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海证券 | 杜永宏,付婷 | 维持 | 买入 | 公司简评报告:制剂毛利率显著提升,创新研发顺利推进 | 2025-08-27 |
千红制药(002550)
投资要点
净利润增长显著,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2亿元(+0.72%),归母净利润2.58亿元(+41.17%),扣非归母净利润1.99亿元(+10.71%)。其中,Q2季度营业收入4.11亿元(+4.16%),归母净利润0.97亿元(+23.38%),扣非归母净利润0.92亿元(+18.44%)。公司2025H1销售毛利率为56.31%(+3.61pp),销售净利率为28.96%(+8.34pp),2025年上半年主要产品销量均保持增长且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持续提升,净利润实现了同比大幅度提升。
原料药营收大幅增长,制剂毛利率显著提升。2025H1,公司原料药业务营收3.16亿元(+17.52%),毛利率32.88%(-0.82pp)。截至2025年7月,肝素出口价格为3943美元/kg,处于肝素周期底部区间,我们预计肝素原料药下游需求逐步回暖,价格有望触底回升。公司与牧原股份合作成立河南千牧已于7月正式投产,为公司提供充足的肝素上游原材料,保证产业链高质量溯源能力,打造高端肝素原料药供应链,有望贡献业绩增量。2025H1,公司制剂业务营收5.43亿元(-7.15%),毛利率为69.90%(+8.54pp),主要是肝素原料药价格触底,肝素制剂原材料成本大幅降低,预计制剂业务将保持高毛利率水平。
创新管线顺利推进。2025H1公司研发投入0.60亿元(+25.31%),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有4个创新药项目处于二期临床试验或即将进入三期临床阶段。原创1类新药QHRD107胶囊治疗AML已完成IIa期临床试验,相关成果已先后在美国血液学年会(ASH)、欧洲血液学年会(EHA)上发表,目前正在向CDE申请Ⅱb期临床研究,有望凭借优秀的II期临床数据申请附条件批准上市。QHRD106(适应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向CDE申请III期临床研究。QHRD211注射液是重组人生长激素创新药,目前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QHRD110(CDK4/6抑制剂)差异化布局脑胶质瘤适应症,已在澳洲完成I期临床,并已完成国内桥接试验。创新管线快速推进,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
投资建议: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升,我们上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17.56/20.72/23.9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21/5.12/6.15亿元(2025-2026年原预测值3.93/4.6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3/0.40/0.48,对应PE分别为33.81/27.83/23.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肝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肝素制剂放量不及预期风险;新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
2 | 东吴证券 | 朱国广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中报点评:创新化转型顺利,原料药业务拐点已现,制剂毛利率大幅提升 | 2025-08-22 |
千红制药(002550)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8月22日,公司发布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8.62亿元(+0.72%,括号内为同比,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2.58亿元(+41.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9亿元(+10.71%)。单Q2实现收入4.11亿元(+4.16%),实现归母净利润0.97亿元(+23.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2亿元(+18.44%)。业绩超我们预期。
创新化转型顺利,新药临床顺利推进、走向海外。截至2025年中报,公司已有4条创新药管线处在Ⅱ期临床或即将进入Ⅲ期临床。原创一类新药QHRD107胶囊已完成Ⅱa期临床试验,且Ⅱa期临床试验研究阶段性成果先后在美国血液学年会(ASH)、欧洲血液学年会(EHA)顺利发表,目前正处于向CDE申请Ⅱb期临床研究阶段;原创一类新药QHRD106注射液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处于向CDE申请Ⅲ期临床研究阶段。我们认为,公司布局创新药多年,现已进入收获期。
原料药业务见底回升,河南千牧投产有望带来业绩增量。2025H1,公司原料药业务实现收入3.2亿元(+17.52%)。肝素原料药行业自2023年Q2起进入下游去库存周期,需求疲软。公司在经历连续8个季度的收入下滑后,首次实现单季度收入增长。我们判断肝素原料药下游需求正在改善,价格筑底,有望回升。此外,公司与牧原股份合资的河南千牧已于7月正式投产,保障公司上游粗品供应链稳定的同时,做到肝素可溯源,为公司进入高端市场制剂企业供应链打下坚实基础,中期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制剂业务毛利率大幅提升,盈利能力增强。2025H1,公司制剂业务实现收入5.4亿元(-7.15%),实现毛利率69.90%,同比大幅提升8.54pp。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成本端的大幅下降。公司制剂产品主要为肝素制剂和胰酶制剂,均为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品种。肝素原料药价格在2024年触底,高价库存消耗殆尽后,2025年公司制剂享受到低价原料药带来的成本降低。考虑到公司持续发力改善成本,我们预计公司制剂业务将维持高毛利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原有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0.51/27.37/32.8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3/5.12/6.09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估值31/27/2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药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 |
3 | 东吴证券 | 朱国广 | 维持 | 买入 | QHRD107 EHA数据点评:Ⅱa期初步数据优秀,临床进展顺利 | 2025-06-12 |
千红制药(00255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将于2025年6月14日在欧洲血液病学会年会(EHA)上汇报QHRD107Ⅱa期临床数据,维奈克拉-阿扎胞苷(VEN-AZA)复发/难治组OS显著延长,耐受性良好,整体数据优秀。
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复发常见,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自2020年III期Viale-A试验发表以来,维奈克拉和阿扎胞苷成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且不适合强化化疗患者的金标准一线治疗。但随访结果和真实世界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患者面临复发和耐药风险。发表在《Haematologica》期刊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表明,62.7%的患者在维奈克拉+去甲基化药物治疗后产生耐药复发,27.3%的患者难治。这些患者在维奈克拉+去甲基化药物治疗无效后的OS仅为2.3个月。后续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和FLT3抑制剂干预后效果依然不佳,总体而言,R/R AML仍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QHRD107在2025EHA公布Ⅱa期数据,OS大幅提升。QHRD107为CDK9抑制剂,联用维奈克拉+阿扎胞苷治疗R/R AML。本次公布的数据为51例患者数据,33例患者(64.7%)既往接受过VEN-AZA治疗,22例(43.1%)在VEN-AZA后复发,而11例患者(21.6%)为难治性。46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ORR为60.9%,cCR为41.3%。复发患者亚组ORR为70.0%,cCR为45.0%;80mg剂量组ORR80%,cCR70.0%。在VEN-AZA难治/复发患者中,中位OS达12.8个月,相较其他干预方式明显延长,QHRD107有效性良好。安全性方面,TRAE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包括腹泻(84.3%),呕吐(54.9%)等。综合来看,QHRD107在测试剂量下有效性优秀,耐受性良好,有望解决R/R AML领域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原有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43/5.12/6.09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估值25/22/1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药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集采风险;新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
4 | 平安证券 | 叶寅,臧文清 | 维持 | 增持 | 24年利润端实现快速增长,创新管线有望贡献弹性 | 2025-04-21 |
千红制药(002550)
事项:
2025年4月19号,千红制药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4年共实现收入15.26亿元(-15.88%),归母净利润3.56亿元(+95.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9亿(+87.48%),利润端实现快速增长。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25Q1公司实现收入4.51亿元(-2.22%),归母净利润1.61亿元(+54.62%),主要系收回部分建元信托前期逾期款项,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7亿(+4.84%)。
平安观点:
原料药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24年利润端实现快速增长。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15.26亿元(-15.88%),归母净利润3.56亿元(+95.77%),包括和安信信托和解款8500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9亿(+87.48%),受肝素原料药毛利率大幅提升影响,利润端实现快速增长。24年公司原料药毛利率为37.67%(+24.30pp),主要系上游原材料成本下降影响。期间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19.95%(-1.76pp),主要受制剂集采深化影响有所降低。研发费用率6.84%(+1.49pp),创新药研发投入有所增加。管理费用率8.07%(+0.81pp),略有增加。
并购方圆持续推进,有望进一步增厚利润。根据公司24年10月17日公告,千红制药拟出资3.9亿元,通过破产重整的方式,收购方圆制药全部股权,从而获得依替米星潜力大单品。依替米星作为新一代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属于国家一类新药,国内持有其小容量注射剂批件生产厂商仅2家,竞争格局良好。本次收购后将进一步拓展千红制药核心产品管线,利用公司突出的优势销售资源及营销管理模式,快速提升依替米星销售业绩及盈利能力,市场增量空间广阔。
积极布局创新药,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根据公司公告,公司自主研
发的一类新药,包括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CDK9抑制剂QHRD107和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激肽原酶QHRD106处于国内Ⅱ期临床阶段。此外,公司针对脑胶质瘤、生长激素缺少的儿童生长缓慢等多个适应症的创新药在研管线稳步推进,有望贡献业绩弹性。
投资建议:考虑原料药价格修复节奏较慢,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7年营收预期分别至17.01、21.34、25.31亿元(原本预期25/26年为20.69/24.49亿元),考虑2025年收回部分建元信托前期逾期款项,我们调整2025-2027年净利润预期分别至4.34、4.52、5.34亿元(原本预期25/26年为3.94/4.66亿元)。伴随公司创新管线的推进,公司估值有望持续提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肝素价格波动风险:公司所属的肝素行业具有周期属性,肝素粗品价格、原料药价格,以及需求量,会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可能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2)药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创新药研发风险较高,存在研发失败风险。 |
5 | 东吴证券 | 朱国广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我们预期,主业保持稳健,QHRD107临床数据优秀 | 2025-04-20 |
千红制药(00255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全年实现收入15.26亿元(-15.88%,括号内为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3.56亿元(+95.77%),扣非归母净利润2.69亿元(+87.48%)。2024年单Q4实现收入3.19亿元(-8.52%),归母净利润0.46亿元(+390.40%),扣非归母净利润0.41亿元(+282.69%)。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4.51亿元(-2.2%),归母净利润1.61亿元(+54.62%),扣非归母净利润1.07亿元(+4.84%)。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肝素API需求有所回暖,公司利润率提升:自2023年肝素开启去库存周期以来,全球肝素行业市场需求疲软、价格持续下行。但公司积极深耕重点客户和开发新客户,2024年实现原料药销售量18581.71亿单位(+9.10%),收入4.43亿元。公司2024年销售毛利率54.85%(+11.59pct),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54.40%(+1.26pct)。与牧原合作的千牧已基本完成建设工程,预计2025年内正式投产,中期有望带动公司进入原研产业链。
制剂收入占比提升,看好硫酸依替米星放量:2024年公司制剂收入10.79亿元,占公司营收比重由2023年的61.43%提升至70.70%,毛利率同比提升0.3pct。公司拟3.9亿元收购方圆制药,其主要品种为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该品种竞争格局良好,国内市场仅方圆制药与无锡济煜山禾药业。据中康开思数据,2024年等级医院端整体销售规模5.97亿元,方圆制药市占率30.8%。公司介入方圆制药重整后重新梳理销售渠道,有望提升市占率,成为公司新增长极。
创新药管线稳步推进,年内催化剂丰富:公司QHRD107(临床Ⅱb期),Ⅱa期结果已成功发表在2024年ASH,Ⅱa期入组41例患者,80mg剂量组ORR77.3%,整体ORR62.5%,有效性数据良好。QHRD106Ⅱ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所有患者入组,数据有望在二季度读出。首个仿制新药LSA02已完成临床BE研究,正在申报生产批件。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收回部分建元信托前期逾期款项以及收购方圆制药对公司业绩的增厚,我们上调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4.01/4.45亿元至4.43/5.12亿元,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09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估值17/15/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药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新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