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华安证券 | 张志邦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符合预期,静待盈利触底 | 2024-09-01 |
天赐材料(002709)
主要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
公司24年H1实现营收54.5亿元,同比-31.76%,主系电池材料产品的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实现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81.56%,扣非后归母净利1.862亿元,同比-85.35%。
电解液上半年价格波动较平稳,磷酸铁业务有望下半年减亏。
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24H1实现营收47.31亿元,同比-36%,毛利率为17%,同比减少13pct。分业务来看,24Q2公司电解液出货约11万吨,单位盈利维持在800元/吨,预计全年盈利水平仍较平稳。磷酸铁方面,24H1公司出货约3.3万吨仍为亏,预计随下半年量增,亏损有望收窄。
订单加速集中,产能有望快速出清。
2024年6月17日,天赐材料子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供货协议,24-25年预计供应固体六氟磷酸锂用量为58,600吨对应数量电解液产品。当前,预计二三线厂商普遍亏损,市场份额向产能优质的公司集中,不具成本优势的尾部产能将逐步出清,天赐作为行业领军盈利有望修复。
深化一体化布局,构建核心成本优势
资源循环业务方面,公司推进参股子公司的碳酸锂产线的调试运营,打通从原矿端到高纯级碳酸锂的全链条生产流程,叠加碳酸锂期货套保业务的开展,进一步降低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回收业务上,公司围绕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开展,采用带电破碎+高低温处理工艺,电池黑粉回收率达到98%。
投资建议
公司规模优势和自供成本优势较为明显,下行周期仍有盈利相对优势。我们预计公司24/25/26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6.14/15.24/20.49亿元,对应PE43x/17x/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风险等 |
22 | 中银证券 | 武佳雄 | 维持 | 增持 | 业绩符合预期,持续深化国际化布局 | 2024-08-30 |
天赐材料(002709)
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上半年实现盈利2.38亿元,同比减少81.56%。公司电解液核心原材料自供比例进一步提升,持续深化“一体化”与“国际化”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1.56%,符合预期: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54.50亿元,同比下降31.76%;实现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下降81.5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下降85.35%。根据公司半年报计算,2024Q2实现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79.26%,环比增长7.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下降85.38%,环比下降15.06%。公司此前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上半年实现盈利2.1-2.6亿元,公司实际业绩符合预期。
原材料自供比例提升,盈利承压:公司持续推进基础材料供应链整合及添加剂的降本措施,稳步提升核心原材料的自供比例,六氟磷酸锂和LiFSI的自供比例已超过97%,电解液产品市占率及盈利水平仍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正极材料业务方面,上半年公司磷酸铁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7%,受产品竞争影响,盈利能力承压。综合来看,上半年公司锂离子电池材料实现营收47.32亿元,同比减少35.86%,毛利率17.11%,同比下降12.93个百分点。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方面,上半年实现营收5.44亿元,同比增长11.36%,毛利率30.78%,同比减少5.25个百分点。
持续深化“国际化”战略布局:公司加快海外业务发展进程,多个海外定点项目进入中试阶段,进展顺利。海外工厂建设有序进行,先后推动美国德克萨斯年产20万吨电解液项目及摩洛哥锂电池材料一体化项目的建设,持续扩大海外产能布局。
估值
结合公司半年报,考虑未来市场仍面临价格压力,我们将公司2024-2026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0.35/0.76/1.25元(原预测2024-2026年摊薄每股收益为0.68/1.05/1.39元),对应市盈率39.6/18.4/11.2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业链需求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出现不利波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产品力不达预期。 |
23 | 华金证券 | 张文臣,申文雯,周涛 | 维持 | 买入 | 公司龙头地位稳固,海外市场稳步推进 | 2024-08-29 |
天赐材料(00270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8月27日发布中报,2024年中期实现营业总收入54.50亿元,同比-31.8%,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81.6%,扣非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85.4%;其中,2024Q2实现营业总收入29.87亿元、同比-18.7%、环比+21.3%,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79.3%、环比+7.6%,扣非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85.4%、环比-15.1%。
2024H1磷酸铁产品快速增长。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18.85%,同比降低11.6pct、环比降低0.7pct,净利率4.38%,同比降低11.0pct、环比降低0.2pct。2024H1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收47.32亿元,占营收比重约86.82%。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中,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及LiFSI截止报告期末自供比例已超过97%,在公司一体化布局加持下,公司电解液产品市占率及盈利水平仍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磷酸铁产品销量同比实现67%的增长,受产品价格影响,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但由于产品竞争激烈,正极业务盈利能力仍然承压。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实现营收5.44亿元,占比9.97%,日化材料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5%,销售额增长11.36%。其中,公司新型氨基酸甲牛产品完成前两大客户的导入上量。
研发重点将围绕锂电池材料业务。2024H1研发费用3.06亿元,同比-5.80%。未来两年公司的研发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1)锂电池电解液方面,重点将集中于铁锂超高能量密度体系、三元高镍体系、三元高电压体系、硅碳体系、磷酸锰铁锂体系和钠电体系,以及镍锰二元5V电解液开发与快充和半固态/固态电解液及配套解决方案。2)正极材料方面,2024年在产品技术上将主要聚焦于二代及三代压实型磷酸铁锂的稳定量产与销售,并开展长循环型磷酸铁锂、四代压实型磷酸铁锂、新型钠电正极材料等产品开发,满足动力电池市场客户需求。3)其他锂电池材料方面,粘结剂重点研发方向为正负极极耳胶、边涂胶、新型负极粘结剂(新型高硅含量硅碳负极粘结剂、高动力学水性负极粘结剂等),并以改善电池加工性能、安全性能、提升电池循环寿命、降低电池阻抗等为目标进行性能提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专利申请数共936项,其中有502项专利获得授权,包括发明295项,实用新型196项,外观设计11项。
磷酸铁项目有望降本。锂电池材料行业产品价格下降明显,除了龙头企业外,普遍处于盈利周期底部承压状态,竞争持续激烈。今年公司将重点解决30万吨磷酸铁项目(一期)产线的调试问题以及生产工艺改进,通过提升产能利用率来降低磷酸铁的成本,加强产品竞争优势。
海外营收小幅增长,项目建设持续推进。2024H1海外实现营收2.73亿元,同比+13.58%。公司积极推动国际客户的认证与合作,并积极布局海外工厂,先后设立美国天赐、德国天赐,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扩大海外工作团队规模,德国OEM工厂顺利投产、美国电解液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且公司拟通过在摩洛哥设立子公司推动海外一体化产能建设,持续扩大海外产能布局。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电解液龙头,一体化布局具备竞争优势,LiFSI有望持续为公司贡献利润。考虑行业竞争仍然剧烈,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1、15.21、22.06亿元(前次2024-2026年盈利预测分别为11.72、20.62、30.31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41.2、17.6、12.2,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公司新建产线投产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 |
24 | 民生证券 | 邓永康,李孝鹏,席子屹,王一如,朱碧野,李佳,赵丹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电解液盈利短期承压 | 2024-08-29 |
天赐材料(002709)
事件。2024年8月27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54.50亿元,同比-31.76%,实现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81.5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85.35%,业绩整体符合预告预期。
Q2业绩拆分。营收和净利:公司2024Q2营收29.87亿元,同比-18.67%,环比+21.27%,归母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79.26%,环比+7.6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86亿元,同比-85.38%,环比-15.06%。毛利率:2024Q2毛利率为18.28%,同比-12.03pcts,环比-1.25pcts。净利率:2024Q2净利率为4.19%,同比-10.28pcts,环比-0.43pct。费用率:公司2024Q2期间费用率为12.46%,同比1.47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65%、4.42%、5.65%、1.73%。
电解液盈利承压,盈利能力行业领先。电解液盈利承压,主要系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等多方面导致:出货量方面,我们预计公司上半年电解液出货约20万吨,Q2出货量约11.3万吨,同、环比均增长25.56%;单吨盈利方面,公司Q2电解液吨净利0.08万/吨,同比下降86.67%,环比下降27.27%,随着稼动率提升,我们预计下半年单吨净利有望维持0.08万/吨。成本管控能力业内领先,产品结构优化增厚盈利:成本方面,公司拥有行业内领先的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单位产能投资成本及生产成本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产品结构方面,公司通过调整锂离子电池材料的销售策略,积极推进核心原材料6F及LiFSI的外售,有效提升盈利水平。
持续推进磷酸铁项目,构建一体化成本优势。公司上半年重点解决了30万吨磷酸铁项目(一期)产线的调试问题,加强产品竞争优势,同时推进生产工艺改进,开展多项降本措施,目前项目均处于中试阶段。上半年磷酸铁产品出货同比增长67%,随着此类产品持续放量,公司一体化成本竞争优势会更加显著。
积极布局产能,推动全球一体化建设。国内布局方面,公司目前拥有广州、九江、天津等多个供应基地,持续构建全国性及重点国际区域战略供应系统;海外布局方面,德国OEM工厂顺利投产、美国电解液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且公司拟通过在摩洛哥设立子公司推动海外一体化产能建设,持续扩大海外产能布局。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127.60、162.68、191.4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2%、+27.5%、+17.7%,归母净利润为7.26、13.02、19.89亿元,同比分别为-61.6%、+79.4%、+52.7%,当前时点对应PE为36、20、13倍,考虑到公司目前处于周期底部,但一体化布局,盈利优势明显,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波动超预期,产能释放节奏不及预期。 |
25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岳斯瑶,孙瀚博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中报点评:电解液盈利触底,业绩符合预期 | 2024-08-28 |
天赐材料(002709)
投资要点
中报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4H1营收54.5亿元,同-32%,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82%,毛利率19%,同-11pct;其中24Q2营收30亿元,同环比-19%/+21%,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环比-79%/+8%,毛利率18%,同环比-13/-1pct,业绩处于预告中值,符合市场预期。
24Q2电解液出货11万吨+,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出货方面,我们预计公司上半年电解液出货20万吨+,其中24Q2电解液出货11万吨+,环增20%+,我们预计Q2外供液体锂盐5500吨左右(折固1800吨左右),环比接近翻番增长,折电解液1.5万吨,合计对应电解液出货近13万吨,同增40%+,24年电解液我们预计出货接近50万吨,同比20%+增长,此外全年液体锂盐外供有望达1.5-2万吨,折电解液5万吨+,合计总出货有望达50-55万吨,同增30%,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24Q2电解液利润1亿元,单位利润已触底。我们测算24Q2电解液单吨净利约0.08万元,环比微降,贡献盈利接近0.9亿元,外供锂盐盈利接近0.1亿元,电解液板块Q2合计贡献利润1亿元左右,我们预计Q3电解液单位盈利可维持,24年电解液单吨利润0.1万元/吨。8月六氟价格已触底,散单报价不足6万元/吨,二三线厂商已亏现金成本,小厂关停产能,我们预计25年行业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价格有望反转。
磷酸铁24Q2单吨亏损缩窄,资源循环盈利增量显著。我们预计上半年正极板块亏损1.5亿元,其中24Q2磷酸铁及铁锂亏损0.7亿元+,对应磷铁出货2.1万吨,单吨亏损我们预计0.3万元/吨左右,环比明显减亏,此外铁锂业务亏损0.1亿元+,Q3起磷铁出货有望环增30%,亏损体量进一步减少,我们预计24年磷酸铁业务合计影响利润2.5亿元左右。24Q2资源循环板块利润约0.4亿元,其中碳酸锂套保盈利贡献大头。日化业务24Q2我们预计减值接近0.3亿元,合计贡献接近0.2亿元利润,Q3起预计盈利恢复正常,我们预计24年贡献利润1.5-2亿元左右。
费用控制良好、现金流Q2环比高增长。24H1期间费用7.5亿元,同-5%,费用率14%,费用控制良好,其中Q2期间费用3.7亿元,同环比-8%/-1%,费用率12%;24H1经营性净现金流3.6亿元,同-45%,其中Q2经营性现金流3.4亿元,环增1455%;24Q2末存货12.2亿元,较Q1末微降;24Q2其他收益0.42亿,主要系政府补助及碳酸锂期货收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6.1/15.0/22.6亿元,同比-68%/+148%/+50%,对应PE为43/17/12倍,考虑公司处于周期底部,未来价格恢复利润弹性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量不及预期,盈利水平不及预期 |
26 | 国联证券 | 贺朝晖 | | | 2024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一体化布局未来可期 | 2024-08-28 |
天赐材料(002709)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H1实现营收54.50亿元,同比-31.76%;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81.56%。第二季度实现营收29.87亿元,同比-18.67%,环比+21.27%;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79.26%,环比+7.64%。
价格下跌叠加开工率低影响净利
上游碳酸锂原材料价格下跌叠加下游需求不足导致公司2024H1开工率较低,同时下游终端车企降价压力向上游传导,从而影响公司利润。2024H1公司销售毛利率18.85%,同比-11.58pct;公司销售净利率4.38%,同比-11.04pct,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24年6月,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物料供货协议》,承诺至2025年12月31日止,公司向宁德时代预计供应固体六氟磷酸锂使用量为58600吨对应数量的电解液产品,该协议的签订有望使公司2024H2开工率稳步提升。
原材料自供比例及产能利用率提升强化成本优势
2024H1公司六氟磷酸锂及LiFSI自供比例已超过97%,公司一体化布局战略有望强化公司成本优势,目前公司电解液市占率及盈利仍领先行业。公司还积极推进六氟磷酸锂及LiFSI的外售,增厚公司利润,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正极材料业务方面,2024H1公司已解决30万吨磷酸铁项目(一期)产线调试问题,产品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有望降低成本,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
海外布局稳健推进有望贡献业绩新增长
公司加速海外生产布局,德国OEM工厂开始批量生产及供货,目前已具备1.3万吨电解液年产能,同时公司积极推进美国德克萨斯年产20万吨电解液项目,预计经过产能爬坡,海外市场有望打造公司业绩新增长。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由于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3.63/188.05/225.31亿元,同比分别-6.8%/+30.9%/+1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5/13.33/20.26亿元,同比分别-69.1%/127.9%/52.0%,三年CAGR为2.33%,EPS分别为0.30/0.69/1.06元/股,PE分别为45/20/13倍,建议持续关注。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电解液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
27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阮巧燕,孙瀚博 | 维持 | 买入 | 2024H1业绩预告点评:电解液盈利触底 | 2024-07-11 |
天赐材料(002709)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4H1业绩预告。24H1归母净利2.1-2.6亿元,同降80%-84%,扣非净利1.7-2.1亿元,同降83%-87%;24Q2归母净利1.0-1.5亿元,同降75%-84%,环比-16%~+27%;24Q2扣非净利0.7-1.1亿元,同降81%-88%,环比-31%~+9%。其中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利润0.1亿元,后续或冲回,计提减值0.1亿元+。
24Q2电解液出货11万吨+,全年预计25%增长。出货方面,我们预计公司24Q2年电解液出货11万吨+,环增20%+,Q2外供锂盐折固近2000吨,环比接近翻番增长,折电解液1.5万吨,合计对应电解液出货近13万吨,同增40%+,24年电解液我们预计出货50万吨左右,同比25%增长,此外全年锂盐外供有望达0.5-1万吨,折电解液5万吨+,合计总出货有望达55万吨+,同增40%,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24Q2电解液板块盈利1亿元+,单位利润已触底。我们测算24Q2电解液单吨净利约0.1万元,环比微降,外供锂盐单吨利润约0.5万元,电解液板块24Q2合计贡献利润1亿元+,我们预计24全年电解液单吨利润0.1万元左右。目前六氟价格已触底,散单报价6万元+/吨,二三线厂商已亏现金成本,小厂关停产能,我们预计25年六氟行业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价格有望反转。
磷酸铁24Q2亏损环比扩大,日化稳定贡献盈利。我们预计24Q2磷酸铁及铁锂亏损约0.6亿元,环比亏损扩大20%,我们预计24年磷酸铁业务合计影响利润2亿元+。24Q2碳酸锂套保贡献利润约0.2亿元,计入资源回收板块。日化业务我们预计24Q2贡献0.5亿元+利润,我们预计24年贡献利润2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产品价格下降,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1/15.0/22.6亿元(2024-2026年原预期为12.13/21.06/31.04亿元),同比-68%/+148%/+50%,对应PE为50/20/13倍,考虑公司处于周期底部,未来价格恢复利润弹性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量不及预期,盈利水平不及预期 |
28 | 国联证券 | 贺朝晖 | 维持 | 买入 | 一体化布局彰显成本优势,电解液龙头地位稳固 | 2024-06-30 |
天赐材料(002709)
投资要点:
公司深耕电解液领域,市占率持续保持全球第一。一体化布局电解液产业链成本优势明显,有望受益于动力和储能电池带来的下游需求持续提升;新能源结构胶业务加速放量,有望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锂电出货量高增带动电解液需求提升
国内政策端持续加码,叠加下游动力储能电池景气依旧带动电解液需求提升。我们预计2026年全球锂电出货达2387GWh,三年CAGR为27%;预计2026年全球电解液出货量为292万吨,三年CAGR为31%;2026年全球六氟磷酸锂出货量为38万吨,三年CAGR为31%;2026年全球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出货量为8.8万吨,三年CAGR为55%。行业持续增长提升公司发展天花板,LIFSI作为新兴产品增速领先,成为行业最强增长点。
电解液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彰显成本优势
电解液成本占比中,锂盐成本占比约66%,添加剂约11%。2023年公司锂盐自供比例超95%,部分核心添加剂超80%,构建公司坚实成本优势。2023年公司电解液销量达39.6万吨,同比+24%,2023年公司国内电解液市占率达36.4%,全球市占率达31.2%,均位列第一。在未来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下,我们预计公司有望凭借一体化布局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锂盐外售与结构胶放量有望贡献新盈利点
公司自创锂盐工艺提高了原材料的纯度与产出率,LIFSI工艺还可实现副产物循环再利用。目前锂盐盈利能力已位于近年来底部,基本企稳。2024年公司锂盐开始外售,目前已取得比亚迪、国轩高科以及宁德时代大客户订单,有望提供公司业绩新增长点。公司收购东莞腾威实现锂电池用结构胶产品搭建,截至2023年末,结构胶正持续上量中,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后续有望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61.2/198.7/229.1亿元,分别同比+4.6%/+23.3%/+15.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19.6/27.1亿元,分别同比-32.1%/+52.6%/+38.0%,三年CAGR为12.7%,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下滑;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
|
29 | 财信证券 | 杨鑫 | 维持 | 买入 | 与电池龙头签订供货协议,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 2024-06-20 |
天赐材料(002709)
投资要点:
事件:6月17日,公司发布《关于与宁德时代签订物料供货协议的公告》,约定向宁德时代供应固体六氟磷酸锂使用量为58600吨的对应数量电解液产品。
与宁德时代签订《物料供货协议》:2024年6月17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宁德市凯欣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了《物料供货协议》,协议约定,约定自协议生效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宁德凯欣(包含其关联公司)向宁德时代(包含其关联公司)预计供应固体六氟磷酸锂使用量为58600吨的对应数量电解液产品,该数量可根据双方协商上下浮动不超过5%。
按照上月碳酸锂市场均价进行定价:电解液产品之原材料六氟磷酸锂的报价由电池级碳酸锂及其他成本组成,其中电池级碳酸锂定价为上月市场均价乘以约定消耗系数,当六氟磷酸锂价格与市场均价对比持续有较大幅度波动的,则双方重新协商定价。
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若按照单吨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用量为0.12吨测算,我们预计5.86万吨六氟磷酸锂对应电解液约50万吨,对应电池超500GWh,公司在宁德时代的供应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投资建议:电解液环节当前盈利处于底部区间,随着需求的持续增长,供给过剩情况正在逐步好转,此次公司与头部电池企业的协议签订也有利于行业的加速出清。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18、17.87、20.86亿元,对应PE为32.33、22.04、18.88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格局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路线发生重大变化。 |
30 | 华安证券 | 张志邦 | 首次 | 买入 | 电解液韧性依旧,电池用胶放量在即 | 2024-06-06 |
天赐材料(002709)
主要观点:
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报告
公司23年实现营收154.05亿元,同减31%;归母净利润18.91亿元,同减67%,扣非后归母净利18.24亿元,同减67%。23Q4公司实现营收32.81亿元,同减44%,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减90%,扣非后归母净利1.14亿元,同减91%。23年下半年碳酸锂价格大幅波动,公司大额计提存货减值1.81亿元,且电解液盈利空间压缩致公司承压。
电解液销量稳定增长,24年有望底部回暖
23年公司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收141.04亿元,毛利率25.26%,头部地位叠加一体化布局保证公司盈利能力。2023年公司电解液销量共计39.6万吨,同比增长24%,其中Q4出货约11万吨,单吨净利约0.25万元/吨。我们认为,24年上半年电解液板块仍将磨底,下半年有望逐步回暖,预计24年公司电解液出货50万吨,单吨净利0.27万元/吨。
日化材料增长稳定,粘结剂结构胶有望成为新盈利点
2023年全年公司日化材料实现销量10.87万吨,同增12%;23年全年实现营收10.17亿元,同减10.43%;22年下半年公司正式进入锂电池正负极粘结剂及电池用胶业务,目前已形成批量销售并初具市场规模,结构胶的部分主要以东莞腾威的产品体系为主快速上量中。此外,公司计划在清远以及九江做相应产能的升级,电解液盈利承压的同时公司发展新盈利点,周期兜底能力有望加强。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头部,下行周期仍有盈利相对优势,预计公司24/25年电解液分别实现出货47/53万吨,单吨净利为0.27/0.3万元/吨,公司总体归母净利分别为13/19亿元,对应PE30X/20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材料价格波动;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储能发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