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国联证券 | 刘雨辰 | 维持 | 买入 | 投资收益改善,业绩韧性明显 | 2024-08-30 |
中信证券(600030)
事件
中信证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实现营业总收入301.8亿元,同比-4.18%归母净利润105.7亿元,同比-6.51%;加权平均ROE3.96%,较去年同期减少0.31pct。2024Q2单季度营业总收入164.3亿元,同比+1.7%,环比+19%;归母净利润56.1亿元,同比-4.7%,环比+13%。
经纪业务随市波动,资管业务维持优势
1)公司2024H1累计实现经纪业务收入48.8亿,同比-7.8%,占证券主营收入(剔除大宗商贸和政府补助)比重为18.4%。其中2024Q2单季度实现经纪业务收入24.4亿元,同比-10%/环比-0.2%。预计主因2024H1新发基金规模减少,以及佣金率调降拖累公司经纪业务收入。2)公司2024H1累计实现资管业务收入49.1亿,同比-1.1%。其中2024Q2单季度资管业务收入25.6亿元,同比+3%/环比+8%。2024H1公司控股公募华夏基金实现净利润10.62亿,同比-1.2%,贡献公司净利润占比6.2%;截至2024H1末,华夏基金非货基AUM9523亿,同比+26.1%,规模排名行业第二。
投行业务持续巩固龙头地位,机构业务优势尽显
公司2024H1累计实现投行业务收入17.4亿元,同比-54.6%。其中2024Q2单季度投行业务收入8.7亿元,同比-53%/环比-0.3%。公司境内投行业务各项指标维持行业领先,(1)按发行日统计,2024H1公司累计IPO规模51亿,同比-85%,市占率15.59%,行业第二;IPO家数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8家;(2)再融资规模268.3亿,同比-79%,市占率19.1%,行业第一。(3)债承8771亿,同比+3%,市占率14.36%,行业第一。
投资业务同比改善,信用业务有所承压
1)公司2024H1累计实现投资净收入(含汇兑收益)132.3亿,同比+6.2%。其中2024Q2单季度公司实现投资净收入69亿元,同比+21%/环比+9%,我们测算2024Q2公司经营杠杆为4.32倍,较2023年末微降0.03倍。2024H1末公司金融资产合计规模8141亿,同比+17%,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6774亿,同比+8%,测算公司2024Q2年化投资收益率为3.39%,较2023年末微升0.01pct。2)信用业务略有承压,公司2024H1累计实现利息净收入11.2亿元,同比-47.4%。主要系公司利息支出同比增加,2024H1公司利息支出92.1亿元,同比+7%。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02/635/673亿,同比+0.2%/+5.5%/+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213/227亿,同比+1.5%/+6.4%/+6.5%;EPS分别为1.35/1.44/1.53元/股。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将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业绩有望稳步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修复不及预期、流动性收紧,居民资金入市进程放缓、政策变化风险
|
22 | 天风证券 | 杜鹏辉 | 维持 | 买入 | 24H1业绩点评:业绩小幅下滑符合预期,投行与信用业务承压 | 2024-08-30 |
中信证券(600030)
【24上半年业绩小幅下滑,投行业务与信用业务为拖累业绩的主因】中信证券Q2单季/2024上半年实现调整后营收144/273亿元,同比-3.1%/-8.6%;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6/106亿元,同比-4.7%/-6.5%。拉低业绩的主因均为投行业务与信用业务,24Q2单季:经纪/投行/资管/自营/信用同比增速分别为-9.6%/-53.0%/+3.5%/+27.3%/-48.7%。24上半年:经纪/投行/资管/自营/信用同比增速分别为-7.8%/-54.6%/-1.1%/+1.7%/-47.4%。ROE达7.9%,较去年同期-0.6Pct;杠杆率提升至4.51x。
【监管政策趋严导致公司投行及信用业务下滑】
①投行业务方面:监管政策边际变化致证券承销规模出现大幅下滑。公司24年上半年实现投行业务收入17.4亿元,同比-54.6%,主要系受到23年8月出台的针对投资银行业务新政策“阶段性收紧IPO和再融资发行节奏”的影响,其中IPO/再融资规模分别为50.7/267.0亿元,分别同比-84.7%和-78.8%,IPO和再融资业务规模的下滑,大幅拖累公司投行业务收入。
②信用业务方面,公司24年上半年实现信用业务收入11.2亿元,同比-47.4%,主要系24年上半年融资融券余额震荡下滑,24年6月底两融余额为14809亿元,较23年6月底同期-6.8%;随着监管政策转融券业务的暂停,两融市场萎缩压缩了融资融券利息收入空间,公司融资融券利息收入的减少叠加卖出回购利息支出的增加,导致两融收入大幅萎缩。
【市场交投清淡,经纪和资管业务收入小幅下滑】
①经纪业务方面,公司24年上半年实现经纪业务收入48.8亿元,同比-7.8%,系市场交投清淡成交额萎缩,股基日均成交额仅为8417亿元,较23年同期同比-20.4%;基金代销方面,24年上半年代销金融产品收入7.1亿元,同比-11.1%。
②资产管理方面,公司24年上半年实现资管业务收入49.1亿元,同比-1.1%;全年公募基金管理收入37.7亿元,同比-0.3%,占公司收入比重达13.8%,非货公募管理规模扩大,小幅提升大资管业务规模,旗下华夏基金(持股62.2%)非货保有规模5922亿,同比+25.8%。
【自营业务稳步发展,收益率小幅下降】
自营业务方面,公司24年上半年实现自营业务收入117.3亿元,同比+1.7%;自营金融资产规模较去年同期+17.3%,提升至7738亿元,而投资收益率小幅下滑至1.52%,较去年同期-0.23Pct。我们认为,自营业务“量升价减”,自营资产规模的提升有效对冲了投资收益率的下行。此外,24年上半年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近8.7亿元,信用减值损失整体回转3.5亿元。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当前注册制发展迎来全新阶段,监管政策边际变动对于投行和信用业务的影响仍将持续,短期内公司业绩将持续承压。与此同时,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在“国九条”和配套政策“1+N”的政策体系下,市场预期和信心有望扭转,未来全市场交投活跃度的提升有望对公司业绩带来正向贡献。根据最新披露财务数据更新24/25/26年盈利预测,归母净利润24/25年前值为326/386亿元,由于受监管政策影响业绩整体出现下滑,现24/25/26年调整为207/230/249亿元,预计24-2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4.9%/+11.0%/+8.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自身竞争优势变化;资本市场表现不及预期;监管政策发生变动。 |
23 | 信达证券 | 王舫朝,廖紫苑 | | | 自营支撑业绩企稳,中期现金分红35% | 2024-08-29 |
中信证券(600030)
事件:2024年8月28日,中信证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301.83/105.70亿元,同比-4.18%/-6.51%,降幅分别较Q1收窄6.20pct/1.96pct;加权平均ROE3.96%,同比-0.31pct。Q2单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164.29/56.11亿元,同比+1.72%/-4.71%,环比+19.44%/+13.16%。
点评:
公司经营业绩稳健,投行、信用继续承压,自营贡献主要增量。
2024H1公司经纪/投行/资管/信用/自营收入分别为48.80/17.35/49.14/11.16/117.31亿元,分别同比-7.75%/-54.62%/-1.08%/-47.44%/+1.66%。Q2单季度经纪/投行/资管/信用/自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4.38/8.66/25.56/7.91/62.71亿元,同比-9.64%/-53.03%/+3.47%/-48.68%/+27.30%,环比-0.15%/-0.37%/+8.38%/+143.01%/+14.86%。
1)经纪业务小幅下滑,财富管理客户增长:2024H1市场股票基金交易额115.20万亿元,同比-7.62%;新发“股+混”基金规模556.72亿元,同比-26.90%。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交易单元席位租赁收入/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收入/期货经纪业务净收入分别为29.86/5.87/7.09/5.97亿元,分别同比-6.96%/-25.88%/-11.08%/+21.81%。财富管理方面,截至2024H1末,公司财富管理客户数量累计达1470万户,同比+8.89%,托管客户资产规模保持人民币10万亿级,较上一年末实现正增长。
2)投行业务优势显著,市占率稳居魁首:①股权融资方面,2024H1市场IPO规模324.93亿元,同比-84.50%,再融资规模1404.80亿元,同比-68.99%。公司A股主承销规模市占率18.44%,位居市场第一,其中IPO市占率为15.59%,位居市场第二;再融资主承销规模市占率19.10%,位居市场第一。截至8月28日,公司IPO储备项目375个,位于行业第一。②债券承销方面,2024H1市场债券承销6.04万亿元,同比-2.22%。公司债券承销规模8771.19亿元,同比+1.08%,占全市场承销总规模的6.74%,排名市场第一;占证券公司承销总规模的14.36%,排名同业第一,表现优于行业大势。
3)资管业务较为稳健,华夏基金规模扩张:2024H1末公司集合、单一、专项规模分别为3571.43/8398.42/2593.71亿元,分别同比-4.55%/-4.80%/+5.95。2024H1末控股子公司华夏基金本部管理资产规模2.16万亿元,同比+19.81%。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57万亿元,同比+25.09%;机构及国际业务资产管理规模5915.47亿元,同比+7.74%。2024H1华夏基金利润10.62亿元,同比-1.21%。我们认为,公司资管业务收入同比微降或部分源于资产管理费率下行。
4)信用业务仍然承压,两融市占率有所提升:截至2024H1末,市场两融规模1.48万亿元,同比-6.77%;股票质押业务规模2.38万亿元,同比-21.74%。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融出资金1133.59亿元,较年初-4.54%,同比+2.03%,市占率为7.65%,较年初+46bp,同比+66bp;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403.92亿元,较年初+2.58%,同比+24.32%。
5)自营业务中流砥柱,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规模大增:2024H1权益市场较为动荡,债券市场相对稳健,同花顺全A/中债综合财富指数分别-7.91%/+3.76%。截至2024H1末,公司金融投资资产规模7737.91亿元,同比+17.35%,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分别为6371.57/696.26/670.09亿元,分别同比+8.35%/-2.20%/+42346%,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和交易性金融资产贡献主要规模增量。此外公司卖出回购金融资产规模2987.42亿元,同比+15.82%。
管理费同比下滑,杠杆率同比微升。2024H1公司管理费用134.77亿元,同比-4.98%。2024H1末公司除客户资金杠杆率4.43倍,同比微升,较年初持平,环比Q1末有所回落。
公司业绩稳健且中期大手笔分红,看好公司打造一流投行的发展前景。年初至今,政策面延续严监管态势,市场交易量下行,避险需求仍较为旺盛,但同时积极因素也在持续积累,如资本市场环境逐步优化、市场参与主体行为得到规范。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拥有强大的股东背景和完善的治理体系,立足雄厚资本实力、深厚客户资源和广泛网点布局等方面优势,进行前瞻性战略布局,经营业绩保持稳健。2024年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强调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并提出具体时间表。2024年4月23日,国务院关于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和整改问责情况的报告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提出要推动金融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集中力量打造金融业“国家队”,推动头部证券公司做强做优。我们认为未来行业头部机构发展有望提速。此外,公司2024年中期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24元(含税),分红比例高达34.89%。建议关注。
风险因素:市场竞争加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市场波动加剧等。 |
24 | 平安证券 | 王维逸,李冰婷,韦霁雯 | 维持 | 增持 | Q2业绩环比改善,市场份额保持领先 | 2024-08-29 |
中信证券(600030)
事项:
中信证券发布2024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01.83亿元(YoY-4.18%),归母净利润105.70亿元(YoY-6.51%)。总资产14950亿元,归属母公司净资产2793亿元。EPS(摊薄)0.71元,BVPS为17.24元。公司拟中期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元(含税),占归母净利润33.7%。
平安观点:
经营突出稳健,境外业务增长较好,ROE环比回升。分业务来看,24H1公司经纪/投行/资管/利息/自营/其他净收入分别同比-8%/-55%/-1%/-47%/+2%/+55%,占比分别16%/6%/16%/4%/39%/19%。其他收入增长较多主要是大宗商品贸易销售收入低基数增长和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收益增长。分地区来看,境外业务保持较好增长,境内地区营业收入241亿元(YoY-9.5%),境外营业收入61亿元(YoY+25.0%)。费用端相对稳健,24H1管理费率44.7%(YoY-0.4pct),信用减值损失转回3.5亿元(23H1信用减值损失计提3.8亿元),归母净利润率35.0%(YoY-0.9pct)。杠杆调降,24H1杠杆倍数4.32倍(YoY-0.02倍,较上年末-0.03倍,较Q1末-0.20倍),24H1年化ROE为7.71%(YoY-1.14pct,环比24Q1+0.50pct)。
Q2自营、资管、利息净收入单季度表现环比均改善。24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QoQ+19%),归母净利润56亿元(QoQ+13%),分拆业务来看,经纪、投行单季度净收入环比基本持平,资管净收入环比+8%,利息净收入环比+143%(主要系利息支出环比下降),自营收入环比+15%,其他收入环比+52%(预计主要系大宗商品业务贡献)。
自营业务同比增速转正,两融业务市场份额逆市提升。24H1末公司自营规模7707亿元(YoY+17%,较上年末+7%,QoQ-3%),其中其他权益工具投资670亿元,较上年末+604%、较年初+3%。24H1公司自营收入117亿元(YoY+1.7%)。信用业务方面,两融融出资金1104亿元(YoY+3%,较上年末-5%),在全市场两融规模中占比7.45%(市场两融规模据Wind),市场份额较上年末提升约0.4pct。但平均利率下行,导致24H1利息收入103亿元(YoY-4%);利息支出92亿元(YoY+7%),主要是卖出回购利息支出增加。
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资管业务相对稳健,经纪与投行业务随市场承压,市场份额保持稳健。1)24H1A股日均股基成交额9846亿元(YoY-7%),公司经纪佣金收入下滑幅度基本一致,代理买卖证券净收入29.86亿元(YoY-7%);机构经纪业务预计受交易量和佣金双重压力,上半年席位租赁收入5.87亿元(YoY-26%);金融产品代销收入7.09亿元(YoY-11%)。但公司客户资源依然领先,截至24H1末客户数量累计达1470万户,托管客户资产规模保持10万亿级,较上一年年末实现正增长。
2)资管业务收入小幅下降,预计系费率的调整和资管规模同比下降。24H1公司券商资管业务管理规模1.46万亿元(YoY-3%,较上年末+5%),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市场份额13.23%、排名行业第一。子公司华夏基金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57万亿元(较上年末+18.9%),实现营业收入36.69亿元(YoY-1.1%)、净利润10.62亿元(YoY-1.2%),在管理费率调降的背景下依旧保持业绩的相对稳健。
3)据Wind上市日统计,24H1公司IPO承销金额51亿元(YoY-85%),市场份额15.6%(在A股IPO承销额中的占比,A股承销额来自Wind,下同),基本持平;再融资(配股+增发)承销金额193亿元(YoY-83%),市场份额19.8%,同比有所下滑;债券承销金额8710亿元(YoY+5%),市场份额14.4%,同比略有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多项业务领先优势持续扩大,综合服务能力和专业能力提高竞争壁垒。近期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导向明确,国务院表示要集中力量打造金融业“国家队”、推动头部券商做优做强,监管机构对于资本市场和证券公司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公司作为证券行业龙头公司,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提升,看好公司长期增长空间和股东回报。维持公司24/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03/223/238亿元,对应同比变动+3%/+10%/+7%。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24年PB约1.0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资本市场改革进度不及预期;2)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3)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影响市场风险偏好。 |
25 | 东吴证券 | 胡翔,武欣姝,葛玉翔,罗宇康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整体业绩稳健,证券投资收入增长亮眼 | 2024-08-29 |
中信证券(600030)
事件:公司发布2024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同比-4.2%至30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6.5%至106亿元,归母净资产较年初+3.9%至2,793亿元。投资要点
投资业务正增长,投行业务承压:1)债券投资能力较强,证券投资业务稳健增长。截至2024/06,万得全A/中债综合指数分别为-8.01%/+3.77%(2023年同期分别为+3.06%/+2.55%),公司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同比+31.25%至134亿元(占比营收44%),我们预计本期较高正向增长主要原因为公司债券投资能力较强。2)投行业务仍为行业龙头。据Wind,2024上半年市场IPO/再融资/债承规模分别同比-85%/-69%/-1.35%至325/1,405/61,197亿元;公司IPO/再融资/债承规模同比-85%/-90%/+5%至51/131/8,955亿元,市占率分别为17%/26%/15%(三项仍位列市场第一位);公司本期证券承销/保荐业务收入分别同比-55%/-47%至17/1.06亿元(占比营收6%/0.35%)。
资管业务相对低迷,零售证券业务表现不佳:1)资管收入小幅下滑,华夏基金业绩稳健。2024上半年,公司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8.26%至49亿元(占比营收16%),子公司华夏基金(持股比例62.2%)净利润同比-1.21%至10.6亿元,业绩相对稳健(截至24/08/27,华夏基金为已公布24年中报头部公募基金,净利润增速排名第一位);2024上半年,华夏基金产品成立数量仍保持行业领先,ETF规模保持行业龙头地位,货币基金规模实现较快增长。2)经纪业务相对稳健,利息净收入下滑。①2024上半年,市场日均A股交易额同比-9.5%至8,533亿元,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同比-2.85%至77亿元(占比营收26%),公司境外端代理买卖证券款同比+15.8%至315亿元。②受融资融券利息收入减少及卖出回购利息支出增加影响,公司利息净收入同比-47%至11亿元。
行业利好政策频出,头部机构优先受益:1)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行业整体优化。2024年,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发布了财务、程序化交易、上市辅导、保荐、跨境资金管理、重大资产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等方面的工作指引或评价规则,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自“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产业并购活跃度明显提升,中信各项业务综合实力强劲,我们预计其将优先享受政策红利,推动公司经营效率及中长期估值中枢提升。2)并购重组活跃,行业整合加速。2024年,券商行业的并购重组案例频发,如国信证券筹划收购万和证券的控股权,以及东莞金控和东莞发展受让锦龙股份所持东莞证券的股份,这些动向反映出行业整合加速,头部券商通过并购重组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业务规模,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有望从中获益,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和市场的广泛覆盖。3)政策暖风频吹,估值修复可期。新“国九条”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券商行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路径和支持,有助于推动优质券商实现估值的合理修复。中信证券作为行业龙头,其资本实力雄厚,有望在政策推动下进一步做优做强,实现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资本市场改革持续优化,宏观经济逐渐复苏,头部券商控制风险能力更强,能更大程度的享受政策红利,中信证券作为龙头券商有望抓住机遇强者恒强。当前经济环境仍在恢复,交投不活跃可能影响公司资管及证券业务,所以我们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81/226/282亿元(前值为208/240/292亿元),对应2024-2026年PB为1.02/0.98/0.9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证券市场恢复不及预期。 |
26 | 国信证券 | 孔祥,陈莉 | 维持 | 增持 | 固收发力,财富升级,拓展海外,龙头穿过周期 | 2024-08-29 |
中信证券(600030)
核心观点
中信证券发布2024年中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83亿元,同比下降4.18%;实现归母净利润105.70亿元,同比下降6.51%;基本每股收益为0.690,同比下降8.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96%,同比减少0.31pct。营收下降的主因系受资本市场景气度影响。
杠杆水平稳定,流动性指标有所优化。公司有效杠杆水平保持4倍以上,这为资本中介等用表业务提供资金基础,净稳定资金率为129.76%,较2023年末提升4.9pct。公司计划每10股派2.40元,占合并报表中归母净利润的34.89%。
自营收益小幅增长,资管申请公募牌照。公司实现投资业务收入117.31亿元,同比增长1.66%,主要系固收市场表现良好,同时公司加大FICC代客业
务转型。公司实现资管业务收入49.14亿元,同比下降1.08%;资产管理规
模14,563.56亿元,市场份额13.23%,排名行业首位。公司资管业务持续加强主动投研管理,积极推动中信资管公募牌照申请,资管业务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
投行聚焦结构转型,固收、海外与股权并购业务成新抓手。公司实现投行业务收入17.35亿元,同比下降54.62%,受市场IPO速度减缓影响。公司完成主承销项目28单,主承销金额318.96亿元,市场份额18.44%,排名市场第一;香港市场股权融资业务承销规模8.82亿美元,排名中资证券公司第一。在新监管要求下,公司有望发展多元股权融资业务,加强海外股权融资业务,并购重组有望成为新的成长点。
经纪和信用业务承压。公司实现经纪业务收入48.80亿元,同比下降7.75%,受市场整体表现不佳影响;公司实现信用业务收入11.16亿元,同比下降47.44%,归因于负债端财务成本提升。公司将持续深化财富管理全球布局,拓展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整合财富销售与投行等业务协同能力。投资建议:基于权益市波动及监管新规对证券行业的影响,我们对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下调14.07%/14.15%/14.05%,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94.8/213.7/229.7亿元,同比增长-1.2%/9.7%/7.5%,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14.0/12.8/11.9x,PB为1.1/1.0/0.9x。公司作为龙头券商,综合实力强劲、ROE水平行业持续领先,我们对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下跌对券商业绩与估值修复带来不确定性;金融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加剧;创新推进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