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德邦证券 | 郭雪 | 首次 | 买入 | 安徽煤电龙头,业绩增长可期 | 2024-05-14 |
皖能电力(000543)
投资要点
安徽火电龙头,装机规模稳步扩张。截至2023年底,公司控股发电装机容量为1494万千瓦,其中经营期装机1138万千瓦,建设期装机356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除江布电厂2台66万千瓦机组及英格玛电厂2台66万千瓦机组在新疆外,其余均落地安徽,公司控股在运省调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占比22.8%。近年来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018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从134.2亿元增长至278.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为15.7%;归母净利润由5.6亿元增长至1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8%。
量、价、成本齐向好,驱动业绩再上台阶。(1)量:公司存量机组优质,新建装机盈利能力强。公司煤电机组参数高、容量大、运行效率高、煤耗低,近三年来供电煤耗持续下降,同时公司在“吉-泉线”上布局了新疆皖能江布电厂(2×66万千瓦)和英格玛电厂(2×66万千瓦),总装机容量264万千瓦,预计每年向安徽输送电量140亿千瓦时,两家电厂均可利用新疆当地优质、低廉的煤炭资源,盈利情况均有望呈现出较好水平。(2)价:安徽地处长三角,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用电需求强劲,且需承担皖电东送任务,电价有望保持高位;2021-2023年安徽省电价上调明显,直接交易电量成交均价由2020年的346.8元/MWh上涨至2023年的460.3元/MWh。考虑容量电价之后,从2024年1-4月的电网代理购电价格来看,安徽省整体电价基本保持在2023年的水平。(3)成本:龙年春节假期之后,煤价步入快速下行区间,公司控股、参股电厂多分布于安徽煤炭资源丰富区域,我们认为24年公司有望受益长协煤占比提升+坑口煤价快速下降双重利好,发电成本或将明显降低。
集团优质资产注入,加速新能源发展。2023年,公司收购皖能环保51%的股权和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响洪甸抽水蓄能电站、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部分股权,向综合能源运营商转变。新能源方面,公司“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4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2023年公司宿州褚兰30万千瓦风电顺利开工建设并取得新疆奇台80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指标,有望加速新能源装机建设。
投资建议与估值:公司作为安徽煤电龙头,装机规模持续扩张,在电价维持高位的情况下,随着长协煤比例提升叠加坑口煤价下降,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不断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295.79亿元、314.00亿元、316.13亿元,增速分别为6.1%、6.2%、0.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5亿元、22.79亿元、24.58亿元,增速分别为41.7%、12.5%、7.8%。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波动风险、电价大幅下调风险、装机速度不及预期等。 |
22 | 中航证券 | 曾帅 | 维持 | 买入 | 新机组投产带动发电量提升,发电成本下降提升盈利能力 | 2024-05-14 |
皖能电力(000543)
公司营收稳步增长,发电量提升叠加煤价下降,盈利能力加速修复
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278.67亿元、同比+8.26%,归母净利润14.30亿元、同比+186.37%,毛利率6.87%,净利率6.28%;其中Q4营收76.55亿元、同比+5.97%,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89.93%,毛利率3.82%,净利率0.47%。2024Q1营收69.85亿元、同比+20.30%,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259.68%,毛利率10.89%,净利率9.50%。公司业绩增长得益于新项目投产带动发电量增长,煤炭价格下跌,盈利能力修复,同时公司控股、参股发电企业业绩改善,贡献投资收益增量。
火电托底电力供应,公司发电量提升,疆电入皖打开局面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火电发电量为6.23万亿千瓦时,约占我国发电总量的69.95%。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9.2万亿千瓦时、同比+6.7%,中电联预测,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8万亿千瓦时,同比+6%。根据安徽省能源局数据,2023年安徽省全社会用电量3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截至2023年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1494万千瓦,其中经营期装机1138万千瓦,建设期装机356万千瓦,发电量512.5亿千瓦时,同比+18.9%,预计2024年发电量增长将超过10%。公司所属发电机组多为高参数、低能耗、高效率、环保指标先进的煤电机组,在运煤电机组中60万千瓦及以上高效低能耗装机容量占比79%。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省调火电装机容量为4178万千瓦,公司控股在运省调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占比22.8%,为省内第一。公司新疆江布电厂2台66万千瓦机组于2023年9月投产,为安徽首个自主投资完成的“疆电入皖”项目。安徽占据特高压输电通道优势,公司战略布局新疆地区,新疆英格玛煤电项目预计于2024年投产,进一步拓展公司火电业务版图,驱动公司业绩增长。2023年公司参股国安二期、中煤六安电厂、安庆三期,获取权益装机126万千瓦,2023年及2024Q1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分别为11.9亿元、3.1亿元,同比+57.8%、131.8%,权益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提供显著利润增量。
电价较为稳定,煤炭价格下行,火电盈利能力提升
2024Q1安徽省全省累计用电量843.2亿千瓦时,同比+15.2%,增速高于全国5.4个百分点,省内电力供应偏紧。公司燃煤机组除新疆江布及英格玛机组外,其余均在安徽省内,2023年平均上网电价为0.46元/千瓦时。容量电价出台后,24年初电价为基准电价上浮13-14%左右水平,火电企业盈利模式得到改善,叠加辅助服务及现货参与,综合电价趋稳,收益有所保证。
动力煤价格企稳,截至24年5月秦皇岛动力煤价格为710元/吨,较2021年价格高位下降16.5%左右。23年,公司不含新疆机组的情况下,标杆煤价水平在1030元/吨左右,同比下降10%左右,长协煤合同占比达70%。新疆江布电厂煤价优势明显,单位发电毛利较高,随着新疆机组规模扩大,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燃气机组年初投产,积极推进新能源业务,丰富业务版图
公司除煤电主业外,积极推动燃气发电、新能源、储能及抽蓄业务。2024年初建成投产合肥燃气电厂1号45万千瓦9F燃气机组,2号机组年内投运。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十四五规划为400万千瓦指标落地,宿州300MW风电项目已于2023年底开工,新疆800MW光伏大基地项目在做开工前准备工作。2023年,公司参股宁国龙潭抽水蓄能项目并中标绩溪家朋抽蓄项目控股开发主体资格。公司多发方面发力,不断丰富业务版图,提升综合实力。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公司煤电装机容量持续提升,新疆机组投产,盈利能力增强;新能源业务持续发力,提升公司综合实力;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18.98/21.63/24.62亿元,对应2024~2026年PE10/9/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电力能源需求下行;产业内竞争格局恶化;原材料价格大幅度波动;公司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电价波动风险。 |
23 | 山西证券 | 胡博,刘贵军 | 维持 | 增持 | 盈利增长显著,投产持续释放 | 2024-05-09 |
皖能电力(000543)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69.85亿元,同比+12.45%(调整后);实现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188.24%(调整后);扣非归母净利润4.50亿元,同比+271.10%(调整后)。
事件点评
公司业绩整体符合预期,业绩增长主因成本端改善、发电量增加及新投产能释放。
省内用电量需求高增及新投产能释放驱动公司发电量同比增加。24年一季度安徽省用电量同比增长15.2%,增速高于全国5.4个百分点,位居华东第一;发电量同比增长12.3%,增速高于全国5.6个百分点。2023年公司
阜阳电厂二期、新疆电厂煤电机组相继建成投产;公司首家燃气电厂1号机组已于2024年2月投产,包含2台450兆瓦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机组。考虑到公司新增产能贡献,发电量增速或高于全省增速水平。
成本端改善,盈利能力提升。24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实现10.89%,同比提升6.34个百分点,主因上游燃料价格回落;同期秦港动力末煤Q5500均价901.94元/吨,同比下降20.12%。
投资收益同比高增,利润端显著增厚。2024年一季度公司投资收益实现3.099亿元,同比增长130.83%,占利润总额的40.7%,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3.097亿元,同比增长130.75%。公司高比例参股煤电企业,度电盈利能力强,一季度相关企业业绩改善明显。
公司业绩增长动能强劲,有望受益于投产持续落地及省内用电增长。安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用电量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较快增长,供需格局偏紧;随着安徽省经济体量的稳步提升,高技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高速发展,为安徽省未来用电量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公司控股
在运省调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占比22.8%,位居省内第一。此外,公司积极推进宿州30万千瓦风电,新疆80万千瓦光伏大基地项目,未来产能持续落地预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水平。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87\0.95\1.06元,对应公司5月8日收盘价8.29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9.5\8.8\7.9倍,维持“增持-A”
评级。
风险提示
电价市场波动风险;参股企业业绩不及预期;投产不及预期风险;煤价超预期波动风险等。 |
24 | 东吴证券 | 袁理,唐亚辉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一季报点评:受益于发电量增长+煤炭下行+控参股业绩向好,业绩超预期 | 2024-05-06 |
皖能电力(00054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85亿元,同比增长12.45%;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188.24%。
受益于成本端动力煤价格的回落+发电量增长,2024Q1公司归母净利润显著增长188.24%:2024Q1受益于成本端煤价的同比大幅下行+发电量增长,公司2024Q1实现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188.24%。截至2024年3月31日,秦皇岛港5500动力煤平仓价实现827元/吨,同比-23.07%,成本端大幅下降。
2023年受益于安徽省用电量的良好态势+新投产215万千瓦,公司上网电量同比+19.1%、上网电价同比-2.3%:2023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2%,安徽省地区GDP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平均值。公司2023年实现上网电量48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1%;实现上网电价455.6元/兆瓦时,同比-2.3%。
2024年关注受益于AI和电动车的带动下全社会用电量的超预期,推荐火电板块。关注全球维度AI算力、电动车对用电需求的增量拉动情况,我们预计2024年算力贡献全社会用电量的1-2%,电动车贡献全社会用电量1%。2024Q1全社会实现用电量233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发电量同比实现快速增长,在全社会用电量拉动下,我们预计火电由于其顶峰出力能力将带动板块业绩超预期增长。
2024年关注火电板块预期分红率的改善。火电行业因其业绩的强波动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分红率行业,但是我们关注到受益于煤电行业资本开支退坡趋势,叠加2024-2025年动力煤价格下行通道,我们预计2024年价格中枢下降100-200元/吨至800-900元/吨,火电板块有望出现行业公司分红率提升的现象。国家发改委确定了煤电三步走规划:十四五时期“增容控量”,十五五“控容减量”,十五五后“减容减量”,我们判断随着煤电行业控容减量时代的到来,煤电行业资本开支下行趋势基本确定,行业分红比例有望显著提升。2023年公司实现现金分红比例43.65%,继续关注预期2024/2025年火电板块业绩和分红持续双改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煤价下行影响,我们调整2024-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从14.51亿元、25.22亿元至21.98亿元、23.74亿元,预计公司2026年盈利预测为25.63亿元,同比增长53.8%、8.0%、8.0%,对应PE为9、8、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力需求超预期下降的风险,减值风险等 |
25 | 华源证券 | 刘晓宁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符合预期分红有提升 期待业绩弹性与估值修复 | 2024-05-05 |
皖能电力(000543)
投资要点:
事件:1)公司发布2023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8.67亿元,同比增长8.26%;实现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186%,处于业绩预告中值。2)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85亿元,同比增长12.45%;实现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188%,符合预期。
享受煤价弹性与装机成长,2023年及24Q1业绩大幅增长。根据公告,截至2023年底,公司控股在运装机1138万千瓦,在建装机356万千瓦。公司2023年新投产215万千瓦,其中新疆江布电厂2*66万千瓦煤电于2023年9月投产,华润二期1*66万千瓦机组于2023年初投产。公司控股装机仍以煤电为主,并大比例参股省内煤电。2023年及24Q1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煤价下跌与煤电机组投产。根据公告,2023年不含新疆机组情况下,标杆煤价为1030元/吨左右,同比下滑10%左右,叠加公司上网电价维持高位,同比下滑1分钱或为机组分布影响。在煤炭成本改善下,装机成长带来业绩共振。
另外,公司于2023年计提减值1.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值1.2亿元,主要为部分火电厂修理技改后资产报废处理。公司发布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10股派现金2.21元(含税),分配现金5.01亿元,占2023年合并报表可分配利润38.22%,对应当前股息率2.6%,占归母净利润35%,处于近五年高值,2022年分红占归母净利润比例21.8%。
安徽省内电力供给偏紧,煤电电价韧性较强,新疆坑口电站值得期待。国网安徽电力预计2025年全省电力缺口超过2000万千瓦。根据中电联,2024年1-2月,安徽省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7.8%,2024年1-4月省内国网代理购电价维持在0.437元/千瓦时水平,较燃煤标杆电价上涨13.7%,考虑2分左右容量电价后预计2024年煤电上网电价较去年下降4厘钱,安徽省内电价有韧性。根据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投产皖能合肥燃气2*45万千瓦燃气机组、新疆英格玛电厂2*66万千瓦燃煤机组。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公告,1)皖能合肥燃气为调峰机组,享受两部制电价政策(容量电价+电量电价),机组盈利有保障;2)新疆英格玛电厂为坑口电站,外送安徽,贡献增量业绩;3)新疆江布电厂虽然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但尚未参与特高压外送,预计将在2024年外送安徽,新疆坑口电站外送安徽,度电利润或值得期待。
十四五期间煤电联营享受装机成长,新能源稳健发展。公司参股的钱营孜二期1*100万千瓦、板集电厂二期2*66万千瓦预计均在2024年投产,合计权益装机增量109万千瓦,均为煤电联营机组。根据公告,公司于2023年获得国安二期、中煤六安电厂、安庆三期参股权益,合计权益装机126万千瓦。新能源方面,公司规划十四五内完成400万千瓦指标落地,其中宿州风电30万千瓦已于2023年底开工,新疆80万千瓦大基地项目进入开工准备。从装机结果看,公司新能源装机进展较为缓慢,或侧面体现其谨慎态度。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为安徽省内龙头火电,且煤电占绝对比例,在安徽省内较为紧张的电力供需格局下,较大程度享受煤价弹性与装机成长性。结合公司近期经营情况,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8.9、23.5亿元,新增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5.2亿元,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0、8、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上涨超预期、电价政策波动。 |
26 | 民生证券 | 严家源,赵国利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一季报点评:控、参火电向好,业绩兑现高增 | 2024-04-30 |
皖能电力(000543)
事件:4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9.85亿元,同比增长12.45%(经重述);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188.24%(经重述);扣非归母净利润4.50亿元,同比增长271.10%(经重述)。
新机组兑现增量,成本持续下行,业绩延续修复:2024年安徽年度交易加权均价0.4363元/千瓦时(不含容量补偿电价),同比下降2.40分/千瓦时,降幅5.2%;一季度省内煤电容量电费折合度电价均值2.00分/千瓦时,综合考虑,电价端同比总体微降,因此营收高增或主要因电量高增。2023年公司投运华润二期、新疆江布4台机组,新增装机达到264(4*66)万千瓦;2024Q1安徽全省火电发电量789.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9%,考虑到新机组的增量贡献,公司火电电量增速有望高于安徽省均值。成本端,2024Q1秦皇岛港Q5500动力末煤平仓价均值约902元/吨,同比下降20.1%;受益于燃料成本改善,Q1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提高4.8pct至10.9%。
费用增速放缓,投资收益增厚业绩:1Q24,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增加0.24亿元,同期研发费用支出同比下降0.14亿元,增减之间,期间费用虽同比增加0.19亿元,但期间费用率下降0.19个百分点至4.0%。此外,公司参股火电资产业绩同比修复,单季度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76亿元至3.10亿元,增幅130.8%,控、参火电机组有望延续修复趋势。
投资建议:23年投产机组与24年新增机组进一步贡献24年增量,当前煤价仍处于下行通道,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改善。维持对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4/25/26年EPS分别为0.73/0.76/0.79元,对应2024年04月29日收盘价PE分别11.7/11.1/10.7倍。参考公司历史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4年13.0倍PE,目标价9.49元,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用电需求下降;2)燃料价格上涨提高运营成本;3)电力市场竞争降低上网电价;4)供应结构调整压制机组出力。 |
27 | 国金证券 | 许隽逸 | 维持 | 买入 | 装机&电量双升+煤价下降,业绩增长可期 | 2024-04-30 |
皖能电力(000543)
2024年4月29日公司披露一季报,1Q24实现营收69.85亿元,同比+12.45%(调整后);实现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188.24%(调整后);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50亿元,同比+271.10%(调整后)。
量:1Q24发电量增加来自用电需求稳健增加+有效发电装机同比增长。①1Q24安徽省用电量同比增长15.2%、较我国全社会用电增速高5.4pct;考虑安徽对煤电的强依赖性以及公司机组基本为省调机组,省内用电需求增长为公司煤电发电量提供重要支撑。②新疆2×66万千瓦机组已于9M23投产,进一步放大了1Q24的火电业绩增量;预计24年90万千瓦气电、新疆2×66万千瓦煤电、钱营孜二期1×100万千瓦煤电陆续投产后将进一步提供业绩增长驱动。
利:1Q24售电价基本维稳+用煤成本同比大幅改善,火电盈利能力持续提升。①电价端:电力供需紧平衡下省内代理购电价格1Q24维持在较基准价上浮13-14%的水平,综合考虑电量电价、容量电价以及辅助服务收益后预计公司的安徽煤电总售电价格基本可实现企稳。②成本端:截至1Q24末市场煤价进一步较24年初回落了11%,且由于去年同期煤价仍处于较高位,因此1Q24市场煤价中枢同比降幅可达到19%;我们预计24年全年煤价中枢同比23年下移,成本改善下公司电力主业盈利能力将获得持续改善;此外,新疆坑口煤价优势凸显,新疆电厂投产后也拉动了公司平均用煤成本的下行。参股火电企业规模将持续扩大,清洁能源项目有望陆续开拓。公司参股投资类型以省内火电企业为主,同样享受1Q24用煤成本同比下降、发电需求提升的业绩利好,1Q24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40.6%、同比提升130.8%至3.1亿元;公司1M24发布公告称,拟与中煤新集能源共同出资建设2×100万千瓦中煤六安项目、公司参股45%,叠加2H24参股的2×66万千瓦板集二期煤电机组预计投产,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权益装机规模。此外,公司宿州褚兰30万千瓦风电12M23已经开工,新疆奇台80万千瓦光伏项目取得建设指标,3M24中标绩溪家朋抽蓄项目控股开发主体资格,持续扩大发电业务规模和范围、夯实综合电力资产平台定位。
随着煤价中枢持续下行,24-25年新机组陆续投产,公司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8.1/22.9/25.5亿元,EPS分别为0.80/1.01/1.13元,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10.61/8.37/7.52倍,维持“买入”评级。
装机建设不及预期;煤价下行不及预期;电价下跌超预期。
附录: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损益表(人民币百万元)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来源:聚源数据
历史推荐和目标定价(人民币)
投资评级的说明:
买入: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上涨幅度在15%以上;增持: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上涨幅度在5%-15%;中性:预期未来6-12个月内变动幅度在-5%-5%;减持: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下跌幅度在5%以上。
特别声明: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形式的复制、转发、转载、引用、修改、仿制、刊发,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产生基于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反映撰写研究人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故本报告所载观点可能与其他类似研究报告的观点及市场实际情况不一致,国金证券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可能会随时调整,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国金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
本报告仅为参考之用,在任何地区均不应被视为买卖任何证券、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本报告提及的任何证券或金融工具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可能不易变卖以及不适合所有投资者。本报告所提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益可能会受汇率影响而波动。过往的业绩并不能代表未来的表现。
客户应当考虑到国金证券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而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证券研究报告是用于服务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国金证券建议获取报告人员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报告本身、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也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国金证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国金证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本报告并非意图发送、发布给在当地法律或监管规则下不允许向其发送、发布该研究报告的人员。国金证券并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国金证券的客户。本报告对于收件人而言属高度机密,只有符合条件的收件人才能使用。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报告仅供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风险评级高于C3级(含C3级)的投资者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个别客户的特殊状况、目标或需要,不应被视为对特定客户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建议或策略。对于本报告中提及的任何证券或金融工具,本报告的收件人须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使用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进行投资,遭受任何损失,国金证券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若国金证券以外的任何机构或个人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或个人为此发送行为承担全部责任。本报告不构成国金证券向发送本报告机构或个人的收件人提供投资建议,国金证券不为此承担任何责任。 |
28 | 天风证券 | 郭丽丽 | 维持 | 买入 |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在建机组投产后有望助增业绩 | 2024-04-23 |
皖能电力(000543)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79亿元,同比提高8.26%;实现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提高186%。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现金2.21元(含税),合计派现金股利5亿元。
点评:
控股火电: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在建机组投产后有望助力业绩提升2023年公司发电量超过4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接近20%,主要系2023年投产三台燃煤发电机组。电价方面,公司2022-2023年综合电价维持在0.46元/千瓦时水平左右。煤价方面,全年煤价约下降10%。综合来看,公司火电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2023年电力行业毛利率为7.69%,同比提高了5.72pct。此外,公司2024年仍将有新火电机组投产,其中2-3月投产燃气发电机组90万千瓦,年底将投产煤电机组232万千瓦,有望助力业绩体量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十四五规划400万指标,主要分布于省内和新疆
公司十四五规划落地400万千瓦新能源指标,主要分布在省内和新疆区域,其中光伏占比略高于风电。截至24年1月末,公司新能源已有10万投产。从项目进展来看,宿州皖能埇桥区褚兰风电场项目已于2023年12月开工;截至2024年2月,宿州30万千瓦风电、新疆80万光伏大基地项目在做开工前相关准备。
参股:23年投资收益约14亿元,显著增厚业绩
2023年公司投资收益13.58亿元,占利润总额的74%,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11.9亿元,显著增厚业绩。具体来看,公司参股发电企业主要是安徽省火电企业,多数为具有煤炭资源或煤电联营性质的煤电企业。其中神皖和中煤板集均有新机组在扩建中,板集二期计划2024年下半年投产。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2023年投产装机以及2024年预计投产装机情况、考虑容量电价后的年度交易电价下降5厘/千瓦时左右,上调2024-2025年业绩预期,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0、24、26亿元(前值为19、22亿元),对应PE10、8、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行、煤炭价格大幅上升、电价下调的风险、下游需求低于预期、行业竞争过于激烈的风险、公司开发建设项目的进度不及预期等 |
29 | 国海证券 | 钟琪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年报点评:火电业绩大幅改善,新投机组助力成长 | 2024-04-22 |
皖能电力(000543)
事件:
2024年4月15日,皖能电力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收入278.7亿元,同比+8.3%,实现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186.4%(调整后);2023Q4实现收入76.6亿元,同比+19.4%,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上年同期为-0.01亿元(调整后)。
分红:2023年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0.221元/股(含税),合计5.0亿元,占2023年可供分配利润的38.2%。
投资要点: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186%,主要系参控股火电业绩改善,以及机组投产。1)安徽控股火电,根据我们测算,2023年公司安徽火电归母净利润2.3亿元,若不考虑减值,则为3.6亿元,同比大幅改善(2023年资产减值1.2亿元,针对皖能合肥、阜阳华润公司等公司因大修理、技改对拟报废资产计提)。2)2023年公司投资收益13.6亿元,同比+56%,其中,中煤新集/国能神皖贡献投资收益3.0/8.5亿元,同比+9%/+28%。3)机组投产:2023年公司上网电量同比+19%,主要是因为2023年相继投产阜阳电厂二期、新疆机组1.32GW。2023年新疆机组归母净利润0.58亿元。
2023Q4公司业绩同比扭亏为盈,主要是因为参控股火电业绩改善。1)根据我们测算,若不考虑2023Q4环保资产业绩,且不考虑减值,则2023Q4公司安徽火电归母净利润0.35亿元,2022Q4为-0.94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2023Q4投资收益3.1亿元,同比+0.85亿元。
新机组投产有望保障2024-2025年公司成长。2024年公司拟再投产1.32GW新疆机组,中煤板集电厂(参股45%)预计下半年投产1.32GW,国能神皖(参股49%)在建1.32GW,上述机组盈利能力强且相对稳定,有望助力公司成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根据公司最新业绩情况,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4.7/356.9/36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10%/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23.8/2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20%/7%,对应PE分别为10/8/8倍。展望2024年,公司煤电业绩有望继续修复,新机组投产有望助力公司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价下降;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用电需求下滑;政策变动风险;装机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30 | 中国银河 | 陶贻功,梁悠南 | 维持 | 买入 | 皖能电力2023年报点评:多机组投运在即,综合电力平台成长性突出 | 2024-04-19 |
皖能电力(000543)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278.67亿元,同比增长8.26%;实现归母净利14.30亿元(扣非12.83亿元),同比增长186.37%(扣非同比增长220.13%)。2023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2.21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5.01亿元(含税),占公司2023年末合并报表可分配利润的38.22%。
煤价下行促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得益于市场煤价的下跌,2023年公司火电机组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改善。报告期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6.87%、6.28%,同比+4.43pct、+5.01pct;期间费用率4.32%,同比-0.19pct;ROE(加权)10.38%,同比+6.99pct。报告期,公司计提信用减值1.30亿元,拖累了全年盈利水平。报告期公司资产负债率66.36%,同比+3.13pct,维持在相对合理水平。报告期公司经现净额16.96亿元,同比减少53.21%;收现比110.05%,净利润现金含量118.62%,经营现金流状况虽有较大幅度下滑,仍维持较好水平。
新疆机组进入投运期,省外资源打开新成长空间。公司在新疆江布电厂2*66万千瓦火电机组已于2023年9月投运(2023年实现净利润1.09亿元),这是安徽省首个自主投资完成的“疆电入皖”项目,新疆英格玛电厂在建2*66万千瓦火电机组有望也有望在今年年底投产,新疆奇台80万光伏项目取得建设指标。新疆火电机组为坑口电厂,借助吉泉线外送安徽,同时可争取配套新能源指标,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将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点。公司近年大力拓展新疆、内蒙、陕西等外电入皖通道配套电源项目,除新疆外,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预计2025年建成,内蒙送安徽通道正在规划中,未来公司在陕西、内蒙等地亦有望落地配套机组。
省属综合电力资产平台,协同发展优势显著。公司装机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截止2023年,公司控股发电装机容量为1494万千瓦,其中经营期装机1138万千瓦,建设期装机356万千瓦,今年长丰燃气电厂、新疆英格玛煤电2*66万千瓦、钱营孜二期1*100万千瓦煤电将陆续投产。同时公司的神皖和中煤板集均有机组在扩建,其中板集二期有望今年下半年投产,目前参股电站权益装机接近800万千瓦,盈利能力突出。
公司是皖能集团综合电力资产平台,集团逐步将优质电力资产注入公司,目前公司除火电资产外,2023年获得集团皖能环保51%股权以及4家抽水蓄能公司股权;2023年建成10.3万千瓦化学储能项目,今年年初建成投产1台45万千瓦燃气机组,在建宿州30万千瓦风电项目,获得支撑性、调节性电源配套新能源指标230万千瓦以及新疆奇台80万千瓦新能源指标;公司参股宁国龙潭抽水蓄能项目并中标绩溪家朋抽蓄项目控股开发主体资格。安徽省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电力需求旺盛,公司多种电源形式协同发展优势显著,长期成长性突出。
估值分析与评级说明: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09亿元、22.34亿元、24.1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59倍、9.05倍、8.3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超预期上涨的风险;上网电价下调的风险。 |
31 | 山西证券 | 胡博,刘贵军 | 首次 | 增持 | 装机、发电量双提升,煤价降低助力业绩大增 | 2024-04-18 |
皖能电力(000543)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8.67亿元,同比+8.26%;归母净利润14.30亿元,同比+186.3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83亿元,同比+220.4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96亿元,同比-53.21%;基本每股收益为0.63元,同比+186.36%;加权平均ROE为10.38%,同比增加6.87个百分点。
事件点评
具备地域优势,利用小时数及发电量双增。2023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平均值;安徽省用电量增速7.4%,快于全社会平均水平6.7%;公司作为安徽省主力电厂,受益于地域优势,2023年发电厂平均利用小时数4970小时,同比提高4小时,比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3592小时高出38.36%;比全国火电平均利用小时数4466小时,高出11.29%。2023年公司平均上网电价0.4556元/千瓦时,比全国平均代理购电价格高出6.26%。2023年公司电力总装机新增215万千瓦,总装机达到1494万千瓦,其中建设期装机356万千瓦,2023年累计发电量512.6亿千瓦时,同比+18.9%;上网电量482.2亿千瓦时,同比+19.12%。
动力煤中枢下行叠加长协保供,公司度电成本下降,盈利增加。2023年秦港动力末煤Q5500均价965.34元/吨,同比-23.99%;动力煤年度长协均价713.83元/吨,同比-1.09%;同时,公司通过积极拓宽煤炭资源供应渠道,落实长协煤兑现工作,提高了公司燃料煤长协占比,有效降低了成本。2023年公司平均度电成本0.3908元/千瓦时,同比-8.88%。电力业务毛利率7.69%,同比提高5.72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增强,公司分红比例提高。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2023年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266,863,331.0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1元(含税),合计分红金额(含税)5.01亿元,占公司2023年末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的38.22%;分红比例相比2022年提高7.4个百分点。随着公司盈利继续增强,预计后期分红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85\0.94\1.03元,对应公司4月17日收盘价8.97元,2024-2026年动态PE分别为10.6\9.5\8.7倍。预计2024年动力煤价中枢下移,看好公司电力板块盈利能力继续提高,公司分红能力仍有提升空间,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风险;电力与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修复面临挑战;2)燃料煤成本上升风险;2024年一季度以来国内煤炭均价同比下行,但若后期公司长协煤覆盖率下降、煤炭需求或进口减少等超预期,则煤价有可能上涨,带来燃料煤成本提高风险;3)在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风险;公司建设期装机356万千瓦,若后期未能按计划投产,对公司业绩增长将有所影响;4)安全生产风险;电力生产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5)环保风险;随着双碳战略推进,火电需求或碳排放要求或将提高,可能带来环保成本提升。 |
32 | 西南证券 | 池天惠,刘洋 | 维持 | 买入 | 发电业务稳增,新机组投产可期 | 2024-04-18 |
皖能电力(00054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78.7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186%;实现投资净收益13.6亿元,同比增长56%。
新机组投产带动发电量高增,省内用电需求充裕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动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装机容量达14.9GW,报告期内公司新投产装机容量2.2GW。同期公司完成发电量512.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8.9%;完成上网电量482.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9.1%,平均上网电价为0.4556元/千瓦时,同比下降0.9%。报告期内安徽省用电量增速7.4%,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6.7%,随着安徽省经济体量的稳步提升,高技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高速发展,安徽省内用电需求充裕,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提供动力。
燃料成本下降,火电盈利修复。报告期内秦皇岛Q5500煤炭价格平均价格为981元/吨,较22年同比下降22.2%,年内受益于煤价中枢下移,公司燃料成本下降,电力业务毛利率升至7.69%,同比提升7.16pp。同样受益于煤价下行,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投资净收益13.6亿元,同比上升56%,占归母净利润比重约为95.1%,参股火电公司业绩修复显著。
24年火电机组将集中投产。2024年公司将有多个项目投产,主要包括长丰燃气发电(2*450MW)、新疆英格玛煤电(2*660MW)、钱营孜二期煤电(1*1000MW)等火电项目,预计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将大幅提升,带动发电持续高增。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亿元/21.2亿元/23.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0/9.5/8.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电价波动风险,新能源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
33 | 民生证券 | 严家源,赵国利 | 维持 | 增持 | 2023年年报点评:煤价下降与新增装机演绎24年业绩弹性二重奏 | 2024-04-16 |
皖能电力(000543)
事件:4月15日,公司发布2023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78.67亿元,同比增长8.26%(经重述);归母净利润14.30亿元,同比增长186.37%(经重述);扣非归母净利润12.83亿元,同比增长220.43%(经重述);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221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01亿元,现金分红比例约35.08%。
新机组贡献增量,控、参煤电业绩双增:收入端,公司华润二期(2*66万千瓦)在23年年初投产,新疆江布电厂(2*66万千瓦)2023年9月上旬双机投运,新增项目贡献增量下,2023年公司整体发电量同比增发81.60亿千瓦时至512.6亿千瓦时(含环保发电),增幅18.9%。成本端,煤价中枢下移,公司参、控股发电企业煤炭成本压力缓解,业绩大幅上修;2023年,公司安徽省内控股煤电厂合计实现净利润3.50亿元,同比增加9.32亿元;参股(中煤新集与国能神皖)两座煤电厂合计实现净利润24.01亿元,同比增加4.39亿元,对应公司对两座参股标的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25亿元至10.61亿元。
减值与费用增加影响业绩释放:2023年,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增加0.75亿元至1.70亿元,增幅79.3%;财务费用支出同比增加2.45亿元至8.12亿元,增幅43.3%,两项费用增加导致公司期间费用率提升0.7个百分点至4.3%。此外,2023年公司计提资产&信用减值1.30亿元,同比增加0.89亿元,费用增加以及减值影响公司全年业绩释放。
24年迎机组投产大年,新增权益装机有望达2.92GW:煤电方面,公司参股的中煤板集电厂2*66万千瓦机组计划24年6-7月份投产,控股的新疆西黑山2*66万千瓦机组以及钱营孜二期1*100万千瓦机组计划24年年底实现双投;气电方面,公司两台9F级天然气调峰电站正在建设中,预计24年双机投运;新能源方面,公司宿州褚兰30万千瓦风电年初已经开工建设,新疆奇台80万光伏项目取得建设指标;暂不考虑宿州风电投产进度,我们测算2024年公司有望新增火电权益装机291.8万千瓦。
投资建议:23年投产机组与24年新增机组进一步贡献24年增量,当前煤价仍处于下行通道,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改善。根据电量、电价调整对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4/25年EPS分别为0.73/0.76元(前值0.66/0.67元),新增26年EPS为0.79元,对应2024年04月15日收盘价PE分别12.3/11.7/11.3倍。参考公司历史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4年13.0倍PE,目标价9.49元,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用电需求下降;2)燃料价格上涨提高运营成本;3)电力市场竞争降低上网电价;4)供应结构调整压制机组出力。 |
34 | 国金证券 | 许隽逸 | 维持 | 买入 | 发电主业稳健高增,业绩反弹持续兑现 | 2024-04-16 |
皖能电力(000543)
业绩简评
2024年4月15日公司披露年报,23年实现营收278.7亿元、同比+8.3%(调整后),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186.4%(调整后)。23年计提减值1.3亿、对利润总额的影响幅度为6.6%;23年计划现金分红0.221元/股(同比+360.4%),当前股价对应股息率2.5%。
经营分析
新机组投产+利用小时数提升,2023年电力主业业绩高增。从发电量看,公司控股阜阳二期66万千瓦机组、新疆2台66万千瓦机组分别于1M23、9M23投产,叠加4M23收购皖能环保发电后进行业绩并表,新增产能释放拉动公司23年发电量同比+18.9%、发电业务营收同比+15.3%。从电价看,2023年安徽电力供需仍偏紧,公司23年机组利用小时数同比提升4小时至4970小时,售电价格0.456元/kWh、虽小幅下滑2.3%但维持基准价上浮约19%的水平高位运行;预计24年安徽电量电价下行、但在容量电价的补充下公司可实现售电价格的维稳。此外,公司控股皖能能源交易公司投资的宿州皖能埇桥区褚兰风电场项目已于12M23开工,一期30万千瓦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超6.6亿千瓦时清洁电能,且24-25年公司控股的安徽、新疆在建火电机组陆续投产,有望共同增厚公司业绩。
煤价高位回落,火电盈利能力实现明显改善。国内煤炭生产端开启放量、叠加进口煤高增,驱动23年市场煤价中枢高位回落24%至967元/吨,长协煤价中枢也同比下行1.1%至714元/吨。此外,保供政策助力下公司长协比例提升,23年长协煤合同占比超70%,长协履约率超91%、履约率同比+9pct。成本改善下,公司23年电力主业毛利率为7.7%、同比+5.7pct。
参股公司持续贡献重要利润。公司参股投资以国能神皖、中煤新集利辛等火电企业为主,同样享受23年来成本下行、发电需求提升的业绩利好,23年公司获得投资收益13.6亿元、同比+56.3%,占利润总额比重74.3%,持续体现参股电厂对母公司的重要业绩增量贡献。此外,公司1M24发布公告称拟与中煤新集共同出资投建中煤六安公司、公司参股45%,有望进一步增厚参股电厂规模和业绩贡献。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随着煤价中枢持续下行,24-25年新机组陆续投产,公司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9.1/22.7/23.9亿元,EPS分别为0.84/1.00/1.05元,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10.6/8.9/8.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火电扩张进展不及预期;火电需求不及预期;煤炭长协签约、履约不及预期以及煤价下行不及预期;清洁能源装机扩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