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高盛 | 闫天一,陈子易,郑雪轩,杜筠 | 维持 | 卖出 | 销售管理费用率低于预期令2024年预告净利润超预期;下调目标价至人民币14元;卖出 | 2025-01-26 |
华海药业(600521)
华海药业在2025年1月21日公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净利润区间为人民币11.40亿-12.40亿元(同比增长37%至49%),高于我们人民币10.52亿元的预测。我们认为净利润高于预期得益于销售管理费用率低于预期(估算值30%,我们的预测为32%)。我们调整了2024-26年预测以计入最新业绩,并在本报告中首次推出2027年预测。我们将12个月目标价格下调至人民币14元(原目标价15元),以反映估值基础从2024年延展至2025年、全球同业1年预期市盈率更新至16倍(原为18.5倍),以及2025-30年每股盈利年均复合增速为8%(原2024-29年预期增速为10%)。维持卖出评级。
投资观点
华海药业是一家总部位于浙江的制药企业,公司成功在过去十年内从原料药生产商转型为国内领先的仿制药出口商,产品主要供应美国和中国市场。尽管公司努力通过拓展销售渠道和推出新产品的方式实现了仿制药出口增长,但公司的盈利能力仍存挑战,原因是公司的仿制药产品在美国市场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大、公司的研发成本不断上升以及公司面临专利诉讼。该股当前的预期市盈率高于五年均值水平,我们认为该估值偏高,因此我们的评级为卖出。主要推动因素:1)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公司开展的现场检查结果;2)新产品在欧美市场上市。
目标价格面临的风险和估值方法
我们的12个月目标价格为人民币14元,基于16倍的五年退出市盈率估值法(假设未来五年的预期每股盈利年均复合增速为8%、A/H股溢价率为37.5%)。我们的评级为卖出。上行风险:1)管线产品的交付和销售放量情况好于预期;2)原料药价格上涨;3)美国市场销售恢复情况好于预期。 |
2 | 华福证券 | 盛丽华 | 首次 | 买入 | 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龙头,全球化布局加速中 | 2024-12-20 |
华海药业(600521)
投资要点:
原料药行业周期底部向上,多重催化下长期成长空间有望开启。
2023年国内原料药产业受22年疫情相关订单导致的高基数以及下游制剂厂商消化疫情期间的库存影响,包括公司在内的多家原料药企业业绩出现短期波动。当前原料药产量单月同比增长明显,24H1国内原料药产量同比回正,出口量持续增长,或意味着原料药去库存已接近尾声,需求端有望提振。同时考虑到海外专利悬崖下仿制药原料药及制剂出海空间巨大,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公司是心血管及精神类原料药全球龙头,原料药业务持续拓展。
公司是全球主要的心血管及精神原料药供应商,截至24H1,公司通过CDE审批的原料药登记号66个,美国DMF84个,欧洲CEP证书57个,24H1原料药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19.5%。分品种看,心血管原料药是主要收入来源,2023年收入占比过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有望带动此类原料药需求量稳定增长。公司神经类、抗感染类等特色原料药近年来表现良好,业务结构多元化趋势明显,有望带动原料药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
制剂业务国内借助集采放量,海外提前布局专利即将到期重磅品种
国内制剂看,截至24H1公司已取得CDE批准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共70个。公司以集采为契机,大力拓展国内市场,共涉及36个制剂在国家集采中中选并快速放量;公司持续完善产品矩阵,2023/24H1公司分别实现新获批产品15/11个。海外制剂看,截至24H1公司近百个产品获得美国ANDA文号(包括暂时性批准),公司提前布局具如列汀/列净类等有较大市场前景的药品并已取得FDA暂时批准,未来相关专利到期后有望实现快速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16.2/19.5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8%/24%/20%。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2024-2026年可比公司平均PE分别为20X/16X/13X,考虑到公司心血管及精神类原料药企业龙头地位及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料药价格下跌风险,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原料药及制剂销售不及预期,新品研发与推广不及预期 |
3 | 开源证券 | 余汝意,阮帅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快速增长,在研项目进展顺利 | 2024-11-03 |
华海药业(600521)
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快速增长,国内制剂业务强劲增长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2.48亿元(同比+16.76%,下文都是同比口径),归母净利润10.31亿元(+42.92%),扣非归母净利润10.33亿元(+27.17%),毛利率62.066%(+3.7pct),净利率14.31%(+2.82pct)。2024Q3公司营收21.19亿元(+10.76%),归母净利润2.83亿元(+85.09%),扣非归母净利润2.68亿元(+82.14%),毛利率64.26%(+7.93pct),净利率13.35%(+5.49pct)。2024前三季度公司原料药中间体板块较快增长,制剂板块维持较快增长。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维持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3.04/15.55/19.2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0.8/17.4/14.0倍,维持“买入”评级。
销售费用率有所上升
2024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61%、13.67%、9.49%、1.68%,同比+2.91pct、-0.93pct、-1.26pct、+0.59pct,2024Q3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13%、16.02%、11.68%、4.07%,同比+3.28pct、+0.48pct、-0.86pct、+0.65pct。
在研项目进展顺利
截至2024上半年,公司70余个制剂产品(含长兴制药产品)获得国内注册批件,目前在研项目超120个;美国制剂共计获得ANDA文号近百个(含暂时性批准文号);通过国家药监局审评审批的原料药登记号66个,获得美国DMF84个,取得欧洲CEP证书57个;生物药研发加速推进,目前在研项目20余个,其中12个项目处于不同的临床研究阶段,主要研发项目临床表现优异。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注册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汇率波动、贸易环境恶化等。 |
4 | 开源证券 | 余汝意,阮帅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国内制剂业务强劲增长 | 2024-09-03 |
华海药业(600521)
2024年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国内制剂业务强劲增长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1.28亿元(同比+19.43%,下文都是同比口径),归母净利润7.49亿元(+31.6%),扣非归母净利润7.65亿元(+18%),毛利率62.01%(+1.88pct),净利率14.71%(+1.6pct)。2024上半年公司原料药中间体板块较快增长,制剂板块维持较快增长。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维持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3.04/15.55/19.2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8.8/15.8/12.7倍,维持“买入”评级。
原料药业务较快增长,制剂销售渠道变革顺利进行
2024上半年公司原料药业务同比增长19.46%。2024上半年公司国际销售中心走访全球近300个客户,新启动80余个大客户项目合作,实现大客户关系的持续突破和升级。2024上半年原研大客户及国内等市场增长显著。公司制剂销售渠道变革,深化与主流商业的业务合作,扎实推进分销体系建设,不断夯实终端覆盖基础,优化终端机构。2024上半年工商继续积极推进与大中型连锁的合作,已与近300家目标连锁建立了合作关系;电商业务有序开展,与阿里、京东、美团等头部电商均建立了合作。
在研项目进展顺利,期间费用率稳定
截至2024上半年,公司70余个制剂产品(含长兴制药产品)获得国内注册批件,目前在研项目超120个;美国制剂共计获得ANDA文号近百个(含暂时性批准文号);通过国家药监局审评审批的原料药登记号66个,获得美国DMF84个,取得欧洲CEP证书57个;生物药研发加速推进,目前在研项目20余个,其中12个项目处于不同的临床研究阶段,主要研发项目临床表现优异。2024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64%、12.71%、8.58%、0.69%,同比+2.67pct、-1.47pct、-1.37pct、+0.64pct。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注册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汇率波动、贸易环境恶化等。 |
5 | 开源证券 | 余汝意,阮帅 | 首次 | 买入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慢病领域龙头企业,迎来业绩收获期 | 2024-08-19 |
华海药业(600521)
国内制剂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全球化布局持续推进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原料药供应商,截至2024年二季度,公司于NMPA注册激活了近70款原料药,获美国DMF文号94个。未来几年过专利期产品较多,公司API有望迎来快速放量。公司国内制剂获批进入收获期,2023年获批15个产品,2024年预计获批17个,未来几年获批产品数有望加速增长。公司国内布局部分潜在大品种如达格列净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达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利格列汀二甲双胍片、卡左双多巴缓释片、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等产品有望陆续获批。借助国内集采渠道,公司国内制剂快速放量,此外,通过拓展院外零售市场,有望进一步推动公司国内制剂加速增长。2021年美国FDA禁令解除,美国制剂ANDA快速获批,驱动美国制剂业务近些年维持较快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4/15.55/19.2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6/16.4/13.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在研项目持续推进,多元研发管线前景广阔
近些年公司研发费用率维持在10%以上,原料药、仿制药以及生物创新药均有布局。处于上市申请中的达格列净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注射用尼可地尔,以及处于BE实验阶段的丁苯苯氯化钠注射液、丁苯酚软胶囊、双环醇片、艾拉莫德片、盐酸贝尼地平片等品种的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格局较好。自主研发的生物药项目包括HB0034、HB0017、HB0025等,临床进展顺利推进,展现积极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注册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汇率波动、贸易环境恶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