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福证券 | 严家源,闫燕燕 | 维持 | 持有 | 25年计划全年发电量增长9.55%,新能源有望超预期兑现装机规划目标 | 2025-01-09 |
中国核电(60198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了2024年全年发电量完成情况及2025年发电计划公告,2024年,公司累计商运发电量为2163.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9%;上网电量为2039.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8%。
全年发电量增长3.09%,25年计划增长9.55%:2024年,全年累计商运发电量为2163.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9%,上网电量2039.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8%。其中,核电发电量1831.2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80%;新能源332.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21%。2025年,公司全年发电量目标为2370亿千瓦时(25年计划增长9.55%,超过24年3.09%的实际增速),其中核电计划发电量为1954亿千瓦时(25年计划增长6.70%,超过24年-1.80%的实际增速),新能源计划发电量为416亿千瓦时(25年计划增长25.20%,低于24年42.21%的实际增速)。单四季度看,公司发电量同比增长4.2%,上网电量同比增长4.3%,增速略高于全年电量增速水平。
受福清两次小修和海南台风等影响,核电全年发电量下降1.8%:2024年,公司核电发电量1831.2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80%;上网电量累计1712.6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83%。分机组看,2024年秦山核电、海南核电和福清核电均有所下降,分别下降1.52%、7.85%和6.74%。秦山核电机组是由于检修天数较去年有所增加;海南核电机组检修天数较去年有所增加,且受“摩羯”台风影响,配合电网线路检修降功率,发电量同比减少;福清核电4号机组24年两次小修(于10月8日结束小修并网发电),导致发电同比减少。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核电在运机组25台,装机容量23.75GW。2025年1月1日,福建漳州核电站1号机组投入商运。公司控股核电在运装机容量增至24.96GW;控股核电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17台,对应19.43GW。预计2025年投产漳州能源2号机组。
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十四五规划有望超预期兑现: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新能源在运装机容量29.60GW,包括风电9.58GW、光伏20.02GW,另控股独立储能电站1.4GW;控股新能源在建装机容量14.36GW,包括风电2.37GW,光伏11.99GW。公司规划十四五新能源装机目标30GW,有望超预期兑现规划目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公司24年全年核电发电量同比下降1.8%以及25年江苏年度长协电价下降等,我们下调原有预测,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36、110.99和117.07亿元(原24-26年为107.16、119.21和128.8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6/17.3/16.4倍。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核电安全事故风险;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
2 | 国元证券 | 马捷,许元琨,冯健然 | 维持 | 增持 | 深度报告:核电领军企业,“核”力全开业绩可期 | 2025-01-03 |
中国核电(601985)
报告要点:
核电行业景气回升,核准与投运节奏加快
2019年核电重启核准以来,已经连续三年核准机组数量超过两位数,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2030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到2035年,我国核能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达到10%,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公司过去三年共核准11台机组,沿海核电基地项目目前正在规划中,已经进入规划的有几十个厂址,将保障每年4~6台机组具备核准条件。2024-2027年,公司计划投运9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1012.9万千瓦,预计2027年迎来机组投运高峰期。
核电机组高效率运行,市场化电量稳步提升
截至2024年11月,公司控股25台在运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375万千瓦,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突出,上半年WANO满分机组增至20台。2019-2023年核电上网电量复合增长率为8.26%,近三年平均利用小时数稳定在7800小时以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9.86亿元(同比+1.60%),归母净利润89.34亿元(同比-4.22%)。市场化电量方面,核电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从2019年的33.71%提升至2023年的42.65%,预计2024全年将达47%。
新能源业务高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推进
公司通过收购中核汇能,加速布局新能源,形成“核电+新能源”双轮驱动的格局,2019-2023年公司风电和光伏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6.30%和123.91%。2024年上半年,非核清洁能源开发迈上新台阶,在运在建装机突破3600万千瓦,在建新能源项目数量超过130个,海外新能源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光伏和风电收入占比分别达9.24%和6.67%。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推进,秦山核电商用碳-14实现大批量国产化生产,预计每年可以生产150居里左右的碳-14同位素,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核电对实现双碳目标和清洁能源转型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已连续三年核准超两位数的核电机组,核电复苏趋势强劲,公司未来几年将迎来机组投运高峰期。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94、118.69和130.7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91、16.59和15.07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核电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核电机组运行风险、项目投运不及预期风险。 |
3 | 开源证券 | 周磊 | 首次 | 买入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核电加速核准,风光多线布局,开启新一轮成长 | 2024-11-26 |
中国核电(601985)
核电加速核准,风光多线布局,打造全球清洁能源巨头
公司是国内核电双寡头之一,截至2024Q3末,公司控股在运核电机组25台,装机容量23.75GW;公司控股已核准在建或待建的机组18台,装机容量20.64GW。2020年,公司收购中核汇能,成为中核集团旗下唯一清洁能源发电运营平台。截至2024中报,公司控股风电装机容量7.56GW,光伏装机容量14.81GW。根据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0GW。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97.7/879.8/94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1/125.3/131.1亿元,EPS为0.60/0.66/0.69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5.9/14.4/13.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核电中期成长空间可观,资本开支结束后分红比率有望逐步看齐长江电力
2022-2024连续三年高核准打开核电行业未来5-10年期成长空间。2021年“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投入商运,2022-2024年分别核准核电机组10/10/11台机组,其中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机组18台。公司过去三年平均股利支付率约35%,资本开支周期结束股利支付率有望看齐长江电力。公司2023年每股股利0.195元,股利支付率为34.7%。长江电力承诺“十四五”期间分红比率不低于70%。核电商业模式与水电类似,建设期资本开支较高;当公司资本开支周期结束后,经营性现金流较为充沛且高于净利润,分红比率有望逐步看齐长江电力。
折旧到期、建设期贷款偿还完毕后将释放大量利润空间
公司电站折旧年限远远低于实际使用年限。公司核电固定资产平均折旧年限25-30年,而二代/三代核电设计寿命分别为40/60年,且存在延寿预期,核电实际运营时间远远超过可衰减成本的递减时间。折旧和财务费用占据大量利润空间。拆解2023年公司电力业务收入,折旧和财务费用占电力业务收入的32%,税前利润率为31%。针对当前已投运的机组,在折旧到期、建设期贷款偿还完毕后,上市公司利润有较大释放空间,届时公司税前利润率有望超50%。
风险提示:核电机组核准进度不及预期;市场化电价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核电机组运行风险。 |
4 | 国信证券 | 黄秀杰,郑汉林 | 维持 | 增持 | 电量波动及电价降低导致业绩有所下滑,漳州1号机组获批装料 | 2024-11-06 |
中国核电(601985)
核心观点
电量波动及电价降低导致业绩有所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9.86亿元,同比提高1.60%;归母净利润89.34亿元,同比下降4.22%;扣非归母净利润88.66亿元,同比下降3.02%。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化电价有所降低,收入增幅低于成本增幅。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45亿元,环比提高0.47%,同比下降1.25%;归母净利润30.52亿元,环比提高8.10%,同比下降7.10%;扣非归母净利润30.45亿元,环比提高9.59%,同比下降6.44%。
机组检修导致核电发电量有所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商运发电量1603.88亿kWh,同比增长2.70%,上网电量1511.21亿kWh,同比增长2.92%,其中核电发电量1356.38亿kWh,同比下降2.74%,上网电量1267.83亿kWh,同比下降2.79%;新能源发电量247.50亿kWh,同比增长48.19%,上网电量243.38亿kWh,同比增长48.21%。公司核电发电量有所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机组检修天数变化、福清4号机组两次检修以及海南核电受台风影响,配合电网线路检修降功率。根据10月10日公司公告,福清4号机组小修已结束并重新启动。
福清5/6号机组电价确定。国家发改委《关于明确核电上网电价政策的复函》明确,福清核电5/6号机组自投产之日起,未参与市场交易形成价格的电量(即计划上网电量)执行福建煤电基准价0.3932元/kWh(含税),机组分别于2021年1月30日和2022年3月25日商运。福清1-4号机组计划电价分别为0.4153、0.3916、0.3590、0.3779元/kWh(含税)。
漳州1号机组获批装料,二期工程全面开工。10月12日,生态环境部向漳州核电1号机组颁发运行许可证,同日1号机组开始装载首炉核燃料,机组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9月27日,漳州4号机组FCD,此前3号机组已于2月FCD,漳州二期工程全面开工。
风险提示:电价下调,用电量增速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核安全风险。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核电发电量下滑,平均电价有所降低,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11.0/120.4/130.0亿元(原为113.0/123.2/133.0亿元),同比增速4%/8%/8%,对应当前股价PE为17.0/15.7/14.5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5 | 华源证券 | 查浩,刘晓宁,蔡思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符合预期,在建核电机组保障稳定增长 | 2024-11-04 |
中国核电(60198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披露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45亿元,同比下滑1.25%,实现归母净利润30.52亿元,同比下滑7.1%,符合我们的预期。
福清核电检修时间超预期导致电量下滑,三费略有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核电发电量1356.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74%,其中Q3实现464.9亿千瓦时,同比下滑5.5%,2024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机组实现发电量24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2%。Q3核电发电量下滑机组主要为福清核电和海南核电,其中福清核电Q3发电量110.9亿千瓦时,同比下滑17.3%,主因4号机组上半年出现0级事故进行两次小修,目前该机组已经恢复运行,预计四季度电量恢复正常,海南核电Q3发电量同比下滑18.5%,主因受“摩羯”台风影响,公司配合电网线路检修降功率。在费用端,Q3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2亿元,财务费用同比增加3.1亿元,研发费用小幅减少2.2亿元,费用端整体小幅上行;另外公司其他收益同比小幅增加2.1亿元,预计主要为增值税退税影响。
新能源规划已经完成80.5%,后续装机增速预计放缓。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新能源装机达到2415万千瓦,较2023年底增加563万千瓦,其中Q1/Q2/Q3分别新增装机283、103、178万千瓦。此前公司曾规划十四五末公司新能源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截至目前完成进度达到80.5%,预计后续公司新能源装机速度将放缓。
在建、拟建核电装机达到18台,保障公司长周期装机稳定成长。目前公司在手在建拟建核电装机达到18台,预计充分保障至2032年之前的装机成长。其中漳州1号在2024年10月正式获批装载首炉核燃料,标志机组进入核调试阶段,预计年内并网发电,漳州2号预计将在2025年投产,剩余在建机组有望在十五五期间投产,其中2026年有望投产2台(田湾7号、海南小堆),2027年有望投产5台(徐大堡3、4号、田湾8号、三门3、4号),2028年有望投产1台(徐大堡1号),剩余机组有望在2029-2032年陆续投产。可以看出,十五五期间是公司核电机组投产的高峰期,尤其是2026-2027年,预计投产高峰期后,公司的现金流有望提升,为公司提高分红奠定基础。
重视股东回报,接连提出三年分红规划和特殊分红方案。今年7月公司公告未来三年(2024-2026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提出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少于当年度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30%;近期公司又公布特殊利润分红方案,计划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2元(含税),占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6.46%,虽然比例较低,但在当前高资本开支背景下,充分展现了公司对于股东回报的重视。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09.7、115.3、119.7亿元,同比增长率3.2%、5.2%、3.8%,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7、17、16倍,参照过去几年分红比例35%,公司2024-2026年股息率分别为2.0%、2.1%、2.1%,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价下滑风险,核电项目投产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