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开源证券 | 陈蓉芳,张威震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前三季度稳健增长,AI服务器电源市场打开空间 | 2025-10-27 |
江海股份(002484)
前三季度稳健增长,AI服务器电源市场打开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1)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1.17亿元,同比+16.34%;归母净利润5.35亿元,同比+8.19%;扣非归母净利润5.17亿元,同比+12.64%;销售毛利率24.50%,同比-0.54pcts;销售净利率13.05%,同比-1.06pcts。(2)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23亿元,同比+21.12%,环比-7.34%;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20.01%,环比-14.59%;扣非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20.78%,环比-16.64%;毛利率23.69%,同比-1.58pcts,环比-1.70pcts;净利率12.34%,同比-0.23pcts,环比-1.24pcts。(3)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了较好增长,单三季度利润率水平同环比均略有下降,预计主要与产品收入结构变化等因素有关。考虑到AI服务器对超级电容产品的需求释放仍然需要时间,且公司薄膜电容器业务进展略低于预期,我们略下调公司2025至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50/9.45/11.01亿元(原值为8.21/9.93/11.4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4.2/27.2/23.3倍,维持“买入”评级。
铝电解电容和薄膜电容需求回暖稳定增长,车载用薄膜电容持续扩产
目前铝电解电容和薄膜电容仍然是公司主业和发展支柱。(1)公司铝电解电容器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充电桩方便都实现了较好增长,固态叠层高分子电容器在AI服务器领域批量交货,固液混合电容器在汽车领域持续增长,两者将成为铝电解快速增长点。同时,公司在铝电解电容器核心材料腐蚀、化成箔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展现高容量、高性能、高效率、低成本的核心优势。(2)薄膜电容方面,公司业务进展略低于预期,但车载用薄膜电容器将会持续扩产。
AI数据中心电源需求高速增长,铝电解/超容电容器产品未来可期
随着全球AI数据中心快速扩容,数据中心电源架构和服务器机柜电源密度都快速迭代,AI电源需求高速增长,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2025-2035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容量将从2024年的81GW增长至277GW。公司铝电解电容和超级电容产品可用于AI服务器电源,目前主要产品已通过下游硬件厂商认定和试验。(1)随着AI服务器功率增加,铝电解电容器应用数量相应增加。公司MLPC技术实现突破,在AI服务器等领域的相关客户已有订单,预计发展良好。(2)超级电容方面,公司EDLC和LIC产品在AI服务器领域均有配套方案,已跟相关厂商进行技术方案交流,公司产品能够适应客户需求,且具有产能大、扩产周期短、特别是成本低等优势。未来随着AI数据中心电源需求高速增长,公司相关产品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风险提示:宏观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新业务不及预期风险。 |
| 2 | 东吴证券 | 陈海进,解承堯 | 首次 | 买入 | 传统电容稳健发展,AI赋能迎第二增长曲线 | 2025-09-12 |
江海股份(002484)
投资要点
国内铝电解电容行业龙头,数据中心产品放量将带动业绩高增。公司已形成铝电解电容、薄膜电容、超级电容三大产品线,同时布局化成箔、腐蚀箔上游材料,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等领域,客户涵盖世界知名电子制造商如三星、LG、西门子、华为等。2024年营收48.08亿元,同比下降0.76%,归母净利润6.55亿元,同比下降7.41%,数据中心领域产品正式放量将推动公司高速发展。
铝电解电容器:传统产品保持稳定,MLPC、固液混合等新产品带来增量。根据智研咨询,2023年我国铝电解电容器市场规模288亿元,2016-2023年CAGR为9.4%。行业整体竞争较充分,工业领域需求逐渐趋稳,新能源、汽车领域等新兴领域快速增长。公司该产品线2024年营收占比82%,客户含华为、三星等优质企业。公司MLPC年产能8.4亿只,适用服务器领域,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下游服务器需求高景气;固液混合电容年产能5.8亿只,2024年在汽车领域突破,有望增长50%以上。
薄膜电容器:新能源受行业去库存周期影响增速放缓,车载薄膜或将带来新增量。薄膜电容器因耐压、寿命长特性适用于光伏、车载等领域,根据观研天下,预计2028年国内薄膜电容市场规模达249亿元,2013-2028年CAGR为17%,松下、基美等厂商占据主要份额。江海股份通过产能建设(高压大容量年产50万只、新能源车用年产48万只等)、并购优普电子、与基美合资,拓展薄膜电容产品线,公司与基美的合作有望进一步提高车载薄膜市占率。
超级电容:EDLC与LIC技术并行,AI领域放量有望迎来第二增长曲线。超级电容具备容量高、充放电快的特点,适用数据中心一级备电。根据智研咨询,2023年国内超容市场规模38.25亿元,2017-2023年CAGR为23.9%。超级电容分为双电层(EDLC)和锂离子混合超容(LIC),LIC结合锂电与EDLC特性,目前成为数据中心主要方案,英伟达GB300系列将采用武藏与Flex合作的锂离子超容系统(CESS),将于25Q3开始批量供应。江海股份是国内超容龙头,布局EDLC与LIC产品,锂离子电容技术源自2013年购买日本ACT相关知识产权,目前产品达国际标准,锂离子超容产能32.4万wh/a,在AI领域与多个客户进展良好,有望带来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03/64.74/73.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9.7/11.1亿元,对应当前P/E倍数为32/27/24倍。考虑到公司在技术积累、客户资源、产品落地及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叠加AI应用带来新品快速放量,公司有望迎来第二增长曲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涨价风险,技术保密和合作研发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风险。 |
| 3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张大为,詹浏洋,李书颖,连欣然 | 维持 | 增持 | 超级电容、铝电解电容有望在AI服务器中广泛应用 | 2025-09-05 |
江海股份(002484)
核心观点
公司单季度营收再创历史新高。1H25公司实现营收26.94亿元(YoY+13.96%);归母净利润3.58亿元(YoY+3.19%);扣非净利润3.44亿元(YoY+8.96%)。对应2Q25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6亿元(YoY+17.02%,QoQ+32.69%);归母净利润2.06亿元(YoY-1.92%,QoQ+35.82%);扣非净利润2.07亿元(YoY+10.54%,QoQ+51.01%)。盈利能力上,1H25公司毛利率为24.93%(YoY-0.01pct);净利率为13.42%(YoY-1.46pct)。
AI服务器高压化带来铝电解电容量、价齐升。1H25公司铝电解电容营收22.29亿元(YoY+16.70%),毛利率26.75%(YoY+0.19%)。增长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光伏领域因5月31日后上网电价政策由固定价格转为市场化定价,刺激了抢装需求;二是UPS电源、通信电源等领域需求持续旺盛。新产品方面,MLPC在AI服务器领域批量交货,固液混合电容器在汽车领域持续增长。随着AI服务器电源高压化,市场对电容器提出了更高耐压和更小体积的要求,预计将带动牛角型电容用量显著提升。此外,用于AI服务器的牛角型铝电解电容器的化成箔工艺,将由传统的化学腐蚀技术升级为原子沉积技术,产品单价也将随之提高。
超级电容有望在AI服务器和调频侧实现规模化应用。1H25超级电容营收1.62亿元(YoY+48.93%),毛利率16.86%(YoY-3.71%),营收增长而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公司为开拓超容新应用领域所致。长期来看,随着AI芯片功耗激增,训练或推理过程中服务器会出现较大的功率波动,超容能够在电力负载突然变化时提供瞬时功率补偿,平抑负载浪涌,保障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对区域电网造成冲击,因此超容有望成为AI算力集群的标配组件。公司的EDLC、LIC已获得国内外多个头部企业认证,其中EDLC因在运行过程中发热量更低、成本更具优势且产能充裕,有望率先实现规模放量。综合考虑AI服务器、储能、智能电表及可控核聚变等多领域需求的增长,超级电容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公司目前已着手推进产能扩张。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AI算力集群高压化带动公司铝电解电容和超级电容需求,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11/15亿元(前值为8/9/10亿元),同比增速17%/45%/38%,当前股价对应PE36/26/19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扩产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
| 4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 | 首次 | 买入 | 功耗提升催生超容需求,AI领域成长可期 | 2025-07-23 |
江海股份(002484)
投资要点
积极布局三大电容器用关键材料的技术工艺,延伸铝电解电容器产业链。公司积极布局三大电容器用关键材料的技术工艺研究攻关和产业化,延伸了铝电解电容器产业链,开发出国内高比容、高强度、高一致性的电极箔,解决了腐蚀和化成污水处理技术;掌握了各类真空镀膜技术工艺,研制了多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有效地保障了材料性能、品质和供给,有力地提高了电容器市场竞争力。目前公司成为全球电力电子应用领域品种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的电容器公司。
业务持续稳定发展,薄膜电容器、超级电容器即将发力。铝电解电容器是公司业务和发展支柱,除新能源外,在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等应用领域实现增长,展现了公司产品竞争力,并且拓展了应用场景和用户,固态叠层高分子电容器在多家战略客户通过认定,固液混合电容器在汽车领域实现突破,有望实现50%以上增长;薄膜电容器的镀膜、安规、针式、DCLink、AC、箱式、模组等不同产品方向专业化布局,对标行业头部企业、在技术、质量、成本方面不断找到突破点,为国家重点项目作出贡献,为未来成长做好了准备;超级电容器大规模发展已具备性能、产品线、产能基础,发电侧和用户侧调频项目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针对AI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功率补偿方面和国内外多个重点客户共同推进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效,前景可期。
广泛开展合作,建立战略结盟。在高压大型铝电解电容器、高性能电极箔等领域和日本公司合作,车载铝电解电容器和日本ELNA公司合作,在电动汽车专用薄膜电容器模组、车载轴向引线电容器及高分子固体铝电解电容器和KEMET公司合作,在超级电容器方面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与华南理工大学N型高分子导电聚合物在固态电容器应用的研发合作,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了高端电容器技术创新中心,为公司快速提升技术水平,占领更高端市场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7.6/67.7/78.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10.0/11.8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和研发投入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进入新市场及开发新产品的风险;汇率风险;产能扩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