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民生证券 | 方竞,蔡濠宇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三季报点评:营收创单季新高,多领域下游合力驱动成长 | 2025-10-29 |
全志科技(300458)
事件:10月27日,全志科技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1.61亿元,同比增长28.21%;实现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84.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125.73%。
其中,公司3Q25实现收入8.24亿元,同比增长32.28%,环比增长14.83%;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267.36%,环比增长68.48%。
三季度营收再创新高,锚定下游应用挖掘增长潜力。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叠加公司新产品完成量产落地,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在智能汽车电子、扫地机器人、智能视觉等领域营收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公司25Q3实现收入8.24亿元,创单季度营收历史新高。
利润方面,公司25Q3毛利率为32.57%,YOY+1.74pct,QOQ-0.89pct,整体处于相对较高的毛利率水平;费用方面,公司25Q3投入研发费用1.46亿元,YOY+4.23%,QOQ+2.10%,研发费用增速控制相对合理。
展望后续,公司将坚持“SoC+”和“智能大视频”的行业定位,在机器人与工业控制、车载驾舱、解码与家庭娱乐、智慧视觉与安防等下游应用持续深耕,逐步升级核心技术,完善细分领域产品系列,推动业绩稳步成长。
产品迭代强化品牌竞争力,加速AI算法优化与应用落地。产品端,公司深耕高性能通用异构计算平台,现已有A527、A537、A733等量产平台,并通过优化算法与应用产品持续强化竞争力。目前,T527V车载产品进入试产,高端八核平台芯片A733在平板实现大量量产,并在商业显示、收银设备、教育平板等多个领域实现量产落地,同时公司已启动下一代SoC架构研发,以满足未来更高计算性能的应用需求。
应用端,公司围绕视觉、语音、显示、人机交互等典型场景,积极储备和适配各类AI算法,并开拓各细分领域的应用落地。A系列智能平板应用方面,公司结合NPU算力,研发交付了AI ISP智能成像、AI夜景人像、AI超清图像、AI人声分离等多种技术;V系列智能视觉应用方面,公司不仅新增AI人车宠三合一监测、AI婴儿看护模式等自研算法包,还基于V821RISC-V算力定制适配低内存、小算力的人形与人脸识别模型,为V821安防类产品提供了基础支撑,同时公司交付了视频防抖算法,助力搭载V821的AI眼镜产品量产。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下游需求回暖,持续迭代新产品,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57/4.91/6.72亿元,对应PE为113/82/60倍,考虑公司在扫地机器人、智能投影等市场产品持续放量,后续业绩增长具备持续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推广不及预期;技术人员变动的风险;海外业务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 | 西南证券 | 王谋,徐一丹 | 首次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专注SoC+技术领先,多点布局静待绽放 | 2025-09-23 |
全志科技(30045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收入13.4亿元,同比+25.8%,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35.4%。
下游多领域需求回暖,收入盈利能力改善。1)营收端:公司25H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8%,主要是公司积极推进下游产品落地,扫地机器人、智能汽车电子、智能视觉等主要细分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实现较快增长。2)利润端:公司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4%,主要是因为公司销量提升规模效应带动利润率提升,高价值量产品量产并落地,收入增速快于费用增速。公司毛利率进一步改善,毛利率为33.0%,同比提升0.1pp;净利率为12.1%,同比提升0.9pp。3)费用端:25H1公司期间费用率较上年同期同比缩窄,销售费用率为1.7%,同比下降0.5pp;管理费用率为2.1%,同比下降0.5pp;研发费用率为20.6%,同比下降4.3pp,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3%,主要因为公司重视研发、聚焦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芯片的技术迭代。
打造高技术平台算法体系,针对设计完善细分领域。公司积极打造序列化的通用异构计算平台,推动多领域全面智能化。报告期内,公司在已量产平台如A527,A537和A733上持续打磨各类应用产品,优化系统调度算法,提升场景性能、功耗表现;同时,公司T527V车载产品进入试产、高端八核平台芯片A733实现量产,公司的高端产品和平台进一步走向成熟。此外,公司已开始研究下一代更高性能SoC架构,以满足未来更高计算性能的需求。
深入完善AI算法及应用落地,推动各领域产品导入放量。在机器人领域,公司实现了MR536在扫地机产品上的大规模量产、发布了新一代控制型机器人芯片MR153,MR153可更好地支持红外传感器、陀螺仪、超声波、线激光和ToF等传感器。在智慧视觉领域,公司完成新一代智慧安防芯片V861的回样与验证。在智能解码显示领域,公司完成第二代智能投影H723系列芯片的试产、面向超微型投影的H135系列芯片的量产、新一代智能电视芯片TV323的样品验证。此外,公司交付了视频防抖算法,助力搭载V821的AI眼镜产品量产,也为多款AI玩具适配多种语言大模型API。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5/4.9/6.7亿元。给予公司2026年105倍PE,对应目标价63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加剧风险;技术研发遭遇瓶颈的风险;晶圆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 |
| 3 | 中邮证券 | 万玮,吴文吉 | | 增持 | 多款新品进入市场,端侧应用营收较快增长 | 2025-08-29 |
全志科技(300458)
事件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37亿元,同比增长25.82%,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35.36%。
投资要点
积极推进下游应用产品落地,多细分领域实现较快增长。随着下游市场需求回暖,公司积极推进下游产品落地,扫地机器人、智能汽车电子、智能视觉等主要细分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实现较快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37亿元,同比增长25.82%,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35.36%。单季度来看,公司25Q2实现营业收入7.17亿元,同比增长9.81%,环比增长15.71%,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下降0.52%,环比下降23.96%。
升级核心技术,完善细分领域产品系列。在智能平台领域,公司完成新一代普惠型智能平板芯片A333的验证与量产,能很好满足Android15/16系统的运行要求;在机器人和工业控制领域,公司实现了MR536在扫地机产品上的大规模量产,并发布了新一代控制型机器人芯片MR153,目前已向客户送样;在智慧视觉领域,公司完成新一代智慧安防芯片V861的回样与验证;在智能解码显示领域,公司完成了第二代智能投影H723系列芯片的试产和面向超微型投影的H135系列芯片的量产;在智能汽车电子市场,公司继续推动T527V前装定点项目方案落地,并拓展了新的客户和新的项目,同时T736智能座舱方案逐步开始交付,并开展与新的客户定点项目的洽谈;在AI眼镜市场,公司完成V821的AI眼镜方案交付,由于其体积小,功耗低的特点,显著的改善了AI眼镜硬件设计难题,当前基于V821「慧眼」解决方案的AI眼镜已完成客户首发,完成亮相香港电子展,并正式开始规模销售。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1/35.9/4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5.0/6.4亿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和研发投入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
| 4 | 中国银河 | 高峰,王子路 | 首次 | 买入 | 半年报业绩向好,下游需求逐步回暖 | 2025-08-29 |
全志科技(300458)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公布2025年半年报,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7亿元,同比增加25.82%;实现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加35.36%。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7亿元,同比增加9.81%;实现归母净利润0.70亿元。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毛利率稳定提升,费用控制效果显著。全志科技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3.03%,同比提升0.1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2.05%,同比提升7.58个百分点。净利率的提升幅度大于毛利率,主要由于公司收入增长速度快于费用增长,有效摊薄了期间费用。公司上半年销售费用为2300万元,销售费率1.72%,同比下降0.5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为2.75亿元,研发费率20.57%,同比下降4.27个百分点,公司整体费用控制的成效显著。
公司各产品线稳步发力。2025H1公司聚焦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芯片设计,产品线覆盖智能硬件、车载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在持续打造高性能通用异构计算平台的同时,继续完善AI算法及应用落地,并不断升级核心技术完善细分领域产品系列。在智能平台领域,公司完成新一代普惠型智能平板芯片A333的验证与量产;在机器人和工业控制领域,公司实现了MR536在扫地机产品上的大规模量产,并发布了新一代控制型机器人芯片MR153;在智能解码显示领域,公司完成了第二代智能投影H723系列芯片的试产和面向超微型投影的H135系列芯片的量产。在智能汽车电子市场,公司继续推动T527V前装定点项目方案落地,并拓展了新的客户和新的项目;同时T736智能座舱方案逐步开始交付,并开展与新的客户定点项目的洽谈。
RISC-V产品线取得突破,异构计算平台实现量产。公司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产品布局,其与阿里平头哥合作研发的RISC-V产品线取得显著进展,基于玄铁C910、C906内核的智能视觉及车规级芯片进一步巩固了市场竞争力。公司核心产品线持续迭代,包括支持4K平板的A系列智能芯片、通过车规认证的T527车载芯片,H723投影芯片。公司推出XR806无线MCU适配鸿蒙系统,扩展了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场景。技术方面,公司构建的异构计算平台已实现12nm工艺量产,产品性价比超越国际竞品30%-50%。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为30.23/37.53/43.6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41/4.47/5.91亿元,对应PE为109.51/83.56/63.16,首次覆盖,给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品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
| 5 | 太平洋 | 张世杰,罗平 | 维持 | 买入 | 市场需求回暖,下游产品加快落地 | 2025-08-24 |
全志科技(300458)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3.37亿元,同比增长25.82%;实现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35.36%。
市场需求回暖,下游产品落地加快。2025H1,随着市场需求回暖,公司积极推进下游产品落地,扫地机器人、智能汽车电子、智能视觉等主要细分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实现较快增长。
控费增效成果显著,期间费率明显下降。2025H1,公司发生销售费用0.23亿元,销售费率1.72%,同比下降0.54pcts;发生管理费用0.28亿元,管理费率2.09%,同比下降0.45pcts;发生研发费用2.75亿元,研发费率20.57%,同比下降4.27pcts;发生财务费用-0.18亿元,同比增加0.05亿元。
新技术赋能产品竞争力持续加强,深耕应用市场产业布局加快完善。公司在持续打造高性能通用异构计算平台的同时,继续完善AI算法及应用落地,并不断升级核心技术完善细分领域产品系列。在智能平台领域,公司完成新一代普惠型智能平板芯片A333的验证与量产;在机器人和工业控制领域,公司实现了MR536在扫地机产品上的大规模量产,并发布了新一代控制型机器人芯片MR153;在智慧视觉领域,公司完成新一代智慧安防芯片V861的回样与验证;在智能解码显示领域,公司完成了第二代智能投影H723系列芯片的试产和面向超微型投影的H135系列芯片的量产。同时,公司新一代智能电视芯片TV323已完成样品验证。未来公司将积极探索AI多媒体及显示技术,研发AI型智能解码及显示产品。在智能汽车电子市场,公司继续推动T527V前装定点项目方案落地,并拓展了新的客户和新的项目;同时T736智能座舱方案逐步开始交付,并开展与新的客户定点项目的洽谈。公司将持续围绕这两个平台,推动芯片方案在前装智能驾舱领域的量产。截至目前,通过积极和国内头部车企研发,公司已积累了智能座舱、全数字仪表、AR-HUD、智能激光大灯、智能辅助预警等多种智能模块解决方案。随着大模型技术的逐步成熟,未来公司将积极探索大模型在车载智能化应用的机会,并投入研发相关技术和产品,把握全车智能化的产业机遇,为全车智能化的进程助力。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29.38、35.80、43.0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49、4.90、6.41亿元,对应PE103.20、73.63、56.24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景气度波动风险;其他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