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中邮证券 | 鲍学博,王煜童 | 维持 | 买入 | 汽零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受益于深海科技发展油气业务空间广阔 | 2025-04-02 |
航天智造(300446)
事件
3月28日,航天智造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81亿元,同比增长32.78%,实现归母净利润7.92亿元,同比增长87.02%。
点评
1、汽车零部件业务营收保持快速增长。2024年,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0.03亿元,同比增长37.73%,毛利率为18.68%同比基本持平,子公司航天模塑净利润达6.35亿元。
我们认为,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未来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一是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在不断提升,2024年,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797万辆,同比增长23.1%,市场份额达65.2%,较上年同期上升9.2个百分点,这一趋势有望延续,另外,公司在吉利、长安等成熟优质市场新项目单价达到新高;二是新能源汽车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而公司新获取项目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72%,公司持续拓展布局新势力市场,实现华为鸿蒙智行、蔚来等主流造车新势力多款畅销车型的全面覆盖,重点造车新势力市场战略初见成效;三是汽车出口有望延续强劲态势,为公司汽零业务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2024年,我国出口汽车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
2、2024年,公司油气装备业务实现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8.55%。2024年,公司油气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46亿元,同比下降5.96%,除军品业务外的油气装备收入同比基本持平;毛利率为67.18%,主要是由于超高温超高压射孔器材订单增长,以及降本增效取得良好进展,实现净利润2.38亿。
保障能源安全,航天能源油气装备业务前景广阔,今年两会首提“深海科技”,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油气安全是能源安全的核心,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70%、40%以上。2024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强化“两深一非一稳”(深地、深海、非常规和老油田稳产)重点领域油气产能建设。2023年,国内页岩气产量达250亿立方米,仅为美国页岩气产量8357亿立方米的3%。今年两会首提“深海科技”,我们认为深海油气资源开采将作为深海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加速发展,公司无碎屑射孔弹、等孔径自清洁射孔弹技术为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在完井装备领域成功突破非弹性密封等多项关键技术,部分研究成果打破了国际垄断,为我国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关键装备支撑。
3、公司作为航天七院上市平台未来资产注入可期。航天七院隶属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重大装备生产基地、重要航天产品配套协作基地、防务产品和宇航产品研制生产基地,承担了常规运载火箭47%的箱体、运载火箭95%的火工品、载人飞船80%的火工品等研制生产任务。航天七院迫切需要将旗下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打造产业发展上市平台,统筹推进智能装备、先进制造、航天应用等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和能力布局,借力资本市场为航天七院军民品业务发展提供充足及时的资金支持,促进军品主业和优质民品产业做大做强。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航天七院上市平台,未来有望进一步获得军品主业和优质民品产业资产注入。
4、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9.02、11.08、13.80亿元,同比增长14%、23%、25%,当前股价对应公司PE为20、16、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零部件领域竞争加剧;国内页岩气开采等不及预期;资产注入的资产和时间具有不确定性。 |
2 | 中邮证券 | 鲍学博,马强 | 维持 | 买入 | 主业保持快速增长,资产注入可期 | 2024-10-28 |
航天智造(300446)
事件
10月23日,航天智造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96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归母净利润5.36亿元同比增长121%。
点评
1、汽车零部件业务快速增长带动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96亿元,同比增长30%,主要由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增加驱动;整体毛利率为21.09%,较去年同期提升0.29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实现归母净利润5.36亿元,同比增长121%,保持快速增长。
2、公司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开拓力度,收入增速高于行业增速,在规模效应带动下,航天模塑净利率持续提升。子公司航天模塑已基本实现国内主流车企全覆盖,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国内产业布局,具备产业集群优势,具备与主机厂进行多类大型总成同步开发的能力。受益于汽车行业较好发展态势,叠加公司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开拓,公司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向智能座舱不断拓展,单车价值量有望持续提升,公司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3、保障能源安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航天能源射孔器材业务前景广阔。油气安全是能源安全的核心,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70%、40%以上。2024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要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2023年,国内页岩气产量达250亿立方米,仅为美国页岩气产量8357亿立方米的3%,而中国页岩气可采储量超过30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我们认为,国内页岩气开采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航天能源射孔器材作为页岩气开采中的耗材前景广阔。
4、公司作为航天七院上市平台未来资产注入可期。航天七院隶属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重大装备生产基地、重要航天产品配套协作基地、防务产品和宇航产品研制生产基地,承担了常规运载火箭47%的箱体、运载火箭95%的火工品、载人飞船80%的火工品等研制生产任务。航天七院迫切需要将旗下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打造产业发展上市平台,统筹推进智能装备、先进制造、航天应用等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和能力布局,借力资本市场为航天七院军民品业务发展提供充足及时的资金支持,促进军品主业和优质民品产业做大做强。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航天七院上市平台,未来有望进一步获得军品主业和优质民品产业资产注入。
5、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01、8.33、10.37亿元,同比增长65%、19%、24%,当前股价对应公司PE为21、18、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零部件领域竞争加剧;国内页岩气开采不及预期;资产注入的资产和时间具有不确定性。 |
3 | 中邮证券 | 鲍学博,马强 | 维持 | 买入 | 汽车零部件业务驱动业绩快速增长,页岩气开采射孔器材前景广阔 | 2024-09-18 |
航天智造(300446)
事件
8月27日,航天智造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32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归母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130%。
点评
1、汽车零部件业务快速增长带动公司上半年业绩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32亿元,同比增长44.89%,其中,汽车内饰件、外饰件营收分别为22.72亿、7.52亿,同比增长81.85%和23.12%,毛利率均较去年有所提升,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射孔器材业务收入1.61亿,同比增长5.09%,其中非常规油气分簇射孔等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带动整体毛利率提高;实现归母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130%,接近去年全年归母净利润。
2、公司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内外饰件市场开拓力度,收入增速高于行业增速。航天模塑已基本实现国内主流车企全覆盖,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国内产业布局,具备产业集群优势,具备与主机厂进行多类大型总成同步开发的能力。受益于汽车行业较好发展态势,叠加公司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开拓,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销售收入达到34.92亿元,同比增长51.88%,高于上半年国内乘用车产量同比增速5.4%,也高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30.1%。在规模效应带动下,航天模塑净利率稳定上升。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向智能座舱不断拓展单车价值量有望持续提升,公司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3、保障能源安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航天能源射孔器材业务前景广阔。油气安全是能源安全的核心,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70%、40%以上,只有不断增强油气自给能力,才能将能源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2024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要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近年来,以页岩油气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油气资源“增储上产”的主要支撑,是端稳能源“饭碗”、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的战略接替资源。2023年,国内页岩气产量达250亿立方米,仅为美国页岩气产量8357亿立方米的3%,而中国页岩气可采储量超过30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航天能源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0亿,净利润和毛利率水平均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国内页岩气开采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航天能源射孔器材作为页岩气开采中的耗材前景广阔。
4、公司作为航天七院上市平台未来资产注入可期。航天七院隶属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重大装备生产基地、重要航天产品配套协作基地、防务产品和宇航产品研制生产基地,承担了常规运载火箭47%的箱体、运载火箭95%的火工品、载人飞船80%的火工品等研制生产任务。航天七院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建成世界一流航天装备制造公司,为加快实现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航天七院迫切需要将旗下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打造产业发展上市平台,统筹推进智能装备、先进制造、航天应用等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和能力布局,借力资本市场为航天七院军民品业务发展提供充足及时的资金支持,促进军品主业和优质民品产业做大做强。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航天七院上市平台,未来有望进一步获得军品主业和优质民品产业资产注入。
5、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6.20、7.50、9.28亿元,同比增长46%、21%、24%,当前股价对应公司PE为15、13、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增速不及预期;汽车零部件领域竞争加剧;国内页岩气开采不及预期。 |
4 | 中邮证券 | 鲍学博,马强 | 维持 | 买入 | 军技民用产业化典范,航天七院上市平台 | 2024-07-19 |
航天智造(300446)
投资要点
前身为乐凯新材,2023年注入航天能源、航天模塑,成为四川航天上市平台。航天智造前身为乐凯新材,于2015年4月23日登陆资本市场。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为信息防伪材料和电子功能材料。公司于2023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获得航天能源100%股权和航天模塑100%股权,公司成为航天七院上市平台2023年,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整体实现营业收入58.60亿元,同比增长20.10%,实现归母净利润4.23亿元,同比增长61.36%;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6亿元,同比增长70.14%,实现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295.34%,业绩保持快速增长。
航天能源产品主要用于非常规油气开采,产品作为耗材与油气开采量强相关、正相关,有望获得长期较快增长。航天能源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从事油气设备领域射孔器材、高端完井装备研发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航天能源生产的页岩油气分簇射孔装备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市场占有率在国内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2022年,航天能源非常规油气开采产品营收为3.47亿元,占航天能源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高达69%;2023年,航天能源页岩气(油)等非常规市场产品收入占比持续增加。随着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推动产量提升,非常规油气开采前景广阔,公司产品作为耗材与油气开采量强相关、正相关,有望获得长期较快增长。
航天模塑从事汽车零部件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高,向智能座舱延伸提升单车价值量,航天模塑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航天模塑成立于2000年,致力于研发和生产汽车内外饰件、智能座舱部件发动机轻量化部件等产品,是国内少数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汽车内外饰件企业。2023年,航天模塑合计为1095万辆整车提供零部件占全国乘用车总销量的42%,新能源相关产品收入占比在2022年已经近50%,2023年,公司在新能源车企市场持续发力,新获取产品中新能源车占比55.9%,超过行业渗透率,同时,公司已成功进入蔚来汽车、问界等造车新势力的供应商体系并开展内外饰件产品的协同设计,部分产品已获得量产订单,未来公司向智能座舱拓展提升单车价值量,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公司作为航天七院上市平台未来资产注入可期。航天七院隶属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重大装备生产基地、重要航天产品配套协作基地、防务产品和宇航产品研制生产基地,承担了常规运载火箭47%的箱体、运载火箭95%的火工品、载人飞船80%的火工品等研制生产任务。航天七院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建成世界一流航天装备制造公司,为加快实现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航天七院迫切需要将旗下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打造产业发展上市平台,统筹推进智能装备、先进制造、航天应用等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和能力布局,借力资本市场为航天七院军民品业务发展提供充足及时的资金支持,促进军品主业和优质民品产业做大做强。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航天七院上市平台,未来有望进一步获得军品主业和优质民品产业资产注入。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5.56、6.90、8.65亿元,同比增长31%、24%、25%,当前股价对应公司PE为21、17、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开采不及预期;汽车市场增速下降;市场竞争加剧等。 |
5 | 中航证券 | 王宏涛,张超,严慧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汽车零部件业务超额144%业绩承诺,资产注入开启汽车配套与能源产业新赛道 | 2024-04-29 |
航天智造(300446)
报告摘要
事件:公司4月22日公告,2023年实现营收(58.60亿元,+20.10%),归母净利润(4.23亿元,+61.36%),扣非归母净利润(2.28亿元,+19814.23%,扭亏盈利2.28亿元),毛利率(23.29%,+1.80pcts),净利率(8.97%,+1.35pcts)。
2024年Q1公司实现营收(18.96亿元,+70.14%),归母净利润(1.67亿元,+295.34%),扣非归母净利润(1.47亿元,+43284.09%),毛利率(18.48%,-0.99pcts),净利率(10.14%,+3.79pcts)
公司2023年营收快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2023年公司营收(58.60亿元、+20.10%)快速增长,主要系汽车零部件、油气装备与高性能功能材料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均实现了快速增长所致毛利率(23.29%,+1.80pcts)有所提升。归母净利润(4.23亿元,+61.36%)高速增长、净利率(8.97%,+1.35pcts)有所提升,主要系公司三费费用率(7.33%,-0.28pcts)有所下降、信用减值损失(196.00万元,同比减少287.40万元)、营业外收入(815.54万元,同比增加468.94万元)等原因所致
2024年Q1公司营收(18.96亿元,+70.14%)高速增长,主要系报告期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增加所致。毛利率(18.48%,-0.99pcts)略有下降归母净利润(1.67亿元,+295.34%)高速增长、净利率(10.14%,+3.79pcts)有所提升,主要系公司期间费用率(8.25%,-4.64pcts)有所下降、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导致其他收益(2775.56万元,+204.27%)、资产处置收益(38.11万元、+1556.73%)以及营业外收入(98.92万元,+151.01%)大幅增长等原因所致
三大板块业务持续向好,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公司报告期内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日前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油气完成面装备和高性能功能材料三大业务
①汽车零部件业务:2023年实现营收(50.84亿元,+20.74%)快速增长,营收占比86.76%,毛利率(18.69%,+2.16pcts)有所提升。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由子公司航天模塑开展,2023年业绩承诺净利润金额为0.96亿元,实现金额2.36亿元(完成率243.94%),2024-2025年业绩承诺期内净利润分别达到1.06亿元和1.14亿元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内外饰件、发动机轻量化部件、智能座舱部件和模具等。报告期内,公司合计为1095万辆整车提供零部件(占全国乘用车总销量的42%,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业务,已成功为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广汽埃安、比亚迪等主流汽车厂商的多款新能源车型提供量产配套;已成功进入多家造车新势力的供应商体系并开展内外饰件产品的协同设计,部分产品已获得量产订单。
②油气装备业务:2023年实现营收(5.80亿元,+15.24%)快速增长,营收占比9.90%,毛利率(58.22%,+0.37pcts)。油气装备业务主要由子公司航大能源开展,2023年业绩承诺净利润金额为2.05亿元,实现金额2.16亿元(完成率105.56%),2024-2025年业绩承诺期内净利润分别达到2.26亿元和2.38亿元
主要产品涵盖射孔器材、高端完井装备和机电控制类产品。从产品的起续、传爆、射孔、火药压裂增产、尾声检测到坐封、井下电子监测与控制等形成了显著的产品系列化、系统化优势。同时正在开发军用爆破器材一系列产品,拓宽业务领域。在页岩气(油)分族射孔装备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起爆器材产能达到355万发,产能利用率95.66%,在建产能80万发。
③高性能功能材料:2023年实现营收(1.96亿元,+18.77%)快速增长,营收占比3.34%,毛利率39.10%
主要产品包括磁条、热敏磁票、汽车内饰膜、压力测试膜、电磁波屏蔽膜、光稳定剂、抗氧化剂等。日前已与京东方、天马微电子、比亚迪等电子、半导体、汽车领域的龙头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研发投入力度创历史新高,加速备货应对下游需求
费用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费用管控良好,三费费用率(7.33%,0.28pcts)有所下降。其中财务费用(3865.59万元,-29.26%)明显下降主要系利息资本化金额计入在建工程所致;研发费用(3.33亿元,+42.89%)与研发人员数量(745人,+20.94%)快速增长。从公司日前研发投入方向看,主要用于6项高性能材料研发项日、7项汽车零部件研发项日以及6页油气设备领域完井、射孔等研发项目
现金流方面,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38亿元,+15.65%)决速增长,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4亿元,同比增加0.37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7.30亿元,同比增加22.04亿元)大幅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所致
其他财务数据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存货(7.43亿元,较期初+70.74%)司比高速增长,预付款项(0.36亿元,+51.06%)高速增长,应付账款(13.91亿元,较期初+40.54%)维持在较高水平。我们判断,公司在手订单或意向客户需求充足,日前正在积极备货备产
募集资金加大研发投入,质量专项工作与市值管理要求助推高质量发展
公司于2023年8月完成航天能源和航天模塑的资产注入,2023年11月完成向10名特定对象发行1.79亿股票,发行价格为11.70元/般,募集资金总额21.00亿元,用于页岩气开发智能装备升级改造项目、军用爆破器材生产线自动化升级改造项日、川南航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汽车内外饰件扩产项目、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及模具中心建设项日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从项日建设进度来看,截至2023年底,投资项目累计金额达10.86亿元(投资进度51.70%)。项目建设期2-3年全部建成达产后,总体运营期年平均净利润(税后)预计可达约1.44亿元
我们认为,项目达产后,将为公司三大业务线收入规模持续稳定增长提供坚实基础,也有望在中长期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2024年4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了提高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专题推进会,全面对标国务院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专项工作的目标和要求。2024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将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将量化评价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客观评价企业市值管理工作举措和成效”。以上政策及举措均有助于公司提质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投资建议
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七院上市公司平台,2023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明确了“航天+”与“智能制造”的产业主线,成为集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油气装备与工程、高性能功能材料研发应用于一体的具有航天特色的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我们的具体观点及投资建议如下:
1)2023年公司营收实现快速增长,归母净利润迎来了高速增长。整体来看,公司目前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占比最大(2023年营收占比86.76%,而油气装备业务的盈利能力最强2023年毛利率为58.22%)
2)长期来看,汽车零部件业务方面有望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公司产品结构升级、关键客户开拓、亮点车型中标、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的突破,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3)公司在油气装备领域具备深厚的技术与研发优势,有望进一步结合产业集成、客户资源、管理与品牌等方面的优势,构筑公司核心盈利增长点
4)高性能功能材料方面,随着消费电子、汽车电子、5G通信的发展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液晶面板、柔性电路板等部件的生产和测试中,以及充分发挥与汽车内外饰件业务板块之间的产业协同效应,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5)公司积极加大研发投入,从算投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页岩气开发智能装备改造、军用爆破器材生产线自动化升级改造,航天能源研发中心建设,模塑产品研发等。公司有望通过扩产扩能,提升汽车零部件业务的盈利能力以及油气设备领域的收入体量,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
6)航天科技集团提高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专题推进以及国务院国资委明确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事件均有助于公司提质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4.79亿元、72.96亿元和82.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5亿元、5.44亿元及6.24亿元,EPS分别为0.56元、0.64元、0.74元,我们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2.00元,分别对应39倍、34倍及30倍PE。
风险提示
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成本液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