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吴证券 | 朱国广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业绩快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25年房颤新品放量 | 2025-02-25 |
惠泰医疗(688617)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2月24日晚,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收入20.66亿元(同比+25.18%,下同),归母净利润6.73亿元(+26.14%),扣非归母净利润6.43亿元(+37.36%);24Q4收入5.41亿元(+23.80%),归母净利润1.45亿元(+10.69%),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25.00%),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2025年重磅新品PFA等房颤耗材有望带来第二成长曲线:2024年12月13日,惠泰医疗Pulstamper一次性使用磁电定位环形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在我国获批上市,是全球首款融合“压力感知/贴靠指示”+“磁电双定位三维标测”+“脉冲消融”三大特色功能于一体的消融系统。产品具有4大特点:(1)一证双型:单环双环,标测建模消融,全部实现;(2)三维匹配:与三维标测系统配合使用,精准可视,损伤连续;(3)贴靠指示:三维贴靠下放电,保证损伤透壁,提高成功率;(4)选择性放电:避免无效放电,减少溶血,保障安全。该产品创新性地将脉冲电场技术与压力感知、磁电导航技术结合,解决了术前标测、贴靠判定、消融记点等问题,保障了消融线的连续性,并将脉冲消融的可用范围从单纯的肺静脉隔离拓宽到快速心律失常整体;其次,在国产医疗器械中创新性地采用光感技术进行压力感应,相较于传统的基于弹簧的压力感应技术,光感技术具有更快速的压力测量反馈,在不同角度贴靠测量压力准确性更佳。目前Pulstamper上市后在国内多家临床中心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我们预计2025年将为公司贡献千万级收入增量。
河北省医保局将开展胸主动脉支架医用耗材集采,利好惠泰外周新产品放量。2025年2月25日,河北医保局发布《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胸主动脉支架、腹主动脉支架两类医用耗材产品介绍的通知》,我们预计2025年胸主动脉支架将有望在全国部分省份落地集采。惠泰医疗RescSeal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于2024年4月获批,产品适用于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介入治疗。该产品的上市标志着埃普特医疗从血管通路产品(导管、导丝、鞘等通路耗材),向主动脉治疗类产品的拓展,是主动脉介入治疗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全国产化道路的重要里程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新产品前期推广及海外市场拓展,我们将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7.25/9.97/13.39亿元调整为6.73/9.19/12.0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55/40/31x,考虑到公司重磅新品前景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激烈;新品推广不及预期;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战略与管理风险。 |
2 | 太平洋 | 谭紫媚 | 维持 | 买入 | 惠泰医疗点评报告: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看好集采下产品放量 | 2024-11-01 |
惠泰医疗(688617)
事件:10月26日,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25亿元,同比增长25.63%;归母净利润5.28亿元,同比增长30.97%;扣非归母净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41.08%,主要系公司销售规模增长、产品盈利能力增强、降本控费带来的利润增长,以及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下降共同影响。
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24亿元,同比增长23.05%;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27.24%;扣非归母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53.18%。
电生理集采续约情况良好,冠脉通路集采助力产品入院
电生理方面:(1)2024年前三季度,福建联盟电生理集采省份已陆续开展第二年采购协议续签工作。从续约的情况来看,公司电生理产品采购量均较第一年略高。(2)2023年8月,京津冀“3+N”联盟电生理集采,公司十极标测导管、三维消融导管等产品全线中标。2024年一季度起,京津冀联盟集采结果陆续开始执行。随着集采推进,公司产品有望实现加速放量。
冠脉介入方面:(1)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福建联盟通用类产品集采结果陆续开始执行。此次集采中,公司造影三件套、微导管等产品中标。(2)2024年4月,京津冀“3+N”联盟医用耗材公布中选结果,公司冠脉微导管等产品中标。目前,通路类耗材依然处在国产替代进程中,市场空间较大,集采有助于加快公司产品在当地的入院速度,进一步提升产品覆盖率。
PFA相关工作进展顺利,公司加速进军房颤领域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公司脉冲消融导管已进入注册审评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PFA导管是市场上唯一集三维、压力感应、自有PFA技术为一体的产品。其中,三维技术保障手术的安全性,能降低术者和患者所受辐射;压力感应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可以减少导管操作导致的不良事件。
此外,高密度标测导管和压力感应导管也已进入注册审评阶段,预计在2025年第一季度获取注册证。
PFA、高密度标测导管及压力感应导管等新产品上市后,公司将全面向房颤领域进军,我们看好公司电生理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期间费用管理成效显著,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31pct至72.69%,我们预计系产品盈利能力增强与公司规模效应显现所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73%、4.43%、13.30%、-0.34%,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1.47pct、-0.69pct、-0.57pct、+0.03pct。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1.57pct至34.24%。
守正出奇宁静致远
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72.58%、17.79%、4.07%、13.16%、0.24%、35.12%,分别变动+1.86pct、-1.53pct、-2.19pct、-0.79pct、+0.07pct、+1.31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43亿/27.99亿/36.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31%/3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4亿/9.56亿/12.53亿元;分别增长38%/30%/31%;EPS分别为7.54/9.82/12.87,按照2024年10月30日收盘价对应2024年48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创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风险,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风险,经营渠道管理风险,产品质量及潜在责任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
3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李婵 | 维持 | 买入 | 2024Q3业绩延续高增长,降本增效效果显著 | 2024-10-31 |
惠泰医疗(688617)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5亿元(YOY+25.63%),归母净利润5.28亿元(YOY+30.97%)。2024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4亿元(YOY+23.05%),归母净利润1.86亿元(YOY+27.24%)。
点评:
费用控制良好,单Q3毛利率及净利率均有提升
2024Q3,公司销售收入5.24亿元,同比增长23.05%,增速较2024年上半年略有放缓,预计与季度性淡季有关。分业务来看,我们预计公司的冠脉和外周业务仍保持较高增速,电生理板块保持稳健增长,延续2024年上半年态势。
2024Q3,公司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为72.58%、35.12%,分别同比变化+1.86pct、+1.31pct。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7.79%、4.07%、13.16%,同比变化-1.53pct、-2.19pct、-0.79pct,公司规模效应提升,降本增效成果进一步显现。
关注福建电生理集采进展,以及公司房颤手术创新产品上市情况
福建心脏电生理集采联盟集采周期预计于2025年4月结束,2025年上半年预计会完成新一轮集采的续约。公司在房颤手术领域布局了较多的创新产品,如磁电定位高密度标测导管、磁电定位环形标测导管、环形脉冲消融导管、带压力感应的射频消融仪、高压脉冲消融系统、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pro、磁定位压力感应射频消融导管、磁电定位压力感知脉冲消融导管等,预计其中的1-2款或能参与集采,后续也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国产手术量占比极低的房颤手术领域。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1.74亿元、28.82亿元和38.29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31.7%、32.6%和32.8%,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7.28亿元、9.73亿元和13.07亿元,增速分别为36.4%、33.6%和34.4%,2024-2026年EPS预计分别为7.48元、10.00元和13.43元,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为50x、37x和2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手术量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
4 | 东吴证券 | 朱国广 | 维持 | 买入 | 2024三季报点评:收入符合预期,看好未来成长 | 2024-10-30 |
惠泰医疗(68861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5.25亿元(+25.63%,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5.28亿元(+30.97%),扣非归母净利润5.08亿元(+41.08%),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单Q3业绩受院内手术淡季影响,环比Q2略下降。公司单Q3实现收入5.24亿(+23.05%),归母净利润1.86亿(+27.24%),扣非归母净利润1.80亿(+53.18%)。单Q3收入环比Q2下降3.99pct,归母净利润环比Q2下降8.31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Q2下降5.68pct。
费用控制良好,单Q3毛利率及净利率同比均有所提升。2024Q3单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为72.58%/35.12%,分别同比变化+1.86pct/+1.31pct。2024Q3单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79%/4.07%/13.16%/0.24%,同比变化-1.53pct/-2.19pct/-0.79pct/+0.07pp,公司降本增效成果进一步显现。
电生理重磅产品有望获批,明年受益集采放量可期。公司管线内压力感应消融导管、脉冲消融导管有望25年上市,随着福建电生理集采续约,公司有望通过集采抢占外资份额,公司可调弯十极目前市占率较高,已初步证明公司在电生理行业的研发实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我们维持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7.25/9.97/13.39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分别为52/38/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研发或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
5 | 平安证券 | 叶寅,倪亦道,裴晓鹏 | 首次 | 增持 | 心血管介入领域领军企业,快速成长进行时 | 2024-10-28 |
惠泰医疗(688617)
平安观点:
公司深耕心脏电生理和血管介入器械领域,产品优势显著,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公司成立于2002年,专注于心脏电生理和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电生理赛道具有先发优势,标测导管、消融导管等单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三维手术量快速增长,在非房颤治疗领域充分证实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公司介入通路类耗材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根据央广网采访,公司微导管、延伸导管的核心产品基本在国内市场排名前二,造影三件套排名前三,并积累诸多核心技术和工艺,集约化生产能力已不比跨国企业差。2024年迈瑞入主完成对公司控制权的溢价收购,公司国产心血管龙头之一的地位进一步夯实。公司经营数据表现良好,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经营质量不断提升,净利润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电生理:从耗材到整体解决方案,全面布局射频与PFA系统。心脏电生理术式主要用于过速性心律失常病症的介入治疗。国内过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人群庞大,仍存在较多未满足需求,行业处于快速发展初期。从竞争格局来看,行业目前国产化率不足20%,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目前公司凭借先发优势成为市场排名第一的国产厂商,但份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致力于通过“三机一体,全线可调”的产品组合,并基于三维平台,以明星产品可调弯十极导管、可调弯鞘管和磁定位冷盐水消融导管组合,打造标准术式进行非房颤手术的治疗,带动份额不断提升。此外公司仍储备有压力射频导管、高密度导管、脉冲消融(PFA)系统,临床研发进度处于市场前列,产品获批后将补足公司高端产品空白,有望全面进军房颤领域。
冠脉通路:始于集采,基于质量,快速放量中。公司冠脉通路产品受益于PCI手术增长带来的行业需求持续增长,抓住集采机遇不断提升份额。冠脉通路产品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公司逐步从造影三件套产品突破,打造了导引导管、导引导丝、微导管、导引延伸导管等品类齐全的冠脉产品格局,并不断升级产品,完善高端布局。公司强大的自动化生产能力、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有规划的产品迭代策略、不断丰富的研发品类及领先的品牌营销体系,使公司在血管介入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不断巩固和提升竞争优势。
外周介入:持续扩展,打造新的增长曲线。通过冠脉通路产品的成功产业化,公司已经建立了成熟完备的血管介入器械产业化平台,并于2019年正式推出外周血管介入产品。未来3-5年,随着公司在研产品持续上市,公司与外资企业差距日益缩小,外周介入业务具备长足发展动力。此外,公司仍积极布局非血管介入器械领域,不断拓展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是心血管介入领域领军企业,产品和技术优势显著,能够充分受益于电生理和血管介入赛道的快速增长趋势。因此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预计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02、9.26、12.36亿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销售不及预期;2)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3)国家集采政策的影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