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华源证券 | 赵昊,万枭 | 维持 | 增持 | 2025Q3业绩承压,高速宽幅干法电极设备顺利交付+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开拓顺利 | 2025-11-12 |
纳科诺尔(920522)
投资要点:
事件:2025Q1-Q3公司实现营收6.95亿元、归母净利润5687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5271万元;2025Q3公司实现营收2.22亿元、归母净利润52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28万元。公司三季度整体业绩承压。
清研纳科自研的高速宽幅干法电极设备顺利交付,高分子材料和制氢等非锂电领域开拓顺利。
根据电池中国网信息,2025年7月24日,由清研电子、清研纳科(公司联营企业)自主研发的高速宽幅(固态)干法电极设备顺利交付至国内头部主机厂,这是国内首台高速宽幅干法电极成膜复合设备,标志着在固态电池前沿制造技术领域实现关键突破,进一步验证了干法电极设备的技术成熟度与产业化适配能力。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已掌握干法电极、锂带压延、电解质成膜等关键工艺,部分设备已交付客户;此外,等静压设备正在加速开发,旨在解决固态电池界面接触问题,提升电芯致密性并增强电极与电解质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在多元化布局上,公司积极拓展非锂电领域,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和热辊压成型设备已成功交付,应用于高分子材料和制氢等行业,这增强了业务韧性和跨行业协同。我们认为,公司凭借领先的辊压设备技术和国内市场主导地位,或将持续驱动固态电池等新兴技术产品的落地。
出口产品累计突破2亿元,设立海南区域总部作为全球枢纽整合销售、结算、售后三大功能。
公司当前在手订单达20.10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订单预计在1-2年内逐步确认收入;同时,出口产品累计突破2亿元,显示海外市场布局的稳固优化。公司正全面推进国际化战略,以欧洲、北美和东南亚为海外拓展重点,通过设立海南区域总部(纳科诺尔海南公司)作为全球枢纽,整合三大功能:全球销售中心高效对接国际需求,国际贸易结算中心优化业务流程,国际售后服务中心构建快速响应网络。此外,公司正探索收并购机会,围绕新材料和新工艺寻找协同标的,以完善产业生态。我们认为,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有望显著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在海外锂电市场扩产浪潮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9/1.59/2.3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92/57/40倍。公司在保持和巩固现有锂电池生产设备国内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积极寻求多领域拓展,看好公司研发固态电池等新品类设备实现后续增量释放,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核心人员流失风险、技术研发及产品开发风险 |
| 2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 | 维持 | 增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2025H1出口超2亿、海南子深化国际拓展,2025Q1-3营收6.95亿元 | 2025-11-11 |
纳科诺尔(920522)
2025Q1-3营收6.95亿元、归母净利润5687万元,维持“增持”评级
纳科诺尔公布三季报,2025Q1-3实现营收6.95亿元,同比下降18.57%,归母净利润5687万元,同比下降62.25%。考虑到行业整体下游客户采购节奏放缓,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97/1.93/2.19亿元(原值1.68/2.56/2.82),对应EPS为0.62/1.23/1.40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93.8/47.2/41.5X。鉴于纳科诺尔仍有充足的在手订单,同时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以及国外布局,干法电极及固态电池方面持续拓展,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截至2025H1出口产品超2亿元,设立海南子公司持续深化国际化拓展
截至2025年6月30日,纳科诺尔在手订单20.10亿元,出口产品累计突破2亿元,预计在1-2年逐步确认收入。纳科诺尔通过全资子公司常州纳科诺尔精密轧制设备有限公司在海南设立全资孙公司纳科诺尔(海南)供应链有限公司,承载三大核心功能:全球销售中心,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国际售后服务中心,标志着全球化战略布局的迈入关键一步。公司通过组建专业海外团队,加速开拓东南亚、欧洲及北美市场。
高速宽幅(固态)干法电极设备顺利交付,固态电池前沿制造技术关键突破2025年7月24日,子公司清研纳科自主研发的高速宽幅(固态)干法电极设备顺利交付至国内头部主机厂,双方联合举行交付仪式。这也是国内首台高速宽幅干法电极成膜复合设备,标志着公司在固态电池前沿制造技术领域实现关键突破,进一步验证了公司干法电极设备的技术成熟度与产业化适配能力。清研纳科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干法工艺与装备一体化的企业之一,已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和产品矩阵,具备从实验室、中试到量产线的全流程交付能力,公司的干法电极设备已广泛服务于多家主流电池与整车企业。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公司产品较为单一风险。 |
| 3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朱洁羽,阮巧燕,朱家佟,余慧勇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三季报点评:干法设备开启交付,海外业务实现突破:纳科诺尔(920522) | 2025-11-02 |
》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纳科诺尔(920522)
投资要点
Q3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公司25年Q1-3营收7.0亿元,同降19%,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降62%,扣非净利润0.5亿元,同降64%,毛利率20.6%,同降6.0pct,归母净利率8.2%,同降9.5pct;其中25年Q3营收2.2亿元,同环比-23%/-8%,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环比-90%/-75%,扣非净利润0.03亿元,同环比-94%/-83%,毛利率16.2%,同环比-14.3/-4.9pct,归母净利率2.4%,同环比-15.6/-6.2pct。
确认部分低毛利率订单,Q3盈利水平略有承压。公司设备确收周期一般为9-12月,由于23-24年行业产能供需错配,部分电池厂扩产受影响,设备需求和客户验收节奏减缓,因此Q3收入仍处于承压状态,叠加确认部分低毛利率订单,毛利率下滑至16.2%,环降4.9pct。但随着电池厂扩产恢复,公司在手订单快速恢复,截止25年9月30日,在手订单公司预计20-30亿元,主要为传统辊压分切一体机,其中海外订单占比达30%+,毛利率水平高于国内,随着在手订单的陆续确收,公司后续盈利水平有望提升。
固态干法设备开启交付,等静压设备预计H2推出。公司积极研发和推广全固态智能制造核心装备,包括GWh级量产干法设备、转印设备、锂金属负极设备、等静压设备等,并投资建设了500平米,-60℃露点实验室,以“材料+工艺+设备”方案助力固态电池产业化高速发展。公司已加快等静压设备的研发及验证工作,布局立式+卧式两种设计,目前初步设计已完成,正在制造阶段,下游客户需求较为急迫,我们预计25年H2推出交付。
期间费用率环比提升,资本开支同比高增。公司25年Q1-3期间费用0.6亿元,同增18%,费用率8.6%,同增2.7pct,其中Q3期间费用0.2亿元,同环比+35%/+19%,费用率9.9%,同环比+4.2/+2.2pct;25年Q1-3经营性净现金流1亿元,同降15.5%,其中Q3经营性现金流0.1亿元,同环比-79%/-60%;25年Q1-3资本开支0.3亿元,同增279%,其中Q3资本开支0.1亿元,同环比+346%/+1%;25年Q3末存货12.3亿元,较年初增长17.5%。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出货节奏影响,我们下修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至0.9/2.0/3.5亿元(此前预期1.6/2.4/3.7亿元),同比-46%/+134%/+70%,对应PE为116/50/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技术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 4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朱洁羽,阮巧燕,朱家佟,余慧勇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三季报点评:干法设备开启交付,海外业务实现突破 | 2025-11-02 |
纳科诺尔(920522)
投资要点
Q3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公司25年Q1-3营收7.0亿元,同降19%,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降62%,扣非净利润0.5亿元,同降64%,毛利率20.6%,同降6.0pct,归母净利率8.2%,同降9.5pct;其中25年Q3营收2.2亿元,同环比-23%/-8%,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环比-90%/-75%,扣非净利润0.03亿元,同环比-94%/-83%,毛利率16.2%,同环比-14.3/-4.9pct,归母净利率2.4%,同环比-15.6/-6.2pct。
确认部分低毛利率订单,Q3盈利水平略有承压。公司设备确收周期一般为9-12月,由于23-24年行业产能供需错配,部分电池厂扩产受影响,设备需求和客户验收节奏减缓,因此Q3收入仍处于承压状态,叠加确认部分低毛利率订单,毛利率下滑至16.2%,环降4.9pct。但随着电池厂扩产恢复,公司在手订单快速恢复,截止25年9月30日,在手订单公司预计20-30亿元,主要为传统辊压分切一体机,其中海外订单占比达30%+,毛利率水平高于国内,随着在手订单的陆续确收,公司后续盈利水平有望提升。
固态干法设备开启交付,等静压设备预计H2推出。公司积极研发和推广全固态智能制造核心装备,包括GWh级量产干法设备、转印设备、锂金属负极设备、等静压设备等,并投资建设了500平米,-60℃露点实验室,以“材料+工艺+设备”方案助力固态电池产业化高速发展。公司已加快等静压设备的研发及验证工作,布局立式+卧式两种设计,目前初步设计已完成,正在制造阶段,下游客户需求较为急迫,我们预计25年H2推出交付。
期间费用率环比提升,资本开支同比高增。公司25年Q1-3期间费用0.6亿元,同增18%,费用率8.6%,同增2.7pct,其中Q3期间费用0.2亿元,同环比+35%/+19%,费用率9.9%,同环比+4.2/+2.2pct;25年Q1-3经营性净现金流1亿元,同降15.5%,其中Q3经营性现金流0.1亿元,同环比-79%/-60%;25年Q1-3资本开支0.3亿元,同增279%,其中Q3资本开支0.1亿元,同环比+346%/+1%;25年Q3末存货12.3亿元,较年初增长17.5%。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出货节奏影响,我们下修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至0.9/2.0/3.5亿元(此前预期1.6/2.4/3.7亿元),同比-46%/+134%/+70%,对应PE为116/50/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技术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