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郭亚男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中报点评:25Q2组件大幅减亏,现金流显著改善,股权激励彰显信心 | 2025-08-27 |
晶澳科技(002459)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5H1营收239亿元,同-36%,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195.1%,毛利率-3.5%,同-7.4pct,归母净利率-10.8%,同-8.5pct;其中25Q2营收132.3亿元,同环比-38.1%/+24%,归母净利润-9.4亿元,同环比+140.6%/+42.5%,毛利率-1%,同环比-4/+5.8pct,归母净利率-7.1%,同环比-5.3/+8.2pct。
单瓦盈利转好,Q2大幅减亏:25H1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含自用119MW),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5.93%。25Q2出货18GW左右,环增15%,我们测算Q2单瓦亏损约3分,环比减亏7分左右,环比明显改善,原因:①国内136号文抢装涨价,②我们测算美国出货由130MW提升至590MW,③人民币贬值。Q3看需求好于预期,出货将继续环增,我们预计公司25年出货75-80GW。
公司发布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回购计划,彰显走出低谷的决心。公司拟回购2-4亿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拟对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及骨干人员等57人实行员工持股,拟授予1975名核心人员(含董事、高管及骨干)1.62亿股(占股本4.89%)为激励,考核25年净利润减亏不低于5%(以2024年为基数),2026年净利润转正。
Q2继续降费、现金流大幅改善。公司25H1期间费用15.3亿元,同-35.3%,费用率6.4%,同0.1pct,其中Q2期间费用6.9亿元,同环比-32.3%/-17.3%,费用率5.2%,同环比0.4/-2.6pct;25H1经营性净现金流45.1亿元,同+342.4%,其中Q2经营性现金流37.2亿元,同环比120.9%/372.7%;25H1资本开支20.3亿元,同-75.5%,其中Q2资本开支3.4亿元,同环比-91.4%/-79.5%;25H1末存货99.8亿元,较年初-5.6%。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上半年光伏行业竞争依然激烈,公司盈利承压,我们下调25-26年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2/10.6亿元(原预期25/26年为21.6/36.5亿元),新增预期27年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33%/+134%/188%,考虑到行业供给侧改革,公司作为光伏一体化组件领先企业有望充分受益,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装机不及预期、行业自律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 |
2 | 华金证券 | 贺朝晖,周涛 | 维持 | 增持 | 25Q2环比大幅减亏,海外布局提速 | 2025-08-27 |
晶澳科技(00245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5H1实现营收239.05亿元,同比-36.01%;实现归母净利润-25.80亿元,同比-195.13%;扣非归母净利润-22.87亿元,同比-179.23%。其中25Q2实现营收132.33亿元,环比+24%,实现归母净利润-9.42亿元,环比Q1(-16.38亿元)大幅减亏42.49%;扣非归母净利润-8.81亿元,环比Q1(-14.06亿元)减亏37.34%。
Q2亏损显著收窄,海外出货保持较高占比。25Q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9.42亿元,环比减亏42.49%,毛利率-0.95%,环比+5.76pct,亏损收窄趋势明显。25H1公司实现电池组件出货33.79GW(含自用119MW),其中组件海外出货占比45.93%。分季度看,Q1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15.65GW(含自用33MW),Q2电池组件出货18.14GW(含自用86MW),环比+15.9%,主要受益于国内抢装潮推动组件价格修复及需求回升。
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落地显效,公司海外布局与技术创新双提速。6月底以来光伏行业“反内卷”扎实推进,光伏产业链多个环节价格已上涨,8月19日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进一步明确组件价格上行预期。公司在海外共设立16个销售公司,服务网络覆盖178个国家和地区,并积极拓展东南亚、澳洲、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25H1研发投入13.88亿元,占营收比重5.81%。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有效专利2,072项,其中发明专利1,109项。公司推出的高功率DeepBlue5.0组件产品转换效率达24.8%,具备更优的BOS与LCOE表现。在BC电池领域,公司发布“晶弦”细栅互联技术,助力组件功率提升超10W、效率突破25%。目前,其n型倍秀(Bycium+)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已最高达到27%。
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公司发布《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设定行权条件为2025年净利润减亏不低于5%(2024年为基数)、2026年净利润为正。同时,公司计划在12个月内拟回购2-4亿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同时下修可转债转股价,多措并举彰显信心。25H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08亿元,同比+342.44%。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具有货币资金260.75亿元,现金储备充裕,资金安全垫厚实,有力支撑公司抵御行业周期波动。此外,公司已启动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工作,有望提高公司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光伏一体化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光伏行业“反内卷”的落地显效,随着降本增效的推进与海外布局提速,业绩有望修复。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85、21.84及34.0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9、0.66及1.03元/股,P/E分别为-13、19、1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产业政策风险、阶段性供需失衡风险、技术迭代风险。 |
3 | 民生证券 | 邓永康,林誉韬,王一如,朱碧野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二季度亏损环比收窄,全球化布局加速 | 2025-08-25 |
晶澳科技(002459)
事件
2025年8月22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根据公告,公司25H1年实现收入239.05亿元,同比-36.01%;实现归母净利-25.80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22.87亿元。
分季度看,25Q2公司实现收入132.32亿元,同比-38.12%,环比+23.99%;归母净利-9.4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8.81亿元,亏损环比收窄。公司业绩承压主要受光伏行业供需失衡、竞争加剧影响。
出货量保持行业前列,坚持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
公司25H1电池组件出货量为33.79GW(含自用119MW),根据infolink统计,公司25H1组件出货量位列行业第三,其中海外出货占比达到45.93%。产能方面,24年末公司组件产能达到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分别为组件产能的80%和70%。目前公司N型倍秀(Bycium+)电池量产转换效率最高已达到27%,通过正面低掺杂硼扩技术、背面局部poly技术、先进印刷技术等工艺技术改进,进一步提升倍秀(Bycium+)电池效率,保持与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公司积极布局下一代电池技术,在加速BC电池研发的同时,钙钛矿叠层相关技术也有所储备。
启动港股发行打造全球化资本运作平台,海外产能布局加速
在国际贸易保护趋严的背景下,全球化发展为公司重要战略方向,为进一步推动全球化发展战略,公司已启动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港交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工作,我们认为,公司赴港上市有望拓宽融资渠道、改善现金流、加速海外产能建设,进而提升公司的国际影响力。此前公司已和阿曼苏哈尔港口与自由区签订土地租赁协议,计划投资5.65亿美元,在阿曼建设6GW电池片和3GW组件产能,预计产能将在26年投产。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实现营业收入542.03/700.56/799.8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3.41/21.29/33.47亿元,根据8月22日收盘价,对应26-27年19x/12x。公司为光伏一体化组件领先企业,随着全球化布局加速和降本增效持续推进,有望在穿越周期后迎来市占率提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海外产能推进不及预期、大额资产减值影响利润等。 |
4 | 国金证券 | 姚遥,张嘉文 | 维持 | 买入 | 亏损显著收窄,股权激励彰显信心 | 2025-08-24 |
晶澳科技(002459)
业绩简评
8月22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239亿元,同比-36%;实现归母净利润-25.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2.9亿元,亏损加深。其中Q2实现营收132亿元,同比-38%、环比+24%,实现归母净利润-9.42亿元,环比Q1(-16.38亿元)显著改善。
公司同时公告《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为2025年净利润减亏不低于5%(2024年为基数)、2026年净利润为正;12个月内拟回购2-4亿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经营分析
海外出货占比维持较高水平,终端抢装带动亏损收窄。上半年公司实现电池组件出货33.79GW(含自用119MW),其中组件海外出货占比45.93%。测算公司Q2电池组件出货超18GW,环增16%。4-5月终端抢装带动组件需求增长、价格回升,Q2公司销售毛利率-0.95%,环比回升5.76PCT,测算单位亏损显著收窄。
光伏行业“反内卷”扎实推进,有望推动价格及盈利修复。6月底以来光伏行业“反内卷”扎实推进,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等多个环节价格已上涨,8月19日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及发电企业参会,预计后续组件价格有望传导上游涨幅、逐步覆盖成本,带动行业盈利修复。
股权激励+股份回购彰显公司信心,下半年起有望逐步减亏。公司公告《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要求2025年净利润减亏不低于5%即归母净亏损不高于44.23亿元,测算下半年亏损不高于18.43亿元,较上半年显著减亏;同时要求2026年净利润回正。公司股权激励、股份回购充分彰显管理层信心。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正且显著改善,在手现金充足,启动H股发行提升综合竞争力。Q2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7.2亿元,盈利承压背景下持续净流入且环比显著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具有货币资金261亿元、一年以上定期存款39.8亿元,在手现金充足,助力公司穿越周期。此外,公司已启动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工作,有望提高公司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我们最新的产业链价格预测,调整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7.1、18.6、35.1亿元。公司为一体化龙头,光伏“反内卷”推进下盈利有望逐步改善,股权激励+股份回购彰显公司信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