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东吴证券 | 张良卫,周良玖,张文雨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动画产品储备丰富,拟派发大额现金分红 | 2024-04-28 |
上海电影(60159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Q1季报。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85.1%至7.9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亿元(2022年为-3.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271.2万元(2022年为-3.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024Q1营收同比增长18.3%至2.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2%至4611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8%至2853万元。
观影人次拉动票房增长,市占率稳中有升。(1)分业务来看,2023年电影放映收入同比增长109.9%至5.5亿元,毛利率同比增加45.6pct;卖品收入同比增长84.8%至7043万元,广告收入同比增长40.4%至3813万元,授权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2.8%至3067万元,电影发行收入同比增长11.3%至3293万元。(2)直营影院方面,2023年含服务费票房达6.3亿元,较2022年/2021年分别增长129.7%/19.9%;市占率为1.2%,较2022年/2021年分别提升0.3pct/0.05pct;观影人次1224.8万,较2022年/2021年分别提升127.3%/13.7%。截至2023年底,公司共拥有已开业直营影院“SFC上影影城”51家,银幕总数为375块。(3)联和院线方面,2023年含服务费票房达44.8亿元,较2022年/2021年分别增长105.9%/23.7%;市占率为8.3%,较2022年/2021年分别提升1.0pct/0.6pct;观影人次9626.4万,较2022年/2021年分别提升104.4%/17.8%。
IP商业化进展顺利,番剧和动画电影pipeline清晰。2023年公司控股子公司上影元围绕IP全产业链开发运营,在经典IP内容焕新、商品及营销授权、游戏联动及授权、文创产品、数字化开发等领域积极拓展。同时,公司在2023年12月正式启动“IP影院合作计划”,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方式推进“IP+影院”业务。目前《中国奇谭》第二季和《小妖怪的夏天》大电影已正式启动制作,《邋遢大王》等其他经典IP影视化改编已于2023年11月启动。IP商业化进展顺利,2023年上影元联动衣食住行各领域的品牌方展开IP授权联名合作,与《蛋仔派对》《山海镜花》等游戏开展联动和授权合作,与游戏厂商合作开发IP授权游戏,并打造文创品牌“上影元品”,推出基于经典IP的文创周边。
拟派发大额现金分红,并计划增加中期分红。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4元(含税),预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109万元(含税),占归母净利润的40.2%。公司或在2024年半年度报告或第三季度报告披露期间适当增加一次中期分红,预计现金分红金额为相应期间归母净利润的40%~100%,但需满足2024年上半年持续盈利、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现金流可以满足正常经营且满足现金分红条件、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和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主业稳健、IP业务进展顺利,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2.6/4.2亿元,并预计2026年为5.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53/33/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影票房表现不及预期,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IP焕新及开发不及预期。 |
22 | 国海证券 | 姚蕾,方博云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及2024Q1业绩点评:影院业务稳步恢复,大IP开发多点开花 | 2024-04-28 |
上海电影(601595)
事件:
2024年4月26日,上海电影公告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1)2023年营收7.95亿元(YOY+85.07%),归母净利润1.27亿元(YOY+138.7%),扣非归母净利润0.63亿元(YOY+116.9%)。
(2)2024Q1营收2.10亿元(YOY+18.26%),归母净利润0.46亿元(YOY+28.18%),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YOY+20.83%)。
(3)2023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4元,合计分红5109万元,分红率为40.24%。
投资要点:
2023年扭亏为盈,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2023年营收7.95亿元(YOY+85.07%),归母净利润1.27亿元(YOY+138.7%),扣非归母净利润0.63亿元(YOY+116.9%),非经常损益0.64亿元(YOY+50.5%),主要为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3387万元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735万元。2023年毛利率22.83%(较2022年提升21.14pct),期间费用率14.2%(较2022年下降13.2pct),销售/管理费用率2.9%/10.8%(同比下降1.4/9.7pct),费用控制较好,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2024Q1营收2.10亿元(YOY+18.26%),归母净利润0.46亿元(YOY+28.18%),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YOY+20.83%),非
经常损益1758万元(YOY+42.2%),主要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30万元和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687万元(2022年分别为86/987万元)。
影院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卖品/广告业务大幅增长。
(1)2023年电影放映收入5.50亿元(YOY+109.91%),毛利率1.57%(2022年为-44.04%)。2023年末直营影院/银幕分别为51家/375块(2022年为50家/386块)。据猫眼,2023年公司影投实现不含服务费票房5.74亿元(YOY+132.4%),恢复至2019年的81.7%;市占率1.15%(较2022年提升0.24pct,较2019年下降0.03pct)。公司优化影院终端人员架构,积极进行租金谈判,降低影院经营成本,增加经营利润。
(2)“影院+”战略带动广告/卖品增长。①2023年卖品收入0.70亿元(YOY+84.79%),毛利率56.96%(同比提升7.57pct),单人次卖品5.84元(同比增加1.43元)。②2023年广告收入0.38亿元(YOY+40.41%),毛利率86.83%(同比下降0.51pct)。2023Q4与分众就影院广告合同调整,合作进行基于本地生活的线下广告数智化探索,收回部分映前广告时长,降低合作金额。
(3)2023年电影发行收入0.33亿元(YOY+68.76%),毛利率83.89%(同比提升11.31pct),上影联和参与发行3部影片(《中国乒乓》《敦煌女儿》《望道》)。
坚定大IP开发战略,“iPAi星球计划”助力AI重塑IP价值。
(1)收购上影元51%股权,围绕IP全产业链开发运营,同时启动“IP影院合作计划”,推进“IP+影院”业务。
①内容焕新:动画《中国奇谭2》、动画电影《小妖怪的夏天》、真人电影《邋遢大王》在制作中,保持每年超2部优质IP内容焕新作品。②商品及营销授权:联动光明乳业、百胜中国、京东等在衣食住行
等领域展开IP授权联名合作。2023年授权商品GMV总量超10亿元,计划未来三年合作商品GMV超100亿元。
③游戏联动及授权:与《蛋仔派对》《塔防精灵》等多款多类型游戏开展联动、授权合作;与游戏厂商合作开发IP授权游戏,如《葫芦娃大作战》《葫芦娃各显神通》等,在微信小游戏表现亮眼;未来将自主研发IP原生游戏。
④文创产品开发:打造精品文创新品牌“上影元品“,推出自研爆款“网红蛤蟆”系列产品。
⑤数字化开发:启动新视野基金,围绕IP+数字化等领域布局;打造“哪吒·幻影SHO”数智人产品,赋能文旅场景;推进与云渲染、数字人等领域头部企业在沉浸式互动创新方向合作。
(2)发布iNEW新战略,提出“iPAi星球计划”,率先落地三大先导行动:①探索中国动画学派AI模型;②发起全球创造者计划:启动“上影AI电影马拉松大赛”,聚焦AI在短剧和影视垂直领域的应用开发;③“IP+AI”赋能商业开发计划:加速AI对海量IP的商业化放量。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明确iNEW新战略,推进大IP开发进程,积极探索AI+IP,有望打开第二增长空间。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9.91/11.99/13.9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6/3.21/4.03亿元,对应EPS为0.50/0.72/0.90元,PE为60.38/42.52/33.8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伦理风险、竞争加剧、人才流失、核心人才团队招聘不及预期、线下消费需求不及预期、IP开发进程不及预期、衍生品质量、估值中枢下移、电影市场恢复不及预期等风险。
|
23 | 天风证券 | 孔蓉,曹睿 | 首次 | 增持 | 影业为基IP为翼,集团赋能发展可期 | 2024-04-25 |
上海电影(601595)
公司背景:“电影发行放映+大IP开发运营”双轮驱动,影院主业稳健发展,新增IP业务助力收入增量
上海电影正式成立于2012年,具备完整的“发行+院线+高端影院”电影产业链。2023年收购上影元51%股权,获得了60个经典动画及真人影视作品的运营版权,进入电影发行放映与大IP开发运营双轮驱动发展模式。目前,上海电影主营业务涵盖电影发行、电影院线、影院管理、大IP开发。
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稳健发展:票务板块直营、加盟单银幕票房产出远超行业均值,发行板块加码精品、深耕IP内容
票务板块,公司直营影院主要分布在高线城市,依托区位优势人均票价高于行业平均;加盟影院持续扩张,联和票房在公司上市后一直稳居全国前四,且作为头部院线,有望受益于向龙头集中的行业趋势,市占率有望提升。发行板块,公司深度参与IP内容开发创作,后续借助集团资源赋能,公司对重点影片的参与数量及份额有望提升。
大IP开发运营业务变现增量可观:授权板块大客户年框化提升ARPU;衍生品板块填补国风内容IP品类空缺,线上网店热销、线下借助影院资源售卖;空间板块IP美陈效果吸睛,AI技术融入文商旅业态
授权板块,商品及营销授权形式多样化助力新用户获取,年框协议在绑定高价值客户的同时或有效缩短项目落地周期,在单客户平均价值及合作频次提升的驱动下IP授权业务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游戏授权带来长期的流水分成,预计稳态每年贡献1.9-4.9亿收入。衍生品板块,线上主要渠道为头部电商,上美影网店物流及服务评分更优,粉丝增量空间大;线下主要依托影院门店打造购物场景,节省专门设店成本;且IP内容上卡位稀缺国风内容IP衍生品,粉丝忠诚度高、生命周期长。空间板块,节假日时期的大型商圈、展览效果吸睛,深受市场认可;同时线下沉浸式布展也有助于扩大IP品牌影响力,提升粉丝对IP的认同感,提高IP消费意愿。此外公司注重新赛道孵化,重点投资“IP+新赛道”,AI新技术与IP产业链形成合力。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营收分别为7.91/10.22/12.16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24/2.18/3.24亿元。我们认为,公司影院主业稳健、一线城市影院市占率优势突出,且有潜在市占率提升的逻辑;新增大IP开发运营业务带来收入增量及估值弹性。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IP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网络媒体竞争的风险;优质内容供给不足的风险;IP授权游戏的流水分成比例不及预期的风险;23年业绩预告仅为初步核算结果,具体数据以公司正式发布的23年年报为准;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仅供参考。 |
24 | 信达证券 | 冯翠婷 | 首次 | 买入 | 深度报告:“IP+AI”新战略开拓成长空间 | 2024-04-22 |
上海电影(601595)
背靠上影集团,资源导入丰富,电影发行与放映全产业链布局,协同效应较优。上海国资委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稳定,上影集团在影视储备、人才培养、IP资源协同上优势明显,集团内部资源高效利用,给上市公司上海电影注入成长活力。董事长王健儿历任杭州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华数传媒董事长等资历深厚。同时,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重点部署强调以“六个着力”推进国资央企改革发展,起到现代化创新、推动国央企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上海电影主业布局电影发行、放映等业务,影院区位优势明显,公司下属上海联和院线票房长期位列排行前三名,市占率稳定在8%上下,直营影院一二线城市核心点位部署较多,SFC上影影城在华东区域优势明显,有望跟随电影市场协同复苏。
iNEW新战略发布,以“iPAi星球计划”为抓手,结合AI主攻IP内容焕新和IP商业化,打造AI+IP在影视行业的全新重点战略布局。截至2023年,上影IP授权商品GMV总量已超10亿元。未来三年,上影力争实现IP合作产品涉足5大领域、30个行业、500个以上品牌,落地全国30个省份,合作商品GMV超百亿元目标。线下以影院为基本盘打造内容、电商供应链和文旅基地,线上以打造会员电商平台作为流量入口,推动IP在多行业商业化扩张。上美影(AI+动画)、上译厂(AI+有声)、上海电影技术厂(AI+影视基地)、上海影视乐园(VR、AR+文旅实景)、上美设计公司(AI数字展陈+IP)。继Sora掀起影视行业震荡以来,上海电影迅速响应AI浪潮,启动“全球AI电影马拉松大赛”,迭代AI技术和人才储备。
IP业务:目前以游戏授权+商品授权为主,成长空间较大。2023年5月完成上影元文化51%的股权收购,并给予其授权IP对于“消费”和“电影+”以及虚拟现实等新业态的探索。游戏IP授权模式可分为:1)预付固定版金+版权收益流水分成;2)固定版金;3)纯版权收益流水分成。2023年公司授权游戏类品牌24个,合作网易、腾讯、巨人、鹰角等知名游戏大厂,原生游戏《葫芦娃大作战》以经典动画为基础,融合创新玩法,在微信小游戏畅销榜排名位列前三十。同时联动了《三国吧兄弟》《塔防精灵》《途游捕鱼》等游戏。基于固定版金+流水分成模式假设,行业流水分成平均比例在5%-10%之间,我们推测单一授权小游戏公司收入可达到1500万元,后续更多游戏授权及分成比例上升有望持续提供业绩弹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在影院放映与发行业务方面,上海电影主业收入有望跟随电影市场稳步复苏增长,线下影城票房市占率稳中向上,点位区域优势显著,广告和卖品业务同样有望跟随观影人次的提升和广告主预算的恢复而逐步增长。IP授权作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2023年已成功验证在游戏品类、商品联名方面成功的可能性,IP授权市场空间广阔,有望给公司带来收入上的另一增长。同时,《小妖怪的夏天》和《中国奇谭》2的上映也有望给公司IP带来关注度和收入。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7.91/11.03/14.11亿元,同比增长114.7%/39.4%/27.9%;归母净利润为1.24/2.47/3.4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98.8%/41.3%。截至2024年4月19日,上海电影24-25年对应PE分别为47.32、33.5倍。根据上海电影所分业务不同,我们选取上海电影在影视院线端估值对标万达电影、横店影视,在IP估值端对标中文在线、奥飞娱乐,其2024年预测PE平均值分别为24.28倍、69.31倍。由于上海电影在IP端的优势,我们给予上海电影综合55倍PE估值水平,对应2024、2025年目标价分别为30.24、42.72元。我们认为上海电影由于其院线优势地位以及优质IP内容授权空间、全面布局AI+影视等,有望给公司带来更高的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电影市场票房不及预期风险、IP授权变现不及预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