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1 | 民生证券 | 余金鑫,马月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规模稳步高扩张,净利息收入高增 | 2024-08-29 |
宁波银行(002142)
事件:8月28日,宁波银行发布24H1业绩。24H1实现营收344亿元,YoY+7.1%;归母净利润136亿元,YoY+5.4%;不良率0.76%,拨备覆盖率421%。
营收增速回升,净利息收入增速亮眼。宁波银行24H1营收同比增速较24Q1提升1.4pct,营收主要亮点在于:1)息差韧性较强、信贷较快扩张,支撑24H1净利息收入同比+14.7%,增速较24Q1提升2.6pct。2)较好把握了债市行情,24H1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同比+3.5%、+16.0%。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较24Q1下降0.9pct,主要拖累项为24H1信用减值损失同比+8.9%所得税费用同比+75.4%。
信贷投放高景气,对公零售贷款均有较高增速。24H1末总资产、贷款总额同比+16.7%、+20.6%,增速较24Q1分别+2.3pct、-3.6pct。其中24H1末对公贷款(不含贴现)余额同比+24.3%,半年增量1154亿元;零售贷款余额+18.6%,半年增量160亿元,零售、对公信贷均有较高增速,也反映出宁波银行所在长三角地区信贷需求的较好恢复。
净息差韧性较强。24H1宁波银行净息差1.87%,较24Q1微降3BP,降幅相对较小。分解来看,24H1生息资产收益率、计息负债成本率为4.05%、2.12%较23年分别-11BP、-3BP,负债成本下行或为存款挂牌价调降效果的逐步释放,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则主要由贷款定价下行拖累。而贷款定价下行或体现零售端风险偏好有所调整,24H1对公、零售贷款收益率分别较23年-9BP、-41BP,考虑到宁波银行零售贷款中住房按揭占比相对较小,零售贷款收益率下行或主要是消费贷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以及对客群风险偏好进行了调整。
不良率保持平稳,拨备覆盖率维持400%以上。不良率保持稳定,关注率有所提升,24H1末不良率0.76%,与24Q1末持平;关注率1.02%,较24Q1末+28BP,关注率提升或部分源于零售信贷资产质量波动。
具体来看,对公贷款不良率相对稳定,不良贷款较高的行业方面来看,24H1末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不良率分别较23年末+1BP、-8BP;24H1末零售贷款不良率1.67%,较23年末提升17BP,其中24H1末个人消费贷、经营贷不良率分别为1.56%、3.04%。拨备水平略有下降,但仍保有较强的风险抵补能力,24H1末拨备覆盖率421%、拨贷比3.91%,较24Q1末分别-11pct、-8BP。
投资建议:贷款增长强劲,资产质量稳健
宁波银行深耕长三角地区,资产获取和定价能力优异,信贷保持较高增速,净息差韧性较强,对营收形成有力支撑;资产质量保持稳健,拨备仍在较高水平,利润增速有望延续较稳健水平。预计24-26年EPS分别为4.13、4.52、4.98元,2024年8月29日收盘价对应0.7倍24年PB,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超预期;资产质量恶化;行业净息差下行超预期。 |
||||||
22 | 北京韬联科技 | beyond | 宁波银行半年考:内生增长驱动,盈利表现稳健,成长与分红兼顾 | 2024-08-29 | ||
宁波银行(002142)
再次关注到宁波银行(002142.SZ,该行/公司)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风云君曾在2021年4月对全部上市银行股做过综合财务指标打分,在那次全面打分排名中,宁波银行排在全部上市银行的第二名。
而目前,宁波银行的估值水平(以PB来衡量)相比当时有大幅下降,从2021年高点1.8倍PB降至目前的0.75倍PB——一方面是因为股价下降,另一方面是受益于自身盈利增长。
二是“国家队”资金连续9年位列宁波银行的前十大股东之列,从2015年以来,中央汇金基本一直是该行的第十大股东。
这就引起了风云君对宁波银行重新探究的兴趣。我们知道,对于一项权益性资产投资价值的考量,需要从风险和风险补偿两个主要方面入手。理想状况下,我们希望找到风险较低,而预期回报/风险补偿较高的资产。 |
||||||
23 | 国联证券 | 刘雨辰 | 维持 | 买入 | 营收增速边际改善,不良生成压力减小 | 2024-08-29 |
宁波银行(002142)
事件
宁波银行公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收344.37亿元,同比+7.13%,增速较2024Q1+1.36pct;实现归母净利润136.49亿元,同比+5.42%,增速较2024Q1-0.87pct。
营收增速边际改善,息差业务表现强劲
2024H1公司营收同比增速较2024Q1+1.36pct,主要系息差业务表现较好。2024H1公司实现利息净收入231.54亿元,同比+14.75%,增速较2024Q1+2.57pct。2024H1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较2024Q1-0.87pct,主要系拨备对净利润的贡献走弱。从业绩归因来看,2024H1生息资产规模扩张、净息差、中收、拨备计提对净利润贡献度分别为+16.09%、-1.34%、-5.99%、+0.60%,贡献度较2024Q1分别+1.80pct+0.77pct、-0.61pct、-1.12pct。
整体信贷投放景气度较高,净息差表现较好
截至2024H1末,公司贷款余额为1.41万亿元,同比+20.59%,增速较2024Q1-3.59pct。从新增贷款来看,公司信贷投放主要由对公业务及票据驱动。2024Q2公司新增贷款472.18亿元,其中二季度新增的对公贷款、票据贴现分别为292.03、158.07亿元,分别占新增贷款的61.85%、33.48%。个人信贷增速明显放缓,截至2024H1末,公司个人贷款余额5231.48亿元,同比+18.64%,增速较2024Q1-8.67pct。个人信贷增速放缓,我们预计主要系居民加杠杆以及消费意愿依旧偏弱。净息差方面,2024H1公司净息差为1.87%,较2024Q1-3bp,我们预计主要系资产端拖累。2024H1公司贷款平均收益率为4.92%,较2023年-21bp,主要系零售端贷款收益下滑较为显著。整体来看,公司净息差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若剔除交易性金融资产占用资金产生的利息支出,公司2024H1净息差为2.17%。
市场拖累中收表现,客户基础持续改善
2024H1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6.96亿元,同比-24.90%。中收表现较弱,主要系市场偏弱导致公司代理类业务收入下滑较多。2024H1公司代理类业务收入27.14亿元,同比-20.20%。但公司客户基础持续改善,截至2024H1末,公司个人客户AUM、私行AUM分别为11012、3122亿元,较期初分别+11.57%、+19.25%。
不良生成压力减小,贷款核销力度加大
静态来看,截至2024H1末,公司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0.76%、1.02%,较2024Q1末分别+0bp、+27bp。关注率有所抬升,我们预计主要受当前宏观环境影响。动态来看,2024Q2单季度不良生成率为1.17%,环比-11bp,不良生成压力减小。此外,公司加大不良核销力度,2024H1公司核销贷款67.89亿元,同比+91.24%,资产质量夯实。拨备方面,2024H1末公司拨备覆盖率为420.55%,风险抵补能力较足。
盈利预测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58/708/786亿元,同比分别+6.77%/+7.72%/+10.97%,3年CAGR为8.4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0/309/34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62%/+10.49%/+11.17%,3年CAGR为10.43%。考虑到公司资产质量优异、信贷投放强劲,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稳增长不及预期,资产质量恶化,监管政策转向。
|
||||||
24 | 国联证券 | 刘雨辰 | 维持 | 买入 | 息差逆势回升,信贷增长强劲 | 2024-05-09 |
宁波银行(002142)
事件:
宁波银行公布24年一季报,24Q1实现营收175.09亿元,同比+5.78%,增速较23年-0.63PCT;归母净利润70.13亿元,同比+6.29%,增速较23年-4.37PCT。
中收拖累整体营收,拨备反哺力度减弱
宁波银行营收增速边际下降,主要受到中收拖累。24Q1宁波银行中收为14.36亿元,同比-22.84%,预计主要系代理类业务表现依旧较弱。宁波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边际下降,主要系生息资产规模扩张放缓以及拨备反哺力度减弱。从业绩归因来看,24Q1宁波银行生息资产规模、拨备计提对净利润的贡献度分别为+14.29%、+1.72%,较23年分别-2.32PCT、-5.48PCT。
息差业务表现强劲,净息差逆势回升
24Q1宁波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12.18%,增速23年+3.16PCT。从信贷投放来看,截至24Q1末,宁波银行贷款余额为1.36万亿元,同比+24.18%,增速23年+4.42PCT。贷款增速上行主要系对公端表现强劲。24Q1宁波银行新增贷款1093.92亿元,其中新增对公贷款862.30亿元,占新增贷款的78.83%,较去年同期同比多增410.37亿元。从净息差来看,宁波银行24Q1净息差为1.90%,较23年+2BP。净息差逆势回升,预计主要系负债端成本有所改善。24Q1宁波银行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为2.13%,较23年-2BP。预计主要系:1)23年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带动整体存款成本有所改善;2)结构上存款占比提升。截至24Q1末,宁波银行存款占负债比为68.88%,占比较23年末+5.58PCT。资产端仍有所承压,24Q1宁波银行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4.10%,较23年-6BP,主要系重定价叠加存量按揭等多方因素影响。
资产质量略有波动,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静态来看,截至24Q1末,宁波银行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0.76%、0.74%,较23年末分别+0BP、+9BP。动态来看,宁波银行24Q1单季度不良生成率为1.28%,环比+28BP。资产质量略有波动,预计主要系零售端压力较大。拨备方面,截至24Q1末,宁波银行拨贷比、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27%、431.63%,较23年末分别-23BP、-29.41PCT,拨备计提力度虽有所减弱但仍维持高位,整体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银行整体重定价压力较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54.95、715.77、793.4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35%、+9.29%、+10.85%,3年CAGR为8.8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9.39、310.72、348.2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41%、+11.21%、+12.07%,3年CAGR为10.89%。鉴于公司发展韧性十足,我们维持目标价33.41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稳增长不及预期,资产质量恶化。
|
||||||
25 | 财信证券 | 刘敏,洪欣佼 | 维持 | 买入 | 净息差回升,复苏节奏延续 | 2024-05-09 |
宁波银行(002142)
投资要点:
宁波银行发布2024年度一季度报告: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09亿元,同比增长5.78%,实现归母净利润70.13亿元,同比增长6.29%。公司实现利息净收入115.02亿元,同比增长12.18%;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36亿元,同比下降22.84%,其他非息收入45.71亿元,同比增长2.97%。
利息净收入亮眼,净息差企稳回升。2024Q1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2.18%,环比增长7.52%。一季度净息差较2023年全年逆势回升2BP至1.90%,表现大幅优于同业。测算单季度净息差环比2023Q4上升5BP。其中,资产端收益率为4.1%,环比下降8bp,负债端成本率2.13%,环比上升12bp。宁波银行资产期限结构中,中长期占比较低,存量贷款受降息重定价影响更小,同时负债端存款高增,存款占比提升,带动负债端成本下行。资负两端共同作用下,宁波银行净息差先于同业企稳回升。
信贷投放强劲,延续高扩表态势。规模上,截至2024Q1,宁波银行总资产28882.06亿元,同比增速14.35%。其中贷款13226.86亿元,同比增长24.8%。总负债26769.96亿元,同比增长13.89%。其中存款18439.47亿元,同比增速15.23%。结构上,零售贷款较上年增长27.31%,较年初增长2.71%;公司贷款较上年增长22.43%,较年初增长13.04%。零售对公贷款投放均不弱,对公较年初增速更高,符合季节性规律。零售存款延续了去年的高增长,同比增长35.35%,环比增长14.49%,都显著高于整体负债增速。
手续费拖累营收,营运费用正向贡献。一季度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滑22.8%,是拖累营收的核心因素,主要受财富管理业务拖累,属行业共性特征。宁波银行2024年一季报营运费用及管理费同比下降1.16%。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2.21个百分点至31.53%,扭转了过去营运费用上升的情况。
资产质量保持平稳,风险抵补能力优异。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宁波银行的不良率0.76%,较年初的0.76持平。不良余额103.3亿元,较年初高8.31亿。不良覆盖率431.63%,较年初下降29.41个百分点,拨贷比3.27%,较年初下降0.23个百分点。考虑到宁波银行贷款增速较高,对应的不良生成水平总体处于低位,资产质量总体优异,风险抵补能力依旧充足。
投资建议:宁波银行多个利润中心同步发力,盈利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质量保持同业较好水平,风险管理卓有成效,稳健经营能力持续提升。公司体制机制优异,市场化程度高,业务高质量发展基础夯实,有望持续受益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4.31/4.72/5.08元,现价对应5.37/4.90/4.55倍PE,0.75/0.64/0.55倍PB。综合考虑宁波银行的成长性和基本面,给予公司2024年0.8-0.85倍PB,对应合理估值区间24.8-26.35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区域经济下行风险,零售端风险暴露超预期。 |
||||||
26 | 东海证券 | 王鸿行 | 维持 | 买入 | 公司简评报告:对公贷款增长强劲,息差降幅收窄 | 2024-05-06 |
宁波银行(002142)
投资要点
事件:宁波银行公布2024一季度报告。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09亿元(+5.78%,YoY),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70.13亿元(+6.29%,YoY)。Q1末,公司总资产为2.89万亿元(+14.35%,YoY),不良贷款率0.76%(持平,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431.63%(-29.41pct,QoQ)。Q1宁波银行净息差为1.90%,同比下降10bp。
扩表保持较强力度,新增贷款结构体现需求分化。Q1末,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14.35%至2.89万亿元。其中,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同比增长24.18%至1.36万亿元,快于预期结构上,对公贷款、票据贴现与个人贷款均保持强劲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2.43%、21.48%与27.31%。边际上看,受益于良好区域经济需求及自身积极投放策略,对公贷款与票据贴现规模增长有所加速,Q1对公贷款新增871亿元,同比多增419亿元,票据贴现新增85亿元,同比多增208亿元。受居民住房及消费需求放缓影响,个人贷款规模增长有所放缓,Q1个人贷款新增137.43亿元,同比少增42亿元(图1所示)。与贷款端强劲增长势头相比吸收存款增速有所放缓,Q1末公司吸收存款规模(不含应计利息)同比增长14.77%至1.82万亿元(图2所示),增速较2023Q4放缓约6pct。存款增速连续两个季度放缓或与揽储节奏有关,2023年Q3揽储力度明显偏强缓解揽储压力,近两季度存款增速向中枢回归。
息差降幅收窄,负债端压力有所缓解,资产端体现重定价影响。Q1宁波银行单季净息差为1.90%,同比下降10bp,测算降幅较2023年Q4收窄约15bp。环比看,Q1息差较2023年Q4回升5bp,连续两个季度回升。宁波银行净息差压力缓解或主要源于负债端,测算Q1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为2.11%,环比下降8bp,一方面或是同业负债及发行债券成本率受益于Q1资金利率下行(图2所示),另一方面或是Q1进入重定价旺季,去年下半年以来面临的存款成本率上行压力放缓。资产端,测算Q1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4.11%,较2023年Q4下降6bp,一方面是由于前述新增贷款结构提升收益率较低(相对个人贷款而言)的对公贷款在总贷款中的占比,倾向于拉低整体收益率;另一方面则是贷款重定价影响显现。从降幅来看,Q2生息率降幅与我们参照LPR降幅进行重定价测算得到的降幅相匹配,或意味着宁波银行新发放贷款利率相对LPR的额外降幅不明显,亦好于此前预期。
投资交易优势再度体现,中间业务收入受市场影响依然承压。Q1,公司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长13.30%至46.50亿元,创2022年Q3以来单季度最高水平。考虑到Q1末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同比下降11.75%,投资收益较快增长或主要源于公司较好把握同期债市行情,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率及处置其他债务工具获得的收益表现较好。Q1,公司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36亿元,同比下降21.49%,延续承压态势,预计主要是是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而下降。
受益于优异区域经济基础与风控能力,公司资产质量保持优异。Q1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0.76%极低水平。关注类贷款占比小幅波动,符合行业趋势:Q1末关注类贷款占比为0.74%,较2023Q4末上升9bp(图4所示),连续两季度上升,反映宏观经济放缓影响。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431.63%,较2024年Q4下降29.41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不良确认较多,Q1末不良贷款余额环比增加8.31亿元至103.30亿元,增量创近年单季最高。
控费效果明显,资产减值损失计提与不良核销保持审慎。2024Q1,公司营业支出为96.20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业务及管理费用55.21亿元,同比下降1.16%,为多年来首次下降。这一现象与行业趋势一致,上市银行普遍通过控制员工费用和管理费用来降本增效。受此影响,Q1成本收入比降至31.53%,创近年单季度最低水平。资产减值损失为39.07亿元,同比增长5.51%。测算表内贷款、表内其他资产、表外资产分别计提32.22、2.923.93亿元。与2023年Q3-Q4相比,三者计提额不同程度增加,信用成本相应回升到0.30%(VS2023年Q3与Q4分别为0.13%与0.07%)。鉴于Q1利息收入与投资收益改善,信用成本回升一定程度体现拨备反哺利润力度减弱。不良处置方面,公司加大核销力度,核销金额为31.81亿元,大幅高于近年同期水平,体现公司审慎不良贷款处置政策之连续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Q1公司规模增长、息差压力与投资收益好于预期,我们相应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59.99、719.70、798.65亿元(原预测为650.29、706.21、786.0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9.75、306.94、346.14亿元(原预测为278.24、305.13、337.58亿元)。预计2024-2026年普通股每股净资产为30.18、33.64与37.55元,对应4月30日22.93元收盘价PB为0.76、0.68、0.61倍。行业层面,融资平台与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持续推进、宏观经济底部向上、存款降息力度较大,银行业经营压力有望缓解。公司层面,宁波银行区域经济优势明显、专业经营能力突出、当前公司相对估值位于低位。基于以上,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区域经济明显转弱,普惠与消费贷风险暴露,不对称降息致净息差大幅收窄。 |
||||||
27 | 中泰证券 | 戴志锋,邓美君,马志豪 | 维持 | 增持 | 详解宁波银行2024年一季报:营收增速稳健,揽储开门红驱动息差平稳 | 2024-05-06 |
宁波银行(002142)
投资要点
1Q24宁波银行营收同比增长5.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3%,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边际均有所下行。具体看,利息净收入同比增12.2%,增速较2023提升3.2pct;非息同比-4.7%,较2023年下降6pcts,主要是其他非息收入增速下行,有一次性资产处置的原因,去年一季度处置资产录得2.84亿一次性收益,剔除后营收同比增速为7.6%;4Q22资金市场利率陡升、形成低基数,贡献4Q23较好的非息收入增速;今年1季度投资端收益相对平淡。
1季度净利息收入环比上升7.5%,单季年化息差环比上行3bp至1.90%,主要是负债端贡献。资产端收益率下行10bp至4.11%,资产端收益率下行与去年同期幅度相近,资产荒背景下资产定价仍然承压。负债端付息率环比下行11bp至2.12%,预计与挂牌利率下调以及年初揽储开门红均相关,1Q24存款占比总负债环比上升5.7pct至70%,低付息存款占比提升对负债端成本有一定缓释。
存贷两端零售增速不低。资产端:信贷增速明显提升,主要来自对公贡献。
1Q24信贷单季新增1093.9亿,同比多增585.2亿。其中,对公新增862.3亿,同比多增410.4亿;零售新增137.4亿,同比少增42.2亿。负债端:存款增长良好,但同比增长略有减弱。1Q24存款环比增速16.2%,单季存款增加2536.9亿元,同比少增350亿元,存款占比计息负债比重较2023年末提升5.7个百分点至70.0%。
净非息收入:手续费继续承压。净非息收入同比-4.7%(VS2023同比
1.5%),净手续费收入同比-22.8%(VS2023同比-22.8%),净其他非息收入同比+3.0%(VS2023同比+15.6%)。
不良率稳定,不良生成和关注率均有所抬升。1Q24末公司不良率0.76%,较2023年末持平。单季年化不良净生成1.28%,环比上升28bp。关注类贷款占比0.74%,环比上升9bp。拨备覆盖率431.61%,环比下降29.46个百分点;拨贷比3.27%,环比下降23bp。
投资建议:公司2024E、2025E、2026E PB0.78X/0.69X/0.61X,市场化机制是其稀缺性和成长性的保障:①宁波银行市场机制灵活、管理层优秀,是具有稀缺性的优质银行代表,这是宁波银行高成长性持续的关键因素。②宁波银行资产质量优异且历经周期检验。建议重点关注,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公司业绩经营不及预期。 |
||||||
28 | 东兴证券 | 林瑾璐,田馨宇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一季报点评:存贷款增长较快,净息差环比微升 | 2024-05-06 |
宁波银行(002142)
事件:宁波银行发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收175.1亿元,同比5.8%,归母净利润70.1亿元,同比增6.3%。1Q24年化ROE为15.51%,同比下降1.39pct;一季度末,公司不良率0.76%,拨备覆盖率431.63%。点评:
核心营收增速好于行业,受益于量平价稳之下净利息收入增长较快。1Q24营收增速5.8%,仍好于行业,尤其是核心营收(净利息收入+净手续费收入)增长129亿元,同比增6.8%。1Q24净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22.8%,占营收比重仅8.2%,关注后续资本市场回暖是否带来同比改善的情况。
盈利增长放缓,中收下降和税收影响是边际变化主因。1Q24盈利同比增6.3%,较1Q23和2023年全年均继续下降。1Q24盈利驱动因素拆解——规模(+18.1pct)、息差(-5.9pct)、非息(-6.4pct)、成本(+3.2pct)、拨备(+1.8pct)和税收(-4.6pct):规模贡献力度较1Q23和2023年保持平稳;息差负向影响同比扩大,环比改善;非息负向影响扩大,判断主要受理财、代销等资本市场相关业务下滑导致净手续费收入下降的影响;税收影响符合季节性规律;成本管控和拨备反补微幅正面贡献盈利。
值得关注的点:
①净息差边际企稳,负债成本有所下行。1Q24净息差1.90%,同比收窄10bp,较23FY上升2bp,显现企稳迹象。根据我们测算,资产端收益率继续下行,但负债端成本率由23年逐季上升转为下降。我们测算1Q24负债成本率约2.12%,较23FY下降3bp。Q1负债成本下降主要或是低成本存款增长较好。数据显示Q1企业存款增长1938亿,较上年末增长16.8%,或与企业贷款投放加快形成企业结算性存款留存有关,显示出公司企业客户粘性较强。
②信贷大力投放,对公零售贷款增长均不弱。公司贷款较年初增8.7%,同比增24.2%。其中对公贷款较年初增12.8%、个贷较年初增2.7%,符合一季度以对公投放为主的季节性规律。个贷投放力度依然不弱,同比增长亦达到27.3%。公司生息资产同比增13.6%,维持平稳。结构上看,信贷占比提升有助于缓释资产端收益率下行的幅度。负债端,存款增长维持良好,或主要得益于存款营销管控力度加大以及较强的客户粘性。
③资产质量有所波动,拨备覆盖率下降。1Q24不良率0.76%,环比平稳,已连续5个季度维持低位平稳。关注贷款率继续环比上升,1Q24环比上升9bp至0.74%。结合年报数据,23FY加回核销不良生成率0.96%,较1H23上升9bp。1Q24拨备覆盖率431.6%,环比下降29.5pct,拨贷比3.27%,环比下降22bp。3Q22以来公司核销处置不弱但拨备水平持续下降,一方面与消金公司并表有关,一方面或与零售贷款不良生成上行有关,或主要与零售贷款不良生成有所上行有关。综合来看,公司资产质量和拨备水平略有下行,我们认为零售贷款风险仍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与行业情况相符,后续需进一步观察。
投资建议:公司一季报盈利增速放缓,但核心营收增速较好。其中,净息差逆势显现企稳迹象,源自资产端提高信贷占比、负债端存款占比提升和存款结构优化。公司资产质量和拨备由此前优异水平略有下行,主要或是零售不良生成压力有所抬升,但符合行业情况,后续有待进一步观察。考虑到公司风控持续审慎,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1%、11.6%、12.0%,对应BVPS分别为30.16、34.00、38.29元/股。2024年4月30日收盘价22.93元/股,对应0.76倍24年PB。
我们继续看好公司高成长性:一是,宁波银行深耕长三角地区,有望持续受益于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公司体制机制市场化程度高,战略执行力强,业务高质量扩张基础扎实。历史数据显示了公司具备持续前瞻的量价摆布能力、审慎的风控能力以及业务多元化拓展能力。三是,大零售及轻资本战略持续推进,多元利润中心逐步夯实,有望维持ROE的韧性,给予0.9倍24年PB,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实体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扩表速度、净息差水平、资产质量受冲击。 |
||||||
29 | 华安证券 | 郑小霞,刘锦慧 | 维持 | 买入 | 息差企稳回升,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 2024-05-05 |
宁波银行(002142)
主要观点:
1Q24营收增速小幅下行,利息业务表现亮眼
1Q24年宁波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5.78%、+6.29%,较2023A分别-0.62%、-4.27pcts。一季度营收增速环比下降,其中利息净收入增速同比+12.18%,单季同比、环比分别提升4.19、8.09pcts(vs1Q23YoY+7.99%、4Q23YoY+4.09%),主要由净息差提升贡献。中收净收入同比-22.84%,延续2023年财富管理下滑趋势拖累营收。其他非息业务同比+9.95%,增速较2023A小幅下降,主要贡献因素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变为投资收益(同比+39.52%),或与一季度债牛持续,金融投资业务未雨绸缪进行止盈操作相关(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11.75%)。成本收入比大幅降低至31.53%(vs2023A38.99%),为2018年以来单季最低值,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支撑利润增长。
开门红贷款投放态势良好,景气度边际提升
1Q24年宁波银行总资产、生息资产、贷款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4.35%、+14.25%、+24.8%,贷款景气度边际提升,开门红投放高基数下态势良好(vs1Q23分别同比+13.82%、13.87%、
18.29%)。贷款结构上来看,1Q24单季对公(含贴现)、个人贷款分别净新增965亿、137亿,同比分别+22.32%、+27.31%,开门红投放主要由对公支撑,但零售贷款投放相比同业仍保持强劲,预计主要为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贡献(2023年宁波银行个人消费贷同比+31.9%)。
存款规模增长远高于贷款,负债端综合经营能力较强
1Q24宁波银行总负债、计息负债、存款规模分别同比增长+
13.89%、+14.3%、+15.23%,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持续提升。贷款结构上来看,1Q24对公、个人存款规模分别净新增1938亿、599亿,同比分别+8.94%、35.35%。一季度新增存款规模远大于新增贷款规模,但存款规模高增并未明显拖累息差,或由于宁波银行客户综合经营能力较强,新增对公存款以活期结算存款、短久期定期存款为主。存贷比环比下降5pcts至73.98%。
净息差企稳回升,资负两端均有提振
1Q24宁波银行净息差环比4Q24上行2bps至1.9%。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分别同比+15.92%、+19.14%,利息收入增速小幅高于生息资产规模增速,预计资产端高收益贷款占比小幅提升、负债端成本小幅下行共同对息差形成支撑。宁波银行深耕民营经济活跃地区,融资需求旺盛、金融机构竞争充分,新发贷款利率有望先于全国其他地区呈现结构性回升。在市场利率下行、LPR重定价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预计2-4Q24息差仍面临下行压力,但预计全年息差下行幅度有所收敛。
资产质量整体稳健,风险递补能力保持领先
1Q24宁波银行不良率0.76%,连续5个季度环比持平,资产质量保持稳健。关注率较4Q23上升9bps至0.74%。拨备覆盖率431.63%,较2023A下降29.41bps,风险递补能力仍在同业中居前。信用减值损失计提39.07亿,其中贷款减值损失计提32.2亿、核销31.8亿(vs1Q23计提33.8亿、核销19.8亿),同比来看计提幅度持平、核销幅度大幅增加,主要由于不良生成抬升影响,整体来看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部分风险下沉对资产质量影响整体可控。
投资建议
宁波银行深耕浙江及周边经济发达区域,在细分市场客群定位清晰,竞争优势显著。核心管理团队稳定、战略传达高效,公司治理机制具备难以复制性和可持续性。多元化金融服务能力具备稀缺性,风控能力坚实,资产质量保持优异。当前业绩阶段性承压主要受到经济复苏偏弱、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行业共性因素影响。公司牌照齐全,未来消金、基金、理财、金租子公司协同价值有望进一步释放。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7.16%/6.66%/5.98%,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94%/8.1%/8.8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利率风险: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优质资产竞争加剧,息差收窄。 |
||||||
30 | 国信证券 | 陈俊良,王剑,田维韦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一季报点评:营收增长稳定,息差环比回升 | 2024-04-30 |
宁波银行(002142)
核心观点
营收增速稳定,净利润增速回落。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较去年年报回落0.6个百分点,变化不大。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0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较去年年报回落4.4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幅度较去年年报明显提高。
资产增长稳定,贷款投放增加。2024年一季末总资产同比增长14.3%至2.89万亿元,增速有所回落,逐渐回归到内生增长的合理水平附近。其中存款同比增长15.2%至1.84万亿元,贷款同比增长24.2%至1.36万亿元。一季度贷款投放量同比明显多增,主要是对公贷款投放量增加。一季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26%,较年初小幅降低0.38个百分点。
净息差表现较好,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降。公司披露的一季度日均净息差
1.90%,同比降低10bps,降幅较去年年报收窄;环比来看,一季度净息差较
去年四季度回升5bps,公司近三个季度净息差较为稳定。公司一季度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降22.8%,延续了去年年报负增长的情况,预计主要跟财富管理业务有关,与行业整体情况一致。
不良生成率略有上升,拨备覆盖率小幅回落。测算的一季度年化不良生成率同比上升0.33个百分点至1.27%。公司一季末不良率稳定在0.76%,关注率比年初小幅上升0.09个百分点至0.74%。公司一季度末拨备覆盖率432%,较年初下降29个百分点;一季度末拨贷比3.27%,较年初下降0.23个百分点。拨备计提方面,公司一季度“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不良生成”为80%,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力度有所减弱。
投资建议:我们保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274/295/319亿元,同比增速7.3/7.7/8.1%;摊薄EPS为4.03/4.35/4.7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5.7/5.2/4.8x,PB为0.76/0.67/0.6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走弱可能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
||||||
31 | 平安证券 | 袁喆奇,许淼 | 维持 | 买入 | 息差表现亮眼,信贷扩张保持积极 | 2024-04-30 |
宁波银行(002142)
事项:
宁波银行发布2024年一季报,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5.8%,1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0.13亿元,同比正增6.3%。1季度年化加权平均ROE为15.51%。截至2024年1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2.8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51%,其中贷款较年初增长8.73%,存款较年初增长16.2%。
平安观点:
净利息收入表现亮眼,盈利表现整体稳健。公司1季度拨备计提力度的提升使得归母净利润增速较23年全年下降4.4个百分点至6.3%,1季度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5.5%(-14.3%,23A),盈利水平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快水平。营收整体保持稳健,1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8%(6.4%,23A)。值得注意的是,公司1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2.2%(+9.0%,23A),区域较为充沛的信贷需求以及公司持续深耕小微金融带来的息差韧性支持净利息收入逆势增长,增速水平预计保持在同业较优位置。非息方面略有拖累,1季度同比负增4.7%(+2.6%,23A),特别是中收业务在银保费率下调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同期高基数的作用下,1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负增22.8%(-22.8%,23A),1季度其他非息收入增速同样较23年全年下降12.7个百分点至3.0%,维持小幅正增。
成本压力缓释支撑息差回暖,规模扩张保持积极。宁波银行24Q1年化净息差为1.90%(+1.88%,23A),息差水平逆势抬升,预计负债端贡献更为突出,我们按照期初期末余额测算公司24Q1单季度年化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23Q4下降11BP至2.10%,单季度年化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3BP至3.64%,存款重定价红利逐步释放,公司在小微金融端的持续深耕同样提供了资产端利率韧性,下降幅度预计处于同业较优位置。规模方面,公司1季度末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4.3%,贷款规模同比增长24.2%,贷款增速同资产增速剪刀差持续扩大,1季度末贷款占比也较年初上升0.96个百分点至47.2%,资源持续向信贷端倾斜。从负债端来看,1季度末存款较年初增长16.2%,高成本负债管控策略导致存款增长略弱于历史同期季节性水平(+22.26%,23Q1较年初)。
资产质量保持平稳,拨备水平小幅下降。公司1季度末不良率持平23年末于0.76%,绝对水平仍处同业低位。我们测算1季度公司年化不良贷款生成率为1.23%(0.87%,23A),不良生成压力小幅上升,1季度末关注率同样较23年末上升9BP至0.74%,我们判断小微业务和零售业务风险暴露是造成整体资产质量波动的主要原因,但考虑到公司资产质量核心指标仍处低位,资产质量压力可控。拨备方面,公司1季度末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较年初下降29.4pct/23BP至431%/3.27%,拨备覆盖率仍维持高位,风险抵补能力保持优异。
投资建议:零售转型高质量发展,看好公司高盈利水平保持。宁波银行作为城商行的标杆,受益于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市场化的治理机制和稳定的管理团队带来的战略定力,资产负债稳步扩张,盈利能力领先同业,在稳健资产质量护航下,夯实的拨备为公司未来稳健经营和业绩弹性带来支撑。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EPS分别为4.10/4.49/4.95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6.1%/9.6%/10.2%。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4-26年PB分别为0.78x/0.69x/0.61x,鉴于公司市场化基因突出,长期视角下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有望持续领先同业,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3)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大引发信用风险抬升。 |
||||||
32 | 国投证券 | 李双 | 维持 | 买入 | 宁波银行2024年一季报点评:业绩增长稳健,不良生成加快 | 2024-04-30 |
宁波银行(002142)
事件:宁波银行披露2024年一季报,今年一季度营收增速为5.78%,拨备前利润增速为8.80%,归母净利润增速为6.29%,业绩实现稳健增长,我们点评如下:
宁波银行业绩增长主要依靠规模扩张、成本支出放缓所驱动;而净息差同比收窄、非息收入增长放缓、税收增加则对业绩形成拖累。
今年一季度,宁波银行生息资产加速扩张。24Q1宁波银行生息资产(日均余额口径)同比增长18.09%,维持较快的规模增长速度,从结构来看,主要受益于信贷投放加快,金融投资类资产增长相对偏慢。
宁波银行今年一季度新增总资产1765亿元,同比多增168亿元,其中新增信贷1089亿元,远超过去年同期(490亿元),处于近年来开门红信贷投放的最好的状态,这主要是一般性对公贷款加速投放的贡献,对公信贷投放加快,一方面有季节性因素,年初是企业信贷高增的旺季;另一方面,今年出口需求不错、出海也成为很多企业的主要战略方向,宁波银行出口导向型的客户较多,受益于相关企业的融资需求提升,对公信贷维持高增长。而零售信贷投放进度相对一般,仅新增137亿元,低于去年各季度净新增量,子公司信贷占比上升的速度也略有放缓。
24Q1净息差环比提升,好于预期。今年一季度,宁波银行净息差1.90%,同比下降10bps,对净利息收入增长略有拖累;环比去年四季度提升7bps,好于市场预期。
①资产端利率环比下降4bps。今年一季度,宁波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为4.1%,同比下降8bps,环比下降4bps,预计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一季度高收益率的零售信贷投放相对偏少,对公信贷利率相对偏低,拉低了整体贷款利率;二是同业资产、金融资产投资在市场利率下行的牵引下,收益率也略有下行。
②负债成本环比下降6bps。今年一季度,宁波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为2.13%,同比提升10bps,环比下降6bps,负债成本略有改善预计主要受存款成本下降的驱动,今年宁波银行有大量定期存款到期重定价,在新发生定期存款成本下降的支撑下,其存款成本略有下行,同时一季度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大幅回落,也对负债成本起到节约效应。
③展望未来,宁波银行资产端利率仍有下行压力,信贷结构调整预计能对冲一部分;负债端存款重定价若能在今年逐步兑现,净息差表现可能好于同业。
非息收入增速下行拖累营收增长。今年一季度,宁波银行非利息收入同比下降4.7%,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22.8%,主要受银保代理费率下调、基金降费及主动型权益基金保有量下滑的拖累,财富管理相关收入承压。
此外,其他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长3%,这在一季度债券利率大幅下行的环境下表现一般,但考虑到宁波银行未来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一季度新增19.8亿元,较去年同期(1.49亿元)大幅增长,未来其仍可择机变现部分债券实现浮盈兑现,进而支撑营收增长。
今年一季度,成本压降效果显现。24Q1,宁波银行成本收入比为31.5%,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预计受益于降本增效的经营策略逐步显现成效,成本支出放缓也为一季度拨备前利润增长形成支撑,展望全年,预计成本收入比同比也将保持稳中有降的态势。
不良生成加快,资产质量仍值得重点关注。今年一季度末,宁波银行不良率环比持平,关注率环比提升9bps至0.74%,Q1年化不良净生成率为1.23%,同比提升32bps,较2023年全年提升36bps,不良生成速度突破2017年一季度的高点(1.2%),预计主要是零售信用风险暴露,特别是子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投放的信贷不良增加所致。
在不良生成加快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宁波银行计提贷款信用减值损失32.22亿元,同比下降4.6%,计提非信贷减值损失6.85亿元,同比增加3.59亿元,整体来看,信贷拨备计提力度相对偏小,导致Q1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29个百分点至431.63%。一季度广义口径信用成本(当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期初期末总资产平均值)为0.56%,同比下降5bps,支撑净利润维持一定的增速。
投资建议:今年一季报,宁波银行的亮点在于净息差环比提升表现优异、规模维持高增长、营收有一定韧性,此外,未来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大幅增加也为未来营收进一步提供支撑;但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增长乏力、不良生成速度明显加快是拖累项,特别是资产质量未来仍值得重点关注。
由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宏观经济复苏曲折,宁波银行此前作为银行板块估值最高的公司,其估值在过去3年大幅下行,导致市场一度担心其市场化机制、高成长性等核心竞争优势是否还存在。我们认为宁波银行估值的下行更多反映的是“整个银行业β下行阶段,α溢价的消失”,宁波银行依然是整个银行业内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优质公司,未来其估值溢价的明显修复,需要宏观经济逐步企稳、业绩预期改善所驱动。
考虑到前几年银行板块估值的大幅下行,宁波银行估值也触及历史新低,对银行板块以及宁波银行而言,我们认为不应再悲观。预计2024年宁波银行营收增速为3.30%,归母净利润增速为8.20%,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30.41元,相当于2024年1.0XPB。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超预期下行、房地产违约再次大规模蔓延、海外需求下行超预期。
|
||||||
33 | 民生证券 | 余金鑫,马月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一季报点评:信贷量价齐升,净利息收入同比+12.2% | 2024-04-29 |
宁波银行(002142)
事件:4月29日,宁波银行发布24Q1业绩。24Q1实现营收175亿元,YoY+5.8%;归母净利润70亿元,YoY+6.3%;不良率0.76%,拨备覆盖率432%。
业绩整体稳健增长,净利息收入增速亮眼。宁波银行24Q1营收同比+5.8%、归母净利润同比+6.3%,增速分别较23年末-0.6pct、-4.4pct。具体来看,量价表现共同支撑下,净利息收入同比+12.2%。中收仍为营收的主要拖累项目,24Q1同比-22.8%。24Q1其他非息收入同比+3.0%,不过增速较23年下行12.7pct。
信贷投放高增长,息差边际回升。1)信贷投放提速,24Q1宁波银行贷款总额同比+24.2%,增速较23年末+4.4pct。24Q1新增信贷投放1094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585亿元,而宁波银行信贷投放的高景气背后,或反映了长三角区域对经济复苏更先一步的感知。结构上来看,对公仍为信贷投放主要方向,24Q1一般对公、贴现、零售贷款分别新增862、94、137亿元。
2)息差逆势边际回升。24Q1宁波银行净息差1.90%,较23年回升2BP。在一季度贷款重定价影响较为集中的背景下,净息差能逆势回升,反映了宁波银行较强的贷款定价能力。同时在今年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效果逐渐释放的助力下,后续息差表现也有望展现高韧性。
不良率保持平稳,关注率略有波动。宁波银行24Q1末不良率0.76%,和23年末持平。前瞻性指标方面,24Q1末关注率0.74%,较23年末+9BP。拨备水平略有下降,24Q1末拨备覆盖率432%,较23年末-29pct;拨贷比3.27%,较23年末-23BP。拨备覆盖率的下降,一是子公司宁银消金规模增长较快而拨备水平相对较低,对宁波银行合并口径下拨备覆盖率带来一定拖累;二是宁波银行加大不良核销处置力度,对拨备资源有所消耗。
投资建议:贷款增长强劲,资产质量稳健
宁波银行深耕长三角地区,资产获取和定价能力优异,24Q1贷款增速显著提升息差边际回升,且资产质量保持稳健,基本面整体延续优异表现。随着经济预期的不断改善,信贷需求的进一步恢复、板块行情的共振都将利好公司估值的修复。预计24-26年EPS分别为4.17、4.52、4.96元,2024年4月29日收盘价对应0.8倍24年PB,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资产质量恶化;行业净息差下行超预期。 |
||||||
34 | 东海证券 | 王鸿行 | 维持 | 买入 | 公司简评报告:营收与信用成本展现弹性,不良处置保持审慎 | 2024-04-17 |
宁波银行(002142)
投资要点
事件:宁波银行公布2023年度报告,经营数据与此前业绩快报一致。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5.85亿元(+6.40%,YoY),实现归母净利润255.35亿元(+10.66%,YoY)。年末不良贷款率为0.76%(持平,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461.04%(-19.53pct,QoQ)
核心观点:在上份简评中,我们依据业绩快报梳理了宁波银行Q4规模增长情况及潜在的营收与信用弹性。本报告结合年报详细数据,梳理了Q4营收弹性来源、下半年资产负债利率与中间业务收入、资产质量等情况。我们认为,行业下行压力之下,公司在资产摆布、多元化经营及风险管理方面的比较优势依然明显。
投资收益如期带动营收增速改善。2023年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50亿元(+9.65%,YoY),较Q3同比下降局面明显改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收益受益于债券市场良好走势,低基数下实现快速增长,Q4公司实现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6.92亿元(VS.0.66亿元,2022Q4)。此外,利息净收入边际亦有所改善,Q4公司实现利息净收入106.98亿元同比增长4.09%,较Q3提升3.1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息差压力缓解,测算Q4单季息差(年化)为1.85%,较Q3提升3bp,体现公司良好的资产负债动态管理能力。
贷款平均收益率降幅明显收窄,存款成本率受定期化影响上升。2023年全年公司净息差为1.88%,较Q1-Q3下降1bp,降幅明显低于Q2与Q3。资产端,金融投资收益率韧性较好,全年平均收益率为3.36%,较上半年持平;贷款平均收益率较上半年下降5bp至5.13%,降幅明显低于上半年的16bp。贷款分品种来看,对公贷款平均收益率为4.39%,与上半年持平,体现公司较强的定价能力及摆布能力;个人贷款平均收益率为6.34%,较上半年下降19bp,与行业趋势相符。2023年下半年,由于市场供给端积极,银行业消费贷与个人经营贷利率下行幅度较大,宁波银行个人贷款中该两类贷款占比较高,故其个人贷款收益率受影响更大。负债端,宁波银行存款成本率受定期化影响(2023年末,宁波银行定期存款占比为64.06%,较6月末上升3.5个百分点),较上半年上行7bp至2.01%,升幅与上半年相同金融债券成本率较上半年小幅上升4bp至2.60%。
资本市场波动抑制财富管理业务,下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2023下半年,公司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1.77亿元,同比下降44.49%(VS上半年35.90亿元,同比+1.30%)从细分项来看,代理业务收入为23.46亿元,同比下降39.43%,主要是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下降;托管类业务亦受到市场负面影响,该业务收入为2.03亿元,同比下降12.50%;担保类业务收入为2.66亿元,同比增长7.26%,较上半年明显恢复。
主要子公司经营情况良好。永赢金租积极拓展小微租赁、数据经营,比较优势持续积累,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稳步提升、新能源、智能设备、智能制造、公用事业六大领域,表现较好成长性。宁银消金坚持促消费、保民生的政策导向,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持续丰富消费场景,线上线下联动,业务发展良好。受市场波动影响,宁银理财与永赢基金利润规模较2022年有所下降。2023年,永赢金租、宁银理财、宁银消金、永赢基金分别实现净利润21.25、6.68、2.02、1.74亿元,分别同比+31.82%、-26.91%、+676.92%、-4.40%合计实现净利润31.69亿元,同比增长15.91%。
受益于优异区域经济基础与风控能力,公司资产质量保持优异。2023年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0.76%极低水平。分行业来看,各行业不良率未产生明显波动,对公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不良贷款金额分别为6.51亿元、5.31亿元,分别占全行不良贷款总额的6.85%、5.59%,不良率分别为0.39%、0.47%。零售贷款不良总额为75.95亿元,对应不良率1.50%,较6月末小幅上升2bp,应属于宏观经济影响下经营性贷款与消费贷款产生的正常波动,与行业趋势相符。关注类贷款与逾期贷款波动也在正常范围内:Q4末,关注类贷款占比为0.65%,较Q3末上升11bp;逾期贷款占比0.93%,较6月末上升8bp,其中三个月以内逾期贷款占比为0.38%,较6月末上升11bp。
信用成本弹性延续,不良处置保持审慎。2023年Q4,公司营业支出74.22亿元,同比增长12.10%。其中,管理费用为64.28亿元,接近此前预估区间60~65亿元之上限,资产减值损失为8.03亿元,低于此前预估区间10~15亿元之下限。Q4资产减值损失对应信用成本为0.07%,位于近年单季度较低水平。宁波银行厚实拨备与优异资产质量赋予信用成本弹性,这一弹性已于Q2-Q3连续体现,Q4得以延续。具体而言,Q4信用成本弹性一方面来自贷款端(上份简评对此已有预期),Q4计提贷款减值损失16.42亿元,较Q3少计提11.85亿元另一方面来自金融投资,Q4债权投资与其他债权投资共计提-6.91亿元,较Q3少计提9.44亿元。尽管贷款减值计提力度下降,但核销力度不减(Q4不良贷款核销金额28.15亿元,较Q3增加8.44亿元),体现公司审慎不良处置政策之连续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现阶段银行业贷款利率尚未明显企稳,行业息差压力仍较大。在此背景下,公司零售端高收益品种贷款收益率或有进一步下行压力。我们相应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50.29、706.21、786.03亿元(2024-2025年原预测为682.35与756.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8.24、305.13、337.58亿元(2024-2025年原预测为294.20与329.17亿元)。预计2024-2026年普通股每股净资产为29.62、32.86与36.45元,对应4月16日21.18元收盘价PB为0.72、0.64、0.58倍。行业层面,融资平台与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持续推进、宏观经济处于底部、存款降息力度较大,银行业经营压力有望缓解。公司层面,宁波银行区域经济优势明显、专业经营能力突出、当前公司相对估值位于低位。基于以上,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区域经济明显转弱,重点领域风险暴露,不对称降息致净息差大幅收窄。 |
||||||
35 | 华安证券 | 郑小霞,刘锦慧 | 维持 | 买入 | 消金加码、零售提速,子公司协同增强 | 2024-04-15 |
宁波银行(002142)
主要观点:
经营业绩:4Q23营收增速环比上行,主要由投资业务贡献
2023年宁波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6.4%,10.66%。四季度营收增速环比上行,其中投资净收益贡献最显著,4Q23单季同比+57.47%,主要得益于债市走强,交易类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加。利息净收入增速环比改善,单季同比+4.09%。中收净收入继续拖累营收,全年同比-22.76%,主要受到财富管理业务下滑影响。
量:个贷增长亮眼,综合经营底色扎实
2023年宁波银行贷款、存款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9.76%、20.76%,存贷高增态势延续。对公、个人贷款规模分别增长13.87%、29.64%(vs2022A+23.64%、17.44%),其中个贷增长亮眼,结构上来看主要由消费贷高增贡献(同比+31.89%,vs2022A+10.69%)。公司通过深化数字化赋能全周期、全场景的综合化服务,触达个人客户能力不断增强。对公贷款增速放缓,结构上来看主要由于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贷款投放下滑所致(占比全部贷款分别降2.6、0.9pct至13.2%、8.96%)。客户黏性仍然较强,综合经营底色扎实,对公、个人贷款日均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6.87%、23.91%。对公、个人存款日均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6.76%、55.40%,存款日均规模占付息负债的比重为65.38%,同比提升4.60pcts。
价:全年净息差下行14bps,存贷两端均有压力
2023年宁波银行净息差同比下行14bps,相比2022年降幅收窄5bps。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9bps,其中贷款收益率同比-21bps,主要由于市场利率下行、LPR重定价、存量按揭调价等因素影响。结构上来看,对公、个贷平均利率分别-5bps、-58bps至4.39%、6.34%。负债端计息负债成本率同比+10bps,其中存款付息率上行24bps,主要由于客户定期偏好上升、成本相对刚性影响。存贷比年末升至78.98%,较年初小幅下降0.81pct,2023年全年逐季抬升,一季度存款定期化影响逐季消化。由于市场利率持续下行,预计2024年资产端定价继续面临下行压力,但负债端随结构改善、主动负债成本进一步下行,负债成本率下行仍有空间。
险: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健,表外资产减值损失回补力度加大2023A宁波银行不良率0.76%,环比持平,同比+1bp,全年资产质量保持稳健。结构上来看,不良率上升主要由于个人贷款(不良率较1H23+27bps至1.5%),对公贷款不良率低位下降8bps至0.29%。2023A逾期率较1H23上升8bps至0.93%,关注率较1H23上升10bps至0.65%。拨备覆盖率461.04%,环比-19.5bps。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减少14.91至89.40亿,主要得益于前期计提充分,表外资产回补力度加大,表外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20.51亿。
业务特色:牌照齐全,多利润中心协同增强
宁波银行牌照齐全,盈利结构多元,大零售和轻资本业务盈利占比行业领先。其中,宁银消金2023年增长迅猛,通过金融科技深化赋能,打造面相新市民等群体的自营产品“惠您贷”,贷款余额增至421亿(2022年末71.83亿),净利润2.02亿(2022年末0.26亿),利润贡献有望进一步释放。永赢金租持续深耕“小微租赁、智能制造、公用事业”三大业务板块,净利润YoY+31.8%,ROE高位增至18.79%。财富管理业务整体承压背景下,宁银理财、永赢基金规模、利润增长不弱,宁银理财产品规模4021亿元,YoY+1.4%;永赢基金公募规模较年初+294亿至2713亿元,净利润YoY+4.6%。宁波银行于2024年1月19日公告于各子公司签订《统一交易协议》,母行与宁银理财、永赢基金合作加强,约定非授信交易限额分别为1522.5亿、736亿,子公司协同价值有望进一步释放。
投资建议
宁波银行深耕浙江及周边经济发达区域,在细分市场客群定位清晰,竞争优势显著。核心管理团队稳定、战略传达高效,公司治理机制具备难以复制性和可持续性。多元化金融服务能力具备稀缺性,风控能力坚实,资产质量保持优异。当前业绩阶段性承压主要受到经济复苏偏弱、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行业共性因素影响。公司牌照齐全,未来消金、基金、理财、金租子公司协同价值有望进一步释放。2023年分红率提升,每股股利由0.5元增至0.6元。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16%/6.66%/5.98%,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94%/8.1%/8.8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利率风险: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优质资产竞争加剧,息差收窄。 |
||||||
36 | 中国银河 | 张一纬 | 维持 | 买入 | 业绩增速稳健,信贷投放延续高增 | 2024-04-12 |
宁波银行(002142)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
业绩表现稳健,减值计提水平下降: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5.85亿元,同比增长6.4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35亿元,同比增长10.66%。ROE为15.08%,同比减少0.48个百分点。受利息净收入持续增长以及减值计提水平的下降,公司业绩保持稳健。2023年,公司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89.40亿元,同比减少14.91亿元。
信贷规模延续高增增厚利息净收入,负债端成本刚性仍存:2023年,公司实现利息净收入409.07亿元,同比增长9.02%;净息差为1.88%,同比下降14BP,主要受到市场利率下行、LPR重定价、存量按揭调价以及存款定期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9BP,付息负债利率提高10BP。资产端,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同时受免息贷款、普惠贷款补贴、消费贷款补贴等让利活动影响,收益率有所下降。截止2023年末,公司的各项贷款12527.18亿元,比2022年增长19.76%。其中,对公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6.96%,民营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进出口企业等客户贷款投放增加;个人贷款较上年末增长29.64%,消费贷增速达31.89%,贡献显著。贷款收益率下降21BP。负债端,居民存款定期化程度提升,成本刚性仍存。截至2023年末,公司的各项存款15662.98亿元,比2022年增长20.76%。受资本市场震荡、理财净值波动等影响,居民投资风险偏好趋于保守,带动储蓄存款增量创新高,带来成本上升压力。截止2023年末,公司对私客户存款余额较2022年增长46.23%,其中,定期存款较2022年增长65.45%,带动存款付息率提高10BP。
非息收入贡献保持同业较优,投资收益改善:2023年,公司实现非利息收入206.78亿元,同比增长1.57%,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33.58%,非息贡献度在行业中保持较优水平,主要受益于多元利润中心的布局。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7.67亿元,同比下降22.76%,主要是受到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代理类业务有所下滑,财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23年,公司代理类业务收入57.47亿元,同比下降了18.32%。投资收益改善带动其他非息收入增长。2023年,公司其他非息收入149.11亿元,同比增长15.66%。其中,投资收益130.87亿元,同比增长15.8%。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率和拨备继续领先同业: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截至2023年末,公司不良贷款率0.76%,同比上升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61.04%。资产质量和抵御风险能力依然保持同业领先水平,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小微业务竞争力突出,同时聚焦大零售和轻资本业务拓展,布局多元利润中心,盈利能力长期位居行业前列。公司表内业务收入实现稳健增长,资产端扩表动能强劲,信贷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零售端消费贷表现亮眼。非息业务贡献保持同业领先,投资收益改善。此外,公司风控体系成熟、资产质量优异,拨备计提充分。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结合公司基本面和股价弹性,我们维持“推荐”评级,2024-2026年BVPS30.08/34.13/38.77元,对应当前股价PB0.7X/0.62X/0.54X。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导致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 |
||||||
37 | 东兴证券 | 林瑾璐,田馨宇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年报点评:规模高增,盈利平稳 | 2024-04-12 |
宁波银行(002142)
事件:4月9日,宁波银行公布2023年年报(此前已披露业绩快报),全年实现营收、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615.9、369.8、255.4亿,分别同比6.4%、3.2%、10.7%。年化加权平均ROE为15.08%,同比下降0.48pct。点评如下:
盈利增速环比下降,息差继续收窄
全年盈利增速10.7%,增速环比下降1.9pct。全年盈利拆解来看,规模高增和拨备反哺为主要贡献;息差收窄、非息下降以及费用支出是主要负面影响因素。季度环比来看,盈利增速环比下降主要是息差继续收窄以及拨备反哺力度有所下降。
规模高增,高收益资产占比提升
生息资产增速高位略降,全年生息资产增14.8%。其中,信贷高增19.8%,个贷全年同比增29.6%,在消费类贷款降价促销的竞争环境中依然保持较高增速,个贷收益率同比下降58BP。整体资产结构有所优化,信贷占比(46.55%,较年初+1.93pct)、个人贷款占总贷款比重(40.49%,较年初+3.09pct)提升。结构优化部分冲抵了利率下行的影响,全年资产收益率下降9BP,趋势相对平稳。负债端,存款增长较快,较年初高增20.8%,且定期存款占比提升(64.06%,较年初+5.37pct),定期化因素是负债成本抬升主因。展望来看,利率下行背景下,公司或维持规模高增和结构优化策略,净利息收入有望维持平稳增长。
投资收益支撑非息增速转正
非息收入方面,2023年投资收益同比增15.8%,支撑非息收入增速转正。2023年中收同比下滑22.8%,增速较前三季度大幅下滑,一方面是22Q4基数较高,另一方面受到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代理类业务有所下滑,财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关注贷款率环比上升,拨备环比下降,资产质量维持较优
整体不良率低位平稳,个贷不良率有所上升。年末不良率0.76%,环比持平、同比+1BP。加回核销不良净生成率0.96%,与上年基本持平。细分来看,对公贷款不良率0.26%,同比下降11BP,公司对公房地产、城投类业务占比低,风险较小。个贷不良率1.5%,同比上升11BP,我们判断在消金业务提速下,客群下沉或带来零售端不良生成波动。从前瞻指标来看,年末关注贷款率0.65%,环比+11BP、同比+7BP;或与零售端风险上行有关。年末拨备覆盖率、拨贷比高位环比下降,分别-19.5pct、-16BP至461.1%、3.5%。一方面是四季度加大了核销力度(单季度核销28亿,高于过去三年15亿的平均单季处置额),年末拨备余额下降;另一方面与零售不良生成有所抬升有关。
投资建议:年报盈利增速略微低于预期,主要是非息支撑和拨备反哺力度有所影响。公司或维持规模高增和结构优化策略,预计净利息收入有望维持平稳增长。零售不良生成压力略有抬升,但公司风控持续审慎,预计不良与拨备指标维持上市行较优水平。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6%、11.1%、12.0%,对应BVPS分别为30.26、34.20、38.61元/股。 2024 年 4 月 10 日收盘价 20.46 元/股,对应 0.68 倍 24 年 PB。
我们继续看好公司高成长性: 一是, 宁波银行深耕长三角地区,有望持续受益于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公司体制机制市场化程度高,战略执行力强,业务高质量扩张基础扎实。历史数据显示了公司具备持续前瞻的量价摆布能力、审慎的风控能力以及业务多元化拓展能力。三是,大零售及轻资本战略稳步推进,多元利润中心逐步夯实,周期波动对盈利的负面影响削弱。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
||||||
38 | 国投证券 | 李双 | 维持 | 买入 | 宁波银行2023年报点评:知难而进 | 2024-04-10 |
宁波银行(002142)
事件:宁波银行公布2023年年报,2023年营收增速为6.40%(2023年前三季度为5.45%),拨备前利润增速为3.16%(2023年前三季度为1.23%),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0.66%(2023年前三季度为12.55%),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我们点评如下:
宁波银行2023年四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增速为5.13%,其中规模加速扩张、非息收入增速、成本支出同比减少对业绩形成支撑;而净息差同比明显收窄、拨备计提力度加大则对业绩形成拖累。去年四季度,宁波银行生息资产加速扩张。2023年四季度,宁波银行单季生息资产(日均余额口径,下同)同比增长19.38%,较23Q3增速提升5.66个百分点,一方面,在2022年前三个季度高基数影响下,2023年前三个季度生息资产增速相对偏低;另一方面,去年四季度宁波银行信贷投放明显加快,驱动生息资产增长。宁波银行资产结构调整较快,往往“大开大合”,去年末总资产增速继续放缓,而生息资产(日均余额口径)与总资产(时点末数据)增速差异较大。
从季末时点数来看,23Q4新增信贷367亿元,同比多增132亿元,受益于零售信贷投放加快,预计主要是因为其子公司宁银消金对个人消费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公方面,去年四季度一般对公贷款新增219亿元,票据大幅压降,企业信贷保持不弱的投放速度。展望未来,宁波银行增量在于子公司宁银消金、永赢租赁信贷投放仍有空间,并且2023年以来,子公司信贷占全行贷款比例明显上升。但这本质上是客户的下沉,消金公司客群、融资租赁客户贷款利率更高,对宁波银行风险控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负债方面,去年四季度宁波银行新增存款-190亿元,预计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宁波银行每年一季度是存款增长的旺季,基本奠定全年存款的基础。2023年全年新增存款规模较2022年多增250亿元,得益于为客户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通过资金沉淀、客户粘性提升增强存款优势。
23Q4净息差环比提升,表现优于同业。去年四季度,宁波银行单季度净息差1.83%,同比下降27bps,对净利息收入增长形成拖累;但环比逆势提升2bps,表现优异,具体来看:
①资产端收益率环比下降2bps。去年四季度,宁波银行单季生息资产收益率为4.14%,环比微降,并且去年全年各个季度之间收益率降幅均不算大,在去年整体市场利率下行、银行业资产端利率快速下降的背景下,宁波银行资产收益率表现明显更优,预计主要是因为宁波银行子公司信贷投放增加、高收益的零售信贷增加,同时大幅压降低收益的票据资产,通过信贷结构的优化缓解了资产端利率压力。
②负债成本环比持平。去年四季度,宁波银行单季度计息负债成本率为2.19%,环比持平,宁波银行负债成本自2022年三季度以来持续提升,主要受存款定期化的影响,存款成本明显回升,但从边际变化的角度,去年下半年对公存款定期化趋势有所缓解,零售存款定期化仍在进程中。宁波银行负债成本能做到环比持平,预计主要是因为同业负债成本的下降,存款成本上升势头有所放缓。
③在资产端利率下行、负债成本持平的背景下,宁波银行净息差逆势提升,主要受益于计息负债/生息资产的比例略有下降。展望未来,宁波银行资产端利率仍有下行压力,信贷结构调整预计能对冲一部分;负债端存款重定价若能在今年逐步兑现,净息差表现可能好于同业。
非息收入改善主要靠债券收益贡献。去年四季度,宁波银行单季度非息收入同比增长30%,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速-82.8%,主要是受到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代理类业务有所下滑,财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特别是去年四季度银保代销费率下调影响较大,并且今年也会持续对中收有拖累。代理业务占宁波银行手续费收入比例高达80%左右,今年在基金代销费率可能面临调整、银保费率下行的影响下,预计宁波银行手续费收入增长压力较同业会更大。
去年四季度,宁波银行其他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长508.2%,一是2022年四季度低基数效应;二是去年四季度债券利率下行,宁波银行兑现部分投资损益。
去年四季度,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23Q4宁波银行单季度成本收入比为44.8%,同比下降1.14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去年四季度推动降本增效,压降不必要的支出。预计今年全年成本收入比仍有下降的空间。
资产质量总体平稳。去年四季度末,宁波银行不良率为0.76%,环比持平,预计对公贷款不良率仍在下行,而零售贷款不良率持续提升;关注率为0.65%,环比提升11bps;逾期率为0.93%,较去年6月末提升8bps,与整个银行业趋势基本一致,在当前经济复苏不牢固的情况下,部分居民、小微客户现金流恢复较慢,影响了部分风险前瞻指标的表现,但整体压力可控。
去年全年不良净生成率为0.87%,较2022年下降4bps,去年季度之间不良生成趋势略有波动,Q1、Q4不良生成较多,Q2、Q3不良生成偏少,均属正常,不良净生成率观察年度的变化意义更大。
去年四季度,单季广义口径信用成本(当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期初期末平均总资产)为0.12%,同比提升4bps,拨备计提力度同比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贷款投放加快,对子公司贷款的拨备需要补提。从结构来看,增加信贷减值损失计提规模,继续冲回非信贷减值损失。拨备计提力度加大这也对利润增速形成拖累。
投资建议:由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宏观经济复苏曲折,宁波银行此前作为银行板块估值最高的公司,其估值在过去3年大幅下行,导致市场一度担心其市场化机制、高成长性等核心竞争优势是否还存在。我们认为宁波银行估值的下行更多反映的是“整个银行业β下行阶段,α溢价的消失”,宁波银行依然是整个银行业内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优质公司,未来其估值溢价的明显修复,需要宏观经济逐步企稳、业绩预期改善所驱动。
考虑到前几年银行板块估值的大幅下行,宁波银行估值也触及历史新低,对银行板块以及宁波银行而言,我们认为不应再悲观。预计2024年宁波银行营收增速为3.30%,归母净利润增速为8.20%,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30.41元,相当于2024年1.0XPB。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超预期下行、房地产违约再次大规模蔓延、海外需求下行超预期。
|
||||||
39 | 信达证券 | 廖紫苑,张晓辉,王舫朝 | 营收增速上行,规模较快扩张 | 2024-04-10 | ||
宁波银行(002142)
事件:4月9日,宁波银行披露2023年报: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10.66%(前三季度+12.55%);营业收入同比+6.40%(前三季度+5.45%);全年年化加权ROE15.08%,同比-0.48pct。
点评:
营收同比增速上行,利润增速小幅放缓。2023年宁波银行营收同比增速较前三季度+95bp至6.4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较前三季度-1.89pct至10.66%,连续第三年保持双位数水平。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规模快速扩张和拨备反哺,而净息差、中收和成本费用为主要拖累。利润增速边际放缓,主要源于中收拖累加大和拨备贡献减少,而投资收益改善的影响下其他非息收入贡献由负转正。
息差压力缓释,资产结构优化。2023年宁波银行净息差1.88%,较上半年下降5bp,较前三季度仅微降1bp,下半年息差压力逐步缓释,继续保持同业优势水平。其中生息资产收益率和计息负债成本率分别较上半年-1bp和+6bp,后者为息差下行的主要原因。资产端主要源自同期贷款利率-5bp,为此公司着力优化资产结构,提升了贷款占生息资产的比例,信贷投放向以消费贷为主的个人贷款倾斜;负债端同期存款利率和主动负债成本率均有所上行,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2023Q4末存款活期率较Q2末-3.26pct,其中对公存款活期率、个人存款活期率分别较Q2末-3.09pct、-2.11pct。
不良率环比持平,拨备覆盖率小幅下降。2023年末宁波银行不良率0.76%,较Q3末环比持平;关注类贷款占比0.65%,环比+10bp,但整体仍保持在行业较低水平。逾期9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较Q2末-3.20pct至73.54%,贷款分类标准较为严格,准确性或有所提升。拨备覆盖率461.04%,环比-19.53pct,抵御风险和反哺利润能力仍然较强。综合来看,尽管个贷不良率小幅上行,但公司加大了不良贷款的核销处置力度,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健,核心指标优势仍然较为突出。
规模较快扩张,资本合理充裕。公司积极服务实体,规模保持稳步增长,2023年总资产、总负债、总贷款、总存款分别同比增长14.60%、14.19%、19.76%、20.76%,增速分别较前三季度-71bp、-88bp、+84bp、-5.85pct。规模较快扩张对资本形成一些消耗,2023年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4%,环比-8bp,同比-11bp,但仍处于合理充裕水平。
盈利预测:宁波银行深耕优质区域,稳步实施“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持续深化多元利润中心建设,盈利结构不断优化,风险管理卓有成效。我们预计4月9日收盘价对应2024-2026年PB分别为0.70、0.61、0.54倍。
风险因素:经济超预期下行,政策出台不及预期,资产质量显著恶化等 |
||||||
40 | 民生证券 | 余金鑫,马月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年报点评:息差表现稳定,营收增速回升 | 2024-04-10 |
宁波银行(002142)
事件:4月9日,宁波银行发布2023年年报。23年累计实现营收616亿元,YoY+6.4%;归母净利润255亿元,YoY+10.7%;不良率0.76%,拨备覆盖率461%
营收增速边际回升。宁波银行23年营收同比+6.4%,增速较前三季度回升0.9pct。其中净利息收入同比+9.0%,净息差坚挺、规模延续高增长均为利息收入延续较高增速带来支撑。23年中收同比-22.8%,主要是财富管理业务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较为明显,代理类中收降幅较大。不过得益于公司较强的投资能力以及22Q4基数较低,23年其他非息收入同比+15.7%。23年资产减值损失同比-14.3%,对利润增长起到一定反哺作用,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10.7%。
存贷高增,息差稳定。宁波银行23年贷款、存款总额分别同比+19.8%、+20.8%,实现存贷两旺。23Q4单季信贷投放亮眼,零售信贷投放延续高景气。
24Q4单季新增一般对公、零售贷款增量分别为219、333亿元,而单季贴现规模下降193亿元,或表明区域信贷需求正在回暖。宁波银行23年末净息差为1.88%,较23Q3末微降1BP。息差之所以能保持坚挺,主要是资产端定价较稳,23年末生息资产收益率4.16%,较23H1末-1BP。其中,1)公司深耕本土,信贷定价能力较强;2)在宁银消金开业等因素支撑下,个人消费贷增长较好对贷款定价起到支撑作用;3)宁波银行按揭贷款占比较低,受存量按揭贷款利率调整影响也较小。负债端,23年末计息负债成本率2.15%,较23H1末提升6BP存款定期化仍在延续,23年末定期存款占比67.0%,较23H1末提升3.3pct,不过24年存款挂牌价调降效果逐步释放,一定程度上可对冲定期化的影响。
资产质量保持平稳,拨备覆盖率仍在高位。宁波银行23年末不良率0.76%
与23Q3末持平,延续优异表现。年内零售贷款不良率有所波动,23年末为1.50%,较23H1末+2BP。23年末拨备覆盖率较23Q3末下降20pct,但仍处于461%的高水平;拨贷比3.50%,较23Q3末-16BP。23年内拨备覆盖率下行,一是拨备适当反哺利润;二是宁银消金开业,子公司或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合并口径下的拨备覆盖率;同时,公司在22、23年核销力度明显提升,当前做实资产质量,也便于后续信贷需求进一步回升时“轻装上阵”。
投资建议:贷款增长强劲,资产质量稳健
宁波银行23年营收增速较前三季度表现回暖,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宁波银行深耕长三角地区,资产获取能力优异、息差表现坚挺,且资产质量保持稳健,基本面整体延续优异表现。随着经济预期的不断改善,信贷需求的进一步恢复、板块行情的共振都将利好公司估值的修复。预计24-26年EPS分别为4.26、4.695.17元,2024年4月9日收盘价对应0.7倍24年PB,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资产质量恶化;行业净息差下行超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