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 | 维持 | 增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战略聚焦新能源(风电、氢能、储能)与新基建(电网、数据中心) | 2025-08-22 |
与新基建(电网、数据中心)》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方盛股份(832662)
2025H1:营收1.80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1448万元,同比-27%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80亿元,同比增长15.41%;归母净利润1447.87万元,同比下滑27.47%。我们维持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4/0.57/0.7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1/0.65/0.8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79.0/61.8/49.9倍,看好公司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新兴领域开发渗透所带来的增长预期,维持“增持”评级。
2025年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装机需求呈现增长态势推动公司营收增长2025H1,公司换热系统销售收入5120.58万元,同比增加17.73%;换热器销售收入1.23亿元,同比增加16.87%,主要原因是内销市场有风电领域客户需求订单增加及储能领域新客户开发新品批量转化为订单销售额增加;槽铝、封条和其他销售收入536.25万元,同比减少21.85%,主要原因是子公司钜丰铝业对母公司方盛股份订单增加从而减少外部销售订单。分地域来看,内销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39.55%;外销收入5388.41万元,同比下降17.85%。内销增长主要原因是受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推进及相关政策驱动,风电作为清洁能源主力军,技术及产业链更趋成熟、经济性进一步提升,2025年以来,随着风电机型大型化、老机型退役更新或存量替代、“沙戈荒”基地加速投产、深远海风电项目落地、以及风电出口前景向好等因素影响,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装机需求呈现增长态势,受益于此,公司该领域的订单量增长较大。此外公司推进相关产品在储能、电力等场景的运用,2025H1相关新客户订单逐步开始量产增加了销售额。
公司已获得105项专利证书,通过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公司先后与上海理工大学、东华大学、江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获得105项专利证书,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81项,德国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2025年通过江苏省工信厅“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江苏省绿色工厂”认定,2024年公司通过工信部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变动风险、应收账款风险 |
2 | 东吴证券 | 朱洁羽,易申申,余慧勇,薛路熹,武阿兰 | 维持 | 增持 | 2025中报点评:风电需求旺盛推动营收增长,储能、数据中心液冷及氢能为新增长极 | 2025-08-21 |
方盛股份(83266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80亿元,同比15.41%;归母净利润1447.87万元,同比-27.47%;扣非归母净利润1268.68万元,同比-24.79%,营业收入上升主要原因是国内风力发电行业景气,形势转好,市场整体需求量扩大,公司该领域的大客户订单量增长以及本期开发新客户逐步开始量产增长销售额,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是本期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5.73个百分点所致。2025Q2公司实现营收1.06亿元,同比+11.75%,环比+41.70%;归母净利润746.40万元,同比-35.70%,环比6.41%;扣非归母净利润671.47万元,同比-39.28%,环比12.43%。
换热器即换热系统营收稳健增长,内销占比提升导致毛利率有所下滑。分产品来看:2025H1换热系统,板翅式换热器,槽铝、封条和其他分别实现营收0.51/1.23/0.05亿元,同比17.73%/16.87%/-21.85%。换热系统及换热器营收增长主要是内销市场有风电订单增加及储能新客户开发新品批量转化为订单;槽铝、封条和其他销售收入减少主要系子公司钜丰铝业对母公司方盛股份订单增加从而减少外部销售。盈利方面,2025H1公司实现毛利率19.74%,同比-5.73pct,其中换热系统,板翅式换热器,槽铝、封条和其他分别实现毛利率24.42%/17.79%/20.01%,同比-5.46/-7.13/+13.91pct。主要是毛利率较低的内销占比上升所致;同时2025H1铝锭平均结算价20.24元/公斤,同增3.84%,但国内未有效传导至客户定价,致使本期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风电领域需求旺盛,储能氢能以及数据中心液冷为未来重要新增长点。分领域看,2025年风电市场需求旺盛加大对公司订单需求,全年我们预计风电领域营收增长50%左右,锂电余热回收以及工程机械等领域需求稳健增长,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新领域业务,加大力度拓展储能氢能以及数据中心液冷业务,其中数据中心液冷主要布局水冷散热器、干冷器以及不锈钢管路产品,已积极与下游液冷头部客户接触合作,我们预计新兴业务全年营收有望翻倍增长,新领域业务将为公司未来重要新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43/0.61/0.8亿元,对应最新PE为90/64/49x,考虑公司风电需求旺盛,储能领域快速提升,同时数据中心液冷领域积极拓展新客户,有望带来新增长点,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加剧;2)需求不及预期 |
3 | 华源证券 | 赵昊,万枭 | 维持 | 增持 | 2025H1营收yoy+15%,储能、数据中心、电力等新领域开拓为业务蓄势赋能 | 2025-08-20 |
方盛股份(832662)
投资要点:
事件: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80亿元(yoy+15%)、归母净利润1448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269万元;2025Q2实现营收1.06亿元(yoy+12%/qoq+42%)、归母净利润746万元(qoq+6%)、扣非归母净利润671万元(qoq+12%)。上半年公司整体收入有所增长,利润承压但环比有所改善。
2025H1内销收入yoy+40%,主要受益于风电领域需求提升以及储能、数据中心、电力等新领域的坚定开拓。2025H1公司换热系统、板翅式换热器两大业务分别实现营收5121万元(yoy+18%)、12340万元(yoy+17%),主要原因是内销市场有风电领域客户需求订单增加及储能领域新客户开发新品批量转化为订单销售额增加。销售区域方面,2025H1公司内销、外销营收分别为12608万元(yoy+40%)、5388万元,内销收入增长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1)风电行业需求持续提升: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相关政策驱动下,风电作为主力清洁能源,其技术及产业链日益成熟,经济性持续增强。2025年以来,风电机型大型化趋势、老旧机组退役更新(或存量替代)需求、“沙戈荒”大基地加速投产、深远海风电项目落地以及风电出口前景向好等因素,共同推动了陆上与海上风电装机需求的增长;2)新业务领域拓展见效:公司积极推进相关产品在储能、数据中心、电力等新场景应用,来自新客户订单逐步进入量产阶段,有效拉动了销售额增长。我们认为,风电行业需求持续提升以及公司在储能、数据中心等新领域的开拓,利好公司聚焦新能源与新基建市场战略下的业务发展。
执行“差异化、集成化”的产品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产能建设与市场拓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定执行“差异化、集成化”的产品发展战略。在此框架下,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打造并提供集高可靠性、高效能与节能性于一体的成套化集成产品及系统性解决方案,并同步对配套服务体系进行了优化升级。为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公司于2025年2月启动了智能集成冷却高能效系统生产线的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的核心目标在于显著提升换热系统的集成能力。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于2025年5月积极参与“俄罗斯国际工程机械CTT展”,通过这一平台深入洞察俄罗斯市场的具体需求,为持续深化欧亚市场的开拓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根据公司公告披露的信息,其募投项目规划产能为年产20万台(套)节能高效换热系统及换热器,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项目建成并全面达产后,预计将形成约4.6亿元的产值,这意味着公司在现有产能基础上有望实现近乎翻倍的增长。我们认为,公司所推行的智能集成产品策略以及在海外市场的积极布局,预计将为新增产能的有效消化提供有力保障。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8/0.61/0.7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83.5/66.2/54.2倍。方盛股份聚焦换热器及系统研发,技术领先且多元化布局新能源赛道。风电换装需求、氢能/储能/数据中心增量订单及余热回收恢复驱动增长,叠加AI设计优化与新型材料应用提升产品竞争力。2025年募投产线投产强化产能,研发持续加码新质生产力领域,政策与市场需求共振下,公司有望凭借技术壁垒与场景拓展实现业绩弹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变动风险、贸易摩擦风险。 |
4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 | 维持 | 增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储能、氢能领域产品为未来增长开辟新路径 | 2025-07-08 |
方盛股份(832662)
2025Q1:营收7446万元,同比+21%;扣非归母净利润5972万元,同比+3%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47亿元,同比增长1.10%;归母净利润2980.88万元,同比下滑52.39%;2025Q1公司实现营收7445.81万元,同比增长21.02%,归母净利润701.47万元,同比下滑16.03%,扣非归母净利润597.21万元,同比增长2.78%。考虑到锂电建设放缓、铝价上浮等对公司的影响,我们下调2025-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4/0.57(原0.65/0.81)/0.7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1/0.65/0.8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48.2/37.8/30.5倍,看好公司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新兴领域开发渗透所带来的增长预期,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在储能、氢能等新能源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未来增长开辟了新路径
2024年公司巩固成熟市场业务、满足产品技术升级需求,在风力发电、工程机械、空压机、轨道交通几个传统优势领域,相关产品销售业绩保持相对稳定,展现出较好市场韧性与客户基础。公司在储能、氢能等新能源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前期试样、小批量供货的基础上,2024年成功与行业内多家知名客户建立业务合作,业务量呈现较大增量,为未来增长开辟了新路径。公司挖掘了一批存量优质客户的新项目需求,也开发了一批风电、氢能、储能、数据中心以及相关电力电子应用各领域的优质新客户群体,2024年,多家客户完成了现场审核、样品试制或小批量供货,为公司2025年乃至后续的业绩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公司已获得105项专利证书,通过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
公司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研发中心以产品升级换代及新产品开发为总体目标,搭建多个实验平台,验证不同产品性能,满足多样化客户需求。2024年,研发费用1,526.22万元,同比增长9%。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得105项专利证书,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81项,德国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2024年公司通过工信部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通过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4年江苏省智能制造车间”认定。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变动风险、应收账款风险 |
5 | 华源证券 | 赵昊,万枭 | 首次 | 增持 | 换热器国家级“小巨人”多元化布局新能源赛道,2025年募投产线投产强化产能 | 2025-06-29 |
方盛股份(832662)
投资要点:
换热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025Q1营业收入同比回升21%。方盛股份是一家专注于研发换热器和换热系统和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专业换热器公司,产品应用领域涵盖风力发电、余热回收、轨道交通、空压机、工程机械、汽车等传统领域,以及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新兴领域。公司结合内部自主研发与市场需求导向两种研发模式,先后与上海理工大学、东华大学、江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始终贯彻“创新驱动、技术先行”的研发理念,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47亿元,同比增加1.10%,其中内销收入同比增长1.51%,外销收入同比下降5.97%,外销收入有所下降主要系海外客户部分新项目的其他核心零部件认证测试滞后,导致该客户2024年整体收入与2023年相比有所下降。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981万元,略显承压。2025Q1实现营收0.74亿元(yoy+21.02%)、归母净利润701万元。
风电、余热回收领域订单有望恢复,储能、氢能、数据中心等新赛道贡献未来增量。2024年,公司主营产品换热系统营业收入为1.09亿元,板翅式换热器营业收入为2.24亿元。2019-2024年板翅式换热器营业收入占比由82.33%降至64.66%,换热系统营业收入占比由15.96%升至31.26%。在市场应用层面,风电、氢能、储能等或将成为公司核心增长领域。风电领域:风电领域市场2025年预计有望呈现增长,订单需求预计会增加,主要系: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提出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等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2020年风电装机高峰以后,风电冷却系统设备质保年限是5年左右,因此2025年有望带来一轮换装的需求;大兆瓦机型的引入、新能源电力系统技术的改进或将促进风电市场改装需求,预计将带动公司相关产品的配套增量。余热回收领域:虽然2024年锂电建设项目有所放缓,但2025年度公司相关客户基于国内市场扩建和国外市场拓展需求,余热回收热管理产品的需求有望阶段性的恢复。储能、氢能、数据中心等领域:随着公司前期自身新产品研发、客户布局投入以及整体市场需求的稳步提升,公司2025年相关领域订单存在较好预期。公司在储能、氢能等新能源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前期试样、小批量供货的基础上,2024年度成功与行业内多家知名客户建立业务合作,业务量呈现较大增量,为公司未来增长开辟了新路径。
研发加速锚定多元化领域,多场景“冷却系统”拓宽主营产品版图。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换热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板翅式换热器成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热交换设备之一,在各工业节能减排等生产环节中得到大量应用。就换热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而言,在技术革新层面,换热器行业整体设计方案将进一步优化,可利用AI大模型提升系统设计效率和可靠性,将新型材料投入应用,优化制造工艺,开发新型冷却介质。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达1,526.22万元,较2023年增长9.08%,有力推动了公司技术创新与业务多元化拓展。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获得105项专利证书,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81项,德国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公司研发方向聚焦以下三个方面:坚持产品集成化方向,为头部主机厂为主的客户提供集成度更高的热管理产品配套;坚持领域多元化方向,摆脱铝制板翅式结构的局限,结合下游产业链客户的需求,为客户配套其他结构的换热
器产品以及不同集成度的总成或系统产品;坚持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导向,重点推进新能源、新基建领域热管理产品市场的开发。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公司拥有9项研发项目,包括高效海水淡化冷却系统、一种储能锂电池用壳体、数据中心冷却集成系统等,其中6项聚焦于不同场景的冷却系统,公司在原有的传统产品应用领域的基础上不断迭代,致力于拓宽新领域产品市场、丰富公司产品种类。
2024年轨交、氢能等多领域合作成果丰硕,2025年在募投厂区规划新产线布局。2024年1月,公司与氢能客户联合开发的兆瓦级氢燃料电池固定式发电站冷却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双方合作期间共同开发了多款发电站冷却系统产品,公司拥有上述系统产品自主知识产权。2024年4月,公司与阿尔斯通携手承担了国内轨道交通项目牵引变压器冷却系统的联合设计及验证,目前产品已经开始批量交付并投入运营;公司将继续深耕轨道交通领域,积极拓展国内外轨交冷却系统产品市场。2024年6月,全球首套18兆瓦半直驱大功率海上机组换热系统在东方电气汕头工厂吊装成功,公司承接了该项目风电机组自然风冷系统的设计及制造。2024年,公司募投项目主体厂房建筑工程竣工,募投厂区产线设备陆续进场。截至2024年末,年产20万台(套)节能高效换热系统及换热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入进度为63.70%,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入进度为29.1%。2025年公司在募投厂区规划了新结构的换热器单元和热管理系统的产线布局,包括氢能、数据中心、储能等领域相关产品,并配套了先进实验设备和测试平台。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8/0.61/0.7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5/0.69/0.8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6.5/36.9/30.2倍。我们选取宏盛股份、银轮股份、邦德股份作为可比公司。方盛股份聚焦换热器及系统研发,技术领先且多元化布局新能源赛道。风电换装需求、氢能/储能/数据中心增量订单及余热回收恢复驱动增长,叠加AI设计优化与新型材料应用提升产品竞争力。2025年募投产线投产强化产能,研发持续加码新质生产力领域,政策与市场需求共振下,公司有望凭借技术壁垒与场景拓展实现业绩弹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核心人员流失风险、技术研发及产品开发风险。 |
6 | 东吴证券 | 朱洁羽,余慧勇,易申申,薛路熹,武阿兰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报点评:24年业绩短期承压,25年有望重回高增 | 2025-04-17 |
方盛股份(83266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3.5亿元,同增1%,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52%;其中2024Q4营收1.0亿元,同环比+36%/+12%,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环比-30%/+12%。
锂电需求放缓影响下公司增速下滑、成本上涨叠加价格下滑致毛利率下降。分业务看2024年公司板翅式换热器/换热系统分别实现2.24/1.09亿元,同比+0.5%/-5.2%,毛利率分别为21.98%/24.70%,同比-7.4/-10.3pct,分国内外看,内销/外销营收分别为2.09/1.24亿元,同比+1.5%/-6.0%,毛利率分别为14.5%/37%,同比-10.7/-3.9pct,主要业务的毛利率下滑是因为成本端2024年铝材成本上涨,价格端为应对市场竞争,部分产品销售价格略有下调。
期间费用有所增长。公司2024年期间费用0.46亿元,同比+23%,费用率13.15%,同比+2.35pct,其中2024Q4期间费用0.14亿元,同环比+45.5%/+29.7%,费用率13.99%,同环比+0.9/+1.9pct,主要系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增长所致。
传统业务稳健增长,风储氢数据中心等业务有望放量高增。展望2025年,随着锂电行业需求回暖,余热回收业务有望触底回升,轨交、工程机械等业务稳健增长,风电、氢能、储能、数据中心等业务持续突破,有望实现放量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市场竞争激烈,我们略微下调2025年及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43/0.61/0.80亿元(2025-2026年前值为0.50/0.70亿元),同增46%/40%/31%,对应PE为46/33/25倍,考虑公司风电、氢能、数据中心等业务有望放量高增,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需求不及预期。 |
7 | 东吴证券 | 朱洁羽,易申申,余慧勇,薛路熹,武阿兰 | 首次 | 增持 | 专精换热器及换热系统,多元化+高集成化助力新增长 | 2025-01-24 |
方盛股份(832662)
投资要点
深耕换热设备领域,积极开拓新兴领域:公司2007年成立,专注研发板翅式换热器和换热系统,逐步渗透新兴领域。二十载苦练内功,2022年北交所正式上市。2024Q1-3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2.45/0.24亿元,同比-8.50%/-55%,短期受原材料价格影响承压,2025年有望触底回升。
业务领域多点开花,下游需求持续高增:1)陆海风需求共振,2025年装机需求高增:2025年国内陆海风装机需求持续共振、看好海风增长空间,2025年预计陆风/海风装机达100GW/13-15GW,同增25%/100%,风电需求高增下公司风电领域有望受益高增。2)全球储能多点开花,市场需求持续高增:大储市场持续高增,中美大储稳健增长,欧洲、中东、澳大利亚等地大储需求爆发,我们预计2025/2026年全球新增储能将达到245/335Gwh,同增52%/37%。3)AI发展推动数据中心需求持续高增:随着AI、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发展,AI应用开发以及元宇宙等业务创新推进,将推动新增IDC需求,预计2028年中国传统IDC市场规模将超2500亿元,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12.6%。4)氢能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公司产品板翅式换热器主要应用于氢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2024年我国氢燃料汽车销售量为5405辆,同比略有下滑,往未来展望,随着氢能成本下行,氢燃料汽车需求有望呈现持续增长趋势。5)空压机、轨交、工程机械等需求稳健增长:我国螺杆式空压机需求持续稳健增长,2024年我国螺杆式空压机产量约70万台,同增约6%,展望未来,空压机需求有望持续稳健提升;我国高铁、铁路里程持续增长,轨道交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进步促进工程机械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需求持续稳健增长。
产品集成化,领域多元化发展战略:1)产品布局多元化,积极打造新增长点:公司在工程机械、空压机等领域稳定基础上,积极拓展新能源(风电、氢能)、储能、数据中心等业务,为公司积极打造新增长点。2)收购钜丰铝业,产业链上游延伸加强供应链优势:2023年12月公司收购钜丰铝业,有助增强公司原材料供应优势。3)较同业可比公司有明显竞争优势:公司毛利率居同行业前列,有稳定增长趋势。4)募资扩产,助力公司业绩成长:两项在投募资项目有助于扩大公司产能规模,满足市场对高效换热系统的需求,推动产品技术创新,拓展产品应用领域,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5/0.50/0.70亿元,同比-44.6%/44.7%/40.4%,考虑公司2024年业绩受原材料波动影响下滑,预计2025年业绩触底回升,风电业务营收高增,新兴业务储能、氢能、数据中心等领域持续高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