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民生证券 | 方竞,卢瑞琪 | 首次 | 买入 | 深度报告:光学积淀,AR领航 | 2025-06-17 |
水晶光电(002273)
光学老兵,多元产业布局。水晶光电成立于2002年,作为光学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下游布局设计手机、AR眼镜等消费电子和智能车,致力于成为全球卓越的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专家。目前公司已构建光学元器件、薄膜光学面板、半导体光学、汽车电子(AR+)、反光材料五大业务板块,2024年营收占比分别为45.94%/39.38%/2.06%/4.78%/6.27%,产品矩阵布局完善,静待下游放量。
消费电子为压舱石,微棱镜+滤光片助力成长。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及苹果等客户端侧AI创新趋势,微棱镜及滤光片等核心器件有望迎来增长。公司微棱镜业务于23年6月成功实现量产,伴随大客户在AI手机上增长放量,叠加机种的累加效应,微棱镜市场空间仍存在一定增量。
伴随着华为强势回归,安卓系加大对手机摄像头的创新力度,预计旋涂滤光片的渗透率有望提升。公司滤光片业务进展迅速,根据潮电智库数据,23年全球手机滤光片的市场份额上水晶占据第一,达21%。过去几年在安卓客户端推广涂覆滤光片产品,并且保持较高的份额。此外,大客户对旋涂环节要求较高,前期国内供应商难以切入;而公司与大客户在微棱镜项目有较好合作经验,其旋涂滤光片有望于25年切入大客户供应链、逐步攫取份额。
汽车+AR眼镜前期布局,静待收获。根据ICV TAnK数据,全球乘用车市场的HUD渗透率有望于2027年超过45%,其中,AR-HUD更具优势、市场空间广阔。公司通过AR-HUD切入车载光学,目前产品年出货量突破几十万量级、市场占有率位于行业前列。从定点转量产节奏上来看,公司2025~2027年每个季度都将有转量产的定点,其中包含部分利润水平较好的海外客户转量产的订单。
AI加持下,AR眼镜有望迎来硬件创新+销量增长的双拐点,我们认为AR眼镜是AI重要的载体,公司从2010年开始布局,与全球肖特、Lumus和DigiLens展开相关的战略合作。公司目前在AR的显示(阵列、衍射和体全息等光波导技术路线)、显示匹配的光机元器件和光学传感元器件均有业务和研发布局,且有望于25年建成一条反射光波导的量产线,为营收贡献增量。
投资建议:公司深度绑定北美大客户,伴随着公司在大客户中扮演的角色从OEM转型向ODM,我们看好其作为光学行业龙头在新一轮创新周期迅速捕捉发展机遇,此外AI+AR眼镜给公司带来新的发展势能。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将实现营收75.28/90.61/103.58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12.72/15.46/18.26亿元,对应PE21/17/15倍。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增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创新研发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
2 | 国元证券 | 彭琦,沈晓涵 | 首次 | 买入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立足光学创新,多赛道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 2025-06-16 |
水晶光电(002273)
报告要点
公司专注于光学行业二十余年,扎根于成像感知和显示投影两个环节,通过自研及并购的方式,布局产品从红外截止滤光片等光学元器件领域,逐步拓展至薄膜光学面板、半导体光学、汽车电子、反光材料等新领域。公司产品线丰富,成长天花板逐步打开。
消费电子领域,新型滤光片带动盈利改善,微棱镜打开收入天花板,薄膜光学面板提供新收入支撑。1)公司的吸收反射复合型滤光片有望成为高端机型的优选,未来将受益于由高端向中低端渗透、由主摄像头向辅助摄像头推广的趋势;2)公司于2023年成功实现四重反射棱镜量产落地,已成为大客户潜望镜头的微棱镜供应商。未来随潜望式镜头在安卓机、汽车电子及AR/VR领域的推广应用,微棱镜产品将为公司提供更高的业绩弹性。3)公司将光学技术下沉到面板领域,产生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该领域有望受益于在大客户产业链中供应份额的提升,以及对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智能家具等非手机领域的拓展,预计未来3-5年将为公司提供有力收入支撑。
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以AR-HUD为切入点,实现了从消费电子到汽车产业链的跨越,初步形成第二成长曲线。未来随汽车智能化和ADAS普及率不断提升,AR-HUD的配置或成为汽车厂商的竞争力之一,我们测算国内AR-HUD2030年有望达200亿元以上,市场空间可观。目前公司在配合更多的车厂做定点开发设计,长安深蓝等部分车型已实现量产。同时,公司在激光雷达视窗片、智能大灯、迎宾灯、车载摄像头的布局也有望随定点客户开发的落地逐步贡献增量收入。
公司高度重视在AR/VR领域的技术投入,储备第三成长曲线。公司全面布局多条技术路径,同时与全球领先的光波导及特种玻璃材料厂商进行密切合作。在技术上的前瞻性布局,有望助力公司在AR/VR产业兴起的浪潮中充分受益。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产品条线逐步丰富,下游布局领域不断拓展,其中大客户潜望式微棱镜业务及汽车电子HUD业务有望为公司带来可观收入弹性,并打开成长天花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73/86/101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12/15/18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业务开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大客户依赖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
3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 | 维持 | 买入 | 多产品稳步增长 | 2025-06-05 |
水晶光电(002273)
投资要点
调结构优布局,各业务板块齐头并进。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2.78亿元,同比+23.67%;归母净利润10.30亿元,同比+71.57%,公司业绩创历史新高。分各业务板块来看,2024年公司五大业务板块均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其中光学元器件业务/薄膜光学面板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9/25亿元,分别同比+18%/+34%,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7%/40%,这两大板块贡献了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2024年公司半导体光学业务/汽车电子(AR+)/反光材料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3/4亿元,分别同比+20%/+3%/+37%,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5%/6%。从盈利贡献来看,公司2024年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升了3.3%,五大业务板块均实现了毛利率正向提升,其中光学元器件业务毛利率达到36.3%,提升了5.6%,半导体光学业务毛利率达到40.3%,提升了5%,薄膜光学面板业务毛利率达到26.7%,提升了1.2%,汽车电子(AR+)业务毛利率达到13.5%,提升了1.8%,反光材料业务毛利率达到30.9%,提升了1.7%。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4.82亿元,同比+10.20%;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23.67%,分各业务板块来看,光学元器件业务有小幅增长;增长的主要贡献是微棱镜产品,微棱镜出货量大幅提升,产线稼动率提升,所以毛利有一定提升。由于公司自去年年底开始进行基地调整,安卓棱镜产线搬迁影响了部分安卓棱镜出货量,3月安卓棱镜已经恢复正常出货。另外由于安卓滤片端部分产线搬迁,再加上下游销库存原因,一季度出货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3月已恢复正常。另外,2025Q1薄膜光学面板业务有小幅增长,其中非手机业务出货量增长明显;汽车电子AR+业务同比有一定增长,主要是HUD、车载元件出货增长;反光材料业务也贡献了小幅增长,主要原因是过去两年是反光材料行业下行周期,今年行业回归正常水平;半导体光学业务金额上变动不大。
布局全球化资源,携手大客户创新升级。公司秉承开放、合作、全球化的理念,协调全球化资源配置,持续深化国际化布局。目前公司已建成六大生产基地,土地面积近千亩,分布在浙江台州(滨海、集聚区、临海)、江西鹰潭、广东东莞及越南。与此同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窗口,在日本、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美国、德国等地均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深入挖掘开拓海外市场,更高效地服务海外客户群体。此外,公司积极与国内外产业链上的知名原材料、设备、镜头、芯片及Sensor等厂家开展多样的紧密合作,不断整合行业资源,深化产业合作,构建产业协同优势,共同推进产业技术的发展。公司战略聚焦,着力构筑了消费电子、车载光学以及AR/VR三大业务板块,与产业链中的关键客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消费电子领域,深度绑定国际大客户,随着合作的全方位深化,公司不断汲取国际化的管理经验与开发智慧,在技术融合、创新解决方案制定、自动化方案设计,以及对大项目运行管理等能力方面均实现了全面提升,使得自身的能力不断向国际一流水平靠拢。公司的成长模式从产品驱动转向技术创新驱动,由单一的元器件制造商向光学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升级。
收购广东埃科思95.60%股权,拓展AR/VR战略发展布局。2025年4月24日,广东埃科思变更股东事项已完成相应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本次变更登记完成后,公司持有广东埃科思95.60%股权,同时通过全资子公司台州创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广东埃科思2.00%股权。广东埃科思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埃科思定位提供3D深度视觉识别解决方案,主营业务为3D生物识别方案及深度传感模块、2D成像模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相关业务已在行业有5年以上的积累。产品覆盖三类3D深度视觉技术路线:双目结构光、散斑结构光、TOF,下游应用包括智能家庭、机器人、刷脸支付、汽车电子和安防等。埃科思具备3D视觉产品的整体设计能力以及3D视觉产品的量产能力,是3D视觉行业中少有同时覆盖车载电子与消费电子的公司,是行业少有的具备3D视觉产品整体设计与大规模量产能力且又能与产业链形成较为开放合作的公司,可为终端提供端到端且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同时具备稳定且可控的供应链体系。通过收购埃科思股权,对构建公司在AR/VR空间感知领域的能力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更加有利于公司在核心终端大客户面前呈现全球卓越的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专家的形象。同时,公司坚定看好3D成像和空间感知在机器人、智能驾驶、无人机及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和空间。在AI+AR的产业爆发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收购埃科思,公司将快速在上述业务领域与之形成协同效应,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73.46/85.96/100.5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7/14.16/16.6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2倍、19倍、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环境挑战风险,业务集中与大客户依赖风险,运营管理风险,汇率风险。 |
4 | 中国银河 | 高峰,钟宇佳 | 首次 | 买入 | 从跟跑到领跑,光学技术革新者 | 2025-05-21 |
水晶光电(002273)
以核心技术为轴,稳步穿越市场周期:水晶光电自2002年成立以来,经历了从初创企业到行业龙头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公司已构建光学元器件、薄膜光学面板、半导体光学、汽车电子/AR+、反光材料五大业务板块。近年来,水晶光电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现稳健增长趋势。2024年,受益于微棱镜产品放量及消费电子行业复苏,公司业绩大幅提升,全年营收62.78亿元(+23.67%),净利润10.30亿元(+71.57%)。2025年Q1,公司业绩延续增长态势,营收同比增长10.2%至14.8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67%至2.21亿元。展望未来,凭借技术驱动和多方位布局,公司有望在AI与光学交汇的新时代持续引领行业。
消费电子-AI催生换机潮,公司产品矩阵丰富:AI的出现或将带来颠覆性的性能革命,从而催动手机新一轮的换机周期加速到来,带来新一轮的摄像头需求。同时,AIoT的快速发展也将显著推动摄像头技术的革新与需求升级。1)光学元器件&半导体光学:滤光片和微棱镜是摄像头的关键组件,随着消费者对摄像头需求的提升,多重反射棱镜和涂覆式滤光片将加速渗透。对摄像头的高需求也带动了Metalens、3D视觉等产品的商业化。2)薄膜光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液晶电视等产品对高性能光学薄膜(如增亮膜、偏光片、防反射膜)的需求激增。3)公司优势:公司在微棱镜领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是全球首家四重反射棱镜模组量产供应队伍。滤光片市占率领先,涂覆滤光片有望切入大客户供应链。半导体光学领域布局完善,在研项目进展顺利。薄膜光学中,非手机业务板块持续增长。
智能眼镜一规模化拐点将至,公司卡位优势明显:1)行业分析:从AI+AR眼镜的发展趋势来看,短期内拍照AI眼镜将继续主导市场,而AR眼镜和AI的融合则是人类感知系统的外延革命,也是必然趋势。光学显示环节在AR眼镜中成本占比较高,光波导方案将逐步成为主流方案。其中,反射光波导方案呈像效果优秀、无漏光问题、光损较低,但是量产难度大。2)公司优势:目前,公司已经打通反射光波导的核心工艺,建设了初步的NPI产线。公司前瞻性布局新型赛道,技术储备有望和市场需求形成共振,待量产能力突破和生态协同效应释放,公司有望在AR领域实现长期领跑。
汽车电子-AR-HUD占比提升,公司装机量领先:1)行业分析:全球汽车市场增长模式从“量增”转向“结构性调整”,新能源与智能化成为核心驱动力。HUD技术正加速向主流配置转变,并经历从简单信息显示向复杂交互系统的转型。这一演进过程呈现出明确的技术路线和市场方向,AR-HUD预计将成为主流方案。2)公司优势:水晶光电的HUD产品覆盖了多种技术路线,同时具备从光学设计、结构开发、硬件制造到软件算法的全栈自研能力。2025年1月,公司实现13250台装机量,在HUD市场中排名第8,市占率为4.8%;在AR-HUD市场中排名第三,市占率19.3%。随着HUD技术渗透率快速提升,公司通过成本优化和技术迭代有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7/14.35/17.19亿元,分别同比+13.35%/22.91%/19.78%,EPS分别为0.84/1.03/1.24,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24.54x/19.97x/16.67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R眼镜推广和渗透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品验证、量产节奏不及预期的风险;消费电子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大客户依赖的风险;国际贸易的风险。 |
5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张大为,詹浏洋,李书颖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净利润增长71.6%,消费电子、车载、AR/VR齐头并进 | 2025-05-07 |
水晶光电(002273)
核心观点
2024年收入增长23.7%,归母净利润增长71.6%。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营业收入62.78亿元(YoY23.67%),收入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产品和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归母净利润10.30亿元(YoY71.57%),扣非归母净利润9.55亿元(YoY82.84%),毛利率31.09%(YoY3.28pct),净利润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对应公司4Q24营业收入15.68亿元(YoY2.70%),归母净利润1.68亿元(YoY3.63%),扣非归母净利润1.25亿元(YoY-20.64%),毛利率29.65%(YoY-0.05pct)。
2025年一季度收入增长10.2%,归母净利润增长23.7%。1Q25公司营业收入14.82亿元(YoY10.20%,QoQ-5.46%),归母净利润2.21亿元(YoY23.67%,QoQ31.22%),扣非归母净利润2.07亿元(YoY22.17%,QoQ66.06%);毛利率27.95%(YoY3.95pct,QoQ-1.70pct)。
光学元器件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携手大客户创新升级。2024年光学元器件收入28.84亿元(YoY17.92%),占比45.9%;毛利率36.31%(YoY5.65pct)。公司微棱镜顺利实现迭代项目的量产,产品份额提升显著,进一步巩固在客户端的核心地位;涂布滤光片产品成功导入新技术,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薄膜光学面板巩固优势地位,产品应用领域不断开拓。2024年薄膜光学面板收入24.72亿元(YoY33.69%),占比39.4%;毛利率26.65%(YoY1.17pct)。薄膜光学面板业务不断深化与北美大客户的业务合作,在提升手机端薄膜光学面板市场份额的同时,实现终端品类全覆盖,在小尺寸面板领域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积极开拓车载、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非手机领域的产品应用。车载HUD确立领军地位,AR业务作为未来新成长点。2024年汽车电子(AR+)收入3.00亿元(YoY3.04%),占比4.8%;毛利率13.53%(YoY1.81pct)。
车载光学业务方面,HUD出货量逼近30万台,成功斩获国内外十余个重点项目定点。AR/VR业务方面,公司专注反射光波导、衍射光波导和光机技术的研发创新与突破,反射光波导作为公司一号工程,与头部企业保持深度合作,坚定投入并着力解决量产性难题,目前已打通核心工艺,建设初步NPI产线。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我们看好公司与头部大客户的广阔合作空间,看好公司在消费电子、车载光学、AR/VR领域所构建的持续增长动能,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73.89/86.14/99.90亿元(前值79.43/91.02亿元),归母净利润12.59/15.16/18.19亿元(前值13.55/15.7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1.7/18.0/15.0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品进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的风险等。 |
6 | 西南证券 | 王谋,徐一丹 | 首次 | 买入 | 光学升级趋势明确,驱动主业持续稳健增长 | 2025-05-05 |
水晶光电(00227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实现总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23.7%。
业绩表现持续向好,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1)收入端:25Q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2%,主要因为微棱镜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提升、非手机盖板快速增长等。2)利润端:25Q1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7%,一方面因为微棱镜项目放量后规模化效应显露,带动该业务板块毛利率提升;另一方面则因为公司持续提升内部经营效率,对成本和费用进行合理、有效管控。公司毛利率约为28.0%,同比提升4pp;净利率约15.1%,同比提升1.3pp。3)费用端:公司期间费用率稳中有降,其中销售费用率约为1.05%,同比下降0.16pp;管理费用率约为5.01%,同比下降0.44pp;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约为6.51,同比提升0.25pp。
光学升级趋势明确,有望驱动公司主业持续稳健增长。2024年涂布滤光片在国内安卓手机端加速渗透,公司作为国内少有的、在涂布滤光片有大批量出货经验的厂商实现了良好的卡位。公司有望凭借较为成熟的量产能力和经验导入北美大客户的涂布滤光片供应,进而打开滤光片业务新的成长空间。此外,主摄CMOS大底化、潜望式摄像头快速渗透且不断升级等趋势明确,公司作为相关光学元器件核心供应商有望直接受益。
潜心布局十余年,AR光波导量产有望迎来突破性进展。端侧AI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丰富AI+AR眼镜的应用场景,功能的多元化有望带动行业提速发展。2024年以来,AI+AR眼镜新品迭代速度加快,行业多家头部品牌发力布局AR产品,未来两年内有望陆续推出。公司在AR领域潜心研发十余年,在衍射/反射光波导、BB等方案上均有布局,公司把光波导作为一号工程,与头部厂商深度合作。随着整个产业链发展进入提速阶段,公司光波导、光机产品的导入和量产或有突破性进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15.6、18.3亿元。我们给予公司2025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26.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项目导入、放量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贸易摩擦升级风险。 |
7 | 开源证券 | 陈蓉芳,仇方君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Q1业绩持续提升,受益光学创新&AI+AR大趋势 | 2025-04-29 |
水晶光电(002273)
光学创新驱动2024年盈利高增,新品持续放量&内部管理精益化,2025Q1利润超预期受益于下游大客户的光学创新,公司2024年实现了营收和归母的显著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2.78亿元,同增23.67%;实现归母净利润10.30亿元,同增71.57%。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4.8亿元,同增10%;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增24%,单季度净利率达15.11%,同增1.32pct,环增4.6pct,利润表现超预期。2024年分版块来看,光学元器件、薄膜光学面板、汽车电子(AR+)、反光材料和半导体光学分别实现营收28.84亿元、24.72亿元、3.00亿元、3.94亿元和1.2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7.92%、33.69%、3.04%、37.17%和19.50%。盈利能力方面,全年毛利率为31.10%,同增3.29pct。公司受到下游大客户创新周期的影响,我们调整原有2025-2026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6/15.55/18.28(2025/2026原值为12.76/14.26)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2/17/14倍,我们看好公司光学元器件工艺的深厚积累,维持“买入”评级。
紧扣大客户光学创新,强化全球产能布局,2025年持续精进
光学元器件方面,公司稳步推进与北美、韩系大客户的业务合作,越南产品线成功取得多家大客户的合格供应商认证,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加强,2024年微棱镜迭代项目顺利量产,涂布滤光片份额持续攀升。手机端薄膜光学面板方面,市场份额得到提升的同时,实现了终端品类全覆盖。半导体光学方面,窄带产品抓住国内安卓系大客户的量产机会,实现销售业绩翻番。车载光学方面,全年HUD出货量逼近30万台。此外,公司在内部管理方面精益化,2025年期间费用率(管理费用、研发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有望下降1-2%。
看好AI+AR等消费终端新趋势为公司带来的机会
公司在AR领域布局全面且前瞻,反射光波导与头部企业保持深度合作,已打通核心工艺,建设初步的NPI产线;衍射光波导深化与Digilens的合作,已实现小批量商业级应用出货;同时公司也启动了光机中所采用大量光学零组件产品的布局和研发。AI赋能大趋势下,AI+AR消费终端的落地与放量将有望成为公司新一轮的增长引擎。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研发进程不及预期。 |
8 | 山西证券 | 高宇洋,傅盛盛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符合预期,积极布局海外交付能力 | 2025-04-15 |
水晶光电(002273)
事件描述
近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2.78亿元,同比+23.67%;实现归母净利润10.30亿元,同比+71.57%;扣非净利润9.55亿元,同比+82.84%,业绩符合预期。2024Q4,公司实现营收15.68亿元,同比+2.7%;实现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3.63%。
事件点评
光学元器件业务产品持续迭代,进一步巩固在客户端的核心地位。2024年,公司光学元器件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17.92%。增长主要来源:(1)微棱镜模块项目顺利实现迭代项目的量产,份额提升显著,公司进一步巩固
在大客户端的核心地位;(2)涂布滤光片产品成功导入新技术,持续扩大市场份额;(3)公司单反相机业务,不断布局新产品与新客户,持续保持较高的市占率,业绩增长稳健。光学元器件毛利率改善明显,2024年36.3%,同比提升5.65个百分点。
薄膜光学面板业务份额稳步扩大,积极布局海外交付能力。2024年,公司薄膜光学面板收入24.7亿元,同比+33.69%。主要系:(1)公司不断深化与北美大客户合作,在提升手机端薄膜光学面板份额同时,实现终端品类全覆盖;(2)积极开拓车载、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非手机领域的产品应用,在无人机、扫地机器人、运动相机等项目持续扩大规模。此外,公司启动海外项目黄金线战略规划,布局海外交付能力。
车载HUD业务成绩斐然,持续投入AR/VR业务。2024年公司HUD出货量逼近30万台,市场份额稳步增长,成功斩获国内外十余个重点项目定点。公司持续布局AR/VR业务,反射光波导作为公司一号工程,与头部企业保持深度合作,目前已打通核心工艺,建设初步的NPI产线;衍射光波导深化与Digilens的合作,升级体全息产线,实现小批量商业级应用出货;
同时启动光机中所采用大量光学零组件产品的布局和研发。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86/14.79/17.11亿元;EPS分别为0.92/1.06/1.23元;对应公司2025年4月10日收盘价17.6元,2025-2027年PE分别为19.0/16.5/14.3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和行业竞争风险、业务集中风险、汇率和关税风险等。 |
9 | 财信证券 | 何晨,汪颜雯 | 首次 | 增持 | 2024年业绩表现亮眼,各业务板块齐发力2024年年报点评 | 2025-04-15 |
水晶光电(00227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创历史新高。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67%;实现归母净利润10.30亿元,同比增长71.5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55亿元,同比增长82.84%;实现毛利率31.09%,同比+3.28pct;实现净利率16.63%,同比+4.47pct。公司盈利能力表现亮眼,其主要原因是1)从收入端来看,公司各个板块业务均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其中光学元器件和薄膜光学面板业务贡献了主要增量;2)从成本端看,公司内部通过降本增效,实现生产成本和各项费用的下降,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24Q4盈利能力环比有所回落。单季度看,公司24Q4实现营收15.68亿元,同比增长2.70%,环比下滑23.70%;实现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3.63%,环比下滑61.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滑20.64%,环比下滑71.59%;实现毛利率29.65%,同比-0.05pct,环比-7.06pct,实现净利率10.51%,同比-0.39pct,环比-10.88pct,其主要原因是1)公司微棱镜项目的出货周期较2023年有所提前;2)按照行业和公司过往经验看,三季度普遍为行业旺季,四季度环比回落属于正常现象;3)年底奖金等费用计提。
公司五大业务板块均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1)光学元器件业务:实现收入28.84亿元,同比增长17.92%,占公司总营收的45.94%,实现毛利率36.31%,同比+5.65pct。公司不断加大产品开发和拓展力度,涂布滤光片产品成功导入新技术,微棱镜模块顺利实现迭代项目的量产,持续扩大市场份额。2)薄膜光学面板业务:实现收入24.72亿元,同比增长33.69%,占公司总营收的39.38%,实现毛利率26.65%,同比+1.17pct。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深化与北美大客户的业务合作,积极开拓薄膜光学面板产品应用领域并布局海外交付能力。2024年,薄膜光学面板业务迅速跃升为公司业务新的“压舱石”。3)反光材料业务:实现收入3.94亿元,同比增长37.17%,占公司总营收的6.27%,实现毛利率30.87%,同比+1.65pct。2024年,公司国内外车牌膜业务表现出色,为海外大客户配套供应的反光布以及微珠型反光膜业务量快速增长,有力推动了公司反光材料业务收入的大幅攀升。4)汽车电子(AR+):实现收入3.00亿元,同比增长3.04%,占公司总营收的4.78%,实现毛利率13.53%,同比+1.81pct。在车载光学方面,2024年,公司HUD出货量逼近30万台,成功斩获国内外十余个重点项目定点,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在AR/VR业务方面,公司专注反射光波导、衍射光波导和光机技术的研发创新与突破,已与国内外行业龙头展开深入合作。5)半导体光学业务:实现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19.50%,占公司总营收的2.06%,实现毛利率40.29%,同比+4.96pct。报告期内,公司窄带产品抓住国内安卓系大客户的量产机会,实现销售业绩翻番,市占率大幅上升。芯片镀膜产品在攻克镀膜技术难题上取得显著突破,产品良率提升,制造成本挖潜初见成效。
盈利预测和估值:公司深耕光学产业二十余年,目前已构建了以消费电子为支柱的第一成长曲线,以车载光学为突破的第二成长曲线,以及以AR/VR为前瞻的第三成长曲线的业务版图,形成多元化、可持续性的发展格局。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75.85/90.21/103.34亿元,同比增长20.82%/18.94%/14.56%;实现归母净利润12.40/15.03/17.97亿元,同比增长20.45%/21.12%/19.61%,对应EPS为0.89/1.08/1.29元,对应当前价格的PE为20.49/16.92/14.15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挑战风险;业务集中与大客户依赖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
10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 | 首次 | 买入 | 汽车+AR打开新空间 | 2025-03-14 |
水晶光电(002273)
投资要点
手机业务基本盘稳健发展。目前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端客户,公司目前和北美大客户在合作上已经从过去的以制造导向转变为新品研发。现在公司为大客户有多个项目并行开发中,为了更好地承接客户的新品和升级开发需求,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因此自2024年底开始公司启动了组织上的转型调整,提升公司的综合能力。在手机业务端,公司为大客户配套的微棱镜产品,由于配套机型下沉,叠加公司是主要供应商,市场需求的提升带动了出货量的提升,为公司2024年的业绩增长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在安卓客户端,随着安卓头部客户的回归,涂覆滤光片的市场需求有所提升,也贡献了较好的业绩。公司的薄膜光学面板业务经过过去几年的份额爬坡,薄膜光学面板产品已经成长为公司的重要单品之一,支撑公司的业务成长。另外半导体光学业务从2024年来看已呈现复苏态势,手机在3D创新升级应用的趋势,叠加AR及AI眼镜带来对空间感知的新需求,半导体光学板块未来仍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汽车电子开辟第二成长曲线。在汽车业务端,目前HUD的渗透率还处于较低的水平,HUD作为未来智能座舱的第一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在AR-HUD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几年来均保持领先水平,并且已经积累了较好的客户结构,叠加其他车载相关光学产品的市场空间,汽车电子作为公司的第二成长曲线,依然有比较好的产业前景。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供应的产品包括AR-HUD,车载激光雷达上使用的激光雷达视窗片、PBS等,以及其他用于车载摄像头的滤光片产品。自公司通过AR-HUD成为整车厂Tier1供应商以来,公司多年来在汽车AR-HUD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随着前装HUD渗透率的提升,几年来公司HUD的出货量保持增长态势。几年前公司就开始重点开发海外主流汽车品牌客户,并且开发Lcos等技术难度大、价格空间更高的HUD产品,在2024年公司新增定点十余个,为未来公司HUD业务规模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激光雷达板块,多年来公司和海内外主流的激光雷达厂商均保持密切的业务合作,在玻璃基激光雷达视窗片上一直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未来随着激光雷达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作为上游的激光雷达视窗片供应商,也有望随着产业链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
战略布局AR眼镜,助力反射光波导量产。AR眼镜端,是公司重要的战略业务,也是公司的一号工程。当前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推动了AI眼镜的快速发展,而AI眼镜未来必将走向带有近眼显示功能的AR眼镜,通过近眼显示实现人与现实场景的交互,AI也可更好的借助眼镜这一载体作为“个人助理”的角色为用户处理信息。公司认为未来这个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无论是将AR眼镜定义为智能终端或者未来的智能手机伴侣或者替代品,针对不同的用户和应用场景AR眼镜也将匹配不同的硬件和生态,这也就意味着每种路径都有其市场空间。公司从十多年前就已开始投入AR相关的研发布局,目前在显示端的光波导技术、光机里面的相关光学元器件产品以及眼镜上的其他2D、3D相关光学元器件均有业务及技术研发布局。承载近眼显示功能的波导片,其硬件成本占比较高,是公司布局的重点领域,公司重点布局衍射波导的体全息技术和反射波导技术,尤其看好反射波导在AR眼镜领域的应用前景。反射波导在显示效果上,尤其是全彩、高清晰度、大视场角上处于领先的水平,但是其量产性过去多年来是全球性的难题。公司多年来专注光学领域,在光学精密加工和大批量量产上都有了比较好的技术积累和经验沉淀,有信心在未来能够解决反射光波导的量产性问题,助力AR眼镜产业的发展。
拟以现金收购广东埃科思95.60%股权,拓展AR/VR战略发展布局。为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拓展在AR/VR领域的战略发展布局,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拟以自有及自筹资金3.235亿元人民币收购广东埃科思95.6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持有广东埃科思95.60%股权,同时通过全资子公司台州创进间接持有广东埃科思2.00%股权。广东埃科思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埃科思定位提供3D深度视觉识别解决方案,主营业务为3D生物识别方案及深度传感模块、2D成像模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相关业务已在行业有5年以上的积累。产品覆盖三类3D深度视觉技术路线:双目结构光、散斑结构光、TOF,下游应用包括智能家庭、机器人、刷脸支付、汽车电子和安防等。埃科思具备3D视觉产品的整体设计能力以及3D视觉产品的量产能力,是3D视觉行业中少有同时覆盖车载电子与消费电子的公司,是行业少有的具备3D视觉产品整体设计与大规模量产能力且又能与产业链形成较为开放合作的公司,可为终端提供端到端且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同时具备稳定且可控的供应链体系。通过收购埃科思股权,对构建公司在AR/VR空间感知领域的能力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更加有利于公司在核心终端大客户面前呈现全球卓越的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专家的形象。同时,公司坚定看好3D成像和空间感知在机器人、智能驾驶、无人机及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和空间。在AI+AR的产业爆发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收购埃科思,公司将快速在上述业务领域与之形成协同效应,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65/78/9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8/13.23/15.9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30倍、25倍、2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和行业竞争风险,业务集中与大客户依赖风险,汇率风险。 |
11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詹浏洋,李书颖 | 维持 | 增持 | 前三季度利润增长97%,核心大单品保持核心供应地位 | 2024-11-04 |
水晶光电(002273)
核心观点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7%,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1-3Q24营业收入47.10亿元(YoY32.69%),归母净利润8.62亿元(YoY96.77%),扣非归母净利润8.31亿元(YoY127.36%),公司核心大单品依旧保持核心供应地位,结合三季度行业旺季,助力公司业务规模登上新的台阶。1-3Q24毛利率31.57%(YoY4.57pct),公司单一大单品向多元化大单品结构转型,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单季度收入利润创历史新高,延续上半年增长态势。公司3Q24营业收入20.55亿元(YoY21.19%,QoQ56.91%),归母净利润4.35亿元(YoY66.99%,QoQ75.30%),扣非归母净利润4.40亿元(YoY72.60%,QoQ98.53%);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创历史新高。3Q24毛利率36.71%(YoY8.14pct,QoQ5.41pct),毛利率、净利率双双提升。
巩固消费电子行业领先地位,稳步推进北美大客户业务合作。应用于大客户智能手机潜望式摄像头的微型棱镜模块产品顺利进入大规模量产,持续巩固市场优势,带来营收的显著增长。薄膜光学面板在手机类业务方面持续挖潜高端机型份额,加强与北美大客户粘性;同时深化新品类拓展,积极开拓智能穿戴产品业务,实现非手机类业务销量及市场占比的大幅提升。
紧跟消费电子高端化转型机遇,滤光片业务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公司传统红外截止滤光片及组立件产品,通过制程优化、管理提升、降本增效等措施保障业务稳健发展。吸收反射复合型滤光片产品实现销售额大幅增长,未来随着市场渗透率持续扩大,产品放量增长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以及构筑强劲的行业竞争力。
车载光电业务持续拓展,加快进入知名车企供应链体系。公司积极布局多元化AR-HUD技术方案,在巩固先发优势、保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加快海外汽车市场的拓展步伐。此外,光学元器件业务如滤光片、激光雷达视窗片等产品也逐步拓展至车载光电领域,并成功进入诸多海内外知名车企供应链。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我们看好公司与北美大客户产品合作的广阔空间,看好公司在消费电子、车载光电、AR/VR领域所构建的持续增长动能,同时考虑公司产品放量及稼动率提升带来的毛利率提升及费用管控带来的费用率下降。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65.93/79.43/91.02亿元(无调整),归母净利润10.87/13.55/15.75亿元(前值9.00/11.45/12.9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5/22.9/19.7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品进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的风险等。 |
12 | 华鑫证券 | 毛正,张璐 | 调高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光学赛道多点开花,布局AR迎快速增长 | 2024-11-01 |
水晶光电(002273)
事件
水晶光电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10亿元,同比增长32.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2亿元,同比增长96.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31亿元,同比增长127.36%。
投资要点
营业收入稳定增长,盈利能力快速增长
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迎来了全面的市场复苏,AI技术的融入亦为行业创新开辟了发展机遇,公司实现营收的稳定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7.10亿元,同比增长32.69%;其中Q3实现营收20.55亿元,同比增长21.19%,归母净利润实现4.35亿元,同比增长66.99%。
消费电子行业复苏,光学赛道业务多点开花
公司围绕光学核心技术,目前已构建光学元器件、薄膜光学面板、半导体光学、汽车电子(AR+)、反光材料五大业务板块。1)光学核心技术领域:公司抓住消费电子行业加速回暖并向高端化转型,调整市场结构,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2)薄膜光学业务:全球科技产业的持续革新以及5G通信技术的深度渗透驱动公司薄膜光学面板业务高速稳定发展,筑牢公司第二大主营业务;3)半导体光学业务:3D手机摄像头渗透率的提升驱动窄带过滤光片业务稳定向好,公司纳米光学产品PBS实现0到1的突破,芯片镀膜产品实现量产提升;4)汽车电子业务:公司HUD产品得到客户全方位认可,国内客户新进入上汽、理想等主机厂,海外客户与Stellantis、宝马、奥迪、大众等国际车厂已进入到具体项目的技术打合阶段;5)反光材料业务:布局多重消费场景,提升国际竞争力,不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AI驱动元宇宙加速发展,公司布局AR迎增长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爆发,标志着人工智能由1.0时代进入2.0时代,成为助推元宇宙发展的加速器。据IDC的预测,2024年VR/AR/MR市场设备出货量将增长46.4%,2023年至2027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37.2%,迎来显著复苏。VR/AR/MR迈入消费级市场进程对光学硬件的可量产性、轻便性和优良的显示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作为深耕光学领域的光学硬件供应商,公司积极布局AR业务发展,已具备为VR/AR/MR设备提供从光学材料(晶圆、方片)到各类光学元器件、近眼虚空显示的各类光波导技术及光机的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能力,预计随着AI对AR产业的推动,公司将深度受益。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65.05、78.17、92.36亿元,EPS分别为0.73、0.88、1.0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1、26、22倍。公司深耕光学领域,随着VR/AR/MR市场复苏,AI进一步推动VR/AR/MR市场,公司有望深度受益,上调投资评级为“买入”。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
13 | 山西证券 | 高宇洋,傅盛盛 | 维持 | 买入 | 2024Q3业绩超预期,单季度毛利率创新高 | 2024-11-01 |
水晶光电(002273)
事件描述
近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7.10亿元,同比+32.69%;实现归母净利润8.62亿元,同比+96.77%;扣非净利润8.31亿元,同比+127.36%,业绩超预期。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5亿元,同比+21.19%;实现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66.99%;扣非净利润4.40亿元,同比增长72.60%。
事件点评
微棱镜、薄膜光学面板和滤光片板块保持良好增长态势。2024Q3公司收入环比大幅增长56.91%,主要系微棱镜、薄膜光学面板和滤光片三大板块,延续了2024H1的良好增长态势,三季度是传统出货旺季,北美大客户高端机种表现比较亮眼,带动公司相关产品出货快速增长。2024Q3毛利率36.71%,环比增长5.41个百分点,同比提升8.14pct,主要系产能利用率提升、新品放量和产品结构调整。
降本增效效果显著,现金流表现优异。公司降本增效效果显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2024前三季度,公司管理费用率5.0%,同比下降2.1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5.51%,同比下降2.56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1.03%,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现金流表现优异,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量净额13.90亿元,同比大增199.53%。营运效率持续提升,三季报固定资产周转率1.11次,较2023年三季报的0.90次明显提升。存货周转天数60.04天,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持续强化与北美大客户合作,积极开拓安卓系市场。水晶在智能手机消费电子行业与大客户的深度合作中,已经从最初的滤光片合作发展到如今成为创新复杂光学模块的重要合作伙伴,目前处于与北美科技巨头在光学元器件及相关解决方案层面进行综合能力匹配的战略合作阶段。此外,公司亦极
挖掘安卓系核心客户需求,尤其是光学技术在安卓系应用方面的创新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1.05/13.52/16.24亿元;EPS分别为0.79/0.97/1.17元;对应公司2024年10月30日收盘价22.96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28.9/23.6/19.7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和行业竞争风险、业务集中风险、汇率风险等。 |
14 | 开源证券 | 罗通,李琦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Q3利润创新高,关注新品在大客户导入进展 | 2024-11-01 |
水晶光电(002273)
2024Q3业绩符合预期,元器件及薄膜光学业务高增长,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公布2024年三季报,2024Q1~Q3实现营收47.1亿元,YoY+32.69%;归母净利润8.62亿元,YoY+96.77%,扣非净利润8.31亿元,YOY+127.36%,毛利率31.57%,同比提升4.57pcts。其中2024单Q3实现营收20.55亿元,YoY+21.19%,环比+56.91%;归母净利润4.35亿元,YoY+66.99%,环比+75.3%;销售毛利率36.71%,同比提升8.14pcts。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潜望式镜头导入新机型和车载光学持续放量,将进一步带来业绩增长。我们上调2024/2025/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0.38/12.76/14.26亿元(前值为8.79/10.46/11.4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9.8/24.3/21.7倍,我们看好公司在消费电子以及车载光学持续创新,维持“买入”评级。
2024Q3公司收入和利润创新高,得益于微棱镜产品快速导入及公司降本增效2024Q3公司收入和利润创历史新高,我们认为Q3为消费电子行业备货旺季,随着公司微棱镜新产品快速迭代并进入大规模量产,有望带动营收快速增长;另外公司积极推动降本增效,2024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合计费用率分别为+0.88%/+4.58%/+4.00%/-0.21%/+9.25%,分别同比变动+0.00/-0.90/-0.12/+0.66/-0.35pct,费用率进一步得到控制,对利润释放产生正面影响。
深耕消费电子领域光学多年,汽车电子、AI+AR助力公司业务领域不断发展长期来看,我们认为随着微型棱镜模块产品量产爬坡,以及各大手机厂商旗舰机型陆续搭载潜望式镜头,光学器件业务收入有望持续增长。薄膜光学面板领域,公司深化新品类拓展,积极开拓智能穿戴产品、智能家居等业务,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品类,实现非手机类业务销量及市场占比的大幅提升,业务结构逐步优化。汽车电子领域,公司HUD产品成功打入多家优质主机厂,获得国内外项目定点。AR领域,公司紧抓AI大模型驱动下AR产业快递发展机遇,积极布局并深化在AR领域的技术研发与量产突破工作,聚焦反射光波导技术,推动AR产业的商业化进程。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汽车竞争格局加剧、技术创新不及预期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
15 | 东吴证券 | 马天翼,金晶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业绩点评:业绩大超预期,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 | 2024-11-01 |
水晶光电(002273)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
业绩持续稳步增长,降本增效成果显著: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7.1亿元,同增32.7%;归母净利润8.6亿元,同增96.8%;扣非归母净利润8.3亿元,同增127.4%。其中24Q3单季实现营收20.6亿元,同增21.2%;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增67.0%,单季度业绩历史新高;扣非净利润4.4亿元,同增72.6%。业绩持续稳步增长主要系公司在优化产品、市场、客户结构的同时,各业务市场份额不断提升,订单量持续增加。整体来看,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为31.6%,同比+4.6pct;净利率为18.7%,同比+6.0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0%/5.0%/5.5%,同比-0.2pct/-2.1pct/-2.6pct。其中24Q3单季的毛利率为36.7%,同比+8.1pct;净利率21.4%,同比+5.8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9%/4.6%/4.0%,同比+0.0pct/-0.9pct/-0.0pct。公司实现了对生产成本、各项费用的有效控制,降本增效工作持续推进落地,促使毛利率和净利率显著增加。
各业务持续深入推进,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从公司主营业务来看:1)光学元器件:今年微棱镜模块进入大规模量产并于Q2出货;2)半导体光学:纳米光学产品PBS实现0到1的突破,芯片镀膜产品紧跟终端需求实现量产提升,公司通过翎贲聚光基金对光驰半导体的投资将实现在半导体ALD关键技术领域的战略性布局;3)薄膜光学面板:公司高端机型份额持续提升;4)汽车电子:上半年海外业务取得显著进展,与Stellantis、宝马、奥迪、大众等国际车厂已进入到具体项目的技术打合阶段;5)反光材料:公司子公司夜视丽的海外车牌膜业务实现大幅增长,反光布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持续优化产品、市场、客户三大结构,全方位稳健增长之路:1)产品方面,公司微棱镜模块产品在今年上半年快速完成迭代升级并顺利进入大规模量产;芯片镀膜产品攻克了光刻、镀膜等技术难题;四重反射棱镜产品已经实现2024年机型的下沉。2)市场方面,公司坚持把握国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布局市场窗口,在日本、美国等地均设立办事处,在越南工厂一期完成建设并已投产、二期正在扩建。公司将继续深入挖掘开拓海外市场,不断优化市场结构。3)客户方面,公司稳定并开拓国内客户,丰富并深化北美和亚太客户群体合作。目前已经获取直接大客户合作的机会,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方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光学元器件龙头,围绕消费电子、车载光电、AR/VR三大主线战略布局,上调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4/25/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3/16亿元(前值分别为8.7/11/13.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29/23/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风险、新品开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激烈 |
16 | 中泰证券 | 王芳,张琼,洪嘉琳 | 维持 | 买入 | Q3业绩大超预期,看好果链光学创新&AR成长 | 2024-10-30 |
水晶光电(002273)
报告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
1)24Q1-3:营收47.1亿元,yoy+32.7%,归母净利润8.6亿元,yoy+96.8%,扣非归母8.3亿元,yoy+127.4%。
2)24Q3:营收20.5亿元,yoy+21.2%,qoq+56.9%,归母净利润4.3亿元,yoy+67.0%,qoq+75.3%,扣非归母4.4亿元,yoy+72.6%,qoq+98.5%。
Q3营收&利润均创历史新高,毛利率创2014年以来新高。Q3为大客户备货旺季,微棱镜等大单品稼动率提升叠加内部挖潜降本增效,带动公司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4Q3毛利率36.7%,yoy+8.1pct,qoq+5.4pct,净利率21.4%,yoy+5.8pct,qoq+2.0pct,此外,24Q3公司计提资产减值0.48亿元,若剔除影响利润表现更亮眼。
看好公司果链光学创新成长&AR光波导技术卡位。1)果链光学:核心大单品微棱镜受益24年潜望式下放+25年规格升级持续贡献增量,涂覆份额提升有望带来新成长,未来公司有望持续受益果链光学创新。2)AR:公司重点卡位阵列/体全息等高壁垒AR光波导技术,与Lumus、Digilens等紧密合作,有望深度受益AI+AR远期成长。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毛利率显著提升,我们上调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润10.0/13.0/15.6亿元(对应前值9.1/11.3/13.8亿元),对应PE估值27/21/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智能手机销量不及预期;手机光学升级不及预期;AR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
|
17 | 首创证券 | 何立中 | | 买入 | 公司简评报告:2024全年有望维持上半年高增长态势 | 2024-08-30 |
水晶光电(002273)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5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43.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40.4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91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53.43%。
光学元器件和薄膜面板业务拉动增长。2024上半年光学元器件同比增加4.39亿元,薄膜光学面板同比增加2.63亿元,反光材料同比增加0.48亿元,汽车电子AR+同比增加0.03亿元,半导体光学同比增加0.03亿元。其中增速较大的是光学元器件和薄膜面板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4.46%、38.47%。
开拓市场和客户结构,以及调整产品结构带来增长。上半年公司调整市场结构,稳步推进与北美大客户的业务合作,扩大韩国市场触角,提升国内市场份额。越南工厂已构建产品线批量生产的能力,形成全球化制造交付能力。吸收反射复合型滤光片产品实现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未来随着市场渗透率持续扩大,产品放量增长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以及构筑强劲的行业竞争力。去年6月成功量产的微型棱镜模块产品,在今年上半年快速完成迭代升级并顺利进入大规模量产,持续巩固市场优势,带来营收的显著增长。
坚定AR/VR战略方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产品服务。在AR眼镜时代公司可以供应以光波导为代表的大单品,和光机、2D、3D摄像头、生物识别中的光学元器件等,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产品服务。伴随AppleVision Pro的上市,以及各终端厂商呈现的All in AI的趋势,AI+AR眼镜的趋势将逐步到来,以AR眼镜为代表的时代红利将逐步释放。
公司与智能手机头部客户保持深度合作,手机复苏有望拉动公司业绩。消费电子板块重点关注安卓系中高端智能手机中转型升级带来的创新机会,尤其是公司具有领先性优势的吸收反射复合型滤光片产品、棱镜产品、黑膜产品以及非常具有技术优势的芯片镀膜产品等的业务机会。
盈利预测:基于上半年公司光学元件收入大幅增长,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9/10.44/12.39亿元,对应8月26日股价PE分别为29/23/19倍。
风险提示:新品研发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XR发展不及预期。
|
18 | 华鑫证券 | 毛正,张璐 | 维持 | 增持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深耕光学领域,消费电子复苏东风驱动公司成长 | 2024-08-27 |
水晶光电(002273)
事件
水晶光电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5亿元,同比增长43.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7亿元,同比增加140.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加253.43%。
投资要点
营业收入稳步增加,盈利能力显著增长
2024年上半年,消费电子行业迎来了全面的市场复苏,AI技术的融入为行业创新开辟了发展机遇,公司实现营收的稳定增长。其中Q2实现营收13.10亿元,同比增长34.05%,归母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193.09%,利润高增主要来自于毛利率的提升和费用率下降,增长动能主要来自薄膜光学面板和光学元器件两个板块。2024年上半年各项期间费用下降,费用率同比下降了8.4%,研发费用的下降是由于2023年公司微棱镜的研发投入较大,管理费用的下降系公司管理效能提高所致。
深耕光学领域二十余年,光学元器件国内领先
2024年上半年,光学元器件/薄膜光学面板分别实现营收12.45/9.45亿元,同比增长54.46%/38.47%,占总营收的46.91%/35.61%。1)光学元器件:公司抓住消费电子行业加速回暖并向高端化转型的机遇,其中2023年新产品微棱镜在2024年上半年快速完成迭代升级并顺利进入大规模量产,带来营收的显著增长;2)薄膜光学面板:全球科技产业的革新以及5G通信的深度渗透,公司薄膜光学业务迎来发展,同时公司不断强化技术开发实力、加强与北美大客户粘性,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AR/VR/MR设备迈向消费级,智能手机明显复苏
AR/VR/MR设备逐步迈向消费级市场,确保光学硬件的可量产性、轻便性同时兼顾优良的显示效果,是产业落地必须解决的三大难题。同时,智能手机市场也呈现出明显的复苏态势。公司作为在光学领域深耕二十余年的光学硬件供应商,已具备为AR/VR/MR设备提供从光学材料(晶圆、方片)到各类光学元器件,再到近眼虚空显示的各类光波导技术及光机的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能力,在光学设计、精密加工及大批量制造方面助力各大智能手机终端厂商实现光学设想的落地和量产制造。消费电子AR/VR/MR设备和智能手机的浪潮将带动公司持续受益。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65.05、78.17、92.36亿元,EPS分别为0.61、0.75、0.8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5、23.3、19.6倍。随着传统业务的稳定增长以及AR/VR/MR产业化加速落地,后续营收和利润有望持续提升,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
19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詹浏洋 | 维持 | 增持 | 上半年利润增长140%,持续加强北美大客户合作与粘性 | 2024-08-26 |
水晶光电(002273)
核心观点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0%。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1H24营业收入26.55亿元(YoY43.21%),归母净利润4.27亿元(YoY140.48%),扣非归母净利润3.91亿元(YoY253.43%);其中2Q24营业收入13.10亿元(YoY34.05%,QoQ-2.65%),归母净利润2.48亿元(YoY193.09%,QoQ38.92%),扣非归母净利润2.21亿元(YoY361.28%,QoQ30.57%)。1H24毛利率27.60%(YoY2.05pct),其中2Q24毛利率31.30%(YoY4.68pct,QoQ7.30pct)。
微棱镜进入大规模量产,吸收反射复合型滤光片同比大幅增长。上半年光学元器件业务收入12.45亿元(YoY54.46%),占比46.9%。公司积极调整市场结构,稳步推进与北美大客户的业务合作,扩大韩国市场触角,提升国内市场份额。公司越南工厂已构建产品线批量生产的能力,形成全球化制造交付能力。去年6月成功量产的微型棱镜模块产品,在上半年快速完成迭代升级并顺利进入大规模量产;吸收反射复合型滤光片产品实现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未来随着市场渗透率持续扩大,产品将放量增长。
薄膜光学面板加强大客户粘性,积极开拓非手机类业务布局。上半年薄膜光学面板业务收入9.45亿元(YoY38.47%),占比35.6%。手机类业务持续挖潜高端机型份额,加强与北美大客户粘性,保障手机类基础业务的稳健发展。公司深化新品类拓展,积极开拓智能穿戴产品业务,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品类,实现非手机类业务销量及市场占比的大幅提升,业务结构逐步优化。
车载HUD新进多家定点,AR反射光波导技术持续深化。上半年汽车电子(AR+)业务收入1.35亿元(YoY2.00%),占比5.1%。公司车载HUD产品得到客户认可,荣获捷豹路虎、长安马自达、岚图等授予的多项奖项,新进入上汽大众、理想等优质主机厂,成功获得国内外十余个项目定点。公司积极布局并深化AR领域技术突破,聚焦反射光波导技术,紧跟产业链巨头步伐,加速推动AR产业的商业化进程。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我们看好公司在大客户策略下与大客户相关产品合作的广阔空间,看好公司消费电子、车载光电、AR/VR领域所构建的持续增长动能。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65.93/79.43/91.02亿元(前值67.36/79.46/90.15亿元),归母净利润9.00/11.45/12.95亿元(前值9.08/11.15/12.9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7.3/21.5/19.0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品进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的风险等。 |
20 | 国投证券 | 马良,朱思 | 首次 | 买入 | 光学创新驱动,中报业绩快速增长 | 2024-08-26 |
水晶光电(002273)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4H1实现营业收入26.55亿元,同比增长43.21%;实现归母净利润4.27亿元,同比增长140.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253.43%。
加强大客户合作力度,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加强与北美大客户的合作,不断增加项目、扩大份额,并持续扩展国外市场。半年报披露,24H1公司外销营收19.2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72.56%,外销产品毛利率27.33%,略高于内销产品毛利率26.29%。越南工厂二期的完工及批量生产线的建立,增强公司的全球制造和交付能力,为拓展北美和韩国市场提供支持。公司在日本、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美国、德国等地均设立办事处,深化海外市场开拓,并提高服务效率。通过与全球原材料、设备、镜头、芯片及Sensor制造商的紧密合作,整合行业资源,推动构建产业协同优势。随着从元器件制造商向光学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公司业务已拓展至车载光电和元宇宙光学领域,公司的客户结构逐步丰富优化,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
深耕光学行业,前瞻布局AR/VR/MR领域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AI)在2023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成式AI(AIGC)引领技术进入2.0时代,成为助推元宇宙发展的加速器。VisionPro融合AI与数字孪生技术,扩展元宇宙想象,而Ray-BanMeta智能眼镜的流行显示元宇宙在消费电子领域的落地潜力。技术进步使VR/AR/MR设备更轻便、成本更低,提供丰富沉浸体验,为科技企业带来新机遇。光学硬件的量产性、轻便性和显示效果是消费级市场的关键。半年报披露,公司已具备为AR/VR/MR设备提供从光学材料(晶圆、方片)到各类光学元器件,再到近眼虚空显示的各类光波导技术及光机的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能力,公司将加快在AR/VR/MR领域的业务布局,共同推动元宇宙产业的繁荣发展。
把握智能汽车市场趋势,拓展车载光电布局
半年报披露,公司积极响应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的趋势,开发多样化的AR-HUD技术方案,并推出智能大灯、电子后视镜(CMS)、车窗投影等智能座舱相关产品,为行业的技术升级贡献力量。半年报披露,公司光学元器件业务,包括滤光片和激光雷达视窗片,已成功扩展到车载光电领域,并已打入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商的供应链。凭借在光学硬件领域的深厚积累,公司积极创新拓展车载业务。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收入分别为67.85亿元、84.34亿元、101.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9亿元、11.47亿元、13.72亿元,给予24年32倍PE,对应六个月目标价20.91元,首次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风险;业务集中与大客户依赖风险;汇率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