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北京韬联科技 | 木盒 | | | 始终以疗效为导向,以创新为原则,以岭药业:Top2的实力引领中药创新,化药创新研发实力也不容小觑! | 2024-09-05 |
以岭药业(002603)
近日,雄安会展中心召开的“2024国际医药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医药研发·创新峰会”上,以岭药业(002603.SZ)以扎实的研发实力位列《2024年中国中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50》第二!
风云君认为,作为中药龙头企业,以岭药业在中药领域一直是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优势的,特别是在中药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上,起了领头带动的标杆作用:
以岭药业遵循的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为指导,以治疗方药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的创新中药研发模式,建立了很多中药的科学标准,和国际化标准接轨,这是中药未来能走向全球化的最重要一步。
从历史价值来看,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及健康保健等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国家也很重视中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即发展现代中药,其中最重要的是用现代的科学,即药理学和化学的手段,找出有效成分和药理机制,并做双盲等临床试验,做出真正有效的药物。
以岭药业正是国内最早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公司,也是如今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头部企业,展现了公司最与众不同的气质。
比如“连花清瘟胶囊的治疗轻、中度新冠感染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于2023年顺利完成,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病毒学顶尖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此项研究是在中国、泰国、越南、菲律宾四个国家联合开展,结果证实连花清瘟可以显著改善新冠病毒感染临床症状,缩短轻中度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康复时间,且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这是中医药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开展的最高等级的临床研究,也是目前中医药开展的唯一一项国际多中心循证医学研究。
还有另一款抗衰老的创新中药产品——八子补肾胶囊,以岭药业从药理学角度去研究,有减少衰老细胞数量、减轻线粒体损伤、促进长寿蛋白表达等作用,和其他抗衰老药物的功能是一样的,即可调节DNA甲基化时钟,减缓自然衰老。
基础研究显示,相比自然衰老小鼠30个月的最长生存时间,喂食了八子补肾胶囊小鼠的最长寿命延长了近11个月。
以岭药业还做了“八子补肾胶囊抗衰老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临床循证研究,基于12周疗程的安慰剂对照实验结果也充分证实了八子补肾胶囊可显著改善30至80岁人群肾精亏虚所致衰老症状。
以科学严谨的循证研究成果“亮剑”,既是对自身药物价值和疗效的自信,在行业层面,更是推动了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以岭药业以络病理论创新带动中医药产业化,运用现代高新技术研发创新中药。这是以岭药业的天然优势,目前研发团队已经构建了以院士为学术带头人、以海归专家、外籍专家、博士、硕士等高层次的人才梯队,研发上也是重金投入创新。
2019年-2023年,以岭药业研发投入累计40亿,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4.11亿,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92%,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023年10月刚上市了一个1.1类创新专利中药——通络明目胶囊,为国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提供了新的用药选择。
2024年上半年又有柴黄利胆胶囊和芪防鼻通片两款1.1类中药创新药申报上市受理中,若成功获批生产,将增加公司创新药数量和提升未来业绩。
截至2024年中,以岭药业中药已有14个专利中药品种,其中通心络胶囊/片、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连花清瘟等10个品种进入了医保目录,5种产品进入了基药目录。
目前在研中药项目中,产品梯队丰富齐全,还有7款1.1类中药创新药,基本上是非创新药不做的气势,不愧是国内中药创新药的引领者……
更令风云君意料和惊喜的是,以岭药业不仅在中药上有所创新,在化药上卓越的研发实力也是有目共睹、不可小觑的,上半年已有多个一类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
丰富而有梯队的创新药矩阵,在研产品持续稳定推陈出新,将为以岭药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成长空间,助其业绩穿越周期。 |
2 | 平安证券 | 叶寅,韩盟盟 | 维持 | 增持 | 高基数和高库存致收入短期承压,中药创新龙头厚积薄发 | 2024-08-30 |
以岭药业(002603)
事项:
公司公告2024年半年报,实现收入46.04亿元(-32.19%),归母净利润5.30亿元(-66.9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05亿元(-67.24%),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其中24Q2单季度实现收入20.82亿元(-27.10%),归母净利润2.27亿元(-43.8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2亿元(-41.49%)。
平安观点:
受同期高基数和社会库存高企影响,收入端承压。24H1两大核心产品系列均有所下滑,其中呼吸系统类产品收入12.84亿元(-58.42%),主要受上年同期高基数以及社会库存高企导致的市场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心脑血管类收入23.14亿元(-7.86%),我们认为主要是受上半年医院反腐,以及内部营销体系调整等因素影响。伴随着呼吸类产品旺季到来,库存逐步消化,我们认为公司收入端有望迎来拐点。
公司是国内中药创新药领先企业,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除了心脑血管和呼吸类4大产品之外,公司不断布局新的创新产品。呼吸系统方面,第二大潜力品种莲花清咳于2020年获批上市,24上半年成功转为OTC,预计将保持快速增长;神经系统两个产品益肾养心安神片和解郁除烦胶囊均于2021年获批,2022年谈判纳入医保,预计24年保持翻倍以上增长;糖尿病领域,通络明目胶囊于2023年获批,我们预计有望24年底谈判纳入医保。目前公司中药板块共有14个专利品种,为公司持续带来增长动力。
看好公司业绩拐点到来,以及中药创新梯队带来的长期成长性,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到短期业绩承压,我们将公司2024-2025年净利润预测调整至11.59亿、13.29亿元(原预测为29.24亿、33.96亿元),预计2026年净利润为16.03亿元。考虑到公司创新产品丰富,以及政策对创新和中药行业的支持,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当前市值对应2024年PE为22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研发风险:公司在研产品较多,存在失败或不及预期可能;2)降价风险:目前公司几大核心产品收入占比高,存在核心产品降价可能;3)政策风险:受行业政策影响,新产品存在进院不及预期可能。 |
3 | 国投证券 | 马帅,贺鑫 | 调低 | 增持 | 高基数导致业绩承压,下半年有望环比改善 | 2024-08-29 |
以岭药业(002603)
事件:
2024年8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中期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04亿元,同比下滑32.19%;实现归母净利润5.30亿元,同比下滑66.9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下滑67.24%。单季度来看,2024年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2亿元,同比下滑27.10%;实现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滑43.8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滑41.49%。
同期高基数压力,业绩阶段性承压。
2024年H1公司业绩同比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我们推测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管控放开后,去年同期存在高基数压力,同时叠加2024年医疗政策变化、营销策略调整、呼吸用药市场需求不足等综合压力所致。分产品来看,2024年H1心脑血管用药销售收入23.14亿元,同比下滑7.86%,我们推测主要是由于适应医疗政策变化,公司主动调整营销策略所致;2024年H1呼吸系统用药销售收入12.84亿元,同比下滑58.42%,我们推测主要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下降,相关药品的渠道库存和社会库存较高,对销售造成压力;2024年H1公司其他专利产品销售收入1.60亿元,同比下滑42.02%,我们推测主要是由于适应医疗政策变化,公司主动调整营销策略所致。展望2024年下半年,我们认为随着高基数压力消除,渠道库存持续消化,营销策略逐步清晰,公司业绩有望环比改善。
盈利指标下滑,下半年有望边际改善。
2024年H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53.37%,同比下降8.37pct,我们推测主要是由于中药材价格上涨、产能利用率下降等因素所致;2024年H1公司扣非净利率为10.96%,同比下降11.73pct,我们推测主要是由于收入增长不及预期、同时固定费用开支相对稳定所致。具体来看:2024年H1管理费用率5.89%,同比增加1.55pct;销售费用率23.41%,同比增加0.96pct;研发费用率8.54%,同比增加2.61pct。展望2024年下半年,我们认为随着公司营业收入的企稳恢复,各项成本费用开支有望摊薄,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边际改善。
存量品种夯实循证医学证据,新品种研发管线储备丰富。
2024年H1公司研发投入4.11亿元(含资本化),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92%,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1)存量品种夯实循证医学证据:2024年6月,津力达颗粒对代谢综合征糖耐量异常的干预研究的研究成果在全球顶级医学期刊《JAMA》的子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影响因子39)发表;2024年6月,八子补肾胶囊治疗早衰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论文在国际植物医学领域权威期刊《Phytomedicine》(影响因子7.9)发表;2024年8月,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评估研究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影响因子58.7)发表;2024年8月,参松养心胶囊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临床研究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心血管病领域顶级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影响因子37.6)发表。
2)新品种研发管线储备丰富:公司目前已获临床批件品种涉及风湿免疫系统、消化系统、五官科及儿科等疾病,在研立项品种涵盖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妇科、儿科等疾病,分别处于新药研发不同阶段。截至2024年中报,公司有2款创新中药处于上市申报阶段(芪防鼻通片、柴黄利胆胶囊),有2款创新中药处于III期临床阶段(络痹通片、小儿连花清感颗粒),有4款创新中药处于II期临床阶段(柴芩通淋片、参蓉颗粒、藿夏感冒颗粒、连花清咳颗粒)。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8.56亿元、111.52亿元、124.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9亿元、14.34亿元、16.89亿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22.2倍、17.7倍、15.0倍。我们给予公司增持-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17.00元,相当于2024年25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呼吸道疾病不确定风险;中成药集采降价风险;药品零售价格监管政策风险。
|
4 | 开源证券 | 余汝意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H1经营业绩短期承压,新药研发稳步推进 | 2024-08-29 |
以岭药业(002603)
经营业绩短期承压,渠道库存有望逐步消化,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2024H1实现营收46.04亿元(同比-32.19%,下文皆为同比口径);归母净利润5.30亿元(-66.97%);扣非归母净利润5.05亿元(-67.24%),营收与利润下滑主要受呼吸类产品2023年同期高基数及社会库存较高导致的市场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2024Q2单季度实现营收20.82亿元(-27.10%);归母净利润2.27亿元(-43.86%);扣非归母净利润2.12亿元(-41.49%)。从盈利能力来看,2024H1毛利率为53.37%(-8.37pct),净利率为11.44%(-12.17pct)。从费用端来看,2024H1销售费用率为23.41%(+0.96pct);管理费用率为5.89%(+1.55pct);研发费用率为8.54%(+2.61pct);财务费用率为0.37%(+0.30pct)。我们看好公司去库存调整及研发创新带来的成长空间,维持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0/15.63/17.30亿元,EPS为0.87/0.94/1.04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7.5/16.2/14.6倍,维持“买入”评级。
多治疗领域产品营收同比下滑,整体仍处于经营业绩调整阶段
分产品来看,2024H1公司心脑血管类实现营收23.14亿元(-7.86%),毛利率为52.77%(-7.76pct);呼吸系统类营收12.84亿元(-58.42%),毛利率为65.68%(-2.54pct);其他专利产品营收1.60亿元(-42.02%),毛利率为51.51%(-13.14pct);其他类营收8.43亿元(-7.54%),毛利率为36.62%(-5.53pct)。
持续推进新药研发,助力未来成长
中药新药研发方面,公司打造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创新中药证据链、推进新品研发。目前在研的8款产品中,1.1类中药创新药芪防鼻通片和柴黄利胆胶囊已进行新药申报;络痹通片和小儿连花清感颗粒在临床III期研究中;另还有4款处于临床II期。化药新药研发方面,截至2024H1已有4个一类创新药品种进入临床阶段,其中治疗术后疼痛的苯胺洛芬注射液已经完成临床试验,申报NDA已获受理。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调整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新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
5 | 国联证券 | 郑薇 | | | 业绩短期承压,期待下半年恢复 | 2024-08-29 |
以岭药业(002603)
事件:
公司披露2024年半年报,实现营收46.04亿元,同比下降32.19%;归母净利润5.30亿元,同比下降66.97%;扣非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下降67.24%;单Q2实现营收20.82亿元,同比下降27.10%;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降43.86%;扣非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降41.49%。
呼吸类产品销售承压,海外市场加速发展
按产品来看,2024H1公司心脑血管类产品实现营收23.14亿元,同比下降7.86%毛利率52.77%,同比减少7.76pp;呼吸类产品受上年同期高基数及社会库存高企导致的市场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2024H1实现营收12.84亿元,同比下降58.42%毛利率65.68%,同比减少2.54pp。2024H1公司海外市场实现营收1.50亿元,同比增长45.21%,毛利率25.89%,同比增加15.63pp,表现亮眼。
产品管线丰富,创新中药研发持续推进
公司为创新中药龙头企业,2024H1公司研发投入高达4.1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92%,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公司共有14个专利中药品种,其中10个列入国家医保目录,5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0个列入专家共识、诊疗指南、高校教材推荐用药。在研立项品种涵盖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妇科、儿科等疾病,其中芪防鼻通片和柴黄利胆胶囊在申报注册阶段,络痹通片和小儿连花清感颗粒在临床III期阶段,柴芩通淋片、参蓉颗粒、藿夏感冒颗粒等产品在临床II期阶段。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13.86/125.41/137.1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0.35%/10.14%/9.3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2/17.58/19.8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3.26%/14.79%/13.07%;EPS分别为0.92/1.05/1.19元/股,3年CAGR为13.70%。鉴于公司为中药创新龙头,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市场及政策风险、研发创新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