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源证券 | 查浩,刘晓宁,邹佩轩,戴映炘,蔡思 | 维持 | 买入 | 业绩低于预期 在手核电项目保障稳定持续成长 | 2025-09-04 |
中国核电(601985)
投资要点:
事件:1)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9.73亿元,同比增长9.43%,实现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下滑3.66%,其中Q2实现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下滑10.4%,低于我们的预期;2)公司拟派中期分红,每股股利0.02元(含税),派发现金分红总额4.1亿元(含税),占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27%。
受管理费用和所得税费用同比增加、新能源归母利润大幅下滑影响,公司Q2业绩表现不佳。公司Q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0.4%,我们分析主因:1)核电电价下滑,抵消了电量修复带来的利好,2025H1公司核电实现发电量99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实现营收327.8亿元,同比增长6.7%,营收增速低于发电量增速,预计主
因部分省份电价影响;25H1公司核电实现毛利率45.8%,同比下滑0.12个百分点;2)新能源电价下滑,25H1新能源净利润同比减少5亿元,2025H1公司实现新能源发电量21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8%,实现毛利率45.4%,同比下降13.1个百分点,25H1中核汇能仅实现净利润11.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亿元,同比下滑31.7%,同时由于公司对中核汇能持股比例下降,新能源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更高;3)在费用端,公司25Q2增加管理费用2.1亿元,增加所得税费用0.4亿元(尤其是在Q2利润总额同比下滑3.5%的背景下)。
首次派发中期分红,充分体现公司对于投资者回报的重视。2025H1公司计划中期分红,每股股利0.02元(含税),派发现金分红总额4.1亿元(含税),占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27%,此举充分体现了公司重视投资者回报的决心,同时有助于吸引更多长线资金,优化投资者结构。
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达19台,装机容量约22GW,未来陆续投产奠定中长期成长性。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拥有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达19台,其中已开工机组超15GW,预计将在十五五期间陆续投产,保障公司未来中长期的稳定成长。更重要的是,随着2027-2028年公司核电机组投产高峰期的到来,公司经营现金流有望持续提升,为公司提高分红奠定基础。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0、105.0、112.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9%、5.1%、7.4%。当前股价对应的2025-2027年的PE分别为18、17、16倍,继续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价波动风险,电量波动风险,新增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盈利预测与估值(人民币) |
2 | 国信证券 | 黄秀杰,郑汉林,刘汉轩,崔佳诚 | 维持 | 增持 | 新能源持股比例下降及业绩承压,拟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 2025-09-01 |
中国核电(601985)
核心观点
发电量持续增长,新能源业务业绩有所承压。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09.73亿元,同比增长9.43%;实现归母净利润56.66亿元,同比减少3.66%。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07.00亿元,同比增长6.41%,环比增长2.11%;实现归母净利润25.29亿元,同比减少10.40%,环比减少19.37%,主要系公司对中核汇能持股比例由70%下降至62.7074%及中核汇能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1.71%所致。2025年上半年累计发电量1217.76亿kWh,同比增长15.65%;累计上网电量1151.04亿kWh,同比增长15.92%。
机组有序建设,装机规模稳健增长。截止6月30日,公司核电控股在运装机26台,装机容量2500万kW,其中秦山二核2#机组由67万千瓦扩容至70.8万kW;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19台,装机容量2185.90万kW。8月10日,金七门1号机组FCD,预计2030年商运,公司在建装机达1513.8万kW,2025-2027年分别将投产1/2/4台机组。公司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容量3322.49万千瓦,包括风电1034.18万千瓦、光伏2288.31万千瓦,另控股独立储能电站165.10万千瓦;控股在建装机容量1044.75万千瓦,包括风电184.97万千瓦,光伏859.78万千瓦。上半年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容量增加362.87万千瓦,其中风电增加76.29万千瓦,光伏增加286.58万千瓦。
首次进行半年度利润分配。公司首次进行半年度利润分配,拟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02元,股利支付率7.27%。
核能利用三步齐走,布局先进核电技术。三代核电方面,公司推动核能综合利用,田湾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累计供汽超300万吨;“和福一号”同位素品牌首批商用堆产同位素产品投放市场。控股股东中核集团在拥有“华龙一号”、“玲龙一号”、CAP1000、VVER、高温气冷堆等技术路线的基础上,完成了我国首台百万千瓦商用钠冷快堆CFR1000初步设计,具备上报审批条件;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同日挂牌成立,中国核电上市公司投资100亿元持股6.65%,集团持股50.35%。
风险提示:电价下调,用电量增速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核安全风险。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考虑到公司新能源业务盈利下降,参股中核汇能比例降低,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95.9/100.0/111.5亿元(原为103.8/113.6/127.1亿元),同比增速9%/4%/11%,对应当前股价PE为19/19/17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3 | 东吴证券 | 袁理,任逸轩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中报点评:核电业务归母同增9.5%,电量稳定释放 | 2025-08-31 |
中国核电(60198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5半年报。
25H1核电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同增9.5%。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9.73亿元,同增9.43%;归母净利润56.66亿元,同减3.66%;扣非归母净利润56.31亿元,同减3.27%。主要系在运机组及发电量增加。其中,核电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53.22亿元,同比增长9.48%。
核心聚焦核电,拓展风光新能源。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9.73亿元,同增9.43%,实现毛利润185.58亿元,同增4.33%,分业务来看,2025H11)核电:实现营业收入327.83亿元,同比6.74%,实现毛利150.25亿元,同比6.46%;2)光伏:实现营业收入44.78亿元,同比29.44%,实现毛利20.04亿元,同比-5.09%;3)风电:实现营业收入28.00亿元,同比12.08%,实现毛利12.98亿元,同比-5.63%。
2025H1电价和成本均略有下降。2025H1公司核电综合上网电价(不含税)为0.350元/千瓦时(同比-4.8%,同减0.018元/千瓦时),核电度电成本为0.190元/千瓦时(同比-4.6%,同减0.009元/千瓦时),度电毛利为0.161元/千瓦时(同比-5.1%,同减0.09元/千瓦时)。
2025H1光伏电价略有下降,成本有所上升;风电成本保持稳定,电价有所下降。2025H1光伏综合上网电价(不含税)为0.387元/千瓦时(同比-5.7%,同减0.023元/千瓦时),度电成本为0.214元/千瓦时(同比+33.7%,同增0.054元/千瓦时),度电毛利为0.173元/千瓦时(同比-30.8%,同减0.077元/千瓦时);2025H1风电综合上网电价(不含税)为0.280元/千瓦时(同比-16.5%,同减0.055元/千瓦时),度电成本为0.150元/千瓦时(同比-0.3%,同减0.0005元/千瓦时),度电毛利为0.130元/千瓦时(同比-29.7%,同减0.055元/千瓦时)。
漳州1号投产+机组大修损失减少,25年核电电量释放。2025H1公司核电上网电量同比12.13%,其中秦山一核/二核/三核/三门核电/江苏核电/海南核电/福清核电分别2.19%/-1.86%/1.53%/-3.65%/0.21%/0.33%/26.86%。除大修天数安排导致机组电量在年度间波动外,2025上半年电量主要受到福清核电大修(小修)损失较去年同期减少。此外漳州1号机组于2025年1月1日商运,发电量增加。现公司基荷电源稳定性和成长性,期待25年电量释放。
非核清洁能源稳步推进。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容量较2024年末增加362.87万千瓦,增幅12.26%,其中风电增加76.29万千瓦,增幅7.96%,光伏增加286.58万千瓦,增幅14.32%;控股在建装机容量1,044.75万千瓦,包括风电184.97万千瓦,光伏859.78万千瓦,均按进度计划稳步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5-2027年预测公司归母净利润100/104/116亿元,2025-2027年PE为18/18/16倍(2025/8/29)。公司2025至2027年计划投运2台/2台/5台核电机组,进入加速投产阶段,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力价格波动,装机进度不及预期,核电机组运行风险。 |
4 | 开源证券 | 周磊,黄懿轩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整体经营业绩稳健,新增装机对冲电价压力 | 2025-08-28 |
中国核电(601985)
公司发布2025中报,整体经营业绩稳健,归母净利润同比微降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9.73亿元,yoy+9.4%;归母净利润56.66亿元,yoy-3.66%;销售毛利率/净利率45.3%/27.1%,同比下降2.2pct/1.9pct,主要系电价下降。由于电力供需宽松、多省市场化电价下行,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95.25/105.86/113.76亿元(原值108.24/117.10/126.95),EPS为0.46/0.51/0.55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9.5/17.5/16.3倍。我们看好公司核电行业寡头地位以及较强的技术实力,维持“买入”评级。
新项目投产使得公司装机、发电量增加,2025H1田湾、福清、风电电价承压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控股核电/风电/光伏在运装机25.00/10.34/22.88GW,yoy+5.3%/+36.8%/+54.5%。2025H1公司控股核电/风电/光伏发电量998.61/102.23/116.92亿千瓦时,yoy+12.0%/+34.0%/37.3%;售电收入327.83/28.01/44.78亿元,yoy+6.7%/+12.1%/+29.5%;平均电价0.396/0.317/0.438元/千瓦时,较上年同期下降约0.020/0.062/0.026元/千瓦时;毛利率45.83%/46.34%/44.75%,较上年同期下降约0.12%/8.69%/16.28%。核电分部中,田湾核电/福清核电平均电价0.391/0.416元/千瓦时,较上年同期下降约0.029/0.020元/千瓦时,降幅较大。
三代堆供热改造有望增收增利,我国首台百万千瓦商用快堆完成初步设计公司江苏田湾3、4号机组经过改造后每年可以给周边的石化园区提供480万吨工业蒸汽,核能供汽经济性优于化石燃料,三代堆供热改造有望实现增收增利。四代热堆堆芯出口温度更高,能够拓宽核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四代快堆能够利用自然界丰度更高的U-238,提高天然铀资源利用率。7月22日,中核集团在福建福州召开先进核能产业发展座谈会,宣布我国首台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CFR1000完成初步设计,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公司有望依托集团优势持续做强做优核电主业。
风险提示:核准进度不及预期;利用小时数下降风险;市场化电价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核电机组运行风险。 |
5 | 国金证券 | 唐执敬,张君昊 | 维持 | 买入 | 新堆投运对冲电价影响,核电部分业绩稳健 | 2025-08-28 |
中国核电(601985)
业绩简评
8月27日晚间公司披露25年中报,1H25公司实现营收409.7亿元,同比+9.4%;实现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3.7%。2Q25实现营收207.0亿元,同比+6.4%;实现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10.4%。计划中期每股派息0.02元(含税)。
经营分析
福建两核电厂址将支撑25年电量同比增长。1H25公司控股核电上网电量935.5亿千瓦时,同比+12.1%,其中秦山、江苏、三门、海南核电电量同比基本持平或略降,福清核电发电量同比+26.5%,主因福清#4小修于10M24完成、漳州#1机组于1M25商运,贡献了电量同比增量。新能源继续维持电量高增,风电/光伏发电量分别同比+33.99%/+37.3%。
业绩下降主因对中核汇能持股比例下降以及中核汇能净利润下降。公司对中核汇能的持股比例由1H24的70%下降至约62.7%,同时中核汇能1H25实现净利润11.4亿元,同比-31.7%,综合导致中核汇能贡献的归母净利润同比-38.8%。
新机组投产带来折旧和管理费用增加。1H25公司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同比+18.7%、增幅约15.7亿元,主因新机组投产后部分在建工程转固。管理费用同比+17.1%、增幅约2.6亿元,主因新增项目投产后计入当期的管理费用随之增加。
参股中国聚变能源公司,扩大新技术投入。根据7M25公司公告,公司本次向聚变公司投资金额10亿元、增资后持股比例达6.65%。核聚变为新兴能源技术,具有划时代意义。中核集团在聚变技术研发与试验方面处于主导引领地位。当前上市公司注资入股、预计开发进程有望加快。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88.8/92.6/111.1亿元,EPS分别为0.47/0.49/0.59元,对应PE分别为19倍、19倍和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核电上网电价不及预期、燃料成本上升超预期、新机组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
6 | 中国银河 | 陶贻功,梁悠南,马敏 | 维持 | 买入 | 中国核电2025年半年报点评:核电盈利稳健增长,新能源持续承压 | 2025-08-28 |
中国核电(601985)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5H1实现营收409.73亿元,同比+9.43%;实现归母净利润56.66亿元(扣非56.31亿元),同比-3.66%(扣非同比-3.27%)。25Q2实现营收207.00亿元,同比+6.41%;实现归母净利润25.29亿元(扣非24.98亿元),同比-10.40%(扣非同比-10.09%)。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02元(含税),占公司25H1归母净利润的7.27%。
核电、新能源发电量均实现良好增长。核电方面,25H1实现发电量998.61亿kwh,同比+12.01%;其中25Q2为503.79亿kwh,同比+10.77%。主要驱动因素包括:1)漳州1号机组于25年初商运,25H1贡献发电量51.01亿kwh;2)得益于大修减少和福清4号机组恢复正常,25H1核电利用小时同比+6.55%至4000h。新能源方面,25H1风电发电量102.23亿kwh,同比+33.99%;其中25Q2为50.42亿kwh,同比+28.77%。光伏发电量116.92亿kwh,同比+37.34%;其中25Q2为66.13亿kwh,同比+37.45%。新能源发电量增长主要得益于装机容量的扩张,截至25H1末,公司风电、光伏累计装机1034.18、2288.31万千瓦;对应25H1新增装机76.29、286.58万千瓦。而截至25H1末,公司控股在建新能源装机1044.75 万千瓦,其中风电184.97 万千瓦,光伏859.78万千瓦,预计未来装机仍将进一步增长。
核电成本优化对冲电价下行,盈利稳健增长。我们测算25H1公司核电度电营收为0.35元/kwh,同比-0.018元/kwh或-4.81%,预计主要系江苏等地25年市场化交易电价同比下行所致。但与此同时,公司度电营业成本同比-4.60%或-0.009元/kwh至0.19元/kwh,我们预计或主要系利用小时数抬升摊薄固定成本、同时大修减少使得运维成本等有所下降。二者双重作用下,公司核电业务25H1毛利率为45.8%,同比基本持平。据公司披露,25H1核电及相关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53.22亿元,同比增长9.48%。分季度来看,公司2024年年度暨2025年一季度业绩交流电话会会议记录表披露25Q1核电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52%,增长约3亿元;我们由此测算25Q1/25Q2核电业务归母净利润为29/24亿元,同比+11.52%/+7.13%。
新能源业务受行业共性因素影响和持股比例稀释,持续承压。我们测算25H1公司新能源业务度电营收同比-0.038元/kwh或-10.05%;度电营业成本或受新增装机带来的折旧增加同比+0.029 元/kwh或+18.48%;基于此,公司新能源业务毛利率为45.4%,同比-13.2pct。参考子公司中核汇能数据,25H1实现净利润11.38亿元,同比-31.71%。考虑到:1)中核汇能2024年发行两期类REITs与市场化债转股稀释归母净利润;2)中核汇能于2024年底完成增资引战,导致中国核电对其持股比例由70%降至62.7%;我们倒算25H1新能源及其他业务为公司贡献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66.26%。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99.14、102.15、112.74亿元,对应PE 18.82x、18.26x、16.55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电价超预期下跌的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