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天风证券 | 王彬宇,孙潇雅 | 首次 | 买入 | 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布局机器人未来可期 | 2025-05-13 |
中鼎股份(000887)
深耕汽车零部件领域,全球战略打造护城河
中鼎集团创建于1980年,是以机械基础件和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跨国民营企业集团。2008年起,公司通过海外并购,业务不断扩张。减震降噪、密封系统作为公司的基盘业务稳步发展,三大增量业务空悬、轻量化底盘、热管理系统带动公司发展,成为核心成长驱动力,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机器人新赛道全球战略让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客户,实现了全球研发与供应。近年来公司营收增长态势良好,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布局新能源赛道,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为零部件供应商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占据技术优势。密封、减震基盘业务实力雄厚,市占率稳步提升。轻量化底盘系统业务乘电动智能变革东风,收入持续扩大稳步提升。热管理系统业务布局全面技术占优,订单增长未来可期。
同时空气悬挂普及持续进行,公司产品技术完备有望获得快速发展。收购海外龙头AMK,占据空气弹簧和空气供给单元技术优势。在国内成立子公司安徽安美科,海外技术本土化落地持续降本。同时承接AMK优越的海外市场基础,近年来总成品订单产值增加,有望获得更多项目定点。
积极卡位机器人,寻求智能化未来突破
中鼎股份设立全资子公司安徽睿思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组建机电一体化研发团队,正式进入机器人赛道。截至2025年4月,公司已和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埃夫特在机器人领域内进行创新合作。中鼎股份还发挥技术优势实现产业协同,将主营业务的技术优势,应用于机器人相关业务。担任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的墨甲机器人全球首批交付,成立合肥星汇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推动人形机器人力觉传感器产品进一步落地,将加速实现中鼎在人形机器人部件总成产品业务推进目标。
投资建议:公司汽车零部件基本盘稳固,机器人业务有望带来全新增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实现营业收入219.2/248.5/270.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8/18.1/19.9亿元,对应当前PE为16.2/14.1/12.8X。公司主要业务分布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同时积极深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开拓机器人领域增长点。参考可比公司PE,给予公司2025年23倍的PE,对应目标价为22.59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风险;新能源、智能汽车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超预期;业务销量增长不及预期;业务发展速度不及预期;公司股价异动风险。 |
2 | 西南证券 | 郑连声,张雪晴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稳健增长,加快推进机器人布局 | 2025-05-01 |
中鼎股份(000887)
投资要点
事件:(1)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8.54亿元,同比+9.33%;实现归母净利润12.52亿元,同比+10.6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75亿元,同比+10.06%。其中,2024Q4实现营业收入43.59亿元,同环比分别-2.50%/-9.68%;实现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同环比分别-21.84%/-40.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环比分别-49.22%/-58.57%。(2)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25Q1实现营业收入48.54亿元,同环比分别+3.45%/+11.37%;实现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环比分别+11.52%/+101.4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环比分别+21.43%/+189.02%。(3)公司发布《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2024年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1.97亿元(含税),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15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为15.78%。
业绩表现良好,盈利能力增强。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8.54亿元,同比+9.33%;实现归母净利润12.52亿元,同比+10.63%,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公司持续推进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2024年国内毛利率25.91%,同比+0.82pp,海外毛利率19.50%,同比+0.42pp。2025Q1毛利率23.32%,同比+0.90pp,净利率8.22%,同比+0.57pp。
全球产能布局加速构建,增量业务订单储备充足。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协同战略,通过构建全球组织架构体系,实现内伸和外延的双轮驱动。2024年公司在亚洲、欧洲、美洲三大区域生产占比分别为65.25%、24.41%、10.34%,全球化产能布局逐步完善。2024年公司三大增量业务市场需求强劲,业务订单储备充足。公司国内空悬业务已获订单总产值约152亿元,其中总成产品订单总值约17亿元,未来有望拿到更多项目定点;轻量化业务累计订单约142亿元;热管理系统业务累计订单约117亿元,充足订单储备为全球市场拓展提供强力支撑。
海外并购项目快速落地,产品销售向中高端车型发展。公司积极推进海外企业并购业务的国内落地战略,部分项目业绩增速明显。2024年,无锡嘉科、安徽嘉科营收8.56亿元,同比+8.99%,净利润1.43亿元,同比+15.77%;安徽威固营收3.11亿元,同比+18.93%,净利润0.51亿元,同比+37.24%。公司通过海外项目并购,实现全球技术与产品整合,品牌优势凸显,产品销售向中高端车型发展,前十大主机厂客户覆盖比亚迪、大众、通用等知名企业,营收占比高达52.09%,高端客户占比较高。
深耕新能源领域,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战略布局。公司持续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智能底盘系统为核心,同时在热管理系统、底盘轻量化系统、空气悬挂系统等多个新能源板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24年新能源领域业务销售额达72.49亿,占2024年汽车业务营收比例为40.20%,同比提升3.93pp。公司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领域赛道的布局,将密封、橡胶业务及轻量化业务进行充分拓展。目前公司及子公司已与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升公司核心优势,加速推动公司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及部件总成产品的生产配套。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随着公司各板块业务国内落地,业务订单加速放量量产,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18.4%,给予公司2025年18倍PE,对应目标价22.6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增量业务项目落地不及预期等风险。 |
3 | 平安证券 | 王德安,王跟海 | 维持 | 增持 | 净利率持续提升,战略布局人形机器人配套业务 | 2025-04-30 |
中鼎股份(000887)
事项:
公司披露2024年财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公司实现收入188.5亿(同比+9.3%),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同比+10.6%),2025一季度实现收入48.5亿(同比+3.5%),实现归母净利润4.0亿(同比+11.5%),2024年度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
平安观点:
国内收入增幅较高,海外控费显成效,盈利能力保持持续提升态势。2024年公司在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亿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略低于我们前期预测。2024年毛利率更高的国内收入同比实现正增长,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海外业务收入基本持平,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保持增长态势,各项费用控制较好,其中销售费用绝对额下降,研发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下降,2024年全年公司净利率达到6.6%,1Q25公司净利率进一步提升至8.2%,盈利能力向好预计主要是由于毛利率更高的国内收入占比提升及海外控费显成效所致。
轻量化及空气悬架收入增幅较高。公司传统主业冷却系统/密封系统/智能底盘之橡胶业务经营表现总体稳定,近年拓展的高成长业务板块为空气悬架及轻量化业务,其中空气悬架业务增幅及毛利率表现略低于我们此前预期,预计主要是配套客户增量不及预期所致,根据公司财报披露,公司空气悬架业务已获订单总产值152亿,其中总成类产值约17亿。轻量化业务毛利率同比改善明显,预计主要是由于该业务逐步迈入规模效应期所致,2024年度公司轻量化业务累计获订单约142亿。
人形机器人业务:从谐波减速器迈向机器人关节总成。根据公司财报,2024年公司新设子公司安徽睿思博,专注于拓展人形机器人部件总成产品相关业务,公司目前技术团队在谐波减速产品领域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相关产线设备正在调试中。同时中鼎现有密封、橡胶业务及轻量化业务在机器人领域也有运用,人形机器人相关密封产品、橡胶产品及连杆产品也在同步开发中,部分产品已经完成定点配套。公司目前专注生产谐波减速器,后续将逐步拓展到力觉传感器等相关产品领域,最终实现机器人关节总成
产品的生产制造。根据公司财报披露,目前公司及子公司已与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升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部件总成产品领域核心优势,加速推动公司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及部件总成产品的生产配套。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最新情况我们调整公司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为16.7亿/18.9亿(此前预测值为16.5亿/19.8亿),首次给出公司2027年净利润预测值为20.4亿,中鼎股份传统橡胶减震业务经营稳健,空气悬架及轻量化业务处于收入高增长期,海外控费有效助力公司整体净利率提升,战略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打开新的成长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海外业务收入规模高,但利润贡献较低,利润率提升程度不及预期;2)新业务面临激烈竞争,导致盈利能力承压;3)主要配套客户产销量不及预期;4)空悬系统渗透率不达预期;5)人形机器人业务处投入期,盈利节奏不明确。 |
4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郭雨蒙,孙仁昊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机器人产品量产在即 | 2025-04-30 |
中鼎股份(00088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88.54亿元,同比+9.33%;归母净利润达12.52亿元,同比+10.63%。24Q4公司营收达43.59亿元,同比-2.50%/环比-9.68%;24Q4公司归母净利润达2.00亿元,同比-21.84%/环比-40.48%。25Q1营收达48.54亿元,同比+3.45%/环比+11.37%,归母净利润达4.03亿元,同比+11.52%/环比+101.46%。公司2024Q4和2025Q1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
轻量化+空悬持续放量,机器人业务拓展加速。1)从主业来看,2024年公司空悬系统/轻量化/橡胶业务/冷却系统/密封系统收入分别为10.65/25.18/40.60/50.72/38.05亿元,同比分别+29.52%/+30.95%/12.78%/-2.20%/+4.72%。公司收购AKM后,加速空悬向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引进。截至2024年,公司国内空悬业务已获订单总产值152亿元,其中总成产品订单总产值约为17亿元。2)机器人方面,人形机器人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业务,公司旗下子公司安徽睿思博公司专注于生产谐波减速器,后续将拓展至连杆、传感器等,最终实现关节总成产品的生产制造。截至2024年,公司已与五洲新春、众擎机器人、埃夫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速推动公司机器人产品的生产配套。
主业向上带来盈利能力逐步提升。1)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4Q4毛利率达24.52%,同比/环比分别为+1.22pct/+2.07pct;24Q4归母净利率为4.58%,同比/环比分别为-1.13pct/-2.37pct。2025Q1毛利率达23.32%,同比/环比分别为+0.91pct/-1.20pct;25Q1归母净利率为8.29%,同比/环比分别为+0.60pct/+3.71pct。2)费用率方面,2024Q4公司期间费用率达12.29%,同比-2.80pct/环比-1.8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达1.54%/5.89%/0.87%/3.98%,同比分别-1.70pct/-0.23pct/-0.80pct/-0.07pct;25Q1公司期间费用率达13.84%,同比+0.08pct/环比+1.5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达2.37%/5.51%/0.92%/5.04%,同比分别-0.12pct/+0.31pct/-0.56pct/+0.46pct。3)其他方面,2024年公司资产减值2.96亿元,主要为存货跌价损失735万元、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1.58亿元、商誉减值9450万元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行业竞争加剧,我们将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下调至15.89亿元、18.07亿元(2025-2026年前值为17.6亿元、20.71亿元),27年预计为20.80亿元,对应2025-2027年EPS分别为1.21元、1.37元、1.58元(2025-2026年前值为1.34元、1.57元),市盈率分别为14倍、13倍、11倍,但空悬和轻量化部件和机器人领域的拓展预计为公司带来持续性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空气悬挂推广进度不及预期。 |
5 | 民生证券 | 崔琰,杜丰帆 | 维持 | 买入 | 系列点评一:2024圆满收官 2025机器人布局加速 | 2025-04-29 |
中鼎股份(000887)
事件:公司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1)2024年度实现营收188.54亿元,同比+9.33%;归母净利润12.52亿元,同比+10.63%;扣非归母净利润10.75亿元,同比+10.06%;2)2025Q1营收48.54亿元,同比+3.45%,环比+11.37%;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比+11.52%,环比+101.46%;扣非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21.43%,环比+189.02%。
2024圆满收官2025Q1符合预期。1)收入端:公司2024Q4营收43.59亿元,同比-2.50%,环比-9.68%;2025Q1营收48.54亿元,同比+3.45%,环比+11.37%,在手订单释放带动营收稳健增长;2)利润端:公司2024Q4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同比-21.84%,环比-40.48%,同环比下滑系减值影响;2025Q1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比+11.52%,环比+101.46%,同环比增长明显,符合预期;2024Q4公司毛利率为24.52%,同比+1.22pct,环比+2.07pct;2025Q1毛利率为23.32%,同比+0.90pct,环比-1.20pct,毛利水平同比持续上升,系产品结构改变所致;3)费用端:公司2024Q4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54%/5.89%/3.98%/0.87%,同比分别-1.70/-0.23/-0.07/-0.80pct,环比分别-1.05/+0.17/-0.66/-0.32pct;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37%/5.51%/5.04%/0.92%,同比分别-0.12/+0.31/+0.46/-0.56pct,环比分别+0.83/-0.38/+1.05/+0.05pct,系正常波动。
主营业务稳健发展订单规模不断突破。公司近年来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智能底盘系统为核心,同时在热管理、底盘轻量化、空气悬挂等多个新能源板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24年公司热管理系统/轻量化/空悬累计获得订单分别为117/142/152亿元,同比分别-2.50%/+67.06%/+25.62%,订单规模不断突破,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签署多个战略合作协议机器人产品线逐渐拓展。公司将人形机器人视为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业务,已与五洲新春、众擎机器人、埃夫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旗下子公司安徽睿思博专注于人形机器人部件总成产品,相关技术团队在谐波减速产品具备核心优势,相关产线调试中,人形机器人相关密封产品、橡胶产品及连杆产品也在同步开发中,部分已定点配套。公司目前专注生产谐波减速器,未来将延伸至力觉传感器等产品,最终实现机器人关节总成的生产制造。
投资建议:公司在汽车领域根基深厚,广泛积势,强劲进军机器人领域有望带来业绩估值双升。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216.8/243.9/276.9亿元归母净利为16.5/18.9/21.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5/1.43/1.65元。按照2025年4月28日收盘价16.84元,对应PE分别为13/12/1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销量不及预期;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