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信达证券 | 唐爱金,贺鑫 |  |  | 实验室服务和CMC持续强劲增长,拟收购佰翱得拓展结构生物学 | 2025-10-30 | 
		|         康龙化成(300759)
        事件:2025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86亿元,同比增长14.4%;实现归母净利润11.41亿元,同比下滑19.8%;实现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2.27亿元,同比增长10.8%。单季度来看,2025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45亿元,同比增长13.4%;实现归母净利润4.40亿元,同比增长42.5%;实现经调整归母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12.9%。
        点评:
        实验室服务和CMC持续强劲增长,公司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分业务来看:2025Q1-3公司实验室服务实现营业收入60.04亿元,同比增长15.0%,毛利率45.1%,同比提升0.3pct,该板块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2%以上(增速高于上半年)。2025Q1-3公司CMC(小分子CDMO)实现营业收入22.93亿元,同比增长16.0%,毛利率32.1%,同比提升1.3pct,该板块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20%。2025Q1-3公司临床研究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10.3%,毛利率11.8%,同比下降1.4pct。2025Q1-3公司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实现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8.1%,毛利率-49.1%,同比下降6.3pct。
        分客户来看:2025Q1-3公司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37.9%,占比约18%;来自于其它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10.3%,占比约79%;来自于新增客户的收入占比约3%。
        分区域来看:2025Q1-3公司来自北美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11.9%,占比约64%;来自欧洲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23.2%,占比约19%;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16.1%,占比约15%;来自其他地区客户的收入占比约2%。
        总结:公司四大业务板块经营稳健,实验室服务和CMC业务持续强劲增长,2025Q1-3公司整体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3%以上,公司上调2025年全年收入增长目标至12-16%(前值为10-15%)。我们认为,公司客户结构以Biotech为主,对于投融资相对敏感,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公司业绩有望实现边际加速。
        拟收购佰翱得,拓展结构生物学业务。
        公司宣布拟收购无锡佰翱得82.54%的股份。佰翱得致力于为全球创新药物研发机构提供“以复杂蛋白制备为基础,以结构生物学为核心,以冷冻电镜为特色”的新药早期研发服务,打造国际高端结构生物学领域领军品牌。佰翱得和康龙化成的协同作用显著:1)佰翱得拥有优质的客户基础,借助康龙化成的一体化平台,有望进一步触达更多全球客户;2)结构分析生物学业务与康龙化成生物科学服务业务高效协同;3)进一步强化康龙化成各类蛋白和抗体的表达和筛选技术能力;4)通过康龙化成的AI技术平台,提升数据解析能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0.86亿元、162.03亿元、186.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1亿元、20.21亿元、24.23亿元,EPS(摊薄)分别为0.94元、1.14元、1.36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36.24倍、29.96倍、24.98倍。
        风险因素:地缘政治和关税不确定的风险;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格局加剧的风险。 | 
		| 2 | 开源证券 | 余汝意,汪晋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康龙绍兴通过FDA现场检查,质量体系接轨国际 | 2025-09-18 | 
		|         康龙化成(300759)
        康龙绍兴顺利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商业化生产质量体系与国际接轨
        继2025年4月宁波原料药生产车间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后,近日子公司康龙绍兴原料药商业化生产基地首次通过美国FDA新药批准前检查,标志着公司质量体系已与国际接轨,具备持续为美国乃至全球市场提供商业化创新药原料药资质,助力板块由研发向商业化生产推进。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41亿元,同比增长14.9%;随着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的逐步复苏,2025H1公司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10%。鉴于公司新签订单稳健增长,生产质量体系持续获得国际认可,我们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7.71/22.74/27.82亿元,EPS为1.00/1.28/1.5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0.1/23.5/19.2倍,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产能布局全球,4大API生产基地均通过FDA检查,支撑未来业绩增长
        公司在中国、英国和美国共有21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其中海外11个)。目前,公司位于中、英、美三地的4个原料药商业化生产基地均已通过美国FDA检查,分别是公司于2022年1月收购的位于英国Cramlington的Aesica、2022年5月收购的位于美国Coventry的原料药生产基地,以及2025年通过FDA现场检查的宁波和绍兴生产基地。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建设绍兴二期产能,其产能中反应釜体积绝对值较一期将有所增加,并预计在2025年底部分投产。截至2025H1,公司在建工程为26.10亿元,2025年全年预计CAPEX为20亿元左右,持续推进的产能扩建将有力支撑公司未来业绩增长。
        实验室与CMC业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稳健,盈利能力持续提速
        2025年上半年,实验室服务实现营收38.92亿元,同比增长15.5%,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10%,整体增速稳健。2025年上半年CMC业务实现营收13.90亿元,同比增长18.2%,CMC板块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20%,预计更多的项目将于2025年下半年交付。
        风险提示:订单交付不及预期;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 | 
		| 3 | 浦银国际证券 | 阳景,胡泽宇 | 维持 | 买入 | 新签订单延续不错增速,维持全年收入指引 | 2025-08-26 | 
		|         康龙化成(300759)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港股目标价及A股目标价。
        1H25业绩大致符合此前盈利预告:公司2Q25实现收入人民币33.42亿元(+13.9%YoY,+7.9%QoQ),接近此前盈利预告的对应的二季度中值,符合我们在盈利预告之前的预期和VA(Visible Alpha)一致预期;Non-IFRS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4.06亿元(+15.6%YoY,+16.3%QoQ),同样接近此前盈利预告对应的二季度中值,但略低于我们在盈利预告之前的预期和VA一致预期,主要由于非经营性项目亏损略高于预期,包括财务费用减值损失、外汇损失、减值损失均略高于预期。利润率方面,2Q25毛利率为33.7%,同比环比平稳;Non-IFRS经调整净利率为11.7%(+0.2ppts YoY,+0.9ppts QoQ),同比环比轻微上升。
        Top20药企二季收入增长强劲,下半年有望延续:1H25来自于Top20药企收入强劲增长48%YoY,对应2Q25+63%YoY,因此1H25Top20药企收入占比提升至18%。管理层表示主要得益于Top20药企在CMC板块、实验室服务和生物科学服务均取得不错增长,尤其是CMC板块后期订单的增长。由于Top20药企项目较为长期,因此预计下半年来自于Top20药企收入仍将持续实现不错的增长。此外,2Q25按照收入地区来看,欧洲增长最快(+34.1%YoY),其次是中国(+17.6%)和美国(+5.9%YoY)。
        二季度实验室服务和CMC板块继续保持不错的收入同比增长:(1)实验室服务收入+15.2%YoY/+9.6%QoQ,延续了1Q25以来不错的同比增速,更让人惊喜的是环比提升明显,主要得益于生物科学服务收入同比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包括ADC、多肽、寡核苷酸等在内的新分子类型项目增长强劲)、实验室化学同比实现稳健增长。此外,板块毛利率为44.3%(0.0ppts YoY,-1.3ppts QoQ),同比保持稳定。(2)CMC服务收入+17.4%YoY/+0.5%QoQ,收入继续实现同比强劲增速,主要得益于Top20药企客户项目的增长。此外CMC板块毛利率同比小幅提升(+1.6ppts YoY,-0.6ppts QoQ)。(3)临床研究服务收入+8.9%YoY/+10.0%QoQ,毛利率由于国内市场服务价格竞争激烈,因此同比有所下降(-2.6ppts YoY,+1.0ppts QoQ)。(4)CGT收入-5.8%YoY/+14.3%QoQ,主要由于2Q24交付创新双抗CDMO项目基数较高,毛利率仍然呈现同比下降态势(-16.5ppts YoY,+26.5ppts QoQ),主要由于板块处于业务初期。
        1H25整体新签订单延续10%+YoY的不错增速,公司维持全年10%-15%收入增速指引:1H25新签订单继续维持10%+的不错增速(vs.1Q25:10%+YoY),其中1H25实验室服务/CMC新签订单分别实现10%+/~20%YoY增速(vs.1Q25分别为10%+YoY/10%+YoY),公司维持2025年全年10-15%YoY收入增速指引不变。展望下半年,整体收入预计将环比持续增长,但由于2H24基数较高,同比增速可能较上半年15%YoY水平有所回落,实验室服务和CMC仍然是收入增速最大的驱动力(尤其是CMC收入预计仍将超过公司整体增速),但下半年利润率预计将好于上半年,因此我们认为利润增速或有机会超过收入增速。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港股目标价至27港元、A股目标价至人民币39元:基于更新的财务数据,我们将公司2025E/2026E/2027E经调整non-IFRS净利润轻微调整至17.1/21.5/26.0亿元。给予港股19x2026EPE(较过去3年均值高1.3个标准差),得到新的港股目标价27港元,维持公司港股“买入”评级;给予A股较港股70%的溢价(较过去3年平均溢价低0.6个标准差),得到A股目标价人民币39元,维持A股“买入”评级。
        投资风险:收入增长不及预期,毛利率不及预期,净利润不及预期。 | 
		| 4 | 信达证券 | 唐爱金,贺鑫 |  |  | 整体业绩平稳增长,实验室服务和CMC服务贡献主要增量 | 2025-08-22 | 
		|         康龙化成(300759)
        事件:2025年8月21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41亿元,同比增长14.9%;实现归母净利润7.01亿元,同比下滑37.0%;实现扣非净利润6.37亿元,同比增长36.66%;实现经调整归母净利润7.56亿元,同比增长9.50%;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14.08亿元,同比增长28.06%。
        点评:
        公司整体业绩平稳增长,实验室服务和CMC服务贡献主要增量。
        1)实验室服务:2025年H1实现营业收入38.92亿元,同比增长15.5%,实现毛利率44.9%,同比提高0.9pct。2025年H1公司实验室服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过10%。从内部结构来看,2025年H1生物科学收入占比超过55%。2025年H1实验室服务参与药物发现项目795个。
        2)CMC服务:2025年H1实现营业收入13.90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毛利率30.2%,同比增加2.4pct。2025年H1公司CMC服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20%。2025年H1年公司CMC服务涉及药物分子或中间体641个,其中工艺验证和商业化阶段项目23个、临床III期项目21个、临床I-II期项目188个、临床前项目409个。
        3)临床研究服务:2025年H1实现营业收入9.39亿元,同比增长11.4%;实现毛利率12.3%,同比下降0.3pct,随着收入增加,2025年Q2毛利率环比略有改善。2025年H1公司临床CRO服务项目1,027个,包括89个III期临床试验项目、389个I/II期临床试验项目和549个其它临床试验项目。2025年H1公司SMO服务项目超过1,700个。
        4)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2025年H1实现营业收入2.1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实现毛利率-54.7%(亏损),板块处于业务拓展初期,大分子CDMO平台2024年Q2部分投入使用,导致运营成本及折旧摊销高于去年同期。
        总结:2025年H1公司整体业绩平稳增长,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0%以上,四大业务板块经营稳健,其中实验室服务和CMC服务作为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新签订单保持稳定增长,为公司业绩持续性奠定基础,公司维持2025年全年同比增长10-15%的业绩指引。
        大型MNC客户收入大幅增长,中国客户需求开始回暖。
        按照客户类型划分:2025年H1公司新增客户超480家,贡献收入1.28亿元,占比1.99%;原有客户贡献收入63.13亿元,占比98.01%。2025年H1公司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客户的收入11.68亿元,同比增长47.98%,占比18.13%;来自于其它客户的收入52.73亿元,同比增长9.51%,占比81.87%。
        按照区域分布划分:2025年H1公司来自北美客户的收入40.73亿元,同比增长11.02%,占比63.23%;来自欧洲客户(含英国)的收入12.34亿元,同比增长30.52%,占比19.16%;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9.73亿元,同比增长15.48%,占比15.11%;来自其他地区客户的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8.81%,占比2.50%。
        总结:2025年H1公司各区域客户需求均衡增长,国内客户需求开始回暖,以全球TOP20为代表的大型MNC客户需求同比大幅增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8.65亿元、155.91亿元、175.6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8亿元、19.85亿元、23.02亿元,EPS(摊薄)分别为0.97元、1.12元、1.29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31.16倍、26.96倍、23.25倍。
        风险因素:地缘政治和关税不确定的风险;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格局加剧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