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海证券 | 方霁 | 首次 | 买入 | 公司深度报告:高制程打造长期壁垒,端侧AI布局多条成长路径 | 2025-06-26 |
恒玄科技(688608)
投资要点:
恒玄科技主营业务为低功耗无线计算SoC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先进产品已经迭代到6nm制程,致力于成为国内蓝牙音频SOC领军企业。公司芯片集成多核CPU、DSP、NPU、图像和视觉系统、声学和音频系统、Wi-Fi/BT基带和射频、电源管理和存储等多个功能模块,是低功耗无线智能终端的主控平台芯片。公司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可穿戴和智能家居领域的各类低功耗智能终端。公司坚持品牌战略,下游客户分布广泛,品牌客户的深度及广度是公司重要的竞争优势和商业壁垒。公司在2020-2024年这4年期间营收CAGR为32.43%,2025年Q1营收高达9.95亿元,同比增长52.25%,公司近年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受益于AIOT下游市场增长及公司市占率不断提升的红利。
恒玄科技在TWS耳机上研发高端产品深度绑定品牌客户,积累深厚的客户壁垒优势;技术迭代到6nm制程与全球龙头企业高通、苹果齐头并进,致力于与全球龙头企业展开竞争。依据Canalys数据,2024年全球TWS蓝牙耳机市场出货量达3.3亿台,同比增长11.9%。2024年TWS耳机全球TOP5品牌商占据约50%份额,竞争格局相对分散。根据我爱音频网在2024年H1的全球主流TWS耳机芯片数量统计来看,杰理、中科蓝讯占比均达29.73%恒玄科技占比16.22%,达发占比13.51%,高通占比10.81%,整体上可以分为高性能的品牌端市场与高性价比的白牌市场。恒玄科技的产品定位始终以高性能品牌客户为主,与主流的耳机品牌商展开产品深度研发合作,从技术、产品、渠道等多方面建立长期稳健的合作共赢机制,具备较高的客户壁垒优势。公司基于6nmFinFET工艺打造的BES2800芯片凭借超低功耗架构与高度集成化设计,已在品牌客户的旗舰耳机和智能手表中量产落地,公司的芯片制程技术已经与全球龙头品牌高通、苹果的齐头并进,公司深耕技术进步,长期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高端SOC领军企业,并与全球龙头企业展开竞争。
恒玄科技深耕安卓品牌客户,可穿戴设备SOC业务高速增长,未来或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可穿戴腕式设备出货量高达1.93亿台,同比增长4.1%,2025Q1出货量同比高增长13.0%。随着未来可穿戴腕式设备质量不断提升、成本不断降低,全球渗透率逐步提升,长期或还有增长空间。2025Q1全球可穿戴腕式设备出货量占有率TOP5大企业分别是小米(18.7%)、苹果(16.3%)、华为(15.1%)、三星(10.6%)佳明(3.9%),品牌商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的份额,且安卓系份额也在缓慢提升。恒玄科技专注品牌商客户,深度支持小米、华为、三星等安卓系核心下游客户。随着安卓头部品牌出货量与份额增长,对高性能、低功耗的高端芯片需求也在攀升,恒玄科技凭技术优势,利用品牌客户优势巩固市场,绑定更多终端订单,长期或还有较大成长空间。恒玄科技可穿戴设备收入从2022年的2.90亿元上升到2024年的约10.45亿元,占比公司主营业务的比例从2022年的19%上升到2024年的32%。
智能音箱出货量或企稳回升,智能屏幕、智能语音等细分市场随着端侧AI渗透长期或保持增长,恒玄科技布局智能家居市场,长期获益国产化与行业增长红利。2024年全年中国智能音箱出货量为1571万台,未来随着AI在端侧应用加速,中国及海外的智能音箱需求或还有增长空间。从中国智能音箱销量格局看,小米、百度等品牌份额稳定,推动市场扩容。恒玄科技作为核心芯片供应商,深度绑定小米等主流客户,其芯片支撑智能音箱语音交互、低功耗等功能,随着客户出货量增长,对恒玄科技高性能音频SoC芯片需求同步提升。
智能眼镜高速增长预期较强,恒玄科技积极布局多个品牌商客户,或最先受益全球智能眼镜高增长红利。IDC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148.7万台,同比增长82.3%。2025年Q1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预计达到1,451.8万台,同比增长42.5%。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预计达到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目前全球的智能眼镜产品纷纷亮相,各个品牌商均希望快速占据这一新兴市场份额,SOC作为眼镜的核心零组件,目前海外的高通等厂商由于长期在高端SOC的经验积累占据一定的优势,高通等企业占据主要份额。恒玄科技是国内目前极少数具备6nm工艺技术的消费电子类SOC企业,通过及早的与国内多个品牌商深度合作,已经有多个产品已经上市;并且公司在研下一代更高性能芯片,不断追赶全球龙头企业芯片的性能,公司长期有望受益智能眼镜需求高速发展而带来的发展机遇。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在当前6nm先进制程技术积累下,继续开拓新的产品,未来或将进一步在AI耳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市场切入更多份额,进一步打开业绩成长空间。公司规模化经济更加显著,产品迭代下单价及毛利率有进一步提升预期,盈利能力或将显著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90/61.83/78.66亿元,年增长率分别为43.72%/31.84%/27.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9/11.46/15.35亿元,年增长率分别为82.24%/36.62%/33.93%,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50.23/36.77/27.45倍,首次覆盖,我们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贸易政策冲击风险,全球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市场导入不及预期风险。 |
2 | 东吴证券 | 陈海进,李雅文 | 首次 | 买入 | 平台型SoC芯片龙头,AI眼镜再探可穿戴市场新机遇 | 2025-05-24 |
恒玄科技(688608)
投资要点
把握AIoT浪潮,恒玄科技引领智能音视频SoC芯片创新。恒玄科技专注于低功耗无线智能主控平台的研发与销售,产品覆盖TWS耳机、智能手表、智能家居等AIoT核心终端,客户涵盖小米、OPPO、华为、三星等全球主流品牌。公司产品矩阵持续升级,BES2800系列实现6nmFinFET工艺量产,推动智能终端高性能、低功耗协同发展。2024年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双创历史新高,显现强劲成长动能。
TWS智能化趋势驱动换机潮,公司有望分层挑战高通生态壁垒。随着AI耳机功能不断拓展,TWS市场迎来智能化升级新周期。公司通过BES2800等旗舰芯片布局智能音频赛道,支持通话降噪、空间音效、智能语音助手等核心功能,在安卓品牌中渗透率持续提升。凭借对中低端市场的深入覆盖与产品性能优势,公司在多个价位段形成对高通的有效替代。同时,通过制程升级与产品线多元布局,有望持续巩固TWS主控SoC龙头地位。
手表手环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公司份额快速提升。公司积极拓展手表手环市场,2024年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16%,出货量超4000万颗,成为营收增长新引擎。BES2800芯片已导入OPPO Watch X2等旗舰产品,凭借多核低功耗CPU/GPU与集成Wi-Fi、蓝牙等通信模块,赋能智能手表向高阶功能升级,持续强化公司在可穿戴市场的产品壁垒与客户粘性。
AI眼镜开启“低功耗+本地算力”竞争新赛道。面对AI眼镜对功耗与算力的双重挑战,公司自研SoC芯片集成低功耗显示、图像传感与多协议通信技术,并配合LPDDR、MIPI PHY等高速接口,有效支持AI算力本地部署。BES2700已导入AI眼镜客户项目,结合公司在小米、OPPO等客户体系中的既有基础,预计未来有望实现穿戴设备芯片平台化突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整体产品结构向高毛利智能蓝牙音频芯片转移,不断开拓手表手环、眼镜等市场。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40/64.72/79.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13.2/17.4亿元,对应当前P/E为49/35/26倍。对比可比公司2025-2027年平均P/E为55/40/31倍,公司估值略低于行业均值。考虑到公司在技术积累、客户资源及产品落地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叠加智能穿戴新兴终端放量带来的业绩弹性,当前估值具备一定安全边际,未来有望享受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风险,行业竞争和需求风险,产品终端应用形态相对单一的风险。 |
3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张大为,詹浏洋,李书颖 | 维持 | 增持 | 国补与可穿戴助力业绩高增,2800全面落地AI端侧应用 | 2025-05-20 |
恒玄科技(688608)
核心观点
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2.2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90.22%。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收9.95亿元(YoY+52.25%,QoQ+25.88%),实现归母净利润1.91亿元(YoY+590.22%,QoQ+11.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7亿元(YoY+1838.60%,QoQ+11.46%),综合毛利率38.47%(YoY+5.54pp,QoQ+0.77pp)。
受益国补与智能可穿戴占比提升,收入利润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达9.95亿元,同比增长52.25%,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公司一季度收入高增主要受益于:1)智能可穿戴市场持续增长,以及国补对下游消费需求带来的促进作用;2)公司智能手表芯片销售占比提升,同时伴随芯片平台的更新迭代,带动公司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当前,公司智能手表/手环业务已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市占率实现快速提升。毛利率改善显著,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5Q1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38.47%,同比提升5.5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77个百分点。毛利率提升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的可穿戴芯片占比提升,以及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利润端,得益于毛利率改善及营收大幅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期间费用率快速下降,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1.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90.22%。新平台BES2800实现量产落地,全面应用AI端侧市场。2024年公司智能手表/手环芯片导入新客户,实现营收10.45亿元(YoY+116%),占比约32%,合计出货量超4000万颗。公司可穿戴新旗舰平台BES2800在客户旗舰耳机项目中量产落地,采用6nm FinFET工艺,单芯片集成多核CPU/GPU、NPU、大容量存储、低功耗Wi-Fi和双模蓝牙,2025年BES2800将在TWS耳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产品中全面应用。技术方面,公司自研BECO嵌入式AI协处理器、双频超低功耗Wi-Fi、BT6.0和星闪、独立Modem蜂窝通信、先进工艺下的全集成射频、全集成音视频存储高速接口等核心技术,打造全面且高性价比的低功耗可穿戴平台。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公司下游应用从TWS耳机顺利扩展至智能手表/手环、AI眼镜、智能家居等领域,伴随新平台BES2800的量产,及规模效应的体现,公司业绩有望取得显著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85/11.99/16.19亿元(25-26年前值为4.44/5.99亿元),同比增长92.3%/35.4%/35.0%,对应当前市值PE为60/44/33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 |