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开源证券 | 黄泽鹏,陈思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变革深化致短期承压,期待2025年迎来发展拐点 | 2025-04-28 |
华熙生物(688363)
组织管理变革持续致短期业绩承压,期待2025年经营拐点出现
公司发布年报及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收53.71亿元(同比-11.6%,下同)、归母净利润1.74亿元(-70.6%);2025Q1实现营收10.78亿元(-20.8%)、归母净利润1.02亿元(-58.1%)。考虑业务暂处调整期,我们下调2025-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39/5.81/7.42亿元(2025-2026年原值为7.22/9.01亿元),对应EPS为0.91/1.21/1.54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52.3/39.5/30.9倍。公司是四轮驱动的玻尿酸全产业链龙头,期待公司战略调整完成后回归增长,估值合理,维持“买入”评级。
护肤品业务承压、原料业务稳健,娃娃针等带动医疗终端业务增势较好
2024年分业务看,(1)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实现营收25.69亿元(-31.6%)、毛利率72.8%(-1.1pct),市场竞争加剧及业务战略调整导致收入承压;(2)医疗终端产品业务实现营收14.40亿元(+32.0%)、毛利率84.4%(+2.3pct);(3)原料业务实现营收12.36亿元(+9.5%)、毛利率65.6%(+0.9pct),医药级透明质酸原料毛利率为87.6%,保持较高水平。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2025Q1毛利率分别为74.1%(+0.8pct)/72.2%(-3.6pct)。费用方面,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0.9pct/+4.2pct/+1.3pct,管理费用增加主要系变革中职工薪酬、折旧摊销费及机构咨询费增加所致。
有序推进全面变革,未来重回增长可期
(1)原料:医药级原料稳步增长,期待新品PDRN、无菌HA产品贡献增量;化妆品原料保持增长态势。(2)医疗终端:2024年公司医美机构覆盖7000家,其中润致娃娃针覆盖机构数量超5000家,收入同比翻倍;10月发布润致格格针新品,截至2024年底销售突破千万元。(3)功能性护肤品:润百颜深耕屏障修护系列,2024年该系列收入占比超50%;此外联合润致发布颈部淡纹紧致系列,深化“日常功效护肤+术养结合械妆一体+定制化护肤”心智;夸迪聚焦抗老赛道,构建CT50超弹系列。期待护肤品业务调整完毕后为公司贡献弹性收入。
风险提示:终端产品推广不及预期、核心人员流失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
2 | 国信证券 | 张峻豪,柳旭,孙乔容若 | 维持 | 增持 | 一季度盈利端环比改善,深化业务变革静待经营拐点 | 2025-04-28 |
华熙生物(688363)
核心观点
一季度业绩环比向好,同比仍有承压。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0.78亿元,同比-20.77%,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58.13%,扣非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64.62%。在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功能护肤业务仍处调整期影响下整体一季度业绩承压。不过归母净利润环比较2024年四季度亏损1.88亿元实现改善,反映业务调整有所见效。
医疗终端业务稳健增长,董事长直管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做出多项调整。分业务看,一季度医疗终端业务依旧表现稳健,其中医美产品持续拓展渠道覆盖及新管线研发加速。以透明质酸为核心的一系列生物活性物产品业务同样表现稳健,市场化进度加速。包括功能性护肤品在内的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一季度表现下滑,不过自季度末开始,公司董事长下沉管理该板块业务,做出相应调整。如暂停基于折扣促销的低效投放活动,转向品牌内容体系打造。整合各业务条线的底层技术,支持企业品牌的前沿科研传播工作等。市场竞争加剧等影响毛利率,保持研发投入。公司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72.15%,同比-3.58pct,受行业竞争加剧及护肤品客单价下降影响。销售费用率同比略提升0.52pct至36.56%;管理费用率受管理改革等费用增加影响,同比+3.99pct至12.53%。研发费用率同比+2.7pct至9.74%,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为产品矩阵做布局。一季度经营性现金净流出0.23亿元,系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减少,销售回款相应同比减少所致。
风险提示: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调整不及预期;竞争环境恶化;医美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目前已部署对于核心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的调整规划,包括优化品牌建设、提升营销效能及产品创新等,未来成效落地后有望实现稳步回暖增长。此外,医美业务聚焦优势产品及打造产品矩阵和机构覆盖深度,推动长期成长;生物活性物产品业务在海外拓展及应用场景拓宽下预计保持稳健增长。考虑公司短期业务调整带来收入承压及相关管理费用有所提升,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52/5.45亿元(前值分别为6.36/7.75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37亿元,对应PE分别为55.9/46.4/39.7倍,维持中长期“优于大市”评级。
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0.78亿元,同比-20.77%,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58.13%,扣非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64.62%。在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功能护肤业务仍处调整期影响下整体一季度业绩承压。不过归母净利润环比较2024年四季度亏损1.88亿元实现改善,反映业务调整有所见效。 |
3 | 中国银河 | 程培,孟熙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年报业绩点评:全年业绩承压,管理变革持续推进 | 2025-04-15 |
华熙生物(688363)
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3.71亿元(-11.6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70.59%),扣非净利润1.07亿元(-78.13%),经营性现金流5.65亿元(-19.32%)。2024Q4实现营业收入14.96亿元(-19.33%),归母净利润-1.88亿元(由盈转亏),扣非净利润-2.19亿元(由盈转亏)。
全年整体经营业绩承压,管理变革助益长期发展。2024年公司收入及净利润均同比下降,主要是:1)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仍处于管理变革关键阶段,一方面对整体收入规模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管理变革产生的各项费用影响了公司短期损益;2)供应链改造等长期战略性前置投入相关费用有所增加;3)公司对于前瞻性研发及创新业务领域保持高水平投入;4)公司对于应收账款、存货、商誉等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约1.89亿元大额减值准备。盈利质量方面,公司2024年毛利率为74.07%(+0.75pct),主要得益于业务结构优化,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5.88%/12.26%/8.68%,同比-0.90pct、+4.16pct、+1.34pct,其中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水平的增长主要是薪酬体系变革导致职工薪酬同比增加所致。
原料业务:持续拓展国际市场,毛利率水平进一步提升。2024年公司原料业务实现收入12.36亿元(+9.47%),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3.06%,其中国际市场原料实现收入6.08亿元(+17.65%),占原料业务收入的49.19%,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销售均同比增长超20%。2024年公司原料业务(不含弗思特)同比提升0.86pct至65.57%,医药级透明质酸原料毛利率保持行业较高水平(87.56%)。公司坚持将原料业务由单一物质销售向丰富产品矩阵转型,2024年公司透明质酸创新产品及其他生物活性物销售收入占比提升至16%以上。
医疗终端业务:医美业务变革效果凸显。2024年公司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14.40亿元(+32.03%),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6.85%。公司医美业务保持高速增长,费用率稳步下降,全年皮肤类医疗产品实现收入10.73亿元(+43.57%),覆盖医美机构数量7,000家(+30%),其中娃娃针收入同比增超100%,覆盖机构数量超5,000家,润致填充剂收入同比增超30%,覆盖机构数量超3,000家。公司于2024年10月发布“润致·格格”与“润致·斐然”两款新品,分别聚焦颈部衰老、唇部美容,至2024年末前者销售收入已突破千万元。此外,骨科注射液产品“海力达”实现收入超2亿元,覆盖全国超1万家医院;眼科产品“海视健”供货医院数量超1,000家。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战略调整持续推进。2024年公司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原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实现收入25.69亿元(-31.62%),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7.92%。公司主动将该板块业务逻辑由“消费品”向“科研转化”调整,依托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开发细胞级修护和抗老核心产品,并重新审视品牌定位。我们认为,随着管理变革效果逐步显现、外部环境波动趋于改善,2025年起公司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有望实现企稳回升。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生物活性材料科技企业,深耕合成生物学技术,开拓全产业链布局,品牌矩阵丰富,长期成长性良好。考虑公司部分业务管理变革效果体现仍需一定时间,我们调整并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4.51/6.38/8.72亿元,同比增长158.66%/41.53%/36.71%,EPS分别为0.94/1.32/1.81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51/36/2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渠道成本增加的风险、业务变革进展及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品营销效果不达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
4 | 群益证券 | 顾向君 | 维持 | 持有 | 调整期业绩承压,护肤品业务重塑再启程 | 2025-02-11 |
华熙生物(688363)
结论与建议:
业绩概要:
1月25日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1.75亿之间,同比下降70.5%-75.4%,预计录得扣非后净利润0.8亿-1.09亿之间,同比下降77.8%-83.7%。据此计算,4Q预计录得净亏损2.2亿至1.9亿,同比亏损。
原料稳健,医疗终端高增长,护肤品调整导致全年承压。以2024全年来看,我们估计公司原料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海外销量持续上升;医疗终端业务在确立品牌主体和产品线梳理调整结束后迎来高速修复,H1收入增速约52%,全年维持高双位数增长有望,此外,2024H2推出两款新医美针剂产品“润致·格格”和“润致·斐然”,医美方面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由于受竞争、战略调整等多因素影响,2024年收入占比较高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持续承压,给公司整体经营带来压力。
前瞻费用和改革加大经营成本支出。2024年公司前三季度公司费用率同比上升1.3pcts,Q4预计费率维持高位:首先,公司推进管理改革,全年相关组织架构升级、股权激励、薪酬体系变革等费用支出超过7000万元;其次,推进生产前瞻性投入,如供应链改造、产能布局等,费用支出超1亿;再次,新兴业务培育投入超1亿。此外,年内计提资产减值2.1亿,对盈利形成直接影响。
护肤品业务有望触底,静待拐点。展望2025年,我们预计公司原料业务和医疗终端业务将维持较好的发展前景,对营收起到正向作用,功能性护肤品推进战略升级转型,品牌理念重塑,有望在2025年实现触底回升。
预计2024-2026年将分别实现净利润1.7亿、4.3亿和5.6亿,分别同比下降78.6%、增158%和增28.4%,EPS分别为0.35元、0.90元和1.1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0倍、54倍和42倍,考虑功能性护肤品触底回升节奏尚待观望,维持“区间操作”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费用增长超预期,改革成效不及预期 |
5 | 浦银国际证券 | 桑若楠,林闻嘉 | 维持 | 中性 | 2024年业绩承压,静待护肤品板块拐点 | 2025-02-05 |
华熙生物(688363)
华熙生物早前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70.47%-75.36%。归母净利润的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公司的业务处于转型阶段,收入占比最大的化妆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且年内变革相关管理费用、减值计提等一次性支出较多所致。我们下调2024E-2026E盈利预测,并下调目标价至人民币52.2元;维持“持有”评级。
功能性护肤品板块拐点未至:华熙生物在2024年将改革放在首位。尽管2024年原料以及医疗终端业务仍较为稳健,但收入占比最大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的改革使公司整体陷入负增长困境。这一改革主要包括组织运营、人才培养以及产品体系构建等方面。目前,随着功能性护肤品各品牌的主要负责人到位,公司将围绕糖生物学以及细胞生物学推出新品,管理层预计进入2025年公司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有望触底,但我们认为何时迎来拐点仍需观察新品成功推出的确定性。
多项一次性费用拖累业绩表现,2025年核心经营利润率有望改善:华熙生物管理变革引致公司在2024年录得多项一次性费用,超过人民币7000万元:(1)管理咨询费用:因组织结构升级、薪酬体系变革(包括人员优化费用)、股权激励等事项支付给管理咨询公司的费用;(2)股权激励:公司2021年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在2024年度进行摊销,在2025年将不会有相应支出。除此之外,2024年度公司也录得其他一次性费用,包括公司对应收账款、存货以及商誉等资产计提人民币2.1亿元,以及创新业务投入以及生产供应链改造升级等。我们认为,在公司改革期间的相应费用支出是必须的,并期待随着收入的提升以及没有上述一次性费用的影响下,公司2025年核心经营利润率有所改善。
下调盈利预测和目标价,维持“持有”评级:由于公司改革成效尚未具体展现,叠加多项一次性费用拖累业绩表现,我们按照公司业绩预告下调公司2024E盈利预测;考虑到功能性护肤品收入的回升确定性尚不清晰,下调2025E-2026E盈利预测,并下调目标价至人民币52.2元。
投资风险:行业需求放缓;线上竞争加剧;管理变革成效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