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41 | 民生证券 | 刘海荣,崔琰,刘隆基 | 维持 | 买入 | 2024H1业绩预增公告点评:业绩保持高速增长,领先优势进一步保持 | 2024-07-10 |
赛轮轮胎(601058)
事件:公司发布2024H1业绩预增公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1.20亿元至21.80亿元,同比增长102.68%到108.41%%;实现扣非净利润20.30亿元至20.90亿元,同比增长79.01%到84.30%。其中单二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86-11.46亿元,同比增长57.16%-65.85%,环比5.03%到10.83%;实现扣非净利润10.15-10.75亿元,同比增长32.33%-40.16%,环比0.00%到5.91%。
国内外销量高增,产品结构持续改善,带动业绩高速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钢、半钢和非公路轮胎的销量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公司产品在国内外的销量同比增长均超过了30%,并且毛利率较高的产品增幅更大,带动公司的营收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加速全球化产能布局,保持公司成长性。公司目前规划了越南、柬埔寨、墨西哥、印尼四个海外基地,其中越南三期基地今年的产量有望随着产能的爬坡而持续提升,柬埔寨、印尼、墨西哥基地的产能有望于2025年陆续落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保障。并且推进全球化布局,有助于公司应对突发的关税挑战,订单与产能之间灵活调配保障公司业绩。
产品力不断提升,公司龙头地位有望保持。公司注重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费用达到8.38亿元,占营收比值达到了3.23%,比值创下有公开披露财务记录以来的新高。高研发支出下,公司的产品力也在提升,成功研发的“液体黄金轮胎”同时优化了“滚动阻力、抗湿滑、耐磨性”这三大性能,产品性能以及技术壁垒领先行业,随着公司加大对“液体黄金轮胎”的宣传和推广,消费者对于“液体黄金轮胎”认知逐渐提升,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受益。并且公司经过多年持续发力巨胎板块,目前公司的巨胎业务已经配套进了卡特彼勒、约翰迪尔、三一重工等知名企业,平均运行时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巨胎产品线的构建进一步加深了公司护城河。
投资建议:公司轮胎产能持续扩张,海内外轮胎消费高景气度,并且公司配套液体黄金产能提升自身产品性价比。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04、49.76、58.84亿元,现价(2024/7/10)对应PE分别为11X、10X、8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大幅上行;项目建设不及预期;航运等运力紧张。 |
42 | 太平洋 | 王亮,周冰莹 | 维持 | 买入 | 液体黄金、巨胎提升竞争力,全球布局引领未来 | 2024-06-18 |
赛轮轮胎(601058)
摘要
国内轮胎行业龙头,产品齐全,加快全球布局
公司产能和盈利能力居国内轮胎企业前列,公司目前在中国的青岛、东营、沈阳、潍坊及海外的越南、柬埔寨等地建有现代化轮胎生产基地,并往墨西哥、印尼地区拓展。
公司产品齐全,产能规划充足。公司共规划建设年产2,60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1.03亿条半钢子午线轮胎、44.7万吨非公路轮胎的生产能力。随着柬埔寨二期、墨西哥、印尼、青岛董家口等项目建设投产,公司产能将进一步扩张。
公司“液体黄金”助力产品高端化,非公路轮胎盈利可期
公司“液体黄金”轮胎性能优异,2022-2023年,公司依次推出“ERANGE|EV”、新能源EV、豪华驾享等新品。公司“液体黄金”轮胎的终端售价对标米其林等国际一线轮胎品牌,助力公司产品高端化。
非公路轮胎方面,公司具备49-63英寸全系列巨胎产品生产技术,产品已进入中国约70%的大型矿山市场。非公路轮胎毛利率较高,公司规划有44.7万吨/年的生产能力,据公司2023年报,公司平均实际达产产能17.3万吨,新项目投产将给公司业绩带来增长。公司多维度打造品牌价值,智能制造高效发展
公司通过媒体投放、参与国际展会、赞助体育赛事、社会公益等方式赋能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公司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公司入围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3年全球最具价值轮胎品牌榜单》,位列轮胎行业第11位,是中国最具价值的轮胎品牌。
公司不断提升产品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公司推出的“橡链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企业内部运营和上下游各环节的全面互通,以及产业链资源全局优化配置。
公司“液体黄金”轮胎与非公路轮胎共同驱动,加快推进海外基地建设,将充分受益于轮胎市场的扩大,公司成长属性凸显。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6亿元、49.56亿元、55.7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X、9X、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海外市场贸易壁垒风险等。 |
43 | 国联证券 | 郭荆璞 | 调高 | 买入 | 全球化叠加技术创新,进军国际头部行列 | 2024-06-12 |
赛轮轮胎(601058)
投资要点:
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进一步抢占存量市场份额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品牌建设持续提升公司产品力和品牌力,有望带来盈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我们看好公司未来跻身全球轮胎头部行列。
产品布局全面、率先布局海外的轮胎龙头企业
公司成立于2002年,2009年就完成了半钢胎/全钢胎/非公路轮胎(含巨胎)的产品布局。公司率先“出海”,现有国内4个生产基地及越南和柬埔寨两个海外基地,并规划董家口、印尼和墨西哥基地,加速全球化布局。通过产能持续扩张,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稳步增长,已形成了资本开支-利润的良性循环。
轮胎长期需求有支撑,中国轮胎崛起
轮胎全球市场规模超1800亿美元,其中替换市场销量占比70%以上,因此相较于下游汽车行业需求偏刚性,且受益于汽车保有量稳步增长,长期需求有支撑。海内外落后产能加速退出,供给格局持续改善,中国胎企凭借高性价比优势持续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全球化布局遥遥领先,海外基地优势显著
公司前瞻布局海外基地,选址能力优秀,目前越南基地企业所得税率较低,半钢胎无反倾销率,仅有6.23%的反补贴税率,而全钢胎和非公路轮胎暂无双反税率;柬埔寨基地暂无双反税率,且企业所得税免税期较长。此外,公司将持续完善全球化布局,提升抗风险能力的同时显著增厚公司业绩。
产学研一体化构筑技术壁垒,“液体黄金”推动品牌发展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与怡维怡橡胶研究院、软控股份、青岛科技大学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产学研一体化构筑较深的技术壁垒。公司成功开发出创新性产品“液体黄金轮胎”,有望成为品牌发展的新引擎。公司攻克巨胎技术打破海外垄断,伴随非公路轮胎产能释放,产品结构将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基于相对谨慎的投产节奏,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2/363/42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13%/+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1/6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8%/+20%/+21%;EPS分别为1.30/1.56/1.89元/股,3年CAGR为26%。鉴于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且液体黄金有望推动品牌力提升,并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15倍PE,对应目标价19.5元,上调为“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在建/拟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基地受双反制裁风险;海运费大幅上涨风险。
|
44 | 东海证券 | 吴骏燕,谢建斌 | 首次 | 买入 | 公司深度报告:重研发深耕耘,全球化广布局 | 2024-06-05 |
赛轮轮胎(601058)
投资要点:
公司是国内胎企新龙头,多点布局垂直消费腹地。公司近年来产能不断扩张,带动经营业绩持续攀升,截至2023年营业收入达260亿元,归母净利润达31亿元,逐渐成长为国内龙头胎企。公司在国内拥有青岛、沈阳、东营、潍坊四大生产基地。海外布局越南、柬埔寨工厂,并拟在墨西哥、印尼建设新基地,实现全球化建设,海外产能靠近消费地,便于把握市场动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2023年公司平均产能为全钢胎1380万条/年,半钢胎5600万条/年及非公路轮胎17.5万吨/年。其中越南三期、柬埔寨项目及潍坊非公路胎技改项目处于产能爬坡过程,实际产能仍存在释放空间。
经营管理水平优秀,利润率可比肩国际龙头。公司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当前轮胎扩产周期下,公司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数额稳步增长,营运能力与资产扩张相匹配,公司近五年来现金满足投资比例为1.30,资金自给能力强,可满足一系列资本支出。此外,公司毛利率处国内领先水平,国际上可比肩全球龙头胎企,近三年期间费用率相较普利司通、米其林等公司始终低3-15个百分点,销售管理及费用管控能力优秀。
预计行业高景气度延续,我国胎企有望凭借新能源车产业链国产化实现“弯道超车”。全球轮胎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我们预计中性情况下,到2026年全球轮胎市场销量将保持约2.73%的年复合增速。而我国胎企市占率逐年上升,后续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我们认为国产轮胎有望复制日本胎企伴随车企成长的路径,凭借新能源车产业链国产化实现“弯道超车”。我们统计了2023年销量较高的200余个新能源车型所配套的轮胎品牌,其中我国胎企已成功配套近半数销量较高的新能源车型。从细分车型来看,国产轮胎在A级车市场已具备比较牢固的优势。随着我国胎企研发力度加强,产品性能逐步提升,我们认为在轮胎国产化的道路上,国产轮胎最先有望替代中级车配套的市场份额。
液体黄金+非公路轮胎,培育成长新动能。公司紧密开展与软控、怡维怡、青岛科技大学等机构的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开发的创新级产品液体黄金轮胎成功地解决了困扰业界多年的轮胎滚动阻力、抗湿滑性能、耐磨性能难以兼顾的“魔鬼三角”问题,在各种评测及海内外专业机构检测中,各方面性能均可比肩国际头部品牌。目前液体黄金材料已充分运用至公司各大旗下品牌条线,配套产品持续放量。非公路轮胎方面,公司成功研制63寸巨型轮胎的公司,打破海外技术垄断,并以全球先进的后市场服务保障,增加核心竞争力。
加快推进全球化战略,助力海外经营规模持续扩张。公司是首家在海外建厂并最早拥有两个海外生产基地(越南、柬埔寨)的轮胎企业,生产基地锚定东南亚国家,同时具备政策支持、成本低廉等多方面优势,海外工厂贡献公司超60%的利润。此外,宣布布局印尼、墨西哥工厂,成为最早在两地组建工厂的国内企业之一。其中印尼工厂拟建子午线轮胎360万条/年、非公路轮胎3.7万吨/年,墨西哥工厂拟建半钢胎600万条/年。第二轮出海布局,将产能拓展到欧美地区,更加贴近欧美消费市场,销售更为灵活,运输成本更为可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2024年-2026年公司EPS分别为1.23元、1.42元和1.82元对应PE(以2024年6月4日收盘价计算)分别为11.81倍、10.22倍和7.99倍。我们看好公司海外产能扩张带来的业绩增量以及高研发支撑下的品牌力提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投资目的地政策环境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全球市场竞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