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中国银河 | 鲁佩,王霞举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业绩拐点显现,盈利水平逐步修复 | 2025-05-05 |
怡合达(301029)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4亿元,同比下降13.08%;实现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下降25.8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下降26.25%。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0亿元,同比增长14.75%;实现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26.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27.80%。
光伏/锂电短期承压,3C/汽车/半导体快速增长。公司作为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一站式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3C、新能源锂电、汽车、光伏、工业机器人、半导体、医疗等下游行业。24年公司3C行业收入同比+22%,占比29%;汽车行业收入同比+30%,占比10%;半导体行业收入同比+9%,占比5%;光伏、锂电行业受行业需求下行影响,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滑,锂电行业收入同比-48%,占比19%;光伏行业收入同比-55%,占比8%。2025年,随着3C、汽车、半导体等下游行业景气持续,锂电需求逐步回暖,一季度公司经营拐点显现,业绩同比恢复增长。
费用率略有提升,25Q1盈利水平修复。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35.26%,同比下降2.69pct;分行业看3C/锂电/汽车行业毛利率分别为35.43%/25.98%/38.31%,同比分别下滑2.05pct/8.55pct/3.08pct;公司销售净利率16.15%,同比下降2.78pct。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略有提升,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为5.47%/8.10%/-1.26%/4.31%,同比+0.50pct/+1.52pct/-1.08pct/-0.15pct。25Q1随着下游行业持续回暖,细分行业毛利率有所回升,公司综合毛利率38.10%,同比提升3.07pct;净利率19.64%,同比提升1.82pct。
FA业务产品力持续深化,FB打开未来增长空间。公司FA业务产品线及产业链不断延伸,截至24年产品体系涵盖196个大类、4437个小类、230余万个SKU。同时,针对自动化零部件长尾化特点,公司构建柔性供应链,保障产品的快捷交付,全年订单处理量160万单,出货560万项次,同比分别提升18%、14%。展望2025年,随着宏观经济逐步向好,下游各行业需求逐步复苏回暖,预计公司FA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公司持续大力发展FB业务,去年5月上线自动报价系统,自动编程系统全面升级优化,全自动覆盖率提升至60%,柔性智能产线自24年下半年开始投入使用,可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目前FB业务成功构建“智能报价+智能编程+柔性生产”的生产模式,可有效满足大量长尾订单需求。FB市场空间宽广,公司加快非标自动化建设,有望打开增量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04亿元、6.07亿元、7.07亿元,对应EPS为0.79、0.96、1.11元,对应PE为29倍、24倍、2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
2 | 海通国际 | 王坤阳 | 维持 | 增持 | 一季度业绩回暖,毛利率显著改善 | 2025-05-02 |
怡合达(301029)
1Q25收入同比转正、净利润增长较快:公司发布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04亿元,同比下滑13.08%;归母净利润为4.04亿元,同比下降25.87%;扣非净利润3.98亿元,同比下降26.25%。单四季度营业收入为6.47亿元,同比减少4.5%;归母净利润为0.76亿元,同比减少19.0%,扣非净利润为0.75亿元,同比减少17.3%。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20亿元,同比增长14.8%;归母净利润为1.218亿元,同比增长26.5%;扣非净利润为1.222亿元,同比增长27.8%。
推进长尾化战略,1Q25毛利率提升显著: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5.26%,同比下降2.6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锂电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8.55%至26.0%,为主要拖累。1Q25,公司毛利率提升至38.1%,同比+3.1pct,环比+3.4pct,长尾化战略效果显著。根据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的分析,1Q25新能源锂电毛利率已修复至31.2%,对整体毛利率的改善形成支撑。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5.5/8.1/4.3%,同比+0.5/+1.5/-0.1pct,收入下降情况下,费率得到控制。
产品线继续丰富、供应链能力提升、客户数不断增加、客户结构改善:截至2025年4月底,公司已开发涵盖196个大类、4,437个小类、230余万个SKU的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产品体系,SKU数量较去年同期的180余万继续增长,产品线壁垒进一步巩固。2024年,公司累计处理订单量约160万单,出货总项次约560万项次,较2023年分别提升了18%和14%,提升供应链响应能力、满足客户的长尾化采购需求。2024年,公司成交客户数量近4万家,较2023年新增客户数量约3000家,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为11%,相较2023年的26%下降较多;来自前五大客户以外的所有客户收入同比提升约5%,缓和了大客户收入下降的影响,客户结构改善。
持续布局战略业务FB、拓展海外业务:公司非标业务采取“智能报价+智能编程+柔性生产”的生产模式,致力于满足市场上大量存在的“长尾订单”。公司于2024年5月正式上限自动报价系统;对自动编程覆盖类型进行升级优化,拓展多工艺场景编程;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投入使用柔性智能产线,持续开展非标自动化建设。公司利用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势,以中国优势行业出海为契机,参与全球化布局。在全球化战略的牵引下,公司聚焦产品优化,全力推动产品水平提升。与此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大海外业务拓展,深化全球布局。
盈利预测和估值:考虑最新的下游行业资本开支趋势和24年公司业绩,我们小幅上调25、26年盈利预测(原为5.09、6.08亿元),引入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27年净利润为5.2、6.3、7.7亿元,给予公司2026年28倍PE估值(原为2025年33x),上调目标价5%至27.9元,维持“优于大市”的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资本开支不及预期、公司在下游行业的拓展不及预期、公司拓展FB业务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
3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钱尧天 | 调高 | 买入 | 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营收结构优化调整,业绩拐点已至 | 2025-04-29 |
怡合达(301029)
投资要点
2024年收入结构调整业绩下滑,25Q1业绩拐点已至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5.04亿元,同比-13.08%;实现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25.8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26.25%。2024年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主要系下游光伏、锂电收入减少。分行业看:锂电行业实现营收4.63亿元,同比-48.03%,占比19%;3C行业实现营收7.21亿元,同比+21.67%,占比29%;光伏行业实现营收1.91亿元,同比-54.70%,占比8%;汽车行业实现营收2.51亿元,同比+29.94%,占比10%;半导体行业实现营收1.35亿元,同比+9.38%,占比5%;其他行业实现营收7.43亿元,同比+12.66%,占比29%。分海内外收入看:国内实现营收24.92亿元,同比-12.98%。海外实现营收0.12亿元,同比-29.57%。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6.20亿元,同比+14.8%;实现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2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27.8%。分行业看:3C行业实现营收1.67亿元,同比+12%,占比27%;锂电行业实现营收1.18亿元,同比+16%,占比19%;汽车行业实现营收0.74亿元,同比+56%,占比12%;半导体行业实现营收0.37亿元,同比+19%,占比6%;金属制品行业实现营收0.31亿元,同比+40%,占比5%;其他行业实现营收1.92亿元,同比+3%,占比31%。
毛利率有所下滑,管理费用率有所提升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5.26%,同比-2.69pct,2025Q1单季度毛利率为38.10%,同比+3.07pct。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我们判断一方面系低毛利光伏行业占比有所下滑;另一方面系公司从营收导向转变为利润导向,主动放弃部分低毛利的新能源订单。分行业看,3C/新能源锂电/汽车毛利率分别为35.43%/25.98%/38.31%,同比分别-2.05pct/-8.55pct/-3.08pct。2024年公司销售净利率为16.15%,同比-2.79pct,主要系毛利率下降。2025Q1公司销售净利率为19.64%,同比+1.82pct。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6.62%,同比+0.79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为5.47%/8.10%/-1.26%/4.31%,同比+0.50pct/+1.52pct/-1.08pct/-0.15pct。2024年公司管理费用率提升主要系管理岗位薪酬提升及股份支付差异。
应收账款同比减少,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大幅改善
截至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7.68亿元,同比-5.61%;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7.29亿元,同比+93.56%。公司经营回款有所改善。
FA业务持续深化产品开发,FB业务升级开辟增长新曲线
1)公司不断深化FA业务布局:公司已成功开发涵盖196个大类、4437个小类、230余万个SKU的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产品体系。2024年,公司成交客户数量近4万家,较2023年新增客户数量约3000家。
2)FB业务有望迎快速增长期:“智能报价系统+自动智能编程+柔性智能产线”生产模式能满足市场上大量存在的“长尾订单”,公司持续加大FB业务布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基本维持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53/6.65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9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23/19/16倍,基于公司的业绩拐点,我们上调公司评级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制造业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FB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
4 | 海通国际 | 王坤阳 | 首次 | 增持 | 首次覆盖:自动化零部件一站供应;经营拐点已至,FB+出海打开新空间 | 2025-01-09 |
怡合达(301029)
国内领先 FA 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一站式供应商,下游应用广泛。 公司成立于 2010 年,专业从事自动化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客户群体为自动化设备厂商和终端设备使用厂商,下游涉及广泛,包括 3C、汽车、新能源、半导体等众多领域。
经营拐点已至:新能源拖累压力减小,叠加 3C 等业务引领,有望重回稳健增长轨道。 近年来,公司整体实现较快增长,盈利能力较 强 , 2018-2023 年 公 司 营 业 收 入 / 归 母 净 利 润 CAGR 为35.8%/41.1%,毛利率/净利率维持约 40%/20%。 2023 年以来,由于下游锂电行业受到扩产周期影响,导致需求面阶段性收缩,致使公司收入从 2023 年开始增速放缓, 2024Q1-3 收入下滑。 随着新能源业务拖累减弱,公司业绩有望恢复, 2024H1 公司新能源锂电业务收入占比下降至 17%,拖累压力减少; 3C 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 29.9%, 有望在 AI 等驱动下成为引领性业务。
成长空间大:公司不断提升产品定义能力与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巩固核心竞争力,多方位拓展打开新成长空间。
1)持续提升产品定义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巩固核心竞争力,中国区域收入增速显著高于行业龙头米思米。 FA 一站式供应商业模式的核心壁垒为产品定义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公司以产品标准体系为基础,持续对原有非标准型号产品标准化,已有标准型号产品系列化、模块化;从产品线宽度和单项产品深度两个维度开展产品开发工作,丰富 SKU 数量,为业务扩张提供基础。截至 2024 年上半年,公司已建成 180 余万个 SKU 的 FA 产品体系,在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保持高质量交付。对比全球龙头米思米,公司在中国的收入增速显著更快,不断缩小差距。
2)深入布局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开拓 FB 非标零部件市场、拓展海外市场,获取长期增长动力。 ①深入布局多个领域: 公司多行业深入布局,有望受益于下游领域的增长与公司自身市占率的提升。比如,公司有望受益于 AI 新产品周期带来的 3C 行业资本开支机遇、提升在光伏、半导体等行业的市场份额。 ②积极打造 FB 生态: FB 需求量大、传统供需模式痛点多,公司致力于通过全链路数字化提供 FB 一站式服务,定增项目拟投入 FB 云制造车间,增加制造产能,进一步支持 FB 业务的发展。 ③加强拓展海外市场: 公司致力于抓住中国优势产能海外重构的机遇,采用多种模式加快拓展海外市场,有望打造为全球布局的自动化设备零部件一站式供应平台。
盈利预测和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5/2026 年实现营业收入 25.13/28.84/33.26 亿元,同比-12.8%/+14.8%/+15.3%; 2024/ 2025/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4.27/5.09/6.08 亿元,同比-21.8%/ +19.3%/+19.5%。我们给予公司 2025 年 33 倍 PE 估值、目标价 26.5 元,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行业资本开支不及预期、 公司在下游行业的拓展不及预期、 公司拓展 FB 业务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等 |
5 | 华龙证券 | 邢甜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报告:24Q3利润增速转正,业绩有望筑底回升 | 2024-11-01 |
怡合达(301029)
事件:
公司10月29日公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8.57亿元,同比-15.72%;实现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27.31%。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27亿元,同比-7.35%;实现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0.31%。
观点:
公司业绩承压,盈利能力有所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35.44%,同比-3.92pct,实现销售净利率17.67%,同比-2.82pct。单三季度实现毛利率35.05%,同比-0.55pct,环比-1.06pct;实现净利率16.85%,同比+1.29pct,环比-1.46pct。公司三季度期间费用率16.07%,同比-2.67pct,主要是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下降所致。
下游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业绩有望筑底回升。2023年度,公司锂电、3C、光伏、汽车、半导体行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31.08%、20.70%、14.75%、6.75%和4.31%。2024年度上半年,公司锂电、3C、光伏、汽车、半导体行业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17.14%、30.04%、11.51%、9.32%和5.06%。锂电、光伏占比持续减少,3C、汽车及半导体占比扩大,行业结构不断优化,整体需求相对稳定。公司3C手机等产品毛利率相对更高,故利润增速于2024年三季度优先于营收增速转正。
募投项目逐步落地,公司核心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8.7亿元,实施“怡合达智能制造供应链华南中心二期项目”和“怡合达智能制造暨华东运营总部项目”,有助于公司增强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业务出货交付的供应链能力、自制生产能力,为下游市场需求增长做战略性部署,满足市场需求和公司业务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FA领域的龙头企业,具备较强竞争能力。2024年以来下游行业结构不断优化,2024Q3归母净利润增速先于营收增速转正。由于公司锂电、光伏业务今年下滑较多,我们下调2024年利润增速,预测2024年-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68/4.93/5.44亿元(前值6.89/8.31/9.8亿元),对应PE分别为31.9x/30.3x/27.5x。可比公司2024年-2026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分别为28.9x/22.9x/18.6x,考虑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具备先发优势,且FB业务发力有望增厚公司业绩,可给予一定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全球经济波动风险;2)行业竞争加剧;3)原材料价格波动;4)研发投入产出不确定性;5)海外市场拓展风险;6)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等。 |
6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三季报点评:Q3归母净利润增速转正,新能源拖累减轻业绩拐点已至 | 2024-10-30 |
怡合达(301029)
投资要点
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转正,业绩拐点已至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57亿元,同比-15.72%;实现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27.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24亿元,同比-28.05%。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降幅大于营收降幅,主要系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叠加期间费用率同比有所提升。
单季度来看:2024Q3实现营收6.27亿元,同比-7.35%,相比于2024年前两季度营收同比-19.42%降幅有所收窄;实现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0.3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实现转正;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0.72%。
盈利能力有所下滑,销售&管理费用率有所提高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5.44%,同比-3.92pct。2024Q3单季度毛利率为35.05%,同比-0.55pct,环比-1.06pct。公司毛利率下滑主要系下游毛利率较低的锂电板块占比较24H1略有回升,拖累综合毛利率水平。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17.67%,同比-2.82pct。2024Q3单季度销售净利率为16.85%,同比+1.29pct,环比-1.46pct。
期间费用率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达15.83%,同比+0.87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同比+0.80pct/+1.27pct/-1.24pct/+0.04pct,管理费用率提升主要系职工薪酬提升,财务费用率下降主要系收到银行定期存款利息。
FA业务布局深化&下游结构优化,FB业务有望迎快速增长期
1)公司不断深化FA业务布局:主要措施包括:①持续开发产品品类:截至2024H1末,公司已成功开发涵盖226个大类、3,880个小类、180余万个SKU的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产品体系;②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公司建立了敏捷制造的自制供应、OEM/ODM供应和集约化采购的产品供应体系,2023年整体交期达成率达96.85%,同比+1.8pct。
2)下游结构优化:公司下游结构持续优化,毛利率偏低的光伏、新能源下游营收占比不断下降,其中光伏下游占比从2023年的15%下降至2024H1的11%,新能源下游占比从2023年的31%下降至2024H1的17%。
3)FB业务快速增长,开辟增长新曲线:2023年公司FB业务快速增长,实现营收1.56亿元,同比+117%,公司对自动报价系统和自动编程系统进行升级开发,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来图定制加工”。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制造业复苏低于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4.59(原值6.30)/5.53(原值7.92)/6.65(原值10.4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34/28/23倍,考虑到公司收入结构正逐渐转型以及未来长期成长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制造业恢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7 | 民生证券 | 李哲,罗松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控费增效效果显著,基本面将触底回升 | 2024-10-29 |
怡合达(301029)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1-Q3,公司实现营收18.57亿元,同比下滑15.72%,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下滑27.31%,毛利率35.44%,同比降3.92pct,净利率17.67%,同比降2.82pct;2024Q3,公司实现营收6.27亿元,同比降7.35%,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0.31%,毛利率35.05%,同比降0.55pct,净利率16.85%,同比增1.29pct。
三费率均有所下降,控费增效效果显著。2024Q3,公司营收同比仍有一定幅度下滑,我们预计与新能源锂电与光伏业务需求偏弱有关,但收入降幅呈现收窄趋势。此外,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结束连续2个季度的下滑,毛利率角度,同比略下滑0.55pct,降幅同样呈现收窄趋势,预计与低毛利率的新能源锂电业务占比降低有关,同时公司也在加大高毛利率业务的拓展;净利率同比增长1.29pct,与公司期间费用率走低有关,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是5.3%/7.3%/3.8%,同比分别降0.67pct/0.23pct/1.60pct,公司控费增效效果显著。我们预计随着新能源锂电与光伏行业需求逐步筑底,公司后续将迎来营收转正。
经营现金流改善,存货周转改善。2024Q3,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金额1.74亿元,同比增加0.36亿元;2024Q1-Q3,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达90.46%,同比提升12.84pct。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营收达32.84%,同比提升25.07pct。2024Q1-Q3,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为108.61天,同比下降8.25天,呈现改善趋势。但随着公司生产产能的投产,公司固定资产周转天数从2023年前三季度的85.18天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98.53天,总资产周转天数从2023年前三季度的431.17天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534.97天。
募资到位,继续扩大生产产能。公司本次通过非公开发行募资约8.64亿元用于华南二期和华东运营总部建设投资,两大基地合计投资约26.95亿元,截至2024年10月23日,公司累计已投入4.15亿元。公司逆势积极扩大产能,有望在需求复苏的情况下实现盈利性与营收的双重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FA领域的龙头企业,竞争力显著。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是4.33/5.57/6.50亿元,对应PE分别是36x/28x/24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SKU扩容失败风险;2.行业价格战加剧导致盈利性走低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