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开源证券 | 齐东,胡耀文,杜致远 | 维持 | 中性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继续承压,关注后续股东支持与资产盘活 | 2025-08-27 |
万科A(000002)
中期业绩亏损,结算毛利率小幅改善,维持“中性”评级
万科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公司当前业绩仍继续承压,后续需要关注股东支持和资产盘活进展。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22、5.57、13.14亿元,EPS分别为-0.61、0.05、0.11元,当前股价对应2026-2027年PE估值为153.3、65.0倍,维持“中性”评级。
中期业绩亏损,结算毛利率小幅改善
2025年上半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053.2亿元,同比下降2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19.5亿元;基本每股亏损1.01元。整体毛利率9.97%,同比增加1.85个百分点;其中开发及相关资产经营业务毛利率8.7%,同比增加1.46个百分点。公司业绩主要亏损的原因是:(1)房地产开发业务结算规模显著下降,毛利率仍处低位。2025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业务实现结算面积53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3%,实现结算收入740.5亿元,同比下降33.7%;结算毛利率为8.1%;(2)2025上半年公司计提各类减值准备合计54.49亿元,减少归母净利润约44.78亿元;(3)部分大宗资产交易和股权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
上半年新增6个项目,持续推进资产盘活优化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538.9万平方米,销售金额691.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2.6%和45.7%,在15个城市销售金额排名前三。2025上半年,年初现房实现销售176亿元,准现房销售183亿元,车商办销售81亿元,实现69个尾盘项目清尾。2025上半年,公司累计获取新项目6个,总建筑面积55.8万平方米,权益地价约13.4亿元,平均地价为4528元/平方米。2025上半年,公司通过存量盘活优化和新增产能95.2亿,通过存量盘活回款57.5亿元,2023年以来已累计盘活项目64个,涉及可售货值约785亿元,通过盘活项目新增销售约226亿元。
风险提示:行业恢复不及预期、政策放松不及预期、公司销售恢复不及预期。 |
2 | 开源证券 | 齐东,胡耀文,杜致远 | 调低 | 中性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销售均价有所提升,股东持续借款提供支持 | 2025-06-16 |
万科A(000002)
销售规模下降幅度较大,股东持续借款提供支持,下调至“中性”评级2025年6月12日,万科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完成所有A股库存的出售,出售股份数量为729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61%,出售所得资金总额为4.79亿元,成交均价为6.57元/股。6月6日,公司发布公告称,第一大股深铁集拟向公司提不超过30亿元借款,借款利率为2.34%,此次借款系公司年内第五次获得深铁集团借款。公司5月及1-5月销售规模有所收缩,销售单价有所提升。公司积极借助大宗交易、REITs发行、金融支持政策等化解经营压力。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我们期待万科能够安全穿越周期,构筑房企发展新模式,我们下调2025-2026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22、5.57、13.14亿元(原值-19.92、17.51亿元),EPS分别为-0.61、0.05、0.11元,当前股价对应2026-2027年PE估值为140.7、59.7倍;考虑到公司业绩释放存在不确定性,下调至“中性”评级。
销售规模同比下降,销售均价有所提升
根据克而瑞数据,2025年5月,公司实现销售金额141.9亿元,同比下降39.18%,销售面积97.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8.16%。2025年1-5月,公司实现销售金额570.4亿元,同比下降44.19%,实现销售面积42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83%。2025年5月,公司签约销售均价14629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7.32%,2025年1-5月,公司签约销售均价13437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39%。
再次获取资金注入,股东持续借款提供流动性
2025年6月6日,万科发布公告称,第一大股深铁集团拟向公司提供借款,借款金额不超过30亿元,借款利率为2.34%,期限为三年,借款将用于偿还万科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本金与利息及经深铁集团同意的指定借款利息。今年年初至今,深铁集团已向万科提供五笔注资,今年2月、4月和5月,深铁集团已分别向万科提供28亿元、42亿元、33亿元及15.52亿元的股东借款,五次借款利率均为2.34%,用途均为偿还万科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本金与利息。截至当前,深铁集团已累计向万科提供148.52亿元的借款。
风险提示:行业恢复不及预期、政策放松不及预期、公司销售恢复不及预期。 |
3 | 国金证券 | 池天惠 | 维持 | 中性 | 短期压力犹存,持续融资及盘活存量 | 2025-04-30 |
万科A(000002)
2025年4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收379.95亿元,同比-38.31%;归母净利润-62.46亿元(1Q24为-3.62亿元),同比-1625.63%。
点评
归母净利润亏损主因开发结算规模和毛利率下滑。一季度公司实现结算金额228.0亿元,同比-51.1%。综合毛利率6.1%,同比-4.7pct。销售持续下滑,经营服务业务营收上升。一季度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54.0万方,同比-35.1%;合同销售金额349.2亿元,同比-39.8%,回款率超100%。公司经营服务业务营收122.7亿元,同比+12.1%。短期流动性压力仍较大。截至1Q25,公司货币资金755亿元,环比-14.4%,同比-9.1%;而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约1558亿元,现金短债比为0.48x,因此仍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持续瘦身盘活存量资产。一季度公司实现大宗交易签约金额38亿元,涵盖办公、商业、公寓、教育业态等7个项目;实现盘活回款24笔,合计40.9亿;投资设立“万新金石(厦门)住房租赁基金”,用于购买厦门泊寓院儿·海湾社区项目。4月29日公司公告:拟出售7295.6万股库存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1%),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一季度新增139亿融资顺利偿债。一季度公司获得各类金融机构支持,新增融资和再融资139亿元(合并报表),新增融资综合成本3.39%,同比下降21个基点,顺利完成98.9亿元公开债务的偿还。深铁集团持续为公司提供融资超百亿。今年2月11日及2月22日,公司公告深铁集团分两笔向公司提供合计70亿元的股东借款,且借款利率和抵质押率均优于市场惯例水平。4月29日公司公告:深铁集团拟向公司提供33亿借款,期限36个月,目前借款利率2.34%(一年期LPR-76bp),还款方式为每半年0.5%及最后一次到期97%。公司持续获得来自股东深铁集团的流动性支持。
投资建议
在新一届管理团队的运作下,公司持续获得融资支持,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同时积极盘活各类存量资源以渡难关,在此期间或面临结转下降、毛利率下降、资产处置损失、减值损失等问题,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亿元/-152亿元/-62亿元。维持公司“中性”评级。
风险提示
房地产市场销售低迷;经营服务业务发展不顺;出现债务违约 |
4 | 中国银河 | 胡孝宇 | 调低 | 增持 | 2024年报点评:业绩经历调整,坚持品质交付 | 2025-04-29 |
万科A(000002)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报,公司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431.76亿元,同比下滑26.32%;归母净亏损494.78亿元,由盈转亏。
归母净亏损由多项因素所致: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431.76亿元,同比下滑26.32%,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94.78亿元。公司收入下滑主要受到开发业务下滑的影响。公司亏损的原因:1)毛利率层面,公司2024年毛利率为10.17%,较2023年降低5.06pct,其中开发业及相关资产经营业务毛利率为9.5%,较2023年下降5.9pct,由于结算项目对应地价获取成本较高,影响毛利率;2)减值层面,2024年公司出于审慎原则分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信用损失准备70.60亿元、264.0亿,对业绩产生一定影响;3)投资层面,2024年公司投资收益亏损28.59亿元,2023年为盈利,其中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损失较大;4)资产处置层面,2024年公司资产处置损失25.34亿元,主要由于公司对资产交易和股权处置采取更加坚决的行动,部分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以便更快回笼资金。费用管理上,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03%、1.86%,分别较去年同期提高0.39pct、0.63pc,由于开发行业整体承压,公司加大销售力度,销售费用率略有提升。
行业承压下坚持品质交付: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810.7万方,同比下滑26.6%;销售金额2460.2亿元,同比下滑34.6%;对应的销售均价13587元/平米,同比下滑10.9%,量价均承压。从市占看,公司2024年销售金额在15个城市位列第一,在5个城市排名第二,在6个城市排名第三。从销售区域看,除南方区域和北京区域外,其他区域的销售均价降幅均为10%以上。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手1591.5万方已售未结规模,对应合同金额2211.5亿元。在交付上,公司2024年共交付18.2万套房屋,平稳有序推进保交付工作;在住宅品质上,2024年公司13个项目获得2023-2024年度广厦奖;在施工上,公司通过无人机拍摄园区工区施工全景影响,利用360
景视频分户拍摄户内施工工程,向客户去按方位展示工区界面和施工进度,提高施工透明度。在开竣工方面,2024年开复工建面1022.7万方,完成年初计划95.4%;竣工建面2374.5万方,完成年初计划的107.7%。开工略低于年初计划主要由于公司坚持以销定产的策略,加强现金流管控,结合市场流速表现对项目开发节奏灵活调整。
投资维持审慎:公司2024年新增13块土储,建面137万方,权益建面83.3万方,权益地价55.6亿元,对应的权益比例为60.8%,对应的权益拿地力度为3.72%,投资拿地维持审慎。新增地价6670元/平米,地售比约为0.49。新获取资源中存量盘活项目11个,主要分布在核心城市如上海、广州、成都等地。
拓展融资渠道: 截至2024年末,公司净负债率80.6%,较2023年末提高25.9pct,资产负债率73.7%,较2023年末提高0.4pct。有息负债结构上,截至2024年末公司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1582.8亿元,占比43.8%,目前公司有息负债以中长期为主。融资上,公司2024年新增融资综合成本3.54%,较2023年下降37bp;公司持续拓宽融资渠道,2024年新增全口径经营性物业贷293亿元,截至2024年末全口径经营性物业贷余额为467亿元。经营性物业贷有望盘活公司前期在经营性资产上的投入。
经营性业务稳步推进:1)物业服务:2024年万物云实现营业收入363.8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社区空间居住服务收入210.2亿元,占比57.8%;公司2024年新获取405个住宅服务项目,蝶城数量由621增长至666个,2024年新增改造100个蝶城。2)租赁住宅:2024年公司租赁住宅业务实现收入37.02亿元,同比增长7%;截至2024年末泊寓共运营管理26.24万间长租公寓,开业19.12万间,所管理的租赁住宅中由12.57万间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2024年泊寓出租率95.6%,出租水平维持高位。3)商业运营:2024年公司商业业务共实现收入88.9亿元,同比下降2.5%;2024年新开业8个商业项目,截至2024年末公司合计开业181个商业项目,建面1081万方,规划中和在建规模196万方。公司管理运营项目中,一、二线城市占比超过94%,公司持续布局全国重点城市。4)物流仓储:2024年公司物流仓储业务实现收入39.7亿元,其中高标库21.3亿元,冷链收入18.4亿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物流仓储业务累计开业项目151个,可租赁建面1043.1万方,其中高标仓840.7万方,稳定期出租率87%。
投资建议:受到地产行业整体承受规模下行压力,公司结算端毛利率下滑和计提减值对业绩产生一定影响。经营性业务持续稳步推进,物业服务租赁住宅均同比正增长。管理层调整有望提振信心。考虑到行业承压和公司毛利率下行,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亏损分别为243.81亿元、151.70亿元、108.07亿元,PB分别为0.46X、0.50X、0.53X,下调为“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的风险、房地产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经营业务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大幅调整减值的风险、房价大幅度下跌的风险、资金回流不及预期的风险、债务偿还不及预期的风险 |
5 | 平安证券 | 杨侃,郑茜文 | 维持 | 增持 | 股东全方位积极支持,多措并举保稳定 | 2025-04-02 |
万科A(000002)
事项:
公司公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31.8亿元,同比下降26.3%,归母净利润-494.8亿元,同比下降506.8%,亏损额略高于业绩预告,拟不派发股息,不送红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平安观点:
多因素致利润承压: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31.8亿元,同比下降26.3%,归母净利润-494.8亿元,同比下降506.8%。业绩亏损主要因:1)开发业务结算规模和毛利率显著下降,全年开发业务结算毛利率降至9.5%、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致10.2%;2)新增计提信用减值和存货跌价准备,全年对部分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1.4亿元(含非并表项目计提10.8亿元),同时计提信用减值264亿元;3)部分非主业财务投资出现亏损;4)为更快回笼资金,公司对资产交易和股权处置采取更加坚决行动,部分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
瘦身健体全力自救:经营端,2024年公司高品质交付超过18万套房;实现销售金额2460.2亿元,销售面积位居行业第一,销售回款率保持100%以上;大宗资产交易完成54个项目交易,合计签约259亿元;通过存量资源盘活新增和优化产能412亿元,回收现金超百亿。融资端,公司积极争取各类金融机构支持,全年新增融资和再融资948亿元,新增融资综合成本3.54%;经营性物业贷落地293亿元;白名单项目申报178个。2024年公司完成93亿元境内公开债券和折合人民币约104亿元境外公开债券偿付。
股东方提供有力支持:自2023年底以来,深圳国资国企及深铁集团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持续给予公司“真金白银”有力支持,包括帮助公司处置流动性较低的不动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参与印力消费基础设施REIT认购、支持公司完成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项目转让、受让公司所持有的红树湾物业开发项目投资收益权等,同时积极协调各类金融资源,助力公
iF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司开展融资。2025年1月27日,大股东深铁集团全面介入公司管理,利用大股东深铁集团在内的各方资源优势,进一步聚焦主业,加快融资模式转型。与此同时,广东省、深圳市及有关部门、金融机构也密集发声,支持公司稳健发展。2025年2月,为满足公司资金需求,深铁集团分两笔向公司提供合计70亿元股东借款,用于公司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减值计提、投资收益减少超出预期,下调公司2025-2026年EPS预测至-0.80元(原为0.10元)、-0.33元(原为0.14元),新增2027年EPS预测为0.1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9倍、-21.7倍、74.2倍。公司制定并推动实施业务重整和风险化解的“一揽子方案”,坚定瘦身健体、聚焦主业、全力自救,销售回款及交付稳步推进,融资积极争取,债务化解取得一定进展。同时深圳国资国企及深铁集团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持续给予公司“真金白银”有力支持,公司全力以赴保障队伍稳定、财务稳定和生产经营稳定,推动公司改革化险与融合发展,仍具备持续发展潜力,当前股价一定程度反映业绩悲观预期,净资产对应PB0.42倍,明显低于可比公司均值(0.5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资金压力加剧风险;2)盈利能力进一步下探、持续减值等风险;3)楼市修复不及预期风险:若后续购房者信心不足、楼市修复低于预期,将对公司发展产生负面影响;3)核心城市地块获取概率降低风险:房企拿地策略趋同之下,核心城市核心地块竞争激烈,获地难度提升或导致公司优质土储获取不足风险。 |
6 | 国金证券 | 池天惠 | 维持 | 中性 | 各方支持开展自救,风险有待化解 | 2025-04-01 |
万科A(000002)
业绩
2025年3月31日,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实现营收3431.76亿元,同比-26.32%;实现归母净利润-494.78亿元,而23年同期为121.63亿元。
点评
风险尚未彻底化解,业绩大额亏损。业绩亏损主因:①24年房开业务结算收入2790.9亿元,同比-30.5%;房开业务结算毛利率9.53%,同比-5.88pct。②计提或因合并范围变动而增加的各类减值准备合计335.5亿元,其中新增计提了信用损失准备约264.0亿元,23年为5.5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6亿元,23年为34.9亿元;③部分非主业财务投资出现亏损;④为更快回笼资金,公司加速处置资产及股权,部分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
25年面临公开债务集中兑付,流动性压力进一步加大。截至24年末,公司有息负债合计3612.8亿元,分期限看:一年内到期1582.8亿元,占比43.8%;一年以上2030.0亿元,占比56.2%。分融资对象看:银行借款占比71.4%,债券占比16.7%,其他借款占比11.9%。而集团期末货币资金为881.6亿元,对短债的覆盖率仅55.7%。
公司瘦身健体、聚焦主业、全力自救,取得一定进展。2024年公司销售回款率保持100%以上;大宗资产交易完成54个项目交易,合计签约259亿元;通过存量资源盘活新增和优化产能412亿元,回收现金超百亿;全年新增融资和再融资948亿;经营性物业贷落地293亿元;白名单项目申报178个。
股东、政府有关部门、金融机构支持万科稳健发展,更多支持有待落地。自2023年底以来,深圳国资国企及深铁集团持续给予公司“真金白银”有力支持,并积极协调各类金融资源,助力公司开展融资。25年2月,深铁集团分两笔向公司提供合计70亿元的股东借款,借款利率低于公司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融资利率,借款抵质押率高于市场惯例水平。面对2025年到期压力,仍有待更多融资落地,以改善公司流动性。
投资建议
在新一届管理团队的带领下,公司正积极推动实施业务重整和风险化解的“一揽子方案”,工作重心在保兑付和保交房,或仍存在资产处置及减值压力,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亿元/-152亿元/-62亿元。维持公司“中性”评级。
风险提示
房地产市场销售低迷;经营服务业务发展不顺;出现债务违约 |
7 | 国金证券 | 池天惠 | 维持 | 中性 | 管理层换血,政府及深铁发声支持 | 2025-02-02 |
万科A(000002)
事件
2025年1月27日,公司发布公告:①郁亮辞去董事会主席,继续担任董事、执行副总裁;祝九胜辞去董事、董事会投资与决策委员会委员、总裁、首席执行官等,不再担任任何职务;朱旭辞去董事会秘书等职务。选举辛杰为董事会主席,田钧为董事会秘书。②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50亿元,而2023年为122亿元;扣非净利润为-410亿元,而2023年为98亿元。
点评
深铁集团董事长辛杰接任董事会主席。我们认为辛杰作为万科大股东深铁集团的董事长,本次执掌万科董事会,优化核心管理团队,体现出国资从最初的财务援助到直接介入,控制权逐步加深,有利于后续部署推进化解风险、保障交付等工作。郁亮等前任高管继续留任副总裁,能够保障管理层平稳过渡。
多方表态积极支持万科稳健发展。根据深圳发布,广东省、深圳市及有关部门、金融机构负责人表示:全力支持企业稳妥处置风险,保持万科融资规模总体稳定,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其中:
1.深圳市国资委负责人表态:有能力、有实力、有足够的子弹支持地铁集团通过一切可能的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万科稳健发展。同时将通过直接注资、划拨资产等方式降低地铁集团资产负债率,增强其流动性,支持其更好地发挥万科第一大股东的作用。
2.深圳市住建局负责人表态:将大力协调有关方面妥善处置万科部分闲置存量土地,帮助万科盘活资产、回笼资金。广东省住建厅表示:将推动企业更多房地产项目进入“白名单”。
3.深圳8家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负责人表态:将继续积极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满足万科合理融资需求,全力保障其整体融资规模稳定。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万科主要股东的支持力度。
预计24年业绩大额亏损。主因:①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和毛利率下降(大部分为2022年前获取高成本土地,销售和毛利率均低于投资预期)。②新增计提了信用减值和存货跌价准备。③部分非主业财务投资出现亏损。④部分大宗资产交易和股权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
投资建议
考虑到24年业绩预告大额亏损,且未来一段时间内新的管理团队仍将积极实施一揽子方案,工作重心在化解风险和保交房,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8亿元/-98亿元/-48亿元。维持公司“中性”评级。
风险提示
房地产市场销售低迷;经营服务业务发展不顺;出现债务违约 |
8 | 开源证券 | 齐东,胡耀文,杜致远 | 维持 | 增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销售规模同比下降,量入为出保持投资 | 2025-01-08 |
万科A(000002)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房地产行业仍然处于调整阶段,公司主动推动存量库存去化,同时积极借助大宗交易、REITs发行、金融支持政策等化解经营压力。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我们期待万科能够安全穿越周期,构筑房企发展新模式。考虑到存货减值压力和较大折扣进行去库,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90、-19.92、17.51亿元(原值分别为-60.50、0.75、27.55亿元),EPS分别为-1.65、-0.17、0.15元(原值分别为-0.51、0.01、0.2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6年PE估值为47.5倍;考虑到公司销售规模相对平稳,月销售能维持在200亿元以上水平,维持“增持”评级。
销售规模同比下降,销售均价下降逾11%
2024年12月,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72.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72%,实现销售金额233.4亿元,同比下降29.23%。2024年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81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57%,实现销售金额2460.2亿元,同比下降34.59%。2024年12月,公司项目销售单价为13515元/平方米,同比增长5.19%,2024年公司项目累计销售单价13587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0.92%。
新增4宗土地储备,连续3个月获取新项目
2024年12月,公司获取4宗土地,共计占地面积2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6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35.6万平方米,权益地价23.7亿元。2024年12月,公司无新增物流地产项目。公司本月获取的项目分别位于广州、天津、贵阳、唐山,单月拿地力度16.1%,与2024年7月持平,为全年拿地力度最高的月份。2024年全年,万块新增15个项目,总地价124亿元,总权益地价62亿元,拿地强度为5%,低于2023年和2022年(均为22%),公司在拿地上仍处于收缩状态。
风险提示:行业恢复不及预期、政策放松不及预期、公司销售恢复不及预期。 |
9 | 开源证券 | 齐东,胡耀文,杜致远 | 维持 | 增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销售规模稳居前列,优质土地储备充足 | 2024-11-11 |
万科A(000002)
销售规模稳居前列,优质土地储备充足,维持“增持”评级
万科发布2024年1-10月经营数据。公司2024年1-10月销售规模同比收缩,销售单价有所下滑,销售规模稳居行业前列,拿地强度有所收缩,土储相对充足,贷款担保动作频繁,融资端获支持力度充分,负债结构不断优化。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5、0.75、27.55亿元,EPS分别为-0.51、0.01、0.23元,当前股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18.8、1504.2、41.2倍,维持“增持”评级。
销售规模同比收缩,行业排名稳居前列
2024年10月,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43.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05%,实现销售金额213.6亿元,同比下降32.89%。2024年1-10月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474.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94%,实现销售金额2025.5亿元,同比下降35.17%。2024年10月,公司项目销售单价为14843.64元/平方米,同比下降6.73%,2024年1-10月公司项目累计销售单价13735.0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1.27%。据克而瑞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公司全口径销售金额排名行业第四,销售规模明显领先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行业排名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新增两宗土地储备,时隔两月再度拿地
2024年9月,公司获取两宗土地,共计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权益地价3.35亿元。其中一宗土地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西湖大学站点,权益比例20.7%,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综合容积率2.5,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权益地价3.00亿元;另一宗土地位于青岛市黄岛区海岸万科城,权益比例51.0%,占地面积0.9万平方米,综合容积率2.4%,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权益地价0.35亿元。2024年9月,公司无新增物流地产项目。
风险提示:行业恢复不及预期、政策放松不及预期、公司销售恢复不及预期。 |
10 | 平安证券 | 杨侃,郑茜文 | 维持 | 增持 | 债务压力减轻,多元业务稳增 | 2024-11-04 |
万科A(000002)
事项:
公司公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98.9亿元,同比下降24.3%,归母净利润-179.4亿元,同比下降231.7%。
平安观点:
多因素致业绩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亏损主要源于:1)开发业务结算规模和毛利率下滑,期内房地产开发业务结算面积1384.2万平米,贡献营业收入1732.3亿元,同比下降29.1%,公司整体毛利率9.5%,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8.3%,同比下降10.2个百分点;2)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74.7亿元,上年同期为3.6亿元;3)投资收益同比减少24.5亿元;4)部分大宗资产交易和股权交易亏损,期内资产处置损失25.4亿元。
全力保障高品质交付、公开债务兑付: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交付房屋11.3万套,多举措促进回款,保障公开债务顺利兑付:1)前三季度销售金额1812亿元,保持行业第一阵营,回款率超过100%;2)2023年至今累计盘活和置换新项目36个,合计优化及新增产能474亿;3)前三季度实现大宗交易签约金额232.6亿元(含印力资产交易及REIT发行),涵盖办公、商业、酒店、公寓等41个项目,遍布全国17个城市;4)拓展资产退出渠道,携手中信、泰康共同设立中信万科消费基础设施Pre-REIT基金,已签约深圳龙岗万科广场和北京旧宫万科广场项目。第三季度公司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3.3亿元,自二季度以来继续保持为正。截至9月底完成197亿元公开债务偿还,年内已无到期境内外公开债券。
融资渠道顺畅,多元业务有质量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合并报表新增融资与再融资774亿元,新增融资综合成本3.58%,经营性物业贷合计落地262亿元,其中合并报表范围内新增187亿元。三季度末公司有息负债3276.1亿元,其中一年以上有息负债占比64.4%,净负债率66.2%,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65.4%,较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持有货币资
金797.5亿元。前三季度经营服务业务全口径收入430.8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万科物业拓展存量盘项目年化饱和收入同比增长12%,租赁住宅业务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3.7%,商业开发与运营业务收入66.7亿元,同比增长1.5%,物流仓储业务收入29.6亿元。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减值计提、投资收益减少超出预期,下调公司2024年EPS预测至-1.70元(原为-0.85元),维持2025-2026年EPS预测为0.10元、0.1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5倍、93.0倍、67.1倍。公司积极化解债务,年内已无到期境内外公开债券,坚定围绕“保交房,保兑付,转型高质量发展”开展工作,全面化解潜在风险,多元业务有质量增长,仍具备持续发展潜力,当前股价一定程度反映业绩悲观预期,当前净资产对应PB0.47倍,明显低于可比公司均值(0.69倍),属于“止跌回稳”政策导向下高弹性标的,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资金压力加剧风险;2)盈利能力进一步下探、持续减值等风险;3)楼市修复不及预期风险:若后续购房者信心不足、楼市修复低于预期,将对公司发展产生负面影响;3)核心城市地块获取概率降低风险:房企拿地策略趋同之下,核心城市核心地块竞争激烈,获地难度提升或导致公司优质土储获取不足风险。 |
11 | 天风证券 | 王雯,鲍荣富 | 维持 | 增持 | 万科A24年三季报点评:亏损加剧,全力保障债务兑付 | 2024-11-01 |
万科A(000002)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98.95亿元,同比下降24.25%;归母净亏损179.43亿元,同比转亏;基本每股收益-1.51元。
Q3亏损幅度扩大,毛利率较年中回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98.95亿元,同比下降24.25%;归母净亏损179.43亿元,同比转亏。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1.2亿元,同比下降13.76%,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务结算面积为504.7万平方米,贡献营业收入615.5亿元;归母净亏损80.9亿元,单三季度营收增速表现好于24年中期,亏损幅度继续加大,主要原因是开发业务结算规模和毛利率下滑、计提减值、部分非主业财务投资出现亏损以及部分资产交易和股权处置的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等。公司毛利率9.5%,较24H1提升1.38pct,较23年同期下降8.08pct;前三季度,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0.11亿元(存货19.3亿、长期股权投资0.8亿元),与24年中期保持一致;信用减值损失较24年中期大幅增长33.6亿元至54.6亿元。公司销管研费率5.30%,较23年同期上升0.87pct,财务费率1.78%,较23年同期上升0.83pct。
销售同比降幅收窄,新投项目去化良好。销售端,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1,330.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1,812.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6.8%和35.4%,克而瑞全口径、权益口径销售额排名行业第三、四名。单三季度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面积391.3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538.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4.9%和29.7%。受政策利好影响,十一期间公司实现认购金额102.2亿元,日均认购较中秋假期增长113%,其中南方、上海区域来访转化率提升明显,国庆较中秋日均认购提升2倍以上。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并表范围已售未结金额合计约2929.4亿元。前三季度公司加快库存去化,年初现房实现销售325亿元,准现房销售434亿元。投资端,前三季度,公司累计新增4个开发项目,总建面37.1万平方米,权益建面24.2万平方米,其中沈阳、徐州的3个项目已开盘销售,首开兑现度100%,规划中项目总建面约3,022.0万平方米,权益建面约1,920.1万平方米,存量土储规模较为充沛。
货币资金缩减较快,连续两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债务端,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有息负债3276.1亿元,其中一年以上有息负债占比为64.4%;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5.4%,较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公司顺利完成年内全部公开债的兑付,25年剩余到期境内债券余额(含回售权)331.5亿元及4.23亿元美元债。融资端,公司前三季度合并报表新增融资与再融资774亿元,新增融资综合成本3.58%,经营性物业贷合计落地262亿,其中合并报表范围内新增187亿。资金端,截至三季度末货币资金为797.5亿元,较24年中期减少126.5亿元;第三季度,公司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3.3亿元,自二季度以来继续保持为正。经营业务表现稳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1)物业服务:万物云累计拓展存量盘项目年化饱和收入同比增长12%;2)仓储物流:物流业务实现经营收入(含非并表项目,下同)29.6亿元,其中高标库营业收入16.1亿元,冷链收入13.5亿元,同比+6.3%。3)租赁住宅:租赁住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3亿元,同比+3.7%,净新增开业0.49万间,规模持续扩大。4)商业运营:商业业务营业收入66.7亿元,同比+1.5%。客流同比增长9.6%,销售额同比增长4.1%。
投资建议:受行业调整及去杠杆等因素影响公司短期现金流承压,公司积极推动销售及大宗交易回款、并积极利用金融支持政策化解潜在风险,我们期待其安全跨越周期,在新发展阶段继续领跑并引领高质量转型。考虑房价下行及计提风险,我们调整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
润至-155.4、-29.5、10.10亿元,考虑公司债务稳步化解且销售经营能力稳健,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外宏观形势变化、房地产销售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12 | 国金证券 | 池天惠 | 维持 | 中性 | 多举措筹资,努力保兑付 | 2024-11-01 |
万科A(000002)
事件
2024年10月30日,公司披露2024年三季报:2024年1-9月实现营收2198.9亿元,同比-24.25%;归母净亏损179.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第三季度实现营收771.2亿元,同比-13.76%;归母净亏损80.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点评
规模利润均下滑、计提减值和资产处置。1-9月公司营收下降,归母净利大幅亏损,主因:①房地产开发业务结算规模和毛利率大幅下降,房开贡献营收1732.3亿元,同比-29.1%;房开业务税前毛利率8.3%,同比下降10.2pct;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0.1亿(去年同期0),信用减值损失54.6亿(去年同期3.6亿);③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及处置投资收益减少,投资收益0.7亿(去年同期25.2亿);④资产处置形成亏损25.4亿(去年同期0.7亿)。
一年内仍有偿债压力。截至9月底,公司已偿还197亿元公开债务,年内已无到期的境内外公开债券。公司有息负债共3276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部分为1166.3亿元,公司合并报表层面的货币资金为797.5亿元,公司短期仍面临偿债压力,需要继续努力保障兑付。
多措并举全力保兑付,经营性净现金流回正。公司通过多举措促回款:①1-9月销售额1812亿元,同比-35.4%,回款率超过100%;②持续盘活存量资源,2023年至今累计盘活和置换新项目36个,合计优化及新增产能474亿;③推进大宗资产交易,1-9月实现大宗交易签约金额232.6亿元,涵盖办公、商业、酒店、公寓等41个项目;(4)拓展资产退出渠道,携手中信、泰康共同设立中信万科消费基础设施Pre-REIT基金,已签约深圳龙岗万科广场和北京旧宫万科广场项目。通过以上措施,第三季度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为3.3亿元,自二季度以来继续保持为正。
受政策利好支持,公司积极融资,保障融资渠道顺畅。1-9月公司获得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合并报表新增融资与再融资774亿元,新增融资综合成本3.58%,经营性物业贷合计落地262亿,其中合并报表范围内新增187亿。
投资建议
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的工作重心在落实“瘦身健体”一揽子方案,存在去库存、减值和资产处置的压力,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21亿元/-1亿元(原为-79.2亿元/4.4亿元/24.0亿元)。维持公司“中性”评级。
风险提示
房地产市场销售低迷;经营服务业务发展不顺;出现债务违约 |
13 | 开源证券 | 齐东,胡耀文,杜致远 | 维持 | 增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行业排名稳居前三,融资端获支持力度充分 | 2024-10-14 |
万科A(000002)
行业排名稳居前三,融资端获支持力度充分,维持“增持”评级
万科发布2024年1-9月经营数据。公司2024年1-9月销售规模同比收缩,销售单价有所下滑,销售规模稳居行业第三位,拿地强度有所收缩,土储相对充足,贷款担保动作频繁,融资端获支持力度充分,负债结构不断优化。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5、0.75、27.55亿元,EPS分别为-0.51、0.01、0.23元,当前股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17.9、1439.3、39.4倍,维持“增持”评级。
销售规模同比收缩,行业排名稳居前三
2024年9月,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2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49%,实现销售金额174.2亿元,同比下降45.58%。2024年1-9月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330.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82%,实现销售金额1812.0亿元,同比下降35.43%。2024年9月,公司项目销售单价12084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6.82%,2024年1-9月公司项目累计销售单价13562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1.76%。据克尔瑞数据显示,2024年1-9月,公司全口径销售金额排名行业第三,销售规模明显领先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行业排名持续保持领先地位。2024年8月,公司无新增开发、物流地产项目。
贷款担保动作频繁,融资端获支持力度充分
2024年,公司贷款担保动作频繁,融资端获支持力度充分。公司于2023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同意公司为控股子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为母公司或其他控股子公司的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信贷业务以及其它业务提供担保,在授权有效期内提供的新增担保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500亿元。2024年10月11日,公司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泊寓租赁服务有限公司前期向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申请贷款人民币4亿元,期限1年,目前已完成提款,贷款余额2亿。
风险提示:行业恢复不及预期、政策放松不及预期、公司销售恢复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