
核心要点:公司为全球领先ODM大厂,受益“智能化、全球化、集约化”三重成长驱动,迎来量价齐升。
一、全球智能硬件平台型企业,构建ODMM核心竞争力
公司是在全球智能终端ODM领域拥有领先市场份额和独特产业链地位的全球智能硬件平台型企业,构建“运营能力、研发+跨品类整合、供应链稳定+成本优势、精密结构件”四大核心优势。根据Counterpoint数据及公司销量数据,以“智能硬件三大件”出货量计算(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2021年,公司整体出货量超2亿台,位居全球智能硬件ODM行业第一。
二、AI大模型赋能智能终端,产业转移推动大陆ODM发展
我们认为,端云混合大模型将会重新定义终端,更具效率、更好交互、更有个性,且伴随半导体产业转移大陆的趋势,或带动ODM量价齐升。1)AIPC:IDC预测,2027年中国AIPC渗透率或超过84%。2)AI服务器:大模型训推带动算力需求,英伟达FY2024Q2-Q3数据中心收入连续两季翻倍增长。3)AI手机:Counterpoint预测,2027年全球AI手机销量有望达5.22亿台、市占率40%。4)AIoT:大模型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的必经之路。
三、发展“2+N+3”产品矩阵,服务器+智能汽车增长迅速
1)笔电:公司将轻薄化技术、窄边框设计等应用到笔电业务,未来有望受益于大陆笔电ODM市占率提升+全球PC市场回暖+windows10停用。2)手机:2022年公司占全球智能手机ODM/IDH出货量份额约为28%,未来或受益AI赋能+市场复苏+ODM渗透率提升。3)平板电脑:根据Counterpoint,2021年全球平板电脑ODM厂商公司位列第一。4)数据中心:公司是国内少数能提供从通用服务器、异构人工智能服务器等全栈式产品组合的厂商。2023Q3,业务营收41.53亿元,同比+670%。5)智能汽车:公司在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网联、智能驾驶四大产品领域均已实现突破。2023Q3,公司座舱域控8155平台量产发货,已经定点到多个主流主机厂。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6.74/31.17/36.98亿元,同比+4%/+17%/+19%,EPS为3.69/4.30/5.11,对应PE分别为18.20/15.61/13.16X。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受益AI硬件发展与智能硬件回暖,有望从量、价两方面打开成长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影响下游需求,AI大模型发展不及预期,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
|
26 | 华鑫证券 | 毛正,吕卓阳,何鹏程 | 首次 | 买入 |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深耕AIPC ODM行业,布局数据中心和汽车电子领域构建新增长曲线 | 2024-01-16 |
华勤技术(603296)
投资要点
23Q3业绩稳中有进,“2+N+3”战略规划构建智能硬件平台型企业
公司2023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48.85亿元,同比下降8.92%;归母净利润19.84亿元,同比增长18.83%;其中2023Q3实现营收251.87亿元,同比上升19.17%,环比增长10.09%;实现归母净利润7.02亿元,同比上升17.26%,环比上升1.51%。公司2023Q3毛利率为10.84%,同比上升0.83pcts,环比上升0.14pcts,净利率为2.71%,同比下降0.08pcts,环比下降0.28pcts。华勤技术通过“2+N+3”产品线战略,以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作为两大基座,向外延伸众多消费电子产品领域,例如平板、耳机、智能穿戴等。
同时,华勤技术还投身于三项新业务领域:数据中心服务器业务、汽车电子业务和软件业务。公司希望通过这三项业务打造新的增长曲线。
深耕消费电子ODM领域,公司有望受益AIPC渗透率提升
公司消费电子领域的布局以智能手机和笔电为核心赋能各类智能硬件,产品线涵盖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穿戴以及AIoT产品等。智能手机领域,公司已成为三星、OPPO、小米、vivo、联想和索尼等多家国内外知名终端厂商的重要供应商。根据Counterpoint数据,华勤技术2021年智能手机ODM出货量达1.6亿台,稳居全球第一。
随着各大手机品牌逐渐认可ODM模式高质量、低成本的优势,ODM模式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根据Counterpoint,2025年ODM模式渗透率将达到42%,华勤技术作为智能手机ODM领域龙头有望率先受益。平板电脑领域,华勤技术凭借智能硬件领域的深厚积累进入国际一线品牌供应链,成为三星、亚马逊等安卓平板电脑的重要合作伙伴。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平板电脑ODM厂商出货量份额中,华勤位列全球ODM行业第一。笔电领域,2021年公司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超过1,000万台。根据Counterpoint,公司销量占全球笔记本电脑ODM/EMS出货量约5%。此外,从ChatGPT到Microsoft365CoPilot,现象级应用持续出现在PC端使得AI大模型结合PC的发展趋势愈发明显。AIPC内嵌智能混合算力,通过CPU+NPU+GPU打造本地混合计算,能够进行自然语言交互,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个人大模型。我们认为AIPC将掀起PC领域新一轮的革命浪潮。华勤技术与联想、宏碁、华硕和小米等国内外知名终端厂商拥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有望率先受益于AIPC渗透率加速提升的浪潮。根据群智咨询,2024年为AIPC的发展元年,AIPC的出货量将达到1300万台,PC渗透率将达到7%,2025年渗透率逼近30%,2026年渗透率将超过50%。此外,公司在智能穿戴、AR/VR等新兴领域也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并已有众多产品实现量产。
数据中心业务高速成长,汽车电子业务实现全栈式服务能力
公司自2017年战略进军服务器ODM市场,产品范围包括通用服务器、异构人工智能服务器、网络交换机和存储服务器。
公司凭借在数据中心领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积累,擅长针对不同云厂商的计算架构需求,提供完整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涵盖规划、设计、实施和维护,展示了数据中心计算硬件架构的先进功能。2022年,该公司的数据业务收入增长了五倍超过26.7亿元,同比增长565.34%。
2023H1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达到21.3亿元,同比增长48%。回顾历史,2020年数据中心业务仅为4.92亿元,占总体营收0.84%;2021年数据中心业务为4.01亿元,占总体营收0.50%;2022年数据中心业务达到26.7亿元,占总体营收2.98%。公司数据业务占比显著提升,有望成为公司业绩第二增长曲线。汽车电子领域,公司自2018年战略进军汽车电子领域,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目前,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形成了全栈服务能力,在智能座舱、智能车辆控制、智能网联、智能驾驶四个关键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在智能座舱领域,公司在汽车级智能硬件产品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开发了主流座舱平台和智能网联产品,覆盖多个平台,并可根据具体需求提供定制化开发、运营和制造服务。公司已与多家主机厂签订项目形成出货。展望未来,公司计划不断将汽车电子业务拓展至日本、欧洲、美国等国际市场。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89.87、98.85、118.62亿元,EPS分别为3.51、3.98、4.8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8、17.5、14.4倍,受益于AIPC的渗透率提升,公司业绩有望持续赋能,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消费电子复苏进度不及预期;AIPC渗透进度不及预期;数据中心业务不及预期;ODM市场规模下滑;海外市场进展不及预期;上游零部件及材料价格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