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谢哲栋,许钧赫 | 维持 | 买入 | 联合动力IPO受理,第三方电驱动龙头释放盈利弹性 | 2025-01-02 |
汇川技术(300124)
投资要点
事件:子公司联合动力IPO获得深交所受理。公司拟发行不超过7.1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25%(当前股权结构为汇川技术持股95%,两个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股5%)。拟募资48.6亿元,投入“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建设”等项目(总投资额66.9亿元)。
收入跨越式增长、多层次产品同步快速发展、领军地位显赫。公司营收逐年跨越式增长,24Q1-3/2023年为104/94亿元,同+96%/79%,21-23年CAGR达80%。同时,公司占汇川技术收入比重由21年16%增长至24Q1-3的41%,利润占比约13%(24H1)。产品结构方面,公司构建多层次部件架构,系统级、组件级、模块级产品同步快速发展,24H1电驱/电源系统销量达134/37万台,收入51.4/8.8亿元,占比达85%/15%。根据NE时代,24H1公司电控产品份额约11%,居国内第三方第1(总排名第2);驱动总成/电机/OBC份额5.9%/4.7%/4.6%,排名第4/5/8。
扭亏后盈利大幅增长、平台化&规模效应有望拉升远期净利率。公司24H1/2023年毛利率为16.0%/14.6%,24H1/23/22年归母2.8/1.9/-1.8亿元,24H1净利率4.7%。公司依靠构建模块化研发平台及规模效应摊薄费用,24H1/23/22/21年期间费用分别为6.0/9.5/8.0/5.5亿元(其中研发费用分别为4.1/6.3/5.7/3.9亿元),期间费用率由21年的19.1%(研发费用率13.5%)下降为24H1的9.9%(研发费用率为6.7%,研发费用大幅下降主要系前期大规模研发投入期已过,研发人员增速下降),我们预计远期净利率有望达8%。
看好新客户&新车型贡献增量、预计25年收入同比+40%~50%。客户结构方面,24H1公司前五大客户为理想、广汽、奇瑞、长安、吉利,收入占比为33.2%/14.0%/6.8%/6.4%/6.0%,其中理想占比较23年+13.2pct,我们预计系混动产品&新车型放量带动。同时,公司与沃尔沃、Stellantis、大众、奥迪、保时捷、捷豹路虎等海外车企深度合作,OBC和DC/DC已对多个海外品牌批量供货。车型结构方面,公司目前为170+个车型提供动力解决方案,我们预计增程&插电式占比约80%。展望25年,理想&小米&奇瑞&广汽新车型有望进一步贡献增量,预计全年收入有望达210~230亿元,同比+40%~50%。
总资产&净资产稳健增长、负债率向好。截至24H1,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达129.7/41.7亿元,较23年+6.8/2.9亿元。24H1/23/22/21年资产负债率为67.9%/68.5%/65.3%/70.4%,整体稳健向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50.3/60.1/71.8亿元,同比+6%/+20%/+19%,对应现价PE分别31倍、26倍、22倍,给予25年35倍PE,目标价78.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竞争加剧等。 |
22 | 中银证券 | 武佳雄,许怡然 | 维持 | 买入 | 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放量,通用与电梯业务承压 | 2024-11-06 |
汇川技术(300124)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1.04%,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放量,通用自动化与电梯业务略有承压;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1.04%: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53.97亿元,同比增长26.22%;实现归母净利润33.54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35亿元,同比增长2.91%。其中,2024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36亿元,同比减少0.54%,环比减少5.44%。
盈利能力略有下滑,期间费用率控制较好: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4.76个百分点至31.02%,综合净利率同比下降3.18个百分点至13.45%。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系产品收入结构变化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2.19个百分点至18.12%,其中,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42/-0.29/-1.41/-0.07个百分点至5.29%/4.23%/8.68%/-0.09%,伴随公司收入规模的提升,期间费用率有所摊薄。
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较快增长,通用自动化与智慧电梯业务收入同比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104亿元,同比增长约96%,这主要是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及客户定点车型放量。受光伏、锂电行业需求下滑及其他行业需求疲软影响,公司通用伺服系统、PLC&HMI收入分别约43亿元、10亿元,同比均有下降;同时,受房地产行业交付走低,新梯需求减少影响,公司智慧电梯业务收入约36亿元,同比下降约6%
估值
在当前股本下,结合公司季报与部分下游需求疲软的背景,我们将公司2024-2026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1.85/2.26/2.67元(原2024-2026年预测为2.07/2.46/2.82元),对应市盈率32.8/26.8/22.8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制造业景气度不达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客户拓展不达预期;物料成本上涨。 |
23 | 华安证券 | 张帆,陶俞佳 | 维持 | 买入 | 24三季报点评:静待工控拐点,新能源汽车业务维持高增 | 2024-11-04 |
汇川技术(300124)
主要观点:
事件概况
汇川技术于2024年10月28日发布2024年三季报。公司2024Q1~3实现营收253.97亿元,同比+26.22%,实现归母净利润33.54亿元,同比+1.04%,业绩符合预期。
营收维持较快增速,利润率受公司产品结构变动波动
公司2024Q1~3实现营收253.97亿元,同比+26.22%,实现归母净利润33.54亿元,同比+1.04%,单季度来看,公司24Q3实现营收92.14亿元,同比+20.13%,持续维持较高增速增长;24Q3实现归母净利润达12.36亿元,同比-0.54%,降幅较24Q1~2收窄。
利润率端来看,公司2024Q1~3毛利率达31.02%,同比下降4.76pct,Q1~3净利率达13.45%,同比下降3.18pct;单季度来看,2024Q3公司单季度毛利率达29.69%,环比Q2略降0.16pct,2024Q3实现净利率13.75%,环比Q2提升0.08pct,公司利润率的波动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变动影响,毛利相对较低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提升迅速。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同比+96%,10月通用自动化订单预计实现正增公司四大板块业务持续推进,2024年1-9月,公司通用自动化(含工业机器人)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109亿元,同比+4%;其中,通用变频器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约37亿元,通用伺服系统实现销售收入约43亿元,PLC&HMI实现销售收入约10亿元,工业机器人(含精密机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约8亿元;2024年1-9月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104亿元,同比+96%;智慧电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36亿元,同比-6%;轨道交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3.4亿元,同比-9%。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维持快速增长,通用自动化业务在行业景气度相对较弱情况下维持正增长,业务持续稳健发展。
根据公司2024年10月31日公告,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前三季度新增订单项目超过20个,主要以国内车企客户项目为主,新增定点项目有望持续维持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营收的高速增长。
通用自动化板块三季度受光伏锂电行业需求下滑影响波动,同时部分传统行业需求也有所波动,对公司三季度收入产生影响,预计10月通用自动化业务订单会实现同比正增长,下游行业中流程行业、工程机械电动化、储能、泛3C等领域表现相对较好。随光伏锂电板块影响的逐步减弱,通用自动化业务有望迎来拐点。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
根据公司24年三季报,结合对公司市占及产能释放进度的判断,我们修改盈利预测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5.1/461.3/558.4亿元(前值375.9/462/5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25/58.37/69.02亿元(前值53.6/62.3/73.6亿元),以当前总股本计算的摊薄EPS为1.88/2.18/2.58元(前值2/2.33/2.75元)。公司当前股价对2024-2026年预测EPS的PE倍数分别为29.6/25.5/21.6倍。考虑公司作为我国工控行业国产领先企业,有望受益于未来制造业自动化升级背景下工控行业景气度提升,同时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控业务持续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经济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2)房地产市场低迷带来的电梯行业需求下滑的经营风险;3)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盈利水平下降的风险;4)核心技术及人才不足导致公司竞争优势下降风险。 |
24 | 东莞证券 | 谢少威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机械设备行业新能源车业务维持高增,通用自动化业务承压 | 2024-11-01 |
汇川技术(300124)
投资要点:
事件:近日,汇川技术发布2024年三季报。
点评:
2024Q3营收维持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为253.97亿元同比增长26.22%;归母净利润为33.54亿元,同比增长1.04%。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1.02%、13.45%,分别同比下降4.76pct、3.18pct。毛利率下降主要系新能源车业务占比提升和业务竞争加剧。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以及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为-0.42pct、-0.30pct、-1.42pct、-0.07pct。2024Q3,公司实现营收为92.14亿元同比增长20.13%,环比下降4.92%;归母净利润为12.36亿元,同比下降0.54%,环比下降5.44%。毛利率为29.69%,同比下降5.29pct,环比下降0.16pct;净利率为13.75%,同比下降2.61pct,环比提升0.08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为+0.05pct、+0.02pct、-1.65pct、-0.33pct,分别环比变动为+0.69pct+0.31pct、+0.87pct、-0.29pct。
新能源车业务维持高增,通用自动化业务承压。受益于行业渗透率提升和产品放量,2024Q3公司新能源车业务保持高速增长,营收约为41.71亿元,同比增长99.17%,环比增长6.13%。通用自动化业务受下游需求疲软拖累,业务营收同环比下滑,营收约为33.80亿元。其中通用变频器、通用伺服系统、PLC&HMI、工业机器人营收分别同比-1.56%、-14.81%-24.57%、+7.84%;分别环比-25.00%、-23.53%、-20.51%、-35.29%。电梯业务营收约为12.69亿元,同比下降14.38%,环比下降11.33%。公司采取积极拓展策略应对弱需求环境,随着宽松政策、危旧房改造等措施持续落地,有望推动需求回暖。
坚定国际化战略,海外营收逐年增长。截至2024H1,公司在全球设立18家子公司及办事处和26家联保中心,同时加强渠道发展与管理,优化现有渠道质量,从销售与服务、研发、供应链等方面全方位助推公司走向国际化。随着公司国际化战略进一步落地,海外业务体系持续完善,客户资源扩张,公司海外业务营收呈逐年增长态势。2024H1公司海外营收为9.47亿元,同比增长16.78%,占总营收5.85%。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86元2.19元、2.52元,对应PE分别为30倍、25倍、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竞争加剧风险;(2)下游需要趋弱风险;(3)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
25 | 国信证券 | 吴双,王鼎 | 维持 | 增持 | 三季报点评:收入同比增长20%,工控业务有望逐步修复 | 2024-11-01 |
汇川技术(300124)
核心观点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2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4%。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3.97亿元(+26.22%),归母净利润33.54亿元(+1.04%),扣非归母净利润31.35亿元(+2.91%),其中单三季度收入92.14亿元(+20.13%),归母净利润12.36亿元(-0.54%),扣非归母净利润10.66亿元(-9.54%)。前三季度营收较快增长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以及公司定点车型SOP放量带来新能源汽车收入快速增长,同期利润增速不及营收增速主要系1)受产品销售结构变化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前三季度毛利率31.02%,同比下降4.76个百分点;2)股权类投资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13亿元,同比下降-111.98%;3)子公司汇川控制适用所得税率变化,上年同期免征企业所得税,本期适用10%,所得税费用2.38亿元,同比增长238.64%。
通过自动化三季度销售有所承压,四季度锂电光伏负面影响或减少。前三季度通用自动化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通用变频器/通用伺服系统/PLC&HMI/工业机器人收入约37/43/10/8亿元,工业机器人增速高于通用自动化增速。单三季度同比下滑7%,主要系光伏锂电行业需求大幅下滑,同时PLC在3C/机床/金属制品等行业的增长势头良好,部分抵消光伏、锂电行业下滑影响。预计公司10月业务订单会实现同比正增长,下游流程行业、工程机械电动化、泛3C等领域表现相对较好。另去年四季度光伏锂电基数减少,且目前锂电受益于海外项目和3C电池需求有所企稳,负面影响减少。
新能源汽车业务保持较好增速,电梯业务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约96%,目前电驱系统类产品占比约80%,业务毛利率相对偏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正通过提升规模、内部挖潜、效率提升推动盈利水平的提升。四季度是汽车行业的高峰期,预计四季度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仍将实现较好增长。另轨道交通/智慧电梯收入36/3.4亿元,同比下降约-6%/-9%,国内新梯需求较弱,公司正通过海外跨国企业客户、电梯后服务市场及大配套业务来弥补国内需求的下滑。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工控龙头,短期因产品结构变化及竞争加剧业绩增速有所放缓,不改长期增长趋势。目前新能源车业务进入收获期,盈利能力逐步提升,同时工控需求有望修复,整体业绩或将回暖。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9.69/59.66/72.05亿元(前值51.81/62.65/74.66亿元),对应PE30/25/21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国产替代进展不及预期;产品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26 | 华福证券 | 邓伟 | 维持 | 买入 | 通用自动化临近拐点,新能源车爆发式增长 | 2024-10-31 |
汇川技术(300124)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54.0亿元(同比+26.22%),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1.04%),扣非归母净利润31.3亿元(同比+2.91%)。单季度来看,公司Q3实现营收92.1亿元(同比+20.13%),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0.54%),扣非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9.54%)。
毛利率结构性下滑,非经波动影响较大。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31.0%(同比-4.8pct),净利率13.5%(同比-3.2pct),主要受新能源车收入占比提升影响,其中Q3单季度毛利率29.7%,净利率13.8%,盈利波动还受到投资收益大幅下滑、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子公司苏州汇川控制适用所得税率变化影响。
新能源车支撑收入增长,工控低点期待财政刺激。①通用自动化:Q3收入约34亿元,同比下滑约8%,主要受到光伏、锂电高基数影响,其中通用变频器/通用伺服/PLC&HMI/工业机器人收入约12/13/3.1/2.2亿元,同比
变化约-2%/-15%/-25%/+8%,通用伺服及配套PLC主要应用在光伏下游,需求受限更为明显。展望Q4,我们预计光伏锂电等基数压力减弱,纺织、包装等传统行业和3C电子需求持续恢复,后续财政政策发力将进一步推进制造业复苏预期,同时设备更新周期的持续性也将受益特别国债、降息降准刺激。②新能源车:Q3收入约44亿元,同比增长约91%。乘用车方面,主要客户(理想、广汽、小鹏、小米等)交付量同比增长,商用车方面,汇川联合动力9月装机量为12224辆,市占比27.6%,维持第一且较上月有所上涨。子公司联合动力上半年净利润率6.32%,收入及盈利大超预期,Q4有望实现更多利润贡献。③智慧电梯:Q3收入约13亿元,同比下滑约12%。2024年1-9月,国内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下滑24.4%,其中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累计同比下滑23.9%/35.3%/24.5%。公司有望通过把握后服务市场和大配套市场的结构性机会来对冲地产周期的影响,④轨交交通:Q3收入约1.2亿元,同比下滑约29%。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整体经济弱复苏,通用自动化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公司战略业务投入加大,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9.2/60.1/72.4亿元(前值50.5/61.2/76.0亿元),同比增长4%/22%/21%,给予2025年30倍PE,目标价67.2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复苏不达预期;房地产及新能源车增长不达预期。 |
27 | 群益证券 | 赵旭东 | | 持有 | 3Q新能源汽车业务维持高增,工控业务依旧承压 | 2024-10-29 |
汇川技术(300124)
结论及建议:
公司业绩: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54.0亿元,YOY+26.2%;录得归母净利润33.5亿元,YOY+1.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1.3亿元,YOY+2.9%,位于业绩预告范围中枢,符合预期。
其中,3Q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2.1亿元,YOY+20.1%;录得归母净利润12.4亿元,YOY-0.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7亿元,YOY-9.5%。
3Q24公司收入增长两成,主因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Q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2.1亿元,YOY+20.1%,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分业务看,3Q单季度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营收约44亿元,YOY+91%,主要受益于客户车型销量快速增长,其中理想、小鹏3Q销量同比增长45%、16%;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营收约34亿元,YOY-7%,其中,通用变频器、通用伺服、PLC&HMI同比分别下降2%、15%、25%;智慧电梯业务实现营收实现营收约13亿元,YOY-12%,主因地产等下游需求较弱。
毛利率有所下滑,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下降近一成:3Q单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9.7%,同比下降5.3pcts,主因低毛利率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占比提高17.2pcts至47.2%,同时高毛利率的通用自动化业务毛利率有所下滑。费用方面,公司3Q期间费用率为17.1%,同比下降1.9pcts,主要是因为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1.7pcts。整体看,由于自动化业务毛利率下降,公司3Q利润有所承压,扣非后净利润10.7亿元,YOY-9.5%,扣非后净利率下降3.8pcts至11.6%。
公司加大国际化、数字化等战略业务投入,成长性依旧:国际化方面,公司加速海外体系建设,新设越南等子公司及办事处,并在泰国新建汇川联合动力工厂,24H1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6.8%。目前公司在欧洲市场与纺织、空调、注塑机等行业的全球TOP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部分项目已获得订单,未来将逐步转化为收入。而在数字化领域公司也取得突破,10月于工博会公司展示工业数字化平台InoCube、全场景智能化工业控制软件平台iFA Evolution等先进软件成果,软硬件结合竞争力有所提升。近期收购的法国工业软件公司Irai也将进一步补充公司数字孪生相关的技术。随着国际化、数字化战略的逐步落实,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收入增长有一定保障。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考虑到工控自动化行业尚未转暖,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47、58、69(此前为50、61、73亿元),YOY分别为+0%、+22%、+19%,EPS为1.8元、2.2元、2.6元,当前A股价对应PE分别为32倍、27倍、22倍,暂给予“区间操作”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价格竞争激烈、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工控自动化市场回暖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受阻 |
28 | 信达证券 | 武浩,孙然 | 维持 | 买入 | 新能源车业务持续高增,国际化推进加速 | 2024-10-29 |
汇川技术(300124)
事件:公司2024Q1-Q3实现营业收入253.97亿元,同比+26.22%;归母净利润33.54亿元,同比+1.0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35亿元,同比+2.91%。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41亿元,同比+20.13%;归母净利润12.36亿元,同比-0.54%。
点评:
新能源车业务高增长。2024Q1-Q3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收入104亿元,同比+96%,维持高增态势。参考NE时代数据,2024年8月,汇川技术电驱动装机量为56188套,同比+53.6%,市场份额为8%;驱动电控方面,汇川装机量139209套,同比+54.2%,市场份额为10.7%;定子方面,汇川装机量162264套,同比+158.1%,市场份额为9.3%。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国际化推进,新定点车型逐步放量,公司新能源车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国际化持续推进,坚定研发投入。公司在加大国际化、能源管理、数字化等战略业务投入的同时,对费用进行总体调控,公司研发、销售、管理等费用增速低于收入增速。2024Q1-Q3公司研发投入22亿元,同比增长9%,研发费用率8.7%,三费投入46亿元,三费率18.2%。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61/73亿元,同比增长5.6%、21.8%、19.1%。截止10月29日市值对应24、25年PE估值分别是30/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技术迭代变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风险;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等。 |
29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谢哲栋,许钧赫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工控进入底部区间,新能源车持续超预期 | 2024-10-29 |
汇川技术(300124)
投资要点
Q3营收同比+20%、归母净利润同比-1%、扣非净利润同比-10%、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公司24Q1-3/24Q3营收254.0/92.1亿元,同比+26%/+20%,归母净利润33.5/12.4亿元,同比+1%/-1%,扣非净利润31.4/10.7亿元,同比+3%/-10%。24Q1-3/24Q3毛利率为31.02%/29.7%,同比-4.8/-5.3pct,1)预计Q3工控、新能源车、电梯业务毛利率因竞争加剧,同环比均下降,低毛利的新能源车业务占比上升,带动毛利率结构性降低;2)Q1-3投资收益0.36亿元,同比减少67%,系汇率波动导致合营企业前海晶瑞海外基金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3)Q1-3所得税费用2.4亿元(去年同期0.7亿元),系子公司汇川控制所得税减免过期;4)Q1-3资产处置损益1.7亿元(去年同期59万元),系搬迁的房产处置收益;5)Q1-3信用减值损失0.97亿元(去年同期1.9亿元),系某客户影响消除。业绩位于预告中值,符合市场预期。
通用自动化:24Q1-3收入约109亿、同比+4%,其中Q3收入同比-7%。1)行业层面,24Q3OEM市场销售额同比-4.3%,降幅环比有所缩窄;锂电光伏Q3预计同比-30%,拖累行业,但纺织/包装/机床/印刷/注塑/食饮等受益于终端出海需求,均恢复+5%以上增长。2)公司层面,汇川新能源需求Q3仍同比下滑30%左右,但传统行业靠出海&下沉渠道&多品类解决方案等方式,预计Q3份额同增3pct+,Q3预计同比增长15%+。分产品来看,24Q3变频/伺服/小型PLC份额19.6%/28.5%/13.9%,同比+1.8/-1.2/-1.2pct,主要系新能源拖累。利润端,内资价格竞争激烈+海外龙头降价去库,公司工控Q3利润率我们预计同比下降2pct+。综合来看,当前时点OEM市场或正式见底(汇川业绩、库存、价格均处于底部区间),展望Q4,预计工控订单随新能源基数降低有望恢复至同比+10%~15%,全年板块收入有望同比+5-10%。
新能源汽车:24Q1-3收入约104亿、同比+96%,其中Q3收入同比+90%、净利率维持6+%、全年收入有望同增达70%。公司前期新增定点较多(核心客户新车型、混动、海外客户等)并持续放量,1)新客户:小米是爆品,高价值量的三合一提供核心增量;2)新车型:与广汽深度合作,由埃安拓展至传祺、合创、昊铂等。同时理想配套新车型进一步放量;3)新方案:由单电控到混动系统,渗透率快速提升,进口替代不断加速。综合来看,因24年单车价值量年降超预期,假设提至10%年降,预计平均ASP提升20%+。展望全年,我们预计收入有望同比+70%左右、达到150-160亿,费用大幅摊薄带动全年利润率上修到6%+,为今年主要净利润增量。
电梯:24Q1-3收入约36亿元、同比-6%,其中Q3收入同比-12%。24Q1-3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22%,需求承压,近期一揽子政策出台,危旧房改造、信贷规模增加等措施有望推动需求止跌回稳;公司凭借电梯大配套及持续渗透海外市场(24Q1-3海外电梯收入占比我们预计接近20%),我们预计电梯收入全年同比-5%-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50.3/60.1/71.8亿元,同比+6%/+20%/+19%,对应现价PE分别31倍、26倍、21倍,给予25年35倍PE,目标价78.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竞争加剧等。 |
30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谢哲栋,许钧赫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预告点评:工控进入底部区间,新能源车持续超预期 | 2024-10-20 |
汇川技术(300124)
投资要点
24Q1-3收入同比预增20%~30%,归母净利润同比-4%~6%,扣非净利润同比0%~5%,扣非略低于市场预期。按中值,24Q1-3收入252亿元、同比+25%,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4/31亿元、同比+1%/+3%,其中Q3收入92.0亿元、同比+20%,归母/扣非净利润12.4/10.7亿元、同比持平/-11%,主要系:1)工控业务收入及盈利能力略降;2)三费费率有所控制而降低,但所得税费用增加;3)非经常损益方面,股权类投资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但Q3子公司搬迁确认房产处置收益;4)信用减值影响消除,剔除后预计净利率同环比略有下滑。
通用自动化:需求承压下仍优于行业,预计24Q1-3收入同比+5%~10%,其中Q3同比-5%~0%,为22年以来首次同降,预计四季度恢复至10%+增长。分下游看,24Q3新能源相关需求继续同比下滑,传统行业我们预计稳健增长,但部分出海相关需求(纺织、注塑机等)相对H1走弱。同时内资价格竞争激烈+海外龙头降价去库,公司工控板块Q3利润率我们预计同比下降2pct+。综合来看,当前时点OEM市场或正式见底(汇川业绩、库存、价格均处于底部区间),展望Q4我们预计工控订单随新能源基数降低有望恢复至同比+10%~15%,全年板块收入有望同比接近10%左右增长。
新能源汽车:定点进一步放量下,预计24Q1-3收入同增90%+,其中Q3收入同增70%+,净利率维持5-6%,全年收入有望同增达70%。公司前期新增定点较多(核心客户新车型、混动、海外客户等)并持续放量:1)分客户看,TOP3客户理想/广汽埃安/小鹏24Q3销量分别同比+45%/-29%/+13%;2)分车型看,根据GGII,24M7-8汇川乘用车/PHEV车型配套数量同比+80%/+49%,同时高价值量的三合一、混动系统渗透率快速提升。展望全年,我们预计收入有望同比+70%左右、达到150-160亿元,费用大幅摊薄、带动全年利润率上修到6%+,成为今年主要的净利润增量。
电梯:地产增量政策出台有望推动电梯行业止跌回稳,预计24Q1-3收入同比约-5%,其中Q3收入预计同比-10%~-5%。24M1-9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22%,需求承压,但近期一揽子政策出台,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信贷规模增加等措施有望推动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同时公司凭借电梯大配套及持续渗透海外市场,我们预计电梯收入全年同比-5%-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工控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我们下调24-26年归母净利润至50.3/60.1/71.8亿元(前值为54.6/66.2/78.4亿元),同比+6%/+20%/+19%,对应现价PE分别32倍、26倍、22倍,给予25年35倍PE,目标价78.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竞争加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