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太平洋 | 王湛 | 维持 | 买入 | 长白山24&25Q1点评:全年稳健增长,Q1天气构成短期影响 | 2025-05-27 |
长白山(603099)
事件:长白山发布20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度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43亿元,同比增长19.81%;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4.48%;归母扣非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0.25%。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收1.29亿元,同比增长0.73%;归母净利润439万元,同比下降58.93%;归母扣非净利润440万元,同比下降62.13%。
点评:
从业务板块来看,旅游客运业务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2024年旅游客运业务实现营收5.38亿元,同比增长27.89%。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景区内部积极扩充交通运力,2024年Q2起采购车辆,虽然在7月底8月初传统旺季受极端气候影响,景区客流下滑,产能未能完全释放,但在其他时段有效提升了运输能力,满足了游客出行需求。酒店业务实现营收1.40亿元,同比增长0.89%,业绩较为平稳。旅行社业务实现营收0.30亿元,同比下降12.72%,或因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所致。
毛利率略有下滑,费用控制优化。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1.67%,同比下降1.31个百分点,主要是旅游客运业务(45.55%,同比下降3.17个百分点)和酒店业务(30.85%,同比下降1.23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费率方面,2024年公司三费费用率为12.30%,同比下降0.67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3.22%,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8.84%,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0.24%,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9.41%,同比下降2.84个百分点。尽管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所下降,但营收的增长以及费用率的下降,使得公司净利润仍实现增长,且Q1和Q4景区客流及公司业绩均实现显著增长,冰雪第二旺季打造初具成效。
Q1恶劣天气影响下客流仍实现平稳增长。2-3月受气候影响长白山主景区多次关闭,游客人次出现双位数下滑,但在1月客流18.4%增长的平衡下,景区Q1共接待游客47.71万人次,仍然实现了平稳增长,同比增长2.6%。
业绩承压主要源于成本费用端压力提升。Q1利润下滑主要由于24Q2开始人员工资普调,以及团代订房费及水电费等较上年同期增加,导致成本上升。从财务数据来看,2025Q1毛利率为22.86%,同比下降5.36个百分点;三费费用率为15.72%,同比增长1.82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增长预计来自总部员工薪资普调,销售费用率为3.16%,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0.62%,同比增长0.2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3.42%,同比下降4.95个百分点。尽管营收有所增长,但成本费用的增加压缩了利润空间。
外部交通改善将提振客流。沈佳高铁的沈白段预计于今年10月正式运营,届时北京至长白山和沈阳至长白山的旅行时间将分别缩短至4和1.5个小时,大幅缩短华北区域旅客出游交通用时。便捷的交通将极大提升长白山景区的可进入性,吸引更多远程游客前来旅游,预计将显著增加景区客流量,为公司各项业务发展带来机遇。
积极推进定增促进项目扩容。公司的募投项目火山温泉部落二期计划于明年竣工投入使用。该项目的落地有望进一步承接交通改善带来的增量客流,丰富公司的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和消费频次,从而增加公司收入和利润。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达1.67亿,主要用于购置车辆和募投项目先期投入,景区内配套建设有望进一步匹配交通增量客流驱动成长。
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年长白山将实现归母净利润1.77/2。23/2.73亿元,同比增速22.83%/25.88%/22.49%。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66/0.84/1.02元/股,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48X、38X和31X,看好外部交通改善及景区内部扩容带来的客流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存在天气及自然灾害风险影响景区开放的风险,存在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存在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存在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等持续上涨的风险。 |
2 | 中航证券 | 裴伊凡,郭念伟 | 维持 | 买入 | 旅游主业夯实,平台化整合释放新动能 | 2025-05-13 |
长白山(603099)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3亿元,同比+19.81%;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4.4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10.25%。毛利率41.67%,同比-1.31pct;净利率19.41%,同比-2.84pct。
单季度来看,24Q4公司实现营收1.49亿元,同比+20.85%;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73.67%;毛利率25.45%,同比+12.67pct,环比-32.45pct;净利率-2.41%,同比+8.64%。
2024年公司核心业务稳健增长,冰雪旅游战略效果显著。
业绩方面,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实现“双增长”,主要得益于旅游客运业务恢复及运营收入增长。分季度看,Q1~Q4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28/1.27/3.40/1.49/亿元,同比+83.73%/+29.02%/+3.19%/+20.8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1/0.10/1.27/-0.04亿元,同比+358.73%/-36.95%/-9.04%/ +73.67%,Q1业绩亮眼主要受益于冰雪旅游热度提升。分业务看,旅游客运业务全年实现营收5.38亿元/同比+27.89%,仍为核心收入来源;酒店/旅行社分别实现营1.40/0.30亿元,同比+0.89%/-12.72%。
盈利能力方面,①毛利率方面,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1.67%/同比-1.31pct,主要由于旅游客运业务(45.55%/同比-3.17pct)、酒店(30.85%/同比-1.23pct)毛利率下降所致。②费率方面,24年公司三费费用率为12.30%/同比-0.6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3.22%/同比-0.13pct,管理费用率为8.84%/同比-0.29pct,财务费用率为0.24%/同比-0.25pct。③净利率方面,24年公司净利率为19.41%/同比-2.84pct。
25Q1营收同比微增,利润端承压。25Q1实现营收1.29亿元/同比+0.73%,归母净利润同比-58.93%至0.04亿元,利润下滑主要归因于人员工资普调及团代订房费、水电费等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毛利率22.86%/同比-5.36pct,三费费用率15.72%/同比+1.82 pct,净利率环比+5.83pct 同比-4.95pct至3.42%。2025年1月景区接待游客27.23万人次/同比+18.36%;春节假期(8天)接待游客7.6万人次,与去年持平,客流量保持稳健。
主业提质扩容,景区管理能力持续夯实。①交通运营独家优势突出:公司拥有长白山北、西、南三大景区游客运输独家经营权,2024年旅游客运业务收入达5.38亿元,同比增长27.89%,在总营收中占比达72%,维持核心支撑地位。②景区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全年完成景区道路改造、智慧化系统建设等项目133项,更新旅游车辆超200台,有效提升旅游承载力与游客体验。北斗定位、客流分布统计、智能防护等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显著优化景区运营效率。③景区管理输出加快:截至2024年,公司在管景区数量提升至7个(含延吉梦都美度假村托管项目),形成景区+酒店+交通一体化管理体系,外延拓展能力持续增强。我们认为,景区管理体系的可复制性与品牌影响力持续强化,为公司拓展区域资源整合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元业态协同推进,冰雪旅游与酒店业务双轮驱动。充分依托长白山优质冰雪资源,公司大力拓展冬季旅游市场,全年造雪量超30万立方米,围绕二道白河“粉雪小镇”打造雪绒花雪乐园、雪雕版云顶天宫、美人松爱情森林等9大特色冰雪体验项目,显著丰富了冬季产品供给,提升游客粘性。公司围绕温泉度假、民宿精品等方向加速布局,恩都里项目、温泉部落二期等新项目稳步推进,预计将进一步扩展中高端消费场景,夯实度假体系护城河。
深化营销与平台化整合,打开消费客群新空间。2024年,公司成立产品营销事业部,整合线上线下渠道资源,持续深化品牌曝光与精准营销,全年游客满意度调查回收48.83万份,满意率高达99.63%。同时,公司通过投放150台“T3出行”网约车、开通景区直通车、城际快线等多元交通产品,优化游客接驳体验,助推客流增长。以“大长白山”理念为指导,公司系统整合冰雪、温泉、森林、地质等资源,推出多类别度假产品和精品线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消费深度。天池咨询公司作为管理输出平台,全年实现营收562.49万元,同比增长117.19%,反映出公司在旅游资源整合和产品体系搭建方面取得初步成效,未来全域旅游平台化运营能力有望持续增强。
投资建议:公司依托长白山核心自然资源优势,主业恢复势头良好,平台化、品牌化转型提速,伴随新业态落地及盈利释放,预计中长期营收及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2.21/2.57亿元,EPS分别为0.68/0.83/0.96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48/40/3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经营与成本风险风险、旅游消费结构变化风险。 |
3 | 中银证券 | 李小民,宋环翔 | 维持 | 增持 | 成本压力拖累Q1业绩,期待交通改善及新项目落地 | 2025-04-29 |
长白山(603099)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4年公司实现营收7.43亿元,同比+19.81%;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4.48%。24年公司业绩实现稳健增长,25Q1客流平稳增长,业绩端短期承压,中长期仍看好外部交通改善及新项目落地贡献业绩增量,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4年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冰雪第二旺季打造初具成效。24年公司实现营收7.43亿元,同比+19.81%;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4.48%;扣非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10.25%。其中24Q4公司实现营收1.49亿元,同比+20.85%;归母净亏损358万元,同比减亏1000万元。24年Q2起公司采购车辆扩充交通运力,而7月传统旺季受极端气候影响,景区客流下滑,产能未能完全释放,且人力成本和折摊成本增加,因而业绩端增速低于营收。而Q1和Q4景区客流及公司业绩均实现显著增长,冰雪第二旺季打造初具成效。
Q1客流平稳增长,受成本费用影响业绩短期承压。25Q1公司实现营收1.29亿元,同比+0.73%;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58.93%。2-3月受气候影响,长白山主景区多次关闭,游客人次均出现双位数下滑,景区Q1共接待游客47.71万人次,仍然实现了平稳增长,同比+2.6%。但由于人员工资普调,以及团代订房费及水电费等较上年同期增加,成本费用端压力提升,整体业绩承压。
外部交通持续改善提振客流,积极推进定增促进项目扩容。沈佳高铁的沈白段预计于今年10月正式运营,届时北京至长白山和沈阳至长白山的旅行时间分别缩短至4和1.5个小时。公司的募投项目火山温泉部落二期也计划于今年年内竣工投入使用,有望进一步承接交通改善带来的增量客流,丰富公司的旅游产品体系。
估值
由于短期内公司的成本费用端存在一定压力,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EPS为0.70/0.85/0.95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6.6/38.5/34.2倍。公司已在景区内部积极扩充交通运力,中长期看好外部交通改善叠加公司积极推进项目扩容对客流的吸引,并有望逐步贡献业绩,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极端气候影响,新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居民消费恢复不达预期风险。 |
4 | 开源证券 | 初敏,叶彬慧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Q1利润表现承压,关注定增预案落地进展 | 2025-04-25 |
长白山(603099)
2024年业绩实现稳健增长,2025Q1利润表现短期承压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7.43亿元/yoy+19.8%,归母净利润1.44亿元/yoy+4.5%,其中2024Q4实现收入1.49亿元/yoy+20.9%,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大幅减亏;2025Q1公司实现收入1.29亿元/yoy+0.7%,归母净利润0.04亿元/yoy-58.9%。2024Q2起公司积极扩充交通运力蓄力冰雪旺季,但实际进山客流受异常天气等因素扰动较大,叠加人员薪酬、折摊成本、OTA抽佣增加,利润端整体表现平平,预计二季度后费用端拖累因素将逐步出清,2025全年盈利水平有望企稳。我们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86/2.18/2.63亿元(前值为2.15/2.48亿元),yoy+29.2%/+16.9%/+20.7%,对应EPS0.7/0.82/0.9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6.9/40.1/33.2倍,看好外部交通改善、内部供给丰富驱动长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2025冰雪季客流稳健增长,成本压力提升致盈利能力下滑
2024年/2024Q4/2025Q1景区客流分别达340.9/63.4/47.7万人,yoy+24.1%/+26.6%/+2.6%,其中受制于风雪天气扰动,2-3月景区关闭天数高于往年,游客量分别同比下滑13.3%/10.5%,但高基数下冰雪季客流仍平稳增长8.2%。2024年公司客运/酒店/旅行社/其他业务分别实现收入5.38/1.4/0.3/0.34亿元,yoy+27.9%/+0.9%/-12.7%/+32.1%,其中2024Q4/2025Q1游客人均收入贡献同比-4.5%/-1.8%,主要系酒店量价均有下滑,同时天池景点关闭影响倒站车收费。毛利端,2024年/2024Q4/2025Q1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1.7%/25.5%/22.9%,yoy-1.31/+12.7/-5.4pct。费用端,2025Q1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16%/11.94%/0.62%,yoy-0.46pct/+2.05pct/+0.24pct,2025Q1管理费用增长预计来自总部员工薪资普调,其他费用控制整体良好。
外部大交通持续改善,定增项目推进抬高景区成长上限
长白山西景区高铁站点预计4月正式投运,沈白高铁预计2025年9月全线通车,届时将大幅缩短华北区域旅客出游交通用时,结合西/南景区承载量灵活扩容,有望抬升旺季客流接待天花板和冰雪季远程客流引流能力。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达1.67亿(主要用于购置车辆),定增募投项目稳步推进,其中保障运力投放期已基本步入尾声,温泉部落二期建设加速,预计2025年竣工投入使用。同时公司积极整合小镇商业生态,目前在管景区7个、酒店民宿7家、雪场4家,景区内配套建设有望进一步匹配交通增量客流驱动成长。
风险提示: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酒店项目建设不及预期;燃油价格变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