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平安证券 | 陈潇榕,马书蕾 | 首次 | 增持 | 量增价稳显韧性,分红估值有空间 | 2025-01-17 |
中煤能源(601898)
国资委控股央企,高分红尚具提升潜力。公司由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国有独资公司)于2006年8月22日独家发起设立,同年底在港交所上市,2008年2月1日于上交所上市,所属的中煤集团生产规模在我国煤炭集团中排名前五,据公司公告和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商品煤产量占集团总产量的50.3%。2024年中期,公司首次进行中期分红、现金分红率为30%,假设2024年现金分红率按照过去多数年份实施的30%计算,叠加中期分红部分,全年现金分红率或提高至45%,相较于可比公司仍有提高空间(2023年代表性上市煤企平均分红率在50%左右)。
煤炭规模处头部梯队,产销量稳步提增。2018-2023年公司自产商品煤产量和销量年复合增速分别达11.7%和11.8%。近年来,公司动力煤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新建核增进程持续推进,经梳理,目前并表的在产矿井共23座、在建2座、暂未启用1座,截至2023年底,煤炭核定在产产能16569万吨、在建640万吨、未启动项目800万吨,核定产能规模位居全国第三,储采比约83.7倍,在头部梯队上市煤企中相对较高;在建的苇子沟煤矿(产能240万吨/年)和里必煤矿(产能400万吨/年)预期将于2026年年中竣工试运转,届时公司权益产能将再提升约2.2%。
高长协销售模式,平抑市场煤价波动。公司煤炭产品以动力煤为主,产量中超90%为动力煤,签署的动力煤长协比例约为80%,因此销售煤价较市场煤价波动相对小。2023-2024年我国煤炭进口量高增,终端需求较为低迷,整体供应偏宽,煤炭库存高位的基本面格局下,市场煤价呈现下跌趋势,据wind数据,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秦皇岛港动力末煤价格分别同比下跌23.99%和11.32%,而公司动力煤销售均价同比下跌14.47%和5.45%,较市场煤价跌幅相对小。
煤+化工+电力协同发展,构筑利润闭环。煤炭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效高利经营,目前煤制烯烃是成本相对小的烯烃制法,以自产煤制烯烃更具成本优势,据公司公告信息和wind数据,中煤能源自产煤制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的生产成本较外购煤制PE和PP降低约1969元/吨和1626元/吨。公司在建的陕西榆林二期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拟建设规模为220万吨/年甲醇、90万吨/年聚烯烃,已于2024年6月全面启动主体装置建设,计划于2026年年中交工,届时公司煤化工业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煤+电方面,煤电一体化发展企业可有效熨平煤价波动过程中公司电力业务和煤炭业务的利润,以国电电力和新集能源2024年中期数据为例,煤+电经营模式下折标煤单吨利润相较专营煤电高约6.45%。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已并网权益装机规模1094MW,在建的煤电项目2个、权益规模共1677MW,其中,安太堡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即将实现“双投”,乌审旗2×660MW煤电一体化项目推进中。
行业层面:基本面预期偏宽,静待经济政策生效提振需求。动力煤:预期2025年基本面略走弱、供应相对偏宽,动力煤价中枢稳中小降:展望2025年,保供稳价仍是行业主旋律,供应趋于宽松或使煤价中枢继续下移,但在长协价和疆煤外运高成本支撑下,价格下方空间或相对有限。聚烯烃:聚乙烯国内产能持续释放,国产化率加速提升,下游传统消费品以刚需为主,2025年一揽子利好经济的宏观政策逐步发力,地产等消费有望边际回暖,或有望提振PE需求;聚丙烯产能继续扩张、供应相对充足,新兴领域新能源车、高端医疗器械对改性PP需求增速可观,整体需求稳中小增,基本面上或维持相对宽松格局。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中煤能源作为国内规模上位列头部梯队的动力煤生产企业,煤矿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产能稳步增加,在高长协销售模式下业绩相对稳定;同时,自2022年以来公司使用部分资金偿还大额负债,有息负债规模连续三年下降,共减少约324亿元,资产负债结构明显优化,偿债压力显著减小。预测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799.7、1831.9、1928.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8.8、187.8、209.0亿元,对应2025年1月16日收盘价PE分别8.5、8.1、7.3倍,低于可比公司均值。公司资源优质、规模领先,业绩具较好韧性,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煤炭供应超预期增加的风险。若国内煤企在建矿井投产进度超预期,煤矿项目批复进程超预期,以及进口煤价格优势扩大、进口煤量大幅增加,则可能造成煤炭供应持续过剩。2、矿山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矿山安全事故频发,政府持续加强矿山安全管理,公司产量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3、煤炭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
22 | 山西证券 | 胡博,刘贵军 | 调高 | 买入 | 存量市场强者恒强,分红提档助力估值提升 | 2024-12-31 |
中煤能源(601898)
投资要点:
公司是央企“双龙头”煤炭企业,布局煤炭全产业链,核心业务稳步发展。公司是中煤集团核心煤炭生产子公司,截至三季报,中煤集团所持公司股份进一步增加0.02个百分点,达到57.41%,2023年中报以来中煤集团三次增持。公司通过电力央企“退煤”、先进产能释放等措施,煤炭核心业务进一步增强;同时,煤炭贸易和进出口业务维持行业前列规模,公司在煤炭市场的占有率明显提升。另外,公司立足煤炭资源和产业优势,公司逐步发展现代煤化工和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公司通过设立或控制子公司方式展开经营,煤炭、化工、煤机制造及财务公司互相独立又协同合作,实现原料、产品、现金的合理流动,保障公司经营业绩的稳健提升。
2023年公司分红比例提升,预计高分红延续。2024年5月31日,公司发布特别分红方案且计入到2023年分红总额中,致使2023年分红比例上升
至37.7%;考虑到央企市值管理等政策鼓励提高分红,且公司现金储备充足、负债水平降低及经营现金流对资本支出的覆盖能力均较强,公司具备维持甚至提高分红的能力;同时,大股东持股比例上涨,且大股东资本支出压力较大,预计对高分红也有一定的需求。
公司PE、PB相对均偏低,央企指数估值仍在修复,业绩下行证伪后,预计央企煤炭估值存在一定上行空间。与动力煤龙头标的同行公司对比(中国神华、兖矿能源、陕西煤业、晋控煤业、山煤国际),中煤能源的PE、PB也处于中位数偏下水平。央企市值管理纳入考核以来,作为中国核心资产代表的央企100指数估值整体呈现修复趋势;近期央行联合证监系统提出的创新性股市新政强化了这种预期,10月以来央企100指数估值整体上行。公司作为核心能源央企之一,受煤价淡季下行等因素影响,估值并未跟随央企走势。公司煤炭业务有较高的成长性,有望贡献新的利润增长,其他板块预计稳健,整体经营业绩有望继续增长,叠加高分红提振,公司有望享受PE估值的修复。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30\1.47\1.65元,对应公司12月27日收盘价11.85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9.1\8.0\7.2倍。考虑公司到业绩增长前景及估值修复预期,我们上调公司投资评级至“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煤炭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煤矿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煤化工产品下游需求及价格不及预期风险;其他还包括安全生产风险、环保风险,市场非理性下跌风险等。 |
23 | 华龙证券 | 景丹阳,彭越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三季报点评报告: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提质增效稳健释放利润 | 2024-10-29 |
中煤能源(601898)
事件:
中煤能源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4.12亿元,同比下降10.11%,其中三季度收入474.28亿元,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0.34%;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46.14亿元,同比下降12.43%,其中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8.26亿元,同比下降0.6%,环比增长0.17%。
观点:
公司三季度煤炭产销量同比回升,成本费用管控有效,缓解了煤价下跌对业绩的影响。煤炭产销量方面,公司截至2024年三季度累计商品煤产量为1.02亿吨,同比增长1.1%,单季度产量0.36亿吨,同比增长5.17%;累计商品煤销量为2.06亿吨,同比下降4.3%,单季度销量为0.72亿元,同比增长5.61%。煤炭价格成本方面,自产煤销售价格571元/吨,同比下降32元/吨,下降5.3%,单位销售成本286.60元/吨,同比减少8.19元/吨,下降2.8%,公司补充自有队伍以及生产一线队伍薪酬水平提高,使得人工成本增加17.7%,但由于生产接续资源相应增加了产量储量法摊销基数,使得吨煤折旧及摊销成本同比减少11%,同时承担铁路运输及港杂费用的自产商品煤销量占公司自产商品煤总销量的比重下降,使吨煤运输费用及港杂费用同比减少7.6%,公司自产煤的总成本有效减少。
煤化工产品价格下行,整体成本控制稳定,一体化协同发展。聚烯烃销售量113.5万吨,同比增加2.7%,销售价格6971元/吨,同比增加0.8%;尿素销售量151万吨,销售价格2134元/吨,均同比下降11.4%;甲醇销售量120.6万吨,同比下降17.7%,销售价格1767元/吨,同比增加0.9%;硝铵销售量42.2万吨,同比增加1.7%,销售价格为2101元/吨,同比下降11.9%。成本方面,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同比分别下降0.9%、4%、3.7%、20.4%。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长协比例占比较高,经营稳健,具备长期成长性,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86/203.90/207.13亿元(前值2024年215.15/2025年225.9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9.2/8.7/8.6倍,我们选取陕西煤业、中国神华、电投能源、山煤国际作为可比公司,中煤能源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供给端扰动超预期,下游需求大幅下滑,在建矿井未
能顺利投产,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国际煤价大幅波动,数据的引用风险。 |
24 | 国海证券 | 陈晨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成本持续优化,三季度业绩表现优异 | 2024-10-27 |
中煤能源(601898)
事件:
2024年10月24日,中煤能源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4.12亿元,同比-1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6.14亿元,同比-12.4%;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4.25亿元,同比-12.9%。
分季度看,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4.28亿元,环比-0.3%,同比+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8.26亿元,环比+0.2%,同比-0.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7.69亿元,环比+0.1%,同比-1.0%。
投资要点:
煤炭业务:自产煤量增价减,销售成本同比下降。2024年Q1-Q3,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10,231万吨,同比+1.1%,销量20,551万吨,同比-4.3%,其中自产煤销量有所提升,自产煤销量实现10,038万吨,同比+0.7%。公司贸易煤销量有所下滑,销量实现10,114万吨,同比-7.6%。自产煤部分:公司平均售价571元/吨,同比下降32元/吨(-5.4%),吨煤销售成本286.6元/吨,同比减少8.19元/吨(-2.8%,主要是公司加强生产接续使得吨煤折旧与摊销成本同比-5.61元/吨;承担铁路运输及港杂费用的自产商品煤销量占自产商品煤总销量的比重下降使得吨煤运输费用及港杂费用同比-4.71元/吨;专项基金费用化使用同比增加以及与生产相关的零星工程和辅助费用同比减少等使吨煤其他成本同比-4.77元/吨;另外公司根据效益完成情况有序发放薪酬,补充自有队伍以及生产一线队伍薪酬水平提高等使吨煤人工成本同比+8.02元/吨),吨煤毛利284元/吨,同比减少24.3元/吨(-7.9%),毛利率达到49.9%(同比-1.3pct)。
分季度看,2024年三季度毛利率有所修复。2024年Q3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3,581万吨,环比+6.0%,同比+5.2%,商品煤销量7,196万吨,环比+3.3%,同比+5.6%。其中,三季度公司自产煤销量实现3,419万吨,环比+0.9%,同比-1.8%。自产煤单位售价三季度环比下降4.7%,单位成本环比下降6.9%。在成本的持续优化下,自产煤吨毛利实现270.1元/吨,毛利率实现49.6%,同比+5pct,环比+1.2pct。
煤化工业务:成本优化适当对冲价格下行,毛利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
2024年Q1-Q3,公司聚乙烯和聚丙烯销量分别为58.9万吨(同比+2.8%)和54.6万吨(+2.6%),售价分别为7,281元/吨(+1.4%)和6,636元/吨(+0.1%),单位销售成本分别为6,038元/吨(-0.6%)和5,991元/吨(-1.2%),毛利率分别为17.1%(+1.7pct)和9.7%(+1.2pct);尿素销量为151.0万吨(-11.4%),售价为2,134元/吨(-11.4%),单位销售成本为1,527元/吨(-4.0%),毛利率为28.4%(-5.5pct);甲醇销量为120.6万吨(-17.7%),售价为1,767元/吨(+0.9%),单位销售成本为1,781元/吨(-3.7%),吨毛利-14元/吨,比去年同期有所改善(去年同期吨毛利为-97元/吨);硝铵销量为42.2万吨(+1.7%),售价为2,101元/吨(-11.9%),单位销售成本为1,288元/吨(-20.4%),吨毛利813元/吨,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去年同期吨毛利为767元/吨);整体看,2024年Q1-Q3在成本端继续发力下,煤化工产品单位毛利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
多产业布局同步扩张成长性强,做精做强能源综合服务产业。煤炭板块:里必煤矿(400万吨/年)预计于2025年底进入试生产,苇子沟煤矿(240万吨/年)预计2025年底投产。煤化工板块:截至2023年底,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建设规模90万吨/年聚烯烃,已核准并完成投资决策,计划2024年开工建设。电力板块:截至2023年底,1)安太堡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建设规模2×350MW,2024年两台机组将建成投产;2)乌审旗电厂项目,建设规模2×660MW,已核准并完成投资决策,计划2024年开工建设;3)“液态阳光”项目总投资44.74亿元,新建625MW风光发电、2.1万吨/年电解水制氢、10万吨/年CO2加氢制甲醇(含15万吨/年CO2捕集及精制)和配套公辅设施已核准并完成投资决策。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98.2/1872.8/1931.8亿元,同比-6.8%/+4.1%/+3.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0/204.2/227.7亿元,同比-6%/+11%/+11%;EPS分别为1.39/1.54/1.72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9.7/8.7/7.8倍。考虑到公司长协比例高,业绩稳定性强,同时未来公司里必煤矿以及苇子沟煤矿投产,煤化工业务陆续放量,业绩仍有增长空间,同时公司提高分红加大对股东回报,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煤炭及煤化工价格大幅下调风险;
安全生产事故风险;新建矿井建设及达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政策调控力度超预期风险等。
|
25 | 中泰证券 | 杜冲 | 维持 | 买入 | Q3业绩符合预期,降本增利显著 | 2024-10-25 |
中煤能源(601898)
报告摘要
中煤能源于2024年10月23日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404.12亿元,同比减少10.11%;归母净利润146.14亿元,同比减少12.43%;扣非归母净利润144.25亿元,同比减少12.94%;基本每股收益1.1元,同比减少12.70%;加权平均ROE9.95%,同比减少2.22pct。
2024Q3营业收入474.28亿元,同比增长1.23%,环比减少0.34%;归母净利润为48.26亿元,同比减少0.55%,环比增长0.1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7.69亿元,同比减少1.01%,环比增长0.11%。
煤炭业务:成本下降,Q3吨煤盈利同比提升
自产煤方面:2024Q1-Q3,实现自产煤产量10231.0万吨,同比增加1.1%;自产煤销量10038.0万吨,同比增加0.7%;单位价格571.0元/吨,同比下降5.3%;单位成本286.6元/吨,同比下降2.8%;单位毛利284.4元/吨,同比下降7.7%。2024Q3,实现自产煤产量3581.0万吨(同比增加5.2%,环比增加6.0%);自产煤销量3419.0万吨(同比下降1.8%,环比增加0.9%);单位价格545.8元/吨(同比下降3.2%,环比下降4.3%);单位成本274.4元/吨(同比下降12.2%,环比下降6.9%);单位毛利271.4元/吨(同比增加8.1%,环比下降1.7%)。
动力煤方面:2024Q1-Q3,实现动力煤产量9375.0万吨,同比增加1.3%;动力煤销量9191.0万吨,同比增加0.8%;单位价格503.0元/吨,同比下降5.5%。2024Q3,实现动力煤产量3293.0万吨(同比增加5.5%,环比增加6.6%);动力煤销量3136.0万吨(同比下降2.0%,环比增加1.4%);单位价格487.6元/吨(同比下降3.0%,环比下降4.0%)。
炼焦煤方面:2024Q1-Q3,实现炼焦煤产量856.0万吨,同比下降0.2%;炼焦煤销量847.0万吨,同比下降0.7%;单位价格1306.0元/吨,同比下降4.3%。2024Q3,实现炼焦煤产量288.0万吨(同比增加1.8%,环比增加0.3%);炼焦煤销量283.0万吨
(同比增加0.7%,环比下降3.7%);单位价格1176.5元/吨(同比下降7.1%,环比下降5.0%)。
总体来看,公司Q3在煤价同环比下降的情况下,实现盈利同比提高,主要系吨煤成本下滑所致:1)2023Q4公司获得的生产接续资源增加了产量储量法摊销基数等促使吨煤折旧及摊销成本同比下降5.61元/吨;2)公司承担铁路运输及港杂费用的自产商品煤销量占自产商品煤比例下滑,促使吨煤运输及港杂费用下滑4.71元/吨。
煤化工业务:价稳本降,盈利改善
甲醇方面:2024Q1-Q3,实现甲醇产量121.3万吨,同比下降16.7%;甲醇销量1206.0万吨,同比增加723.2%;单位价格1767.0元/吨,同比增加0.9%;单位成本1781.0元/吨,同比下降3.7%;单位毛利-14.0元/吨,同比增加85.6%。
聚丙烯方面:2024Q1-Q3,实现聚丙烯产量0.0万吨,同比持平;聚丙烯销量54.6
万吨,同比增加2.6%;单位价格6636.0元/吨,同比增加0.1%;单位成本5991.0元/吨,同比下降1.2%;单位毛利645.0元/吨,同比增加14.2%。
聚乙烯方面:2024Q1-Q3,实现聚乙烯产量0.0万吨,同比持平;聚乙烯销量58.9万吨,同比增加2.8%;单位价格7281.0元/吨,同比增加1.4%;单位成本6038.0元/吨,同比下降0.6%;单位毛利1243.0元/吨,同比增加12.9%。
尿素方面:2024Q1-Q3,实现尿素产量131.2万吨,同比下降14.4%;尿素销量151.0万吨,同比下降11.4%;单位价格2134.0元/吨,同比下降11.4%;单位成本1527.0元/吨,同比下降4.0%;单位毛利607.0元/吨,同比下降25.7%。
硝铵方面:2024Q1-Q3,实现硝铵产量42.3万吨,同比增加2.7%;硝铵销量42.2万吨,同比增加1.7%;单位价格2101.0元/吨,同比下降11.9%;单位成本1288.0元/吨,同比下降20.4%;单位毛利813.0元/吨,同比增加6.0%。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12.46、2176.44、2253.8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8.41、234.74、255.49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65、1.77、1.93元,当前股价13.24元,对应PE分别为8.0X/7.5X/6.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煤价超预期下跌风险、在建及核增矿井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煤化工成本大幅上涨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风险。
|
26 | 国信证券 | 刘孟峦,胡瑞阳 | 维持 | 增持 | 降本增量对冲煤价下行影响,业绩稳健性凸显 | 2024-10-25 |
中煤能源(601898)
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04.1亿元,同比-10.1%,归母净利润146.1亿元,同比-12.4%。其中2024Q3公司实现营收474.3亿元,同比+1.2%,归母净利润48.3亿元,同比-0.6%。
煤炭板块:自产煤产销量环比增长,同时成本下降对冲煤价下行影响,盈利能力保持稳健。2024Q3商品煤产量3581万吨,同比+5.2%/环比+6.0%;商品煤销售量7196万吨,同比+5.6%,环比+3.3%,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3419万吨,同比-1.8%,环比+0.9%,买断贸易煤销量3677万吨,同比+10.8%,环比+6.1%。2024Q3自产动力煤、炼焦煤销售均价分别为488元/吨、1176元/吨,分别同比下降15元/吨、90元/吨,环比下降21元/吨、62元/吨。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74元/吨,同比下降38元/吨,环比下降20元/吨,主要系折旧摊销、运输费用及港杂费用、其他成本降低所致。综合看,2024Q3煤炭板块实现毛利94亿元,同比增加4.7亿元,环比减少3.2亿元,其中自产商品煤毛利93亿元,同比增加5.3亿元,环比减少0.7亿元。
煤化工板块:2024Q3停车检修致尿素、甲醇产销量下滑,单位销售成本摊销增加,毛利润下降。2024Q3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销量分别为37.5/32.7/34.7/14.1万吨,分别同比+5.3%/-35.2%/-29.8%/+14.6%,尿素、甲醇销量下滑较大主要系停车检修影响;产品单位售价则涨跌不一,分别为7003/2015/1752/1948元/吨,分别同比+66.3/-212.9/+35.5/-372.0元/吨;受产量减少影响,单位销售成本大多上涨,分别同比+212.3/+372.5/+363.9/-904.5元/吨;最终吨毛利分别为686/281/-217/689元/吨,分别同比-146.0/-585.5/-328.3/+532.6元/吨。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由于2024年煤价下跌幅度超过此前预期,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86/196/203亿元,每股收益1.40/1.48/1.53元。考虑公司未来仍有煤炭产能增量,煤化工业务布局持续推进,煤化一体运营及高长协煤占比下业绩稳健性较强,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放缓导致煤炭需求下降、新能源快速发展替代煤电需求、安全生产事故影响、公司核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公司分红率不及预期。 |
27 | 民生证券 | 周泰,李航,王姗姗,卢佳琪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24Q3归母净利环比微增,高稳定或将带来估值回升 | 2024-10-24 |
中煤能源(601898)
事件:2024年10月23日,公司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4.1亿元,同比下降10.1%;归母净利润为146.1亿元,同比下降12.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4.3亿元,同比下降12.9%。
24Q3归母净利润同比微降、环比微增。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4.3亿元,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0.3%;归母净利润为48.3亿元,同比略降0.6%、环比微增0.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7.7亿元,同比略降1.0%、环比微增0.1%。国际会计准则口径下,公司24Q3实现归母净利润49.4亿元,同比增长0.6%。
24Q3毛利率环比下滑,费用率环比略降。24Q3公司实现毛利润111.6亿元,环比下滑6.3%;毛利率为23.5%,环比下滑1.5pct;期间费用率为4.5%,环比略降0.1pct。尽管24Q3煤化工业务环比表现略有拖累,但一方面,公司煤炭业务在高长协的保障下环比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公司投资净收益为6.6亿元、环比增长6.6%,所得税率20.4%、环比下滑2.8pct,从而公司业绩实现环比上升。
24Q3煤炭产量、盈利能力同环比增长。1)产销量:24Q3公司商品煤产量为3581万吨,同比+5.2%,环比+6.0%;其中,动力煤/炼焦煤产量分别为3293/288万吨,同比+5.5%/+1.8%,环比+6.6%/+0.3%。同期,自产商品煤销量为3419万吨,同比-1.8%,环比+0.9%。2)价格:24Q3自产动力煤/炼焦煤价格为488/1176元/吨,同比-3.0%/-7.1%,环比-4.0%/-5.0%。3)成本:
24Q3自产商品煤单位成本为274.4元/吨,同比-12.2%,环比-6.9%,分项来看,主要是人工成本、其他成本同环比均有下降。4)毛利:24Q3自产商品煤单位毛利为270.1元/吨,毛利率为49.6%,同比+5.0pct,环比+1.2pct。
24Q3煤化工盈利环比下滑。24Q3公司生产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分别为38.5/29.3/34.4/14.3万吨,同比+10.0%/-46.3%/-30.1%/+17.2%;价格分别为7003/2015/1752/1948元/吨,同比+1.0%/-9.6%/+2.1%/-16.0%;各产品吨毛利分别为686/281/-217/689元,同比变化分别为-17.5%/-67.5%/转亏/+339.5%,环比变化分别为-43.9%/-60.7%/转亏/-30.7%。
投资建议:公司煤炭主业具备内部和外部的延展性,叠加高长协特点保障盈利稳步提升;且煤化一体的协同模式有助于提高估值。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189.58/199.00/214.1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43/1.50/1.61元/股,对应2024年10月23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9/9/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煤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煤矿投产进度不及预期;计提大额减值。 |
28 | 信达证券 | 左前明,李春驰 | 维持 | 买入 | 成本降低业绩稳定,资产结构持续优化 | 2024-10-24 |
中煤能源(601898)
事件:2024年10月23日,中煤能源发布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4.12亿元,同比下降10.11%,实现归母净利润146.14亿元,同比下降12.43%;扣非后净利润144.25亿元,同比下降12.9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7.57亿元,同比下降9.16%;基本每股收益1.10元/股,同比下降12.70%。资产负债率为47.08%,同比下降1.48pct。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474.28亿元,同比上涨1.23%,环比下降0.3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8.26亿元,同比下降0.55%,环比上涨0.17%;单季度扣非后净利润47.69亿元,同比下降1.01%,环比上涨0.11%。
点评:
煤炭主业销量保持增长趋势,成本控制较好,一定程度受到商品煤价格下降的影响。2024前三季度公司商品煤销量10038万吨,同比增长0.7%。其中动力煤销量9191万吨,同比增长0.8%,炼焦煤销量847万吨,同比下降0.7%。买断贸易煤销量10114万吨,同比下降7.6%。商品煤价格继去年前三季度趋势持续下降,动力煤前三季度动力煤售价503元/吨,同比下降5.5%;炼焦煤销售价格1306元/吨,同比下降4.3%。公司前三季度成本控制较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商品煤价格下降带来的盈利影响。公司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86.6元/吨,同比减少8.19元/吨,下降2.8%;其中,虽然由于公司根据效益完成情况发放薪酬等提高薪酬的措施使吨煤人工成本同比增加17.7%,但同时2023年四季度获得的生产接续资源相应增加了产量储量法摊销基数等使吨煤折旧及摊销成本同比减少11.0%,承担铁路运输及港杂费用的自产商品煤销量占公司自产商品煤总销量的比重下降,使吨煤运输费用及港杂费用同比减少7.6%,使得总体来看单位煤销售成本下降。主要由于商品煤价格的走低,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煤炭业务营业收入1178.54亿元,同比下降11.0%。煤炭业务实现毛利292.53亿元,同比下降7.0%。良好的成本控制使公司在市场下行的环境下,业绩仍然有一定的稳定性。
公司煤化工销售成本控制较好,成本下降显著。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聚烯烃实现销量113.5万吨,同比增长2.7%;尿素实现销量151.0万吨,同比下降11.4%,甲醇实现销量120.6万吨,同比下降17.7%;硝铵实现销量42.2万吨,同比增长1.7%。聚烯烃、尿素、甲醇和硝铵单位销售成本同比分别下降0.9%、4.0%、3.7%和20.4%
持续偿还负债,资产负债表进一步优化。公司经营较为稳定,在煤炭业务盈利较好的情况下进一步偿还负债。根据公司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37.9亿元,同比去年同期217.4亿元下降36.6%,主要是偿付了到期的长期银行借款,以及如期兑付了50亿元中期票据。此外,公司2024q3资产负债率为47.08%,环比2024q2的47.97%下降0.90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回顾前三季度煤炭市场,我们认为动力煤价格调整是淡旺季切换的正常现象,我们认为四季度煤炭需求对于长协价格仍有较强支撑,市场价格或也不具备单边下行的条件。中煤能源高比例长协特点及内生增长动力有望带来业绩稳健向上的预期,同时伴随煤炭产量有序释放,公司业绩有望稳中有增,且未来有望伴随板块估值而提升迎来公司估值修复;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31/195.72/202.50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45/1.48/1.5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全球经济;煤炭、电力相关行业政策的不确定性;煤矿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等。 |
29 | 天风证券 | 张樨樨 | 维持 | 增持 | Q3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煤炭成本有所下滑 | 2024-10-24 |
中煤能源(601898)
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各项费用环比有所下滑
公司2024年Q3营业收入474.28亿元,同比+1.2%%,归母净利润达48.26亿元,同比-0.6%,环比+0.17%,扣非归母净利润47.69亿元,同比-1%。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我们认为或得益于公司精细的成本管控能力,2024Q3税金及附加、管理、研发、财务四项费用均实现环比负增长。
煤炭产量小幅上升,开采成本小幅下滑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煤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78.54亿元,同比-11%,其中自产商品煤销售收入573.09亿元,同比-4.7%,主要是受到煤价下跌影响。煤炭业务营业成本886.01亿元,同比-12.2%。
公司商品煤产量达1.02亿吨,同比+1.1%。其中,动力煤产量达9375万吨,同比+1.3%,炼焦煤产量856万吨,同比-0.2%。商品煤销量2.06亿吨,同比-4.3%,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1.0038亿吨,同比+0.7%。
2024年前三季度的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为286.6元/吨,同比-2.8%,其中成本下滑的项目主要是折旧及摊销、维修支出、运输费用及港杂费用、其他成本。折旧及摊销成本减少的原因是2023年Q4生产接续资源相应增加了产量储量法摊销基数等使吨煤折旧及摊销成本同比减少,运输和港杂费用下滑是因为公司承担铁路运输及港杂费用的自产商品煤销量占公司自产商品煤总销量的比重下降。
煤化工板块部分产品产销量有所下滑,聚烯烃单吨毛利有所扩张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聚烯烃产量为114.4万吨,同比+2.9%,销量113.5万吨,同比+2.7%;尿素产量131.2万吨,同比-14.4%,销量151万吨,同比-11.4%;甲醇产量121.3万吨,同比-16.7%,销量120.6万吨,同比-17.7%;硝铵产量42.3万吨,同比+2.7%,销量42.2万吨,同比+1.7%。
期间,聚烯烃单吨毛利956元/吨,同比+13.4%,尿素单吨毛利607元/吨,同比-25.7%,甲醇-14元,硝铵813元/吨,同比+6%。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维持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93.88/198.65/205.2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46/1.50/1.55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大幅波动风险;经济下行风险;煤炭供给超预期增长风险;煤化工产能过剩风险。 |
30 | 开源证券 | 张绪成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3盈利保持稳健,关注高分红潜力和主业成长性 | 2024-10-24 |
中煤能源(601898)
三季度盈利保持稳健,关注高分红潜力和主业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4.1亿元,同比-10.1%;实现归母净利润146.1亿元,同比-12.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4.3亿元,同比-12.9%。单Q3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4.3亿元,环比-0.3%;实现归母净利润48.3亿元,环比+0.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7.7亿元,环比+0.1%。我们维持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96.2/214.0/225.5亿元,同比+0.4%/+9.1%/+5.4%;EPS为1.48/1.61/1.70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8.9/8.2/7.8倍。公司主业具备成长性,同时展现高分红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煤化工产品及市场煤价下行,自产煤量增维持盈利稳定
(1)煤炭业务:公司并表主力在产矿井20座,核定在产产能1.63亿吨。产销量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自产商品煤产/销量10231/10038万吨,同比+1.1%/+0.7%,2024Q3自产煤产/销量为3581/3419万吨,环比+6.0%/+0.9%。价格和成本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自产煤吨煤售价为571.0元/吨,同比-5.3%,其中动力煤/炼焦煤吨煤售价为503/1306元/吨,同比-5.5%/-4.3%,自产商品煤吨煤成本为286.6元/吨,同比-2.8%,吨煤毛利为284.4元/吨,同比-7.7%。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煤炭业务整体营业收入1178.5亿元,同比-11.0%,营业成本886.0亿元,同比-12.2%,实现毛利292.5亿元,同比-7.0%。(2)非煤业务:公司具备煤化工业务、煤矿装备业务、金融业务和其他业务,其中煤化工为主要业务。2024年前三季度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销量分别为113.5/151.0/120.6/42.2万吨,同比+2.7%/-11.4%/-17.7%/+1.7%;综合售价分别为6971/2134/1767/2101元/吨,同比+0.8%/-11.4%/+0.9%/-11.9%;销售成本分别为6015/1527/1781/1288元/吨,同比-0.9%/-4.0%/-3.7%/-20.4%。三季度尿素和甲醇市场价格整体走弱,公司尿素和甲醇销量降幅较大,煤化工业务盈利受到影响。
业绩稳定突出高分红潜力、煤炭和煤化工业务产能仍有增量
(1)公司具有提高分红比例的潜力。一是资产负债率2021年以来持续下降,截至2024年9月30日仅为47%,在主要煤炭上市企业中处于中低水平。二是资本开支可由货币现金覆盖,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889亿元,而2024年资本支出计划为仅为160亿元,且年内在建工程已增加32亿元。三是公司货币资金和未分配利润与归母净利润比值仍旧处于行业前列,侧面印证了公司具备提高分红比例的潜力。2024年5月31日,公司发布特别分红方案和2024年度中报分红方案,特别分红后公司2023年现金分红比例为37.7%。如果2024年度常规分红仍参照往年的30%,叠加2024年度中报分红后公司年度总分红比例有望达到45%,超过以往年份常规分红比例约15pct。(2)煤炭和煤化工业务产能仍有增量。煤炭方面,公司有在建煤矿2座,核定产能合计640万吨,权益产能合计324万吨。其中里必煤矿位于山西省,建设规模为400万吨/年,预计总投资额为97亿元,预计2025年年底竣工,苇子沟煤矿位于新疆,建设规模为240万吨/年,预计总投资额为40亿元,预计2025年底试运行。另有大海则二期项目正开展前期工作,规划产能2000万吨/年。煤化工方面,陕西榆林煤化工二期于2024年4月正式启动,计划产能为甲醇220万吨/年,聚乙烯35万吨/年,聚丙烯55万吨/年。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新建产能不达预期;煤价超预期下跌风险。 |
31 | 开源证券 | 张绪成 | 维持 | 买入 | 公司深度报告:深度系列二:低估值央煤,高分红与高成长潜力足 | 2024-09-19 |
中煤能源(601898)
低估值央煤,高分红与高成长潜力足。维持“买入”评级
中煤能源是大型煤炭央企,近年来受高分红和市值管理政策推动,分红比例稳步提升,开展特别派息和中报分红等举措。公司以煤炭开采为主,大力拓展布局煤化工、煤电、煤矿装备、新能源等多元化产业,多主业均具有高成长性。我们维持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是196.19/214.03/225.52亿元,同比增长0.4%/9.1%/5.4%,折合EPS分别是1.48/1.61/1.70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8/8.1/7.7倍。公司PE、PB、PB-ROE三种估值方法下,估值均被低估,考虑到公司未来高分红和高成长潜力,理应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高分红和市值管理政策持续推动,公司具备高分红潜力
积极响应政策,实施特别分红和中期分红。近年来政策层面持续推动国有企业加大分红力度和重视市值管理,尤其是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强调“上市时要披露分红政策”,“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公司积极响应号召,于2024年5月31日发布特别分红方案和2024年度中报分红方案。特别分红后公司2023年现金分红比例为37.7%,如果2024年度常规分红仍参照往年的30%,叠加2024年度中报分红的30%,公司2024年度总分红比例有望达到45%。公司具备持续高分红的潜力。一是资产负债率2021年以来持续下降,截至2024年6月30日仅为48%;二是资本开支可由货币现金覆盖,截止2024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942亿元,而2024年资本支出计划为仅为160亿元;三是公司货币资金和未分配利润与归母净利润比值仍旧处于行业前列,侧面印证了公司具备提高分红比例的潜力。
多主业均具备高成长性,“煤炭-煤电-煤化工-新能源”有望增厚业绩
煤炭方面,公司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备,目前可采储量位居行业第一,有在建煤矿2座,核定产能合计640万吨,权益产能合计324万吨,其中里必煤矿位于山西省,建设规模为400万吨/年,预计总投资额为97亿元,预计2025年投产,苇子沟煤矿位于新疆,建设规模为240万吨/年,预计总投资额为40亿元,预计2025年底试运行。另有大海则二期项目正开展前期工作,规划产能为2000万吨。煤电方面,安太堡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即将实现“双投”,乌审旗2×660MW煤电一体化项目正在推进中。煤化工与新能源方面,陕西榆林煤化工二期于2024年4月正式启动,计划产能为甲醇220万吨/年,聚乙烯35万吨/年,聚丙烯55万吨/年。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液态阳光”项目于2024年开始招标建设,总投资44.74亿元,新建625MW风光发电、2.1万吨/年电解水制氢、10万吨/年CO2加氢制甲醇。
风险提示:(1)煤价超预期下跌风险(2)安全生产风险(3)新建产能不及预期风险(4)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