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开源证券 | 赵旭杨,王镇涛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务表现优异,营收利润稳健双增 | 2025-08-26 |
华阳集团(002906)
公司发布2025H1报告,营收利润稳健双增长
华阳集团2025H1实现营业收入53.11亿元,同比+26.65%,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18.9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16.53%;其中2025Q2,实现营业收入28.22亿元,环比+13.36%,实现归母净利润1.86亿元,环比+19.5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3亿元,环比+15.67%。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2025H1两大业务经营良好。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9.17/12.04/15.1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5/2.29/2.89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8.5/14.1/11.2倍,维持“买入”评级。
两大业务收入显著高增长,费用管控初显成效
盈利端,公司2025Q2毛利率19.50%,同比-2.44pct,环比+1.31pct;净利率6.64%,同比基本持平,环比+0.35pct。分业务收入方面,公司2025H1汽车电子业务收入37.88亿元,同比+23.37%,精密压铸业务收入12.92亿元,同比+41.32%,显著高增长,或因客户订单开拓所致。费用端,2025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16%/2.06%/7.73%/0.25%,环比变动-0.01pct/-0.40pct/0.21pct/-0.19pct,受益于规模效应同时亦彰显优异管理能力。
产品技术新突破,订单需求上升助推全球化产能潜力释放
公司以华阳开放平台为基础,助推高通、芯驰、联发科等多平台座舱域控制器和主流大模型的落地;新产品VPD国内率先量产,座舱域控、HUD、电子后视镜、三电系统零部件等产品收入实现高增长,推进舱驾一体域控技术方案优化,产品已达可量产阶段。公司客户基盘进一步扩张,汽车电子业务获Stellantis集团、福特、大众、吉利、小米、小鹏、理想等客户新定点项目,精密压铸业务获得采埃孚、博世等重要项目。此前,公司于第四届ATC智能座舱及内饰技术周峰会中宣布,实现了虚拟全景显示(VPD)与斜投影AR HUD的融合。公司产能已在惠州、上海新建厂房,长兴华阳精机二期建设项目、江苏中翼产能扩建项目已开工,并在泰国、墨西哥设立子公司,有望加速海外业务拓展,前景广阔。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激烈、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2 | 东莞证券 | 刘梦麟,吴镇杰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汽车电子与精密压铸双轮驱动,海内外客户群持续扩容 | 2025-08-25 |
华阳集团(002906)
投资要点:
事件:华阳集团发布2025年半年报。
2025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11亿元,同比增长26.65%;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18.98%;扣非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16.53%。分季度来看,2025Q2实现营业收入28.22亿元,同比增长28.10%;实现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28.52%。
汽车电子与精密压铸双轮驱动,产品市占率位列全国前列。分产品来看,2025年上半年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业务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汽车电子实现营业收入37.88亿元,同比增长23.37%;精密压铸实现营业收入12.92亿元,同比增长41.32%。公司半年报显示,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2025上半年公司HUD产品市占率继续位列国内第一名;车载无线充电产品市占率继续位列国内第一名,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至第二名。
产品技术持续突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4.40亿元,同比增长17.92%。其实汽车电子业务产品技术持续升级,新产品VPD率先量产,产品引领市场并实现全球首家量产。
海内外客户群持续扩容,订单开拓成果显著。公司汽车电子新开拓订单继续增长,其中屏显示类、数字声学、电子后视镜、车载无线充电、精密运动机构等产品订单额大幅增加,获得Stellantis集团、福特、安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奥迪、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等国际品牌客户新定点项目;公司精密压铸业务获得采埃孚、博世、博格华纳、尼得科、比亚迪、舍弗勒、联电、伟创力、泰科、莫仕、安费诺以及其他重要客户新项目,订单开拓成果显著。
公司有序推进产能扩建和全球化布局。公司开展多地产能扩充计划,目
前汽车电子业务惠州新建厂房、上海新设生产基地,精密压铸业务长兴华阳精机二期建设项目、江苏中翼产能扩建项目均已开工。公司已设立泰国、墨西哥子公司,推进海外业务的发展,全球化布局有序推进。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3/11.55/14.5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8.18/13.58/10.7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项目量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客户开拓不及预期等。 |
3 | 国信证券 | 唐旭霞,杨钐 | 维持 | 增持 | 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9%,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业务持续增长 | 2025-08-24 |
华阳集团(002906)
核心观点
2025Q2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8.5%。公司2025Q2实现营收28.22亿元,同比增加28.10%,环比增加13.36%,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加28.52%,环比增加19.57%。2025H1,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收入37.88亿元,同比增加23.37%,毛利率16.91%,同比-2.89pct,公司精密压铸业务收入12.92亿元,同比增加41.32%,毛利率24.22%,同比-1.51pct。
2025Q2公司毛利率环比提升1.3pct,四费率稳中有降。2025Q2,公司毛利率19.5%,同比-1.8pct,环比+1.3pct,净利率6.6%,同比+0.0pct,环比+0.4pct。2025Q2,公司四费率为12.2%,同比-1.0pct,环比-0.4pct。
华阳与华为、小米深度合作,多款车型搭载华阳座舱产品。华阳为M5、M7提供HUD、液晶仪表、无线充电及NFC钥匙模块等。公司为SU7Ultra配套翻转式仪表屏、50W大功率无线充电产品,为小米YU7打造天际屏全景显示。聚焦汽车智能化和轻量化,产品持续升级,客户结构优化。1)汽车电子:产品方面,2025H1,公司电子后视镜、座舱域控、车载摄像头、数字钥匙、精密运动机构、数字声学、屏显示等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目前公司已推出舱泊一体域控、舱驾一体域控产品,在研中央计算单元等跨域融合产品。客户方面,公司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前五大客户占比均衡,部分新势力、国际车企客户销售占比提升,长安、北汽、小米、Stellantis集团、小鹏、蔚来、东风、福田等客户营业收入大幅增长。2025H1,公司汽车电子新开拓订单继续增长,其中屏显示类、数字声学、电子后视镜、车载无线充电、精密运动机构等产品订单额大幅增加,公司获得Stellantis、福特、安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奥迪、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等国际品牌客户新定点项目;公司获得长安、奇瑞、吉利、长城、北汽、赛力斯、小鹏、小米、理想等自主品牌客户的新定点项目。2)精密压铸:2025H1,公司应用于汽车智能化相关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零部件、光通讯模块、汽车高速高频连接器相关零部件及汽车制动、传动系统零部件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025H1,公司精密压铸业务获得采埃孚、博世、博格华纳、尼得科、比亚迪、舍弗勒、联电、伟创力、泰科、莫仕、安费诺等客户新项目。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产品渗透率不及预期风险。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5/26/27年营收125.2/154.3/190.3亿,预计25/26/27年净利润8.5/11.0/14.2亿,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4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孙仁昊 | 维持 | 买入 | 2025中报点评:25Q2毛利率环比提升,业绩符合预期 | 2025-08-21 |
华阳集团(002906)
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22亿元,同环比+28.10%/+13.36%;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环比+28.52%/+19.57%;扣非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环比
24.14%/+15.67%,业绩符合预期并体现较强韧性。
规模效应显现叠加压铸高增,双业务驱动营收持续扩张。分业务看,2025H1汽车电子实现营业收入37.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36%,毛利率同比下降2.89pct,或因屏幕业务增速快于高毛利率的HUD业务所致。2025H1精密压铸实现营业收入12.92亿元,同比增长41.35%,增速显著高于汽车电子,受益于产能释放与客户拓展,成为新的增长极。
毛利率环比改善但同比承压,新业务投入期特征明显。2025Q2毛利率为19.50%,环比提升1.32pct,主要受内部降本增效及高毛利精密压铸占比提升影响;同比下降1.76pct(24Q2为21.26%),精密压铸毛利率24.22%,同比-1.51pct,仍维持较高水平;汽车电子毛利率16.91%,同比-2.89pct,系汽车电子业务受行业竞争影响毛利率下滑及高毛利的HUD业务收入提升较慢所致。25Q2营业外收入为0.11亿元,系应收账款保险赔付所致。
费用端控制与减值改善双驱动,盈利弹性逐步释放。2025Q2期间费用总额3.44亿元,同比+18.34%。其中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2.11%,推动其智能化战略布局。2025Q2期间费用率12.19%,同比下降1.68pct,环比下降0.39pct,彰显公司成本管控成效较好;研发费用率为7.74%,环比仅+0.22pct,显示公司投入效率提升。2025Q2公司资产减值及信用减值合计-0.18亿元,较24Q2的-0.35亿元大幅收窄,减值拖累效应弱化,释放利润弹性。
智能化深化与出海突破:公司智能化项目持续加速落地,智能座舱优势持续巩固。海外客户HUD及无线充电项目稳步推进,全球化布局有望进入收获期。公司2025Q2延续稳健增长态势,业务结构优化带动盈利能力改善。预计智能化与出海双轮驱动下,未来业绩有望保持高质量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营收预测为127.0/155.6/187.1亿元,同比分别+25%/+23%/+20%;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0/11.3/14.0亿元,同比分别+38%/+26%/+24%,对应PE分别为19/15/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下游需求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