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民生证券 | 黄文鹤,张骁瀚,陈佳裕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盈利落于预告上沿,油价回落缓解成本上涨压力 | 2025-09-02 |
中国国航(601111)
2025年8月28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H1公司营收808亿元,同比+1.6%,归母净亏18.1亿元(24H1归母净亏27.8亿元),扣非归母净亏20.0亿元(24H1扣非归母净亏34.4亿元)。25Q2公司营收407亿元,同比+3.2%,归母净利2.4亿元(24Q2归母净亏11.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1.2亿(24Q2扣非归母净亏17.3亿元),落于业绩预告上沿。上半年看,尽管全行业国内航线价格同比承压、成本刚性,但油价和财务费用下降以及汇率升值共同推动利润同比改善。
国内航线延续行业性以价换量特征,公司主动适应市场致使国内客收同比回落。上半年国内航线受到行业需求结构变化和竞争影响票价有所承压,25H1公司国内客公里收益同比-6.2%、客座率同比+2.2pcts,我们认为是公司在价格敏感的市场环境下主动调节定价策略,使得公司收入端表现受到压制,1H25公司整体客运收入同比持平,国内客运收入同比-4.9%。
单位扣油成本体现出一定成本刚性、上半年同比上涨,油价回落缓解单位成本上涨压力。我们测算公司25Q1/25Q2单位扣油成本分别为0.30/0.31元,同比+3.0%/+4.6%、较19Q1/19Q2同比+12%/+19%,同比上涨且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我们测算单位燃油成本分别为0.15/0.12元,受益油价下降同比-5.0%/,-21.6%。综合来看25Q1/25Q2单位成本同比+0.2%/-4.4%,油价下降是推动成本端改善的主要原因,单位扣油成本则仍面临一定上涨压力。
美元债务规模下降,财务费用稳步改善。25H1公司资产负债率上升0.84pct至89.0%,美元计价债务较2024年底-13.4%,公司推动债务期限改变,截至2025年6月底短期债务较2024年底下降16.6%,长期债务较2024年底上升10.8%,亦有助于降低利息支出,25H1公司利息支出同比下降3.75亿元,此外25H1汇率升值公司确认汇兑收益1.76亿元,共同推动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7%。
拟增资深圳航空解决子公司资不抵债问题,公司将维持子公司持股比例和控股地位。子公司深圳航空2022年后持续处于资不抵债状态,截至2025年7月深圳航空净资产-141亿元,本次深圳航空拟融资160亿元,公司按51%持股比例认购增发股份,对深圳航空增资总金额不超过81.6亿元,两期增资完毕后将提升子公司资本实力并维持公司控股地位,我们认为本次增发能够提升深圳航空经营能力并提升国航整体航线网络的竞争力,对上市公司现金流影响可控。
投资建议:看好行业价格底部回升,但考虑到暑期旺季价格数据平淡,我们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至10.4亿元,维持2026-2027年59.8、82.2亿元,当前国航A股价对应2025-2027年125、22、16倍市盈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商务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油价大幅上涨;人民币汇率波动;飞机故障造成大面积停飞。 |
2 | 东兴证券 | 曹奕丰 | 维持 | 增持 | Q2实现扭亏,关注反内卷后续影响 | 2025-09-01 |
中国国航(601111)
事件: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07.57亿元,同比增长1.56%,归母净利润-18.0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7.82亿元减亏35.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0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4.40亿元减亏41.76%。公司Q1与Q2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0.44亿元和2.38亿元,上半年亏损主要集中在Q1,Q2实现扭亏。
客收降幅在预期内,油价下降带动盈利回升:上半年公司实现客运收入731.96亿元,同比增加0.59亿元,拆分来看,其中因运力投放上升而增加收入24.63亿元,因客座率上升增加收入13.61亿元,因收益水平下降减少收入37.65亿元。公司客座率同比上升1.43pct,收入客公里下降4.88%至0.5107元/客公里。相比于去年明显的量升价降现象,今年上半年国航对价格端的约束有一定成效。虽然客收依旧下降,但我们认为主要系燃油成本下降以及国际航线占比提升导致客收下行,属于正常现象。
分区域看,公司国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下降1.26%,客座率同比提升2.17pct,客公里收益同比下降6.23%。国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提升16.7%,客座率同比提升0.19pct,客公里收益同比下降0.77%。相比来说,国际航线较国内航线表现更好。
成本方面,上半年单位ASK扣油成本0.304元,较去年同期的0.293元有所提升。但单位ASK燃油成本从去年同期的0.158元降至报告期的0.137元,特别是二季度油价降幅较大,带动了公司Q2盈利回升。
飞机引进较为谨慎,供给端预计维持低增长:上半年公司共引进飞机9架,退出飞机5架,上半年净增仅4架,飞机引进较为谨慎。公司25年计划引进飞机47架,退出18架,预计机队净增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当然也可能出现像前几年一样实际引进明显低于计划引进的情况。整体看预计公司机队增速维持较低水平。
国泰航空持续贡献投资收益: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13.70元,同比增加1.67亿元,其中确认国泰航空投资收益11.74亿元,同比增加1.06亿元。
关注反内卷带来的后续影响:7月以来,反内卷持续受到国家层面重视,8月14日,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牵头编制的《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客运自律公约》正式发布,旨在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积极维护公平有序的国内航空客运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经营者等各方合法权益。我们预计公约的出台将有效遏制市场乱象、规范经营行为,对行业的票价水平会有一定提振作用。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63.1和79.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1、036和0.45元。我们看好反内卷对行业整体盈利水平的提振。公司作为我国的载旗航空公司,手握大量优质的国内国际航线,有望充分受益于机票价格改善带来的盈利弹性。我们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民航政策变化;反内卷力度不及预期;油价汇率大幅波动等 |
3 | 中国银河 | 罗江南 | 维持 | 买入 | 国际线复苏助涨业绩,率先实现单季盈利 | 2025-09-01 |
中国国航(601111)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年中报。2025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7.57亿元,同比+1.56%,为2019年的123.65%;实现归母净利润-18.06亿元,同比+35.11%,为2019年的-57.5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04亿元。
国际线复苏引领客运盈利回升,归母净利润减亏显著。1)收入端:Q2首次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客运收入占营业收入90.64%。2025年H1,公司营业收入807.57亿元,呈现增长态势;公司第二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为三大航中唯一扭亏的;客座率攀升至80.72%,同比+1.43pct;旅客运输收入为731.96亿元,占营业务收入90.64%。国际线ASK,同比增加16.70%,恢复到19年93.83%。2)成本端:量增提升总体营业成本,单位成本持续缩减。2025年H1,公司营业成本783.49亿元,同比+1.14%,其中燃油成本为243.27亿元,同比-10.34%;上半年单位ASK成本0.44元,同比-2.17%,其中单位燃油成本0.137元,同比-13.26%,与油价跌幅大体一致,为单位成本减少的主要原因。2025年H1,公司归母净利润-18.06亿元,同比减亏35.11%。3)费用端:财务费用大幅减少。2025年H1,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较2023年同比+5.26%、+2.30%、-27.17%、-4.91%。
经营数据领跑行业,率先实现单季盈利。1)需求端:国内需求韧性增强,国际航线恢复为核心驱动力。需求方面,客运量稳步增长,运力供需对比来看,2025年H1,公司国内、国际、地区ASK/RPK同比分别-1.26%/+1.40%,+16.70%/+16.99%,-0.70%/+0.75%;客座率来看,2025年H1,公司客座率为80.72%,同比+1.43%,预计2025年国内公商务出行将进一步恢复。国际需求方面,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免签政策及国际航线补贴政策。国际需求加速恢复,或成为关键增长点,尤其是欧美及“一带一路”沿线高收益航线。2)供给端:机队规模领跑亚洲,宽体机协同国际航线复苏构筑增长极。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共计运营飞机934架,已超越南航成为亚洲机队规模最大的航司,公司计划2025/26/27年分别引进飞机47/39/55架,机队规模持续加码,同时国航拥有宽体机数量居于全国领先地位,适合长距离国际航线运营,随着国际需求复苏,公司宽体机运力优势明显,量增趋势有望延续。在航线层面,国航以北京、成都为核心枢纽,更好地覆盖全国以及全球各个地区,复航并开通多条国际航线,优化新增包括成都-杭州在内的多条国内快线。
反内卷公约提出有助于未来利润修复。《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客运自律公约》于8月正式发布,短期将有效推动市场从“低价乱象”转向“优质优价”、恶性竞争,修复公司短期利润;长期将通过规则创新驱动行业转型升级,推动供给优化,最终构建“高品质服务-高信任体验-高能级产业”的良性循环。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结果。根据我们的预测,预计公司2025/26/27年能够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8/0.30/0.47元,对应PE为42.46X/24.96X/15.98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航线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风险。 |
4 | 国金证券 | 郑树明,王凯婕 | 维持 | 买入 | 裸票提升油价下降,Q2实现扭亏为盈 | 2025-08-31 |
中国国航(601111)
业绩
2025年8月28日,中国国航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营业收入为808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为-18.1亿元,同比减亏9.8亿元。其中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经营分析
业务量增长对冲收益下滑,H1收入实现小幅增长。分业务看:(1)客运:收入732亿元,同比增加0.6亿元,其中因运力投入上升而增加24.6亿元,因客座率上升而增加13.6亿元,因收益水平下降而减少37.7亿元。分量价看,2025H1公司RPK同比增长5.2%,其中国际RPK同比增长17%;客公里收益为0.51元,同比下降4.9%,国内航线同比下降6.2%,主要系商务线承压及燃油附加费减少;座公里收益为0.41元,同比下降3%。(2)货运:收入36亿元,同比增加2.5亿元,其中因运力投入上升而增加1.7亿元,因载运率上升而增加0.9亿元,因收益水平下降而减少0.1亿元。
油价下降推动单位成本改善,财务费用率大幅降低。2025H1受航油价格下降影响,公司单位座公里营业成本为0.44元,同比下降2.17%。2025H1公司毛利率为3%,同比增加0.4pct。2025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合计同比下降1.1%,其中财务费用率下降1.2pct,主要系利息支出(不含资本化部分)同比减少以及录得汇兑收益(上年同期为汇兑净损失)。综上,2025H1公司大幅减亏,其中Q2估算淡季行业国内裸票提升,叠加油价下降,公司毛利增加15亿元,此外财务费用减少6亿元,Q2公司归母净利录得2.4亿元,同比增加13.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短期受益反内卷,中期受益供需优化。过去2个月以来民航局两次召开会议强调民航领域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且8月《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客运自律公约》正式发布,提出“杜绝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的恶意竞争”,短期有望改善航司收益水平。中期看,受订单缺乏、飞机制造商及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产能等因素制约,行业供给增速维持低个位数增长,同时旅客量维持高个位增长,预计2026年内将现供需拐点,票价提升公司利润有望释放。
盈利预测与评级
考虑需求恢复慢于预期,下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8亿元、60亿元、93亿元(原52/94/12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油价上涨风险,增发摊薄风险,安全事故风险。 |
5 | 信达证券 | 匡培钦 | 维持 | 增持 | 2025年中报点评:Q2归母净利扭亏,静待公司座收回升 | 2025-08-29 |
中国国航(601111)
事件:中国国航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807.6亿元,同比+1.6%;对应录得归母净利润-18.06亿元,同比+35.1%。
点评:
营收微增,归母净利润大幅减亏。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07.6亿元,同比+1.56%,其中客运/货运收入分别为732/36亿元,同比+0.08%/+7.48%。25H1录得归母净利-18.06亿元,同比+35.11%,减亏9.77亿元;其中Q1/Q2单季度归母净利分别为-20.4/2.4亿元,同比分别-22.1%/+121.5%,二季度利润同比去年同期扭亏为盈。
运力小幅增长,客座率高位。
1)运力:2025H1国航总ASK同比+3.4%,其中国内线/国际线ASK同比分别-1.3%/+16.7%,国际及地区线ASK恢复到19年同期90.1%。2)周转量:2025H1公司总RPK同比+5.2%,其中国内线/国际线RPK同比分别+1.4%/+17.0%,国际及地区线RPK恢复到19年同期86.6%。3)客座率:综合/国内/国际及地区客座率分别为80.7%/82.8%/76.2%,同比分别+1.4/+2.2/+0.3pct,较19年同期分别-0.7/+0.1/-3.1pct。
4)机队及利用率:上半年公司机队规模达到934架,净增长4架飞机,机队利用率为8.76小时,同比-0.03小时,较19年-0.95小时。
票价拖累盈利,油价下行带动单位成本下降。
1)票价:25H1国航单位客公里收益实现0.511元,同比-4.9%;其中国内/国际/地区同比分别-6.2%/-0.8%/+1.6%。上半年单位座公里收益为0.412元,同比-3.2%,单位座收跌幅好于客收。
2)成本:25H1国航单位ASK成本0.441元,同比-2.2%;其中单位燃油成本/非油成本分别为0.137/0.304元,同比-13.3%/+3.8%。上半年航油均价同比-13.5%,带动公司单位燃油成本下降;但发动机维修停飞问题等拖累了公司非油成本摊薄。
上半年取得汇兑收益,国泰航空贡献主要投资收益。
1)费用: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汇率-0.4%,公司录得汇兑收益1.76亿元,同比增加5.36亿;此外,25H1公司利息支出同比减少3.75亿,公司财务费用相应同比减少9.36亿元。
2)收益:投资收益上,25H1公司确认投资收益13.7亿元,同比+13.9%,主要由对国泰航空的股权投资贡献,投资收益为11.74亿。其他收益上,25H1公司取得其他收益24.1亿元,同比+7.8%,主要是合作航线收入增加17.9%影响。
增资深航子公司巩固市场份额。
公司拟对控股子公司深圳航空股权融资增资,融资总金额160亿、分两期实施。公司按持股比例51%认购融资额度,增资总金额不超过81.6亿元。首次增资,深航引入1名新的投资方,国航同步以现金定增20.82亿元,增资完成后,国航对深航持股比例仍为51.0%,保持不变。本次增资预计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粤港澳区域的优势及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30.50、75.56、101.42亿元,同比分别+1385.2%、+147.8%、+34.2%,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17、0.43、0.58元,8月28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43.20、17.43、12.99倍。行业供需关系持续修复,同时“反内卷”行动助力竞争格局改善,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显著受益。看好座收回升带来的业绩高弹性。综上,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出行需求不及预期,票价涨幅不及预期,油价大幅上涨风险,人民币大幅贬值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