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国金证券 | 姚遥 | 维持 | 增持 | 业绩持续稳健增长,创新产品加速放量 | 2024-08-25 |
国能日新(301162)
2024年8月23日公司披露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2.2亿元,同比增长18.7%;实现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Q2实现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下降1.7%,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67.2%/15.6%,同比-1.2pct/-1.5pct,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经营分析
(一)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领先地位稳固,服务规模持续增长。公司在多个电网公司、集团公司组织的功率预测精度比拼中总体预测精度评分排名第一;在存量装机市场保持积极的推广及替换策略,今年上半年服务电站规模较期初净增超200余家。1H24功率预测业务实现营收1.3亿元,同比+3.3%,毛利率73.5%,同比+1.6pct,主要系公司保持良好的客户稳定性与服务费占比提升。(二)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产品功能日臻完善,持续推进分布式融合终端产品的升级推广。针对“双机冗余切换策略”进行了全方位迭代升级和优化,“分布式并网融合终端”产品新增了软件层面的防逆流功能等。并网智能控制业务充分受益行业景气,1H24实现营收5346万元,同比+43.6%,毛利率50.7%,同比-8.8pct。(三)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全面迭代升级,助力各级电网新能源精细化管理诉求。公司持续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优化分布式聚合预测算法以及有源配电网产品,1H24新能源管理系统业务实现营收1305万元,同比+82.4%。
(四)创新类产品:产品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应用市场持续开拓。创新产品1H24实现营收1592万元,同比增长172.65%。1)电力交易:着手开展辽宁、宁夏、陕西等省份产品研发工作,拓展山西、山东、甘肃等省份的用户侧客户;2)储能:升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能量管理产品、拓展部分海外储能能量管理项目等;3)虚拟电厂:已获得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电网的聚合商准入资格,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重庆等省份落地开展示范项目;4)微电网:研发了多网融合的显控一体机设备整体解决方案等。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功率预测业务优势,并网控制、新能源管理等行业景气度、新业务潜在增量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1/1.4/1.8亿元,现价对应PE为31/24/18,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装机不及预期;电改革推进不及预期;市场竞争程度加剧。 |
22 | 民生证券 | 吕伟,邓永康,郭新宇 | 首次 | 买入 | 公司深度报告:受益电改的AI“量化预测师” | 2024-07-14 |
国能日新(301162)
多头布局多点发力多轮建设,电力市场化改革有望开启新阶段。 1)电力价格是重点建设内容。 2024 年 1 月 1 日,正式对煤电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 2024年 5 月 14 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进一步完善了电能量、辅助服务交易等定义和交易方式。 2)并网、消纳等是重点建设环节。 2023年,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过 50%,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对新能源并网、消纳等全流程管理的诉求持续提升。 3)绿电交易是重要试点领域。 绿证核发全覆盖目标持续推进;截至 2024 年 2 月,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蒙西电网三大主要电力市场均拥有了专门的绿电交易平台。
立足发电功率预测等传统业务,战略布局创新业务助力长期成长。 1)传统业务: 2018—2023 年,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三大业务营业收入复合增速分别为 22%、 27%、 89%。 2)创新业务: 持续跟进各省电改进程,丰富电力交易产品功能和适用性;持续完善储能产品服务体系,提升储能经济效益;持续提升虚拟电厂技术能力,加码虚拟电厂运营业务布局;提供多款微电网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3)电力信息化领域具有优质商业模式的稀缺 SaaS 龙头:公司的功率预测等业务的商业模式是类 SaaS模式,对于已安装公司功率预测系统的客户,公司会持续提供预测服务,并在服务到期后与其续签功率预测服务合同,发电功率预测服务是主要价值所在,因此整体利润率水平较高, 2018—2023 年综合毛利率维持在 60%-75%之间,综合净利率维持在约 20%的水平,其中功率预测等占比较高的业务的毛利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4)国内外巨头引领“AI+气象预测”方向,公司打造细分领域垂类大模型巩固自身优势: 谷歌 GraphCast、华为盘古等大模型在气象预测领域做出重要探索,公司通过持续自研的气象领域垂类模型,在源网侧、储能侧、负荷侧注入 AI 能力,提升气象预测精度,优化功率预测、电力交易等业务,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营,充分体现自身技术能力和 AI 前瞻性布局。
投资建议: 公司主要面向电力市场主体提供新能源信息化产品及相关服务,产品和服务已实现覆盖新能源电力管理“源、网、荷、储”的各个环节。随着“双碳”目标下新能源电力消纳目标的逐步落实,公司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等传统业务的增长基础日益巩固;同时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交易制度的持续推进,公司战略布局电力交易、虚拟电厂等创新业务,更好地满足电力交易等新兴市场的需求,为公司长期成长注入新动能。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1.15/1.54/1.99 亿元, 2024—2026 年对应 PE 分别为 34X、 26X、 20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政策变动的风险 |
23 | 国元证券 | 耿军军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年度报告点评:业绩实现较快增长,创新业务空间广阔 | 2024-04-26 |
国能日新(301162)
事件:
公司于2024年4月12日收盘后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
点评:
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实现较快增长,多项业务表现亮眼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622.31万元,同比增长26.89%;实现归母净利润8424.65万元,同比增长25.59%,其中,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带来股份支付费用约2155.51万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125.94万元,同比增长16.32%。按产品来分,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实现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3.15%,毛利率为69.48%;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收入0.97亿元,同比增长75.81%,毛利率为58.85%;新能源电站智能运营系统实现收入0.04亿元,同比下降39.76%;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收入0.45亿元,同比增长125.10%;创新产品实现收入0.25亿元,同比增长124.62%。
紧跟电网政策动态,控制类产品在风光储协同控制领域持续突破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为9451.23万元,同比增长49.53%。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消纳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严苛挑战,为确保电力系统平稳运行并提升场站经济性,公司增强了控制类业务新领域布局,研发并持续完善具备集一次调频、惯量响应及快速调压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主动支撑装置”产品。公司控制类产品在风光储协同控制领域持续突破,从控制策略和通信规约层面全面兼容风储、光储及独立储能电站的功率控制功能,从而提高场站经济效益。公司持续紧密跟踪各省电网政策的规范变化动态,完成了多个省份电网新规要求下的场站升级改造工作。
受益电改持续推进,创新产品前景广阔
随着山西省和广东省的电力现货市场转为正式运行,公司电力交易相关产品已完成在山西、甘肃、山东、蒙西和广东五省的布局并在上述省份均已陆续应用于部分电力交易客户。年内江西、河北南网、湖北等多省陆续开展了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工作,公司同步研发了应用于上述省份电力交易的相关产品并邀约新能源电站客户进行试用。虚拟电厂方面,子公司国能日新智慧能源已获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浙江、江苏、华北省份电网的聚合商准入资格,湖北、山东等省目前也处于调试、测试阶段,此外该子公司也正在全国其他区域开展辅助服务聚合商资格申请工作。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主要面向电力市场主体提供新能源信息化产品及相关服务,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公司已经迎来良好机遇。预测公司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为5.81、7.20、8.7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11、1.44、1.82亿元,EPS为1.12、1.45、1.84元/股,对应的PE为36.61、28.25、22.25倍。考虑到行业的成长空间和公司业务的持续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应收账款风险;业务和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费用上升风险;劳动力成本上升风险;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政策变动的风险;知识产权风险。 |
24 | 中泰证券 | 闻学臣,刘一哲 | 维持 | 买入 | 营收结构持续优化,创新业务加速突破 | 2024-04-22 |
国能日新(301162)
投资要点
4月12日,国能日新发布2023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56亿元,同比增长26.89%;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25.59%;归母扣非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16.32%。
功率预测业务营收结构持续优化,研发新品拓展业务纵深。2023年公司功率预测业务营收2.68亿,同比增长3.15%,毛利率69.48%同比+1.99pcts。2023年公司持续保持新能源功率预测领域的领域优势,当年新增覆盖电站632家,总覆盖电站数进一步增至3590家。分业务来看,2023年公司功率预测服务费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18.75%,持续稳定增长;设备收入0.64亿同比增长0.67%,升级改造收入0.44亿同比下降28.74%。整体来看,公司功率预测业务在新能源装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持较快增速,且服务费占比持续增加,营收结构持续改善,毛利率亦持续提升。同时,在原有功率预测业务基础上,报告期内公司针对异常天气现象频发的现象,其功率预测系统对气象预警功能、预测数据展示、数据上报等方面进行持续优化迭代,并完成多个省区部分风光电站的异常气象预报预警功能改造升级工作。此外,通过研究更长周期的数值天气预报,公司延长功率预测时长,并研发中长期发电量预测功能。
并网控制业务加强布局,场景不断突破。2023年公司并网控制业务实现营收0.97亿元,同比+75.81%,其中升级改造收入0.10亿元,同比+204.55%。该业务高增长主要系当期新增集中式装机持续高增,并网与压力增加之下对监测、调节需求高增,从而带来较多业务量,同时分布式产品销售覆盖山东、河南、江浙等9省份;此外,报告期内控制类产品在风光储协同控制领域持续突破,从控制策略和通信规约层面全面兼容风储、光储及独立储能电站的功率控制功能,从而提高场站经济效益,带来新业绩增量。
创新业务快速增长,新产品新业务布局加速。2023年公司创新业务实现营收2486万元,同比+124.62%。具体来看:1)电力交易:公司电力交易相关产品已在山西、甘肃、山东等五省份陆续得到应用,并加快拓展用户侧电力交易场景,用户侧电力交易解决方案已进行产品预研并尝试拓展至山西、山东、甘肃等用户侧市场;2)储能EMS:产品能力进一步升级,并针对工商业储能场景开发工商业储能智慧解决方案“储能云管家”,开展储能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服务;3)虚拟电厂: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国能日新智慧能源作为公司参与虚拟电厂运营业务的市场主体,报告期内公司已获得西北五省及华东、华北部分省份聚合商准入资格,同时公司持续拓展并签约工业负荷、中央空调、充电桩等优质负荷资源用户。4)微电网业务:23年5月公司发布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并在报告期内完成了尼日利亚、南非等非洲区域的“离并网切换型微电网系统”和欧洲区域的“分时电价微电网系统”等多个微电网项目的落地并实现平稳运行。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结合公司2023年报,我们调整并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79/7.25/9.01亿元(2024-2025年前预测值为6.30/7.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1.49/2.06亿元(2024-2025年前预测值为1.27/1.66亿元),对应PE分别为36/26/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虚拟电厂、电力市场化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与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