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太平洋 | 程志峰 | 维持 | 增持 | 2025Q3点评,前三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30.9% | 2025-11-07 |
物产中大(600704)
事件
近期,物产中大披露2025三季报。今年前三个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4329.8亿,同比-2.0%;归母净利30.5亿,同比+30.9%;扣非后归母净利24.7亿,同比+23.6%;加权ROE为7.38%,基本每股收益为0.58元。
分红政策,公司24年拟派发现金股息约10.86亿人民币,每股约0.21元(含税);全年分红1次,约占当年度净利润比例的35.3%。若以年报披露日A股的股价计算,1次分红对应股息率约为4.33%。
点评
公司是中国供应链集成服务引领者,是首批国家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公司按照“以供应链思维、做产业链整合、构建物产中大生态圈”的实施路径,塑造战略协同、周期对冲、产融互动的产业格局具体业务板块,2025半年报业绩拆分如下:
供应链集成分部,营收2656亿,同比-3.42%,营收占比92.1%,属于公司起步的核心业务;毛利金额28.4亿,毛利占比48.7%
高端制造分部,营收160.8亿,同比+33.9%,营收占比5.6%,属于公司重点打造板块;毛利金额24.1亿,毛利占比41.4%。
金融分部,营收68.5亿,同比-4.1%,营收占比2.4%;毛利金额5.8亿,毛利占比约10%。
投资评级
按照“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公司围绕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积极打造金融和高端制造的护城河。报告期内,供应链集成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叠加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回升,使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地缘政策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信用风险;货权和贸易执行风险; |
| 2 | 天风证券 | 陈金海 | 维持 | 买入 | 信泰人寿盈利改善,投资收益高增长 | 2025-09-07 |
物产中大(600704)
信泰人寿的投资收益大幅增长
A股回暖和经营改善带动信泰人寿盈利增长。2025H1物产中大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4.7亿元,主要来自对信泰人寿的投资收益同比增加3.5亿元。一方面,随着A股回暖,保险公司的投资净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大幅增长,带动净利润增长;因此Q3信泰人寿的盈利有望大幅改善。另一方面,2024年上半年物产中大战略参股信泰人寿后,信泰人寿的盈利大幅改善,2025H1净利润同比增幅远高于A股上市保险公司,也高于头部寿险公司,意味着经营改善。
投资并购,驱动制造业务高增长
2016-2024年,高端制造板块的营业收入和毛利润年化增速都达到26%。2025H1高端制造收入同比增长34%、毛利润同比增长28%,延续高增长趋势。一方面,“大贸易小制造”,采购、营销、资金等赋能带动制造业务内生增长,2021-24年累计投资超过60亿元;另一方面,产业链横向和纵向并购,加速制造业务增长,2021-25年累计并购金额超过110亿元。物产中大开展并购,具有天时、地利、人和,未来有望加大产业链上下游及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并购力度,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商品涨价,供应链有望恢复增长
物产中大供应链业务的钢材、化工等核心品类销量持续增长,带动收入和利润趋势性增长,未来或将延续。但是2022-24年商品价格下跌,导致毛利润下降30%、利润总额下降35%。2025年7月份以来,主要品类的价格同比降幅收窄,甚至部分转为上涨,有望带动供应链业务利润增长。长期看,商品价格呈上涨趋势,助推物产中大供应链业务盈利增长。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由于信泰人寿投资收益大幅增长、反内卷推动商品价格回升,因此上调2025-27年的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至40、45、51亿元(原预测33、37、43亿元)。物产中大盈利有望高增长,2025年预期PE为7.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宗商品消费需求减少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风险,应收款坏账增加风险,汇率和利率波动风险,信泰人寿和期货投资收益波动风险。 |
| 3 | 西南证券 | 胡光怿 | 维持 | 买入 | 整合资源反内卷,模式革新拓新篇 | 2025-07-07 |
物产中大(600704)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6月28日,在物产中大集团与舟山市政府的持续推动下,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于舟山市正式揭牌。该中心以2015年双方联合牵头组建的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为基础,整合浙江海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浙江天然气交易市场等资源,完成了省内大宗商品现货交易资源的系统性整合,实现了从单一油气品种向铁矿石、天然气等多品类大宗商品的跨越式拓展。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价格影响力。浙江大宗作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的重要平台,具备强大的储备和调控能力,有助于打破以往供应链中资源分散、配置效率低下的局面,使企业无需在资源获取上过度竞争,减少内卷。同时,切实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定价权、规则权”,更直接地参与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提升价格影响力。
市场份额向物产中大等头部企业集中。产业链格局变革背景下,大宗供应链企业经营难度上升。头部企业凭借资源整合能力、服务体系及风险管控等核心优势,持续拓展渠道网络布局,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从货量维度估算,国内大宗供应链CR5市占率从2021年的4.81%提高至2024年的5.26%,头部效应凸显,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2024年,物产中大凭借5995.2亿元营业总收入,成为中国大宗供应链领域的领头羊。
股权关联华菱钢铁,加强产业协同。2025年7月3日,华菱钢铁公告,信泰人寿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购买公司股份至3.45亿股,占总股本的比例已达到5%。物产中大为信泰人寿第一大股东,后者举牌华菱钢铁,有望推动大宗供应链业务的协同发展,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
建立可信仓单标准,推动模式革新。公司持续提升科技赋能智慧物流,在其积极助力下,浙江大宗将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政府部门、交易平台、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认证,解决大宗商品“一女多嫁”“重复质押”等问题,进而实现大宗商品“统一登记、数字监管、期现结合、产融互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71、0.86、0.94元,对应的PE为8、6、6倍。考虑到物产中大业务稳定性强,产业布局较为广泛,能够形成协同效应和多元化的收入来源,通过资源整合,有望激活先进制造业板块发展新动能,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期货市场操作风险、实业投资风险等。 |
| 4 | 天风证券 | 陈金海 | 首次 | 买入 | 制造业务高增长,估值有望修复 | 2025-05-15 |
物产中大(600704)
投资+并购,制造业务高增长
物产中大的制造业务收入和毛利润高增长,2016-2024年年化增速都达到26%,其中线缆、轮胎等业务高增长。一方面,“大贸易小制造”,采购、营销、资金等赋能带动内生增长,2021-24年制造业务累计投资超过60亿元;另一方面,产业链横向和纵向并购,加速制造业务增长,2021-25年累计并购金额超过110亿元。物产中大开展并购,具有天时、地利、人和:证监会支持,资金成本低廉,国内制造业庞大、分散,物产中大产业经验丰富、贸易赋能制造。物产中大有望加大产业链上下游及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并购力度,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价格趋稳,供应链盈利或企稳
物产中大供应链业务的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0.5%上升到2024年的1.3%,钢材、化工产品等核心品类销量持续增长,带动收入和利润趋势性增长,未来或将延续。但是2022-24年商品价格下跌,导致物产中大供应链业务毛利润下降30%、利润总额下降35%。长期看,商品价格呈上涨趋势,助推物产中大供应链业务盈利增长。2025年商品价格趋稳,物产中大供应链业务盈利或将企稳。
增速中枢上行,估值有望修复
制造业务收入和利润高增长、占比上升,对整体收入和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或将越来越大,盈利增长中枢或将上行。供应链业务的利润占比下降,商品价格波动对整体盈利的影响减弱,物产中大的盈利稳定性有望提高。物产中大从供应链服务到产业链整合,有望类似苏美达的由制造业务驱动整体净利润持续较快增长,估值有望修复。2025年或是物产中大的盈利增长向上拐点,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19%或是拐点信号。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
制造业务高增长、供应链业务企稳,有望带动物产中大整体净利润增速回升。我们预计物产中大20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33、37、43亿元,同比增长8%、10%、17%。可比公司2025年Wind一致预期平均PE为9.9倍,考虑物产中大盈利有望较快增长,给予目标PE为10倍,对应目标价为6.41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宗商品消费需求减少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风险,应收款坏账增加风险,汇率和利率波动风险 |
| 5 | 西南证券 | 胡光怿 | 维持 | 买入 | 深化“一体两翼”,持续价值创造 | 2025-05-03 |
物产中大(600704)
投资要点
事件:物产中大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为5995.2亿元,同比上升3.3%;归母净利润为30.8亿元,同比下降14.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5.0亿元,同比下降17.5%;经营现金流净额为41.49亿元,同比增长928.3%。
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主业竞争优势不断稳固。2024年,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实现营业收入5537.70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92.37%;利润总额34.98亿元,贡献占比53.92%。其中,金属、能源、化工、汽车服务等核心业务营业规模均位列全国前列。主要品种的经营数据如下:钢材销售7459.46万吨,矿石销售4176.80万吨,煤炭销售5,958.37万吨,化工销售1639.96万吨,农产品销售370.61万吨,油品销售428.73万吨,元通汽车跻身2024年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第七名。
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2024年,金融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60.87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2.68%;利润总额8.44亿元,贡献占比13.01%。物产中大投资参与工商银行AIC股权投资基金,发挥国有资本在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2024年累计发行债券205亿元,加权平均票面利率远低于同期LPR利率,公司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保持较低水平。
高端制造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24年,高端制造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96.62亿元,同比增长29.00%,占公司营业收入4.95%,利润总额21.45亿元,同比增长13.26%,贡献占比33.06%。2024年研发投入12.54亿元,同比增长17.49%,公司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切实提升高端制造核心竞争力,推进电线电缆、热电联产、轮胎制造、镁矿和镁合金加工等板块经营业绩的稳健发展。
现金分红比率持续提高。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1元(含税),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金额共计11.97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为38.89%。2015年整体上市以来合计现金分红99.90亿元,较好实现了以提高上市公司内在价值为核心、高质量发展回报投资者的理念。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71、0.86、0.94元,对应的PE为7、6、5倍。考虑到物产中大业务稳定性强,产业布局较为广泛,能够形成协同效应和多元化的收入来源,通过资源整合,有望激活先进制造业板块发展新动能,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期货市场操作风险、实业投资风险等。 |
| 6 | 太平洋 | 程志峰 | 维持 | 增持 | 点评:24年提高分红率,25年Q1利润大增 | 2025-04-30 |
物产中大(600704)
事件
近日,物产中大披露2024年报。本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5995亿,同比增+3.34%;归母净利30.79亿,同比减-14.88%;扣非归母净利25.02亿,同比减-17.54%;基本每股收益0.58元,加权ROE为8.1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5亿元。
分红政策,公司24年拟派发现金股息约10.86亿人民币,每股约0.21元(含税);全年分红1次,约占当年度净利润比例的35.3%。若以年报披露日A股的股价计算,1次分红对应股息率约为4.33%。
2025年Q1业绩,营收1331亿,同比增+0.16%,扣非归母净利润增9.1亿,同比增+16.78%。
点评
公司是中国供应链集成服务引领者,是首批国家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公司按照“以供应链思维、做产业链整合、构建物产中大生态圈”的实施路径,塑造战略协同、周期对冲、产融互动的产业格局具体业务板块,2024年业绩拆分如下:
供应链集成分部,营收5537亿,同比增+2.13%,营收占比92.37%属于公司起步的核心业务;毛利金额71.06亿,毛利占比54.34%
高端制造分部,营收297亿,同比增+29%,营收占比4.95%,属于公司重点打造板块;毛利金额44.93亿,毛利占比34.36%。
金融分部,营收160.87亿,同比增+7.6%,营收占比2.68%;毛利金额14.79亿,毛利占比11.31%。
投资评级
公司已宣布,拟注销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的股份超过2000万股,此举将相应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并合理提高分红率(股利支付率从30%提升到35%),我们相信此举必能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同时,公司按照“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围绕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积极打造金融和高端制造的护城河。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地缘政策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信用风险;货权和贸易执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