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民生证券 | 吕伟,郭新宇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三季报点评:深度布局空天计算,构建自身重要卡位优势 | 2025-11-03 |
普天科技(002544)
事件概述:2025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1.52亿元,同比下降7.82%;归母净利润1755.67万元,同比下降3.80%;扣非归母净利润660.96万元,同比下降43.06%。
单季度业绩实现高增,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改善。2025Q3实现营业总收入11.29亿元,同比增长14.84%;归母净利润3835.99万元,同比大幅改善;扣非归母净利润3593.77万元,同比大幅改善。同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也出现明显改善。
积极布局空天计算,打开长期发展空间。1)卫星互联网在算力调度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光缆每200公里时延可达1ms,1000公里的光缆长度时延是5ms。同时,网络中设备的时延和节点数量等因素也在影响数据传输的时延。卫星互联网在长距离传输时延方面已经体现出自身优势,SpaceX使用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Ookla的Speedtest.net服务进行了两项基准测试,星链互联网延迟为18至19毫秒。Starlink卫星运行在低轨道上,距离地面仅550公里,在长距离数据传输方面有明显优势,适合需要低延迟的应用,如在线游戏等。2)公司与氦星光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忆芯科技有限公司在之江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成立联合创新中心。此次合作汇聚央企、民企与科研机构三方优势,将围绕"三体计算星座"建设展开多维创新:聚焦空天算力网络构建、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攻关及商业化运营探索,共同打造新一代天地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其发力方向包括空天传输通道升级、智能卫星平台研发、商业应用生态构建等。普天科技将与合作伙伴围绕突破激光-微波复合传输技术,提升星间、星地链路传输速率与稳定性,满足海量数据实时交互需求;结合存算传一体化技术,探索具备在轨数据处理能力的新型卫星架构。
投资建议:公司是卫星互联网领域的龙头,致力于推动卫星互联网的通信技术升级,在北斗导航应用方面推出多个解决方案,在“无信关站”手持机直连卫星通信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深度研发,打造空天地一体化技术体系,同时在AI算力、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融合布局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8/1.46/2.0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58X、117X、85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波动的风险;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新技术研发进程不及预期。 |
| 2 | 开源证券 | 陈宝健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3利润高增长,卫星通信大有可为 | 2025-10-29 |
普天科技(002544)
中国电科通信板块上市平台,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为中国电科通信板块上市平台,有望受益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蓝海,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1.42、2.07亿元,EPS分别为0.16、0.21、0.3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58.1、118.5、81.2倍,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公司发布2025三季报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1.52亿元,同比下降7.82%;归母净利润1755.67万元,同比下降3.80%。单三季度,营业收入11.29亿元,同比增长14.84%;归母净利润3836万元,同比增长282.07%,大幅扭亏为盈。
Q3收入复苏,盈利能力提升
单三季度公司收入有所复苏,同时毛利率同比提升2.59个百分点至16.01%,业务质量提升。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至4.11%,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至4.23%,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至4.25%,盈利能力提升。
卫星通信顶层设计持续重视,公司有望乘政策东风加速成长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推动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6月25日,公司与氦星光联、北京忆芯科技在之江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助力“三体计算星座”建设,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内通信领域的技术先锋,公司有望深度参与"三体计算星座"建设,乘政策东风,强强联合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产业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
| 3 | 中国银河 | 赵良毕,刘璐 | 首次 | 买入 | 普天科技公司首次覆盖报告:专网与智造筑基,空天算力打开新纪元 | 2025-10-28 |
普天科技(002544)
核心观点
普天科技——潜在太空算力通信运营商:公司是中国电科旗下通信领域核心上市平台,以“公、专网通信 智能制造”为双核,构建了从网络规划到产品交付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公司在轨道交通专网通信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自主可控的TETRA/PDT数字集群系统实现了关键领域的国产化突破;在智能制造领域,公司特种PCB与高端晶振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领域。公司依托央企产业资源与全链条技术积淀,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布局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新增长点。凭借在卫星通信载荷与地面站建设等领域的优势,公司有望在空天信息产业浪潮中开启新一轮成长空间。
瞄准国家级战略痛点,构建未来AI构建未来数字底座:普天科技深度参与“三体计算星座”这一全国首创的太空在轨AI计算项目,在星间 星地链路、卫星载荷、地面站建设等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公司协同之江实验室、阿里巴巴等生态伙伴共同推进“星缆计划”,该计划通过构建低轨算力卫星集群,实现了太空从“有星无算”到“在轨智能”的模式突破,为“东数西算”提供天基算力传输支撑,实测时延较传统地面网络提升显著。我们认为,随着星座向太空算力租赁、星间传输服务和数据资产变现三大商业模式拓展,普天科技有望在空天计算新赛道确立先发优势,成为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体系建设的关键力量之一。
投资建议:普天科技依托其控股股东中电网通的产业平台,其卫星通信运营业务具备显著的先发优势与资源壁垒,是能够提供“星载系统 地面站建设 星下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潜在卫星服务平台型相关标的。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整体营业收入分别为49.81/66.04/74.74亿元,同比增速0.16%/32.60%/13.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1/1.98/2.57亿元,同比增速353.60%/290.38%/29.55%,EPS分别为0.07/0.29/0.38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23.33/82.82/63.93倍。考虑公司未来太空算力卡位,首次覆盖,给予普天科技“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卫星互联网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变动的风险;关键器件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
| 4 | 开源证券 | 陈宝健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短期承压,卫星通信前景光明 | 2025-08-29 |
普天科技(002544)
中国电科通信板块上市平台,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为中国电科通信板块上市平台,有望受益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蓝海,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1.42、2.07亿元,EPS分别为0.16、0.21、0.3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69.3、126.9、86.9倍,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公司发布2025中报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4亿元,同比下滑-16.96%;实现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降-152.91%。
业绩短期承压,静待下游复苏
公网通信板块,受行业竞争加剧等影响,收入规模同比略下降,同时业务毛利率下降;专网通信和智慧应用板块,公司主动压减回款期较长的低效业务,收入规模同比下降;智能制造板块,受特定客户需求周期影响,收入规模同比略下降,同时公司对部分产品的产能进行技术重构和调整,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且受贵金属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导致成本上升,业务毛利率下降。
卫星通信政策催化不断,强强联合
8月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卫星通信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应用。6月25日,公司与氦星光联、北京忆芯科技在之江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助力“三体计算星座”建设,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内通信领域的技术先锋,公司有望深度参与"三体计算星座"建设,强强联合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产业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
| 5 | 民生证券 | 吕伟,郭新宇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卫星互联网“国家队”布局空天计算,长期成长机遇可期 | 2025-08-28 |
普天科技(002544)
事件概述:2025年8月27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24亿元,同比下降16.96%;实现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0.39亿元。
业绩短期承压,新兴业务布局积极。1)业绩阶段性下滑,现金流管理改善: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6.96%,首次出现半年度亏损,主要因各业务板块面临压力。公网通信、专网通信与智慧应用、智能制造三大业务收入分别同比下滑9.04%、27.16%、11.32%。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4.14%,同比下降3.45个百分点,其中智能制造板块受贵金属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毛利率下降6.48个百分点。尽管盈利承压,但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大幅改善,显示公司加强了回款与现金流管理。2)传统业务调整优化:在公网通信板块的通信信息技术服务方面,咨询设计业务市场占有率保持平稳,在全国18个省斩获92个项目,持续稳固业务基本盘,新开拓宁夏铁塔设计业务市场。专网通信板块,轨道交通业务中标重庆市轨道交通24号线一期站后工程通信系统设备采购及集成服务项目、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通信系统设备采购项目、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南延工程通信系统设备集成采购项目。
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空天计算等领域构筑长期增长点。2025年5月14日,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6月25日,氦星光联科技有限公司与普天科技、北京忆芯科技有限公司在之江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宣布成立联合企业研发中心。此次合作汇聚央企、民企与科研机构三方优势,将围绕"三体计算星座"建设展开多维创新:聚焦空天算力网络构建、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攻关及商业化运营探索,共同打造新一代天地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其发力方向包括空天传输通道升级、智能卫星平台研发、商业应用生态构建等。公司作为卫星互联网龙头,将凭借自身优势积极发力卫星计算,在新的细分领域打造自身优势。
投资建议:公司是卫星互联网领域的龙头和“国家队”,致力于推动卫星互联网的通信技术升级,在北斗导航应用方面推出多个解决方案,在“无信关站”手持机直连卫星通信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深度研发,打造空天地一体化技术体系,同时在AI算力、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融合布局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8/1.45/2.0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1X、120X、87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波动的风险;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新技术研发进程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