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41 | 国联证券 | 张玮航,许隽逸 | 维持 | 买入 | Q3业绩承压,新项目稳步推进 | 2024-10-30 |
万华化学(600309)
事件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6亿元,同比+11%;归母净利润110.9亿元,同比-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9.3亿元,同比-12%。
其中2024Q3实现营业收入505.4亿元,同比+12%,环比-1%;归母净利润29.2亿元,同比-29%,环比-2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同比-31%,环比-29%。
装置检修叠加产品价格下降,Q3业绩承压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部分产品价格同比下降,但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维持高位,同时2024Q3公司烟台、欧洲主要装置集中检修,导致Q3利润同环比下降。2024Q3公司聚氨酯板块实现营收188亿元,同/环比分别+9%/+5%;聚氨酯系列产/销量为138/141万吨,同比+16%/+14%,环比-6%/+2%。据百川盈孚,2024Q3聚合MDI/纯MDI/TDI/聚醚市场均价分别为1.74/1.85/1.34/0.88万元/吨,同比+5%/-13%/-25%/-9%,环比+2%/-2%/-8%/-4%,部分产品价格仍有承压。烟台、欧洲装置已于9月复产,Q4聚氨酯板块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销量受检修影响下滑,石化板块盈利仍待改善
2024Q3石化板块产/销量分别为130/132万吨,环比-6%/-6%,主要是PDH装置检修影响;板块营收为224亿元,同/环比+42%/+6%,主要是LPG贸易业务拉动。2024Q3石化产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重心整体下移,成本高位下产业链利润也有所收缩。未来公司将持续推动乙烯二期项目,乙烯装置原料由丙烷变为乙烷,降低原料成本的同时提高收率,项目落地后石化业务盈利有望迎来改善。
在建项目丰富,未来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2024Q3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板块实现销量50万吨,同/环比+16%/+4%;板块营收为70.2亿元,同/环比+11%/+2%。新材料板块年产20万吨POE项目和4.8万吨柠檬醛装置已顺利投产,二期蓬莱基地年产40万吨POE现已开工建设,预计在2025年末建成投产,建成后公司POE总产能将达到60万吨/年。聚氨酯、石化、新材料板块均有诸多储备项目,2024Q3末在建工程余额达697亿元,未来伴随在建项目逐步落地,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聚氨酯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叠加成本处于高位,我们预计公司2024-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13/2227/257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16%/+1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186/228亿元,同比增速为-9%/+22%/+23%,EPS分别为4.9/5.9/7.3元/股,3年CAGR为16%。鉴于公司MDI主业壁垒深厚,且不断向综合性化学品公司转型,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MDI或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在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42 | 国信证券 | 杨林,余双雨 | 维持 | 增持 | 三季度归母净利下滑,新项目稳步推进 | 2024-10-29 |
万华化学(600309)
核心观点
2024年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提升,归母净利润同环比下滑。公司2024年三季度营收505.4亿元(同比+12%,环比-1%),归母净利润29.2亿元(同比-29%,环比-27%);销售毛利率/净利率为13.4%/6.6%,同环比下滑;期间费用率5.8%,同环比略有提升。三季度营收同比提升,但归母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同环比下滑,盈利短期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多套装置完成技改扩产及新产能投产,主要产品产销量实现同比增长。然而,部分主营产品价格同比下降,但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维持高位,同时公司烟台、欧洲主要装置集中检修,导致三季度利润同比下降。
聚氨酯板块营收及产销量均同比增长,需求整体疲软。2024年三季度公司聚氨酯板块营收187.9亿元(同比+8.5%,环比+4.7%),产量/销量为138/141万吨(同比+16%/+14%,环比-6%/+2%)。2024年第三季度,聚氨酯下游需求整体疲软,纯MDI、TDI等产品价格出现下降趋势,纯MDI/聚合MDI/TDI/软泡聚醚三季度市场均价分别约为1.95/1.78/1.35/0.87万元/吨。其中,纯MDI面临需求疲软,下游成品库存积压,行业内部竞争加剧;聚合MDI受益于冰箱冷柜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需求有所上升,叠加建筑市场需求的略微回暖和外销市场的稳定;TDI需求较弱,家居行业原料和成品库存较高;软泡聚醚产品受到家居和汽车行业需求同比下降的影响。
石化板块营收同环比提升,销量环比下滑。2024年三季度公司石化板块营收224.0亿元(同比+42.4%,环比+6.4%),产量/销量为130/132万吨(环比-6%/-6%)。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石化下游需求偏弱等因素影响,石化行业虽然略有复苏但整体利润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板块产销量同比增加。2024年三季度公司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板块营收70.2亿元(同比+10.9%,环比+2.1%),产量/销量为45/50万吨(同比+15%/+16%,环比-15%/+4%)。一期POE、柠檬醛项目已经投产,香精香料等新兴业务产业化推进中。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聚氨酯行业龙头,存在稳固的利润保障,但由于地产需求持续疲弱等不利因素影响,聚氨酯下游需求略不及预期,叠加成本高位,我们谨慎下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47.08/172.72/189.44亿元(原值为173.21/199.38/218.51亿元),对应EPS为4.68/5.50/6.03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7.0/14.5/13.2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43 | 民生证券 | 刘海荣,费晨洪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当期业绩承压,长期成长趋势不改 | 2024-10-29 |
万华化学(600309)
事件概述。2024年10月28日,万华化学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6.04亿元,同比11.35%,实现归母净利润110.93亿元,同比-12.67%,扣非归母净利109.28亿元,同比-12.07%。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505.37亿元,同比+12.48%,环比-0.7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29亿元,同比-31.30%,环比-28.77%。
主要产品销量稳步增长,三大产品销量季度同比增速均超过15%。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三大板块产销量保持稳步增长。其中,聚氨酯系列产品2024Q3销量141万吨,同比增长15.97%,环比增长2.17%,石化系列产品第三季度销量132万吨,同比增长15.04%,环比-6.38%,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产品销量50万吨,同比增长15.38%,环比增长4.17%。
国内外装置集中检修,对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第三季度,公司多套装置集中检修,其中匈牙利宝思德40万吨/年MDI、25万吨/年TDI等装置7月16日至9月初检修;9月,由于受欧洲强降雨影响,宝思德(捷克)公司苯胺原料受不可力影响。国内烟台工业园110万吨/年MDI、30万吨/年TDI装置及相关配套装置于7月16日至9月初检修;烟台工业园石化75万吨/年PDH等装置于8月25日至10月初检修。国内外主要装置集中检修,导致部分产品产销量受到影响。第三季度,公司主要原料价格维持高位,对公司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多个项目稳步推进,不利因素四季度有望消除。公司坚持“三化一低”(全球化、差异化、精细化和低成本)的管理理念,发挥产业链布局和全球供应链协同优势,福建MDI产能从40万吨/年提升到80万吨/年,园区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宁波18万吨/年己二胺项目顺利投产,完善HDI产业链配套。烟台工业园一期20万吨/年POE项目投产,柠檬醛、香精香料等新兴业务产业化顺利推进中。四季度集中检修、不可抗力等事件的不利影响消除,相关业务有望得到恢复。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化工行业龙头,在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材料等领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布局,已经建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2024年将迎来POE、乙烯二期、蓬莱一期项目投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48.46、176.74、205.1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7x、14x、12x。我们看好公司发展趋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下滑;2)贸易冲突;3)新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4)汇率波动的风险。 |
44 | 国海证券 | 李永磊,董伯骏,贾冰 | 维持 | 买入 | 9月月报:聚合MDI价格上涨,烟台产业园PDH装置复产 | 2024-10-20 |
万华化学(600309)
投资要点:
化工行业未来的竞争优势在于“工程师红利”,万华化学是国内少有的以技术创新驱动公司发展的典型。公司以优良文化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和卓越运营打造出高技术和低成本两大护城河。万华化学正以周期成长股的步伐向全球化工巨头之列进军。
短期看,影响万华化学基本面的是产品的景气度,从表征指标来看,价差是影响短期利润最核心的因素。万华化学的产品体系日益庞大,为更好地表示公司景气的程度,我们将万华化学的产品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按照现有的产品体系,对营收和原材料的差值建模,在现有产品体系下追溯历史上营收和原材料的价差,将价差定义为万华化学价差指数,以此来判断公司的景气位置。长远看,影响万华化学基本面的是未来的成长,能够证明公司具有持续进化能力的里程碑式的产品至关重要。万华化学在MDI赛道上已经证明了自己,公司未来可能落地的项目就是公司未来发力的方向,就是公司持续进化的空间。
2024Q3万华化学价差指数处于历史9.66%分位数
截至2024年10月10日,2024年Q3万华化学价差指数为72.77,较2024年Q2上升1.20(以2010年Q1价差为基点),处于历史9.66%分位数。考虑到价差略有改善,预计Q3归母净利润41亿元。
其中,截至10月10日,万华化学聚氨酯板块Q3价差指数为87.73,较2024Q2上升5.22,处于历史16.23%分位数;截至10月10日,万华化学Q3石化板块价差指数为65.62%,较2024Q2下降4.24,处于历史8.30%分位数;截至10月10日,万华化学Q3新材料板块价差指数为36.69,较2024Q2下降1.88,处于历史8.53%分位数。
重点项目进展
2024年9月26日,万华化学(福建)有限公司48万吨年EDC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2024年9月20日,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800吨香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MDI价格价差
2024年9月,聚合MDI均价18123元/吨,同比+7.94%,环比+3.83%;纯MDI均价18413元/吨,同比-16.47%,环比-3.24%。2024年10月11日,聚合MDI价格18500元/吨,纯MDI价格18100元/吨。
2024年9月,聚合MDI与煤炭、纯苯平均价差10150元/吨,同比+14.10%,环比+6.92%;纯MDI平均价差15405元/吨,同比-22.94%,环比-4.32%。2024年10月11日,聚合MDI与煤炭、纯苯价差12414元/吨,纯MDI价差12014元/吨。
据天天化工网和百川盈孚,2024年以来,海外MDI装置非计划内停产频发,包括:1)美国巴斯夫40万吨装置4月11日不可抗力停产;2)美国科思创33万吨装置4月底不可抗力停车;3)美国陶氏34万吨装置5月21日不可抗力停产;4)韩国锦湖三井于7月23日故障停车;5)荷兰亨斯迈47万吨/年MDI装置于8月5日被宣布不可抗力。此外,海外部分MDI装置处于低负荷,1-8月国内聚合MDI出口量合计80.97万吨,同比增长3.62%。
下游冰箱出口量同比提升,房地产新开工同比下滑
2024年8月,国内家用电冰箱产量898万台,同比+4.70%;2024年8月,家用电冰箱出口量732万台,同比+20.59%。
2024年8月,国内冷柜产量314.90万台,同比+0.3%;2024年8月,国内冷柜销量320.10万台,同比+2.7%。
2024年8月,国内汽车产量249.2万辆,同比-3.2%;2024年8月,国内汽车销量245.3万辆,同比-5.0%。
2024年8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4.95亿平方米,同比-22.5%。2024年8月,房屋累计施工面积70.94亿平方米,同比-12.0%。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综合考虑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价差,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06、2305、26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236、297亿元,对应PE分别13、10、8倍,考虑公司未来呈高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建设不及预期;市场大幅度波动;新产品不及预期;同行业竞争加 剧; 产品价格大幅下滑;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终端需求低于预期。
|
45 | 国海证券 | 李永磊,董伯骏,杨丽蓉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8月月报:聚合MDI价格上涨,烟台MDI和TDI装置复产 | 2024-09-22 |
万华化学(600309)
投资要点:
化工行业未来的竞争优势在于“工程师红利”,万华化学是国内少有的以技术创新驱动公司发展的典型。公司以优良文化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和卓越运营打造出高技术和低成本两大护城河。万华化学正以周期成长股的步伐向全球化工巨头之s列进军。
短期看,影响万华化学基本面的是产品的景气度,从表征指标来看,价差是影响短期利润最核心的因素。万华化学的产品体系日益庞大,为更好地表示公司景气的程度,我们将万华化学的产品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按照现有的产品体系,对营收和原材料的差值建模,在现有产品体系下追溯历史上营收和原材料的价差,将价差定义为万华化学价差指数,以此来判断公司的景气位置。长远看,影响万华化学基本面的是未来的成长,能够证明公司具有持续进化能力的里程碑式的产品至关重要。万华化学在MDI赛道上已经证明了自己,公司未来可能落地的项目就是公司未来发力的方向,就是公司持续进化的空间。
2024Q3万华化学价差指数处于历史8.79%分位数
截至2024年9月18日,2024年Q3万华化学价差指数为71.99,较2024年Q2上升0.42(以2010年Q1价差为基点),处于历史8.79%分位数。考虑到价差略有改善,预计Q3归母净利润41亿元。
其中,截至9月18日,万华化学聚氨酯板块Q3价差指数为85.75,较2024Q2上升3.24,处于历史14.88%分位数。截至2024年9月18日,万华化学Q3石化板块价差指数66.48,较2024Q2下降3.38,处于历史9.73%分位数。截至2024年9月18日,万华化学Q3新材料板块价差指数为36.77,较2024Q2下降1.80,处于历史8.65%分位数。
重点项目进展
2024年9月5日,万华化学(福建)有限公司万华福建工业园MDI一体化配套项目-48万吨/年甲醛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示。
2024年8月20日,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甲烷-二氧化碳联合重整工业化试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
2024年8月12日,万华化学(福建)有限公司TDI一期技改扩能36万吨/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示。
2024年8月9日,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甲烷-二氧化碳联合重整工业化试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2024年8月2日,万华化学(烟台)石化有限公司100万吨/年乙烯装置原料多元化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
MDI价格价差
2024年8月,聚合MDI均价17455元/吨,同比+0.17%,环比+0.74%;纯MDI均价19031元/吨,同比-14.81%,环比+5.25%。2024年9月18日,聚合MDI价格18200元/吨,纯MDI价格18450元/吨。
2024年8月,聚合MDI与煤炭、纯苯平均价差10832元/吨,同比-4.15%,环比+2.16%;纯MDI平均价差12407元/吨,同比-23.47%,环比+9.25%。2024年9月18日,聚合MDI与煤炭、纯苯价差11663元/吨,纯MDI价差11913元/吨。
据天天化工网和百川盈孚,2024年以来,海外MDI装置非计划内停产频发,包括:1)美国巴斯夫40万吨装置4月11日不可抗力停产;2)美国科思创33万吨装置4月底不可抗力停车;3)美国陶氏34万吨装置5月21日不可抗力停产;4)韩国锦湖三井于7月23日故障停车;5)荷兰亨斯迈47万吨/年MDI装置于8月5日被宣布不可抗力。此外,海外部分MDI装置处于低负荷,1-7月国内聚合MDI出口量合计72.24万吨,同比增长5.5%。
下游冰箱出口量同比提升,房地产新开工同比下滑
2024年7月,国内家用电冰箱产量830万台,同比-3.0%;2024年7月,家用电冰箱出口量693万台,同比+14.9%。
2024年7月,国内冷柜产量311万台,同比-1.3%;2024年7月,国内冷柜销量319.0万台,同比+7.9%。
2024年8月,国内汽车产量249.2万辆,同比-3.2%;2024年8月,国内汽车销量245.3万辆,同比-5.0%。
2024年8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4.95亿平方米,同比-22.5%。2024年8月,房屋累计施工面积70.94亿平方米,同比-12.0%。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综合考虑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价差,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06、2305、26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236、297亿元,对应PE分别13、10、8倍,考虑公司未来呈高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建设不及预期;市场大幅度波动;新产品不及预期;同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终端需求低于预期。
|
46 | 民生证券 | 刘海荣,费晨洪 | 维持 | 买入 | 跟踪点评: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或利好MDI出口 | 2024-09-19 |
万华化学(600309)
事件。当地时间9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当地时间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降至4.75%至5.00%之间的水平。这是4年来,美联储首次降息。此外,根据美联储的预测,今年年底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将达到4.4%,即4.25%至4.5%的目标区间,到2025年将降至3.4%,到2026年预计将降至2.9%。
聚合MDI在海外主要用于建筑保温,降息或利好美国地产市场需求。公司核心产品聚合MDI主要应用于冰箱冷柜保冷、建筑保温等领域,在海外重点应用于建筑保温。以北美重要的聚氨酯供应商Huntsman数据为例,其2023年聚氨酯部门的收入中有44%来自于保温相关领域需求,其中较为重要的使用形式为PU泡沫喷涂。海外房地产市场是对MDI需求影响最大、最为直接的领域之一。此前,美国市场利率处于历史高位,过高的房贷利率对于新房需求存在明显压制。同时,对于已持有房产的居民,也很难接受过高的房贷利率进行住房置换。本次美联储降息后,房贷利率下降趋势确认,北美房地产市场将会释放此前被压制的购房需求。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MDI出口目的国,公司是最主要的出口商。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所在省份向美国出口聚合MDI约21.69万吨,占所在省份出口量的比例(下同)为25.17%,向俄罗斯出口10.07万吨,占比11.68%,向荷兰出口8.34万吨,占比9.68%,分别位列第一至三位。2024年1-7月,公司所在省份向美国出口16.63万吨,占所在省份出口比例为26.94%,向荷兰出口8.05万吨,占比13.05%,向土耳其出口4.75万吨,占比7.70%。2019年以来,美国一直是公司最大的MDI出口目的国,占公司所在省份出口比例的24%-33%之间。而根据美国海关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向美国进口聚合MDI约17万吨,中国货源占76.06%。若美国地产的需求复苏,或将直接利好公司的MDI产品出口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化工行业龙头,在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材料等领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布局,已经建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2024年公司多个重点项目将迎来投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72.29、216.37、244.7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x、11x、10x。我们看好公司发展趋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下滑的风险;2)贸易冲突的风险;3)新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4)汇率波动的风险。 |
47 | 海通国际 | 孙小涵 | | | 8月月报 | 2024-09-05 |
万华化学(600309)
一、研发费用&资本开支
公司研发费用和资本开支逐年上涨,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0.81亿元。2024年下半年,在研发方面,将继续围绕“现有工艺优化、自主研发成果转化、材料及应用开发”开展工作。
2024年主要项目计划投资421.4亿元。重点建设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聚烯烃项目和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一、二期项目,全年石化产业链项目计划投资149.1亿元;加快自主研发的间苯二甲胺、营养品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的工业化建设,全年精细化学品项目计划投资44.5亿元,高性能材料及配套项目计划投资20.1亿元;为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加快六氟磷酸锂等一系列电池材料、电子材料等项目建设,全年新兴材料项目计划投资41.8亿元。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20.8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14%。
基于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实力,持续发挥头部企业优势,深耕校企互动与合作,2023年全年招聘入职5000多人。2023年,公司研发人员共有4079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4.04%,其中博士研究生159人、硕士研究生1655人,公司不断激发人才潜力,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公司持续发展助力。
公司自上市以来,每年对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截止目前,累计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412.73亿元,为累计融资额29.51亿元的14倍;
未来三年内,公司将坚持以现金分红为主,保持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足额提取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后,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30%。 |
48 | 华金证券 | 骆红永 | 维持 | 买入 | 景气下行展现经营韧性,多项目推进释放长期动能 | 2024-09-05 |
万华化学(600309)
投资要点
事件:万华化学发布2024中报,2024H1年实现营收970.67亿元,同比增长10.77%;归母净利润81.74亿元,同比增长-4.60%;扣非归母净利润80.99亿元,同比增长-2.54%;毛利率16.41%,同比微降0.01pct。2024Q2实现营收509.06亿元,同比增长11.42%,环比增长10.28%;归母净利润40.17亿元,同比增长-11.03%,环比增长-3.38%;扣非归母净利润39.72亿元,同比增长-8.09%,环比增长-3.76%;毛利率15.31%,同比微降0.09pct,环比下降2.32pct。公司发布中期分红公告,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52元(含税),总金额达到16.33亿元,现金分红总额占2024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20%。
福建聚氨酯项目投产,产销同比增长。上半年冰冷、汽车等市场需求保持增长,海外建筑行业投资需求好转,部分海外装置出现供应波动,纯苯价格持续高位,对聚氨酯产品价格产生推涨效应。随着福建MDI装置技改扩产、TDI装置有效产能增加、烟台聚醚新装置投产,产销量实现同比增长。2024年上半年纯MDI产品需求平稳,但下游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均价在20000元/吨左右;聚合MDI产品市场价格震荡上行,下游冰箱、冷柜行业保持增长趋势,上半年市场均价在16500元/吨左右;TDI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市场价格下行,上半年均价在15200元/吨;软泡聚醚产品,上半年家居行业同比下滑,汽车行业内外销呈增长态势,聚醚上半年市场均价在9070元/吨左右;原料方面,2024年上半年,纯苯均价为8652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4.35%。2024H1公司聚氨酯板块实现收入354.55亿元,同比增长8.19%;毛利率28.00%,同比下滑1.12pct。从量上看,24H1聚氨酯实现产量283万吨,同比增长15.04%;实现销量269万吨,同比增长14.47%。价格上,24H1均价13180元/吨,同比增长-5.48%。单季度看,24Q2实现收入179.54亿元,同比增长5.15%,环比增长2.58%;聚氨酯产量和销量分别为147万吨和13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08%和11.29%,环比分别增长8.09%和5.34%;均价13010元/吨,同比增长-5.52%,环比增长-2.62%。
石化业务仍处底部,优化结构和资源配置。上半年受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波动、石化行业下游需求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石化行业虽然略有复苏但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仍处于相对低位。在产业周期仍处底部、需求增速放缓的不利背景下,一方面通过研产销协同,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另一方面加强国内外和区域间的资源疏导,优化资源配置,缓解供需错配的价格压力。2024年上半年,石化产品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涨有跌。山东丙烯价格6875元/吨,同比下跌1.90%;山东正丁醇价格8290元/吨,同比上涨9.95%;山东丙烯酸价格6193元/吨,同比下跌4.55%;山东丙烯酸丁酯价格9284元/吨,同比上涨0.83%;NPG华东加氢价格10563元/吨,同比上涨3.60%;山东MTBE价格6857元/吨,同比下跌4.46%;华东PP拉丝价格7510元/吨,同比上涨0.13%;华东LLDPE膜级价格8344元/吨,同比上涨2.38%;华东乙烯法PVC价格5914元/吨,同比下跌。原料方面,2024年上半年丙烷、丁烷价格呈小幅震荡趋势,整体平稳,丙烷CP均价609美元/吨,同比下跌0.16%;丁烷CP均价613美元/吨,与去年同期持平。2024H1公司石化板块实现收入395.75亿元,同比增长9.53%;毛利率4.52%,同比提升2.21pct。从量上看,24H1石化系列实现产量277万吨,同比增长23.11%;销量275万吨,同比增长-59.80%(上年销量包含较多贸易业务)。价格上,24H1均价14391元/吨,同比增长172.43%。单季度看,24Q2实现收入210.61亿元,同比增长17.37%,环比增长13.76%;石化产量和销量分别为138万吨和14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97%和-61.58%(上年销量包含较多贸易业务),环比分别增长-0.72%和5.22%;均价14937元/吨,同比增长205.49%,环比增长8.11%。
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多点开花。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公司ADI业务紧密跟踪关键目标客户,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业务,销量提升;随着公司双酚A项目的投产,万华化学PC产业链配套更加完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一期年产20万吨POE项目已经投产,4.8万吨/年柠檬醛各工序一次性开车成功。2024H1公司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板块,实现收入129.79亿元,同比增长15.23%;毛利率16.99%,同比下滑5.06pct。从量上看,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板块系列实现产量100万吨,同比增长26.58%;销量92万吨,同比增长24.32%。价格上,均价12979元/吨,同比增长-8.97%。单季度看,24Q2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板块实现收入68.74亿元,同比增长16.03%,环比增长12.59%;产量和销量分别为53万吨和4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9.27%和23.08%,环比分别增长12.77%和9.09%;均价12969元/吨,同比增长-10.24%,环比增长-0.16%。
技术研发持续迭代,多项目推进积蓄发展动能。公司已形成产业链高度整合、深度一体化的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兴材料四大产业集群,通过持续加大技术创新、不断拓展国际化布局、深化构建卓越运营体系,公司持续快速发展。产能方面,2023年报口径,公司聚氨酯方面设计产能为516万吨/年,其中包括MDI项目310万吨/年、TDI项目95万吨/年、聚醚项目111万吨/年,截止2023年末产能利用率达98%,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MDI和TDI供应商;石化业务板块,公司拥有一套75万吨/年的PO/AE一体化装置和100万吨/年的乙烯装置,产能利用率均超90%;精细化工品及新材料业务板块,拥有设计产能为48万吨/年的PC项目和16万吨/年的PMMA项目,截止2023年年末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6%、64%。2024年,公司福建MDI装置通过技术改造产能由40万吨/年扩至80万吨/年,TDI产能由25万吨/年扩至33万吨/年,进一步提升公司聚氨酯业务板块生产能力;石化业务板块,2024年3月9日公司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开正式开工,该项目下游规划高端聚烯烃,主要包括乙烯裂解装置、低密度聚乙烯(LDPE)装置、聚烯烃弹性体(POE)等装置,将进一步增强公司未来石化板块的整合利用能力;精细化工品及新材料业务板块,公司持续突破高端化工新材料及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的异氰酸酯固化剂、聚醚胺、甲基胺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各项指标行业领先。卡波姆一次性开车成功。医疗用PMMA新产品开发成功,形成销量。XLPE、MS树脂等中试开车,为工业化做好储备。2024年上半年POE、POCHP、MQ树脂、尼龙12弹性体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极大地丰富了高端材料产品线。PC、水性树脂、改性异氰酸酯、TPU、改性材料等不断推出差异化的产品。完成了膜材料全线产品迭代升级,聚焦于海淡膜等高附加值领域,部分产品已进入客户长周期验证阶段。在研发AI、电化学、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持续保持与高校的产学研紧密合作。2024年7月公告拟与ADNOC、北欧化工等合资建设福建160万吨/年特种聚烯烃项目。2024年下半年,公司继续推动乙烯二期、蓬莱一期建设工作,争取如期投产。
投资建议:万华化学为化工行业龙头,聚氨酯地位稳固,石化、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产品不断延伸,受宏观经济企稳复苏业绩有望上行。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038.96/2301.45/2539.99亿元,同比增长16.3%/12.9%/10.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82/240.06/271.88亿元,同比增长20.0%/18.9%/13.3%,对应PE分别为11.0x/9.3x/8.2x;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项目进度不确定性;贸易摩擦风险;安全环保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