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民生证券 | 刘海荣,李金凤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行业拐点将至,三“新”启势,公司长期趋势可期 | 2025-08-29 |
万凯新材(301216)
事件:2025年8月28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2.13亿元,同比降低4.87%;实现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30.3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长1184.14%。其中2025Q2,公司实现营收42.94亿元,同比降低2.10%,环比增长9.58%;实现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增长498.42%,环比降低82.6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长218.49%,环比增长101.05%。
行业产能投放将尽,产业链延伸筑牢主业根基。据CCF数据,2025年1-6月,国内聚酯瓶片产品市场需求约为444万吨,同比增长1.4%,维持稳定趋势;2025年上半年国内共计新投产能125万吨,产能规模增长至2168万吨,同比增长6.12%,本轮产能投放周期逐步步入尾声,但受近两年产能投放过快的影响,行业整体仍然呈现供过于求的格局,加工费位于低位。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集中和优化的背景下,公司作为头部企业,一方面具备规模和效率优势,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向上延伸聚酯产业链,达到显著降低公司瓶级PET单位成本的目的。截止2025年6月末,子公司正达凯的“MEG一期60万吨项目”基础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基本完成,主要设备基本完成调试,整体进度进入测试生产阶段。
新产品拓局、新市场破界、新未来启势:长期看好公司趋势。(1)新产品:
公司持续开展多维度的研发创新,积极打造新的产业化技术平台,多个重点研发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其中,“生物基呋喃聚酯项目”已经完成基础开发和测试,实现小批量生产及销售;“PET化学法再生技术项目”已完成中试平台搭建;“新型耐热共聚酯项目”已推出多个牌号高性能耐热聚酯工程塑料,已实现连续量产和销售;(2)新市场:公司尼日利亚项目30万吨聚酯瓶片基地全力推进中,土建工程的厂前区设施施工基本完成,截止2025年6月底,厂区设施和安装工程也开始进场施工;印度尼西亚75万吨聚酯瓶片项目初步选址在印尼万丹省默拉克港园区,该项目正全力推进中。(3)新未来:围绕资本和产业协同,2025年上半年公司参与了灵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融资,并以此为契机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截至2025年6月底,双方共同开发的轻型灵巧手结构件已完成样品测试,进入研发试用阶段,预计能与公司主业形成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聚酯瓶片材料供应商,伴随MEG项目即将实现建成投产,公司将打造完整的天然气-乙二醇-聚酯产业链,主营业务成本控制优势将继续强化。此外,机器人赛道的切入合作,使得公司整体未来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宽,竞争实力持续凸显。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8、5.02、6.24亿元,EPS分别为0.35、0.97、1.21元,现价(2025/08/28)对应PE分别为50x、18x、14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成长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升、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消费不及预期等。 |
2 | 开源证券 | 金益腾,龚道琳,蒋跨跃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公司盈利拐点确立,多元增长极打开成长空间 | 2025-08-28 |
万凯新材(301216)
2025H1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33%,维持“买入”评级
8月27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H1实现营收82.13亿元,同比-4.87%;实现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30.33%,其中,2025Q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498.42%,环比-82.64%。上半年在行业盈利承压背景下,公司依靠自身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强势扭亏,我们看好公司行业领先的成本优势和远期成长,维持公司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4.88、7.28亿元,EPS分别为0.24、0.95、1.4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8.6、17.3、11.6倍,维持“买入”评级。
2025上半年,公司业绩拐点基本确立,“反内卷”或使行业底部向上2025H1公司实现主营业务销量143.44万吨,同比增长5.90%;毛利率3.16%,同比+1.03pcts。公司在行业低迷的情况下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展现出优异的盈利韧劲和成本控制能力,公司业绩拐点基本确立。自2025年6月以来,几家聚酯瓶片大厂装置检修陆续执行落地,国内聚酯瓶片产能负荷自7月中旬以来已下降至80%左右,行业执行效果良好。与此同时,国内瓶片价差已由6月下旬的150-170元/吨附近回升至目前的300元/吨左右。我们认为,随着行业“反内卷”自律行为持续进行,价差和盈利能力有望继续修复,公司业绩有望继续向上。
公司多个新项目稳步推进,多元增长极引领公司成长
根据公司2025年中报,“乙二醇一期60万吨项目”已经进入测试生产阶段,预计即将放量,有望增厚重庆瓶片基地利润。海外项目方面,公司尼日利亚30万吨瓶片基地厂区设施和安装工程已开始进场施工,正在积极建设中。2025上半年公司战略投资灵心巧手,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将争取与主业形成协同效应。根据万凯新材公众号,7月21日,万凯新材团队前往法国与Carbios展开深度会谈,双方共同合作的rPET项目即将落地。我们认为,公司通过布局乙二醇和瓶片出海项目,主业瓶片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开辟多条成长曲线将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
3 | 开源证券 | 金益腾,龚道琳,毕挥 | 首次 | 买入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聚酯瓶片主业底部向上,多元增长极共塑未来 | 2025-08-21 |
万凯新材(301216)
周期与成长共振,主业瓶片周期底部或已过,多条成长曲线助力公司腾飞公司作为聚酯瓶片龙头,成本优势突出,未来伴随瓶片行业度过周期底部,公司有望充分享受业绩弹性。其次,公司通过投资建设瓶片上游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将进一步优化重庆瓶片基地原料成本;而率先出海建设尼日利亚项目和印尼瓶片项目,将有望享受海外瓶片丰厚的利润空间。此外,公司通过布局rPET项目和人形机器人赛道,进一步打开远期成长空间。我们看好公司主业周期与新赛道的成长共振。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3、4.88、7.28亿元,EPS为0.24、0.95、1.4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6.7、16.8、11.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聚酯瓶片:行业周期底部或已过,行业自律有望促进盈利能力向上修复2021年疫情后全球需求反弹与产能恢复迟缓形成供需错配,瓶片价差冲高至2000元/吨左右,瓶片行业迎来一轮大周期行情。2023-2024年,国内瓶片行业产能增速显著高于需求增速,2024年国内产能达到2043万吨,与2018年相比实现翻倍,而瓶片价差被压缩至500元/吨的盈亏平衡线附近,2024年全行业亏损,行业步入低谷。目前本轮瓶片产能扩张已接近尾声,未来伴随瓶片需求逐步向上,瓶片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改善。我们认为,长期来看瓶片行业格局向好,行业低点或已过,我们看好瓶片行业有望迎来底部向上。
公司瓶片成本优势显著,出海有望享受海外丰厚利润,多成长曲线共塑未来公司作为瓶片行业后起之秀,成本优势显著,2024年公司单吨毛利高于可比公司均值46.8元,盈利能力领跑行业。公司瓶片上游配套项目一期60万吨/年天然气制乙二醇正在产能爬坡,投产后有望使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出海布局尼日利亚和印尼瓶片基地,产能投放后有望帮助公司享受海外瓶片丰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增强主业盈利能力。公司投资布局rPET和机器人灵巧手业务,开辟多条成长曲线,有望和主业形成良好协同作用,周期和成长共同发力助力公司腾飞。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PET和机器人项目开拓不及预期、海外贸易政策调整等。 |
4 | 环球富盛理财 | 庄怀超 | | | 减产20%反内卷,布局rPET等产品技术 | 2025-07-27 |
万凯新材(301216)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聚酯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企业,已建成年产300万吨瓶级切片的产能,规模位居全球前列。目前中国聚酯瓶片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比重已接近50%,是全球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国内市场竞争格局方面,行业领先企业包括逸盛、华润材料、三房巷以及公司,截至2024年末,上述四家厂商合计产能约为1549万吨,国内行业集中度(CR4)进一步提升至80%以上。相对于海外设备,国内以大套新装置为主,在规模效率和综合成本上具有显著的优势。
产能过剩背景下,行业开始“反内卷”。2024年国内聚酯瓶片共计新投产能417万吨,产能从2023年末的1661万吨,上升到2024年末的2043万吨,同比增长28%。受聚酯瓶片新增产能集中投放影响,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平均加工费较去年下降30%以上,公司聚酯瓶片加工费随市场行情下降,导致公司2024年毛利及毛利率较大幅度下滑。2025年7月公司公告,根据整体行业现状及公司生产经营需要,计划从近日开始有序调减PET生产计划,本次减产检修涉及PET产能60万吨,占公司总产能的20%。
公司持有灵心巧手股份比例7.5222%,与灵心巧手已共建“高性能材料联合实验室”。围绕新材料开发、工艺优化及机器人结构件应用展开全方位合作。Linker Hand系列灵巧手月订单已突破千台,稳居行业前列,已广泛应用于科研实验、医疗辅助、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其营收暂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公司全资子公司凯普奇成立了注塑事业部,将在持续推进材料改性的基础上,为灵心巧手“以塑代钢”结构件提供从开模设计到精密生产的全流程支持,实现“材料配方优化—模具开发—注塑成型”的一体化协同,加速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的转化。
聚酯瓶片行业生产技术不断突破,生产工艺不断创新和完善。rPET等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用途也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公司除继续深耕聚酯瓶级切片产品的开发外,在rPET等产品技术上全面布局,以提升聚酯关键性能为核心,积极拓展聚酯材料应用场景,打造先进聚酯新材料技术平台。
风险提示。市场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原料端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