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中原证券 | 顾敏豪 | 维持 | 买入 | 公司点评报告:盈利改善叠加新项目投产,四季度业绩大增 | 2025-03-04 |
卫星化学(002648)
事件:公司发布业绩快报,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74.26亿元,同比增长14.32%,实现营业利润70.67亿元,同比增长31.40%,实现净利润60.82亿元,同比增长26.99%,扣非后的净利润60.06亿元,同比增长28.54%,基本每股收益1.81元。
轻烃龙头成本优势稳固,新项目产能投放推动业绩增长。公司主要业务包括C3和C2两大产业链,C3产业链涵盖丙烯及下游丙烯酸、丙烯酸酯;C2产业链为乙烷裂解制乙烯及下游聚乙烯等衍生物。2024年以来,受益于原材料乙烷价格低位运行,公司乙烷脱氢制乙烯装置成本优势稳固,保持了良好的盈利态势。2024年公司多碳醇、乙醇胺等装置陆续投产,公司业务规模进一步提升,轻烃一体化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成本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产品价格方面,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4年聚乙烯、环氧乙烷、聚丙烯、丙烯酸均价分别为8489.83元/吨、6817.48元/吨、6486.25元/吨和7529.24元/吨,同比分别上涨2.93%、4.82%、1.61%和下跌0.02%。受益于业务规模的提升和产品价格的上涨,2024年公司盈利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
四季度盈利进一步改善,公司业绩表现靓丽。根据公司业绩快报测算,2024年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51亿元,同比增长42.87%,环比增长17.68%,实现归母净利润23.89亿元,同比增长71.13%,环比增长45.94%。四季度公司C3产业链产品如丙烯酸、丙烯酸等价格回暖,价差扩大,带动公司盈利上行。加上多碳醇等新项目于2024年7月投产,带来公司产能和业务规模的提升,共同推动了四季度业绩的增长。
轻烃路线成本优势有望维持,保障公司业绩。相比于油头路线,公司的轻烃工艺路线以乙烷、丙烷等轻烃作为原材料。由于美国页岩气革命带来大量的廉价乙烷和丙烷资源,从而为轻烃工艺路线带来巨大的成本优势。2025年的关税政策将乙烷进口关税从2%下调至1%,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了轻烃工艺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彰显了政策的鼓励导向。未来在供给端的约束下,国际油价预计将整体保持中高位运营的态势,美国乙烷价格则在页岩气产量不断提升和出口受限等因素影响下,价格维持低位态势,从而保障公司的成本优势。在成本优势的推动下,公司盈利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
新项目储备丰富,公司未来成长动力较强。公司未来规化项目较多,产能有序扩张,为后续业绩增长带来充足动力。2025-2027年,公司平湖石化丙烯酸技改项目、高分子乳液项目、中韩科锐EAA项目以及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和二期项目预计将陆续投产,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业务规模,为公司后续增长提供充足动力。
未来公司将以轻质化原料为核心,推动轻烃产业链建设,合理布局新能源、新材料、功能化学品等规划项目,稳步实施在建项目,进一步扩大具有竞争力产品的全产业链建设。在多个项目保障下,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具有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5年EPS为1.81元和2.06元,以2月28日收盘价21.23元计算,PE分别为11.76倍和10.33倍。考虑到行业前景与公司的行业地位,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新项目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22 | 群益证券 | 费倩然 | 维持 | 增持 | 业绩超预期,看好产能持续释放 | 2025-02-26 |
卫星化学(002648)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全年预计实现营收474.26亿元,yoy+14.32%;归母净利润60.82亿元,yoy+26.99%,扣非净利润60.06亿元,yoy+28.54%。营收和业绩增长均超预期,扣非净利润符合预期。Q4单季公司实现营收151.50亿元,yoy+42.86%,qoq+17.68%;归母净利润23.89亿元,yoy+71.20%,qoq+45.99%,扣非归母净利润19.17亿元,
yoy+45.72%,qoq+3.41%。
结论与建议:受益于新产能投放和部分产品价差修复,公司Q4利润超预期增长。公司2025、2026年有多个项目投产,业绩有望再上新台阶。看好公司作为国内轻烃裂解龙头企业,立足C2(乙烯下游)\C3(丙烯下游)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维持“买进”评级。
部分产品价差修复,增厚Q4利润:公司Q4单季公司营收和利润同环比均有增长,主要原因有部分产品价格上涨,价差修复。公司C2/C3产业链主要产品价格同比均有所回暖,PE均价8549元/吨(yoy+6%,qoq+4%),环氧乙烷均价8437元/吨(yoy+29%,qoq+1%),苯乙烯均价8846元/吨(yoy+4%,qoq-6%),乙二醇均价4717(yoy+15%,qoq+2%)。C3产业链方面,主要产品丙烯酸均价6769元/吨(yoy+13%,qoq+7%),聚丙烯均价7394元/吨(yoy+0.4%,qoq-1%),丙烯酸丁酯均价8808元/吨(yoy-2%,qoq-1%)。C2/C3产业链产品-原料价差整体增大,公司利润增厚。此外,Q4单季非经常性损益数额较大,我们预计主要是公司白银(催化剂原料)租赁和远期外汇估值变动损益影响。2025年以来,公司大部分产品价格环比持平,丙烯酸及下游产品价格上行,预计公司C3产业链利润将得到增厚。
新产能投放贡献业绩,产能持续释放保障成长:Q4公司平湖基地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项目充分贡献业绩,2024年7月项目投产,其中包括90万吨PDH、80万吨丁辛醇、8万吨新戊二醇及配套装置。平湖基地项目建成后,公司形成“丙烯-丙烯酸-丙烯酸酯”的产业链闭环,实现核心原料自供,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厚公司利润。
产能密集释放期,产业链持续延伸:公司作为国内轻烃裂解龙头企业,立足自身C2/C3产业,持续往下游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延伸,规划多个在建项目。年产20万吨精丙烯酸项目将在2025年建成;与SK合资的年产4万吨EAA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此外公司投资257亿元建设的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已经开始建设,预计2025、2026年分别完成一期、二期建设,将进一步提高公司C2产业链附加值。原料方面,公司在美国自有乙烷运输管道和码头,且有专门的乙烷运输船队,目前有14艘VLEC船,在原料供应方面具备优势。公司还订购了14艘乙烷运输船,一阶段6艘VLEC乙烷船预计于2026年初交付。公司上下游新产能在2025、2026年均密集释放,预计将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我们上修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净利润61/74/90亿元,yoy+27%/+22%/+21%,折合EPS分别为
1.81/2.19/2.66元。目前A股股价对应的PE为11/9/8倍,公司作为国内轻烃裂解龙头,持续丰富产业链,2025年估值偏低,维持“买进”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价格不及预期;2、新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等 |
23 | 天风证券 | 张樨樨,朱韬宇 | 维持 | 买入 | 2024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提高27% | 2025-02-26 |
卫星化学(002648)
1.2024年业绩快报,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60.8亿
根据公司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0.8亿元,同比提高27.0%。2024年Q4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3.9亿,跟2023年Q4的14.0亿相比,同比提高71.3%。
2.乙烷价格有望维持低位,乙烷裂解利润优势明显
2024年乙烷价格大部分时间处于20美分/加仑及以下的位置。我们在2025年1月10日外发报告《美国天然气空间与时间上或存在错配》中认为,HH价格有望长期维持在2~3美元/MMBTU的历史中枢位置,乙烷价格有望继续维持在低位。
截至2025年2月21日,石脑油裂解/乙烷裂解/煤制烯烃的平均利润分别为56.5/2546.2/1309.6元/吨,乙烷裂解在三种乙烯路线中的利润优势最明显。
3.C3产品价格同比改善
2024年,丙烯酸均价为6951.9元/吨,同比提高242.3元/吨。根据我们计算,丙烯酸的毛利从2023年的539元/吨到2024年的723元/吨,同比略有提高。
4.新项目于2025年年底落地
公司新项目于2023年年底通过发改委审批,并且项目一阶段的二次环评已经于2024年5月22日挂政府官网。待公司项目投产之后,公司的乙烯产量或将从250万吨变为500万吨。
5.盈利预测
由于产品价格的上浮,上调公司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57.2/67.7/87.10亿元为60.8/75.3/95.3亿元,对应EPS为1.81/2.24/2.83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24年业绩为公司业绩快报,存在与实际不符的风险;2)乙烷价格高于预期的风险;3)乙烯价格低于预期的风险。 |
24 | 国信证券 | 杨林,薛聪 | 维持 | 增持 | 降低乙烷进口关税,推进轻烃路线绿色低碳发展 | 2024-12-30 |
卫星化学(002648)
事项:
2024年12月28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2025年关税调整方案》,2025年对935项商品(不含关税配额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25年乙烷进口关税税率由2%降低至1%,同时将乙烷从饱和无环烃(税则号列29011000)中单列,增列乙烷税则子目(税则号列29011010)。
国信化工观点:
1)乙烷进口关税下调,政策鼓励轻烃路线:此次关税调整方案中,一方面将乙烷进口关税由2%降低1%,且增列乙烷税则子目,另一方面液化丙烷(税则号列27111200)、其他液化丁烷(税则号列27111390)2025年进口关税税率继续维持1%,低于2025年最惠国税率的5%,我们认为一方面是国家对轻烃资源的进一步肯定,另一方面也体现国家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公司目前具备乙烷制乙烯产能250万吨,对应乙烷进口量300万吨左右,进口关税下降1%有望降低公司原材料成本1亿元左右,公司成本端优势有望继续维持。
2)C2、C3新增产能进展顺利,产业链配套持续完善:C2方面,公司总投资266亿元建设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向下游延伸布局,产能包含170万吨高端聚烯烃、60万吨聚乙烯弹性体、3万吨聚α-烯烃等高附加值产品,目前项目一阶段目前已经全面开始建设,根据公司公告预计将于2025年底中交,2026年初投产,利润增量有望逐步兑现。产业链配套方面,公司配套项目一阶段的6艘VLEC乙烷船预计在2026年初交付,项目二阶段的8艘ULEC乙烷运输船已经下单建造,预计于2027年内陆续实现交付,有力保障项目原料需求。C3方面,公司80万吨多碳醇项目一阶段装置顺利投产,实现C3产业链耦合闭环,持续降低生产成本。
3)丙烯酸景气度提升,有望增厚公司业绩。丙烯酸由于装置检修较多且现货库存较低,12月以来价格大幅上涨,推动产业链下游产品价格上涨。截至12月27日,丙烯酸市场价7700元/吨左右,较上月同期上涨约1000元/吨(+15.8%);丙烯酸甲酯市场价1015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约800元/吨(+9.1%);丙烯酸乙酯市场价955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约950元/吨(+10.4%);丙烯酸丁酯市场价92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约425元/吨(+5.1%)。公司目前具备84万吨/年丙烯酸和104万吨/年丙烯酸酯产能,丙烯酸价格上行有望增厚公司业绩。
4)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对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54.4/69.4/81.7亿元的预测,对应EPS分别为1.61/2.06/2.43元,对应PE分别为11.3/8.8/7.5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评论:
乙烷进口关税下调,政策鼓励轻烃路线
此次关税调整方案中,一方面将乙烷进口关税由2%降低1%,且增列乙烷税则子目,另一方面液化丙烷(税则号列27111200)、其他液化丁烷(税则号列27111390)2025年进口关税税率继续维持1%,低于2025年最惠国税率的5%,我们认为一方面是国家对轻烃资源的进一步肯定,另一方面也体现国家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公司目前具备乙烷制乙烯产能250万吨,对应乙烷进口量300万吨左右,进口关税下降1%有望降低公司原材料成本1亿元左右,公司成本端优势有望继续维持。
C2、C3新增产能进展顺利,产业链配套持续完善
C2方面,公司总投资266亿元建设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向下游延伸布局,产能包含170万吨高端聚烯烃、60万吨聚乙烯弹性体、3万吨聚α-烯烃等高附加值产品,目前项目一阶段目前已经全面开始建设,根据公司公告预计将于2025年底中交,2026年初投产,利润增量有望逐步兑现。产业链配套方面,公司配套项目一阶段的6艘VLEC乙烷船预计在2026年初交付,项目二阶段的8艘ULEC乙烷运输船已经下单建造,预计于2027年内陆续实现交付,有力保障项目原料需求。C3方面,公司80万吨多碳醇项目一阶段装置顺利投产,实现C3产业链耦合闭环,持续降低生产成本。
丙烯酸景气度提升,有望增厚公司业绩
丙烯酸由于装置检修较多且现货库存较低,12月以来价格大幅上涨,推动产业链下游产品价格上涨。截至12月27日,丙烯酸市场价7700元/吨左右,较上月同期上涨约1000元/吨(+15.8%);丙烯酸甲酯市场价1015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约800元/吨(+9.1%);丙烯酸乙酯市场价955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约950元/吨(+10.4%);丙烯酸丁酯市场价92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约425元/吨(+5.1%)。公司目前具备84万吨/年丙烯酸和104万吨/年丙烯酸酯产能,丙烯酸价格上行有望增厚公司业绩。
投资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我们维持对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 54.4/69.4/81.7 亿元的预测, 对应 EPS 分别为 1.61/2.06/2.43元, 对应 PE 分别为 11.3/8.8/7.5 倍,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自然灾害频发的风险; 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 政策风险等。 |
25 | 民生证券 | 周泰,李航,王姗姗,卢佳琪 | 维持 | 买入 | 事件点评:乙烷进口税率降低,公司成本有望受益 | 2024-12-29 |
卫星化学(002648)
事件:2024年12月28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2025年关税调整方案》,对935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降低乙烷、部分再生铜铝原料的进口关税。《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国家调整部分商品2025年关税税率税目,有利于增加优质产品进口,扩大国内需求。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5年关税调整方案》对935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一是支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降低环烯烃聚合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救火车和抢修车等特殊用途车辆的自动变速箱等的进口关税;二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降低环硅酸锆钠、CAR-T肿瘤疗法用的病毒载体、外科植入用镍钛合金丝等的进口关税;三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降低乙烷、部分再生铜铝原料的进口关税。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有利于增加我国的优质产品进口,扩大国内需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年乙烷进口暂定税率为1%,税率降低有利于公司的成本优化。公司拥有美国的进口乙烷资源,而在实施进口暂定税率的935项商品中,乙烷商品的最惠国税率为2%,2025年其进口暂定税率为1%,进口关税的降低有利于公司采购成本的下降。
项目建设取得积极成果,未来增长可期。1)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方面,规划总投资约257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250万吨/年α-烯烃轻烃配套原料装置、5套10万吨/年α-烯烃装置、3套20万吨/年POE装置、2套50万吨/年高端聚乙烯(茂金属)、2套40万吨/年PVC综合利用及配套装置、1.5万吨/年聚α-烯烃装置、5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装置、副产氢气降碳资源化利用装置、LNG储罐,公司加快推进项目一阶段建设,公司预计将于2025年底建成,2026年初正式投产,配套的6艘VLEC乙烷船已在2023年7月下单建造,公司预计会在2026年初交付,与公司项目一阶段建设进度保持一致;此外,二阶段的8艘ULEC乙烷运输船已经分两批于2024年8月和10月下单建造,将配套满足项目二阶段装置投产运行;2)卫星能源三期80万吨多碳醇项目方面,一阶段已于2024年7月投产,二阶段装置于11月处于试生产阶段,产品主要满足公司自用,形成丙烯-丙烯酸-丙烯酸酯的产业链闭环。
投资建议:公司随着新项目逐步投产,未来成长可期,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55.84/67.79/87.60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66/2.01/2.60元/股,对应2024年12月27日收盘价的PE为11/9/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26 | 东吴证券 | 陈淑娴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C2板块盈利提升,新项目顺利推进 | 2024-10-25 |
卫星化学(00264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322.8亿元(同比+0.7%),归母净利润36.9亿元(同比+7.6%),扣非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20.5%)。其中,2024Q3实现营业收入128.8亿元(同比+9.9%,环比+21.5%),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2.1%,环比+58.4%),扣非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32.0%,环比+58.3%)。业绩符合我们预期,2024Q3毛利率为23.6%(同比+2.6pct,环比+3.0pct),净利率为12.7%(同比-1.6pct,环比+3.0pct)。
C2原材料乙烷价格环比下降,板块盈利能力提升:原材料端:美国天然气价格走低,带动乙烷价格大幅降低,2024Q3乙烷均价124美元/吨(环比-20美元/吨)。产品端:2024Q3,公司乙烷下游主要产品价差环比提升,其中乙烷/乙二醇/环氧乙烷价差环比+54/+22/+118元/吨,增厚公司C2板块业绩。
新项目稳步推进,助力公司业绩增长:1)C2方面:公司连云港α-烯烃高端新材料产业园一阶段项目已全面开工,项目总投资266亿元,公司预计该项目将于2025年底建成,2026年初正式投产;二阶段项目公司预计会在2024年下半年完成项目开工等手续办理,2026年底建成,2027年初投产。两个项目部分公用工程可共用,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升公司规模化效益。2)C3方面:卫星能源三期80万吨多碳醇项目一阶段投产,实现C3产业链耦合闭环,产业链韧性进一步增强。3)产业链配套方面:公司新增8艘ULEC乙烷运输船舶租赁,为后续项目的原料供应提供有效运力保障。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C2、C3板块当前景气度情况,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54、64、90亿元。按2024年10月24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12、10、7倍。看好公司未来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需求表现疲弱,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
27 | 首创证券 | 翟绪丽 | 维持 | 买入 | 公司简评报告:Q3业绩超预期,新项目陆续投产确保成长性 | 2024-10-25 |
卫星化学(002648)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2.75亿元,同比+0.71%,实现归母净利润36.93亿元,同比+7.64%。其中Q1/Q2/Q3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0.23/10.33/16.37亿元,同比+46.55%/-8.51%/+2.08%,环比-26.73%/+1.06/+58.36%。
检修装置复产,叠加产品价差改善,Q3单季度盈利环比大幅增长。2024年4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对全资子公司连云港石化年产80万吨聚乙烯装置、73万吨环氧乙烷与91万吨乙二醇联产装置,以及配套原料装置进行检修,同时对全资子公司平湖石化年产32万吨丙烯酸和30万吨丙烯酸酯装置进行检修。上述装置已分别于5月21日和6月3日公告完成检修,恢复正常生产,Q3单季度营收128.75亿元,同比+9.89%,环比+21.51%。C2产业链上,原料端美国MB乙烷2024年第三季度均价15.73美分/加仑,同比-46.46%,环比-18.20%,乙烷裂解制乙烯价差5099元/吨,同比+33.26%,环比+2.12%,下游产品环氧乙烷、乙二醇、苯乙烯、DMC、乙醇胺价差环比均有不同幅度扩大。C3产业链上,原料端丙烷2024年第三季度均价4947元/吨,同比+7.09%,环比-1.71%,丙烷裂解制丙烯价差981元/吨,同比-2.98%,环比+12.32%,下游主要产品丙烯酸丁酯价差904元/吨,同比+9.48%,环比+31.61%。
资本开支持续增长,新建项目保障公司成长性。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资本支出达到21.21亿元,同比增长10.66%,2024年三季度末,在建工程达到34.98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9.79%。2024年7月16日,公司批露《关于卫星能源三期项目一阶段顺利投产的公告》,标志着80万吨多碳醇项目一阶段顺利投产,将更加有效利用PDH的丙烯资源生产多碳醇,形成丙烯-丙烯酸-丙烯酸酯的产业链闭环,实现核心原料自供,降低生产成本。另外,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碳α-烯烃技术,向下游延伸高端聚烯烃mPE,聚乙烯弹性体POE、润滑油基础油PAO、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等新材料,未来将贡献新的利润增长点。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77/68.39/85.48亿元,EPS分别为1.69/2.03/2.54元,对应PE分别为11/9/7倍,考虑公司作为国内C2和C3轻烃裂解龙头,新建项目陆续投产,成长空间大,确定性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下滑,新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
28 | 群益证券 | 费倩然 | 首次 | 增持 | 业绩亮眼,轻烃裂解龙头产能正在释放 | 2024-10-24 |
卫星化学(002648)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22.75亿元,yoy+0.71%;归母净利润36.93亿元,yoy+7.64%,扣非归母净利润40.88亿元,yoy+20.48%。Q3单季公司实现营收128.75亿元,yoy+9.89%,qoq+21.51%;归母净利润16.37亿元,yoy+2.08%,qoq+58.36%,扣非归母净利润18.54亿元,yoy+28.64%,qoq+58.27%。
结论与建议: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和检修复产以及平湖一期新产能释放,公司Q3利润略超预期。看好后续下游需求恢复,聚乙烯、环氧乙烷、苯乙烯、丙烯酸等产品景气回升。此外海外天然气价格持续回落,成本端压力进一步缓解。公司作为国内轻烃裂解龙头企业,立足C2(乙烯下游)\C3(丙烯下游)产业链,布局下游新材料产品,目前正处于产能释放期,成长潜力大,首次覆盖,给予“买进”评级。
原料乙烷价格下降,Q3公司毛利率增厚:公司Q3单季非经常性损益数额较大,主要是白银(催化剂原料)租赁和远期外汇估值变动损益影响,金额约2.5亿元。Q3单季公司营收和利润同环比均有增长,主要原因有①成本端乙烷价格下降,公司价差增厚;②Q2集中检修后装置复产;③卫星能源三期80万吨多碳醇项目一阶段投产新产能投放。公司Q3单季毛利率同比提高3.36pct到23.62%。Q3公司C2产业链产品-原料价差增大,利润增厚。美国天然气价格延续回落,Q3单季均价2.27美元/百万英热(yoy-16%,qoq-4%)。乙烷作为天然气伴生气,价格也随之下降,据彭博数据,Q3美国乙烷均价15.7美分/加仑(yoy-46%,qoq-18%)。公司C2产业链主要产品价格同比均有所回暖,PE均价8252元/吨(yoy+0.3%,qoq-1%),环氧乙烷均价6839(yoy+8%,qoq+2%),苯乙烯均价9422(yoy+8%,qoq+1%),乙二醇均价4642(yoy+14%,qoq+3%)。C3产业链方面,主要产品聚丙烯均价7482元/吨(yoy-1%,qoq-0.3%),丙烯酸均价7344元/吨(yoy+19%,qoq+18%),丙烯酸丁酯均价8854元/吨(yoy-7%,qoq-4%)。原料端,美国丙烷Q3均价70.8美分/加仑(yoy+8%,qoq-0.3%),同比小幅上涨。C3产业链产品-原料价差整体小幅缩窄。
检修结束产能恢复,新产能投放完善C3产业链:Q2公司平湖和连云港装置检修,影响当期营收和利润,6月装置复产,Q3此项影响消除。此外,7月16日,公司公告平湖基地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项目顺利建成。项目总投资约102亿元,包括90万吨PDH、80万吨丁辛醇、8万吨新戊二醇及配套装置。投产后公司将形成“丙烯-丙烯酸-丙烯酸酯”的产业链闭环,实现核心原料自供,保障原料供应稳定、降低生产成本。
C2/C3产业链龙头,产业链持续延伸:公司以丙烯酸及酯起家。切入C2产业链,目前已成长为国内轻烃裂解龙头企业,依托C2/C3产业链,不断向下游拓展高附加值新产品。目前公司C2端拥有2*125万吨乙烷裂解制乙烯产能,向下游发展环氧乙烷、苯乙烯、聚乙烯三条产业链,发展了219万吨环氧乙烷、182万吨乙二醇、50万吨聚醚大单体、10万吨乙醇胺、15万吨碳酸酯,60万吨苯乙烯、40万吨聚苯乙烯和80万吨聚乙烯产能,此外,公司还向布局了α-烯烃和配套POE项目,中试1000吨α-烯烃装置成功,后续10万吨α-烯烃和配套POE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建成投产。C3产业链,公司具有2*45万吨PDH产能,下游发展聚丙烯酸和丙烯酸及酯两条产业链,目前拥有45万吨聚丙烯、189万吨丙烯酸及酯、15万吨高吸水性树脂、21万吨高分子乳液、2.1万吨颜料中间体、182万吨双氧水、40万吨环氧丙烷产能。公司正处于产能快速释放期,有多个项目在建,年产26万吨高分子乳液项目、年产20万吨精丙烯酸项目目前均正在建设中,预计将在2024年下半年、2025年建成;与SK合资的年产4万吨EAA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此外公司投资257亿元建设的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已经开始建设,预计2025、2026年分别完成一期、二期建设,将进一步提高公司C2产业链附加值。
自有码头和船队,原料供应优势明显:公司提前进行原料端布局,2018年就与美国头部乙烷管道商Energy Transfer Partners成立合资公司ORBIT,在美国建设乙烷运输管道和码头,目前上下游供应链配套已经非常完善和成熟,资源端优势明显。且公司积极建设自己的乙烷船队,目前已有14艘VLEC船,为连云港石化一期和二期提供原料。为了新建设的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公司又分别与EASTERN PACIFICSHIPPING和SINOGAS MARITIME LIMITED签订了8艘和6艘船舶租赁协议,预计到2027年,公司将拥有28艘乙烷原料运输船舶。后续将持续为连云港基地及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长期稳定的供应充足且低成本的乙烷原料。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净利润52/65/80亿元,yoy+9%/+24%/+23%,折合EPS分别为1.56/1.93/2.37元。目前A股股价对应的PE为12/10/8倍,估值合理,给予“买进”评级,建议逢低配置。
风险提示:1、产品价格不及预期;2、新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等 |
29 | 国海证券 | 李永磊,董伯骏,李娟廷 | 维持 | 买入 | 公司点评:Q3利润环比大增,α-烯烃项目打开成长空间 | 2024-10-24 |
卫星化学(002648)
事件:
2024年10月22日,卫星化学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2.75亿元,同比增长0.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93亿元,同比增长7.6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90%,同比减少0.93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22.10%,同比增加3.36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1.43%,同比增加0.45个百分点。
公司2024Q3实现营收128.75亿元,同比+9.89%,环比+21.51%;实现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4亿元,同比+32.00%,环比+58.27%;实现归母净利润16.37亿元,同比+2.08%,环比+58.36%;ROE为6.05%,同比减少0.45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13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23.62%,同比增加2.6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0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2.70%,同比减少1.56个百分点,环比增加2.96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
三季度利润环比大增,原材料价格低位震荡,看好四季度业绩
2024Q3,公司实现营收128.75亿元,同比+20.07亿元,环比+22.79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54亿元,同比+4.49亿元,环比+6.83亿元;归母净利润16.37亿元,同比+0.86亿元,环比+6.04亿元;实现毛利润30.41亿元,同比+7.57亿元,环比+8.57亿元。2024年三季度公司主要原材料乙烷价格环比进一步下降,产品价差有所扩大。据Wind及Bloomberg数据,2024Q3乙烷均价为115美元/吨,同比下降45.62%,环比下降18.93%;聚乙烯均价为9558元/吨,同比+4.35%,环比基本持平,价差为7216元/吨,同比+24.20%,环比+4.31%;环氧乙烷均价为6864元/吨,同比+10.00%,环比-0.41%,价差5107元/吨,同比+37.02%,环比+3.97%。C3方面,据Wind数据,2024Q3丙烷均价为655美元/吨,同比+4.87%,环比+3.81%;丙烯酸均价为7048元/吨,同比+6.47%,环比-1.84%,价差3060元/吨,同比+10.30%,环比-7.20%。
期间费用方面,2024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0.31/1.36/4.98/3.06亿元,同比-0.06/+0.20/+0.06/+2.26亿元,环比-0.02/+0.16/+0.97/+0.41亿元;财务费用同比增加主要系汇兑损益增加所致。2024Q3公司投资净收益为-1.16亿元,同比-2.11亿元,主要系金融工具到期损失增加所致;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0.69亿元,同比-1.88亿元,主要系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据Wind及Bloomberg数据,2024年四季度以来(截至2024年10月22日),乙烷价格环比有所反弹,但仍处于较低位置,均价为158美元/吨,同比-3.27%,环比+38.34%;产品端聚乙烯均价为9500元/吨,同比+1.77%,环比-0.61%,价差为6757元/吨,同比+4.48%,环比-6.36%。C3方面,2024年四季度以来(截至2024年10月22日),丙烷均价为683美元/吨,同比+1.81%,环比+4.31%,丙烯酸价差为3096元/吨,同比+40.04%,环比+1.17%。公司80万吨多碳醇项目一阶段装置于2024年7月开车成功,我们看好公司四季度业绩。
多项目有序推进,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打开成长空间
2024年7月16日,公司发布关于卫星能源三期项目一阶段顺利投产的公告,公司年产80万吨多碳醇项目一阶段装置经投料试生产后已成功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卫星能源三期项目一阶段一次开车成功,有效解决了卫星化学C3一体化产业链上下游原料配套的问题,实现C3产业链耦合闭环。公司嘉兴基地加快推进26万吨高分子乳液项目,拓宽丙烯酸酯下游向高端纺织乳液、涂料乳液、粘合剂、电池粘合剂与涂覆剂等化学新材料发展,促进公司产业链在质与量上的大幅提升。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66亿元,一阶段项目总投资额约121.50亿元人民币,建设内容为2套10万吨/年α-烯烃(LAO)装置、1套9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45×2)、1套45万吨/年聚乙烯装置、一套12万吨/年丁二烯抽提装、一套26万吨/年芳烃处理联合装置及配套的200万吨/年原料加工装置(含WAO配套装置)。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上游乙烯产能规模;同时公司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碳α-烯烃的技术,向下游延伸高端聚烯烃(mPE)、聚乙烯弹性体(POE)、润滑油基础油(PAO)、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等新材料,进一步夯实公司功能化学品、高端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的发展基础,支撑公司长期成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5、531、66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68、95亿元,对应PE分别12、9、7倍。公司C2业务成本优势显著,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打开成长空间,加速布局POE等各类新材料,看好公司长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情况、新产能建设进度不达预期、新产能贡献业绩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政策变动、经济大幅下行、乙烷价格大幅震荡。
|
30 | 山西证券 | 李旋坤,程俊杰 | 维持 | 买入 | 多元碳醇项目投产,Q3利润环比大幅增长 | 2024-10-23 |
卫星化学(002648)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322.75亿元,同比+0.71%;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6.93亿元,同比+7.64%。其中,Q3实现营业收入128.75亿,同比+9.89%,环比+21.51%;归母净利润16.37亿,同比+2.08%,环比+58.36%。
事件点评
乙烷乙烯裂解价差稳步扩张,盈利能力改善。根据隆众及百川盈孚,24Q3的乙烷的价格为3479元/吨,环比-5.51%,乙烯的价格为7026元/吨,环比-6.26%,乙烯和乙烷的裂解价差走扩。公司24Q3毛利率为23.62%,环比+3.02个pct,净利率为12.70%,环比+2.96个pct,主要系乙烷乙烯裂解价差走扩
所致。
丁辛醇开始贡献增量,新增项目可期。根据公司公告《关于卫星能源三期项目一阶段顺利投产的公告》,2024年7月80万吨多元碳醇项目一阶段装置已经投产,有效解决C3一体化产业链上下游原料配套的问题,开始贡献增量。24年9月8万吨新戊二醇展开批前公示公告,为80万吨多元碳醇的下游项目,将进一步提升该产业链附加值。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提升,期间费用有所改善。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6.94亿元,同比+24.72%。24Q3期间费用率8.06%,环比-0.34pct。
投资建议
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分别为56.15/63.06/65.45亿元,对应公司10月22日市值638亿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11.4\10.1\9.7倍,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由于公司的成本优势主要来自于美国地区价格低廉的乙烷,若因地缘冲突、极端气候等因素导致美国乙烷价格暴涨,会对公司成本造成一定压力。 |
31 | 华安证券 | 王强峰,潘宁馨 | 维持 | 买入 | 单季度业绩环比大增,丁辛醇项目顺利投产 | 2024-10-23 |
卫星化学(002648)
主要观点:
事件描述
10/21日晚,卫星化学发布2024年三季报告,营业收入322.75亿元,同比+0.71%;归母净利36.93亿元,同比+7.64%;扣非净利40.88亿元,同比+20.48%。
结束检修产销量恢复正常,C2原料下跌价差环比继续改善
三季度收入128.75亿元,yoy/qoq+9.89%/+21.51%;归母净利16.37亿元,yoy/qoq+2.08%/+58.36%;扣非净利18.54亿元,yoy/qoq+28.64%/+58.27%。三季度扣非净利口径同环比大增。从价差来看,三季度原油价格震荡加剧,但烯烃由于检修频繁供需略紧,整体价格坚挺。美国天然气及乙烷价格下跌,三季度乙烷均价15.73美分/加仑,季度均价环比-18.20%,丙烷旺季略有上升均价5141元/吨,环比+0.7%。丙烯酸价格季度初下跌后逐渐回升,乙二醇价格回暖。往后看,我们认为美国天然气供应过剩趋势不变,乙烷价格或维持低位。同时,近期丙烯酸产业链供需紧张价格回升,公司将充分受益丙烯酸及酯上涨弹性。
丁辛醇项目投产,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继续推进建设
公司新增项目陆续落地。2024年7月16日,公司披露《关于卫星能源三期项目一阶段顺利投产的公告》,80万吨丁辛醇项目已于三季度产出合格品,投产后一部分实现丙烯酸酯单元的降本稳供,另一部分能够进行丁辛醇的调节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外售增利。后续公司将加快平湖基地与嘉兴基地新建丙烯酸产能的建设,为高吸水性树脂和高分子乳液升级扩能发展提供原料保障。
此前半年报显示,公司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约266亿元,公司将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碳α-烯烃技术,向下游延伸布局高端聚烯烃170万吨(含茂金属聚乙烯)、聚乙烯弹性体60万吨、聚α-烯烃3万吨。项目预计将于2026-2027年投产,届时公司乙烯当量产能实现较现有翻倍。2024年8月27日,卫星化学发布公告,拟与EPS旗下公司签订6艘ULEC原料运输船舶租赁协议,由后者建造船舶并向公司提供乙烷原料运输服务,租约15年,船舶预计将在2027年内交付。此前在2023年7月17日公告中已披露拟与SINOGAS洽谈6艘VLEC原料运输船舶租赁协议,租约15年,租金总额17亿美元,预计将于2026年交付。此次为公司保障三四期烯烃项目的第二批船舶运输协议的披露,两批共计12条乙烷运输船将为公司的三期四期项目提供充足的乙烷运力保障。
投资建议
由于金九银十化工品需求不及预期,略下调2024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94、66.81、94.19亿元(原值为61.35、69.97、96.4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21、9.22、6.5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及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引起的各项风险;
(2)安全生产风险;
(3)环境保护风险;
(4)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5)股权激励不及预期。 |
32 | 华鑫证券 | 张伟保,傅鸿浩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Q3公司盈利能力改善,新材料打开成长空间 | 2024-10-23 |
卫星化学(002648)
事件
卫星化学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22.75亿元,同比增长0.71%;实现归母净利润36.93亿元,同比增长7.64%。其中,2024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8.75亿元,同比增长9.89%,环比增长21.51%;实现归母净利润16.37亿元,同比增长2.08%,环比增长58.36%。
投资要点
Q3乙烷价格走低带动公司乙烯等产品价差扩大
三季度天然气正处于消费淡季,叠加美国气田产量创新高,美国天然气出现明显价格下行,带动乙烷价格走低。美国天然气三季度均价为2.2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环比降低3.39%;三季度美国乙烷均价为115.96美元/吨,环比下降近26美元,由此测算得到三季度乙烷裂解制乙烯利润为3905元/吨,环比增加213元。受益产品盈利能力提升,公司Q3单季度销售毛利率达到23.62%,环比提升3.02pct。考虑到美国气田的扩张趋势,公司主要原材料乙烷有望在年内继续保持低价,因此延续公司的高盈利能力。
受汇兑损益影响,公司财务费用有所上升
期间费用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0.05/+0.00/+1.25/+0.12pct。值得注意的是财务费用同比增加92.48%,主要由汇兑损益增加所致。流动性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加11.5亿元,凸显公司财务稳健性。
推进产业链向新材料方向延伸
公司年内在连云港徐圩新区正式开工建设国内首个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向下游延伸布局高端聚烯烃(mPE)、聚乙烯弹性体、聚α-烯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新材料。7月19日,公司公告“乙烯高选择性二聚制备1-丁烯绿色新工艺”科技成果顺利通过成果评价会,评委会认为新工艺所生产的中试产品在性能上与在用的进口1-丁烯原料相当,可用于原料进口替代。目前中试产品已试用于连云港石化的高密度聚乙烯和聚烯烃弹性体生产,未来有望打开公司增长空间。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70、8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9、7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油价大幅波动;乙烷丙烯价格大幅上涨等风险。 |
33 | 国信证券 | 杨林,薛聪 | 维持 | 增持 | 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看好公司长期成长 | 2024-10-22 |
卫星化学(002648)
核心观点
2024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业绩符合预期。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2.8亿元(同比+0.7%),归母净利润36.9亿元(同比+7.6%),扣非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20.5%)。2024年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8亿元(同比+9.9%,环比+21.5%),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2.1%,环比+58.4%),扣非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32.0%,环比+58.3%),业绩符合预期,单三季度毛利率为23.6%(同比+2.6pcts,环比+3.0pcts),净利率为12.7%(同比-1.6pcts,环比+3.0pcts)。
乙烷成本端价格下降明显,公司盈利稳定向好。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轻烃产业链一体化生产龙头企业。原材料方面,第三季度美国乙烷均价为15.7美分/加仑(同比-46.6%,环比-20.7%),国内丙烷CFR均价为654.4美元/吨(同比+4.7%,环比+3.8%)。产品价格来看,第三季度公司乙烷下游产品环氧乙烷/乙二醇/聚醚国内均价分别为6865/4630/8730元/吨,分别环比-0.4%/+3.8%/-4.2%,第四季度至今均价分别为6945/4775/8715元/吨;第三季度公司丙烷下游产品聚丙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国内均价分别为7590/7250/9540元/吨,分别环比-0.4%/-1.7%/-3.6%,第四季度至今均价分别为7580/7400/9370元/吨。公司以轻烃为原料制备烯烃及下游产品,相较于原油制备烯烃路线,公司原材料路线成本优势突出,盈利稳定向好。
新材料项目打开未来发展空间,看好公司长期成长。公司拟投资257亿元在连云港徐圩新区投资新建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2023年12月29日项目(一阶段)进入第一次环评阶段,2024年7月19日公司“乙烯高选择性二聚制备1-丁烯绿色新工艺”科技成果顺利通过评价。根据公司公告,2024年7月,公司80万吨多碳醇项目顺利投产,完善公司碳三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配套,实现碳三产业链耦合闭环。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进度不达预期;行业需求复苏不达预期;主要产品价格下跌风险等。
投资建议:由于公司碳二装置检修,同时碳二、碳三下游需求恢复较弱,下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4.4/69.4/81.7亿元(原值为62.5/77.4/88.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6%/+27.5%/+17.8%,对应摊薄EPS为1.61/2.06/2.43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1.3/8.9/7.5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34 | 天风证券 | 张樨樨,朱韬宇 | 维持 | 买入 | 三季度业绩同比提高,新项目原料有保障 | 2024-10-22 |
卫星化学(002648)
1.公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6.4亿
根据公司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6.9亿元,同比提高7.6%。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6.4亿,同比提高2.1%。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为乙烷价格持续处于低位。
2.乙烷裂解利润环比提高
2024年Q3,公司原材料乙烷的均价为16美分/加仑,跟2023年Q3的29美分/加仑相比有明显的下降。根据我们计算,2024年Q3,乙烷-乙烯的利润为2687元/吨,同比提高605元/吨。
除此之外,MEG的利润也有回升,根据我们计算,2024年Q3,乙烯-MEG的利润为485元/吨,跟2023年Q3的-230元/吨相比,实现了扭亏为盈。3.公司丁辛醇项目一阶段顺利投产
2024年7月15日,公司年产80万吨多碳醇项目一阶段装置经投料试生产之后已经产出合格产品,有效解决了卫星化学C3一体化产业链上下游原料配套的问题,实现C3产业链耦合闭环。
4.新船订单签订,预计2027年下水
2024年8月27日与10月8日,公司分别发布两则公告,与EASTERN PACIFICSHIPPING PTE.LTD.关联公司旗下单船公司洽谈原料运输船舶租赁协议,分别签订6艘ULEC与2艘ULEC船,预计2027年交付,保证公司原材料的供应。
5.盈利预测
维持公司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57.2/67.7/87.10亿元,对应EPS为1.70/2.01/2.59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美国天然气价格提高,导致乙烷价格上涨风险;2)原油价格提高,带来的丙烷价格上涨风险;3)C3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风险。 |
35 | 海通国际 | Junjun Zhu,Borong Li,Xin Hu | 维持 | 增持 | 公司季报点评:多碳醇项目顺利投产,实现C3产业链耦合闭环 | 2024-10-18 |
卫星化学(00264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亿元,同比下降4.59%;实现归母净利润20.56亿元,同比增长12.51%。
80万吨多碳醇项目顺利投产,实现C3产业链耦合闭环。2024年7月15日,公司80万吨多碳醇项目一阶段装置经投料试生产后已成功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卫星能源三期项目一阶段一次开车成功。卫星能源三期项目一阶段的开车成功,有效解决了卫星化学C3一体化产业链上下游原料配套的问题,实现C3产业链耦合闭环,标志着卫星化学新材料产业链进一步提质升级,核心业务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产业链韧性持续增强。
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建设,打造未来新增长点。2024H1,公司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66亿元,将在现有规模基础上进行战略布局。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碳α-烯烃技术,向下游延伸布局高端聚烯烃170万吨(含茂金属聚乙烯)、聚乙烯弹性体60万吨、聚α-烯烃3万吨,将过程中产出的二氧化碳(CO2)进行捕集利用,副产氢气开展资源化利用,达到项目整体降碳目标,进一步夯实公司功能化学品、高端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的发展基础。
注重研发投入,推进多种新材料工业化进展。2024H1,公司研发投入7.95亿元,同比增长10.25%。2024H1,公司共申请专利115件,获授权专利63件。公司α-烯烃(C4、C6、C8)、POE中试产品达到国际对标标准,金属有机功能材料催化剂、低氨比临氢胺化催化剂等研发成果达到工业化要求,实现技术瓶颈突破,未来将按计划加快工业化转化。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14亿元、80.30亿元、90.15亿元,EPS分别为1.79元、2.38元、2.68元,按照2024年EPS以及14倍PE,对应目标价25.06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展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
36 | 国海证券 | 李永磊,董伯骏,李振方 | 维持 | 买入 | 深度报告之三:完善轻烃一体化布局,新材料蓄力公司成长 | 2024-09-26 |
卫星化学(002648)
C2项目陆续落地, 原料成本优势显著
公司稳步推进C2产业链的建设, 公司现有产能包括年产250万吨乙烯、 80万吨聚乙烯、 219万吨环氧乙烷、 182万吨乙二醇、 50万吨聚醚大单体、 60万吨苯乙烯、 40万吨聚苯乙烯、 10万吨乙醇胺、 15万吨碳酸酯、 1,000吨α -烯烃装置。
据公司公告, 2024年上半年, 公司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开工, 项目一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底中交, 2026年初投产; 项目二阶段预计2026年底建成。 公司绿色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预计于2027年底全部建成投产。
2024年上半年, 公司C2业务, 按照乙烯计算, 单吨净利约1523元/吨。 公司C2成本优势显著, 随着新项目的陆续释放, 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 公司C2业务实现毛利88.3/97.3/143.5亿元。
C3强链补链延链, 下游需求有望修复
公司现有产能包括年产90万吨丙烯、 189万吨丙烯酸及酯、 45万吨聚丙烯、 182万吨双氧水、 15万吨高吸水性树脂、 21万吨高分子乳液、 2.1万吨颜料中间体、 40万吨环氧丙烷装置;
据公司公告, 2024年7月, 公司子公司卫星能源三期项目, 年产80万吨多碳醇项目一阶段装置经投料试生产后已成功产出合格产品, 一次开车成功,二阶段也将于近期投产; 公司年产26万吨高分子乳液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 预计将在2024年下半年建成; 年产20万吨精丙烯酸项目预计将在2025年投产。
2024年上半年, 公司C3业务, 按照丙烯酸酯计算, 单吨净利约1117元/吨。 丙烯酸价差存在较大修复弹性, 供需格局有望优化丙烯酸价差, 下游需求有望恢复。 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 公司C3业务实现毛利21.6/29.0/29.5亿元。
加速新材料布局, 续力公司成长
公司依托C2、 C3产业链带来的丰富基础化学品, 加速布局α -烯烃及POE、 电池级碳酸脂、 SAP、 EAA、 PAA等各类新材料。据我们测算, 2024-2026年中国POE需求有望达到101.6、 122.6和148.8万吨, 2023-2026年均复合增速达20.6%; 2024-2026年全球POE需求有望达202.9、 230.5和263.8万吨, 2023-2026年均复合增速达13.6%。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2、 545、 667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 75、 104亿元, 对应PE分别9.03、 7.27、 5.26倍。 公司C2业务成本优势显著, α -烯烃综合利用项目打开成长空间, 加速布局POE等各类新材料, 看好公司长期成长,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原料价格大幅波动; 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 同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终端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