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开源证券 | 陈蓉芳,刘琦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阵痛期已过,高端产能扩产成长可期 | 2025-08-15 |
奥士康(002913)
2025H1营收快速增长,泰国工厂亏损等因素拖累业绩,维持“买入”评级2025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5亿元,yoy+19.43%,实现归母净利润1.96亿元,yoy-11.96%。单Q2,公司实现营收14.01亿元,yoy+19.65%,qoq+20.33%;实现归母净利润0.84亿元,yoy-24.61%,qoq-25.56%;实现毛利率20.91%,yoy-2.95pct,qoq-3.16pct;实现净利率5.66%,yoy-3.81pct,qoq-3.99pct,营收同环比快速增长,利润由于泰国工厂爬坡等因素影响略有下降。基于泰国工厂亏损情况,我们小幅下调2025、2026年利润预期,新增2027年利润预期,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25/7.45/9.87亿元(原值为5.66/8.33亿元),EPS为1.66/2.35/3.1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4.2/17.1/12.9倍,我们看好公司AI、汽车电子等领域发展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服务器、汽车电子、AIPC等多驾马车并驾齐驱,业务多点开花
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AI属性业务增多。(1)数据中心及服务器营收规模提升,服务器CPU主板、存储板、散热板等产品稳定批量交付,GPU板组也在部分客户中取得实质性进展。(2)汽车电子产品结构持续升级,成功与多家海外知名Tier1厂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3)AIPC渗透率持续提升,客户的桌面智能一体机产品公司也是重要供应商。
持续布局高端产能,长期增长动力充足
泰国工厂主要承接AI服务器、AIPC及汽车电子等高端PCB产品的海外订单,目前处于产能爬坡及良率提升阶段。公司近期发布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10亿元,用于高端印制电路板项目,本项目计划投资金额18.2亿元,主要增加公司高多层及HDI产能。高端产能的持续扩充有利于公司后续AI领域客户的渗透,成长动能充足。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景气;竞争加剧影响盈利能力;客户导入节奏不及预期。 |
2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 | 首次 | 买入 | 联接世界、导通未来 | 2025-07-02 |
奥士康(002913)
投资要点
AI、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需求拉动PCB行业转型升级。全球高端算力需求在人工智能的驱动下急剧增长,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共同促进了服务器及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PCB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释放。未来汽车电子、AI服务器、AIPC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突破,将持续驱动PCB产业向高频高速、高性能及高密度的方向转型升级,引领行业迈向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发展阶段。
拓展高端客户群体,巩固汽车电子PCB领域地位。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电子程度较高,PCB用量是传统能源车的数倍,加上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新兴技术对PCB性能要求更高,高频高速PCB需求增加,从量价双向促使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量的提升。公司聚焦满足汽车电动化过程中的电控系统、智能化过程中智能座舱及驾驶自动化系统所带来的PCB需求,持续投入下一代技术研发,进一步强化在智能汽车领域的优势,形成新的业绩增长极。目前,公司大力拓展高端市场,积极开拓高端客户群体,凭借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成功与多家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及Tier1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汽车电子PCB领域的市场地位。
迅速切入AIPC市场,目前已实现稳定供货。2024年全球AIPC出货量达到4,800万台,占个人电脑(PC)总出货量的18%;Canalys预计到2025年,AIPC出货量将超过1亿台,占PC总出货量的40%;到2028年,AIPC出货将达到2.05亿台,2024-2028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44%。在AIPC市场兴起之初,公司迅速切入该领域,通过与行业内多家PC厂商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解决方案。目前,公司AIPC产品已实现稳定供货。
把握数据中心市场机遇,推出一系列高性能PCB产品。受AI算力需求激增驱动,服务器市场显著放量。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2024年全球AI服务器产值达2050亿美元,出货量同比增长46%,预估AI服务器2025年全年出货量将年增近28%。公司洞察该领域对PCB产品在高性能、高可靠性方面的高端要求,通过不断丰富产品矩阵,推出一系列满足数据中心及服务器应用需求的高性能PCB产品,有效提升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数据中心及服务器PCB市场的地位。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0/67.2/8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7.0/9.2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 |
3 | 开源证券 | 陈蓉芳,刘琦 | 首次 | 买入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业绩预期出现反转,多领域重拳出击步入收获阶段 | 2025-03-19 |
奥士康(002913)
业务转型收获期,业绩有望迎来反转,估值低位具有安全垫
2024年在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波动、工厂投产等因素影响下,业绩有回调,2025年全方面改善,业绩有望反转。具体来看:(1)业务结构改善,PC、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2)泰国基地产能释放,将在营收端给予正向贡献,爬坡顺利将促进利润率提升;(3)新客户导入进程加快,随着泰国基地放量,在日本名幸的“背书”下,海外重点客户导入有望更加顺利。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9/5.66/8.33亿元,EPS分别为1.16/1.78/2.63元,对应PE分别为25.6/16.7/11.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AIPC+AI服务器+汽车电子多领域重拳出击
AIPC方面,DeepSeek等模型出现有望带动AIPC渗透率提升,相较于传统PC,AIPC所需PCB的层数更高,且应用HDI技术,价值量提升明显,公司是PC领域PCB核心供应商,将充分受益。AI服务器方面,在英伟达、AMD、云厂商等的主导下,公司与AMD战略合作,未来有望供应其AI服务器产品,同时泰国基地也将助益公司开拓其他海外服务器客户,增量可期。汽车电子方面,汽车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升级带动PCB需求提升,公司服务于国内外重点客户,且目前有较大机会拓展北美知名车企,具有较大增量弹性。
泰国基地产能逐渐释放,海外市场拓展节奏加快
公司泰国基地投资12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设计月产能12万平,一厂已于24年末投产,处于产能爬坡阶段,目前进展顺利,有望在2025年贡献利润新增量。日本名幸增资泰国基地,持股比例约15%,日本名幸主要与海外重点客户合作,其汽车业务占比超过50%,同时也在服务器等领域和知名企业合作,公司有望在日本名幸的“背书”下加快海外业务拓展节奏,更好实现产品和客户结构的调整。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产能爬坡节奏、工厂建设进程不及预期、竞争激烈对产品价格和毛利率的不利影响。 |
4 | 中泰证券 | 王芳,刘博文 | 维持 | 买入 | 奥士康:24H1业绩平稳,服务器+AIPC打开成长空间 | 2024-09-05 |
奥士康(002913)
投资要点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4年中报,公司24H1实现营收21.47亿元,yoy+5.2%,归母净利润2.22亿元,yoy-20%,扣非归母净利润2.11亿元,yoy-19.7%;毛利率24.68%,yoy-1.3pct,净利率10.36%,yoy-3.3pct。
24Q2公司营收11.71亿元,yoy+13.1%,qoq+19.8%,归母净利润1.11亿元,yoy-24.5%,qoq-0.7%;扣非归母净利润1.09亿元,yoy-25.4%,qoq+8%,毛利率23.9%,yoy-2.2pct,qoq-1.8pct。
积极布局服务器/AIPC/汽车领域,后续成长动力足
数据中心及服务器领域:在数据中心及服务器领域,AI服务器是公司重点布局的战略性赛道,公司持续关注高端服务器及下一代服务器产品开发。高端服务器产品开发围绕高端产品的小间距BGA夹线、SI数据库、背钻stub、对准度等技术升级,可实现批量承接。2)在AIPC领域,公司进行专案材料、设计、测量和制程提升研究,特别针对AIPC开发所涉及到的各类HDI技术和通孔制作,并具备批量生产的制程能力。3)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车域控制器、半软板域控器和三防漆类等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面也完成了相关技术储备。
名幸电子入股泰国厂助发展,扩高端产能迎AI大趋势
1)公司拟与日系PCB龙头名幸电子合作共同建设泰国工厂,名幸电子出资2000万美元拟持股泰国厂不超过14.9%股权;合作方明幸电子为日系pcb龙头厂商,主要下游为汽车、数通、消费电子等领域,与日系pcb龙头厂商合作有助于公司泰国厂技术能力提升及更快的导入客户,助力泰国厂更好发展;
2)拟向广东基地增资4.5亿元用于年产96万平HDI产能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能力,助力结构改善,迎接AI发展大趋势。
投资建议
考虑到宏观环境不确定性,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6.03/7.5/9.17亿元(此前预计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9.03/12.53亿元)按照2024/8/30收盘价,PE为13/10/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建产能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外围环境波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